台灣的蝙蝠回不了家!蝙蝠飛行靠超高頻的叫聲,再利用回聲來定位,以利空中躲避障礙物及捕捉昆蟲。但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研究全台各區蝙蝠發現,台灣蝙蝠受到農藥和重金屬污染,中樞神經及回聲定位系統被破壞,導致發「迷航記」而回不了家,數量十年來驟減30萬支,研究成果登上國際期刊Neuroreport。
台師大生科系教授吳忠信,投入台灣蝙蝠回聲定位研究長達20年。這次花了近4年時間,在北中南東全台各區採樣蝙蝠的糞便及其飛行,研究發現,蝙蝠們回不了家,是因中樞神經和定位系統遭到農藥及重金屬破壞,其中北部蝙蝠的是受到工業與交通排廢氣汙染傷害;而中、南部蝙蝠則受到農業汙染傷害。
吳忠信指出,蝙蝠大腦有內建定位導航系統,飛行利用「回聲定位」系統來捕食空中的昆蟲,並避免「相撞」,一旦中樞神經受損,就會搞不清「身在何方」。他指出,國內各區田野間的蝙蝠數量從2005年的50萬隻,2014年驟減到20萬隻,他推估是飛行失敗,導致回不了家、或無法捕食。
團隊因此自行研發組裝,有小燈泡裝置,重量僅5公克的蝙蝠飛行軌跡分析儀,裝置在台灣大型食蟲蝙蝠的台灣葉鼻蝠身上,讓蝙蝠在長方形空間飛行,計算蝙蝠在轉動的角度與加速度,並利用數位攝影機,在黑暗中連續曝光拍攝蝙蝠身上LED小燈泡所發出的光軌,記錄飛行軌跡。
結果發現,蝙蝠在陌生環境中飛行時,會利用超聲波來探索周遭的環境背景,均能快速記住環境背景,並循固定路徑飛行,但有攝食含重金屬錳或是農藥益達胺後的蜜蜂等昆蟲食物的蝙蝠,飛行路徑卻變得很紊亂。
進一步採集蝙蝠糞便,初步發現北部蝙蝠糞便中含有超量的鉛、汞、鉻、鎘、銅、錳等重金屬;中、南部則含有超量的砷、銅、錳等重金屬;東部僅測出錳重金屬超量,和環保署分析台灣各地排放廢水獲得的環境重金屬汙染資料大致吻合。吳忠信表示,除了東部暫無環境汙染,北部是工業及汽機車汙染。中部和南部則都是農業污染。
吳忠信表示,蝙蝠對農業提供高價值的生態服務,例如協助植物傳粉、防制植物病蟲害,對東南亞來說,靠蝙蝠授粉的榴槤可能因此消失。且研究人員發現單隻食蟲蝙蝠一個晚上覓食就可能吃掉數百隻至上千隻的昆蟲,不乏許多危害農作物的經濟害蟲,可說是免費的「天然殺蟲劑」,若持續消失,對農業將是場浩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