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歷史] 狼行三國 作者:諸葛不要太亮 (已完成)

 
li60830 2017-1-14 16:17:32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542 551686
li60830 發表於 2017-1-20 22:42
第一千零八十章 荊襄之戰 十一
徐晃字公明,河內河東人,初與洛陽城中西園之處追隨聖祖,其治軍有法,性情弘毅,每戰必臨先,是役多有功,帝每謂之亞夫之才。後至大定又隨先祖西征南擴,陀羅河一戰領漢軍精銳龍驤軍十萬將士會戰天竺三十萬大軍,斬首過半生俘八萬,由此一戰而定大局,帝之麾下九虎上將之一,雲台功臣閣位列前三,興武諡之為安平候!

此乃後世修撰史書之人對徐晃的評價,觀其一生大小百戰可謂貼切,不光在一統漢室天下之中屢建功勳後更是揚威異域,當然此乃後話暫且不表。如今在劉毅登基為敵之後徐晃受封征東將軍,與一眾武將間僅在甘寧趙雲之下,身在江陵前線的公明今日大會乃是最後一個趕至大營之將,蓋因前線戰局緊要不做好萬全準備斷然不可輕離之。

自青州之戰龍驤軍便是多逢大戰苦戰,漢中兗州全勝之局後稍經整補隨後便又經曆青縣之戰,徐晃勇猛果決以身為餌行中心開花之法為漢軍贏得大勝,能將曹孫聯軍壓製在兩郡之中龍驤軍居功至偉!考慮到這支王牌再度折損過半的情況,賈詡郭嘉二人本有以黃衫軍代之為主攻之意,可徐晃聞之卻立刻上書,天子登位軍心大振,此正掃清寰宇之時,荊襄之戰緊要關頭晃身為大將怎可輕離?敵軍疲憊又逢新敗,龍驤軍三萬餘忠勇士卒亦足當主攻之任,望二位軍師體察之。

徐公明素性沉穩絕非一時意氣之人,在給賈詡郭嘉的上報之中亦體現的很是明顯,他要求繼續作戰並不是一味逞勇而是對敵我雙方的形勢戰力都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曹孫聯軍雖還有十餘萬大軍卻是士氣低落戰力受損,目前困守江陵襄陽二處不敢輕動,龍驤軍卻是士氣如虹,原該一鼓作氣鼓勇而進。當然徐晃的上報隻是一種請戰的提議,軍師一旦下令他也要無條件遵從,自幽州軍始軍中便是軍法天大。

“哈哈哈,各位將軍此戰辛苦,今日卻讓晃落在最後了,老張,這一回你小子要隨我出征了,聞聽你身上這身戰袍乃是天子親贈,可不要落了陛下的臉麵!”遠遠看見眾人相迎,徐晃早早便翻身下馬步行上前與之相見,他對同袍就沒有遠近親疏之分,至少在表麵上如此,皆是客氣有禮,還特地拍了拍高順的臂膀,青縣一戰遼東軍奮勇阻擊其傷亡亦不在龍驤之下,雖皆為公事不用太過虛套但公明依舊要在動作上表示一番,二人相對一笑之後徐晃又為張十八整了整衣衫言道。

“將、陛下待軍中兄弟依然如故,便是老張這般粗鄙之人也從未忘懷,徐將軍放心,張十八從從軍的那一天起就沒給陛下丟過人,這次也一定要將那曹昂孫策打的落花流水!”眾人聞聽徐晃之言才注意到張十八的那一身衣甲確是非同凡品,無論用料手工皆是上上之選,難怪方才此人不停的在用手擦拭其上灰塵,原來竟是天子如此恩寵。

奔狼大戰之前有前哨的藤縣之戰,是役徐晃帶領青龍營八千士卒經一日血戰付出五千傷亡的代價斃殺匈奴士卒過萬,將之趕出縣城之外,那一戰可是殺的屍山血海天昏地暗,待至戰後城中竟找不出一塊不沾血跡的所在!而其時張十八正暫調青龍營中效力,徐晃也能算的上是他的老長官了,因此待之又與別人不同。聽徐將軍言中提到天子,張十八下意識的就將身軀挺得筆直,出言時目中既有驕傲亦有崇敬。

對徐晃的手書賈詡郭嘉二人皆是十分重視,此亦乃軍中傳統,這些前線統軍大將的意見與建議是必須得到尊重的,況且徐公明用兵一向讓人放心,對形勢的分析敵我戰力的對比也是有理有據,賈郭二人又豈能不知一鼓作氣的道理?因此幾番斟酌之下便同意了徐晃的主張,考慮到龍驤軍的戰損更把裴元紹的玄武營補充上去,故此公明方才有張十八隨他出戰之言,有此強軍相助他對勝利亦更添幾分把握。

“好,說的好,曹操孫策不識天時,意圖螳臂當車,我等怎能不為天子縱兵掃之?恩,金絲軟甲,陛下待汝著實不薄!”聞聽張十八樸實又兼有豪氣之言,徐晃擊掌相讚,有如此士卒何愁大戰不勝?

“各位將軍前來張某有失遠迎,三將軍與二位軍師請諸位帳中議事。”徐晃話音未落又是一陣豪邁的語音自營中傳出,但看此人一身羅袍精明幹練正是黃衫軍統領張燕,他一直在軍師身邊護衛中軍。其實被龍驤軍搶去主攻之任他心中並非無意,倘若不是徐晃就算高順高覽張遼他也敢據理力爭,可公明的資曆戰功擺在那裏卻是不容置喙,這也是軍中資曆的體現之處,龍驤軍的王牌之名誰也不敢加以忽視。

“張將軍說的是,原是該我等早去見過三將軍與二位軍師才是。”見張燕行禮徐晃等眾將亦是拱手為禮,本來此時稱呼趙雲應用常山王,賈詡為右丞相,郭嘉則稱尚書,不過子龍嚐言軍中不必拘禮大家又是稱呼慣了,方才張十八提起天子還差點以將軍稱之亦是常理。

眾將之間一陣招呼便齊往主帳之中,進得帳內便見趙雲與賈詡郭嘉及周倉裴元紹李鐵牛等將正在沙盤地圖之間推演戰況,十數年來漢軍戰力不斷增強輔助設施亦是如是,在軍中有了天狼參謀之後這沙盤地圖之物就更為精細,如今再看這襄陽江陵二處的沙盤,山山水水道路縱橫簡直猶如空中俯瞰一般,此對將領的用兵亦有絕大的助力。

以徐晃為首的眾將施禮參見三將軍與兩位軍師,並無太多虛禮便各自來到了沙盤周圍,劉毅向來強調軍前戰術布置的嚴謹與周密,這戰前會議一般都是圍繞地形展開,並不會太過講究形式。而關及沙盤之內的敵我形勢分部與地形詳細,眾將對於整個戰場的概況都更會有宏觀整體的感覺,這對於各部之間的配合協作無疑大有好處。

趙雲與賈詡郭嘉二人和眾將點頭為禮,目光隨即便回到了沙盤之上,那裏用紅色沙土標誌出一條進軍路線,終點正在荊州與通往永安的道路之上!三人麵上亦皆有深思之策,而這條行軍線路很明顯是方剛加注上去的,諸將的目光此時也被這個局部所吸引,今日之會便是要定荊襄之戰接下來的主要方略,假使如此的話莫非用意在於……

“夏侯惇蜀中而來的曹軍八萬,經幾番交手如今怕不過五萬之數,兗州撤下的曹昂曹仁等輩手中亦有兵十萬,青縣一戰遭受我軍重創,夏侯淵之虎豹騎,孫伯符之荊南軍亦不外如是,兩軍敵軍總和當在十七八萬之間,雲便以二十萬視之,我軍集龍驤、黃衫、北平、遼東四軍,朱雀玄武白虎三營加之鐵騎營共計三十餘萬大軍,定可成決戰之勢。陛下有言是戰但求殲敵主力讓其無力回複,雲深以為然,據此而觀郭軍師此計可行!”在這主帳之中的都是漢軍統軍大將,軍事眼光自不用多言,就算無人明言解釋但從這沙盤之上的兵力分布也可看出主帥的意圖,隻是三將軍與軍師還在思索之中,誰也不會在此時出言打攪,又過半晌之後趙雲方才抬頭言道,言語之中很是堅定。

“常山王言之有理,奉孝之計雖不無風險之處可若立意與殲敵之處卻是值得一試,但必要與漢中子才處協調,讓我軍對葭萌關發動猛攻,使曹軍首尾不得兼顧。且先欲置兵,必先置將,這永安大道一路斷敵退路動輒便是受敵東西夾攻之勢,非我軍大將不能擔當,不知常山王意屬哪位將軍?”相比於眾將的那種習慣稱呼,賈詡這般對於上下之分就看的很重了,因此在稱呼趙雲之時也是亦其現職名之。

隨著趙雲賈詡的出言,荊襄之戰漢軍的後續用意已然十分明顯,想要將此處的曹軍包括孫策荊南軍在內一網打盡。作為漢中兗州之戰的後續,荊襄之戰劉毅的主要戰略目的就在拿下此處將曹操與劉備斬為兩截,順便打擊孫策以收敲山震虎之效,隨後便可縱兵各個擊破!但戰局的發展已然超越了劉毅初始謹慎的預計,身負前敵指揮的職責賈詡郭嘉二人自然要根據形勢而動,正如方才子龍所言那般,以目前的敵我力量對比漢軍是具備殲滅敵軍全軍的實力的。當然似這種直插敵後斷敵退路的冒險舉動軍中也隻有郭嘉龐統最為樂意行之。

倘若以張虎為正,奉孝為奇,毒士賈詡可謂正在其中,二者亦可收互補之效,由郭嘉行險賈詡加以補充往往行之就更為出彩,並州之戰鬼才毒士初次合作劉毅九萬人馬對上劉豹呂布十餘萬大軍竟是一月而勝並殲敵大部便可見這個組合的威力!此時太史慈、高順、張燕三將皆是眼前一亮,徐晃攻擊襄陽不得分身,這個任務肯定要落在三軍之一,身為大將他們定要爭奪這個為天子建功的機會!
li60830 發表於 2017-1-20 22:43
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荊襄之戰 十二
徐晃的龍驤軍在華雄西涼營與樊稠並州營的配合下主攻襄陽,李鐵牛的朱雀營也暫配屬其統領,其餘三軍之中有一主力軍要主攻江陵,趙雲與賈詡郭嘉商議的方略是先西後東,嚴綱白馬營和文醜的重騎營將負責穿插兩郡之間將其割裂,這分段之舉單靠騎軍顯然不夠厚實,還需一主力軍與之配合,江陵之處三人準備交給太史慈的北平軍擔當重任,之前曾經拿下義陽的張燕黃衫軍則負起兩麵協調之責;如此一來欲要行郭嘉之策,那麽這負重擔無疑就要落在高順的肩上。

漢軍在荊襄之處的攻勢與漢中可以視作一體,尤其在趙、賈、郭三人定下殲敵主力與襄陽江陵的決心之後,張虎率領的漢中方麵軍將會立刻對葭萌關發動更為猛烈的攻勢以牽製曹軍不得東援!但以曹操的眼光加雄關之險即使漢軍精銳亦一時難下,一旦被他體察出荊襄之危局必還有援兵增援而來。此時身在永安當道的漢軍就必須要承擔極大的壓力,很可能還要兩麵受攻,更要麵對大道上無險可守的地形,殲敵主力最大的風險便來自於此,對主將的防守決斷能力要求極高。

“敬方,我有意讓遼東軍擔當此任……”片刻之後趙雲的目光也逐漸堅定下來,望向高順之後言道,他的話沒有說完,青兗之戰子龍統領全局正是坐鎮遼東軍中,對這支勁旅的損傷再為了解不過,樂平一戰高順及全軍將士利用先進的戰術與器械為漢軍打開了一條全新的攻城道路,亦是順利拿下此城生擒大將樂進立下汗馬功勞,但在殲滅近四萬敵軍的同時遼東軍也付出了三萬的傷亡,此可是全軍的一半,後雖有整補可在前番青縣之戰中麵對曹昂曹仁等人瘋狂發動的衝擊高順死戰不退遼東軍再度傷亡慘重,今日擔當此人實是負擔極重!

子龍心中還謹記大哥與其之言,何為軍中王牌,就是打不爛拖不垮,傷亡再大軍魂卻永不會散,哪怕還剩最後一人都能堅持戰鬥下去,也隻有從屍山血海千鈞一發之中滾出來的部隊才是名符其實的百戰雄獅!龍驤軍藤縣之戰傷亡六成依舊力戰不止,虎衛軍並州之戰陣亡達八成依舊可以奮力死戰,燕軍兩大王牌之所以能夠讓人信服憑借的就是超凡的戰力與力戰到最後一人的精神,很顯然在司隸之戰與漢中之戰中張遼的燕雲軍也具備了這種素質,現在就是高順的遼東軍。

高順聞言默然不語,這當然不是他不敢擔當,當年劉毅命他攻擊虎牢之時敬方亦是如此,身為大將絕非一時血勇就能勝任的,似這般統領一級的人物腦中隨時都要裝著全局,此時在高順心中思考的是遼東軍要如何才能順利的完成分斷蜀中荊襄兩處曹軍的重責。想要盡殲曹軍主力與襄陽江陵之間他的成敗便至關重要,臨戰之時敬方向來是冷靜沉著,當然這也是性格使然,換了張合說不得就先應承下來。對這員大將的秉性趙、郭、賈三人當是熟知,因此亦不出言打攪。

“三將軍,二位軍師,敬方與遼東軍全軍將士願擔此任,倘若曹軍自蜀中來援,順必將之阻斷戰至最後一人方止!”經青州樂平兩戰高順對曹軍的戰力是有著深刻了解的,除了在身體素質與軍械之上要稍稍弱於自己麾下其餘可算平分秋色,倘若遼東軍此時還是齊裝滿員他絕不會有此話語,但如今戰力僅剩一半就不得不謹慎言之了,否則影響大局他難辭其咎,不過縱使如此高順的決斷亦是下的堅定無比。

“敬方不愧我軍大將,常山王,遼東軍曆多次苦戰損失頗重,高將軍固有能攻善守之名亦是此任最佳擔當也要加強此處兵力才是,這深入穿插之舉新兵太多反添其亂,以詡之見不如將伯明將軍的白虎營暫且配屬敬方統領,則一來可增我軍厚勢,二來倘若敵軍不來高將軍也能酌情協助攻打襄陽!”高順的語音雖是不大,但其中堅韌一聽便知,賈詡聞言先是稱讚一聲,隨後便對趙雲言道,說起來他與郭嘉才是此次會戰的最高決策者,但子龍的如今的身份卻是不容忽視的。

此次劉毅登基老四營的幾員老將自在分封之列,青龍營統領廖化為鎮遠將軍領都亭候,白虎營統領周倉為威遠將軍新亭侯,朱雀營統領李鐵牛安遠將軍樂亭侯,玄武營統領裴元紹則是鎮東將軍黟縣侯,無論爵位官職都為四營之冠!這與他最早追隨天子的經曆是分不開的,論起資曆除了甘寧趙雲便無人在其之上,十數年來戍守邊疆兢兢業業,雖無出奇之功卻是踏實沉穩,此位與他亦是名至實歸!另原青龍軍統領楊明則被天子追為鎮西將軍關內侯,其爵還在裴元紹之上,作為十數年來曆次大戰中陣亡的最高級別將領,此舉也是人人信服。真要論起來西園之時如今身為征東將軍的徐晃還是他的老部下!

“軍師此言大善,元紹伯明之玄武白虎二營皆是驍勇善戰,陛下起兵之時就是我軍主力,冀州戰後老四營的兄弟們沒撈著什麽大仗,今次攻打襄陽守衛永安道二位可要一展當年老四營的威風!”賈詡的心意趙雲自然知曉,雖是身居高位但他對軍師與一眾同袍依舊如前,當下微微一笑又對裴元紹周倉二人言道,此時在帳中也隻有他能如此說了。其實方才子龍心中就有此意,隻不過要鼓舞遼東軍士氣才如此為之,現在由賈詡提出亦是一般,他也不會在此事上多加解釋。

“三將軍放心便是!”裴元紹周倉二人聞言齊聲應道,他們也不是善於言談之輩,心中都是一般心思要在此戰之中建立功勳,作為天子的起家班底,老四營與各大主力之間亦有千絲萬縷的聯係。

“既如此,高將軍與周將軍回去稍作休整兩日之後便可經由梅縣直插此處,到後立刻當道立寨,倘若曹軍前來隻要穩守不需出戰,至於襄陽戰況當由敬方臨機處置!”對裴周二人之言趙雲微微點頭以示激勵隨即便目視郭嘉,這三人組之間也要有自身的分工協作,奉孝接過話頭正色言道,眾將此時都是身軀一正,軍師已經開始派將了。

徐晃攻襄陽、太史慈攻江陵,張燕居中策應,各軍擔當分割穿插之職。此乃三人之前已經議定的,今日召集眾將也是要將這個方略更為完善,畢竟任何一個人的思路都不可能做到麵麵俱到,那麽發揚軍師民主就是最好的方法,似徐晃高順太史慈這般的大將每每也都可以提出某些創造性的意見,這在漢軍成軍以來的曆次戰役之中都可以得到突出的體現,有的時候士卒的意見也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荊襄之處漢軍將領雲集一堂定下後繼的作戰計劃,雖然有著臨機處置之權,但賈詡郭嘉二人依舊將此次戰役的構想以及他們的依據詳細報給了身在北平城中的天子。賈、郭皆是飽讀詩書之輩,與史書之處亦是精深,無疑劉毅以往的表現已經證明了他是一個值得投效的明主,但也不可否認人在登上帝位掌握天下最高權力之後也會有所改變,這一點在過往千年之中的例子實在是數不勝數,有時就是因為下臣轉不過彎來還以之前的態度對之才會造成悲劇。他們自然不知劉毅穿越前來的這個事實,可明哲保身因勢而動之法卻仍舊可為上策。

這一點劉毅在登基之後亦是有所體察,但也是無能為力,千餘年的傳承早已在人們心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思想,絕非短期之內可以改變,他隻能用自己的所作所為去一步步的消除這些顧慮!在接到賈詡郭嘉的傳書之後,掌握了荊襄之戰第一手資料的劉毅又在腦海之中有了一個構想,首先他是非常讚成郭嘉的這個戰略的,俗話說趁他病要他命,宜將乘勇追窮寇!目下曹軍士氣低落士卒疲乏,倘若能逼得對方展開戰略決戰對他而言定是有利,荊襄漢中一體此次亦需要二者之間配合默契,但張虎的漢中方麵軍也未必就要單純負擔牽製曹軍的任務,假如說那偷渡陰平之法現在運用的話說不得就能一局定成敗!

這個想法一旦興起就不可遏製,因為如果這個設想成立並成功付諸實踐假使一舉功成給劉毅帶來的好處將會無可複加,在曹軍關注荊襄之戰的同時又將注意力集中在葭萌關上,陰平這一路漢軍將會成為與魏延奇襲漢中一般的決定性力量,更給了劉毅一個可以將強敵曹操一舉KO的機會,這次絕不會有劉玄德前來策應,漢軍可以專注於成都一路。曹操若是一戰可擒他統一天下的進程將會因此而大大縮短,此人一去剩下的孫策劉備便再無可抗漢軍之力。
li60830 發表於 2017-1-20 22:44
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荊襄之戰 十三
想要趁著荊襄之戰曹軍分心他顧的同時行偷渡陰平直取蜀中之舉劉毅絕非一時頭腦發熱,當年在天狼初創之時便讓其模擬的兩大戰略推演現在已經有其一起到了極大的效果,子午穀奇襲漢中可說是這場劉曹大戰的轉折點!在此之前天耳中人對子午穀的地形地貌有著極為詳細的打探,劉毅從來就不會打無準備之仗,與之一般那陰平的地形亦要在天耳的重點觀察之中,結論是此地的險要尤還勝過子午一籌,倘若以燕軍的裝備與訓練情況三日之內全力以赴當可度過一萬精兵,這個數字已是極限,最為關鍵的一點便是此處並未發現敵軍蹤跡!

就以眼下的戰略形勢分析,偷渡陰平亦可說時機恰當,漢中敗後曹軍不但士氣低落且之前連續作戰積累的疲勞也徹底體現出來,正是合該漢軍大舉追擊之勢,倘若此時的曹操手中沒有陽平雄關與蜀道之險劉毅相信憑借自己在漢中的軍力就能給予這個強敵以毀滅性的的打擊!本來漢軍的綜合戰力就要稍勝對方一籌,如今此消彼長之下這個優勢就會更為明顯!而荊襄之戰的進展也在驗證劉毅看法的正確。

漢中之處有張虎總領的漢軍主力張合虎衛軍、張遼燕雲軍、張繡的長安營與馬超的司州營,隨著原先漢中士卒的補充和田豫後勤的保障各軍在人員上幾乎已經恢複到了齊裝滿員的地步,合計人馬二十萬有餘!而看看蜀曹漢軍,大戰之前曹操領三十餘萬人馬進攻,待到米倉山遭襲被張虎等人一路追擊敗回陽平關,這一路戰損加之先前強攻漢中的損失約在八九萬上下,此番增援荊襄又動用了大將夏侯惇率領的七萬精銳,此時可以用作防守的兵力隻在十三四萬之間,也許依仗雄關陽平他們可以擋住漢軍的鋒銳,可一旦被對方繞到身後兩麵夾擊呢?隻要漢軍將領調度有法當要有五成把握可以裏應外合破關!

“臨殺勿急”,“酒未到口,還防失手。”,這些都是棋諺中警告大占優勢一方的警句,劉毅對此有著很深的領悟,棋盤上的成敗不過關及個人榮譽,而在戰場上那就是數十萬將士的性命甚至是一個國家的興衰,較之奕道更要有著十分的謹慎,所謂“將帥無能累死三軍。”劉毅可不願意因為自己的失策而影響天下統一之戰順利的進程!

軍事民主是朗生自領軍之日起便一直推行的方法,為的就是有人能夠隨時提醒自己在關鍵時刻不要被一時的利益或者看似有利的形勢蒙蔽雙眼而做出錯誤的判斷導致戰役的失敗,這樣當然也做不到十全十美但卻能將自己與麾下統軍大將犯錯誤的幾率減少到最低!如今身為天子位尊九五他已然不會改變這個習慣,在勤政殿中稍加思索之後他便立刻命人擺架來到了戲誌才府中,軍情可容不得半點的延誤。

天子半夜來到臣子家中,在華夏的曆史上不知道有沒有先例但劉毅可以肯定自己是沒有聽過,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他已經盡量的精簡隨從,但便是如此也讓戲誌才頗為惶恐了,畢竟現在劉毅的身份已是不同,在他心中還是有著與賈詡郭嘉一般的想法的。不過隨著朗生提起自己的思路,精神一旦集中到戰局之中後,戲誌才就立刻進入了狀態,二人也聯袂來到天狼的狼窩之中徹夜不停的研究此戰得失詳細,似乎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與主公有過這般的經曆了,感慨之餘戲誌才也能發現至少在對待戰事和自己這兩方麵劉毅根本沒有變化。

開元皇帝登基在丞相之下設置八部,劉毅借鑒的是三省六部的架構以及為了適應此時形勢而做出的一些妥協,但他的治國思想確是深深的貫徹其中的,那便是專才專用將最專業的人才用到最專業的領域中去,他要求也以身作則的示範什麽是一個上位者一個官員的專業與操守。在軍事領域之內對於天狼這個參謀機構就更是如此要求,涉及到戰術討論的範疇提出不同的意見就不需要有任何的顧慮,哪怕你麵對的乃是當今天子,當然前提是你的意見必定是要經過深思熟慮的。

一夜之間這種充分討論的氣氛在狼窩的作戰室之中顯露無疑,須知偷渡陰平這個戰術構想由劉毅提出交給天狼詳加討論已然有數年時間,加上天耳的情報那些參謀們結合當今形勢對戰局加以分析推演更是有理有據而貼近實際。劉毅那種專注聽取不同意見以及認真思考的神情更給了他們極大的信心!漢中之戰魏延能夠奇襲米倉山成功絕不乏天狼的功勞在內,早在兩年之前就有一個張姓參謀提出過一個斷敵糧道加之全殲的作戰方案,與後來的大戰亦極有相似之處,後此人更得到了天子的厚賞,有此珠玉在前對偷渡陰平眾人當然興奮不已。

不過經這整整一夜加上一上午的反複論證,劉毅的想法竟然被暫時擱置了,在沙盤上的實際推演之中大家都發現了一個問題,萬餘漢軍精銳在偷渡陰平之後倘若想要繞到陽平關背後發動攻擊的話這段行軍的距離實在太遠,十四日!這已然是可以推算的最快速度,可無論是劉毅還是在座的每一個人都不會相信萬人的漢軍蹤跡可以瞞過曹軍耳目十四天,一旦被其發現不但這支奇兵會受到層層圍追堵截子午這一處也必將受到曹軍無比的重視,再想有所建樹便近乎不能。

而假如不與漢中方麵友軍合擊陽平關奇兵取小道最快五天就能直抵成都城下,算得上是勢如閃電可以打敵軍一個措手不及,與前麵的戰術相比此當更為適合被采納。但劉毅一聽卻已然在心中否決了這個方案,在他所了解的那段曆史中鍾會就是這麽幹的,但他的成功與劉阿鬥的軟弱無能是分不開的,其時大將軍薑維正力拒魏軍大將鄧艾與劍閣之處,成都城尚有萬餘精兵把守,不談城池防禦的堅固便是兵力也要在鍾會率領的奇兵之上,可最後劉禪竟是被嚇的棄城而降,令得手握雄兵還在前方作戰的薑維與一眾奮勇的蜀漢將士徒呼奈何。

假如將成都之主換做劉備絕不會有這樣的情形出現,就算敵眾吾寡似這般梟雄也定會戰到山窮水盡,當然真是如此鍾會也未必敢偷渡陰平直襲成都。如今這座經劉家父子兩代精心打造的雄城之內正坐著劉毅今生最大的強敵曹操,用屁股想也能想出此人斷然不會與後主劉禪一般,哪怕這一個時空之中的漢軍由於裝備戰力等各方麵的提升使得他們能從陰平天險渡過更多的人數卻依然不具備擊破成都的力量。

殺手鐧是一定要用在最為關鍵的時刻給敵軍以致命一擊的,讓其一敗就再無任何翻身的可能,經過集思廣益的詳盡分析劉毅還是覺得此時行此法的把握並非極大,他至少還有兩個方麵未能做足準備。其一便是用於會戰的兵力,張虎手下有二十萬精銳及張合張遼張繡馬超這般的良將其實力不可謂不強大,但對蜀中曹軍而言這個優勢卻不是壓倒性的,而倘若不能一擊致命的話殺手鐧的威力也會大打折扣。

其二就是荊襄之戰的青縣會戰中狼眼自南郡公安解救出來的原益州刺史劉璋劉季玉,這個人暗弱無能不假,可與民間卻還有著不錯的聲望,名分上更是正宗的益州之主,倘若劉璋能夠出現在張虎的漢中方麵軍中為之效力那麽對漢軍的出征顯然更為有利。漢中之戰失利後迫於張虎所率漢軍的強大壓力,即或曹操明知此舉會對自己穩定蜀中有著很大的影響卻也不得不為之,那便是在蜀中征募士卒以為己用,而論及對這些蜀中子弟的影響力,劉季玉怕是不做第二人想,倘若時機得到運用巧妙說不得就能當十萬雄兵,對此劉毅並不懷疑!

還有一點是劉毅寧願不在此時弄險而將偷渡陰平這個殺手鐧暫時保留下來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便是即使沒有這一招奇兵,按眼下的形勢分析趙雲與郭嘉賈詡提出的荊襄戰役方案是極為穩正可行的,如今荊北五郡已有其三在漢軍手中,以劉毅的預測此戰大勝便可盡得荊北之地並殲滅曹孫聯軍大部,稍差一點亦可得其地而殲敵一部,而就算被這兩支敵軍撤回江南與蜀中荊州之地在手他的戰略目的就已經達到,既然一口氣將一鍋熱粥喝下有燙傷的危險,分幾口也是可行。

至於天耳之首與荊南孫策的溝通此時還在僵持之中,小霸王對於眼下的形勢顯然還抱著一定的幻想,當然在劉毅眼中這就是幻想,形勢已然不可翻轉,他可以理解孫伯符的心情,但你既然決心難下我便要幫著你早些做出決斷,此戰之中漢軍對荊南軍再不會有手下留情!
li60830 發表於 2017-1-20 22:45
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荊襄之戰 十四
劉毅經過與戲誌才及天狼眾人的一番細致商議之後暫時放棄了在荊襄之戰的同時偷渡陰平與兩線同時對曹軍發動攻擊的方案,更多乃是出於時機上的考慮而非奇襲不經實用,好鋼用在刀刃上,這個殺手鐧劉毅會留到能夠一舉擊潰曹操之時方才加以使用。而關於這場大戰的討論剛剛結束天子便親自作書對前線眾人的提議給予了肯定,並將戰場的決斷之權交在了趙雲、賈詡、郭嘉三人的手上,他並沒有在其中給出任何的建議,實際戰況還是有身在戰場的三人籌謀為上。

與之同時劉毅也將此次徹夜討論的結果飛鴿傳書與漢中張虎,理由和前者一般,張子才與文遠雋乂等將才是最為了解當麵敵情的,並不能排除他們經集體協商之後運用此法的可能,到時候劉毅也不會一味堅持自己的主張,對麾下的這些大才他一向極為信任,他們也用十數年來的表現回報了這份信任,既然如此就更要堅定用人不疑。

大漢開元元年九月二十三,在北地各州即將進入秋收之時趙雲、郭嘉、賈詡三人統領的漢軍荊襄方麵軍對荊州北部的最後兩郡江陵與襄陽同時發動了聲勢浩大的猛烈進軍,三日之內徐晃龍驤軍連克三縣已然兵臨襄陽城下,太史慈的北平軍則直指江陵城,鐵騎營四營的動作更是迅猛之極,在充足的後勤保障之下他們的穿插深入有力,文醜的重騎營與樊稠的並州營負責襄陽外圍的掃清並隨時監視曹軍虎豹騎的動向,嚴綱的白馬營與華雄的西涼營則在保證北平軍側翼安全的同時對孫策的荊南軍主動發起攻擊,這一回可沒有絲毫的留手!

討價還價在商業領域內是常見的談判手段,在軍事領域也是如此,其基礎當然是雙方的需求和所具備的實力,劉雲與孫策的初步接觸並不順利,劉毅也沒有太多的心情和其做更多的糾纏,也許在飛虎軍尚未占據長江水道的絕對掌控權之時漢軍拿孫策的荊南四郡還沒有太好的辦法,江東水軍的存在會成為他們最大的障礙。可這絕不包括身在江陵的孫策步軍,漢軍要用實力讓對方還價的依仗越來越小。

如此一來小霸王的荊南軍在和漢軍的交鋒之中立刻就感受到了與之前截然不同的壓力,深知對方奇兵精銳的孫策是不會和嚴綱樊稠二人正麵交戰的,但敵軍的大膽穿插與不斷騷擾卻讓他察覺出了形勢的嚴峻,並州營的穿插隱隱間就有截斷他退回荊南之路的意思,而白馬營與之配合默契的騷擾卻讓自己一時並不敢揮動大軍南撤,一旦江陵之處的曹軍擋不住太史慈的攻勢而城破軍敗孫策相信漢軍接下來的鐵拳一定會砸在自己的頭上,商談不成劉毅這一手果然決絕強硬。

如果沒有之前的兗州之戰和南陽之戰,孫策定會堅守營盤觀劉曹二人勝負之勢再做定奪,荊襄九郡之中若論城池堅固襄陽江陵便可為最,加之其中錢糧富足不怕圍攻即使以燕軍之能也未必能下。可樂平、魯國、南陽等處的攻防戰讓他不敢再持這個觀點,燕軍攻堅之能以及攻城戰之中的戰術素養器械之利都已然超出了他的認知,再加對方連戰連捷氣勢如虹曹軍則是步步退守江陵堅城也給不了他太多的信心。

當日自義陽退軍小霸王心中就存了事若不妙隨時撤回江南的打算,因此荊南軍大寨離江岸不過數十裏之遙,假若自己不及損失全力為之就算白馬並州二營合力攔截也未必就能截斷退路,但燕軍龍驤軍攻襄陽,北平軍攻江陵,那支在南陽之戰中建立功勳的主力黃衫軍卻是在青縣戰後就失去了蹤影,單以距離來算並不能完全排除他已經來到自己大寨周邊的可能,有這支強軍加入孫策就不敢確保無虞了。

從目前的態勢分析,張燕遠來的可能性並不大,但身為一軍統帥絕不可掉以輕心,趙子龍沙場老將,郭嘉賈詡皆有出鬼入神之計,燕軍的調動很難以常理度之。一旦自己在判斷上產生失誤結局就可能是七萬荊南精銳葬送此地,現在的孫策可付不起這個代價,而念及這些小霸王心中第一次對自己出兵而來援助曹軍產生了後悔的心情,當然這個情緒隻是一瞬,荊州江北一旦盡數落入對方手中他也很難再與劉毅抗衡,如今是有劉備在為自己擋著甘寧的飛虎軍,可人力物力上的巨大差距決定了對方實力增長的速度將會遠勝己方,難道形勢真的已經無法扭轉,自己也隻有和劉雲再度談判這一條路可走了嗎?

不管孫策如何因紛繁複雜的戰略形勢發愁漢軍在荊襄各路的攻勢卻是不受半點延緩,徐晃太史慈二人已經開始了對襄陽江陵兩座雄城的攻打,在開始階段龍驤北平二軍的攻城乃是集中力量破其一點,單以兩大主力軍的兵員配置還達不到四麵攻之的要求,將所有優勢放在一處爆發也是漢軍眼下可以運用的最為成功的戰術,朱雀營與各軍器械營配合單獨攻擊城池一麵也能將步炮協同的威力發揮到最大。

荊襄之處漢軍發動全麵攻勢,漢中張虎率領的主力也立刻給予了強力的配合,自將曹軍趕回葭萌關之後各軍稍經整部對這座雄關的攻擊就沒有停止。張子才的策略是以器械為主人力為輔,他並不想一口吃下此關卻始終要給曹軍保持巨大的壓力,同時也要減少自身兵力的傷亡,天子的戰略很是明顯,消耗!用消耗來加快敵軍的崩潰!

趙雲賈詡郭嘉三人關於荊襄之戰的構想與天子的手書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到達漢中,張虎也立刻召集眾將商議戰事之法,對於配合荊襄方麵同袍的作戰大家的意見很是一致,哪怕付出再大的傷亡也要保證將曹軍主力牢牢牽製在此以利友軍在東邊的進展,似張合、張遼這般大將一眼就能看出友軍一旦拿下荊襄江北之地將會給整個大局帶來的影響,長久以來形成的全局觀亦讓他們不會去計較個人的得失。

漢中之處葭萌關下的這場軍事會議的焦點與北平城中一樣,集中在了是否運用偷渡陰平這個戰術之上,對天子提出的奇襲之法的實用性眾人都沒有半點的懷疑,長期以來的實踐已經證明了一切,陛下從未在戰略問題上有過偏差,漢中之戰的轉折點正是他當年提出的子午穀奇兵之法,自此整個戰場都進入了漢軍的節奏之中,而將這些討論移交給自己亦是表明了天子對麾下的深厚信任,自要盡力報之。

在戰術問題的討論上意見不同是再正常不過的情況,虎衛軍統領張合張雋乂就是此戰術的最大支持者,甚至提出了由自己親領軍中主力為之建議,在他看來,天子信中奇兵需要十餘日方能繞到葭萌關背後的預測是太過保守了,從地形上來看那些山路確是極為險要,可以虎衛軍之能有八九日時間也足夠完成,到時與軍師統領的主力裏應外合便有一舉拿下雄關之勢,且一旦如此絕不僅僅是拿下葭萌那般簡單,關上數萬曹軍精銳的退路也將被虎衛軍截斷而難逃被殲之運。

身為漢軍兩大王牌之一虎衛軍的領軍人物,張合在軍中的威望極高,此次魏延奇襲米倉山又是虎衛軍建立奇功,因此當雋乂提出觀點之時支持他的將領絕不在少數,長安營統領張繡亦是其中之一。而提出反對意見的正是另一大主力軍燕雲軍的統領張遼張文遠,他倒沒有正麵否定張合關於奇襲戰術的構想,反倒對其種種設計之處表現出了讚成的意思,也認同實行此法成算頗大。隻是在整體戰略上此時行此計並非最為合適的時機,隻要拿下荊襄將南方三雄分割漢軍之後便可各個擊破,乃是最為穩正之法,天子此時統一天下之用兵在於穩而不是一味求快,奇襲之法雖是可行其中確也有不小風險,假使以堂堂之陣便能穩妥的獲得優勢又何必劍走偏鋒追求將敵軍一舉擊倒?

並州之戰張合與張遼之間曾經有過一場交鋒,雋乂拚死阻擊還曾受了文遠一刀,但這並不能妨礙之後二人不打不相識成為好友,也不會因為好友的身份而放棄對自己見解的堅持。帥帳之中二人的這番爭論是頗有火藥味的,長年戰場廝殺的大將又有幾個是好脾氣?但不可否認他們的爭執純粹是出於一片公心,無關任何的個人私利在內,張合提出親領奇軍偷渡陰平更是將自身放在了一個很是危險的境地。

爭論到了最後還是張虎一言而決,漢中主力全力攻擊葭萌關以配合友軍在荊襄發動的攻勢,軍事民主的確是劉毅治軍的良方,但亦需要有人能夠一言九鼎,否則這樣的民主隻會成為空談。軍師乃是漢中方麵的最高統帥,雋乂心中縱有意見也不能違抗軍令,但好歹也從張遼手中將初始主攻的任務搶了過來算是聊以自慰!
li60830 發表於 2017-1-20 22:46
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荊襄之戰 十五
漢軍八大主力的統領都是在天子架下東征西討建功無數的沙場宿將,論起搶功縱使是徐晃張遼也不會相讓,可雋乂恐怕就是唯一的例外,當年那一刀雖說是各為其主可後來二人深交文遠心中多少要有些愧疚之情,換做旁人便也罷了,張雋乂卻是要將一切利用起來的,加之最後軍師支持的也是自己的意見,虎衛軍更不是為了搶什麽利益,作為最先的主力攻擊雄關,軍中之人皆知這背後意味著什麽?

站在全局的高度,劉毅的戰略是先荊襄而後再各個擊破,但對於張合張遼這些大將而言卻是沒有一刻放鬆過拿下眼前雄關的念頭,那些古往今來的攻城之法早在他們腦海中優勝劣汰了無數次,此前還有試探性攻擊作為實踐,因此當張虎一聲令下漢軍全力攻擊葭萌關之時,虎衛軍奮不顧身的鬥誌和嫻熟之極的戰術動作立刻就讓他們感覺到了與之前完全不同的沉重壓力,三天之內就被漢軍四次殺上城頭。

對於張虎張遼等人不行偷渡陰平的戰術張合可以理解,但不代表他心中不保留意見,兵家之事本就充滿著出奇行險,有哪一場戰役是一味正兵的?不過這些絕不會影響他堅定的執行軍師製定的戰術,虎衛軍在葭萌關下也施展出了看家的本領,攻擊陣型,人員配置、步炮協同,梯隊設置無不發揮的淋漓盡致。雖是施展渾身解數力保葭萌不失可曹洪也不得不立刻傳書向身在成都的曹操求援,雄關在手並不能給他穩如泰山的感覺,敵軍的攻勢猶如排山倒海更是連綿不絕。

成都城中的曹孟德接到的求援信還不止葭萌關之處,襄陽江陵二處遭受敵軍攻擊之猛烈亦不在其下,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現在的曹軍不缺錢不缺糧缺的就是經過操練的士卒。在漢中兵敗退回蜀地之後曹操荀彧等人礙於形勢已然冒著激起民變的風險在蜀中征募士卒了,但劉毅接踵而來的不間斷打擊卻沒有給他們太多的時間,現在新兵的招募訓練還沒有徹底完成,以這樣的訓練素質去和燕軍抗衡絕對是不智之舉,擺在曹操麵前的亦是兩難之局,保蜀中還是保住荊襄?

漢軍的戰略屬於軍中最高機密隻有統領一級的戰將方可得知且隻限於本人,任何人敢於泄露分毫劉毅都絕不會留情,且兩處漢軍發動的攻勢又是一般的凶猛,曹操很難判斷到底何處才是對方的用意所在!以他目前手中不多的兵力同時增援兩處已然不能,也許劉毅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才在兩線同時對自己發起攻擊,這也就是二者實力差距的體現,燕軍此時的戰力恐怕不及兗州之時但曹軍更是強弩之末。

麵對如此形勢,智如荀彧法正等人亦無兩全其美之法,兵力的不足是無法通過計策來加以補充的,不過一番殫精竭慮之後他們還是為主公提出了兩條可行的方案、其一葭萌關便交給曹洪率領的六萬曹軍鎮守,能夠擋住燕軍的攻勢自然最佳,若是擋不住就在劍閣設置第二道防線繼續拖延敵軍的進展,似如此曹操便可親率大軍前往荊襄之處救援,爭取能夠與夏侯惇曹仁等人同心合力在此處將燕軍擊潰!

其二立刻給曹洪派遣援軍,盡全力守住蜀中門戶葭萌關,荊州江北五郡已失其三,此番燕軍在江陵襄陽擺出的架勢很可能就是要將此處曹軍盡數殲滅,若兩處城池遲早難守不如令夏侯惇曹仁等將合兵一處由荊州荊南水軍合力撤回江南,再朔江而上前往蜀中集中兵力憑借地形之險死守,先穩定蜀中之地以期今後待機而動再圖反擊!

無論采取哪一種策略曹軍都必會有所失,除非曹洪鎮守的葭萌關可在沒有援兵的情況下麵對燕軍主力的攻擊安然無虞而曹操又可在荊襄之戰中成功反擊取得勝利,可在如今的形勢下這些情況要同時發生即使是一向從不言敗的曹操都有些信心不足。幾乎整整一天一夜他都在猶豫不決之中煎熬,或許在旁人看來這不是一代梟雄應該有的情緒可在另一個時空之中他可從沒有處在這樣的境遇之中!不過曹操終究是曹操,這個時候他不能再猶豫下去,讓荀文若率領五千精兵前往劍閣並親自作書將如今形勢盡數告知曹洪之後便傾盡如今所能調動的兵力至上庸準備從永安殺往荊州,便是要敗他也不願閉目等死。

葭萌關守將曹洪可能在將略上比之其兄長曹仁及夏侯惇等人略有不及,但亦是曹氏宗族之中難得的將才,亦為忠勇剛直之輩,求援之舉隻是出於大局的考慮而絕非怯敵畏戰!得兄長手書之後亦將生死置之度外,每日皆親上城頭指揮關上守軍抗擊敵軍不斷的衝擊,曹軍士卒眾誌成城即使以張合虎衛軍之能也難再有前幾日的優勢,漢中戰局由此而陷入了僵持階段,一攻一守雙方皆是竭盡全力毫不留手!

而得知曹操即將親率大軍來援,江陵襄陽二處曹軍低落的士氣亦為之一振,北平軍與龍驤軍也都陷入了苦戰之中,夏侯淵率領虎豹騎也一番常態的數度主動出擊騷擾穿插深入的漢軍鐵騎營各部,荊襄之戰也在這一刻進入了最高潮。對敵軍的反應趙雲賈詡郭嘉等人是有所準備的,身為統領全局之將他們更會將困難估計到最足,曹孟德終究是不甘束手待斃的,這一戰的成敗就會徹底定下劉曹之間的勝負!

半月以來襄陽江陵城下的喊殺之聲自早至晚就從未有過停歇之時,無論是攻擊一方的漢軍還是守禦一方的曹軍都傾盡了全力,前線的一眾將領對於每日攀升的傷亡數字早已麻木,徐晃太史慈等人的目的隻有一個,拿下眼前的城池,曹仁夏侯惇亦是一般,堅守等待主公之兵前來增援。漢軍的步炮協同戰術及器械之利經數次大戰越來越為純熟,而曹軍作為天下有數的強軍也對此表現出了極強的適應力,仗打到這個份上,雙方對勝利的渴望和堅持到底的意誌便成了關鍵。

曹軍的頑強抵抗在某種程度上緩和了孫策荊南軍所受到的壓力,嚴綱樊稠二人隨時都要策應太史慈北平軍對江陵發起的攻擊,並不能像戰役初始階段那般全力對付小霸王了。可正麵受到敵軍的壓迫雖是稍減,擺在孫策麵前的選擇卻是如前一般艱難,曹軍這樣的抵抗到底能維持多久,曹操親率大軍前來就能在荊襄之處翻轉局勢嗎?真若如此他倒可以全力相助,可讓他現在就傾力出擊卻未必有此膽量,倘若曹軍的頑強隻是回光返照再度回頭的他被漢軍盯上定無幸理。

大戰進行的同時,前線戰況亦在不停的被傳往北平漢中及徐南之處,九月二十八,靖海王甘寧得天子旨意立刻下令身在豫州的高覽疾風軍以急行軍的速度向荊襄靠攏,麴義的烈火軍亦分出一半緊隨其後!漢軍徐州方麵也就戰局做出了反應!而如此一來漢軍八大主力軍再度盡數投入戰鬥,荊襄之戰似導火線一般又點燃了全局戰火!

甘寧龐統徐庶等人身在徐南負監視劉備以及擴大飛虎軍之責的同時也在隨時觀察著各個戰場的進展,天子的本意雖在以局部戰來消耗南方三雄的實力使之難以得到安穩的發展可現在曹操已然表現出了決一死戰的意圖他們的戰略更要隨之調整,十數日以來甘龐徐三人給天子上書就達數萬言之多,細致商議之後他們的提議就是與敵進行決戰,隻要拿下荊襄哪怕放揚州劉備過江也在所不惜,至多便是失去一些郡縣遭受一些損失,可比之拿下荊襄的利益該要當棄則棄,況且徐南豫州之處還有飛虎軍及烈火軍一部守衛,並非絕無還手之力!

曹軍聚集在江陵襄陽兩處,加上荊南孫策便好比是一顆硬核桃,漢軍想要將之徹底砸碎就要進一步集中力量,眼下疾風烈火二軍也是劉毅手中唯一可以用之於機動的兵力,更到了將之投入戰場的時刻!與之同時興霸在長江水道加強了巡遊與對揚州水軍的打擊,剛經曆大戰的劉備暫時還未有集結兵力的動作,畢竟與漢軍相比南方三雄之間的協作是無法做到猶如一人的,抓住這個時機動作就要更為迅猛!

哪怕是在漢中兗州之戰最為艱苦的時刻劉毅也沒有像這半月一般費神過,遠在千裏之外的他必須要做出最正確的判斷,無數次的反複斟酌征詢前線各大將的意見之後他同意了甘寧龐統等人將戰局擴大化的主張,眼下統一才是最急切的需求,為此付出一些延緩發展的代價是可以接受的。身為主帥劉毅還從未缺席過任何一場具有決定意義的大戰,此次也不會例外,既然要進行決戰,他就要禦駕親征!
li60830 發表於 2017-1-20 22:47
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荊襄之戰 十六
禦駕親征,這個念頭一直存在與劉毅的心中,本來是打算在此次荊襄之戰後稍稍休養一段時間再舉大軍為之,可現在隨著戰局的深入與變化卻是要立刻提到日程上來。登基以來已近三月的時間,京城之中的一切都開始踏上了正規,有著一幹盡心效命的屬下和種種專才竭盡全力,自己在與不在倒不會有太大的影響。而此次出征在劉毅心中將會是最後一次,假使曹操像他所展現出來的一般要在荊襄與自己決一死戰那麽此戰過後就是將之一舉擊倒之時,頭號大敵一去剩下的孫劉二人便要相對簡單,相信自己再回京城之日就是真正的大局已定。

出於戰局的考慮劉毅禦駕親征顯然對漢軍的攻擊極為有利,可似乎從高祖以來漢朝曆代君王都很少會有出京的經曆,即或有之亦是被逼為多。劉毅身為燕王之時身負討伐逆賊之任如何出征都不會為人詬病但此時身為天子他的一舉一動都事關社稷興亡,便會有很多官員按造祖製對此提出異議了,所謂萬金之乘不立於危。對這些言論劉毅都可以接受,甚至會去給予稍稍的鼓勵,想要這個時代在自己的影響之下漸漸變得不同首先要做的就是解放人的思想,最高權力的滋味的確很好可此時卻還比不上劉毅心中的那份信念,當然亦要循序漸進。

天子表現出了一種較為柔和的態度,站在說理的角度與眾臣去討論這個話題,對大漢而言眼前最為重要的事情就是江山一統政令通達,曹操雖在漢中兗州兩線盡皆敗下陣來可無疑還具有極為強大的實力,加上劉備與孫策的策應,沒有劉毅親自坐鎮顯然不可操必勝之局,如今京城之中治政有陳群鍾繇、治軍有戲誌才,八部職能分明各有所任,百官亦可盡忠竭智報效朝廷,天子禦駕親征還有太子監國,短期之內朕即使不在京中有各位愛卿也可確保無虞,當以前線為重。

在朗生的刻意引導之下這場理論進行的十分透徹,天子的寬宏大度與有禮有節令得每一個臣子都心有所感,尤其是那些經曆過前朝的老臣。董卓之時暫且不論,那凶殘暴虐是出了名的,誰敢有不同言論?及時是靈帝又哪裏有開元皇帝這般從善如流?隻要你說的有理陛下都會給予肯定甚至還會加以征詢,這對很多臣子而言都是一種無上的榮耀,因此最後劉毅是駁回了眾人的勸阻可卻並未產生任何負作用。

天子親征非同小可,與禮還有著較為繁瑣的程序,但劉毅是馬背上的皇帝,深知軍情如火的道理,既然已有定論用起兵來又豈有半點的遲疑?當然這並不影響他利用此事大張聲勢,他是最為清楚自己的威望可以給手下士卒帶來的戰力提升和給敵軍帶來的威懾!虛則實之,實則虛之,利用信息傳遞的快捷他要讓南方三雄驚疑不定,當世亦隻有劉毅有著這個資格,他在不在戰場很可能就是截然不同。

大漢開元元年十月初一,天子自北平禦駕親征,調集大軍號稱三十五萬誓要將南方三雄一舉剿滅!各路大軍將會在鄴城齊會之後再揮軍難進!其實以漢軍現在的兵力分部,曹操劉備孫策都能猜測出劉毅根本調集不出超過二十萬的人馬,更別提什麽三十五萬大軍,但北地郡國兵的戰力是誰也不敢輕視的,大戰之後劉毅麾下的恢複整補速度大大超出了他們的預期,也是現在漢軍戰局大優的關鍵所在,哪怕明知不太可能但也不能不針對此做足準備,這便是劉毅的目的所在。

站在曹操的角度而言劉毅的虛張聲勢雖然讓他頗傷腦筋卻還不是最為難之處,針對荊襄戰役他與一眾謀臣在成都城中有過詳細深入的分析,劉毅的堂堂之陣幾乎無懈可擊,亦將各方麵的優勢運用到了極處,況且眼下曹軍由於接連戰敗士氣大挫,對方選擇這個時機進行決戰無疑十分精準。可能眼下漢軍唯一的弱點就在於他們的後勤補給線過長,雖然田豫的協調能力近乎完美但北方到荊襄畢竟還有千裏之遙,假使能夠有一支奇兵可在此時突襲補給線便是大有可為之局。

曹軍眾人對形勢的分析不可謂不正確,但可以想到未必就能做的到,奇兵,奇兵哪裏來?現在葭萌關荊襄兩處作戰曹操對兵力的使用已經達到了極限,更令他失望的還是劉毅在接受領地安定民心這方麵的能力。一般而言打下一塊地域就需要一定的時間來穩固治理,可漢軍在此處的同步卻讓人無隙可乘,相對南方北地實在太富,劉毅有著充足的力量和物資去投入達到穩定民心的目的,老百姓都是現實的,日子過得比以前更好他們又怎會輕易受人挑唆放棄眼前的好生活?

到最後曹操近乎有些絕望的發現除了在荊襄與漢軍決一死戰之外他竟然沒有更好的辦法來應對眼前的局麵,假如棄之不顧安收守蜀中憑借地形的優勢的確可保一時無虞但荊襄被漢軍拿下南方三雄徹底割裂開來他的滅完就也隻是時間的問題而已!換了旁人他還可能心存僥幸,但對手卻是劉毅,說起軍事他還能與之抗衡但要談到發展曹操與麾下一眾大才都不得不自愧不如,今日的局麵也正是基於北地厚實之極的基礎,他們的補充能力要遠遠超越南方三雄的聯合力量。

身為亂世梟雄,曹孟德豈能忍受毫無希望的被慢慢磨死?就算要敗他也要和最強的敵人做決死一戰,兵家之事的偶然性是存在的,誰也不敢言自己就是必勝,可能這個希望非常的渺小卻已然是他眼前唯一可行的對策。基於這種心情,曹操對劉毅的禦駕親征甚至還有著一些期待,劉郎生,就讓曹某在這荊襄戰場上和你痛痛快快殺上一場!

曹軍眾人對形勢的分析和劉毅如出一轍,這世上沒有絕對之事,朗生禦駕親征也就是要將那個偶然性減小到最低,當然亦有親手擊敗這個一生之敵的意思,那對他而言也是一種極大的成就感!

隨著劉毅兵出北平,幽州冀州所有的郡縣已經徹底調動起來,各地郡國兵聲勢浩大的前往鄴城匯合,這些調動無疑都要花費不少的人力物力但在此時劉毅心中一切都是值得的,他要讓敵軍將領猶疑不定,相信如此聲勢一出,鄴城將會吸引對方很大的目光。而本著兵貴神速的原則,自出北平之始朗生就將領軍之任交給了次子魯王劉信,自己則親率親衛鐵騎日夜兼程直撲南陽,此時已快到信陽地界。

天子出北平的同時前線諸將一刻也沒有放鬆過對襄陽江陵兩城的攻打,曹軍漢軍亦始終處在激烈的交戰之中,於禁、曹仁等曹軍大將在困境之下爆發出了絕強的戰力,即使麵對漢軍的步炮協同他們表現的也堅如磐石,敵軍的城池比兗州更加堅強難以攻克乃是漢軍前線將領的共識。不過對方的頑強並未出乎漢軍眾將的預料,對荊襄最後的這場攻堅戰他們早就做足了困難的準備,即使傷亡再大在詳細總結經驗之後攻城的力度從未有過降低,現在比的就是雙方誰更能堅持!

論及城池的牢固江陵要在襄陽之下,但漢軍率先打開突破口卻是在後者之處,在此戰當中有著亞夫之才之稱的漢軍王牌戰將徐晃徐公明將攻堅戰術幾乎發揮到了極致,之後這一戰的所有戰術包括人員安排都被劉毅稱為完美的傑作!到了大漢開元元年十月底公明甚至還有希望一舉拿下襄陽,如果不是曹操親率援軍來的如此快的話。

看見曹軍出現的一刻徐晃心中不可避免的有著深深的悔恨,倘若自己早一點全力以赴,早一點將所有的力量投入進去說不得襄陽城此時就已經在漢軍的掌控之中!可戰場上是不會有如果存在的,戰局的變換也不可能被盡數掌握,徐晃能夠做的就是迅速的回縮兵力並盡快的將心頭的悔恨壓製下去再打消士卒心中同樣的念頭,將曹軍主力盡數吸引在襄陽也算是他們達到了戰略目的,這比拿下城池更對漢軍有利。可能這看上去有些自欺欺人但在此時卻是最為振奮士氣的方法。

曹操領軍之所以能夠如此迅速的前來乃是因為他們朔江而下走的長江水道,及時趕上增援襄陽也令曹操後怕不已,假使晚來一步導致此城陷落恐怕他除了撤軍就別無選擇,同時亦是一種心理暗示,老天還是給了他一次機會。本來還對於禁的守城頗有微詞,但在見到城頭的慘烈以及聽眾將說起漢軍如何攻城之後這一點點的不滿也煙消雲散,在那種近乎完美的攻擊之下,即使換了自己也未必能比於禁做的更好,現在他還有機會,至少襄陽城還在曹軍手中。
li60830 發表於 2017-1-20 22:48
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荊襄之戰 十七
既然定下增援荊襄與劉毅決一死戰的決心曹操又豈會不知兵貴神速的道理?蜀中到襄陽乃是順流而下速度更要快捷許多,這才使得他在關鍵時刻趕到戰場幫助於禁擊退了徐晃的攻擊!這條水路也是他最後的退路,一旦戰局不利曹軍也能由此退回蜀中。在前來增援的路途上曹操不是沒有過破釜沉舟的打算,但這個決心卻始終未曾下定,一來因為自己畢竟還有退路,二來在荊襄之處即使加上蜀中援軍戰局卻還是對漢軍有利,他不是項羽劉毅的麾下也非是無鬥誌的秦軍。

作為連接蜀中荊襄之處的陸路,永安官道曹軍也不會放鬆警惕,自上庸領軍前來走旱道增援的正是曹營之中文武雙全的大將李典李曼成,與漢中一戰中身負重傷的惡來典韋亦是隨軍前來。圍繞官道的控製權李典和高順之間也展開了一場血戰,因為雙方幾乎是同時到達要害大道所在,戰役也就在那一刻起便進入了高潮。李高二人都明確的知道此處對整體戰局意味著什麽,自然誰也不肯後退半步。

其實按照地形與出發的時間而論,假若不是漢軍換了當時任何一支軍隊也不可能趕在曹軍之前到達大道,一邊是一馬平川,一邊卻是七彎八繞的山路崎嶇,可高順率領遼東軍與白虎營數萬精銳卻硬生生的與曹軍幾乎同時而至。除了漢軍卓越的行軍能力之外,就不得不提軍事科技與後勤保障的重要,在荊襄數年,高順手上握有的這份行軍路線圖已經細致到了用丈來衡量的地步,亦是漢軍遠勝其餘之處。

在曹營諸將之中,李典李曼成聲名在五子良將之下,亦不如宗族八虎騎那般奪目,可無論是曹操還是荀彧等一眾謀臣對他也是推崇備至,也許在臨機應變之上他比於禁曹仁樂進等將確實少了一些靈活,但說到執行戰術的堅定卻可以讓人有種踏實的感覺。一般交給李典的戰術任務都能得到圓滿的完成,這樣的將領無疑會得到統帥的信任。

身為大將,李典心中很是清楚這條官道對曹軍而言意味著什麽,水路的確較之陸路在言眼前更為安全快捷但也有著不小的弱點,十數萬大軍從江道退卻所花費的時日絕不在少數,而一旦被敵軍貼近就會有很大的危險,即使安然而退亦會有不小的損失。隻要官道被他所占曹軍便可始終保有西退之路,至不濟還可從此而退蜀中,接到軍令之時他已然隱隱有所感覺,能征慣戰的漢軍諸將是不會放棄此要害的。

因此高順的提前到來雖說在時間上出乎了李典的預料但卻並沒有攪亂他接下來的指揮,在前番一係列的戰鬥之中漢軍給曹軍帶來的“驚喜”不在少數,久而久之曹軍的抗擊打能力也隨著水漲船高!雙方將領都知此間意義自然分毫不讓,說起這番戰局除了慘烈之外就一個字“亂!”。高順和李典都是沙場宿將,行軍布陣熟悉的猶如吃飯睡覺一般幾乎成了自身的本能,可關鍵在於這條大道對於行人車隊而言雖說稱得上寬敞可幾萬大軍是無論如何排不開的,雙方的爭奪焦點一旦落在某一塊地域之後,那麽結果就隻能有唯一的一個,混戰!

假使你現在問高順他在戰前準備上最後悔的事情是什麽?他一定會說沒有將玄武營的鐵甲步軍帶在身邊,在這樣的地形和戰局之中正是此兵種發揮絕大戰力的地方,可惜鐵甲軍在攻城之中亦能發揮的淋漓盡致,趙雲賈郭二人將之輔助徐晃龍驤軍攻城也是上策。在這樣狹窄空間的混戰之中,士卒的單兵作戰能力以及三五人小團隊之間的配合就能發揮的巨大的作用,而一旦被其中一方占據有利地形將會對以後的作戰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高順幾乎沒有做任何猶豫就將八百陷陣營投入了進去,這支勁旅不但在攻城之中威風八麵,步兵戰陣亦是嫻熟無比,與之相對李典亦毫不示弱,出手便是王牌飛熊軍!

兩支百戰精銳狹路相逢,出手自然是火光四濺,在這裏沒有人會對死亡有半點的退縮,雖說是千古艱難唯一死但在戰場慘烈的氛圍下你根本沒有時間去考慮太多的問題,能做的就是拚命揮動手中的兵刃去收取對方的生命!將近兩裏才長的一條官道在片刻之後就被死傷士卒的鮮血染成了褐色,血流成河在此處成了真實無比的寫照!

飛熊軍與陷陣營的戰力大致在伯仲之間,即使後者占據體力與兵器上的優勢但在戰端開啟的前一刻是無法體現出來的,論及傷亡陷陣營更要在對方之上許多,那是因為曹軍之中一人的存在,惡來典韋!在這樣狹窄地形的混戰之中,典公毅的勇決發揮到了淋漓盡致的地步,即使漢軍之中最為堅強的陷陣營在他麵前也顯得有些力不從心!玄天雙戟揮舞猶如一道絢爛的光環,殺入漢軍陣中之後便血光飛濺。

來到此世之後劉毅清楚的之道所謂的“萬人敵”更多是一種誇張,即使像他和趙雲關羽許褚這般的猛將在麵對數百名陣型堅實的步卒之時也難以言勝,不過這一切也要與戰場地形戰陣形勢和對周圍條件的利用結合起來!當年廉山血戰劉毅與身邊親衛緊密配合就創造了以一人之力敵對方千餘人的奇跡,在這荊襄道上典韋亦做著當日之事。

看著那個滿身鮮血猶如魔神的身影將自己苦心訓練出來的忠勇士卒一一屠戮高順心中絕不好受,甚至有立刻親身下去加入戰陣的衝動,可一軍之首的位置決定了他不能如此做!此來斷敵退路事關荊襄之戰全局,他要的是整個戰局的勝利而非一個局部,為此他還阻止了裴元紹親自上陣的企圖!狹窄的地形中又是混戰再碰上步戰威力幾乎不下於天子的猛將典韋,能運用的方法隻有一個,人海戰術!

麵對威風八麵的惡來,漢軍的勇氣的戰法都值得讚賞,他們一麵不顧生死的對典韋加以衝擊,另一麵也在稍稍遠離其人的地方加強對敵軍虎豹騎的打擊!絕世猛將的殺傷力不會僅僅體現在帶給敵軍的傷亡,更是對對方膽氣的一種摧殘,從而為整個戰局贏得士氣上的優勢!但小半個時辰過後,殺的酣暢淋漓的典韋自己心中也是明鏡一般,這樣的效果在漢軍身上怕是無法取得了,麵對自己麵對死亡在那些前仆後繼的漢軍士卒眼中他看到的隻有仇恨和憤怒卻沒有一絲的退縮,拋開武藝的高低不論,這些普通士卒的意誌與鬥誌都不會在他之下。

廉山血戰劉毅以一人之力扭轉戰局,但後果卻是平生未有的巨大損耗,步戰之中少了戰馬的助力對武將的耐力都是巨大的考驗,一般的大將很少會在這樣的戰局下加入戰場,畢竟他們的職責並不隻是衝鋒陷陣!也隻有似劉毅典韋許褚甘寧這般馬戰步戰皆精熟無比且體力力量遠超常人的戰將才有這般效果!但人的體力和耐力始終會有極限,這般惡戰下去便是典韋也隻能再支撐小半個時辰,漢中與馬超生死一戰的創傷至今還未能完全痊愈,以敵軍的意誌與鬥誌想要在一個時辰之內將之擊垮無異於癡人說夢,他也隻能在自己體力尚且充足之時為本方贏得更大一些的優勢,讓他們可以在上風站的更長一些!

典韋一旦撤出戰場,漢軍便能將方才被壓製的勢頭扳回,高順和李典都極為冷靜的未讓手下精銳一擁而上,那樣隻會影響雙方士卒的戰力與發揮。爭奪的焦點集中在了那段長達兩裏的寬大官道之上,添油戰術也成了唯一的選擇,僵持不可避免的出現在戰場之上。一個時辰的廝殺下來,高李二將對對方的戰力已經有了清晰的了解,如此戰局他們要比的就是誰能堅持的更為長久,或者等候援軍的加入。

永安官道爭奪戰雙方將領高順與李典在戰術選擇上別無二致,對本方援軍到來的信心亦是一般,李典典韋領軍前來曹操之前也會有所安排,就地形而論高順率軍翻山越嶺而來援軍的速度上曹軍也會占在上風,不過之前的一係列大戰打下來,漢軍各主力之間已經形成了足夠的默契,再加信息傳遞的快捷,高順相信趙雲與軍師等人會立刻做出反應,眼下屬於他的職責就是不讓曹軍占據這條撤退蜀中的要道。

一天,整整十二個時辰雙方的喊殺之聲就從未有過片刻的停止,兩軍士卒的屍體早已經堆滿了兩裏長的官道,可沒有任何一方會有清掃戰場的打算,到了後來數千士卒廝殺所站的已經不是地麵而是同袍的屍身,而勇如惡來典韋亦在一天的不斷廝殺之中身負六處輕傷!
li60830 發表於 2017-1-20 22:50
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荊襄之戰 十八
一個頂級的武將憑借個人的勇武在成千上萬士卒參加的大戰之中除了通過鬥將提升士氣之外他們的身先士卒還能對戰局起到多大的影響?這一點沒有明確的答案,畢竟個人的力量在千萬人廝殺的戰場上畢竟顯得過於渺小,誰也不可能真正的做到萬人敵。但當戰場或是形勢符合一定條件的時候,他們的發揮也足以扭轉整個戰局!這一點劉毅趙雲在廉山血戰和黟縣之戰中已然做的極為明顯,演義中長阪坡七進七出和喝斷當陽橋也是這種例子的體現,而在這場荊襄戰役之中作為重要組成部分的官道之戰,典韋的表現也不在前述幾將之下。

華夏有一句古話叫做“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多是形容戰場上地形的險要,但以典韋的武勇配合地形加之與飛熊軍之間多年形成的默契在官道上也做到了這一點!高順相信假如沒有惡來的存在,憑借陷陣營的戰力一天的激戰後漢軍就應該能夠占據大道,可就是因為曹軍多了這一人卻猶如千軍萬馬,漢軍甚至至今沒有在混戰之中占據上風!同樣的想法也出現在李典的腦海之中,此戰幸虧有典韋存在!

如果陛下在此或是三將軍哪怕是二公子及涙無痕恐怕都可以限製惡來的威力,但戰場上是沒有如果的,即使以燕軍的名將如雲也不可能保證每一支主力軍中都有能與典韋匹敵的戰將!這四周地形險要難以翻越包抄,除了用人命來換取對方的體力損耗之外高順一時間也想不出再好的辦法,同時他還要小心防備對方可能出現的援軍。

能夠在一場大戰之中憑個人之力對戰局做出如此的影響,惡來之名絕不虛傳,典韋亦足以借此而自傲,但這並不代表他沒有付出代價,所謂“蟻多咬死象”更何況漢軍士卒本就是天下精銳!左腿上一條刀傷長達一尺,右臂被槍所傷深可見骨,第一天的激戰隻給典韋帶來了六處輕傷,可到了第二天剛剛過去一個時辰他回營暫歇之時已然多了兩處重傷,倘若不是身體強壯這樣的傷勢放在一般士卒身上早就失去了戰力,體力的嚴重消耗使得勇猛如惡來也在逐漸失去最大的戰力!

“軍醫,給我綁嚴實一些就行……”曹軍臨時營地的傷兵營帳之中,典韋精赤著筋肉虯結的上身正在讓醫官為他打理傷口,此時他的麵容依舊是那般威猛,看不出半點消耗體力或是身受重傷的模樣,似乎那些傷口和鮮血都是長在別人身上留在別人身上一般!醫官清創造成的劇痛也不能讓這條鋼鐵般的巨漢皺一下眉頭!有著這樣一個戰神般人物的存在對士卒而言無疑是一種巨大的鼓舞!聽見他雄壯的聲音都不免精神一震,那些本來要呻吟出聲的傷兵也將悶哼停在了喉頭。

可也隻有典韋自己清楚一天多的激戰下來他已經接近極限了,這還是盡量分配體力的結果,否則連續作戰恐怕就連劉毅那般變態的體力也絕對支撐不了兩個時辰!他可惜清晰感覺到渾身肌肉微微的顫動,那是一種極度疲勞的表現,甚至在和馬超那一場生死大戰之中也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假如沒有堅定的意誌,典韋很想躺下來好好睡上一覺,可現在的軍情卻決定了他無法這麽做,一旦前方的混戰缺少他的加入,曹軍將很難阻擋漢軍占據大道,而那樣的情況一旦出現對荊襄之戰的曹軍無疑極為不利,哪怕是力盡而亡他也不會讓漢軍順利的達到目的,自己現在所做的事情正如當日的張任嚴顏二將一般!

曹軍臨時的營地距離主戰場不到一裏之遙,前方震天的喊殺聲在此間是清晰可聞,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典韋站起身形,晃晃雙臂試了一下傷口裹紮的是否嚴謹便拿起了他那雙珍若生命也不知收割了多少敵人性命的玄天雙戟,每次將它握在手中都能給典韋帶來必勝的信心,這頑鐵就似有靈性一般與他的血肉連成一體!可就在剛才的一刻,提起八十斤的鐵戟卻讓典韋的動作有了一瞬間的停滯,這可是從未出現過的事情,難道是在預示著什麽?不過現在的惡來已經沒有時間去思索那麽多了,前方激戰正酣的戰場正需要他無雙武勇的加入,戎馬十餘年該經曆的都已經經曆,正是到了拚將一死酬知己的時候。

“典將軍且慢,將軍乃是主公愛將,如今經一日夜鏖戰身背數創體力已乏,豈能再上戰爭廝殺?還是讓典前往吧!”再度運力提起沉重的雙戟,典韋閉了一會兒眼睛就要大步出門,恰在此時卻有一紅袍戰將踏入營帳,打量了對方的情形之後便立刻言道,此人正乃李典。

典韋的乏力或許一般士卒還難以看出,可李典的武藝雖遠有不及但亦是身經百戰經驗何等豐富,已然看出了麵前的惡來將近到了燈盡油幹的地步,可他依舊奮力上陣拚殺毫不畏死,身為軍中主將李典太清楚這一日的搏殺意味著什麽了,以典韋目前的狀態再上陣殺敵恐怕就是凶多吉少,同袍如此值得相敬他又豈能不身先士卒衝鋒陷陣?

有此一說李典不但是敬佩典韋的豪勇與忠義,亦是站在大局的角度考慮問題,現在的局勢相對而言很是簡單,拚損耗拚人命吧,士氣戰力皆在對方之下他們隻能依靠勁將來彌補人數上的不足,自己武藝雖不及典韋可主將上陣更能鼓舞士卒,即使陣亡這樣的戰局憑副將的本領也足夠應付,無論如何他要堅持到己方援軍前來的一刻。

李典可以如此灑脫他的對手高順就做不到這一點了,並非說敬方的決死之心沒有敵人強盛,相反若是能用性命換取這場戰爭的勝利他不會有絲毫的猶豫,千萬不要懷疑這一點!可孤軍前來的他所有的顧慮更要勝於李典許多,李曼成絲毫不用顧忌後路的安全而他卻要隨時留意敵軍的增援,即使遭受兩麵夾擊,為了大局他也和對方一般要堅持到底,今天的局麵是他自己爭取來的,為了天子性命又如何?

“將軍此乃何言?韋與軍中不過一勇之夫,若非主公當年提攜豈能有今日榮光?將軍身為主將係全軍將士安危與一身豈可輕出?此戰與荊襄與主公重如泰山,將軍與韋一般願為此不惜百死,今日之局有死而已,想韋之去亦不過先將軍一步而已,倘若有幸尚請上稟主公能為他一死韋心願已足!”典韋話中將自己稱作一勇之夫但即使在將略上他和曹營眾將有著差距可多年征戰下來那份經驗和眼光還是具備的,一軍主將不能輕動哪怕要盡數喪在此間也應該有個主次之分。

惡來此語擲地有聲,說完便毫不猶豫的大踏步出營而去,恍惚間他腳步的雄壯與身軀的沉穩看在一眾士卒眼中竟有了大地為之晃動的錯覺,這一刻李典的眼眶也稍稍有些發紅,當然在這種男兒血勇充斥的戰場上,眼淚在任何時候都是不合時宜的,李典亦隻能目送這位曹營之中最勇猛的戰將踏上戰場,也許這一次再也看不見他凱旋!

曹軍陣營之中一眾將士衣不解帶枕戈待旦,一批批踏上血染的征程,漢軍高順遼東軍營中又豈能不是一般,經過一天的廝殺高順光靠聽就能聽出對方那典惡來是否在戰場上廝殺!這家夥還是人嗎?那樣激烈的交鋒就連鐵人也承受不住可典韋卻像是不知疲倦一般,明明有時眼見就能將曹軍士卒趕出大道卻往往因為他的前來而功虧一簣,深入敵後的高順有太多要防備的地方,身後始終有著敵軍威脅的隱患。

永安山道之上曹軍漢軍在憑借著自己的血勇與意誌和對手做殊死的搏殺,荊襄戰場上江陵襄陽亦是戰端重啟,之所以敢於讓高順兵臨險地除了可見的軍事利益之外趙雲郭嘉賈詡三人也有著很大的信心可以牽製曹軍其餘各部,曹操的親自來援也在三人的計算之中,徐晃的龍驤軍太史慈的北平軍已然徹底拿出了瘋狂的勢頭,燕軍各部之間配合的可稱默契十分,既然曹操前來那麽決戰之勢就已成定論!

作為曹軍退往蜀中的陸路通道以曹操的用兵自然不會隻有李典一路前來搶占,趙雲賈詡郭嘉三人定下釜底抽薪之策,高順甘冒奇險孤軍深入這些曹操也並不是沒有想到,但他很難再有充足的兵力去應付四麵的烽火!不過即使如此夏侯淵部虎豹騎的近八千騎軍還是在盡力向永安官道之處趕去,這已經是曹操所能調集出的最後機動兵力!與之相對樊稠的並州營數千輕騎亦在繞路前往增援高順,不光步卒在官道上浴血拚殺騎軍也在比拚著互相之間的速度,但顯然占據了地形之利的夏侯淵快了一步,高順的遼東軍勢必要接受兩麵的夾擊!
li60830 發表於 2017-1-20 22:51
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荊襄之戰 十九
夏侯淵的虎豹騎趕在樊稠的並州營之前到達高順李典的交戰之處,遼東軍白虎營立刻腹背受敵,不過形勢並未如同想象那般急轉直下,雖說遭受敵軍夾擊但高順此時還盡可支撐的住!這與他之前備戰的細致有著絕大的關係,一麵與李典做殊死搏殺高順沒有一刻放緩過對身後來敵的警惕,的確玄武營的鐵甲軍沒有在肉搏中發揮效用,但白虎營的穿雲箭結合地形卻收到了極大的效果,正是由於他們的出色發揮才使得夏侯淵騎兵的突然性被大大降低,由此也使得漢軍的傷亡被降到了最低,當然在此戰之中地形的狹窄也幫了高順的大忙!

不過即使如此經過兩日不停激戰的遼東軍承受的壓力也可想而知,但對高順而言自從他領軍前來的一刻就準備好了這種情況的出現,此處的漢軍根本沒有退路他們可以選擇的就是堅持到最後一人以完成整個戰局的勝利。可惜由於夏侯淵來的太快雖是受到白虎營阻擊還是對漢軍形成了一定的衝擊,曹軍由此士氣大振,高順相信假如夏侯淵再遲到半個時辰恐怕曹軍就要失去他們的絕世猛將惡來典韋,方才在山頭上他是親眼見到典韋被身邊的親軍拚死護衛退了下去。

永安官道的這場大戰還在延續之中,江陵襄陽二處戰局也陷入了一種僵局,曹操的親自前來對曹軍士卒的鼓舞不言而喻,這使得本來看起來有些岌岌可危的城池再度變得堅強起來!對此趙雲郭嘉賈詡等人也隻能寄望於前線士卒的韌性,雖然眼前的戰局是他們最不希望看到的局麵可打成這樣的消耗戰就整個天下大勢而言也並非不可接受。

兵者詭道,在戰場上總是會充滿著不確定的因素,這種不定性在曹劉之間足以決定天下大局的戰鬥中表現的也是極為明顯!劉毅在漢中荊襄兩處出兵,徐州甘寧緊盯劉備,三線之中的突破口極為明顯就是在荊襄之處,不光是劉毅與曹操,兩軍將領都能將眼前的形勢看的極為通透!可戰局的發展卻是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集中了雙方所有精銳的荊襄戰局尚未打破,作為主力牽製的漢中張虎所部已然取得了極大的進展,襄陽江陵漢軍狂攻近月沒有進展可被稱為天下雄關的葭萌關卻出了問題,永安酣戰之時張合的虎衛軍登上了雄關的城頭!

這所有的意外出自一人之手,而此人和軍中還真沒有太多的關係,可正向曆史經常被小人物的舉動所改變一樣他也在漢末紛爭之中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此人就是漢軍器具所甲特工匠,曾經創造出獨輪車而受到劉毅接見嘉獎的工匠第三流!另外的一個幕後推手隻能說是天意,今年不過剛進十月末但漢中之處的天氣已是異常寒冷。

時間倒回二十天前,張虎在此戰之中的主要職責是全力攻擊葭萌關以最大限度的牽製蜀中曹軍主力,漢軍自成軍之日起之間的配合便是不遺餘力,此番對雄關的攻擊亦是不及損失的全力以赴,而擔任初始主攻任務的便是張合魏延所統領的虎衛軍!漢中米倉山一戰魏延魏文長的大名傳遍全軍,眾人在感歎天子識人之準的同時亦都讚賞這員小將過人的將略與膽識,亦在此戰後他才在軍中建立了真正的威望,此番攻城明知葭萌關乃是天險但虎衛軍上下依舊是信心十足,越是困難的仗他們越是要搶著打,否則怎配被天子稱為漢軍第一強軍?

現在劉毅登基為帝當日的那句話就成了金口玉言,虎衛軍每一個士卒都將這份榮譽看的比自己的生命還要重要!第一強軍不僅要體現在綜合實力上,任何一個方麵他們都要爭做第一,在經常會運用到的攻城之道上他們也不會有絲毫的放鬆,雖說虎衛軍並未在前番漢中兗州兩處大戰之中得到曆練可當年兩次安縣之戰他們的攻堅能力也是不可小視的。統領張合身為漢軍最具備戰略眼光的將領之一也大致預見到了對雄關的攻擊,這段時日虎衛軍一日也沒有放鬆過攻城以及山地戰的訓練,第一強軍的威名是建立在無數士卒的鮮血與汗水上的。

攻擊葭萌關張虎的下令是全力以赴讓守軍不能有片刻的放鬆,可具體到實際操作上卻沒有進行太多的幹涉,似張合這般大將也不需要。一般而言一支軍隊的風格與他的軍事主官是有著緊密的聯係的,張合作戰就是變化多端且極為靈活,劉毅就曾在全軍之會上讓各軍學習虎衛軍那種用腦子打仗的風格,亦是雋乂不同於同袍之處。

要說對此感受最深的就是葭萌關守將曹洪,一天之內他就感受到了虎衛軍各種作戰風格的變化,劉毅評價曹軍眾將之時曾經稱樂進“其勇如虎,其狡似狐。”那麽放在張合身上就是千變萬化,虎衛軍在不斷調整最佳的攻擊隊形與攻城戰法,轟天炮與之的配合顯得更為純熟,因此就算有天險為憑曹洪也很難在虎衛軍身上占到什麽便宜。

數日攻擊下來張合對葭萌關更有了全麵的評估,虎衛軍的超強戰力使得他們在攻堅之中避免了很多的傷亡,可天險畢竟是天險,曹洪亦算得上曹營知名的戰將,按眼下的戰局進展下去沒有一月時間及付出重大的傷亡虎衛軍根本沒有破關的可能,充其量與對方形成消耗罷了,的確這在之前的攻城戰中已經是一件極為了不起的事情,但漢軍有了步炮協同之後張合的胃口也是越來越大,他要想法設法在短期之內拿下雄關,而每日晚間張遼張繡等將亦會前來與他共商戰事。

但在攻擊延續了七天張合剛要將他們商討出來的新式戰法運用與實際之時張虎的一紙軍令卻讓虎衛軍停下了行動,對於軍師將令雋乂不敢有半點違背,無論理解不理解軍師一定有著自己的思考。安排全軍嚴密監視關上敵軍之後張合當即快馬飛奔五十裏之外的漢軍主寨,相信軍師一定會就這條軍令給他一個合理的解釋。

對於張合的前來張虎自然在意料之中,營門之前洪彪早就在等候著了,見一匹大宛良駒良駒飛奔而來立刻便先行迎了上去。“張將軍來得好快,軍師安排我在這裏等候將軍。”此前洪彪一直身為親衛營的副統領,乃是劉毅西園之時的老部下,朗生登基之後他被加為偏將軍,職位雖然不高可有一樣卻是受到全軍將領羨慕的,其子洪通被劉毅認為義子此時正在幽州書院之中,當年雖隻是一句戲言可朗生向來是一言九鼎,別看洪彪粗人一個可洪通卻是文采不凡亦頗有聲名,當年張合的虎衛軍久駐北平,二人之間也是老相識了關係極佳。

“軍師此令莫非已有破城之策?”很是隨意的將韁繩往洪彪手中一塞,張合口中發問腳步卻是不停往軍中主帳而去!和洪彪之間不用有太多的虛套,前來大帳的路上他在心中一直思索的也是這個問題,沒有原因張虎是絕不會下令阻止虎衛軍直到目前尚算順利的攻擊的。

“嗬嗬,此等軍機大事我等怎會得知,張將軍前往營中見過軍師當能知曉!”牽著馬跟在張合身後洪彪笑道,看來張將軍腦中片刻也沒有忘記破關之事,這個問題他即使知道答案也不敢明言說出的。

“希望軍師可有良策破關,曹軍增援荊襄之處我軍若拿下葭萌關長驅直入就能直搗成都!”張合自嘲的一笑言道,他當然不會不知葭萌關之後還有劍閣,可若曹軍真的仗此而守的話漢軍偷渡陰平的奇兵就能發揮更大的作用,說不得天子征伐曹操的勝負就能由此而定。

“虎衛軍統領張合求見軍師。”二人大步如飛不片刻就到營門之前,張合在帳外雙手抱拳言道。

“雋乂到了?且進帳一敘。”張虎的聲音從營帳之內傳出,單聽語音可沒有半點的變化,一如既往的從容淡定,察言觀色聽音辨味在張軍師身上可不會適用。

張合聞言邁步便入營帳,洪彪則在營門之前護衛,那兩個一身勁裝的乃是劉毅派在張虎身邊的暗影護衛,對己方將帥的安危朗生可從來沒有放鬆過警惕,尤其是像張虎這般的棟梁之才!帥帳之中隻有三人,軍師居中而坐見雋乂進帳起身相迎,其身後的那個年輕人就是其貼身侍衛暗二,在張虎身邊他從來不言不語更像是一個影子。

暗影護衛張合早就得見,在他身邊亦有此等護衛,真正吸引他目光的還是張虎下首的那名黑衣男子,此人坐與一張設計精巧的輪椅之上,麵上亦覆蓋著半片黑紗僅僅露出雙目,張合進帳之時他亦轉過身來,此人雋乂絕不會陌生,須知他可是為器具所做了一年的護衛。
li60830 發表於 2017-1-20 22:55
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荊襄之戰 二十
當年器具所的總部一直設立在幽州馬場之中,張合的虎衛軍駐紮四周,由此便足見劉毅對這兩所機構的重視,在他登基之後器具局掛在了工部之下但還是具備著很高的獨立性,如今除了京城之外幽州書院之中的研究所依舊得以保存,而大部的製作單位還是設置在馬場空曠的平地之上,隻不過此時負責拱衛他們的換成了廖化的青龍營。

“第三流拜見張將軍!”輪椅之上的黑衣人雙手抱拳深躬下去,他的雙腿不利於行如此見禮已然是對張合極大的尊重,至於黑紗遮麵也絕非失禮,其少年時經曆過一場火厄,麵龐被燒的頗為可怖,如此行之亦是怕失禮人前,畢竟現在的他也是大漢朝廷正經的七品官員。

“嗬嗬,我道軍師為何速傳軍令令某按兵不動,想來是第三師又帶來了什麽新鮮玩意可助我軍破關,不必多禮速速道來,我這兒還是火燒火燎了。”張合上前一步雙手虛扶,麵上帶笑口中亦是極為客氣,本來漢末一幹手工匠人的地位並不高,更不必談受到張合如此重將的尊敬,除了第三流本身卓越的計議之外亦是劉毅以身作則的結果。

一個強大的帝國需要各式各樣出色的人才作為基礎,這在劉毅心中早已是堅定不移,也體現在他一如既往的實踐之中,器具局現在是朝廷正宗的官方機構,內中的那些能工巧匠們都享受著很高的待遇,更重要的是他們的社會地位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似第三流這般的甲特工匠便是劉毅都以一個師字表示尊重,張虎等一幹重臣莫不如是。

轟天炮、穿雲箭、鐵甲軍、飛虎水師!器具所在用一個個軍事上的巨大貢獻來體現他們的價值,當然還有極大的一部分表現在農業之上,劉毅治下能夠在戰爭之中擁有如此的人力物力他們居功至偉!而個統軍大將也都在戰爭中親身感受到了這個部門帶來的巨大助力,而張合的虎衛軍又可以說是漢軍所有主力之中感受最為深厚的一個。

攻克安縣最大的功臣之一便是轟天炮,而由之引申出來的步炮協同戰術更成了漢軍攻城拔寨的利器,南方三雄已然深受其害。魏延奇襲米倉山使得漢中之戰一舉而定更是得益與器具所研製出的獨輪車可以跋山涉水運送軍資,這獨輪車的發明者恰恰就是第三流,虎衛軍第一強軍的鞏固他也貢獻了足夠的力量,身為主將張合豈能不知?

“張將軍謬讚了,流豈敢在軍師與將軍麵前當這一個師字?小人受天子厚恩便是肝腦塗地也難以報答萬一,今漢中入冬以來天氣酷寒,念及前番陛下與局中所提之事忽有所感,再在漢中城中屢經測試覺頗為可行,因此才對軍師妄言,一切還要留待與將軍詳商!”第三流聞言連忙遜謝,提起劉毅那一份感激之情當是溢於言表!

第三流複姓第三名流,本是並州工匠世家,後逢亂世家中遭遇大火僅他一人僥幸得脫但也毀去了一雙腿腳與麵容,其人心誌堅定毅力非凡,與劉毅平定並州之後遷居到了幽州,家傳的手藝也沒有荒廢!不過身體的殘疾與麵容的毀壞讓他嚐盡了人間甘苦,可說進入器具所是他一生中的重大轉折,所領楊善可謂是他的慧眼伯樂。當日便與其言劉將軍乃非常人耳,隻要身懷絕技之輩絕不會以容貌家世取人。

第三流對楊善感恩戴德尊之為師,對劉毅更是心存感激,加入器具所後的所見所聞更讓他堅信楊善之言並無一字虛假,在這裏他們隻需要埋頭與自己的專業之中尋求突破,劉將軍會為他們提供所需要的一切條件,且還是賞罰分明不會錯漏他們的任何努力,有著這樣一個處處為他們著想之上無疑是一件幸福之事!且器具所與以往的任何行會不同,劉將軍以身作則帶動了很動人對他們改變了看法,那是一種真正的平等與尊敬,感受到如此氣氛的第三流怎能不全力以赴?

各個行業之中都有天才,華佗之與醫,王欣然之與藥、趙雲之與槍法,甘寧之與水性,而在自己的領域之中第三流也是不折不扣的天才!拋開一切顧慮埋首與事業之中的他很快就取得了成就,燕地的牛拉犁設計就有他的功勞,那種同行之間的齊心合力在器具所中亦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正是在這種條件下才讓第三流成功研製除了獨輪車。

正是因此他得到了燕王的親自接見,可想而知當時第三流內心中的激動,不過也帶著一些忐忑,自己的麵孔實在難以見人,何況是位高權重的燕王?佩戴麵紗豈不更顯得失禮?不過在見到劉毅之後第三流的這些擔心都煙消雲散,燕王不但武勇蓋世善於治軍愛民如子,對他們這些工匠亦是極為尊敬,看他豪爽的笑容根本就未將自己的容貌當做一回事,並更是親切的持他之手與之交談,封賞豐厚之極!就衝著燕王的笑容與平易近人的風範,第三流已然是死心塌地的效忠!

器具所中似第三流這般的工匠大有人在,說起燕王他們除了崇敬之外更還有些將之引為知己的感覺,因為誰在之前也不可能想到燕王與此竟然也是行家裏手,他會經常與大家座談交流他們正在研究的項目,出言亦是極為精辟,往往隻言片語之間便是發人深省。對此第三流將之理解為燕王本就是天生了不起的人物,自然無所不知。

漢中之戰曹軍被魏延的奇襲燒盡糧草,張虎的反擊亦一同發動根本沒有給曹操留下任何可以喘息的機會,在此形勢之下強行與之作戰便要承擔全軍覆沒的風險,因此退守葭萌關就成了必然的選擇!而身在兗州的劉毅亦看清了形勢的發展,漢中之後戰局的關鍵就會集中在雄關的攻防之上,漢軍反攻聲勢大漲之時,北平各處已然在召集工匠前往漢中為張虎所部趕製更多的攻城器械了,第三流便隨此而來。

木工乃是第三流的專精之處,但鑄造之道他亦有著很深的造詣,在器具所中他是為數不多的可以與當世第一大匠徐剛說的上話的人,對於淬煉絕不陌生,記得當今天子在某一次座談之中就曾提起過極冷極熱的轉換會破壞物質的內部結構使之變得更為鬆軟,但其中火候的掌握就是最大的問題。本來第三流考慮這個問題是為了更還改善轟天炮的材質,可一個偶然的機會卻讓他想起了這似乎也可做破關之用!

能夠被稱為雄關天險,除了地形險要之外城牆的堅硬不言而喻,倘若能將堅固的城牆擊垮那雄關最大的依仗便不複存在!第三流根本不知自己為何會想到前方的戰陣,可這個念頭一旦興起便無法抑製,倘若他的想法能夠成功對天子的大業豈不又是極大的助力?像他們的這樣的工匠是不會讓想法僅僅停留在腦海之中的,想到就要幹,當即他便和一幫助手在漢中城做起了實驗,這也是器具所的常規。

當然第三流並未向外人提及他實驗的目的究竟為何,不過其結果卻令他欣喜不已,堅硬的城磚在經過極冷極深的轉化之後其硬度大大的降低,有時壯漢的一拳都能將之摧毀!這在最大程度上支持了第三流的想法,剩下的就是如何將實驗的成果轉移到實踐中去了。

假如沒有漢軍精良之極的器械第三流的奇思妙想最終也隻會停留在紙麵或是腦海之中,但劉毅為這個時代帶來的很多改變卻使之有了實行的基礎!極熱可以用轟天炮發射霹靂罐來製造,隨著那些火油提煉精度的不斷提高如今漢軍的霹靂罐比之當年安縣之戰可是有了絕大的長進,其燃燒時產生的高溫與持續的時間都會更為猛烈!而以器械營那些特等射手的射擊精度,寬大的城牆表麵不在話下。

此乃極熱,至於極冷漢中的天氣提供了最大的便利條件,此時第三流心中湧起了天助我也的感覺,不,是天助天子,陛下就是真正的真命天子,詳細詢問當地老人與軍中氣象官之後他更加肯定了這一點,半月之內必將會有大雪!本來這對於軍事而言乃是不利條件可凡事總有例外,聽在第三流耳中這就成了利好的消息。那幾日學徒們都知道師傅在院裏澆築了一道堅實的磚牆數日數夜不眠不休繼續著他的實驗,當然器具所的規矩使得他們隻能聽命而不會去做太多的詢問,該讓他們知道的時候師傅總會道盡其然,他們隻是知道當那天磚牆倒塌之時師傅麵上充滿了狂喜的笑容,並一再的麵東而拜!

這一切劉毅在建立器具所之時不會想到,也根本不會有人能神機妙算如此,也許便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li60830

LV:15 VIP榮譽國民

追蹤
  • 6772

    主題

  • 242709

    回文

  • 70

    粉絲

沒什麼特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