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修真] 大明仙人 作者:隨雲仙人(已完成)

 
Babcorn 2017-2-24 16:09:39 發表於 武俠仙俠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444 119929
Babcorn 發表於 2017-2-24 21:10
第41章 刁難

     有明一代,對僧道度牒管理極嚴,蓋因出家人不納稅。所以有避稅者紛紛以出家為名,避稅為實。天下僧道多了。便嚴重影響朝廷稅收。歷代滅佛之因大抵如此,所以明太祖開始,就將度牒卡得極嚴。要拿度牒,不但要有完整師承來歷。還要「考證」。每年都有道經考試。能過才可能拿得到度牒。了塵待雲華入京也有為了「雲華」考證的目的。修道之人道心堅定。可不是徒弟撒嬌能改變結果的。

    要考試先報名。報名要本人和本人師傅帶齊證件到禮部祠祭清吏司署辦理。本來,報名無非檢查下證件真偽而已,然後領取參考文書。並無大事。但當了塵和雲華將度牒和道觀戒牒(道觀學習證明)交了上去的時候。祠祭清吏司署走進了來一個七品員外郎。從吏員哪裡拿過了了塵的度牒看了一下就冷笑到:「你的度牒是永樂年的。看你不過二十。這也敢拿出來?」

    了塵的臉色一下子就陰了。知道來人不善,怕是找茬的。朝廷刺封的五品真人作為專門管理僧道事物的衙門不可能不知道。如今如此作為,肯定不是無意而為了。

    「貧道如何不敢拿出來,莫非你度牒不是禮部所頒發的?貧道今年多少歲,又豈是無知小兒輩所能知道的?」了塵也不客氣,直接罵當面官員無知小兒。

    那員外郎大概第一次被人在自己衙門裡罵。頓時氣的臉色通紅看著了塵咬著牙道:「我看你就是假冒的,按大明律假冒度牒出家者仗五十九,流三千里。」

    了塵嘿嘿一笑道;「真與假,你個小小七品不配知道。要將我杖五十九,流放三千里。那請早。不過你得先報告你上官,你還沒資格。」了塵搖了搖手指。混不把對方放眼裡。了塵知道眼前的只是個炮灰人物。盡然讓炮灰上,就說明對方不敢撕破臉。今天只是試探而已。

    員外郎氣的發抖道:「但我又權差驗文書真假,我現在懷疑你度牒有問題。要先扣下。如何?」

    了塵知道對方扣留自己度牒似乎是為了不讓自己辦完手續。「好高明的手段」。笑道:」你自便,我來京城就是為了報備一下。現在已經報備完成,二來為了我徒弟度牒一事。現在你既然認為我的度牒有問題,那我徒弟就不用考試了。我自然可以離京了。你確定?「了塵將了對方一軍,準備把一個超級大黑鍋扣對方頭上。自己奉密旨進京。前來禮部報備。為的就是皇帝病重一事。如今,被個小小員外郎趕走。這員外郎想幹什麼?裡面會越想越可怕。哪怕當今寬恕了。都下一任皇帝即位,也不會放過他。甚至有明一代,這個員外郎都沒法翻身。

    了塵小小將了對方一軍,現在就看對方敢不敢接了。只要對方接下。也就離死不遠了,甚至會牽連家族。

    」你。你。。。。。「員外郎氣得說不出話來。他很想對對方說」我確定「。但他不傻。雖然不知道對方為什麼這麼說/但本能告訴他,這句確定說不得。一時間左右為難。說不出話來。

    了塵卻沒那個心情陪這個炮灰玩下去道:」三天之內。你叫指使之人還有你上官到白雲觀給我把我的度牒送回。還有我徒弟的度牒。今天被你刁難了。沒心情考試,你自己搞定。不然我準時離京。「

    了塵說完,也不管臉色忽青忽白的員外郎大人。拉起雲華的手就走出了禮部大門。

    了塵知道文官們不會歡迎自己進京,卻沒想到會用出如此下作低劣的手段。既然文官們不要臉皮了。自己怎麼能不奉陪?

    回到白雲觀,了塵如沒事一般,照常督促雲華早中晚功課,其餘時間則一個人做在靜室裡靜修打坐。而此時,員外郎正滿身狼狽地向自己座師史部尚書屠滽說明事情始末。屠滽聽完抓起手中茶杯砸向了地面怒道:」我叫你試探他,不是叫你刁難他。你怎會如此之愚不可及。平白送把柄與人?「員外郎聽得臉色發白到:」我也是為了天下正道人心啊。不想那妖道如此狡猾,我不過刁難了他,我致仕而已,為心中正義,學生甘願認罰!「

    屠滽看了眼地上的員外郎,都是老狐狸了,怎麼會不知道自己學生的以退為進之法。他是自己學生,是為自己去惹了對方。若自己不能保全,以後還有誰肯為自己衝鋒陷陣?

    屠滽連忙扶起地上的學生嘆了口氣道:「為師自會去與幾位閣老商議,你先回去吧!此事就此作罷,你放心就是「。員外郎大喜。認為自己又過關了。卻不知道自己在老師心中已經留下了辦事不利,專耍小聰明的印象。

    員外郎告辭而去,屠滽在客廳了走了幾圈才下定決心叫了自己隨從道:「為老夫更衣,老夫有事情要去李閣老j家一趟」。

    已然華燈初上,李東陽府邸書房裡卻是滿滿一屋子朝廷重臣。難得滿朝文官第一次到這麼齊卻只因為一件事——了塵進京了。而且是密旨進京。現在該對他怎麼辦?

    此時非同小可,畢竟皇上病重,眼看時日無多,病急之人為了活下去,往往不顧一切,今天若是誰阻止了,下場可想而知。哪怕,就是當時阻止了皇上報復。可太子是當今的親兒子。父親之仇豈肯幹休。怕是也會日夜惦記。不管在座如何位高權重,一旦被皇家惦記上,恐怕都難逃覆家之禍。但不阻止又不行。一旦當今開始寵幸方士之流。朝廷諸公二十多年的努力就全白費了。

    在座的都是老狐狸,豈會不明白其中關節。所以誰也不肯出頭。於是屋子裡一片寂靜。良久了,作為主家的李東陽大學士才見實在不是辦法,只能點將。

    」屠滽,今天這事因你而起,你說說怎麼辦吧。「李東陽問到。

    」朝廷以閣臣為首,但聽三位閣老吩咐「。屠滽顯然不傻,立刻將皮球踢了回去。

    李東陽氣了個仰倒暗罵;「老狐狸平日裡怎麼不見你這麼對內閣服帖。」卻依舊面色不顯。呵呵一笑道;「此部是為了個人私利。卻是為了朝廷正氣不被巫邪所染。在座各位都為朝廷重臣,豈能只顧個人?「

    李東陽說的話大家都懂,畢竟大家都是讀聖賢書出來的。但利益是所有人的,黑鍋卻要一個人背。誰背?誰敢背?誰肯背?

    「皇上病重,我們做臣子的總不能這時候忤逆君上,不如算了」。人群裡一個十分不和諧的聲音響起,眾人大怒,這誰啊?還有點文臣氣節嗎?

    紛紛掉過頭來,準備將此人用眼光凌遲。
Babcorn 發表於 2017-2-24 21:11
第42章 宮內

     無論文官們怎麼想,了塵已經完全懶得理會了。表面上道貌岸然,暗地裡蠅營苟且就是說那幫都聖賢書。

    朝廷沒什麼新鮮事,所以了塵在禮部的一場風波很快流傳了出來。而司禮監肯定是前幾個知道消息的。兩廠一衛在崇禎之前還是很得力的。如今關於事情起因,過程,對話詳詳細細地都拜在司禮監掌印李廣面前。說起來李公公雖然是太監,但也是在內書房飽讀了詩書的,若不是因為自己是太監,李公公自認三甲題名還是沒問題的。所以李廣有時候身為太監卻會很多時候站在文官的角度去看問題,不能不說實在奇怪。

    「哎~~聖上病入膏肓,為人臣子怎能如此啊!」李廣看著報告知道自己必須稟報了。事情早晚會有人報告上去,內廷裡盯著自己屁股下面的傢伙不是一個兩個了。若是在隱瞞下去,自己身為天子家奴卻是無論什麼理由都下場好不了。

    李廣想的不錯,就在李廣準備報告的時候,已經有人提前將事情報告了,報告之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劉瑾劉公公。而且也不是報告給皇帝陛下,而是報告給了太子朱厚照聽。太子一聽大怒;「這幫內外大臣想幹什麼。想害死父皇嗎?。怎麼連廠衛也沒報告嗎?「

    」這事我也是聽在東廠當值的小太監說的。卻不知道李公公說了沒有。說起來李公公可是一直以讀過書自傲的「劉瑾一把小刀子就遞了上去。就差直接說李廣李公公跟外臣一條褲子的。太子果然想起了李廣平日的作為,憤恨不已。

    」不行,這事情我要告訴父皇母后。「太子說完就準備前往懋勤殿當面向父皇報告。卻把劉瑾臉都嚇白了。跪在地上抱住了朱厚照的大腿說到;「奴才只是看不過李廣身為家奴,卻吃力扒外。可太子殿下,您這一去,李廣肯定知道。他是總管太監,是司禮監內相。您一去他肯定知道是奴才告的狀。奴才死了不要緊。可老奴卻捨不得殿下啊?「劉瑾一番哭訴卻是把太子朱厚照給逗笑了道」別說得跟痴男怨女似的。本王不直接去救是了。別哭得跟什麼似的。「朱厚照想了想也是,李廣在宮裡肯定少不了心腹,自己貿然去告狀,這不是把自己底下劉瑾往死裡坑嗎?

    朱厚照沒去父皇寢宮,而是去了坤寧宮找母后去了。

    坤寧宮內皇后大發雷霆,外面的臣子皇后可以不去管,但內廷就是皇后可以管的了。」我饒不了這吃裡扒外的老狗「。皇后幾乎咬著牙道。如果說這天下誰是最關心皇帝的皇后張皇后了。張皇后和自己丈夫二十年夫妻情深。現在看著自己丈夫病重一日勝意日,怎麼能不心如刀絞。李廣算吧皇后得罪到家了。

    李廣自認是對大明,對當今忠心耿耿,但十載心血終究抵不過」隱瞞聖聽「四個字。其實大明建立廠衛不就是為了別於官員稟告建立地另一套情報來源,以制衡官員的嗎。李廣卻和文官一起隱瞞事件,那建立二廠一衛有什麼意思。所以李廣顯然讀書讀傻了,自以為忠心,卻忘了自己該站的地方。屁股錯了什麼都是錯的。

    卻說李廣知道無法再壓住消息了,這才往懋勤殿走去。通報之後進得殿內。發現皇后和太子都在。而皇帝則躺在榻上。

    周圍太監宮女這會看自己的眼光明顯異樣。

    」老奴叩見萬歲,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李廣跪下行禮。

    整個大殿鴉雀無聲。無人叫自己起來,李廣只能繼續跪在了地上。這會終於發現事情不對頭了,汗珠一下子就淌了下來,尋思著自己犯了什麼錯。偷眼望去,皇后太子往向自己的眼光一片冰冷,太監們的眼光卻跟看死人一樣。暖和地大殿裡。李廣卻終於感到了三九嚴寒。

    良久,皇帝在重重地咳嗽了一聲,嘶啞地說到;」李廣我們主僕一場有十幾年了吧.?「

    李廣跪答「稟皇上,十七年零九個月「。

    皇帝嘆息了一聲道;」是啊,快十八年了,十八年抵不過內書房師傅一兩年。「

    李廣大急道:「稟陛下,奴才心中只有陛下啊!皇上「

    」你走吧,去鳳陽養老吧。朕不想再見你。「弘治皇帝顯然不相信李廣地話。

    」啊!「李廣聽見皇帝的話,一時間呆住了,頃刻間嚎啕大哭到;」皇上,奴才一片忠心啊,皇上。。。。「

    」滾「皇帝已經不在信任這個跟了自己十幾年的心腹太監了,病重的他現在正是最多疑的時候,死亡的恐懼,病痛的折磨,對朝政的擔憂,顯然磨光了最後一點耐心。如今自己知道最信任地太監也學會了隱瞞,焉知平日裡有沒更多的事情糊弄自己。現在的他已經只能信任自己兒子和相濡以沫的結髮妻子了。因為只有他們是自己一家人。

    李廣失魂落魄地走出了懋勤殿地大門。心中一片懊悔。如果現在還不清楚聖上我為什麼發落自己就實在對不起自己在內相位置上呆的這幾年了。

    一路上太監宮女見到了自己如避蛇蠍,李廣除了苦笑還能怎麼樣。也不知道怎麼走到了司禮監的門前,正準備進去收拾一下。卻被看門的小太監攔住了到;「李公公,您現在不是這裡的人了。司禮監何等重地,您還是不要進去了吧,免得小的們為難。」李廣無奈,平日裡拚命巴結自己,自己卻看都懶得看一眼的螻蟻一般的人物也可以不把自己放在眼裡了。

    李廣又找到了內閣辦公的地方,希望內閣諸公們可以幫自己想想辦法,可走到內閣,卻發現自己依舊進步了。想請看門的太監幫忙通報一下。太監卻嘆息了一下,搖了搖頭。李廣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呢?

    第二天,李廣便匆匆走到了去鳳陽的路上,路上沒一個人敢去送行。太監們不敢,文臣們不願。不願意背上勾搭閹豎的名聲。

    李廣的倒台讓滿朝大臣算是看清了事態的嚴重。禮部員外郎黃斌連夜辭官,連答覆都不及細看,就匆匆回安徽老家去了。

    而了塵卻在這一天,登上了白雲觀的法台上,開始給白雲觀眾道友講解存神靜思,由陰神成就陽神,進而一窺神道的法門。
Babcorn 發表於 2017-2-24 21:11
第43章 講道

     八卦綬衣七星道冠。腳踏雲履,漸登而上。

    今天是了塵講道德日子。白雲觀早早放下一切事務,前來聽講。

    了塵面帶肅穆,升座法台之上。雲華則肅立在了塵身後。

    法磬三響,法台之下眾道士齊頌「度人無量天尊」、「福生無量天尊」、「功德無量天尊「之名。

    「無仁心者退,無孝道心者退,無忠心者退。貪於財貨者退,沉迷紅塵者退,無義者退。痴愚者不納,無向道之心莫聽」了塵座於法台之上,眼望這台下眾道士道。

    台下鴉雀無聲,顯然誰都不會承認自己會是了塵所言之人。

    「法不緣不授,無福不授,無慧根者不授,無道心者不授」。了塵緩緩而道:」禍福無門,唯其自造。法出因果。其人自受「。——(法不傳六耳。無論偷聽還是不該聽的也聽,便會接下因果,引來災禍。而且不會有所得)

    了塵警告完,便不在管其他,心中觀想天尊,開始講解存神之法。

    」靜思存神,為道必修。然存思則慧生,守靜則無邪。養神之法,在靜在思。觀想天地,無物也無我。神遊則為陰神。月受其華,可以養陰。香火願力可以養神。陰神並舉。可為陽神。陽神成則神通自在。。。。。「

    言出則法隨。隨著一聲聲近日所靜思存神之法娓娓道來。了塵也似乎進入了一種奇妙的境界。無它無我。無思也無得。腦海中在一步步不停地推演這靜思存神之法的無數種結果。心中不停。空中不停。隨著講法越來越深。法台之下。眾道也漸漸分化。有人抓頭嬈鰓。有人縐眉苦思,有人神遊天外。也有人面帶欣喜。

    」修道之基,性命其中。陽神成就。可以存識。可以養胎。胎成神聖。若得願力。可入神道.....「l了塵越說越快。卻猶若洪鐘,一聲聲地在耳邊敲響。就在這時。天上現出七色祥雲來。無數天花灑落。繽紛墜下。紛紛落於了塵講道之台上。其香誘人,其色絢爛。了塵眼見天花落下。卻能視而不見。可台下眾道卻大部分為天花所迷。了塵笑而言道。卻幾下講完。

    「成神之道。地大天通,無大功德無以證道,無大毅力不可為神。長生久視自在其中」了塵說完。天花頓時停止了灑落。祥雲散去。了塵不待眾道提問便帶著雲華緩緩走下法台離開了。眾道這才反應過來。摧胸頓足。卻無法可想。

    白雲觀天花亂墜,祥雲相伴。不止道觀中人見到了。道觀周圍幾里之內圍觀者洶湧而來,目觀神蹟。一時間京城轟動,直吧白雲觀內外圍得水洩不通。

    但高高圍牆之內的了塵卻絲毫不受影響。帶著雲華回到客房,打開房門,就見一道白影閃過。小狐狸就已經躺在了雲華懷裡,然後一雙黑亮黑亮的眼睛委屈地瞪著了塵。了塵摸了摸鼻子,頓時尷尬起來。「自己不過不讓雲華帶你去法台,又沒有說一定要把你關房間裡。你怎麼就找我了啊。」了塵暗道。卻終究不敵小狐狸那泫然欲泣地眼光道了一聲「別忘了晚課」便在雲華和小狐狸的注視之下落荒而逃。哪有半點高人模樣。

    了塵回到房間卻一個人坐在蒲團之上開始了沉思。剛剛講道時,自己強抑心神,不為外物所動。但這會卻不得不開始思考起來。天花亂墜可不是小事。那是一種天道認可。也是一種天道表彰。古今千年,天花亂墜除開幻術之外,能出現幾次。這次自己登台講法,卻得天道「鮮花打賞」。其中肯定有什麼地方得到了天道承認。了塵將法台所講一句一句仔細回味。卻百思不得其解。

    就在了塵冥思苦想的時候門外傳來敲門聲。了塵揮了揮衣袖,門便無風自開。卻是雲華抱著小狐狸走了進來。

    「師父,您說我是當仙人好還是當神明好?當仙人可以逍遙自在,當神明就可以懲善罰惡。我想了半天不知道當什麼好?您說呢?」雲華顯然聽進了了塵的講道。回到房間就開始糾結自己成仙成神的問題了。

    「成仙還是成神?」了塵聽完。忽然兩手一拍。「成仙還是成神,哈哈哈哈哈「了塵大笑不止。卻讓雲華大怒,抱著小狐狸怒視了塵道:」壞師父,有什麼好笑的?有什麼好笑的?不理你了「。說完委屈地跑了出去。了塵笑罷,卻只看見雲華跑遠點身影。兀自奇怪」這丫頭幹什麼啊?跑這麼快「。嘀咕完又再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去了。

    成仙?成神?這不是一個小問題。何為仙?仙講超脫。采天地靈氣。吸日月精華。吞噬萬物,回補己身。猶如天道的寄生蟲。取天下之物,卻不為天道所用。所以天道天然排斥仙道。於是仙道修行有了三災九難,重重考驗。而神道卻不一樣。何為神?神明掌控法則,天然守序。司牧眾生,運轉陰陽。是天道掌控天地的基石。自然天然為天道所鍾。不但執掌權柄而且修行路上沒有災劫。只是少了一份自在逍遙罷了。

    了塵想清楚了原因,心下竊喜不已——自己也算天道眷顧之屬了。有了天道助力加持,自然人間人愛,花間花開。事半而功倍。逢凶則化吉。高興完的了塵也不由又有些嘀咕」道祖在上,不知道怎麼看今天這檔子事情啊?「

    卻說在了塵還在房間裡乍喜還憂的時候。關於」了塵仙師講法白雲觀,天花齊降祥雲伴「的神話演義故事開始廣為流傳。不但流傳到了老百姓耳朵裡。自然達官貴人也不能免俗。李東陽。謝遷,還有劉健就是在內閣聽完了手下報告的。半響無語。而皇后和太子則是聽由劉瑾繪聲繪色地講演出來的。直到消息傳到了皇帝陛下耳朵裡。了塵的覲見之路再也沒人可以阻攔了。

    當天夜裡,禮部尚書和吏部天官連決而來。不但帶了道歉,自然也帶來了了塵和雲華的度牒。了塵不為己甚也沒說什麼。大家談完。便施施然回了房間。準備第二天和皇帝的見面會了。
Babcorn 發表於 2017-2-24 21:11
第44章 續命之法

     巍峨的紫禁城,了塵無論前世今生都是第一進來。前世看到的無非電視或網絡拍攝的畫面。但總沒辦法如真正走在其間感受到皇家氣息的尊嚴氣派。

    了塵是帶了雲華一起進宮「長見識」的。雲華是帶了狐狸「沐浴皇恩」的。師徒兩人讓白雲觀上下和前去宣旨的太監一陣無語。卻也只能把嘀咕按進肚子裡。——難道這就是所謂的高人做派?果然與我們凡人所想的不同哇!

    領路的太監帶著了塵師徒走午門而入,走過金水橋,穿過太和,中和,寶和三大殿。直接到了乾清宮。太監留下了塵師徒稍待。自己一路小跑進去稟告了。了塵師徒正好留下來,仔細打量這座皇城。

    不一會,一個首領太監的人帶著幾個太監到了了塵和雲華面前道:「陛下宣了塵仙長師徒進殿「。說完帶著了塵師徒踏進了乾清宮的大門。乾清宮內沒有大臣在場。皇帝現在顯然已經起不了床了,由人扶著半躺在榻上。一個頭戴鳳冠的中年女人坐在皇帝身邊。而一旁還站著一個十五六歲的青年,竟然也穿著黃色龍袍,只是上面的金龍少了一爪而已。明顯皇帝身邊的就是皇后和太子朱厚照了。

    了塵帶著堅決不露祛不給師父丟人的徒弟雲華走到三人面前,齊齊一禮道」福生無量天尊,貧道師徒二人參見皇帝陛下,皇后娘娘,太子殿下.「

    」仙長遠來幸苦,朕久聞仙長大名。不知道長如今究竟年歲幾何?」弘治皇帝說話非常吃力。聲音低塵。

    「回稟陛下。貧道永樂十四年,被先師收養,一直隨先師修行。後來先師因故仙逝而去,貧道年幼只得關閉山門,於山中潛修。待下得山來。皇上已經登極十四載了。」

    「啊,永樂十四年,那你豈不是白來歲了?」弘治皇帝還沒說話,旁邊的太子年輕反應快,心算之下首先跳了出來。旁邊的皇后狠狠地瞪了太子一眼,太子只得禁聲。皇帝陛下顯然明顯興趣大增問道「你的度牒禮部曾經專門上奏過,說你冒充。是朕壓了下來。你說你永樂年間生人,可有憑據?」

    「貧道當年所識之人如今都已化為塵土。貧道無以為證。先師於金山縣外揀到我時,曾經在我的襁褓裡發現半枚玉珮,卻不知道玉珮是何來歷。後來遍訪京山無所得,便作罷,方外之人,塵緣已斷,先師去後。貧道便再無在意自己何處而來,只是留下這玉珮作為與先師結緣之物憑弔而已」。說完將半塊玉珮轉交旁邊的太監代為呈上。

    「哦」皇帝不置可否,百年時間,滄海桑田。的確再無人證可查。仔細打量了一番玉珮,此玉珮色澤通透,細膩溫潤。顯然不是一般人家可以擁有。但富貴之家,大抵總在少數。查下永樂十五年住在京山或者有家人路過京山的人家便可以知曉答案了。料想了塵能拿出玉珮,就有了查訪的依據。想來了塵道長所言不虛了。

    「朕聞道長道行高深,不知可有延壽之法」皇帝兩眼直視了塵。一種久居高位的氣勢迎面而來。這才是真龍天子的真面目吧。剛剛說話溫和的皇帝總是表象。

    「有」。了塵答道。

    「真有?」皇帝聽完大喜確認地問。

    「增福延壽,祈命禳星。貧道的確會的。只是....」了塵確認道。卻留下了條件不知道該說不該說。

    「禳星之法,我知道,我知道。那不是諸葛亮在五丈原用過的嗎,後來被魏延破了」。太子生性跳脫。這會又忍不住跳了出來。

    了塵汗顏,太子你能不能不要把三國演義當史書來看啊。其實了塵誤會太子樂。諸葛亮禳星祈命的故事早就流傳已久。太子真不是看小說看來的。

    這回皇后倒是沒阻止太子。兩眼發光地朝了塵看了過來。

    「仙師有何為難?」皇帝見了塵似乎有難色問道。

    「禳星祈命,在於上呈北斗星君,成敗未可知。而陛下身負天下。與天下有大因果。逆天改命,所行不易。若司命不應,反受其咎。不知陛下可有決定?」了塵有言在先。

    「不知仙長所說其咎究竟是何事」。弘治皇帝問道。

    「陛下之咎,在江山社稷,在皇后太子。禳星之法,質在交換。陛下需要付出一物,而換司命一筆。平衡之法,天道根本。」了塵答道。

    弘治皇帝沉默了。如果這世界上還有他在乎的東西,無非就是祖宗的江山社稷,和自己身邊的皇后太子了。一邊是自己行將西去,一邊是自己活命的希望。弘治半響無聲。最後還是無法拿定主意道「天色不早,還請仙師和令徒於宮中休息一晚。皇后和******朕招待一下」。

    了塵沒說什麼。本來事情幹系頗大,自然不是馬上能拿主意的。要是弘治皇帝馬上就拿定主意。了塵反而要先行一步了。宮禁雖眼,自己卻不放在心上。倒是身後雲華抱著不怎麼安分的白狐狸翻了翻白眼——剛剛早上好不好,怎麼就天色將晚了?

    雲華的小動作卻被皇后看在了眼裡。雲華長相可愛,這一番動作卻是讓一直想再要個孩子的皇后愛心大起。對著雲華笑了笑。雲華本只是習慣性的白眼。突然發現有人在看自己。便也將眼光掃了回去。於皇后大眼小眼的看了起來。樣子萌得不得了。這下皇后是真心喜歡雲華了。

    皇帝說要考慮,了塵就只能等待了。不久,了塵便和太子回到了東宮。而雲華和小狐狸卻被皇后娘娘拐帶去了坤寧宮。了塵知道弘治皇帝后宮就皇后一人。頗為清靜,見雲華興致勃勃,便也允了。只是叮囑雲華功課不可忘記,便隨他去了。

    「
Babcorn 發表於 2017-2-24 21:11
第45章 積善之法可以增壽

     了塵在東宮和太子相處頗為愉快,人說武宗信佛,其實未必,潑髒水的可能更大。因為從來正德皇帝都是個小孩子脾氣,好奇好玩或許有,真多麼虔誠未必。至少現在了塵和太子一起談玄論道,朱大太子都能說出一二。難道太子又虔誠道教了?太子對修仙之事頗感興趣。了塵被糾纏不過,只能給它講一講修仙之事情。就在了塵在想從哪講起的時候,東宮大殿裡擠進來了一大堆太監宮女什麼的,劉瑾,張永,馬永成、高鳳、羅祥、魏彬、丘聚、谷大用等等。好嘛!正德八虎算都到齊了。然現在朱厚照還沒登基。所以八虎還名聲不顯。了塵倒不是很忌諱。清了清嗓子道;「但凡修真,必舍人間親情,權力,財富,生命等等一切。既入此途,人間的一切都不再關聯,不知道在座各位可捨得?「

    眾人不語。朱厚照倒是問道;」敢問為何意入仙門,就要捨棄一切。父母妻兒都不要嗎。那忠孝節義怎麼辦?「

    了塵暗道太子果然是個聰明的孩子,一下子就問到了點子上;「修真無歲月。若能功成,則歲月長久。你之父母妻兒能相伴幾年。眼看著他們一個個離你而去,你可能無動於衷。若是牽動道心。便會為心魔所破。不是墜入魔道,就是走火入魔而亡。到頭來兩兩皆空,反不如斬斷塵緣。道心唯一了。凡是有權力者。忙忙碌碌,時刻防備權力爭奪。哪還有心思靜心修道。方外之人,所求唯有道行精進,貪婪財貨,有豈是真人?人有欲,則心有遐。瑕留而心魔起。所以才要方外之人少沾因果,莫惹凡塵。」

    「原來如此,看來那些要金要銀的都是騙子了啊!」朱厚照恍然大悟道。

    了塵笑了笑道「也不盡然,仙途艱難,望之無終。不是每一個人都能道心堅定,始終如一。若是仙途無望,自然便會去求人間富貴。但修道之人上提天心。是不會真的沾染權欲,為權為利的。」

    「哦,那為何仙師修煉有成,卻要入這紅塵打滾?」朱厚照不解地問。

    「無它,歷練,因果,功德,遺願而已。』了塵道。

    」能詳細說說麼「朱厚照問到。

    「靜修可以練法力,卻不可練心境。心境不到,反而容易受其反噬。所以紅塵來去,可以歷練。若是道心依舊,自然道心圓滿。我來世間,受天地供養,自然要還天地因果。而今靈氣稀薄,清修之下,道難再進。唯有希望功德加身,求天道借力修行才可圓滿。再有是有先師遺願,為玄光官發揚光大。所以不得不來。」

    「哦」朱厚照瞭然道;「以後有機會我一定幫你向父皇討封,幫你完成師父的遺願」。

    「福壽無量天尊,貧道多謝太子了」。了塵道。

    「我若捨棄一切。能不能修成神仙」。朱厚照問。

    了塵卻嚇了一跳,這拐帶太子。還要不要再大明呆了。忙道;「不行」。

    「為什麼不行?」朱厚照不滿意了。

    「殿下身負江山社稷,大明傳承。有天地大任在身。其間因果非比尋常,若是誰欲引殿下入道,將受天罰。除非騙子。不然誰也不能如此。」了塵想了想措辭又道:「古往今來。殿下可有聽聞天子儲君修煉有成?」

    「是哦,想當年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都花過好大力氣求仙問道,卻沒一個能成功的」朱厚照明顯失望;「出了個要當和尚不當皇帝的梁武帝蕭衍,花了那麼都錢財,還不是竹籃打水啊!」

    「為人君,為天下至尊,已是人道極致。受天下氣運當思回報。廣濟黎民。而不該去修仙問道,失天地人望。失朝廷氣運。梁武帝蕭衍晚年有侯景之亂,未嘗不是人道有怨,天道行罰啊。反不如學三皇五帝。皇帝之身,普及黎民。反而功德在身,於人間有大作為。反而可以得天垂顧。身死之後,上天封神。」了塵說完,朱厚照的眼睛一亮,又明顯高興起來道「多謝仙長,我怎麼就會講道學秦始皇,而沒想到三皇五帝呢?」

    「太子慧根深重,若得勤勉,必成一代明君。」了塵捧趣到。

    「哈哈哈哈」朱厚照竟然一點不好意思都沒有地大笑起來。

    了塵想不到的是和太子朱厚照一番對話,竟然會被起居註記錄在案,隨著了塵修行有成,名氣越來越大。這番對答出現在了人前。算是作為玄門和君王關係的一種解答。被無數臣子用來堵皇帝崇佛興道的有力武器。

    了塵一番話語當天就被送到了弘治皇帝跟前。皇帝看了長舒了口氣欣慰道「大善,果然不愧得道真修。這番道理為什麼以前就沒人想到呢?「雖然大臣們沒能阻止皇帝召見了塵。但滿朝大臣的話未必沒有讓弘治皇帝擔了一份心。怕了塵心懷不軌。如今算放下心來。請了塵設法為自己延壽了。

    而此時,雲華卻是在皇后哪裡樂不思師父了。了塵和太子到了坤寧宮的時候,雲華和童心大發皇后正拚命用果脯逗狐狸轉圈呢。皇后也似乎暫時忘卻了皇帝病重的憂思。好久沒見到笑容再次回到了臉上。

    太子見了。頗為欣慰道」母后還久沒這麼開心過了「。

    了塵點頭,外面都傳言太子和皇后關係淡薄。看來真的是傳言了。畢竟是親生母子。外面傳言無非是想先否認皇后和太子的關係,然後用這個關係佐證朱厚照是弘治皇帝的兒子。其目的如何。一看便知了。

    」皇兒和仙長來了啊,宮女也不通報下「。皇后道。

    」是兒臣不讓他們打擾母后的。「朱厚照忙解釋到。

    」仙長你這徒兒著實可愛,還有這小狐狸,白狐在古代可是祥瑞啊。不知道仙長怎麼得到的「皇后問了塵。

    了塵大汗。這皇后不會也想要一隻吧?只能把這小狐狸的故事講給了皇后聽。皇后聽了竟然落下淚來,」哎,可憐天下父母心。可憐的白狐,可憐的小狐狸。「說完竟然一把猶在桌子上傻傻轉圈的小狐狸抱在了懷裡。小狐狸不知道是和皇后混熟了,還是真那麼有眼色。竟然沒掙扎,就靜靜地躺在了皇后懷裡。平日裡除了了塵和雲華不讓旁人碰的,見誰咬誰。

    」本宮一直以來都想要個女兒,卻一直沒有達成心願。如今我和雲華倒是挺有緣的。我想收雲華當乾女兒,以後在京城的時候也好來陪陪我。仙長以為如何?「皇后問道。

    皇后要收雲華做乾女兒。那雲華豈不是就成了公主了。皇后此意應該是在拉攏了塵。希望了塵真心為皇帝延壽盡力。二來也是真心喜歡雲華了。

    了塵思付了一下稽首道」貧道代徒兒謝過皇后娘娘「說完望了雲華一眼道」還不謝過皇后娘娘。「雲華忙站起來恭恭敬敬地磕頭謝到」謝皇后娘娘「。皇后一笑到」還謝皇后娘娘,你該謝誰啊「。雲華果然機靈,當即改口道」謝過娘「。一句話甜甜糯糯的。可把皇后逗笑了。連忙拉了起來,放在自己身邊了。

    家常談完,皇后換下了愁容道;」江山社稷,是祖宗留下來了的。皇上絕對不會拿來交換的。而皇帝也是一個非常重感情的人,不知道仙長可有別的辦法?「

    了塵為難地想了想道」還有一法。不過條件苛刻罷了。而且效果未知「。

    皇后和太子大喜道」還有什麼辦法?「

    了塵一字一句地說到」積善之家可以增壽
Babcorn 發表於 2017-2-24 21:11
第46章 天子宏願,向天借壽

     舉凡祈福,無不是向某位神明祈禱。但祈壽則需要北斗應答。不然你找閻王爺沒用。

    北斗司生司司,司成敗禍福。所以在會有禳七星延壽。但天子之壽關乎天下運轉。所以沒有偌大助力,是不可能成功的。

    了塵向弘治皇帝提起的幾個延壽延命之法不過等價交換之法,幾近魔道。若皇帝當場答應,天道感應,或許弘治皇帝真的可能多活幾年。但大明能不能活到崇禎吊死煤山的那一刻就不知道了。

    弘治皇帝的疑慮至少證明他絕不會是一個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濤天的無德之輩。千古艱難唯一死,皇帝能疑慮就夠了。因此了塵才會想皇后坦言功德借壽之法。

    不一會,弘治身邊的首領太監就過來了坤寧宮請了塵道長過乾清宮一行。

    再次來到乾清宮,弘治皇帝的顏色更差了,看來如是借壽不成,弘治皇帝在人世間的時間就不多了。皇帝顯然剛剛用過了藥,乾清宮一股濃濃的藥味,

    行禮過後,皇帝便直接開口問道;」你說的方法,我也考慮過,但實在有干天和。所以絕不可為。不知可有替代之法「。

    了塵道:「替代之法確實有,但從來沒有人試過,究竟不知道能成功。而且此法雖可延壽,卻需要皇家百年如一日,歸還天道賜予。」

    皇帝聽了塵說可以不再行那損人損江山社稷之法,明顯感興趣起來。微微坐起來了一點道;「給仙長賜座」。皇帝令下,幾個小太監搬來了一把凳子,了塵稽首算是謝過聖上。想了想道:「凡祈天之法,無非順天應人。陛下欲延福添壽,順天自是所無。現在要求的是應人之法。「

    」但請仙長明言,有何應人之法?「皇帝急問。

    」應人之法,無非行善。功德積累,可以一球天恩「了塵道。

    」那朕這就下令減免天下賦稅,大赦天下,仙長以為如何。「弘治皇帝問道。

    了塵搖頭道;」陛下見面賦稅,雖然好意,卻難恩惠天下。牢獄之中,雖有善良,卻亦有大惡之徒。大赦天下,功過各半,難以為憑「。

    皇帝尷尬了。了塵這幾乎是明說了陛下你減免賦稅,只是虧了國家,肥了官吏,老百姓該交還得交。你大赦天下,牢獄裡好壞各半,豈不是冤獄成堆。好在弘治皇帝涵養甚好。不然非得叫人把了塵拖往菜市口了。

    」那朕大修宮觀可得天道憐憫?「皇帝底氣不足了,弱弱地問到。

    」陛下大修宮觀大可不必。道家無有三寶,清靜自修,不用浮屠七級。陛下若要功德,可於各地成立皇家直屬孤寡收容之所。大庇天下。孤兒當善給衣事,教起謀生之能,並擇起優秀者習氣文武,此些孤兒受皇家恩養,受天子之教,當全心忠誠於陛下,也可謂陛下增其人望。而失孤老人若朝廷善養終老,可為陛下得善心之實。可謂陛下增添冥福。有此二者。則可祈天一行。「了塵說到。

    弘治皇帝沒說話,很仔細地想了想其中的內容,良久才嘆息了一口氣:」道長所言甚是。但大明已有救濟之所,再添何益?「

    了塵笑了笑地望著皇帝。皇帝開始莫名奇妙,但轉眼就反應過來。以官員操守。所謂救濟之所恐怕早就名存實亡了吧。而後又問」焉知,此救濟之院不為污吏所壞?「

    了塵嘆氣道:」陛下,此功德之所,到皇家救濟之行是皇帝陛下私人所贈,不是官衙,也無需官員。皇后娘娘母儀天下,當為天下小兒之母,陛下當為天下小兒之父。「

    」但總要人管理啊.「皇帝知道這是個好辦法,但總覺得不妥。

    「陛下可遣宮中無靠宮女宦官出任救濟院。並招收平民雜工以為所需。一應開支,可有陛下私人出。也可多向權貴之家募捐。但善事之款。當往來清明。不使陛下徒背怨果。而宮中所出,當陛下皇后親自委派。貧道可行文地府,請為善事者福,惡事者懲。敢壞陛下功德者,地獄之內當還因果。」了塵說出這話時,整個人陰惻惻地。讓一旁侍立的太監宮女打了個冷戰。

    「甚妙」皇帝聽罷贊同了,世人也許不謂王法,但陰司地府總有敬畏之心。而宮中多有年邁之人於宮中素齋禮佛,求來生福報。與其青燈古佛,不如去撫孤贍老,積取陰德,日後好有來生福報。

    」仙長。朕還有一事,這濟孤之法確是善事,卻是細水長流之事,緩不濟急。朕恐怕等不到那時候了吧?「皇帝問道。

    」陛下。如此功德積累的確緩慢,但貧道卻可以以此事為憑向天祈福,陛下也需明發天下,並於貧道祈福之前,發下誓願,願意還此心願。上天有感,自然可以先為陛下延壽,日後陛下還願就是「。

    」哦,「皇帝大鬆口氣。暗道」原來天道功德也是可以借貸償還的啊!「

    「那還煩請仙長準備禳星祈天之事,若有所需,直報與朕知曉便可,宮中人員物資盡可調動。我讓太子協助於你。「皇帝給了了塵一個便宜行事的旨意。了塵心中瞭然。當即告退。回到東宮與太子商量要準備之事了。

    此次祈福事關重大,卻不是草草能了事的了。首先是禳星法壇。北京之地沒有比天壇更好的祈天禳星之地了。只是禳星祈福最忌打擾。到時候需要外圍禁軍封鎖,嚴禁出入。只是天壇乃天子為社稷祈福之所,到時候又免不了文官們唧唧歪歪了。天壇四周需布下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一百零八星旗。旗幟需要按周天星斗分野佈陣,最好以棗木為桿,絲綢為旗。天壇中央立下北斗七星星君神位,另要紫金為盞,十年以上燈芯草為燈芯,七星燈七盞。按北斗方位佈於天壇之中。另外需要紫檀木香五百根,香油十斤。另童男女各八人,最好是道童子,。。

    了塵向朱厚照將所需事物一一交代之後,便回了自己站住的地方開始準備祈福要用的符籙,法器,文紙,章裱等物。而朱厚照將了塵交代的物品一一記載了紙上火速差八虎去辦差了。

    第二天,創辦各地皇家濟孤院的聖旨在皇帝強硬的態度下強行通過,明發天下。而且旨意上有強令各地官府配合,但不得絲毫干涉其中事物的說法,讓天下官員大為氣憤,這不是擺明了不信任官員」操守「嗎?於是各地奏章雪花般地湧向了皇帝帶病理政的案頭。皇帝看了幾份後冷冷一笑。令太監將所有反對的奏章找出,厚厚上百本,讓太監送往內閣道:「朕自信天下官員都是飽讀聖賢書之人。當安貧守道,廉潔如水。朕意交出濟孤院。但天下官府難免有害群之馬。所以請內閣作保,保濟養孤兒老者的錢絕無半點貪墨。如若不然,願同領其罪。」內閣各位大學士聽完,一頓心塞。天下官員德行如何,作為大佬豈會不知。自然不敢作保。只得言;'皇家恩惠,官府不宜插手「並嚴厲斥責各級官員,不得胡言亂語云雲。

    十天之後,了塵沐浴更衣,靜心養氣準備完畢,前往乾清宮恭請皇帝駕臨天壇,開始禳星祈福。
Babcorn 發表於 2017-2-24 21:11
第47章 天子禳星,百姓祈福

     禳星祈命,卻是要本人親至的,若連這點誠心都沒有,大司命為何要幫你延壽?所以皇帝病情再重,也必須親自前往天壇。

    了塵當天早早換上七星法衣,頭戴七星道冠,身背桃木法劍。打扮利索,和太子一起到了乾清宮。而皇后和雲華早早就到了乾清宮內了。雲華見到了塵眼睛一亮,小狐狸卻不管什麼禮儀,急忙從雲華懷裡跳出來,一下子飛撲到了了塵身上。弄得了塵尷尬不已。小狐狸的意思很明顯;」幾天沒見,想你了「。弄得了塵丟也不是。抱也不是。太子和皇后見了,都不由捂嘴一笑。連皇帝也露出好久不見得一絲笑容。

    」陛下,禳星七天。陛下必須親自坐在法台上。所以貧道有丹丸七顆,可為陛下七日所需「。了塵知道皇帝的身體絕對撐不住七天的法事。所以早早準備了七顆丹藥。雖然無法治癒皇帝的病情,但七天之內卻可不讓皇帝疾病發作。而且坐臥起行,與常人無異。了塵拿出一個玉瓶。首領太監見到突然臉色大變,正待呵斥了塵無狀,陛下所有入口之物皆須太醫院認可內務府辦理。這等來歷不明的丹藥豈可給陛下胡亂服用。可皇帝卻先開口了道:」哦,仙長有如此神丹,怎麼不早拿出來,也免我這些日子的病痛之苦..『了塵愕然,過了一會兒才答道;「陛下,丹藥之物不宜多用。若草木之丹尚是藥性平和服之無礙。但五金之藥,卻不可草率入口。我的這七顆丹藥是這幾日聚靈所化。不過一團靈氣聚集成丹而已。可以養身,但恐怕不能治病。」了塵說完,將玉瓶交給了首領太監。太監無法可想,只能硬著頭皮將玉瓶呈給了皇帝。弘治皇帝急不可耐地拿起玉瓶,倒出丹丸,一顆顆不過小拇指大小,卻隱現五彩光華,卻是五行靈氣的光芒聚集而成。皇帝將其中一顆揀起含進口中,丹藥入口即化隨津內腹,片刻腹中便湧起一團熱氣,瞬間遊走全身各處,身上頓時出了一聲細汗。身上頓感輕鬆不少。待細汗出完,皇帝驚喜地發現自己身上已然病痛全無,竟然一口氣坐了起來。把身邊的皇后,太子還有太監嚇了一跳。

    「哈哈,了塵仙長的丹藥果然神奇。朕好久沒有這麼全身輕鬆過了。」皇帝病痛一無,頓時心情就好起來了,對這次禳星之行,更是信心十足。

    「恭喜皇上,賀喜皇上「皇后和太子領銜。滿屋子太監宮女立刻跟著跪下賀喜。皇帝好心情地擺了擺手道;」現在賀喜太早了,留待七天之後吧。「說完,自己從榻上爬了起來。把身邊人嚇得臉都白了。」皇上。您得小心點啊。「皇后忙過去攙服自己丈夫。」沒事沒事。我現在感覺好極了.「說完將頭轉向了塵道;「了塵仙長若然高明,待事畢,朕一定重謝。」

    皇帝說完,帶著一眾人等走出了乾清宮。此時乾清宮外早站滿了朝臣。見到皇帝竟然自己走了出來,不由大為驚異,不是說皇帝已經病得起不了床了嗎?莫非傳言有誤?呆了半響,才反應過來,紛紛跪拜行禮。

    皇帝笑著站在那裡。看見大臣們的驚訝反應,心中大為滿意。跟身邊的太監道「宣旨吧」。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前往天壇祈福,不為外事相擾。閉關期間,皇后與太子監國。內閣諸卿及各部官員,當悉心國事,照章辦理。若無法絕斷,叫內閣及皇后太子商議處理。欽此」太監唸完。眾臣拜受領旨。皇帝抓住皇后及太子的手道「朕不在的日子,就要辛苦你們了。」

    「臣妾,兒臣不敢」。皇后太子忙應到。

    「擺駕啟程」。皇帝坐上了自己的御輦,了塵等跟隨其後,加上隨侍太監宮女,護衛錦衣親軍,大內侍衛,護衛禁軍。浩浩蕩蕩幾千人,想天壇開拔而去。

    皇家擺出如此儀仗,哪還有人不知道皇帝陛下出宮了。紛紛湧到道路兩側想要一睹天顏。了塵見到街道兩邊擠滿的人群突然福臨心至。快走幾步,在皇帝隨身太監耳邊說了幾句話。太監趕忙小跑幾步,將了塵的話稟告了皇帝。皇帝自無不允道「准了」。太監領完旨。馬上離開隊伍,向順天府衙而去。

    當天順天府就出了公告——聖上天壇祈福其間。凡每日早晚頌道經三篇者,給錢百文。

    也沒說怎麼才算頌經三篇,百姓一見有錢可以白領,也沒見官府要什麼證據,誰知道自己誦經了沒有。這簡直就是全京城的福利太派送了。京城百姓奔走相告。倒是有不少人開始真心祈求皇帝陛下身體安康,萬壽無疆了。

    到達天壇時。天壇的一切都已經準備完畢。皇帝先到了祈年殿,拜祭了皇天上帝之後,便由了塵帶著給七位星君神位恭敬地點起清香三柱。祈求星君保佑。一切事畢,了塵將雲華留在了哪裡。雲華和另兩名道童要負責燃香,日夜不停,不得讓香火熄滅。走完祈年殿,便道了圓丘。七星燈就擺在了這裡。周圍圍起了布幔。布幔旁邊還有大捆雨布。防止夜風將星燈吹滅。也防止天氣變化。而七星燈前,有一個蒲團。那是皇帝靜坐的地方。七天之內。每個夜晚,皇帝都要坐在上面,靜坐養神,只有等七星隱沒,日之將出之時,才能離開去休息。

    了塵一路上將禳星儀軌向皇帝一一道明之後告退而出。一個人到了七星石旁邊。攝出一個蒲團,就在七星石邊上閉目靜坐起來。等待日落星出。七星閃耀北方天空之時。
Babcorn 發表於 2017-2-24 21:11
第48章 七星耀明,北斗司命

     星空如洗,星空閃耀。北斗七星坐鎮天北,俯瞰人間。

    弘治皇帝端坐七星燈前,靜息摒氣。看著了塵在七星燈前頌唸經文。

    「照耀開明炬,氤氳導惠香,經塵歸紫極,元氣合元皇」了塵經文念畢。一聲輕喝到。腳踩七星步,將桃木法劍向下斜指,仰頭北望星空片刻。心中默禱。

    「台座輝三級,罡光射七芒,歸真知命處,福壽自然長」七星第二韻開啟。了塵唱到。

    北斗照耀鎮中天,斗轉璇璣福壽篇。

    本命星官來下降,命由天府消災愆。

    生天生地更生仙,延福延壽更延年,

    真文本是皇人篆,經號金口字字宣。

    香供養,長生保命天尊。

    了塵唸完北斗禳星經文。又將桃木法劍斜指向天。腳踩天罡步。向七星燈走來。每走到一盞燈前,停留一刻。星燈變無火自燃。七星燈亮。了塵回到了自己法壇後面。從法壇上用木劍挑起符裱三道。清叱出聲「敕令」。符裱無風飛起。竟然直上雲天。半空中燃燒起來。化為一團火光。繼續向天空飛去。直到消失在天際之外。火光似乎還在燃燒的樣子。

    「恭聞,上帝垂科,至真闡教,皇老宣玉局之旨,北斗降玄靈之書。玄妙難言,聖功莫測。今有信士弟子,建生於○年○月○日時,行年○○歲,命系○○宮○○星君屬下,染患痼疾,醫藥罔效,慮為流年不順,運限遲留。切念弟子等,身屬

    北斗,命由天府,凡有厄難,投告北斗,即獲康泰,是故虔禮四十九回本命星君之號,冀消百千萬種故違誤犯之愆,羽眾慈悲,禮斗如法」了塵法事不斷,繼續念起經文。手上木劍不停,一道道符籙飛起,投向圓丘之台外面的天罡地煞星旗。符籙即到。星旗無風自舞。了塵一一看罷。從法案上挑起最後一道金色符籙道「。禳祈星君,延福添壽,三請星君,法外開恩。眾生業果,功德相償」。說完,符籙化為一道光芒投入到了七星燈第一燈內。登時搖光星燈大放光芒。

    「陛下,請立誓言'.了塵見燈光大氣,催促皇帝到。

    」朕為天子,誠心祈命,禳星北斗。俯首上蒼。朕當上應天心,下濟黎民。救助孤寡,不使寒飢。少有所學,長有所用,壯有其家。老友所終。敬天愛人,禮天法祖。若違此誓,地滅天誅「弘治皇帝對天三拜,肅然言誓到。

    皇帝話音落下,開陽,玉衡,天權,天璣,天璇,天樞,六盞星燈也一一光芒大盛。了塵見此告訴皇帝陛下道。」禳星已達,就看天意了?「皇帝瞭然道」是啊,一切都看天意啊!「

    了塵憑空攝來一把銅錢,遞與皇帝道:」陛下,禳星之法,壽極六十。貧道這裡有銅錢六十枚。請陛下默禱上蒼,然後將銅錢拋下。一枚一年。幾枚向上,延壽幾載。

    皇帝一聽,馬上正色接過銅錢,雙手握住。默默向天禱告。然後一把銅錢拋向了地面。銅錢翻滾而下。撞到天壇漢白玉石上。叮叮作響。帶所有銅錢落定。弘治皇帝就急不可待地一一查看起來。反,反,反,正,反。。。。皇帝親自查看了好幾遍。才失望地確定了下來。六十枚銅錢竟然只有三枚朝上。一枚一載。自己禳星祈命也就最多三年而已。

    了塵見皇帝明顯沮喪起來。忙上前安慰道;「陛下,天意難改,能增壽三載,已是古今天子唯一一例了。」了塵顯然安慰人的水平不怎麼樣。皇帝陛下苦笑到:「有什麼不知足的。能不能得到這三載陽壽,還不一定呢。」說完打起精神來,有坐回了自己的蒲團之上,誦讀起道經來。

    了塵一呆不由竟然佩服起眼前這位君王的心胸氣度來。看來這位君王能讓文臣們死命誇他,的確是個胸襟廣闊地人。

    了塵該做的已經做完了。也一樣回到七星燈前的蒲團上,與皇帝相向而坐,卻是眼望北斗,心神瞬間沉入了那無盡的夜空之中。神遊天際。

    雞鳴天下白,七星燈火依舊明亮。了塵心中大舒了一口氣。第一天過去了。一切順利。只要七日內星燈不滅。弘治皇帝便算禳星成功。自己也算不負皇后和太子所託了。皇帝見一日法事已畢,一切安好。心情變順暢起來。自己站了起來向了塵拜謝到:『一切有勞仙師了「。了塵忙道:」陛下之福,非貧道可以貪功「。

    」呵呵,仙師不必推辭。朕是真心的。「皇帝說完,向圓丘外面走去休息了。而了塵則回到了蒲團之上,繼續靜坐調息。

    第二天,夜風徐來,吹得布幔嘩嘩直響,星燈等火搖曳。皇帝大急。了塵只得將桃木劍懸空而立。幾身咒語響起。周圍百米之內。夜風立止。星等恢復平靜。皇帝見得大為驚奇。

    第三天。卻是天色突變,半夜細雨飄落。了塵只能使出避雨咒。保得星燈周圍百米無風無語。星燈恢復正常。了塵舒了一口氣後,不由由擔心起來。這兩天風雨皆來。明顯天道考驗到來。看來以後的幾天不會平靜了。

    果然,如了塵所料,第四天,竟然有一名御史強闖天壇,御史態度強硬,禁軍竟然攔截不住。一直讓他衝到了丹陛橋頭,了塵心中有感,立刻閃身而現,把那御史一巴掌打翻在地。這時才被從裡面衝出來來的錦衣衛親軍拿下捆綁起來帶走。外圍的京營士兵卻始終不見作為。了塵搖了搖頭。這京營竟然這麼早就廢了,難怪李自成可以不戰而下京師。一個御史就將他們嚇成那樣。還能指望什麼。文官的威風也算充分發揮了。

    回到園丘,了塵默然不語,繼續端坐如儀。遙望北斗。皇帝陛下也沒問什麼情況。第二天天一亮。一道聖旨從天壇發出。那名御史被拿進昭獄待審。而一同進去的還有京營指揮使,以及當天值日卻擅自離崗的成國公之子京營參將朱朝。顯然皇帝陛下對昨天夜裡發生的事情非常震怒。只是尚在閉關途中。不便處理。只能暫時關押。容後處理了。當天京營回營,另調御馬監軍隊五千前往天壇宿衛。顯然京營已經讓皇帝陛下不再信任了。一時間京營官兵人心惶惶。到處求告門路調離。

    第五天,半夜竟然下起冰雹。好在早有準備。圓丘之台上拉起了厚厚的雨布。把冰雹檔在了外面。了塵和弘治皇帝聽著外面冰雹砸響,心思不由沉重起來。這還有兩天。不知道又會有什麼偶發事件發生啊?
Babcorn 發表於 2017-2-24 21:11
第49章 星燈欲滅,天道難測

     越近成功,越易垂成。當年諸葛武侯何等天聰,也不免為天道所算,功虧一饋。

    燈明六夜,天壇周圍忽然鬼影幢幢,鬼哭狐鳴大起,攝人心魄,亂人六識。北京來天子之所,龍氣鎮壓之地。天壇為社稷祭祀之台,上接天庭,下聯黎庶。怎麼可能出現這百鬼夜行的狀況。心魔生亂,幻想而已。若是就自己大可靜心守神,九念歸一心魔自解,幻象自滅。弘治皇帝大驚,幾欲站起。了塵先行一步對皇帝道;「陛下,幻覺而已,聽聽周圍,可聽見士兵大嘩?能見到這情形的就我們兩個而已。陛下,守神靜心,則百邪不侵。」弘治皇帝這才稍稍安定道;「朕還以為朕真的失德至此,使天壇社稷之所鬼物來去。朕何以面對天下?」

    燈明七夜,星空依舊璀璨,而七星燈火,卻將明將息,天道天心,就看這一夜結果了。

    弘治皇帝繼續端坐燈前,默誦靜心咒語。以求心境平復。了塵卻舉目看向了坐鎮北天的七星之斗。惶惶忽忽,自己似乎又有了那個漫步在周天星辰的感覺。群星閃耀,自己就走在了一片星光之中,只是這次不再漫無目的地遊蕩了。卻是盯住了北斗的方向,一直前行。

    星燈火光漸漸黯淡,只如黃豆大小。弘治皇帝見了,額頭汗珠滾滾而下,開始坐臥不寧。還在快二十年帝王生涯養成的涵養還在,還能努力控制住自己站起來的衝動。眼睛瞥向了了塵,見了塵依舊神色平靜,才放下心來,告訴自己」每臨大事需有靜氣「.若是知道如今了塵早已心神不在此地,不知道心中該如何感想。

    了塵不知道自己離北斗星有多遠,只是本能地追逐而去,卻不知道就在自己追逐的時候。七星燈已經幾近熄滅了。

    或許真是天機一線,或許弘治皇帝生機未斷,就在了塵追逐的時候,忽然有所感應的回了一下頭。卻看到了燈光如豆和坐臥難安的皇帝。了塵大汗,這才想起自己還在禳星之中,立即停下腳步。心神瞬間回到祭台之上。了塵盯著將滅將息的星燈。從乾坤袋裡掏出了一直珍藏的那一點點星輝。」去「了塵一聲斷喝。星輝化作點點光雨,落入了起盞星燈之中。七星燈火果然又變得明亮起來。了塵卻心頭滴血。雖然到現在都不知道這星輝有何功用,但星輝來源那恆古星空何等珍貴。如今卻拿來做了星燈的燃料。

    了塵面色難看,弘治皇帝見星燈又亮了起來,心中大定。這次抬頭往了塵這邊看來。見了塵臉色不怎麼好,心頭瞭然。雖然不知道剛剛了塵拋出來的那陣光雨是何物?卻肯定不是平常能得到的東西。知道了塵痛失寶物的皇帝也有點愧疚了。畢竟了塵是為了給自己禳星延命的緣故。於是正色到:」多謝了塵仙長。仙長之恩朕當銘記在心「。

    了塵這才回過神來暗道」自己怎麼突然如此道心不堅,為外物所獲了?「忙收起雜念,知道自己剛剛肯定臉色難看。忙面帶愧色地道:」外物而已。陛下不必掛在心上,「說完。望著地上的七星燈對皇帝道;」星輝續火。恐怕不能堅持太久。陛下還請端坐。無論如何不要為外物所擾。貧道可能要神魂離開一會。陛下切記切記「。

    了塵也不待弘治皇帝回答,便自坐蒲團,掏出羅盤放到膝上。神魂卻離體而去。直向天宮而去。

    金丹修為,尚不如地仙之流。到達天宮便屬勉強。了塵手持羅盤定準定星位。咬牙一氣衝過了九天罡風,直把自己弄得神魂打傷,險些魂飛魄散了。罡風既過。前路再無阻礙。了塵將羅盤收起,就往北斗星宮來了。

    煙霞繚繞,玉宇瓊樓。這便是天庭所在了。了塵曾無數次幻想過天庭的模樣,但見到卻依舊震驚不已。靈鶴飛舞,地上四季花開不敗。遠處樓宇白玉為基,碧玉為屋。金光閃耀,七彩紛呈。了塵傻呆呆地在了星宮門外,張大了嘴巴。那樣子要多蠢又多蠢。不時有仙家男女進出星宮,看見了塵的模樣掩笑者有之,鄙夷者有之。卻不知道星宮之內,有個身穿東華帝袍的人現在已是面如黑漆,恨不能一巴掌拍死這丟人現眼的蠢貨玄玄徒孫了。

    」帝君莫惱,凡俗之人第一次到這種地方,難免有些驚訝不足為怪「。搖光星君比較」厚道「安慰那位正為門外丟人徒孫發火地仙人道。只是說這話的時候卻面帶笑意,怎麼看都誠心不足的模樣。

    」是啊,如今凡間仙路幾斷,靈氣近無,你這門下徒孫還能修到這般地步也算天地異數了。帝君該感到驕傲才是。想這天庭之中,在人間道統無數,就這麼一個能闖到天庭的了。帝君該為道統有承高興才是「。開陽星君有點看不過去了。開口道。

    」若非如此,我早不管了。天下蠢人何其多。偏就他敢改天換命,天子之身。真龍之氣。豈是說改就能改的。牽一髮而動全身。因果無數,怎能惹下這滔天因果?「帝君說起這事情來猶自氣憤不平。

    」是啊,天道大勢可順不可逆。這件事情實在難為啊「。眾星君嘆氣道。

    就在星君們嘆氣的時候,了塵終於醒過神來,為自己剛才的失態懊惱不已,簡直丟人丟上天了。看看星宮門口守衛的天兵眼神就知道了。了塵漲紅著臉作鎮定狀到了星宮門口道:」弟子大明湖北京山玄光觀了塵求見列位星君,煩請通報「.

    天兵瞄了一眼眼前這道人道」若無有天庭職位,星君公務繁忙,不便接待。還請回吧「。

    」啊「了塵傻眼,一時間不知所措。或許因為剛剛了塵模樣可樂,天兵對其有點」好感「。又道」若,你有師門之名,或可列外?「了塵大悟。原來在天庭也要講後台的。將自己祖師挨個數了一遍,除了呂洞賓為上洞八仙有點名氣外,好像還沒出過能在天庭混得開的。」嗯,上洞八仙」了塵靈光一閃。自己祖師蒙鐘權離教授仙法。而鐘權離不就是東華帝君所教。那自己豈不就是東華帝君不知道多少代的徒孫。東華帝君坐鎮東天,貴為天下男仙之首,面子應該不小了。自己作為徒孫借下名字,他老人家應該不會介意吧。「弟子東華帝君門下,求見列位星君」說到做到。了塵立刻搬出了自己頭上的一個頂頭大BOSS出來。心中暗禱帝君不會在意這點小事的。

    卻不知道東華帝君聽到這孽徒孫竟然敢拉他的虎皮,一時間臉上煞是精彩。原來還以為他頂多有膽子借下呂洞賓的名號來著。誰知道有人膽子實在不小。虎皮盡往大了拉。
Babcorn 發表於 2017-2-24 21:12
第50章 星宮求助 老君法旨

     那天兵聽到了塵報出偌大家門,嚇了一大跳。心道「你有如此來歷,你早說啊,裝什麼大頭蒜啊!」心中鬱悶,趕緊跟旁邊的那位交代了一下,親自進去通報了。

    不一會兒,天兵過來說到:」星君有情「。便放開大門讓了塵自己進去了。

    待了塵你進得星宮。只見行宮處處星輝點點,不知道什麼材料所制。整個星宮一片星光朦朧,讓人如墜星河。星宮面積極大,大道進了裡面的了塵覺得自己走在星宮裡,就像一隻螞蟻在紫禁城裡爬行。周圍都是周天星斗各位星君的星宮。北斗坐鎮北天,位於紫薇星宮之內。歸北方真武大帝管轄。了塵便一直北行,看見一座巨大的行宮,那就是北斗星宮了。

    」弟子東華帝君門下求見北斗列位星君「。一回生二回熟。現在了塵扯起虎皮來也不感到羞愧了,大大方方地說道。

    」進來吧「。星宮裡穿來一聲應答便震得了塵神魂不穩。了塵暗嘆:」自己比起上古大神們的修為實在還在差得太遠了啊。「整了整衣冠,快步踏入了星宮的大門。

    走進星宮,便看見搖光,開陽,玉衡,天璣,天璇,天權,天樞列位星君端坐在星台指上,看不清面容,似近在眼前,卻又似遠在天邊。了塵收攝心神,重重一禮拜到:」弟子了塵拜見列位星君「

    「小兒膽子不小,上回你逆請七星,我們幫了你,這回你又來了?」七星中的搖光星君首先開口了。說完,大袖一揮。星宮大殿上出現了七盞星燈的投影。正式了塵禳星的星燈。

    「你倒聰明,知道以星輝為由,點亮七星星燈,但些許星輝,能撐幾個時辰?所以你就前來求我們幫你賜下福音,給那位天子延年?「開陽星君接著說道。

    」天道運轉,自有天數,豈是可以認為扭轉的?「玉衡星君不以為然。

    」小子,看你修行不易,還是放棄吧,天數早定,這弘治天子當於明年五月七日殯天以上不可更改。又何必執著,以致誤了修行「。天璣星君勸到,

    」是啊,若是平常之人,延壽增福也就罷了,天子之壽關係天下氣數,因果浩大,不可妄為啊!「天璇星君也搖了搖頭道。

    了塵此時心中已然一片冰寒,幾位星君一直否決了自己禳星延壽的禱求。

    」小道友你身居功德,正式天道眷顧之時,何必強行逆天而為,大損氣運。現在正是你該潛心修道,以求正果的時候。何必呢?回去潛修吧。莫再惹紅塵是非了。「天權星君語氣溫和,卻是依舊否決了了塵所請。

    」天道大勢,不是我等可以更改,這次於這星宮之內解說於你,以是破例。還是莫要強求了。我等順天之數,代天道定人生死禍福,卻不能逆天而為啊!「天樞星君一言定音。禳星延壽結果出來了——不行。

    」弟子早知天命難為,但如今佛道昌盛,道門勢微。弟子無法逆轉天道。但弟子入紅塵,求功德。即為自己求得功德證道一日,也為道門不興天下。「了塵搬出玄門大義,希望改變結果。

    」你這小兒,倒是機靈,栽這麼一個大是大非出來「玉衡星君笑了道。

    」久留無益,回去吧。天數不可改「,。天樞星君依舊道。

    」大道之數五十,天道四十九,總有一線生機。請星君慈悲「。了塵堅持。

    」你怎麼如此冥頑不明「。星君們生氣了。

    了塵繼續堅持,自己不能退下去,退了真的就無法更改了。

    三十三天外,兜率天八景宮內,道教祖師太上老君緩緩自靜修中醒來,睜開眼睛,把目光投向了玉虛宮方向,接著又望向碧幽宮內。良久之後微微一笑道:」大道之數五十,天演四十九。果然有個天地異數。「說完敲了下法鐘,大殿裡進來一個童子模樣的人」弟子參見老君「。

    老君道:「去那北斗星宮傳我法旨,玄門了塵功德在身,天道更改,准其所請。但逆天而為,當受其果。叫東華帝君自己去辦。莫要天道自己行罰。還有你傳完法旨,去人間走一遭,入那門下,廣大我玄門道統。去吧「

    「啊「童子呆了,自己傳旨而已。怎麼又要娶人間走一趟啊?

    童子不敢違命,急忙駕起雲頭,趕往北斗星宮而去。

    此時,星君們已經對面前的傢伙有點痛恨了,要不是得罪不起東華帝君,早讓這傢伙知道什麼叫神恩如海,神威如獄了。

    了塵現在也是在勉勵支持。明明知道希望已經渺茫,卻就是不肯放棄。因為這是他的道。道心惟堅惟一。不可中途你道而行,不然了塵的道心也就完了。就算不為下面那位天子,為了自己的道心也得堅持下去。

    就在星宮內陷入僵持的時候,天外穿來一個聲音——」老君法旨到「。

    星君們不敢怠慢。忙出迎出宮,了塵也跟在星君屁股後面一起跪受法旨。

    」老君法旨,玄門了塵功德在身,天道更改,准其所請。「童子說完,星君們三拜領旨。了塵也拜在地上心喜若狂——自己竟然真的成功了。卻不知道這時候拿傳旨童子也在打量他——自己未來的師尊。

    童子傳完旨意,又向東華帝君處趕了過去。自己還有一道旨意呢。童子想到:」自己未來師尊該不會曉得今天的事情後,報復自己吧「。想完又打消念頭:」這是老君決定,干自己什麼事情?「

    了塵此時正是心滿意足的時候,絲毫不知道自己」大禍臨頭「了。還在那裡兀自想星君們賠罪道謝。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Babcorn

LV:9 元老

追蹤
  • 986

    主題

  • 920465

    回文

  • 36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