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網遊】網遊之全球在線 作者:笙簫劍客 (已完成)

 
daya 2017-4-3 05:05:40 發表於 遊戲競技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357 2762624
daya 發表於 2017-4-3 18:03
第470章 白起敗走蒼城


八月二十二日,雲安縣。

持續數日的陰天,終於放晴,碧空如洗,萬里無雲。

雲安縣城外,三支大軍,整裝待發。

昨天下午,【南盟】臨時抽調的六萬援軍,已經陸續抵達雲安縣。立時,原本不起眼的雲安縣,一下聚集了二十八萬大軍。

整個雲安縣,頓時變成一座巨大的軍營。

除了士兵,就是負責後勤的百姓,除此之外,再無閒人。無論是黑蛇衛,還是軍情司,都無法對雲安縣實施滲透。

【南盟】成員,站在城樓之上,注視著即將出征的大軍,個個意氣風發。

昨天休戰一天,對面的三座城池卻毫無動靜。也就意味著,山海城大軍是等不到援軍了。

勝利,就在眼前。

殺神的威名,也阻擋不了盟軍取勝的決心。

唯一不和諧的,估計就是昨天夜裡,武隆縣領主辣條公子,趁著夜色,拋下軍隊,消失在茫茫荒野之中。

在擊潰麴義大軍之後,歐陽朔倒也沒有將事情做絕。授權杜思敬,給辣條公子去信,讓他找機會離開盟軍大營。

好在辣條公子在盟軍中並不起眼,他的消失,沒有人去關注。

盟軍眼中,現在只有即將到來的大戰。

昨天夜裡,狄青已經連夜升帳,擬定好作戰計畫。

二十八萬盟軍,左右兩路,各安排八萬大軍,分別監視腰古縣和更樓縣。剩下的十二萬大軍,傾巢而出,直撲山海城大軍的指揮部——蒼城縣。

盟軍帶來的所有攻城器械,也全部集中到中軍。

狄青就是要以雷霆萬鈞之勢,一舉拿下蒼城縣,不給敵人任何機會。

簡單地誓師之後,三路大軍,同時出征。

全軍統帥狄青,親自統領中軍,堅決地朝蒼城縣推進。

午時,大軍已經抵達蒼城縣郊外。就在此處,盟軍前天建起的臨時營地,還完好無缺。狄青下令,大軍在營地稍作休整,下午正式對蒼城縣發起衝鋒。

……

蒼城縣城頭,白起站在他熟悉的位置,再次舉目遠眺。

對面的大軍,浩浩蕩蕩,毫不遮掩其行蹤,當真氣勢如虹。

遠水解不了近渴啊。

昨日武隆縣的勝利,也無法立即挽救蒼城縣的危局。白起已經做好放棄蒼城縣的準備,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不是他的用兵風格。

挫敗,就是挫敗。

但是在撤離之前,白起要給對手一個深刻的教訓。

……

下午的進攻,正如狄青預料的那樣,異乎尋常的順利。

駐守蒼城縣的大軍,雖然抵抗頑強,奈何寡不敵眾,在盟軍的連番猛攻之下,節節敗退。

下午兩點,護城河淪陷。

下午五點,北城牆淪陷;五點半,北城門淪陷。

山海城大軍,最終選擇放棄陣地,倉促地從南城門撤離。一場大戰下來,一萬城衛師團,倖存的不足兩千之數。

天霜縣城衛師團的番號,估計要就此成為歷史。

盟軍如潮水一般,從北城門湧入,完成對蒼城縣的佔領。

這是歷史性的一刻。

山海城大軍,第一次在正面戰場,丟失陣地,倉皇逃竄。

狄青之名,注定要永載史冊。

憑此一戰,【南盟】足以名揚天下。

得到蒼城縣淪陷的消息,雲安縣是一片歡騰。

【南盟】成員,已經提前開始慶祝。有人已經安排玩家,傳送回領地,解除頻道和論壇的限制,在論壇上大肆宣揚這一場史詩般的勝利。

就連一向沉穩的禾佛,都忍不住放聲高歌。

經此一役,禾佛在聯盟的聲望達到頂峰。其盟主之位,真正的名副其實。正如歐陽朔在【山海盟】的號召力一般,禾佛在【南盟】也有此威望。

【南盟】成員,甚至已經囔囔著,要開始對肇慶郡南部進行戰利品分割。十幾座城池,就像一個大蛋糕,等著他們去瓜分。

沒有增兵的成員,自然是懊惱不已。

整個聯盟,都陷入一種狂熱的氣氛當中。

除了【南盟】成員,肇慶郡北部的諸領主,也是興奮異常。此戰勝利,意味著他們的領地,總算是保住了。

諸位領主,就差沒有放鞭炮慶祝了。

好在辣條公子不在雲安縣,否則的話,真該心驚肉跳。

……

蒼城縣。

狄青在諸將領的簇擁下,昂首挺胸地走進城池。

“大帥,要不要率部追擊?”

一名將領,神情興奮地跑到狄青跟前,一力請戰。

“不。”狄青搖頭,態度堅決,“窮寇莫追。敵軍還有一個隱藏的師團,至今還沒有現身。倘若追擊下去,恐怕要中計。”

狄青也興奮,卻沒有被勝利沖昏頭腦,還是那般的冷靜。

“大帥英明!”

將領對狄青的判斷,不覺歎服,薑還是老的辣啊。

狄青用兵謹慎,不是沒有道理的。

攻佔蒼城縣,破去敵軍的三才之陣,沉重地打擊敵軍的士氣,至此,狄青的戰略目的已經達到。他不想畫蛇添足,更不想橫生枝節。

現在,戰爭的主動權,已經牢牢地握在盟軍手中。

按照狄青的風格,此時正該穩紮穩打,不給敵人以任何可乘之機。

事實上呢,城外根本就沒有所謂的伏兵。就算是在這種情況下,白起都沒有動用羅士信師團。

幾番對戰,白起對狄青的性格,已是有幾分瞭解。此人用兵謹慎,斷不會貿然追擊的。

這樣一對比,白起還是技高一籌。神將之所以為神將,除了作戰用力,還有對敵人性格深刻的認知,並正確地加以運用。

白起設下的暗招,不是伏擊,而是在城內。以白起的性格,既然要打,就要把敵人打疼。小打小鬧,可不是他的風格。

……

攻下蒼城縣,十餘萬大軍,全數進城。

夜間,蒼城縣領主府。

此處領主府,曾是山海城大軍的指揮部,白起就在此辦公。現在,領主府的主人,已經換成名將狄青。

安頓好軍隊之後,狄青再次升帳議事,討論明天的戰事。

攻下蒼城縣之後,盟軍有兩個選擇。一是去攻打西面的腰古縣,二是去攻打東面的更樓縣。

表面上看,腰古縣有兩大師團駐紮,兵力佔優。因此,就有將領提議,先配合右路軍,拿下更樓縣,再集中全部兵力對腰古縣完成合圍。

狄青,卻不這麼看。

“明日,正該集中兵力,一舉殲滅腰古縣。腰古縣的兩個師團,是敵軍的支柱,一旦擊潰,整個盟軍就只剩下一個師團,不足懼也。”

狄青的聲音,還是那般的冷靜,低沉,“相反,如果率先攻打更樓縣,一旦腰古縣的大軍聞風撤離,或是趁機發起絕地反擊,都是不大不小的隱患。更樓縣則不同,僅靠一個師團的力量,根本就翻不起大浪來。”

“大帥英明!”

狄青點頭,正要發佈軍令。

突然,門外傳來急促的叫喊聲。

“大帥,大帥不好了!”

“何人在外喧嘩,帶上來!”

狄青聞言,大怒,他最是不能容忍屬下不守規矩。

叫喊的衛兵,被拉進議事廳。

“說,到底發生何事?如此驚慌,成何體統!”

“大帥,不好了,著火了!”

衛兵驚魂未定,言辭不清。

“什麼著火了?哪裡著火了?”

狄青到底仁慈,沒有太過苛責衛兵。

“城裡著火了,到處都著火了......”

“咣當!”

狄青手中的茶杯,瞬間掉到地面,摔得四分五裂。

殺神白起!

一切,發生的太快了。

剛剛入夜十分,盟軍正在軍營用膳。

趁著盟軍剛剛佔領蒼城縣,城中一片混亂之際,早就就隱藏在城內各個角落的山海城敢死隊,一一現身,同時點燃早就準備好的柴火。

頓時,火光衝天。

整個蒼城縣,陷入一片火海當中。

四個城門位置,更是大火重點蔓延之地。

蒼城縣的房子,以木質結構居多。熊熊燃燒的大火,就像無情的死神一般,將整個蒼城縣,都化作一片火海。

大火中,無數生靈的慘叫聲,不絕於耳。

狄青在眾將士的拚命掩護下,倉皇地逃到城外。

城內的盟軍,還有無數無辜的百姓,可就沒有他這麼幸運。

大火蔓延的太快,也太突然了。

各大街道、出口,全部被大火攔住,逃無可逃。

除此之外,伴隨著大火,升起的滾滾濃煙,更是一位死神。難以計數的人,在濃煙瀰漫中窒息而死。

“白起,你這個瘋子!”

望著城內漫天的大火,狄青失聲痛哭。

為了幹掉盟軍,白起拉上城中數以萬計的百姓,一起陪葬。

屠夫!

殺神!

用這樣一場殘酷的勝利,白起宣告了殺神的回歸。

最後統計,十餘萬盟軍,最終逃出城的,不足兩萬之數。加上城中的百姓,總計十四五萬的人類,一夜之間,全部葬身火海。

整個蒼城縣,徹底化為灰燼。

白起,以冷酷的心腸,用一場大火,徹底扭轉戰局。

此戰過後,後遺症也是非常嚴重的。

自此以後,歐陽朔但凡巡視肇慶郡,到了蒼城縣地界,都要繞道而走。他怕一現身,就會被周邊的百姓,生生給活剝了。
daya 發表於 2017-4-3 18:04
第471章 韓信的驚天一擊


如果說,殺神白起在蒼城縣放的一把大火,是狄青和【南盟】噩夢的話,那麼他們的噩夢,還遠沒有結束。

八月二十三日,更樓縣。

清晨時分,大自然還沒有甦醒,荒野中靜悄悄的。露水在枝頭匯聚,形成一個個小水滴,在晨光的映射下,晶瑩透亮。

盟軍左路軍的臨時營地,同樣是一片沉寂。昨日下午,中軍大勝的消息,已經傳到營地。整個左路軍,一下就鬆懈下來。

唯一的意外,估計就是晚上蒼城縣方向傳來的火光。

只是兩城距離太遠,左路軍根本就不知道,蒼城縣又發生了什麼事情。不知道的,還以為中軍在舉行篝火晚會,慶祝這一場勝利呢。

突然,寂靜被轟隆隆的馬蹄聲打破,驚起無數飛鳥走獸。

大量的露珠,被戰馬衝撞的四濺而起,拋向高空,映襯出整個世界。就像一副恬靜安詳的田園水墨畫,突然間闖入一個喧囂的雜技團一般。

空氣中,頓時瀰漫起硝煙的味道。

一直按兵不動的兵仙韓信,終於露出他的獠牙,在敵人最虛弱的時候,給予其最致命的一擊。

這就是韓信,一位讓人捉摸不透的刺客。面對獵物,韓信擁有足夠的耐心,又有著常人難以企及的洞察力和決斷力。

不出擊則已,一擊必致命。

昨天晚上,得到白起傳信,韓信就在策劃這驚天的一擊。

駐紮在更樓縣的豹韜軍團第一師團,傾巢而出,配合城外的龍驤軍團第二師團,突然對盟軍的左路軍營地發動襲擊。

兩大師團,一南一北,一前一後,對敵軍營地實施包夾。

左路軍的營地,只是一個臨時營地,就連木牆都沒有建。無數的帳篷,雜亂無章地佈置在一起,活脫脫一個難民營地。

兩支大軍,以最快的速度,像尖刀一樣,突入營地當中。

方才還寂靜無聲的營地,突然間喧囂起來。巡邏軍士的叫喊聲,軍官的集合聲,戰馬的嘶鳴聲,甚至還有戰士的呼嚕聲,匯聚到一起,讓人心煩。

沉浸在美夢中的左路軍,士卒們個個睡眼朦朧,哈欠連天,他們在軍官的呵斥下,匆匆披上冰冷的鎧甲,拿起長矛,走出營帳,準備迎敵。

整個營地,亂成一鍋粥。

騎兵找不到戰馬,士卒找不到軍官。

匆忙迎戰的左路軍,面對山海城的精銳之師,毫無招架之力。整整八萬盟軍,被不到三萬的山海城大軍,像驅趕綿羊一樣,殺得抱頭鼠竄。

戰馬在嘶鳴,熱血在飛揚。

羅士信率領的騎兵師團,是山海城僅次於禁衛師團的精銳部隊,上萬金甲鐵騎,猶如天神一般,將數日以來積攢的憤懣和憋屈,一下子全部宣洩出來。

長槍出擊,刀光寒咧。

神兵天降!

各路騎兵,在羅士信的指揮下,分進合擊,將整個營地切割的七零八落。盟軍的左路軍,根本就無法集合到一起。

但凡聚集超過一千之數,就會被金甲鐵騎沖散開來。

魏章統領的輕型步騎混合師團,同樣不甘落後。在營地中,穩步推進,或合擊,或包抄,或圍殲,將無數的敵人拖入死亡的深淵。

戰爭打到這個局面,盟軍已經無法組織起攻勢。就算狄青在此,怕也無濟於事。更不用說,統領左路軍的,只是一位尋常將領。

他既無能力,在亂中取勝;也無威望,幫助大軍穩住陣腳。

整個左路軍,本就是由數十支盟軍臨時拼湊而成。在戰局不利的情況下,其弊端就暴露無遺。整支大軍,頓時變成一盤散沙。

數十路大軍,各自為戰。

亂局之中,士卒下意識的反應,就是跟自家領地的軍士聚集到一起。

越是如此,越是混亂。

統兵大將,既無法看清戰場全局,又指揮不動大軍。一支軍隊,一旦失去聯絡的指揮中樞,崩潰就在眼前。

最終,只能是全線的崩潰。

數萬大軍,鬼哭狼嚎,被打得是丟盔棄甲,狼狽逃竄。

盟軍的左路軍,就這樣被徹底擊潰。

韓信的這一刀,既準且狠。

此役,山海城大軍斬敵一萬五千餘人,俘虜四萬餘人。整支左路軍,就只剩下兩萬餘騎兵,狼狽不堪地逃往雲安縣。

這還不算完。

韓信下令,由魏章師團負責打掃戰場,收押戰俘。羅士信師團,則繼續追擊,如果可能的話,最好能夠一舉攻下雲安縣,端掉他們的老巢。

要知道,現在的雲安縣,可也是沒有一兵一卒。盟軍左路軍一破,擺在大軍面前的,就是一馬平川的大道。

韓信這是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了。

羅士信率領騎兵師團,乘勝一路追擊,就像削洋蔥一樣,將狼狽逃竄的兩萬盟軍,一層一層地削去。

無數墜落馬下的屍體,鋪就一條地獄之路。

盟軍的騎士,只恨坐下的戰馬跑得不夠快。他們根本就沒想過,就算是殘部數量,都比羅士信師團的數量要多。

這支殘部,已經徹底喪失鬥志,根本就不敢應戰。

唯一的念頭,就是跑,拚命地跑。

只要跑過同伴,他們就有生還的希望。

一路上,上演了無數的人間慘劇。在一些狹窄的入口,無數的騎兵,為了快速通過,不惜將同伴踢落馬下。

同袍相殘,無過於此也。

乃至趕到雲安縣城外,兩萬盟軍殘部,整整被削去一半。

如果不是狄青率領的中軍殘部,剛好回到雲安縣,估計雲安縣就要淪陷。

韓信的這一擊,等於將盟軍推向末路。

羅士信率領騎兵師團,在城外轉了一圈,見找不到攻城的機會,才帶領所部,拍馬而回。

心中的這口惡氣,總算是出了。

城頭之上,【南盟】成員看著離去的騎兵,鬆了一口氣,臉色煞白。當即,他們立即傳令,命令右路軍立即回撤雲安縣,一切從長計議。

**********

雲安縣,領主府。

慘淡,死寂,鴉雀無聲。

一股絕望、破敗的空氣,充斥在大廳之中,久久不散,讓人壓抑不已。

【南盟】成員,包括肇慶郡北部的諸領主,真正體會到,什麼叫“從天堂跌落地獄”,什麼叫“爬得越高,摔得就越痛”。

昨天下午,他們還在慶祝史詩般的勝利,載歌載舞。一覺醒來,卻發現整個世界,已然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他們已經陷入絕境之中。

想想昨天授意手下在論壇上發的炫耀貼,諸位領主羞憤難當。

丟人啊,丟人!

這一下,【南盟】是真的在中國區“出名”了。

如果說,中軍的失利,只是讓盟軍折翼的話;那麼左路軍的折戟,就是要將盟軍拖入地獄的深淵。

僅僅一天的時間,二十八萬盟軍,就只剩下十一萬,夭折一大半。

勝利,能夠掩蓋無數的醜陋。

而一旦失敗,這些醜陋,就會變本加厲地跳將出來。

率先發難的,就是【南盟】成員。

在阮平的授意下,他的親信一一站了出來,公開指責大軍統帥狄青。

“蒼城縣的失利,全是大軍失察之故。勝利之後,統帥部掉以輕心。敵人在城中設下如此驚天的陷阱,中軍竟然毫不察覺,難辭其咎。”

“不錯。這個時候,作為全軍統帥的狄青,必須站出來承擔責任。”

“同意!”

“必須嚴懲!”

“大軍失利,主將無能!”

一時之間,大廳內,全是討伐狄青的聲音。

天知道,就在昨天下午,就在同一個地方,同樣的一批人,還將狄青誇到天上去,說狄青是超越白起的不世神將。

轉眼之間,狄青就成了眾人口誅筆伐的對象。

討伐狄青,實則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將矛頭指向站在狄青背後的禾佛。阮平正是要借此機會,一舉將禾佛從盟主的寶座上拉下來。

禾佛坐在主位,面無表情。唯一的動作,就是用眼神,制止狄青說話。他心裡非常清楚,這個時候,說什麼都是錯的,還不如什麼都不說。

聯盟之內,不是沒有禾佛的親信。

有反對的,自然就有支持的。

“誰能想到,殺神白起竟會如此的冷酷無情,將全城的百姓,都置之不顧?因此,蒼城縣之敗,純屬意外。狄青將軍制定的戰略,本身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唯一的問題,就是我等常人,根本無法揣度白起那等殺神的思維。”

“不錯。此戰之敗,非戰之罪。”

“怎麼無罪?最起碼,一個失察之罪,是免不了的吧?”

一時之間,整個大廳,炒成一團。

聯盟的分裂,就在咫尺之間。

不管怎麼說,經此一敗,禾佛在聯盟中,已是威信掃地。

阮平見此,沒有再咄咄相逼。畢竟,他的目的,只是將禾佛拉下馬,而不是要將整個聯盟,推向分裂的深淵。

那樣的話,只能是兩敗俱傷,對誰都無益。

不得不說,阮平這位世家公子,對宋文還是要強上一點的。其手腕和見識,相比常人,已是不俗。

但凡有機會,此人一飛衝天,也不是沒有可能。
daya 發表於 2017-4-3 18:05
第472章 瞞天過海


“諸位!”

阮平起身,吸引了大廳內所有人的注意。很多人以為,阮平這是要親自對禾佛發難了。

大廳的氣氛,變得越發的凝重。

“諸位。”阮平環視一圈,道:“還請諸位聽我一言。現在不是追究誰的責任的時候,眼下最關鍵的是,下一步,盟軍該何去何從?”

話音剛落,大廳又是一靜

所有人的心情,瞬間變得沉重不已,再沒了爭吵的心思。

是啊,盟軍該何去何從?

此時此刻,無非有兩個選擇。

其一,繼續增兵,跟山海城大軍死磕到底。

盟軍雖然損失慘重,到底底子厚,至今還剩下十一萬餘大軍。在數量上,仍然是山海城大軍的兩倍。

只要咬緊牙關,未嘗不能一戰。

其二,夾緊尾巴,灰溜溜地撤退。

盟軍的後方,暫時還算安穩,現在撤退的話,山海城大軍一時還奈何不了他們。只是這樣一來,【南盟】可就再也抬不起頭來了。

除了面子問題,還有現實的戰略考量。

盟軍一旦撤退,肇慶郡的淪陷,就在咫尺之間。而倘若失去肇慶郡這一屏障,嶺南行省的其他幾郡,就要直面山海城大軍的威脅。

因此,從長遠來看,此時撤軍,絕對不是一個好主意。

出乎意料的是,選擇撤兵的領主,竟然佔了多數。這些領主,是真的被白起和韓信的兩板斧給打蒙了,徹底嚇破了膽。

他們看到的,永遠是眼前實實在在的威脅。至於長遠的打算,來日方長,誰知道將來又會發生怎樣的變數呢?!

典型的鴕鳥心理。

“諸位,戰爭越拖下去,就越對山海城有利。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從其他地方抽調部隊來圍殲我們。等到那時,再想撤退可就晚了。與其如此,還不如壯士斷腕,早日撤離,將損失降到最低。現在我方士氣低落,不若暫時撤離,等到回覆元氣之後,再伺機跟山海城一戰。現在的戰略性撤退,為的就是將來給山海城,以更加凶狠的一擊。不管怎麼說,此役我們拿下了蒼城縣,逼得殺神白起狼狽撤退,已經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說得好!”

阮平的說辭,贏得一片贊同。

不得不說,此人的口才,著實了得。按阮平的說法,盟軍倒像沒有打敗仗,反倒是像打了勝仗一般。

阮平雖然對歐陽朔恨得咬牙切齒,卻是主張撤離的中堅。無它,他有他的打算,此戰雖然戰敗,對聯盟而言,不全是壞處。

經此一戰,足以讓聯盟成員意識到山海城的可怕和威脅。等他們回到領地,首先做的,肯定就是加強軍備。

除此之外,就是互相抱團。

在山海城的強大壓迫下,【南盟】不僅不會解散,反而會越抱越緊,互相展開更加緊密的合作,比如禾佛此前醞釀的城邦制,就非常有可能實現。

如此一來,對阮平而言,就是崛起的機會。聯盟中,禾佛已經威信掃地,阮平自然就成為下一任盟主最有利的爭奪者。

如果能夠主導聯盟,成功地組建起城邦制聯盟,那麼阮平的地位,就將如日中天。不僅是在嶺南行省,即便是在整個中國區,也有一席之地。

更重要的是,只有那樣,阮平才有對抗歐陽朔的資本。

因此,阮平是最為堅定的撤退派。

受阮平的鼓動,就連一些中立派,都選擇了撤退陣營。

當然,選擇堅守的,也不是沒有,比如禾佛。因為他的領地早就淪陷,根本就回不去了。攻下肇慶郡南部,就是禾佛唯一的希望。

在領地被攻陷的那一刻,禾佛已經沒有退路。

可惜,禾佛已是人微言輕。

隨著時間的推移,各方爭論不休,主張撤離的,已是佔據絕對的上風。

阮平正準備享受勝利的果實,憧憬未來,卻被一聲大喝給驚醒。

“你們不能撤!”

這一聲大喝,聲音洪亮,立即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循聲望去,發聲的,是站在大廳角落,一直沒有出聲的肇慶郡領主陣營。【南盟】想撤兵,肇慶郡北部的領主們,自然不同意。【南盟】成員拍拍屁股走了,他們可就要獨自面對山海城大軍。

“這位兄台,你好像沒搞清楚狀況吧?”

聞言,一位【南盟】成員站了出來,言語戲虐地說道:“說到底,我們【南盟】此次出征肇慶郡,只是出於人道主義的援助。怎麼著?你們肇慶郡的領主,還能命令我們還是怎麼著?我們想撤就撤,管得著嗎你們?”

“就是,我們只是來幫忙的好嗎?”

【南盟】成員態度惡劣,口不擇言,一下就激怒了肇慶郡的領主。雙方的蜜月期,似乎就要到此結束。

“豬隊友啊!”

阮平聞言,也是搖頭不已。

你說撤就撤吧,有必要往人家傷口上撒鹽嗎?

真是愚蠢。

方才出聲的肇慶郡領主,再次站了出來,語氣同樣充滿戲虐,“我看,是你們沒有搞清楚狀況才是。你們想撤退,我們自然攔不住。只有一條,我們領地的傳送陣,只給朋友使用。不是朋友的,還是自個兒走回去吧!”

“……”

【南盟】成員,突然啞火。

他們這時候才想起來,傳送陣還握在肇慶郡北部領主手中呢。如果他們不同意的話,【南盟】根本就使用不了傳送陣。

這下子,丟人可丟大了。

禾佛坐在上首,冷冷地注視著下面的表演。

一群蠢貨!

現在好了,撕破了臉皮,還討不到好。

這下子,【南盟】就是想撤,恐怕都撤不了了。

“兄弟,凡是好商量。我提方才的同伴,給你道歉。”

阮平見此,只能出來打圓場。

可惜,肇慶郡的領主根本就不買賬。

整個議事,就這樣僵持下來,誰也無法說服誰。

好在山海城大軍,似乎也沒有下一步的行動,雙方就這樣僵持下來。

最終打破僵局的,還是禁衛師團。

**********

八月二十四日,天霜縣。

林逸率領偽裝好的禁衛師團,一路奔襲,終於抵達天霜縣城外。

在林逸示意下,一位機靈的軍士,上前對著城樓上的守衛喊話,“開城門,快開城門!”

“你們是什麼人?

負責守衛天霜縣的,自然是盟軍的三萬大軍。作為盟軍的後勤中樞,整個天霜縣的防禦,是非常嚴密的。

即便是白天,城門也是緊閉。

只在一側,留了個小門,作為運送糧草的出入口。就是這樣一扇小門,在禁衛師團抵達之前,也已經徹底關閉。

“瞎了你們的狗眼,我們是麴義將軍部下。”林逸選出的軍士,還真是一位影帝,演的惟妙惟肖,態度傲慢不已。

城門守衛的大軍,對麴義大軍,也不全無瞭解。僅憑下方騎兵穿得五花八門的鎧甲,他們已是信了五分。

整個肇慶郡北部,活動的騎兵部隊,也就是麴義大軍。

即便如此,城門守衛,依然沒有放鬆警惕,按例詢問道:“原來是麴義將軍部下,你們來此,不知有何貴幹?”

“營中糧草不足,將軍派我們來崔運糧草。”

這是歐陽朔跟林逸,早就商量好的理由。麴義大軍的糧草後勤,確實是由天霜縣負責補給的,沒有任何的破綻。

“可有信物?”

“自然,我們帶來了將軍的印信。”

“遞上來!”

說話間,城樓之上,吊下一個吊籃。

軍士上前,將從麴義身上搜來的印信,放了進去。

城門守衛拿到印信,確認無誤。他們絕想不到,麴義大軍竟然已經全軍覆沒,連印信都落入賊人之手。

這個時候,城門守衛,再沒有阻攔的理由。

“既是麴義將軍部下,按照規矩,進城之人,也不能超過五百。剩下的,就在城外暫時駐紮吧!”

城門的守衛,還真是稱職啊。

“放你娘的屁。我等奉將軍之命,一路快馬加鞭,人困馬乏。就是想著,到了天霜縣,能夠進城修整一下。你們竟然讓我們在城外駐紮,吃了豹子膽了嗎?回去之後,我就向我家將軍稟報。”

“這……”

城門守衛聞言,有些為難。

“憑什麼讓我們喝西北風?”

……

“讓我們進去!”

在林逸的暗示下,禁衛師團爆發出陣陣不滿之聲。

城門守衛見此,擦了一把汗,實在不敢招惹這幫傢伙。權衡之後,還是決定放行。畢竟是盟軍,也不算違規。

稍傾,護城河的吊橋就緩緩放下,城門也隨之打開。

就這樣,林逸率領禁衛師團,順利進城。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不言而喻。

進城之後,禁衛師團突然發難,率先控制城門。第二個目標,就是城內的驛站,以防天霜縣遇襲的消息,傳遞出去。

接下來,就是一場殺戮盛宴。

面對突然的,來自身邊的襲擊,天霜縣三萬盟軍,毫無準備。僅僅用時不到三個小時,禁衛師團就徹底控制住天霜縣。

三萬盟軍,或是陣亡,或是被俘。

時隔半個月,天霜縣再次回到山海城手中。
daya 發表於 2017-4-3 18:05
第473章 肇慶之戰結束


天霜縣的失而復得,標誌著肇慶之戰,接近尾聲。

拿下天霜縣的當天,林逸就率領禁衛師團第一旅和第二旅,繼續南下。

八月二十五日,龍驤軍團第二師團、第四師團,突然分別從東西兩翼插上,截住盟軍北上撤退之路。

還在爭論不休的盟軍,被山海城的這一舉動,徹底搞蒙。

八月二十六日,章邯率領一個臨時整編的師團,跟白起匯合。白起當即下令,大軍全線壓上,對雲安縣完成合圍。

此後數日,盟軍幾次試圖突圍,都無功而返。

八月二十七日,林逸率部,正式跟龍驤軍團兩大師團會師。

盟軍北上撤退之路,徹底被堵住。

八月二十九日,孫臏率領的虎賁軍團第二師團以及第四師團,晝夜兼程,一路急行軍,終於提前一天抵達肇慶戰場。

如此一來,整個肇慶郡,集合了禁衛師團、龍驤軍團的兩個師團、虎賁軍團的兩個師團、豹韜軍團的一個師團、一個警備師團以及一個臨時整編師團,共計八個師團,總兵力接近十一萬人。

十一萬盟軍被困雲安縣,外無救兵,內無糧草。

投降,成為盟軍唯一的選擇。

【南盟】成員倒是硬氣,死活不肯投降。

歐陽朔得知前線戰報,當即下令,由禁衛師團配合羅士信師團,揮師對肇慶郡北部進行掃蕩,不留一城一池。

此時的肇慶郡北部,諸領地都只剩下一些殘兵,根本不足為慮。

不到一週的時間,肇慶郡北部,就被徹底平定。窩在雲安縣的肇慶郡諸領主,一一被蓋亞大神傳送至泉州。

九月五日,蕭何率領一干官員,傳送自武隆縣,開始接收肇慶郡。

增兵的最後希望,都被斷絕,【南盟】徹底絕望。阮平等人,自知逃生無望,不願被俘,一一於城內自殺,回到領地轉生。

剛一回領地,數十位【南盟】成員,全部宣佈擴軍一萬,以應對未來山海城的威脅。阮平,也正式取代禾佛,登上【南盟】盟主的寶座。

九月十日,領主中唯一的獨苗禾佛,率部出城投降。隨禾佛一起投降的,還有名將狄青以及十萬盟軍。

至此,持續了一個半月之久的肇慶之戰,正式宣告結束。

伴隨著戰役結束,蓋亞對頻道和論壇的封鎖,也正式解除。關於肇慶之戰的八卦消息,頓時在論壇上漫天飛舞。

任誰都知道,山海城,又贏得一次關鍵的勝利。

**********

九月十四日,武隆縣。

白起、韓信等大將,丟下軍隊,趕到武隆縣覲見君侯。隨白起等將領一起抵達的,還有宋文、禾佛以及狄青等人。

歐陽朔在武隆縣,召開軍政大會。

出席會議的,除了諸位大將,還有蕭何以及都護府的四位署長。

此役,除了天霜縣城師團,被打得撤銷番號。其他各師團,也都有損失,總計陣亡人數,超過兩萬餘人。

當然,俘虜的戰士,也是一個天文數字。

肇慶郡南部之戰,俘虜四萬餘人,已經由章邯整編為一個臨時師團。

武隆縣城外,五萬麴義大軍,被俘三萬五千餘人。

更樓縣城外,八萬盟軍左路軍,被俘四萬餘人。

天霜縣城內,三萬盟軍守軍,被俘兩萬餘人。

雲安縣,十萬盟軍,全部投降。

需要整編的戰俘,接近二十萬人,比山海城軍隊總數還要多。

如此龐大的軍隊,如何整編,就是一個大問題。

肇慶之戰,山海城軍隊數量不足的缺點,已是暴露無疑。因此,歐陽朔此次,是鐵了心,要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擴軍。

整編部隊,雖然說是軍務署的職責,但是任誰都知道,在軍隊整編的框架上,還有由君侯一人決斷。

就算是杜如晦,此時都不會發聲,保持沉默。

早在禾佛出城投降的時候,歐陽朔就已經在擬定軍隊整編事宜。

此次軍政會議上,歐陽朔正式拋出他的整編方案。

其一,正式撤銷天霜縣城衛師團番號,兩千殘部等待整編。

宋武的師團長職務,自然也就跟著被解除。

天霜縣城衛師團,宋家的印記實在太深。軍中的不少軍官,都是宋家子弟。即便宋家是歐陽朔的姻親家族,也不為歐陽朔所容。

歐陽朔正好借此機會,徹底清除此隱患。

此時,正是宋家最需要倚重歐陽朔的時候,即便有什麼不滿,也不敢說什麼,正是最合適的時機。

等到宋家緩過神來,歐陽朔可就不好下重手。

其二,補充各部戰損一萬兩千餘人。

為了彌補各大師團的戰損,歐陽朔定下規矩,此後,但凡大戰,各野戰師團都將獲得優先權,精銳的兵員優先滿足他們。

等各大師團補充完戰損之後,剩下的戰俘才開始統一整編。等於是說,將最精銳的戰俘,補充到各大師團。

如此一來,各大師團的戰力,才不會因為戰損而明顯的下降。

其三,組建警備師團。

除了此前已經劃定好的肇慶郡警備師團和廉州郡警備師團,歐陽朔還額外組建了兩大警備師團。

其中的一個警備師團,補充到山海城城衛師團。

山海城作為領地的中樞,緊靠一個城衛師團,顯得有些單薄,讓歐陽朔在調動禁衛師團的時候,有些束手束腳。

因此,借此機會,歐陽朔將城衛師團擴編為兩個師團。如此一來,即便禁衛師團不在山海城,大本營也可無憂。

未來,歐陽朔的目標,是將城衛師團,晉陞為城衛軍團,下瞎四個師團。

眼下,有兩個師團,暫時無憂。如果一次性擴編到位,兵員倒是充足,只是山海城的財政,怕是有些負擔不起。

山海城雖然日漸繁華,財政收入也非常可觀。但是總體上,還處在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需要不斷地投入財政。

歐陽朔不想涸澤而漁,給山海城造成太大的軍費開支負擔。

另外一個警備師團,則是為玉佛縣準備的。

玉佛縣,就是歐陽朔嵌在交州郡的一個釘子。為了守住這顆釘子,使其不被【南盟】拔除,自然就需要重兵把守。

四大警備師團的師團長人選,也一一選定。

廉州郡警備師團的師團長,是此前已經定下的胡一彪。肇慶郡警備師團的師團長,則是青年小將蘇旺。

剩下兩個警備師團的師團長人選,歐陽朔則交由軍務署擬定。

不管怎麼說,歐陽朔還是要適當尊重杜如晦這位軍務署長,給予其有限的將領任免之權。

否則的話,長此以往,杜如晦的日子,可就會不好過。

借此機會,歐陽朔還將宋武的職務,一起安排下去。宋武被歐陽朔任命為雷州郡警備師團的副師團長一職,等於降了半級。

宋武往後如果表現稱職的話,歐陽朔將其晉陞為師團長,也不是不行。

此役,雷州郡警備師團的表現,得到白起的肯定。師團長趙炎,自然也就重新回到歐陽朔的視線當中。

在合適的時機,歐陽朔準備將趙炎這員猛將,重新調回野戰軍任職。

其四,擴編豹韜軍團。

歐陽朔此次要將豹韜軍團,一次性整編到位。

章邯接替魏章,擔任豹韜軍團第一師團的師團長。魏章則接手章邯整編的臨時師團,番號確定為豹韜軍團第二師團。

軍團中,第一師團到第四師團,看似都是師團,級別對等,實則還是有些差別。排名越靠前,地位越高。

各大軍團第一師團的師團長人選,就是未來軍團長人選的最有力競爭者。無論是龍驤軍團的史萬歲,還是虎賁軍團的樊梨花,都是如此。

章邯,成為第三人。

畢竟,以章邯之能,即便是擔任軍團長,已是有餘。在合適的時候,章邯就能再次獲得晉陞。

除此之外,就是從戰俘中,再整編出兩大師團,給予其番號豹韜軍團第三師團以及第四師團。

降將狄青,擔任豹韜軍團第三師團的師團長一職。

狄青之能,在肇慶之戰,已是初露鋒芒。比之魏章,自然要勝過一籌,奈何是新進降將,自然只能屈居魏章之下。

羅士信帳下,有兩員年輕的大將,紹布和孫傳林,兩人都是一等一的騎兵將領。此役,兩人的表現,都堪稱優異。

孫傳林,這位擁有騎射特長的將領,作戰勇猛,兼且沉穩,被歐陽朔相中,提拔為豹韜軍團第四師團的師團長。

這是繼林逸之後,又一名山海城本土培養出來的將野戰師團的師團長。

巧合的是,無論是林逸,還是孫傳林,此前都在羅士信帳下任職。再加上紹布和孫騰蛟,正是此前的四小將。

羅士信師團,領地第一騎兵師團,第一個通過軍團試煉的師團,地位僅次於禁衛師團的野戰王牌師團,豈是浪得虛名。

兩大騎兵師團,可謂領地雙壁。

羅士信這位青年將領,也越發地受到歐陽朔的認可。羅士信的潛力,還沒有用盡,還有更進一步的可能。

歐陽朔期待著,羅士信晉陞皇級武將的那一天。
daya 發表於 2017-4-3 18:07
第474章 軍隊整編


【百家聖地】提升NPC資質的效應,正在軍中慢慢凸顯。

孫傳林、紹布、孫騰蛟、趙炎、廖凱等一眾本土將領,突破至高級武將的障礙,此前看上去不可踰越,如今已是不復存在。

未來一段時間,山海城就將迎來一大批本土高級武將。

師團長職位,再不非得需要歷史武將來擔任。山海城未來的擴軍,最困難的高級武將問題,已是得到解決。

除此之外,隨著陸軍講武堂的運作,等到今年年低,第一批學員畢業,就將有一大批專業軍官,包括後勤官、書記官、參謀官等,加入各大師團任職。

未來,每一個師團,都能獨立作戰。

補充兵員,擴編警備師團,整編豹韜軍團,整個下來,也就耗去十餘萬戰俘,還有近十萬戰俘,等待整編。

十萬戰俘中,刨去傷員以及不合格的兵員,再刨去為肇慶郡諸府縣準備的城防部隊,大致還剩下六萬五千餘人,足以再整編出一個軍團。

歐陽朔沒有選擇整編一個新的軍團,而是對現有的三個軍團,進行一次擴編。現在的軍團,由四個師團組成,每個師團兵力13500人,合計54000人。

軍團的定位,是足以獨立應對一場大戰。但是按照目前戰爭態勢的發展,五萬大軍,已經不足以左右戰場的局勢。

一個【南盟】,就能輕易聚齊二十萬大軍。

因此,擴編軍團,就勢在必行。

歐陽朔決定,將軍團由四個師團,擴編為五個師團,也符合山海城軍隊以五為基準的遞進關係。再為每個軍團,配備一個直屬旅。

如此一來,軍團的兵力,就由54000人,提升至70000人,新增16000人。

七萬精銳大軍,足以應對一場區域作戰。

三個軍團如果需要完成擴編,就需要48000人,跟一個軍團相當。

軍團擴編之後,需要任命三位師團長人選。

歐陽朔的原則,是儘量從戰場立功的將領中提拔。因此,紹布和孫騰蛟兩員騎兵將領,順理成章地分別擔任了龍驤軍團和虎賁軍團第五師團的師團長。

至於豹韜軍團第五師團的師團長,則是從降將中,提拔一位。

此役,二十萬降軍,只有狄青一人獲得提拔。如此明顯的區別待遇,未免會讓降軍寒心。權衡之下,歐陽朔才決定再提拔一位降將。

具體的人選,就由杜如晦去甄選決定。

此輪整編下來,山海城一下就增加了四個警備師團以及六個野戰師團,擴軍十三余萬人,接近此前軍隊的總和。

野戰軍,就是三個滿編主戰軍團,合計二十一萬大軍。除此之外,就是歐陽朔的親軍,三千神武衛和禁衛師團。

剩下的一萬七千名戰俘,歐陽朔全部讓他們轉業,轉職為衙役。

不錯,就是衙役。

提升內政署的地位,除了給予其審案之權,第二步就是為其配備強力的衙役隊伍。治安司的衙役,就相當於現代的警察部隊。

維護治安、緝拿盜賊、打擊犯罪等職責,都交由治安司去履行。

因此,組建一支強大的衙役隊伍,是非常有必要的。

治安司配備足夠的衙役,就能進一步釋放地方城防部隊的枷鎖,讓他們專職於軍事行動,不至於荒廢軍備。

歐陽朔對地方城防部隊的要求,是能夠隨時投入正面戰場。

至此,對此役的二十萬戰俘,歐陽朔可謂利用到極致。之所以沒有像雷州之戰那般,遣散大量的降卒,讓他們復員,除了客觀上的擴軍需要,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這批降軍,整體素質較高。

二十萬戰俘,基本上都是盟軍。

此番征戰,盟軍抽調的,可都是領地的精銳部隊,整體素質上佳。

因此,歐陽朔才不想浪費。

畢竟,如果是靠招募兵員,再去訓練,再讓他們經歷戰場的洗禮,最起碼也需要三個月以上,甚至更久的時間。

整編戰俘,就是一條捷徑。

一場大戰下來,山海城軍隊不僅沒有被削弱,反而實力大增。想到這裡,歐陽朔還真得感謝【南盟】這群散財童子。

確定軍隊整編方案,接下來的整編,自然是由軍務署執行,諸位將領配合。此次整編,涉及到十幾萬大軍,跨越各大軍團。

保守估計,沒有一個月,根本無法完成初步的整編。

對軍隊整編,軍務署已經有一套完整的流程。

第一步,就是剔除傷員和不合格的士卒。這些退役的軍士,將交由內政署戶籍司接管,負責安排他們的工作。

這些士卒,都是不錯的勞動力,地方搶著要。

考慮到山海城的人口基數,歐陽朔指示戶籍司,儘量將這一批降卒,安排到山海城就業,提升山海城的人口。

歐陽朔也是想著,能夠讓山海城達到人口上限,早日晉陞至二級郡城。

第二步,就是為剩下的降卒,登記造冊,發放軍籍。

軍籍一定,就不可再更改,正式融入山海城軍隊體系,不會再遭遇歧視,還能享受到領地特性的加成。當然,如果逃跑的話,也將遭到全領地的通緝。

為二十萬人登記造冊,記錄他們的兵種、特長等基礎信息,實在是一項龐大的工作。僅憑軍務署,根本就無法完成。

無奈之下,杜如晦只能去借人。

首選的,自然是戶籍司官員,這是他們的強項。除此之外,杜如晦還到陸軍講武堂,抽調了一批學員,協助軍務署。

也算是給這些學員一個實習的機會,讓他們近距離地接觸部隊。

登記造冊的過程,也是人才篩選的過程。

山海城一下擴編十個師團,就需要五十位旅帥,兩百五十名營正。這批中層將領,一部分是從山海城老兵中提拔,一部分就是從降將中篩選。

畢竟,降將當中,還是有很多優秀將領的,歐陽朔不能視而不見。

此前大戰,只是各為其主。

如今已是一家人,歐陽朔這位家長,自然要儘量做到一視同仁。

當然,在關鍵崗位上,還是要放上歐陽朔信賴的將領。他提拔的嫡系,將通過軍隊的整編,滲透到各大師團。

除此之外,歐陽朔還從神武衛和禁衛師團,抽調一批軍官,下放到各大師團,擔任營正或者旅帥一職。

無論是神武衛,還是禁衛師團,都是歐陽朔嫡系中的嫡系。軍中將士,對歐陽朔忠心耿耿,死心塌地。

這些軍官的下放,正有利於歐陽朔對軍隊的控制。

歐陽朔,從來都沒有放鬆對軍隊的控制權,這可是他立身之本。也能有效地預防軍中大將,居功自傲,滋生野心。

他始終認為,人有野心,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作為上位者,歐陽朔需要做的,就是自一開始,就將這股野心,按在籠子裡,讓它們沒有機會蹦出來。

歐陽朔花費巨額軍餉,供養職業化的軍隊,也正是基於此考慮。

統兵大將,既無募兵之權,也無將領任免之權。一切,都掌握在軍務署手中,也就是變相地掌握在歐陽朔手中。

除此之外,軍中士卒的軍餉標準,都是統一、透明的。統兵大將,根本就無法剋扣軍餉,一旦剋扣,士卒就能發現,上報軍法司。

如此一來,如果哪位將領敢謀逆,只要歐陽朔一聲令下,軍令直接傳遞到旅一級,那位將領根本就指揮不動他手下的軍隊,只能是乖乖地束手就擒。

正是通過種種約束,歐陽朔才能放心地,讓諸位大將獨立在外征戰。限於身份,他親自率部出征的時候,已是越來越少。

就算歐陽朔想出征,領地的重臣,也會阻擾。

當然,軍隊整編之後,歐陽朔還要到各部,去一一視察,露露臉,慰問一下軍中將士,顯示他的存在。

這就叫做潛移默化。

整編的第三步,就是集中為各大師團補充兵員。一般而言,各師團長,可以在軍務署官吏的陪同下,按照各部的要求,親自去挑選兵員。

畢竟,兵種不同,對兵員的需求,自然就不同。騎兵、刀盾兵、長槍兵、弓箭手、弩手等等,全部要一一對應。

各部挑完之後,就要向軍務署打報告,申請相應的武器裝備、戰馬等軍用物資。畢竟,整編之後,裝備就要按山海城的統一標準配置。

這一點,也是整編軍隊,最大的一項開支。

整編的第四步,也是最後一步,統兵大將就無法參與了。

軍務署根據君侯的統一佈置,對剩下的士卒,進行系統的整編,以師團為單位,整體交付給各軍團。

這個過程中,各師團長,包括軍團長,都無法干預。

軍務署整編完成之後,就會下令,各軍團去制定的地點,接收部隊。如此一來,就最低限度地減少統兵大將,對軍隊整編和人事任免的干預。

當然,白起等人,也不是什麼都做不了。

作為統兵大將,他們能夠為屬下將領請功,同時推薦優秀的將領。
daya 發表於 2017-4-3 18:08
第475章 軍銜體系


宣佈完軍隊整編計畫,接下來就是論功行賞。

魏章獲封揚烈將軍,其餘將領,包括作戰有利的士卒,都各有封賞。當然,一切封賞,都是根據軍務署制定的軍功制度和軍銜制度來執行。

忙碌了一個月,杜如晦帶領軍務署,終於在日前,將領地軍功制度以及軍銜制度制定出來,獲得歐陽朔審批。

此次論功行賞,依據的就是《山海領因軍功獲封賞制度》。

根據制定規定,領地軍功封賞,大致劃分為三大類。

其一,賞賜財物。

這是最普通,也是最普遍的一類封賞。金銀珠寶、綾羅綢緞、裝備鎧甲、精英戰馬、精銳武器以及功法秘籍等等,都在賞賜之列。

其中,又以金錢封賞,最為常見。

制度中,對“立多大功,受多少賞”,都有明文規定。上至將軍,下至普通士卒,一律都在賞賜之列。

當然,獎勵的對象,僅限於表現優異者。

也就說,軍中的封賞,不會是大範圍的、氾濫的。只有作戰最勇猛者,斬敵最多者,建立奇功者,才有資格獲得賞賜。

唯有如此,才能激發軍中士氣,起到其應有的激勵作用。

其二,晉陞軍銜。

根據《山海領軍銜體系制度》規定,領地軍銜劃分為將軍、校尉、尉、士、兵,一共是五階十八級。

將軍劃分為五品,一品最高,五品最低。每一品將軍,都有具體的封號,且是獨一無二的。校尉劃分為三品,即上品校尉、中品校尉以及下品校尉。

尉和士都是三級,即上尉、中尉以及下尉,上士、中士以及下士。最低一階的兵則是四級,即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以及列兵。

軍銜,是跟職務掛鉤的。

將軍軍銜,只授予師團長及以上將領。校尉軍銜,對應旅帥一級;尉軍銜,對應營正一級;士軍銜,對應隊正一級;兵軍銜,對應火長一級。

除此之外,列兵軍銜,則僅授予非軍官士卒。各部所有新兵轉正,士卒的階位達到五階悍卒,則自動獲得列兵軍銜。

五階以下的士卒,統一以新兵稱呼,沒有軍銜。

僅此一項標準,就可看出山海城的精兵策略。按這個標準,意思很明顯,五階以下全是菜鳥,連上戰場的資格都沒有。

這要擱其他領地,五階悍卒已是算得上是精兵了。

每一名軍官,任職後都有基礎軍銜,以下品為準。比如,士卒晉陞火長,自動獲得二等兵軍銜。立功之後,可依次晉陞為一等兵、上等兵。

當然,上等兵就到頂。只有再次晉陞為隊正,才能授於下士軍銜。以此類推,諸位師團長,上任之後,自動獲得五品將軍軍銜。

軍銜,標定的是軍中上下級關係。下級軍官,必須無條件服從上級軍官,這是軍中鐵律。如此一來,在戰爭中,就不會出現指揮混亂的問題。

以一個營為例。倘若營正陣亡,按慣例,根本無人頂上,隊正沒有指揮之權,整個隊伍立即變成一盤散沙。

有了軍銜,情況就會大大地不同。

營正一旦陣亡,按照軍規,就由營中軍銜最高者,自動接替,擔任臨時指揮官。接替者倘若也陣亡,則由倖存者中的軍銜最高者接替。如此循環往復,這支隊伍,就能一直戰鬥下去,直到徹底潰敗為止。

僅此一條,就勝過千軍萬馬,什麼領地特性也比不上完善的制度。

除了標定上下級關係,軍銜還跟軍餉俸祿息息相關。

借此機會,杜如晦對領地的軍餉體系,也作了一次變革。未來,軍餉只跟軍銜掛鉤,而不再是跟士卒階位和職位關聯。

比如,此前火長每月軍餉是統一的1金幣。變革之後,更改為上等兵火長軍餉1金幣,一等兵火長軍餉80銀幣,二等兵火長軍餉60銀幣。

等若是說,以上品軍銜,對應此前的標準軍餉。如此一來,無形中,就降低了軍官軍餉費用的支出。

要知道,在軍餉支出中,軍官團體,可是佔到三成左右。

偏偏,軍官對此還不能說什麼。軍中以武為尊,同樣是火長,二等兵火長覺得軍餉少的話,努力作戰,晉陞為上等兵便是。

如此一來,反倒會刺激軍中將士立功之心。

杜如晦此舉,可謂神來之筆,坑了人,還讓人無話可說。

對應的,各級軍銜的軍餉標準,都做了統一的調整。基本原則,就是以0.8為基準。意思就是說,同一階中,下一級軍銜的軍餉,只有上一級的八成。

上士隊正軍餉5金幣,中士隊正4金幣,下士隊正3金幣。上尉營正軍餉20金幣,中尉營正15金幣,下尉營正12金幣。

上品校尉旅帥軍餉50金幣,中品校尉旅帥40金幣,下品校尉旅帥30金幣。

將軍軍銜,又不一樣。

根據規定,將軍拿得是年俸,一年領一次。五品將軍年俸1000金幣,四品將軍2000金幣,三品將軍3000金幣,二品將軍4000金幣,一品將軍5000金幣。

除了年俸,將軍還享受其他的特殊待遇。

根據規定,每一位將軍,都在山海城中,賜將軍府一座。根據品階不同,將軍府的規格,也不盡相同。

比如林逸,現在是五品虎威將軍,就賜虎威將軍府一座。白起是一品上將軍,則特賜上將軍府一座。

歐陽朔此番佈置,也是希望麾下的諸位將領,除了統兵打仗,也能享受到家的溫暖。回到山海城,還能有一個落腳之處。

根據蓋亞的安排,歷史人物的家人,在該朝代加入荒野進程之後,就會自動現身荒野,是能夠找到的。

比如白起的妻子,便是如此。

同樣的,孫臏、惡來、章邯、魏章等將領的家人,也都一一來到山海城。

軍銜體系中,除了將軍待遇不同,對列兵,乃至新兵,也有不同的規定。同樣的,因為兵軍銜軍餉的下調,士卒的軍餉,自然也跟著下調。

一到四階新兵,軍餉20銀幣。九階及以下的列兵,軍餉40銀幣。十到十二階百戰精兵,軍餉60銀幣,跟二等兵火長等同。

杜如晦也是狠,僅憑此一項改革,就削減了一成以上的軍費開支。此前,士卒平均階位是四階的一個營,軍餉開支為275金幣。

變革之後,軍餉開支直接降到237金幣。

以此類推,一個師團的軍餉開支,直接由原來的8250金幣,降到7200金幣。一個滿編軍團的開支,在36000金幣上下。

三個滿編軍團,一個月的軍餉,大致在十一萬金幣上下。

為了削減軍費開支,杜如晦這一次可是下了狠手。

同樣,對地方警備部隊的軍餉,軍務署也做出明確規定。

警備部隊的軍餉,軍銜跟野戰軍等同,軍餉按後者的八成計算。城衛師團作為拱衛都城的警備部隊,軍餉按照野戰軍的標準發放。

有軍銜,自然就有相應的勛章。

按照歐陽朔的指示,勛章以龍為樣板和圖騰。

將軍,一律佩戴金龍章。

區分將軍品級的,則是金龍吐珠的數量。五品將軍,只有一顆龍珠;四品將軍,兩顆龍珠。依次類推,一品大將軍,就是五顆龍珠。

一品上將軍,則是六顆龍珠。

歐陽朔作為全軍統帥,身穿戎裝的時候,同樣佩戴金龍章。不同的是,他的金龍,是九爪金龍,吐的龍珠,也是一顆碩大無比的金色龍珠。

九爪金龍,前五後四。

將軍的龍珠,則是白龍珠。金龍也只是七爪,前四後三。

校尉、尉和士,則分別對應銀龍章、鐵龍章和銅龍章。上、中、下三品,對應三顆龍珠、兩顆龍珠以及一顆龍珠。

每一種龍章,材質都是跟稱號一一對應的。

比如金龍章,就是用黃金鑄造。

至於最低一階的兵軍銜,則無權佩戴龍章。他們的勛章,也是以青銅為材質,標誌則是唐刀和重劍交叉,區分等級的,則是槓。

列兵,一道槓;二等兵,兩道槓;以此類推,上等兵就是四道槓。

毋庸置疑,軍銜等級的制定和推行,標誌著山海城大軍,在走向軍隊職業化的道路上,又邁出堅實的一步。

此次軍隊整編,一個重大任務,就是給全軍將士授銜。

按照軍務署的安排,授銜儀式,將在軍隊整編完成之後,就立即舉行。

屆時,歐陽朔將親自主持授銜儀式。

軍功封賞的最後一類,就是敕封爵位。

無需贅言,在古代,爵位是比軍銜還重的封賞,說是最大的封賞都不為過。但凡獲得一個爵位,就足以光宗耀祖。

可惜的是,歐陽朔無論是作為廉州侯,還是南疆都護,都沒有給屬臣或者是將領授予爵位的權力。

唯有一國之主,才能授銜。

因此,第三類的封賞,暫時只能是停留在軍務署制定的檔案上,尚無法執行。必須等到立國之後,才能敕封爵位。

杜如晦列舉出來,也是給諸將士一個念想。
daya 發表於 2017-4-3 18:12
第476章 肇慶郡架構


軍務署制定的軍功制度和軍銜制度,對水師同樣適用。只是不同的兵種,軍銜勛章的底色不一樣。

水師肩章,以藍色為底,象徵著無盡的大海。

騎兵部隊,用紅色為底,象徵著烈火一般的熱情。步兵部隊,用的則是土黃色絲綢,象徵著堅不可摧,厚實如土。

三大兵種,各有寓意。

除了對軍銜和軍餉進行了細分,對軍功的等級,軍務署同樣有詳細的規定。整個軍功體系,劃分為三階九等,一等功最高,九等功最低。

一等到三等,為上階;四等到六等,為中階;七等到九等,為下階。

階位不同,封賞也就不同。

上階軍功,敕封爵位;中階軍功,晉陞軍銜;下階軍功,賞賜財物。

軍功等級的評定標準,以戰場殺敵數為主,再輔以其他諸如指揮、後勤、計謀、掩護等等因素,進行綜合評定。

同時,針對士卒和不同階位的將領,評判標準也是不一樣的。比如,武將的職責是作戰指揮,不能簡單粗暴地用殺敵數去評判。

又如謀士的作用,是出謀策劃,決勝千里。

凡此等等,不一而足。

軍功的評定和統計,由軍務署派駐的監察官和統兵將領,共同完成,各司其職。參與的統兵將領,最低標準就是營正。

雙方互相監督,也是預防謊報軍功,或者是侵吞軍功等惡性事件出現。

當然,整個軍功評定體系,包括其運作機制,都沒有經過實踐的檢驗,必然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

這就非常考驗杜如晦的本事了。

很多時候,制定的制度是非常理想的,但是下面執行起來,卻是走了樣。最終的結果,不僅無益,反而有害。

歷史上的變革,其失敗的案例,無不如此。無論是王莽對理想社會的改造,還是大名鼎鼎的王安石變法,都是在執行層面出了問題。

當然,歸根結底,還是變革者在制定法度的時候,沒有結合實際,對執行層面的重重阻礙和困難,預估不足,最終導致失敗。

除此之外,就是要領悟“循序漸進”四字的精髓。

這也就是在遊戲中,如果是擱在真實的古代社會,此項變革,根本就無法實施。身為帝王,甚至想都不敢想。

一旦提出,就會有無數的既得利益者,或者傳統的守護者,出來阻擾。

遊戲中就不一樣了,整個領地,既無世家貴族,也沒有儒家的衛道士出面阻礙,民眾的觀念也相對開明。

基於此,歐陽朔才信心十足。

在這期間,軍務署除了制定了兩大制度,對歐陽朔離開山海城之前,交辦的另外一件事情,即完善後勤保障體系,也有了一些進展。

在軍政會議上,杜如晦進行了簡單的匯報。

戰備署此次,將後勤保障的目標,瞄準了士卒除鎧甲之外的尋常著裝。以刀盾兵為例,除了外面穿的鎧甲和頭盔,內裡還要穿棉衣,腳下還要穿鞋。

因此,戰備署在廉州郡和雷州郡,一口氣建了兩座特大型被服廠。被服廠主要生產軍隊的常服、棉鞋、棉被、棉襪,甚至包括毛巾等一應日常物資。

這些東西,看上不不起眼,對士卒而言,實則重要之極。

古代軍隊,能夠發放鎧甲武器,已經不錯了。士卒穿的常服和內衣,都是自家中帶來的,到了冬天,還要家裡寄衣物。

此次,戰備署可謂體貼至極,將這些物資,一口氣都解決了。

毋庸置疑,科學合理的後勤保障體系,也是軍隊職業化的重要標誌之一。

戰備署,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

處理完軍中之事,接下來就是討論肇慶郡的架構問題。

肇慶郡的治所,歐陽朔還是選在天霜縣,即更名後的天霜城。雖然說天霜城經歷戰亂,但是其基礎設施建設,在全郡而言,依然是最好的。

跟雷州郡一樣,肇慶郡同樣下設五府。

現在的武隆縣,在議事結束之後,就將被佔領,破壞其傳送功能,正式更名為武隆城,作為肇慶郡北部武隆府的治所。

雖然說,歐陽朔對武隆縣的傳送陣,非常的喜歡,但也不能不忍痛割愛。他可不敢將一個傳送陣的控制權,放在不受自己信任之人的手上。

辣條公子自雲安縣撤離之後,已經回到武隆縣。對於此人,歐陽朔實在是無法給予其像對木蘭月那樣的信任。

畢竟不熟啊,雙方只是利益的交換。

議事結束後,辣條公子就將到雷州郡的一個縣城赴任,徹底離開肇慶郡。

說到底,對玩家,歐陽朔還是深懷戒心的。

盟軍此前的大本營雲安縣,將更名為雲安城,作為肇慶郡中部雲安府的治所。腰古縣和更樓縣,都劃入雲安府轄區。

原本,蒼城縣相比雲安縣,更適合充當府一級的治所。無奈,蒼城縣被白起的一把大火,徹底燒成廢墟,生靈塗炭。

歐陽朔已經不準備重建雲安縣了,免得引起當地民眾的牴觸情緒。

正是如此,對雲安府的知府人選,歐陽朔就必須仔細權衡,須得選擇一位德才兼備,兼且有一定手腕的人來治理,慢慢地平復當地的民怨。

最終,歐陽朔圈定廉州郡天風府知府崔守嗣。

崔守嗣在天風府頗有作為,天風府的各項指標,在全郡都遙遙領先。據監察司送來的信息反饋,當地百姓對崔守嗣這位知府的風評也是極好。

因此,歐陽朔相信,崔守嗣能夠治理好雲安府。

除了天霜府、武隆府以及雲安府,剩下的還有水台府和木格府。水台府位於肇慶郡南部,木各府則緊鄰東面的交州郡。

肇慶郡的郡守,歐陽朔還是選擇了杜思敬。

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歐陽朔對杜思敬,已是有個初步判斷。此人政務經驗豐富,兼且懂得趨利避害,行事也算圓滑,放在郡守任上,還是合格。

【姓名】:杜思敬(王級)

【朝代】:元朝

【身份】:南疆都護府肇慶郡郡守

【職業】:文官

【忠誠】:75點

【統帥】:50【武力】:35【智力】:65【政治】:75

【特長】:文定(提升領地行政效率20%,提升領地威信10%,提升領地廉潔水平15%)

【評價】:杜思敬初侍忽必烈於藩府,從許衡學,一路官至中書左丞。家居期間,對醫學頗有研究,編寫《濟生拔萃方》。

剩下的知府人選,則由行政署圈定,報歐陽朔審批。

剛好,行政署真正開展全領地的官員考評,肇慶郡將不像雷州郡那般倉促。一應官員,須得考核合格之後,方能赴任。

無需贅言,整個肇慶郡的本土官員,將有一大批人要捲鋪蓋走人。

對此,歐陽朔就是要行霹靂手段。現在的肇慶郡,足足有二十餘萬大軍,還真沒有誰,能掀起什麼浪花來。

定下肇慶郡架構,剩下的事情,歐陽朔就交給四大署,再加上剛上任的杜思敬,一同解決。

經歷過雷州郡的改造,四大署已是駕輕就熟。

趁著空閒的時間,映柚向歐陽朔,報備了領地八月的收支情況。

山海城上繳財政收入95000金幣,廉州郡上繳財政收入55000金幣,雷州郡上繳財政收入22000金幣,瓊州郡上繳財政收入84000金幣。再加上產業司的直接收益80000金幣,領地八月份財政總收入為336000金幣。

相比七月份,財政收入增加了十萬餘金幣,增速達到驚人的40%。

主要利好的消息有三。

其一,雷州郡首次實現財政收入,雖然比不上其他兩郡,已是可觀。

雷州郡的發展,足以證明,對外擴張才是王道。即便戰爭耗資巨大,前期還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後期卻能產生源源不斷的收益。

這筆買賣,不虧!

其二,瓊州郡財政收入直接翻了一番。

大航海時代的到來,崖山城的經濟,直接出現爆髮式的增長,繼而帶動整個瓊州郡的財政收入,都登上一個大台階。

以現在的趨勢,瓊州郡超越廉州郡,都不是沒有可能。

畢竟,自山海城從廉州郡割裂之後,其競爭優勢,已是削弱了三成以上。

其三,造船業收入暴漲。

同樣得益於大航海時代的到來,產業司雖然按照歐陽朔的要求,下放了諸如三花酒廠、狼山礦場等一批優質產業,整體收入,卻不減反增。

由此,也帶動山海城的財政收入,迎來一次小的增長。

據映柚估算,大航海時代帶來的紅利,還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可以預見,未來半年,領地的財政,都將比較寬裕。這也是歐陽朔此次擴軍,財政署沒有提出反對意見的根源所在。

八月份的財政收入增加了,相應的財政轉移支付卻減少了。因此,整個八月,領地創紀錄地實現財政淨收入185000金幣。

有了錢,自然就底氣十足。
daya 發表於 2017-4-3 18:13
第477章 基礎公共事業


口袋裡有了錢,歐陽朔的一些想法,就能付諸行動。

這段時間,歐陽朔一直在想一個問題。領地發展到現在,坐擁四郡之地。這要擱真實的古代,領土面積跟一個國家,已是相差無幾。

到了這一步,領地的變革,該何去何從?

前世,歐陽朔通過論壇,獲取的七零八碎的領地治理經驗,已經不足以指導歐陽朔,來為領地制定長遠規劃了。

前世五年,帝塵的領地也就跟現在的山海領相當。等若是說,歐陽朔只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就走完了前世帝塵走了五年的路。

因此,根本就沒有更上一層的經驗,供歐陽朔來借鑑。

到了這一步,歐陽朔就必須得靠自己。無論是蕭何,還是范仲淹等人,他們雖然擁有歷史記憶,其思維框架,到底還侷限於古代。

因此,讓他們執行歐陽朔制定的戰略,一點問題都沒有。蕭何他們會將歐陽朔吩咐的事情,辦得漂漂亮亮的,無需歐陽朔操心。

但是,要讓他們站在時代的高度,為領地指引方向,就有些強人所難了。別說是蕭何,就算是謀聖張良,怕也無此大才。

不是他們不聰明,也不是他們不厲害,而是他們的思維方式,從根本上而言,跟領主玩家有著天生的差異。

這種差異,簡稱代溝,說的再大一點,就叫時代的侷限性。

各類歷史穿越小說中,男主人公能夠叱咤天下,前世的現代知識只是表象,其最根本的優勢,還在於他們的思維方式,要領先於古人。

正是如此,他們才能跳出藩籬,闖出一條不同尋常的路。

歐陽朔現在,其實就是在扮演著這樣一個穿越者的角色。因此,沒有誰能幫他,能幫他的,唯有自己。

對今天的局面,早在一年之前,歐陽朔就已有預料。

因此,歐陽朔才會埋首苦讀,才會不斷地向范仲淹等人學習、請教。其目的,就是充實自己,讓他在未來,還能夠為領地指引方向,當好舵手。

想到這裡,歐陽朔起身,來到窗前。

窗外的小院,還是那般的寂靜,再沒有白天的熱鬧和喧囂。明月高懸,潔白的月光,溫柔地揮灑在庭院內,猶如薄薄的銀色面紗。

夜色掩映下,歐陽朔在月光下的身影,突然顯得有些寂寥。

上位者,寡人也!

重生的經歷,更是讓歐陽朔比別人更加的孤獨。

無人傾訴,無以為繼。

歐陽朔現在的成就,已經超出他剛重生時的預想。他跟冰兒兄妹兩的處境,跟前世相比,早就判若兩端,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按理來說,歐陽朔該滿足了,該好好地享受生活了。

可惜,他沒有!

之所以,歐陽朔沒有滿足於現狀,而是繼續砥礪前行,為的,是男兒心中,始終縈繞不去的帝王霸業。

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

試問,天下哪個男兒,沒有做過這樣的英雄夢?

現在,歐陽朔就有這個機會。

站在十字路口,歐陽朔不想蹉跎歲月,辜負好時光。

時勢造英雄,英雄亦造時勢。

歷史的車輪,將歐陽朔推到現在這個位置,已是再沒有退路。

爭霸之路,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但凡歐陽朔敢有一絲的鬆懈,無數的敵人,就會向他撲來,將他撕得粉碎,他的下場,會比前世的處境還要淒慘。

霸業之路,又豈是處處美好?!

歐陽朔要想得到天下,就注定要失去自由。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也。

月光如水,歐陽朔的心境,再次恢復平靜無波。方才的寂寥,彷彿一絲漣漪,悄然在心湖擴散開來,繼續又消失不見。

歐陽朔關上窗,回到書房案前。

白天召開的軍政大會,只是解決了當前的緊要問題。還有很多事情,歐陽朔需要單獨一一召見諸大臣,詳細商議。

比如,等軍隊整編完成之後,未來的攻擊方向問題。是向東,去攻打正處於虛弱階段的交州郡或者是韶州郡;還是繼續執行此前制定的西進戰略,轉而攻打蚩尤城所在的梧州郡,繼而兵鋒直指太平天國。

說起來,太平天國被歐陽朔豢養了快一年,已然是一頭龐然大物。不得不說,歐陽朔此前的預判太自信了,也太過於樂觀了。

現在的太平天國,怕是已不是山海城能夠隨意揉捏的。

歐陽朔想不到,洪秀全的招降技能,竟然如此的逆天。想想吧,山海城打下雷州郡和肇慶郡,哪一次不是經歷連番的苦戰。

可反觀太平天國,對鎮安郡和桂林郡的進攻,卻像探囊取物一般輕鬆。

兩相對比,真的是高下立判。

這個怪物,已然成為山海城的大患。

養虎為患啊!

未來,山海城跟太平天國之間,注定要有一場惡戰。

除此之外,就是領地內部的改革問題。

軍銜制和軍功制,只是歐陽朔的小試牛刀。

下一步,歐陽朔還將醞釀更大的變革,他的目光,瞄準的就是此前一直被忽略的公共事業,或者說是公共服務。

公共服務,是現代社會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強城鄉公共設施建設,發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公共事業,為社會公眾參與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活動等提供保障。

投影到遊戲世界,除了體育事業,哪一項都有其必要性。

首先是教育。

這個就不用說了,從私塾的啟蒙教育,到西南大學堂的高等教育,為的就是啟發民智,為領地培育人才。

其次是科技。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在遊戲世界,依然有著指導意義。要不然的話,各種技術手冊,也就不會被領主搶破頭了。

再就是文化。

文化跟教育,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係,也無需贅言。

最後就是衛生。

此衛生,除了公共衛生,實則也包含公共醫療等內容。

此四大板塊,領地的規劃都有缺陷,都存在隱患。形象一點形容,就是說此前領地是粗放式規劃,現在需要精細化管理。

還是以教育為例。

領地的教育機構,西南大學堂和陸軍講武堂,不用說,最高學府,不僅是在領地,就算是在整個中國區,也越來越有影響力。

啟蒙的私塾,在歐陽朔的引導下,也是蓬勃發展。

問題的關鍵是,在私塾和最高學府之間,領地的教育機構出現了斷層。

在古代,比較完善的教育體系,就是從蒙學開始,到縣學、郡學,或者是書院,再到國子監,形成一條完整的鏈條。

這個鏈條,嚴格來講,在領地也是有的。

領地各郡縣,也都建有書院,作為二級教育機構。西南大學堂,其實就是在扮演著國子監的角色。

問題不是學院斷層,斷層的是課程的設定。

蒙學階段,《三字經》、《百家姓》等啟蒙讀物,也就不說了。西南大學堂,下設八大學院,也算得上是百花齊放。

忽視的,就是郡縣一級的學堂。

各郡縣,基本上都是通過戰爭手段,奪取過來的。原來領地建設的學堂,在佔領之後,自然就全盤繼承下來。

這些學堂,教授的都是傳統的經史子集。

也就說,各郡縣學堂,能夠為西南大學堂輸送的生員,只能是進入經學院。其他的如法學院、商學院、格物院、建築學院等等,是一個也不對口。

其他學院,都是從社會招收生員,或者乾脆就是官府的基礎官吏,到學院進修,接受返廠再改造。

而這,絕不是長久之計。

此前問題不突出,是因為當時山海城還只據有一郡之地。領地之內的社會生員,西南大學堂還能吸納得下。

可眼下,領地已是據有四郡之地。

就算是肇慶郡的木匠,願意千里迢迢,在路上花費一個月的時間,千辛萬苦地趕到西南大學堂格物院求學,也要學院容納得下啊。

四個郡的學子,非得把西南大學堂擠爆不可。

因此,就需要在地方,設立一個中轉站。

也就是說,必須在郡縣的學堂,開設同等的學科,比如算科、商科、律法科等等。讓地方的學子,能夠就近入學。

同時,也是借助地方學堂,對學子進行一次次的篩選,只有其中最優秀的,才有資格被舉薦到西南大學堂就學。

如此一來,不僅解決了學子的難題,也變相地提升了西南大學堂生員的質量,使其真正跟最高學府的地位相匹配。

不然的話,像韓非子、許行等大家,卻要去教授一些無法成大器的歪瓜裂棗,豈不是對領地教育資源的最大浪費?

除此之外,此體系一旦建成,就自動形成一條完善的人才選拔鏈條。等若是說,通過學堂的層層考核,即便是不用通過科舉,領地也能選拔人才。

但凡自西南大學堂順利畢業的,就是領地中最出色的人才。
daya 發表於 2017-4-3 18:14
第478章 科教文衛署


歐陽朔的設想好不好?

那當然好了,因為這簡直就是現代教育體系的翻版嘛,不需要通過科舉考試,只要經過一輪輪的升學考試,就能選拔出合格的人才。

可要實現此設想,卻是困難重重。

其一,教員緊缺。

遊戲主地圖,還是以儒家文化為主流,流民中刷出的人才,也是以儒生為主。而要在郡縣學堂,增設其他科目,就必須得配備相應的教員。

現在,唯一能培育教員的,只有西南大學堂。

一則,可以自各學院中抽調一批現有的教員,下放到郡學,主持教學。二則,可以在畢業的學員中,挑選一部分轉任教員。

兩者互相配合,搭設起郡學的框架。

就目前而言,能在郡學層級,設立諸科,已是不易。再往下的府學和縣學,根本就沒有這樣的條件。

歐陽朔是心急,但也不會揠苗助長。

在郡學推廣之後,郡學的畢業學員,又可以下放到府學。以此類推,直到推進到縣學,甚至是最基礎的私塾。

簡而言之,就是自上而下。

因此,這注定是一個較為長久的過程。歐陽朔預計,要完成此循環,至少需要兩年的時間來運作。

其二,科目增加,導致教育經費急劇增加。

教育經費,屬於公共財政支出。領地之內,不管是私塾、學堂,還是西南大學堂,實施的都是免費教育。一應教育經費,全部由領地財政承擔。

隨著科目的增加,生員必將跟著增加。

隨之而來的,就是教育經費的成倍、甚至是數倍的增加,包括擴建學堂、教員的俸祿、學堂的維護費用、生員的日常開支、筆墨紙硯開支等等等等。

因此,如果不是領地財政好轉,歐陽朔根本就不敢實施此項變革。

其三,如何保證公平性。

教育公平,歷來都是一個難題。招收生員的公平,考評的公平,推薦的公平等等問題,都是一個個的難題。

三大難題,都非常的棘手,可一旦解決,影響的可不僅僅是科舉制度,而是對領地整個的官場生態,都將帶來無法預計的衝擊。

何解?

中國古代官場,官吏,官吏,官和吏,實則是兩個截然不同的階層,兩者根本就不能互通,官員再怎麼被貶,都不會被貶為吏;吏再怎麼陞遷,都無法做官。官和吏,共同構建了一個完整的官僚生態。

官是主子,是上等人,吏是僕人,是下等人,是為官服務的,比如那些班頭、文書先生、賬簿先生、師爺等等。

正所謂,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

官三年一任,而吏則不然,甚至可以世襲。官是外來的,吏是本地的,官板凳沒坐熱即去,而吏則紮根在此,老子做完兒子做。

這種不同的歸宿,其好處在於,官員不可能在一個地方形成他的權力網絡。而吏則因為是當地的,熟悉該地風俗人情,因而也有利於政策的貫徹執行。

可在執行層面,又會出問題,比如:胥吏挾制官員造成政務癱瘓等等。

官和吏之間的複雜關係,說上三天三夜,怕是也無法說清楚。

而歐陽朔準備推行的基礎公共教育,則是在試圖模糊官吏彼此之間的界限,可謂觸碰到了官場的禁忌。

增設的各科,包括算科、律法科,等若就是在培養技術層面的吏。

古代的吏,跟官員是兩個截然不同的選拔渠道。現在,歐陽朔卻將官吏置於同一個學堂框架之下,此舉可謂石破天驚。

此後會引發怎樣的變故,說實話,歐陽朔也無法做出清晰的判斷。

好在這只是遊戲世界,如果是在真實的古代,歐陽朔膽敢提出這樣的變革,怕是分分鐘就要被士紳官僚階層踢下君主的寶座。

在遊戲中,歐陽朔推行的基礎教育,至少對推動領地政務的專業化,是非常有益的,相當於現實世界的公務員制度。

如此一來,歐陽朔也不用擔心,地方上的胥吏能夠挾制官員,影響官府政務的推行。因為未來的吏,既不需要本地人擔任,更不能世襲。

等到那時,歐陽朔推行的各項變革,才不會在執行層面輕易地變形。不能說沒有阻力,至少遇到的困難,會比歷史上的變革小很多。

正因如此,歐陽朔才下定決心,要堅定地推進此項變革。如果僅僅是為了開啟民智,他大可不必如此的大張旗鼓。

推行基礎教育,就是為歐陽朔未來的無數變革,打下基礎。

教育的三大棘手問題,必須要一個強力的部門來推進。現在的文教司,倒是勉強能夠承擔此重任。問題的關鍵是,歐陽朔的野心,遠不止於此。

除了教育,科技、文化以及衛生,都需要變革。

墨家的入駐,現實專家的聚集,山海城在高端科研領域,算是獨領風騷。即便如此,歐陽朔也還不滿足。

他的目標,是推進郡一級的科技水平。

文化領域,暫時倒是無變革之必要。【百家聖地】的封號,已是讓山海城在文化領域獨佔鰲頭。需要的是,只是一個適當的引導和管控。

衛生領域,才是歐陽朔繼教育領域之後,第二個攻堅點。建立完善的公共醫療衛生體系,就是歐陽朔定下的目標。

在古代,無論是郎中還是大夫,都是私人性質的。真正屬於官家的,只有為天家服務的御醫。

因此,古代看病難和看病貴的問題,比之現代社會,還猶有過之。

君不見,多少平民百姓,因為沒錢治病,或是賣兒賣女,或是傾家蕩產,或是乾脆等死。其際遇之淒慘,莫能概之。

基本上,生一場大病,就能讓一個家庭跌入深淵。

歐陽朔要建設公共醫療體系,正是要解決這個問題。他準備將官醫署這個民間機構,轉為半官方性質的機構。

跟推行基礎教育缺少教員不同,領地並不缺大夫。官醫署的發展,還是非常迅猛的,裡面的大夫數以百計。各地,也都有郎中或者大夫的存在。

只要將這些游散的大夫,全部聘入地方官醫署,大夫的問題就能解決。

醫療變革的難題,不在於大夫,而在於資金。

要實現歐陽朔設想的全民醫療,官醫署的運作經費、大夫的俸祿等費用,就必須由領地財政來承擔。

甚至是說,在藥材的價格上,也要優惠,不能謀求利潤。

如此一來,公共醫療支出對領地財政的負擔,可是一個天文數字。也就是說,在就醫這一塊,不可能想求學一般,完全施行免費。

否則的話,領地財政再健康,也是扛不住的。

可以預見,教育和醫療,將成為領地財政開支的大頭。

百姓就醫如何收費,如何保證藥材的供應,如何保證官醫署大夫的權益,如何跟各大藥材供應商協商等等,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沒有一個專門的部門來掌控,根本就實施不了。

基於以上考慮,歐陽朔才準備對文教司,實施一次架構上的變革。他能做的,就是在頂層設計上,規劃好藍圖。

歐陽朔計畫,將文教司更名為科教文衛署,負責領地的科技、教育、文化以及衛生等基礎公共事業。更名之後,仍然歸行政署管轄。

組建的科教文衛署,下設四司,即科技司、教育司、文化司以及衛生司。

原文教司長徐叔達,如果要他掌管科教文衛署,怕是有些強人所難。畢竟,剛剛成立的科教文衛署,就面臨著諸般艱難的變革,涉及到領地的方方面面。

徐叔達無論是能力,還是資歷,都不足以擔此大任。歐陽朔計畫,讓徐叔達出任教育司司長,繼續在教育領域耕耘。

第一任科教文衛署長,必須得是一位強力人物掌舵才行。

按理,現在的行政署長范仲淹,倒是一個不錯的人選。論資歷,范仲淹是領地的老臣;論能力,范公也足以當此大任。

歐陽朔原本的安排,也是在合適的時候,讓蕭何接替范仲淹,出任行政署長一職。無奈的是,范仲淹正在牽頭實施領地官員的考評,此時不宜調動。

再者說,歐陽朔現在長期不在山海城,也需要蕭何這樣一位全盤運作之人,來代替他,處理南疆都護府的日常政務。

因此,現在並不是歐陽朔預想中的合適的時機。

想來想去,歐陽朔也只好暫時讓蕭何,來兼任第一任科教文衛署署長。此次任職,也算是為蕭何將來跟進一步,打好鋪墊。

畢竟,此番變革,對領地影響之深遠,是無法評估的。蕭何一旦完成此重任,在領地內的資歷,就不會遜色於任何一位大臣。

正好,蕭何現在主持都護府日常政務,兼任科教文衛署長,對他推行教育和醫療兩大領域的變革,也是有助益的。

由此,也再次暴露了,山海城在文官領域的窘境。歐陽朔現在,是在將蕭何當作一個萬能寶,哪裡有需要,就讓他釘在哪裡。

除此之外,就無人可用了。
daya 發表於 2017-4-3 18:14
第479章 為生民立命


九月十五日,武隆城。

原本不起眼的縣城,如今已是山海領的臨時大本營。城內的傳送陣,不時地閃爍,人來人往,穿梭於兩城之間。

昨天的軍政會議,歐陽朔定下軍隊整編方案和肇慶郡架構,軍方和都護府的一眾文官,就都像被火燒屁股一樣,熱火朝天地忙碌起來。

大量的文員,被從山海城臨時抽調過來,協助處理善後事宜。

對山海城而言,善後工作,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其重要性,跟剛剛結束的戰爭,其實並沒有什麼高低之別。

能不能將肇慶郡,順利地納入山海城的統治,使其融入到山海城體系,依靠的,就是這一批批的文官。

他們,將把山海城的體系和理念,灌輸到肇慶郡的每一個角落。

作為領主的歐陽朔,昨夜也是一晚沒睡好,一直琢磨著領地未來的規劃。直到後半夜,才匆匆入睡。

好在歐陽朔身強體壯,精力充沛。兼且修煉《黃帝內經》之後,他已經能夠進入深度睡眠,一個小時抵得上兩個小時的普通睡眠。

要想讓手下人賣力,他這位主君,自然就不能懈怠。

窗外的公雞剛打鳴,歐陽朔已是準時起床。簡單洗漱過後,就來到庭院空地上,進行雷打不動的修煉。

他先打了兩遍八極拳,活動一下筋骨。緊接著,又耍了半個小時的大槍。對八極拳和楊家槍法的共性,歐陽朔已經捕捉到一絲靈感。

他相信,只要勤修不綴,兩者的融合,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練完槍,歐陽朔又開始練劍。他演練的殺劍,還是一如既往的,沒有一絲的殺氣,與其說是在練劍,莫若說是舞劍。

可你要細看,又會發現驚人之處。

空中的落葉,還沒靠近赤宵劍,就會被無形的劍氣,切割成兩片。練劍的庭院,沒有風,卻能感受到咧咧的炸響,猶如刀割一般。

但凡歐陽朔練劍之時,庭院內的侍衛,都躲得遠遠的,不敢靠近。這些趟過刀山火海的鐵血衛士,對血腥味和殺氣,是異常敏感的。

此時無聲,勝有聲。

歐陽朔收功之時,不知不覺已經過去兩個小時。回到房中,他換了一身乾淨的衣服,來到飯堂,準備用早膳。

路過飯堂門口的時候,歐陽朔對守衛在此的陳大猛說道:“大猛,去通知蕭大人,讓他來書房見我。”

“諾!”

陳大猛是一位身材異常魁梧的壯漢,身高足足有一米九五,胸腹一塊塊結實的肌肉,高高隆起,其體格,甚至能跟人形猛獸惡來相媲美。

別看他體格高大,看上去笨頭笨腦的,一手八極拳,可是不能小覷。

陳大猛來山海城之前,是一位獵人,靠打獵為生,家中除了一位體弱多病的弟弟,再沒有其他的親人。

為了給弟弟治病,陳大猛沒少深入山林,跟虎豹豺狼搏鬥。在當地,也算是一位豪傑之士,上山能打虎,下水能擒龍。

後來流落到山海城,進入八極拳館,拜在拳法宗師林越門下。不曾想,此人看似呆頭呆腦,悟性卻是極強,對拳法的領悟,讓林越都詫異不已。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大智若愚吧。

林越考察了陳大猛三個月,才決定將他收入親傳弟子序列,悉心傳授他八極拳的精髓要義。

如此一來,陳大猛的武藝,是突飛猛進。

跟林越大弟子王峰精於槍法不同,陳大猛對拳法卻是情有獨鍾。一雙鐵拳,不知打死多少英雄好漢。一拳下去,就算是頭牛,也得倒地。

除了拳法,陳大猛唯一會用的兵器,就是大刀,而且是短刀。因此,他只會在地上作戰,在馬上的話,就是一個活靶子。

學有所成之後,陳大猛跟他的師兄們一樣,選擇了參軍。

此後一番歷練,陳大猛順利成為神武衛的一員。不久之前,更是被歐陽朔一眼相中,任命他為侍衛隊長。

歐陽朔的第一任親衛隊長是王峰,只是現在的王峰已是統領三千鐵甲軍的大將,不再適合放在身邊隨時聽用。

因此,歐陽朔才會從神武衛中,再選出兩百人,組建了侍衛隊,二十四小時守衛在歐陽朔身邊,寸步不離。

陳大猛,就是侍衛隊的隊長,也就是歐陽朔的貼身保鏢。

在古代,但凡是主公保鏢的,都是武藝非凡之人。比如曹操帳下的典韋和許褚,劉備帳下的趙雲等等。

陳大猛,自然還無法跟典韋等人相提並論。

目前而言,已是足矣。

歐陽朔現在還捨不得,讓一員統兵大將充當貼身保鏢。畢竟,他是玩家,即便真的遇刺,也能夠轉生,用不著大張旗鼓地護衛。

**********

歐陽朔還在用膳的時候,蕭何就跟在陳大猛身後,匆匆趕了過來。見君侯還在用膳,蕭何乾脆就在門外等候。

只是歐陽朔的感知,何等的敏銳,立即發現蕭何的存在。

“蕭大人來了嗎?請進。”

“君侯!”

蕭何聞言,邁步走進飯堂,躬身行禮。

一位主君,在飯堂接見大臣,說出去,怕是要被儒生罵死。

歐陽朔卻是不管,我行我素,笑著說道:“蕭大人這麼快趕過來,怕是顧不上用膳吧?大猛,給蕭大人準備一副碗筷。”

“諾!”

門外的陳大猛應了一聲,去準備了。

外出征戰期間,陳大猛既是歐陽朔的保鏢,也是他的生活管家。要這位彪狀大漢端茶遞水,估計也就歐陽朔想得出來。

陳大猛本人,倒是不覺得有什麼。來山海城定居之前,他就獨自一人照顧弟弟,對生活上的起居之事,其實並不陌生。

洗衣做飯,無一不通。

尷尬的,只是下面的一眾臣子,比如現在的蕭何。

見這位高大威猛的漢子,遞過來一副碗筷,那種認知上的錯位感,別提有多彆扭了。小小的碗筷,在陳大猛的手掌中,就跟玩具一般。

蕭何真的擔心,這位壯士稍一用力,就會將碗筷捏得粉碎。

在古代,能跟帝王一起用膳,對臣子而言,那可是無上的尊榮。蕭何雖然出身草莽,早年跟劉邦,估計也沒什麼講究。

但是面對君侯,還是有些忐忑的。

君侯雖然年紀輕輕,心中卻有丘壑,指點江山,揮斥方遒,不怒而威。

歐陽朔雖然率性而為,倒也沒有在飯桌上談事情的習慣。古人遵循“食不言,寢不語”的戒律,不是沒有道理的。

用罷早膳,君臣二人才來到書房議事。

此時,陳大猛已是提前準備好茶水,服務的那叫一個周到。南疆都護府的侍女,怕也就是這樣了。一些新來的,甚至還比不上呢。

“你看看這個!”

歐陽朔在案頭坐下,拿起一份文件。文件的封面上,用紅色的墨水,標註著“絕密”二字。顯然,這是一份只允許在小範圍傳播的文件。

蕭何聞言,趕緊起身,上前,恭敬地接過文件,再重新回到座位。

這份文件是歐陽朔昨晚連夜起草的,正是關於組建科教文衛署的事宜,包括對領地教育、醫療等領域的變革意見。

蕭何看罷,心中掀起驚濤駭浪。

因為是絕密文件,因此,在文件中,歐陽朔將變革教育領域,對領地未來之影響,都作了深刻的闡述,沒有絲毫的避諱。

歐陽朔這樣做,正是要讓蕭何意識到,此番變革的意義和重要性。他不希望,因為蕭何理解上的偏差,造成變革的不徹底。

正是如此,蕭何看後,才會心驚膽顫。君侯此番變革,他簡直是聞所未聞,跟歷朝歷代的慣常做法,都大相逕庭。

同時,蕭何也是一位名相。

他非常清楚地意識到,此番變革對領地的作用。尤其是對平民百姓而言,這簡直就是一次徹底改變命運的機會。

“君侯聖明,愛民如子,如此仁君,實為百姓之福。”

蕭何再次起身,恭敬一拜。

歐陽朔點點頭,看著蕭何,沉聲說道:“本侯欲讓你牽頭,負責組建科教文衛署,主導此次變革。你可有信心?”

“為君侯計,微臣萬死不辭!”

蕭何聞言,鄭重跪下,立下誓言。不知怎麼得,此時此刻,蕭何心中,突然升騰起一股難以抑制的壯志豪情。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作為一代名相,蕭何心中,也有著遠大的政治抱負。對天下讀書人而言,達則兼濟天下,其一生的最高理想,可歸納為四句話。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此番變革,正是“為生民立命”也,蕭何有一種站在時代浪頭的感慨。

也許,就在這個普普通通的書房,就在這樣一個尋常的早晨,一代名相蕭何,開始完成他一生之中,最重要,也是最為深刻的蛻變。

一旦浴火重生,擺脫時代的藩籬,蕭何就將扶搖直上,未來在現實世界,也能輔佐歐陽朔,成就一番不世之偉業。

歐陽朔,就是唯一的見證者。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daya

LV:6 爵士

追蹤
  • 3

    主題

  • 1411

    回文

  • 4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