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組化手機的「羅曼蒂克興衰史」

fainted 發表於 2017-4-20 21:49:11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5 2086
http://technews.tw/2017/04/17/the-world-just-isnt-ready-for-modular-phones/


2013 年 9 月 10 日,在 iPhone 5s 發表當天,一段積木手機(Phonebloks)的概念影片在 YouTube 上大紅,不到 24 小時點閱次數就超過 100 萬。
很快,手機模組化的概念讓整個手機工業都為之興奮。就像今天的曲面螢幕和摺疊螢幕手機,模組化手機在當時一度被視為未來智慧手機的發展趨勢。
誰想到短短幾年間,模組化手機就已經寫了一部「羅曼蒂克興衰史」。
模組化手機:從入門到放棄手機模組化,簡單來說就是用戶可以像樂高積木實現 DIY 組裝智慧手機。這個概念背後不僅是「減少電子垃圾,構建硬體生態」的美好願景,還有掀起智慧手機新一輪革命的野心。
儘管十多年前在 Sony Ericsson 和 NOKIA 中就出現過模組化的雛形──透過自家資料線介面即插即用的外接影鏡頭配件。但模組化手機開始為人所熟知還要從 Google 2013 年推出的模組化手機專案 Project Ara 說起。

▲ Phonebloks 概念影片。
Project Ara 專案的前身其實是積木手機(Phonebloks),這個概念最初是荷蘭設計師 Dave Hakkens 提出,後來被摩托羅拉採用。負責 Project Ara 專案的其實就是當時還在 Google 旗下的摩托羅拉,其最初設想的模組化能實現手機全系統模組化,就像組裝電腦一樣,最終成為根據用戶個性化需求隨意變換套件的裝置。
(Source:The Verge
但隨後等待 Project Ara 的卻是研發遲緩、多次跳票、 首席設計師和技術主管相繼離職,期間摩托羅拉還被 Google 轉手賣給聯想,儘管 Project Ara 專案仍保留,但產品遲遲未面世。
去年 9 月, Google 正式砍掉了 Project Ara 專案,其官推上最後一條是轉推《Wired》雜誌的一篇文章,題為《Project Ara 上線:Google 的模組化手機已經準備好了》(Project Ara Lives: Google’s Modular Phone Is Ready for You Now),令人唏噓。


同樣放棄模組化手機的還有 LG,不過 LG 比 Google 走得要遠一些。去年 MWC 大會上, LG 正式發表 2016 年度旗艦手機 LG G5。G5 採用模組化機身設計,手機「下巴」位置為可拔插介面,可以根據需要更換不同模組。
(Source:Geektimes
也許是有 Google 的前車之鑑, LG G5 的模組化零件只有有 Hi-Fi 聲訊模組和自拍手把,較為保守,相對保證機身的整體性。但這樣的「折衷」設計讓這款模組化手機顯得有點雞肋,起碼消費者不買單,LG 將整個 2016 年的 G5 銷量目標訂為 1,200 萬支,但目前連一半銷售量都沒達到,LG 手機業務在去年第三季更虧損 3.81 億美元,創下歷史紀錄。
在LG G5 銷量遭滑鐵盧之後,LG 高層 Skott Ahn 在 1 月 CES2017 消費電子大會上也透露將轉變設計思路,不再堅持模組化設計風格。
其實 Sony、中興和小米前幾年也發布過模組化手機概念圖,但都是只聞雷聲不見雨。目前了國外少數創業公司,目前還在模組化領域奮戰的,也只有聯想收購的 Moto Z 了。
▲ Moto Z 的魔眼哈蘇拍攝模組。(Source:數字尾巴
儘管配備哈蘇鏡頭和投影儀等 Moto Mods 延伸模組,並打出「重新定義模組化」的旗號, 但 Moto Z 全球銷量也只有 300 萬台,比 LG G5 還要慘,其中只有一半是跟 Moto Mods 模組捆綁銷售的,遠未到和蘋果三星等主流手機品牌抗衡的地步,其「引領未來手機的趨勢」的口號也只是口號了。
為什麼模組化手機總是雷聲大雨點小?理想中的模組化手機,能像組裝電腦一樣根據用戶需求更換各種核心套件,而組裝電腦以規格靈活、價格低廉等眾多優勢,曾長期佔據電腦市場的大半壁江山。
但為什麼這樣美好的事情無法在模組化手機中實現呢?
首先,手機模組化無法像組裝電腦一樣僅透過更換硬體就能實現,其中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模組化設計和電腦組裝的支援標準和硬體架構不同,電腦組裝支援的是業界統一標準,而模組化設計目前還達不到,Google 和 LG 這些公司使用的都是自家的規格和連線標準。智慧手機要實現模組的標準化,其背後的技術難度其實不小,需要在軟硬體層面及作業系統均達到適配,並形成統一的介面協定。
如果做不到標準化,模組化手機也就僅能實現部分周邊裝置配件的連線,這就和 Sony Xperia 透過 NFC 與 PS 遊戲把手連線沒什麼區別了,同時也無法把配件的效能發揮到極致,如同雞肋。
舉個例子,比如你想將手機鏡頭更換為華為 P10 的徠卡鏡頭,如果軟體算法不合,也無法發揮徠卡鏡頭的最優效能,而且你手機預留給 CMOS 鏡頭的空間也未必符合 P10 徠卡鏡頭的標準。
二是隨著智慧手機機身越來越輕薄,手機內部的空間寸土寸金。手機相比電腦空間更有限,除了 CPU、記憶體和電池等模組,留給其他模組的空間本就不多。且越來越精密微型和高度集成的裝置元件,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連線也是一大難題。
▲ iPhone 7 拆解後的積體電路。(Source:iFixit
這裡就體現了模組化手機架構穩定性的問題,Google 理想中手機全系統的模組化想要實現有一個重要前提,那就是有一個穩定架構,不僅要讓各模組接入後不影響整機穩定性,連線部分也要夠給力,保證模組不會輕易滑落或脫落,同時還無法過分使用手機電池電量以影響續航力。
從目前的模組化手機來看,無論是採用鎖定架構和磁體連線,手機的架構穩定性都會降低,可說每個模組連線點就成了手機的一個「弱點」。由此可見電腦組裝的思路其實不完全適用模組化手機。
▲ Phonebloks 概念中的模組組合方式。(Source:CNET
要解決這些技術難題,研發成本必定無法少。Strategy Analytics 的進階分析師 Rajeev Nair 就表示
研究和測試這些模組之間的適配和相容過程是複雜、耗時、成本高昂。如果套件真的通過測試,那麼公司還需要考慮製造這些零件所需的其餘成本。
此外即使解決技術問題,也不是每個用戶都能適應模組化手機,像 iPhone 這樣的一體機早已把不少用戶「慣壞了」,且模組化手機的使用門檻也比一般手機高,畢竟就算在組裝電腦流行時,也不是每個人都能組一台電腦。
科技網站 CNET 曾做過一個實驗,讓編輯在不看說明書的情況下體驗 LG G5 的模組更換,結果大部分編輯都是一臉茫然,手足無措,連怎麼開啟底部的連線器都非常吃力。連科技編輯都如此,要讓更多普通用戶,尤其中老年人使用模組化手機,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
另外,手機模組化還意味著用戶在出門的時候也許要隨身攜帶多個模組,這佔據用戶更多空間,且體積較小的模組還容易弄丟。如果出門時忘了帶某些模組,接下來一天陪伴你的就是一支「殘障」手機。
技術研究公司 CCS Insight 的研究主管 Ben Wood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曾表示
主流製造商不太可能採用這種模組化形式。這個創意剛推出時,消費者真的很喜歡。但在現實中,你很難記得隨身攜帶所有你需要的附加套件。

(Source:TechnoBuffalo
目前模組手機化的窘境在於銷量慘淡,用戶需求量低,第三方開發者看不到利潤,沒有動力開發更多模組來更新,這樣手機廠商的研發費用也無法攤薄,導致模組標準化緩慢,售價偏高,無法滿足用戶需求,如此形成惡性循環,模組化手機逐漸偃旗息鼓。「替硬體完成 Android 替軟體完成的事情」的美好願望也將落空。
由此可見,智慧手機採取模組化設計是極大的挑戰,若沒有像蘋果、三星這樣強大品牌的加持,產品本身一旦不夠強大、模組組裝難度太大或成本太高,都很難吸引消費者購買。
模組化手機還有未來嗎?儘管如今手機市場常缺乏創新而備受詬病,各手機廠商也不斷為自家手機尋求差異化,但除了聯想,模組化始終沒能入各大廠商法眼。
聯想見證過 PC 時代電腦組裝的流行,如今也希望透過旗下 MOTO Z 在手機產業複製當年的成功。去年年底的「聯接‧想像」科技峰會上,聯想再次強調手機業務將來會繼續以模組化發展為核心。
▲ 包含多個模組的 MOTO Z 大禮包。(Source:新浪看點
聯想稱今年還將推出 12 款新模組,與公司未來 3 年推出的手機相容。目前看來,MOTO Z 要達到核心套件的模組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MOTO Z 的模組化更像噱頭,似乎為了與其他廠商的競爭中顯示自己的獨特賣點而已。
此外,荷蘭兩家初創公司 PuzzlePhone 和 Fairphone 也推出模組化手機,聲稱將把手機壽命延長到 5~10 年,但在技術上也無太大突破,並沒有在市場掀起波瀾。
(Source:PuzzlePhone
在 PC 和手機都朝一體化發展的今天,模組化手機究竟是一種顛覆性創新還是逆勢而行?這個答案尚無定論,但模組化手機的步伐或許一開始就邁得太大。Google 理想中的模組化手機 Project Ara 讓人想起其希望一步到位卻進展緩慢的無人車專案,相比起顛覆產業,循序漸進式的創新似乎更實際可行。
(Source:
《紐約客》一篇文章《顛覆機器──創新的信念錯在哪裡》(THE DISRUPTION MACHINE – What the gospel of innovation gets wrong)中,就闡述了為何要審慎看待顛覆性創新,同時無法捨棄漸進式創新的重要性,文章以磁碟驅動機工業的例子說明這個道理:
從長期來看,磁碟驅動機工業的勝利似乎還是屬於那些漸進式改進的製造商,無論他們是否率先在市場推出顛覆性的新產品格式。那些能快速發表產品,但不擅於打磨完善的企業往往無法堅持到最後。
相信如今已沒多少人記得當年顛覆性創新理論之父 Clayton Christensen 對模組化的預言:
到最後模組化會獲得勝利,iPhone 終將滅亡。
聯想的孤軍奮戰、市場的冷淡反應、缺乏巨頭參與,注定很長一段時間模組化手機都只是小眾。
模組化技術沒有進一步完善和革新前,模組化手機的未來並不樂觀,或許下一次智慧手機革命到來之前,就會成為智慧手機創新史的塵埃。但也希望,智慧手機的創新能再次讓我們感受 iPhone 現身時的興奮。
(本文由 愛范兒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
延伸閱讀:

已有(15)人回文

切換到指定樓層
Assassins17 發表於 2017-4-20 22:12
原來如此
h77777 發表於 2017-4-20 22:19
真是一個不錯的歷史~

是多少人的結晶~
單霖佳 發表於 2017-4-20 22:25
而这也恰恰是Google的一个重大战略失误,作为互联网搜索领域的绝对霸主,拥有大量的数据积累、成熟的AI技术和雄厚的资金支持,Google Assistant本可以发展的更好。
f126487656 發表於 2017-4-20 23:10
模組化流行不起來
真的差很多
歐陽昀 發表於 2017-4-21 00:36
選擇太多
反而會影響購買時間
htayi 發表於 2017-4-21 01:36
以前曾經推行過
應該是現代人都太忙
沒空自己組
fbb 發表於 2017-4-21 04:25
太多元件感覺很複雜   
zz1008tw 發表於 2017-4-21 07:26
手機越來越進化精緻功能多多
gen7004 發表於 2017-4-21 08:57
第一次看到這個說
感覺蠻酷炫的說
而且功能超多的
12下一頁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