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修真] 修仙之天眼通仙 作者:素布可奈(已完結)

 
穆離鳶 2017-5-19 22:50:17 發表於 武俠仙俠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366 235940
穆離鳶 發表於 2017-5-25 04:30
第1270章 清涼寺

  當然還有三位被生擒活捉,便是大首領朱睿達,與兩位神帝初期。

  雖然今日一戰,將劉君懷狠狠震駭到,僅是與此三人一番周旋,劇烈虛空顫動所引起大片崩潰,即有整片天空給撕裂恐怖。

  一方天地仍處於血色灰暗之中,滔天般凶煞漸自褪去,此際山間大小深壑溝壕遍佈,縱橫狼藉一片。

  雜亂不堪虛空裡,突兀傾刮起漫天雷霆,呼呼風厲也席捲狂燥聲勢,在道道霹靂閃亮中,震盪出金意力道,激蕩起萬端景物天旋地轉。

  劉君懷一行卻是已進入那座巨大客棧樣式建築群,青光大妖笑道:「絕情客棧?莫非此等築壘便是其名號來處?這也太直白了些!」

  雷火大妖搖搖頭,「怕是其名來歷就這般簡單!絕情意味著跋扈恣睢,為所欲為,此間人等也盡是些操豺狼野心,潛包禍謀匪類。客棧即為聚腳性質,鮮明特性是八方聚集,往來駁雜,倒也似極了此間聚居者狀態!」

  劉君懷樂道:「落草為寇僅是表像,魔道旁支占地佈局方為目的!既稱草寇,何來八級仙陣禁制這般大手筆?明顯將此地打造長久居留地,再結合第三神域此類極小型魔道勢力分佈,這位未看出其中門道?」

  尋思片刻,青光大妖歎道:「果然如此!第三神域方圓百億裡,此等存在似乎在東西南北四方均有涉足,看來我蛇族屏息固守多年,已是與現今局勢有些脫節了!」

  劉君懷搖頭道,「正因各方涉足長期按兵不動,才使得魔道摸不著頭腦。據我所知,敗落妖族為魔道、魔族首先侵蝕目標,卻為何獨獨放過蛇族?只因蛇族間相互牽念。」

  「且戰事一起,密密麻麻蛇影漫山遍野,個個身不畏死!僅談及森王蛇族,因早年間惡疾緣故,使得巨大部分族群遷往他地,神界只極少部分駐留。但依舊具有數以億計兵卒存在。」

  「這些兵卒雖只有仙界實力,但蛇族所獨有吞噬黑焰,一旦遮天蔽日鋪就,豈不正是無處不在魔氣最大克敵?況且其他蛇族更是無可計數般存在,這便是森王蛇族幾近消亡,雖日間小摩擦不斷,依舊能在神界有所立足原因!」

  青光大妖面露恍然之色,「第三神域亦為我蛇族最為聚集地界,莫不是魔道如此佈局,有著最終抑制蛇族陰謀?」

  劉君懷點頭,「或許此為魔道與魔族間某種約契,或是各有分工。雖然二者間素有嫌隙,但僅有兩股勢力聯合起來,方為抵禦人、妖二族唯一方式。而魔道相對缺乏單純吞噬魔氣能力,人、妖二族手段更多些,由他們牽制蛇族才更有實效。」

  「非僅僅我方認同兩方態勢會有最終對壘那一日,對方定然也有此等局勢推演。這些看似極微小勢力,一旦聚合合擊之勢,其戰力也不容小覷,關鍵是他們提早佔據有利地形。」

  「諸位細細探識此間佈置,僅是此地山谷地底,即有深達百丈通道貫穿各處,每一處密封之地均儲存著巨量煙草、雄黃、硫磺以及砒毒之物,具有刺激性氣味物質存在,諸位想必已有結論。」

  非眾蛇妖不明此理,而是這些物件均身藏百丈地底,且有密織禁制遮掩氣息,它們可不具有劉君懷那等神奇探識能力。

  即便是有零星可探尋出來,此等物件乃人族常備藥草類存在,因而並未引起它們關注。

  經由劉君懷這般提醒,蛇族嗅覺天地間獨有,諸大妖凝息感知,果然有此類隱隱刺激性氣味,四面八方暗存。

  大妖們盡皆色變,劉君懷此番論斷顯然確鑿無疑,因此而由生恐懼感,也瞬間布及滿身。

  青光大妖心有餘悸道:「未曾料想,我蛇族早已在旁人暗中窺側當中,而且此等舉措至少已存在萬年,可笑我族閉關自守,一心只想著獨善其身!」

  劉君懷面色凝重道:「因此而推衍,蛇族被妖族摒除在外,與蛇族中妖皇存在,皆可被妖族所容乃,其中定有陰謀!」

  他語出驚駭,頓時令眾大妖面色齊齊生變,這可是極大膽猜測,一旦言中,其中有如何驚天陰謀,它們心下皆是明晰。

  妖族將蛇族逐出已有數萬年,試想何等巨甚謀略,在這般久遠年代便已佈局,之內天大隱晦,幾乎不言而喻。

  劉君懷這時候卻是笑道:「這位大人也莫要這般惶惶,怕是妖族中蛇族妖皇早有此類猜疑,不然碧麟妖皇大人,不會這般迫切進入空無妖變影像世界!妖族現有勢力,定然會有此種陰謀策劃者存在。」

  「諸位均知碧麟妖皇大人,三萬年前被設下陷阱一事。這其中有某一名人族強者影跡,此時想來,此等陰謀乃是多方暗中勢力精心策劃,而這一切來源於魔族對於蛇族吞噬能力震懾!」

  雷火大妖眸中精光頻閃,「我明白了!實際上妖族允許蛇族妖皇加入,也是另有目的。蛇族雖然被摒除勢力之外,但又需要完全掌控蛇族中至強者,沒有比將它們聚集在一起更便宜之事了。」

  一名妖皇存在,其自身戰力要強過人族半聖,此類存在具有巨大隱患。

  就此放任蛇族自生自滅,而另行招攬妖皇加入妖族,無疑是最佳監控方法。

  而蛇族妖皇即使心有疑慮,為著自家族群不受妖族整體欺壓,也只有加強與妖族間聯繫。

  這種謀略策劃者其心可誅,卻事由光明正大,合情合理,必定蛇族屬妖族一系,吸收蛇族妖皇一方面屬整族實力所需,也刻意張顯妖族從未將蛇族真正放棄。

  自然妖族核心領導層,不會盡皆被心理另有陰暗者所掌控,相反此等小心翼翼舉措,正是說明核心管理層,被魔族侵入局面並不嚴重。

  妖族族類成千上萬,吸收蛇族妖皇能極好調劑內部爭鬥,以防止妖族領導層,被某族類一家獨大。

  蛇族之所以被剔除妖族之外,一方面為歷史遺留原因,畢竟此類族群繁衍勢態實在是恐怖。

  另一方面,也必定有某種族妖聖大能預言或聖義垂衍,不然不會聯合整個妖族共同起事。

  神龍一族乃妖族恭拜祖源,而蛇族血脈中直接有一絲神龍氣息殘存。

  雖然此等神龍氣息,遠遠比不上純正龍息,但蛇族之前在妖族中地位可見一番。

  此刻見到絕情客棧內,這許多克制蛇族物品,再與之前蛇族存在境地聯繫起來,諸大妖這時候心內已是再明白不過。

  鐵翼蛇族副族長水雲大妖恨聲道:「未想到魔族佈局如此恐怖,早在數萬年前即有謀算!怕是他們最終目的,便是在等待末法末劫來臨,以便就魔性侵蝕之勢,保得本族從此存留!」

  劉君懷神情漠然道:「諸番言辭雖為猜測,但距離真相已是相當貼近!或許魔族佈局並非我等心中猜念那般神奇,出自于魔族生存本能也可以解釋。但如此行徑,卻是建立在其他各族生機湮滅之上,這廂測算已是萬惡之極!」

  「當務之急,便是將今日裡所得,儘快傳至各蛇族。」雷火大妖眼望其他大妖,聲音急切,眼神堅定,「今日一戰,即使暫時招引不來魔道反擊,此間存在被我族查知也是相瞞不過,只有蛇族間迅速建立起共禦防守,才可有機會等到妖族助力!」

  雷火大妖此等擔憂切實存在,雖然蛇族有專克魔氣之法,但魔道同樣具有反抑手段。

  蛇族因為後代繁衍過於強大,各族間所處地域太過分散,雖同屬第三神域範圍內,但百億裡廣闊裡,之間又有各個勢力間伴其間,勢力合攏之勢並不現實。

  也只有妖族出面調劑,才會盡可能將蛇族間首尾相應,而此等境地,恐怕只能寄託與蛇族妖皇,在空無妖變影像內,取得那一枚上古蠻妖金印,以便獲取蛇族特赦權利。

  待得劉君懷將此間地底空間一一破解,大妖們狠狠將一切克制之物焚盡,這才堪堪有些忿意發洩。

  那一件陰陽魚太極圖,早已在朱睿達身上獲得,幾處山谷內,卻是無甚神奇寶物獲得。

  但神石等日常之物卻是巨量獲取,各等低階仙器、神器不計其數。

  其中絕大部分均交由劉君懷處理,蛇族對於此等需求並不依仗,而他可借此建立自己勢力。

  返回森王蛇族居留之地,劉君懷著急離開,只因再行前往便是第二神域,那裡有清涼寺存在,便是蛇族接下來在此聚集也無心參與。

  他心內惦念著樂聖仙師飛升,咎宜人也極有可能早早臨至,詮濟法師那裡,他也是極為渴望見到。

  他留滯此地十幾日,最大收穫即是那一件陰陽魚太極圖。

  取在手中,不需半點神元供給,其上天用地之數渾天象便直接顯現,灰濛濛氣息籠罩之下,漫天星辰所處每一處位置,與上古星象圖無盡星辰排列分毫不差。

  無盡星海閃爍,頗具靈性星象運轉頻繁,似真似幻,循著玄奧軌跡轉動著。

  先天爻象圖,自乾坤始陰陽之象上下右行,自複遇始迭像左行,剛柔承陰陽以成變化,行成精象數,演通于玄。

  其中卦爻陰陽位數與陰陽魚圖黑白變化度數,更嚴格對應起來,始終處在千變萬化太極衍變運行態勢。

  雖是如此,劉君懷仍有大部分氣息隱晦處,念識不得契入,也只有留待講道立人天師之後,再行詳詢。

  承應日後會前往各蛇族一行,劉君懷婉言謝絕隨行大妖護持,隻身遁入虛空不見。

  第二神域較之百億裡三神域又要廣袤許多,一路行來多見魔氣生髮之地。

  更有一處位置魔性氣息相當濃郁,其中不乏他肉眼探識不出境界者存在。

  劉君懷不敢稍有探識停留,甚至鏡像世界打開過程不曾有半息遲滯,便是因為他幾處氣息不明存在。

  他並不懷疑自身行跡同樣被獲知,只是自己瞬移神通令他有足夠信心,此等空間移動方式,相比流星自空際劃過還要無蹤跡可循。

  進階神皇,他探識力與瞬移距離早已遠超三億裡範圍,雖不曾試演過,相比之前兩億七千萬裡,定然會有大幅度提升。

  只是,只有將此等極限距離,分作十幾二十段落間續移動,方可令體內神元後繼有續,此乃他多年來經驗所得。

  既便是如此,他也是需要百餘次移動後,尋找空間來回復神元。

  較之以往,因為本源星核演化為嶄新世界原因,他再行天地元氣汲取過程裡,會自主接收到萬象大陸所生出磅礴天地力量。

  萬象大陸內,秉承宇宙大道法則則至理氣息滾滾湧蕩,遙遠天際中星辰,不斷有點點星輝灑落下來,光點彌漫出無匹氣勢,與劉君懷自身靈魂之力相互補填,由此而生得獨屬個人天地力量。

  濃郁天地元氣溢滿那處星核空間,駁雜氣息為勃然生機所替代,隨著自然氣息在新世界內遊蕩,一股股世界能量波動,接連不斷向靈魂之力所在浮現而出。

  便是此等能量獲取方式,使得劉君懷每一次體能回復,相比之前要快速許多,這也使得三十億裡遠途奔襲,僅僅半日時間,便一晃而過。

  遠遠望見清涼寺所在巨峰屹立之地,可見漫山遍野綠色鋪展,各式古木與涓流星羅棋佈,道道道蘊之氣垂懸,自空際裡衍落,如九天之雲般聚散著迷離之氣。

  無盡神輝,光耀萬里高遠周畔裸顯,灑下萬丈氤氳生機,恍若洗滌塵世芳華。

  磅礴仙霧暈蕩起伏中,有無數法則自然氣息層疊沉浮,陰陽相交裡,無盡自然法則完美鋪展。

  與天地共鳴般上下連通舒暢感,便是相隔數千萬裡,也是可清晰察覺。

  虛空四處,更是有著絢爛流光,與天地元氣滾滾而湧至,四面八方所聚湧各色氣息湧蕩中,如看不見之潮水,倏地將碩大巨峰就此淹沒。

  清涼寺便是在這鮮活極境裡,呈龐然巨塔形式存在,猶如擎天一柱,直插雲霄。

  塔身雕刻著上萬個精緻石像,各個佛像姿態不同,但都栩栩如生。

  煙雨迷蒙中,隱隱約約可見呈八角之塔,每個角都吊著一個金色巨型鈴鐺,在陽光下閃著燦爛金光。

  整個塔體挺拔高大、古樸雄渾,給人以莊穆啟示,崇尚感受。

  塔頂由綠色琉璃瓦鑲邊,米黃色頂磚與灰白色玉石砌成,上面雕有門窗以及各式佛祗神像圖案。

  塔聳立在山頂上,它腳下,一縷縷縹縹緲緲仙霧之氣,絲絲縷縷地彌漫于山山嶺嶺之間。

  千丈壯麗石塔,此際沐著玫瑰色霞光,栩栩如生,仿佛一隻鮮嫩春筍,永遠向上生長。

  努力平定下心神,劉君懷身形舒展自山腳下飄落。

  向上觀去,塔影就像是貼在天際輪廓上一幅壯麗圖畫,卻是循著數道渺渺環撩升騰氣息,自天與峰之間,竟是玄奇般流轉出一座萬丈佛陀虛影。

  佛陀虛影慈眉善目,一片祥和,仿似通天福瑞當空懸掛,令得劉君懷目瞪口呆。

  此等幻象卻是極遠處不曾顯現,此時來至山腳下,方才突兀顯化而出。

  劉君懷正沉浸在無限震駭敬慕中,山間深處忽然傳蕩出邃深低沉嗓音。

  其音孤高蒼然,卻透析出通明豁然般澄亮感:「淨理了可悟,勝因夙所宗!那僅為上古大佛一道虛影而已,不得佛義多相理悟,也不得其中半點感知!君懷小友,清涼寺可是等你多時了!」

  赫然驚醒,劉君懷舉目觀瞧,得見仙風道骨風儀高僧緩步顯現而出,行跡飄逸如飛絮,面色淡靜如沚水,嗔癡自然無存,慈眉似發垂若鬟。

  此人便是詮濟法師無疑,他身邊咎宜人亦步亦趨,眼望得劉君懷,兩眸顯閃亮點星芒,一抹喜意嘴角泛起。

  劉君懷趕忙疾步上前深深施禮,詮濟法師肥大衣袖擺動,衣袂飄舞間,猶如善音廣施般聲音再起:「小友這是提早來到,我這徒兒剛好將要離去,卻是不想將你盼及!」

  一旁咎宜人緩聲道:「我來到師父這裡,已是數月有餘,數日前玄羽旗便有信訊傳來,要我盡速回往!不想你比我所猜測閉關時日,卻是相差如此之多。前日裡即有消息,告知你將不日前來,便在清涼寺多留得數日!」

  三人回身轉往,劉君懷也將前段時間遭遇一一講出。

  詮濟法師歎道:「你等所猜疑不錯,妖族內一番形勢,也早有人曾經提及。君懷小友,你與蛇族這看似無意間舉動,更加坐實之前眾人所猜疑!」

  咎宜人也是道:「玄羽旗也有類似推論,只是此等傳說由來,多處於主觀臆斷,且有不同意見也是甚多,因此相關探尋才始終處於進展緩慢狀態。」

  劉君懷道:「眼下有一嫌疑人等鎖定,不過此人所屬人族中存在,具體名謂需要進一步驗證!在此之前,我需要年後前往空無海域一行,由那處回來,方會有嫌疑人具體身份鎖定!」

  「哦?你此行是為了那空無妖變?」

  詮濟法師神情頗為驚異,「看來你與妖族中高層存在有交集。不過你這次前往,可是要具備相當謹慎警覺。魔族與妖族氣息上有類似之處,兩族間相互偽裝十分便宜,需謹防有臥底之人伺機接近於你!」






穆離鳶 發表於 2017-5-25 04:30
第1271章 詮濟法師心神俱變

  較之一心精研三道者咎宜人,詮濟法師顯然對於妖、魔二族更知詳盡。

  接下來半個時辰裡,他始終向劉君懷講述二者之間顯著特徵,其相似之處,已然細化到眼神。

  見到詮濟法師如此耐心細緻講解,劉君懷也一改心內些許敷衍心態,仔細根據法師所描繪,於識海內一一推衍存儲。

  他卻是不知接下來某一日,正是因為今日裡如此詳盡獲知,在辨識隱匿者時候,帶來極其便宜用場,也從而深挖出一系列潛伏存在。

  這近乎半日裡,詮濟法師絲毫未提及噬魂槍一事,劉君懷也恍若無知無覺,卻是將樂聖仙師以及三界真陽心經,各做深度解析。

  良久後詮濟法師歎道:「君懷,你這位恩師了不得,其未來造詣不差於你。要知你自身乃秉天行事之人,有諸般運道幸蒙殊祥惠及。仙師其人卻是僅憑他個人佛道精義理解,其人攻文朝矻矻,講學夜孜孜,已近似修得功德極致於一身般存在!」

  劉君懷並不在意詮濟法師如此直言不諱,樂聖仙師也是他心目中崇高至上等同。

  詮濟法師似乎也不在意劉君懷此時心內所想,依舊言道:「須知人之煩惱根本就是貪嗔癡所構建,為了熄滅貪嗔癡,佛家講究勤修戒定慧,這便是有所求。在道家看來,有所求就是執念,而有執念就無法修道。」

  「仙師可貴之處,便是將此種執念凝匯為品質義理,看似淡薄,卻另行彰顯其中良好精髓。執念是一種態度,對待自己,對待他人,對待現實未來,對待生命之認可程度。」

  「它亦為對個人存在之證明,更是對某物或某人或某事特別執著,當執著過分之時,就會有怨念,唯有放下執著才會自在。仙師便是將此等執念單純消除方式,巧妙借用心經加以演化。」

  「從而結合佛義精髓自淨其意,使得三業皆淨,諸行皆正,與眾善行以奉行。繼而于增強舍心、遠離瞋恚之慈心善念相引導,促得體內陰陽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互為因果,由此自然修演出先天之真火,以時刻冶煉心內雜識!」

  「這就是三界真陽心經最真實存在意義,更為令我等佛家教義略有深研者驚駭的是,此等心經實際上並未刻意摒除或分割佛道二義經典,而是利用其真火純意施加二者互相依存﹐不可分離之動力、熱能,從而構架出良品基礎上開悟或見性。」

  「而且,此類心經不受任何修為、境界所羈絆,下至修真煉體,上至聖義探究,均可由真陽心經加以自行演變,藉以引垂。即使八、九境地尚未最終成義,以仙師所刻意凝結出合符三道極深蘊意,修研極深者,自行演化而得也並非多甚艱澀!」

  詮濟法師如此高深佛理精通,幾達無妄無癡無念聖人境界,卻依舊為自己講述所震撼。

  雖然之前曾聽聞自己徒兒大體講述,今日裡自劉君懷口中,更詳知三界真陽心經其中深義,他此等解析過程,同樣為自身了悟趨深悟得。

  道法、佛法本就有相通之處,均為緣于本心,追尋清淨自在之真理。

  相比他人,法師認知另有超然之處,能瞬間自其內善取善舍,旋即感知其中有為有作之處,他一番且析且悟推衍,教化旁人同時,也在時刻冶煉自身理義汲取。

  劉君懷對他此種如此透徹理解大感敬崇,雖然其人講述,自己早已有所只會,但這是他幾十年來修煉所得。

  而詮濟法師之前未曾修其分毫,相關名謂也僅為數日前獲知,卻可在劉君懷詳盡解讀下,這麼短時間內深悟其中,並敏極捕捉到內裡道佛兩家精義集萃所在,法師自身修為實已至,極為恐怖參禪證悟莫高境界。

  詮濟法師同樣深陷對樂聖仙師極深驚駭當中:「只有仙師至高賢良方正德行悟得,才會有如此真俗圓融之妙用心經撰得,從而至達廣濟之目的。雖然這與他自身所修聖賢之道密切相關,但其個人品行,能夠無視佛道兩教相異,從容自其中融冶各家精義妙理,卻是我這般半聖之體也未做到之事。」

  「精義測神奧,清機發妙理,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與道家聖智所見最真實理性,皆由一名未成就神人之體仙界中人,修築而得成如此譯經釋義其理永恆巨作,我詮濟堪為法師之名。」

  「通經釋義,其事優大,文武之道,所宜從之。能夠雄心打破道佛二者之間枷錮或是束縛,將之至深思想加以綜合整理為嶄新合著,豈可能用以創新膽識一言蔽之。」

  「此等有別于常規或常人思路之見解為導向,利用現有知識與物質,在修煉抑或尋道這類特定環境中,本著理想化需要,而改進創造新生事物方式,其自身意義已然超脫行為本意。」

  「自本質上講,樂聖仙師其人修為道行,已是具有超越品質。此等聖人身上才可見通晰萬事萬物神通,便是在三界真陽心經中一一展現。此心經修至大乘,可因果不沾其身,神游於物外,不以時空輪回為本,終可成就永恆永存。」

  咎宜人此時眼神裡,也展露出一抹駭然之色,他跟隨自家恩師兩萬餘年,從未見識到此刻,老人家這般近乎失態奮激狀態。

  在他心目中,師父早已修至真俗圓融,成就無邊功德聖道之下極致狀態。

  但此時所表現出,激動振奮甚巨心神波動,卻是他怎般也預料不到之事。

  劉君懷心內也是極為欽佩,詮濟法師此番認同自己恩師所創心經,絲毫未念及兩教教義之間暇隙,發乎與本心看待道家中人所使用道法。

  其心境之清淨無垢染,已達至明洞幽境界,派別機杼與他來講,已不存在意念講究。

  詮濟法師對二人心下心緒恍似未覺,言道:「此部心經,聞其風、慕其義,皆被其中陽氣流轉所奮激,不再為陰所困。一旦有所深研,必則逼迫自身體內自然天性迸發,且始終從屬與本善慈義之中。」

  「我已是焦急盼望仙師早早到來,與其暢談數日,好解心下這份感懷。只是三界真陽心經,最終還是道法運轉方式,說不得要請教,如何將內裡精妙,契合本教佛義相行體履!」

  劉君懷此時忽然笑道:「法師在上,小子我倒是有一取巧方式,只是不知此等佛門聖樹所加持,運行起來有何羈絆!」

  說罷,心念轉動,識海內妙法之樹,已是倏然浮現於身前。

  一時間,方圓數裡祠堂內佛光大作,祥和佛光揮灑,那株翠綠色樹苗狀妙法之樹,已是周身搖曳出普度之光。

  光芒當中蘊含著仁慈,施捨,慈悲,仁義等種種善念,彙聚成禪光,汩汩生髮大慈悲大關愛光華。

  更隱約有聲聲佛音吟誦,仿佛陣陣花香一般沁人心脾,帶給三人可洗滌自己心靈舒暢感。

  詮濟法師師徒二人驟然起身駭絕,神智瞬間遁入呆滯狀態,兩眼發直,口中喃喃自語,四肢也不聽使喚,像篩糠似的亂顫起來。

  識海也在一瞬間,已失去指揮自己行動能力,木頭一般地站在那裡不動,直楞雙眸,發癡般看著半空裡神聖所在。

  足足過得百息,詮濟法師識海內轟然傳來響徹之音,神智便即醒轉過來,口中已是驚叫出聲:「佛家傳承秘藏菩薩妙法樹!佛門聖僧之善根之木!」

  他不覺間周身所綻放驟巨佛氣,已是瞬間將身旁依舊呆滯咎宜人轟至十丈外。

  還未及咎宜人出聲驚呼,那浩蕩佛氣,已是同樣升騰起禪義大放,竟是自祠堂內傳蕩起轟鳴之音,轟隆隆湧向禪光籠及之處。

  交匯融合之勢,轉生於霎那之間,由此而生得璀璨光華,光彩奪目乍放,頃刻間將整個祠堂都被光芒所籠罩,充滿浩蕩佛義的智慧之光勃發,綻開金色光輝萬丈。

  靜則心氣俱寂,動則事理交融,便是此際漫天亙古蒼茫度化氣息泛湧寫照。

  無量光色旋即驟然間大放,慈悲智慧光影閃爍,劉君懷卻是在此時念動功德無量功法,一團金色佛光擴散開來,一頁書簡狀影錄當空鋪展。

  佛典之上,佛光隱晦,生澀的梵文印在其上,梵文浮動,恍若浮在佛典表面。

  隨金色佛光緩緩震盪,漸有一朵金意火苗狀光亮升起,猶如一盞昏黃孤燈,緊隨著金色佛光搖曳。

  更與下一瞬間驟然間綻放光華,照亮整個上空,金燦燦光芒一片。

  師徒二人神情稍滯,便齊齊盤膝而坐,心神轉眼間沉浸,意識漸至進入一種奇妙狀態。

  璀璨金芒在其周身浮盈之下,二人身形緩緩浮現半空,隨金芒汩動而漂浮不止。

  他們漫身氣息也旋即進入儀靜體閑狀態,心境也隨之舒緩淡然,仿佛化為大地上一顆平凡石子,或者是天空中一朵雲彩,平靜而淡漠,注視著這片世間所發生一切。

  功德無量功法所衍生佛門普渡禪光,本為天地間最強大蠱惑之術,但正宗佛家弟子感知其中,只會徒添諸佛慈悲智慧佛義加身,道德之力愈加精湛渾實。

  二人周身氣息,早已為佛氣所洗禮,此等教化凸顯佛氣,與他們本身氣質融合起來,迅疾生得佛宗高義,給人一種神聖感覺。

  妙法之樹所幻化無數玄妙字符,也自佛音詠頌中,散發出迷離金光,此類極致法則神輝籠罩一方天地,也絲絲縷縷沁浸二人體內。

  有極耀目金輝漸自二人腦後彙集,逐做巨大太陽般璀璨光華顯現,光彩奪目間無形氣勢爆發出來,霸氣橫空出世。

  光芒逐漸增強,使得整個空間都被光芒所籠罩,璀璨金芒在其周身浮掠生出,金芒中空間一陣扭曲,佛門普渡禪光轉瞬幻化為道道聲波漣漪震盪而出。

  聲波震盪裡,逐漸有一道佛影浮現,更匯作實形盤膝於空際。

  紅塵俗世禪意如花般霎那間綻放,汩汩暈蕩出聖潔光芒舒緩四射,如一朵皎潔如玉白蓮花,佛端坐在上,慈悲為懷本相彰顯。

  佛意滋生裡,焚香虔誠默誦吟章在耳邊極緩湧蕩升起,如時光流年般呈白潔花絮輕飄,似月垂幽簾,隱映美好景色。

  二人周身便有凝結而出絲絲馨風漫灑,映照得朦朧一片,滄桑厚重其中浮顯,滿溢著佛家大慈悲特有氣質,透露著佛之本質。

  禪道妙悟暈蕩而起,自不染世俗、無汙無垢禪氣中蓋世蒸沸,漸做勢騰,氣勢浩大,卻分外光明清淨。

  智慧之光呈波紋般漣漪舞動出現,舒緩出無盡金色和暖光輝,一股玄奧力量隱隱散發之內。

  便是不遠處劉君懷所在位置,也漫身濃郁檀香之氣縈繞,被淡金色智慧光輝籠罩,絲絲縷縷毫光刺目,照耀這片天地。

  古老梵文繚繞如柳暗花遮,與四周紛紛揚揚灑下佛光普照共映奇光,令得三人身上,每一個毛孔均有細微金色漩渦顯現。

  金漩撩起勢態,道道法則烙印種入其中,仿佛是巍峨山嶽般凜然乍現,使得他們周身氣勢漸趨宏偉。

  一方空間虛空忽生白熾通徹光芒,如同潮水一般流溢乍放,蕩漾出道道光暈。

  由此而生髮汩汩暖暖,粘稠如液體將各人包裹,使得他們身心無限接近佛光,貼近至善,融入功德,妙法流匯于自然。

  從而與自然合在一起,成為一體,自然就是我,我即是自然。

  那一刻三人身影都在漸漸虛化,與大自然融合在一起,回歸心靈質樸,在靜中見真意,在淡中識本然,于繁華處獨守清涼,於紛蕪處靜心養性。

  三人周身光耀依舊,獨屬詮濟法師身畔最為閃亮。

  他沉浸半聖境界已久,修為在有提升需要一個契機,此時妙法之樹炫音灌注,與功德無量功法金光佛義籠罩,便是此等契機降臨而至。

  音波已在他識海內化為滔天巨浪,衝擊得漫身佛義都洶湧澎湃起來,磅礴浩大能量氣旋旋即急速旋轉擴張,徒然噴吐無盡耀眼白芒,璀璨奪目如同兩輪炎日一般。

  轟然驚天巨撼傳自識海空際,半邊天空五色神光陡然閃現,數億光華如絲絛,轉瞬轟然爆發。

  神光甩過,頓時劃破虛空,肉眼可見一道淡淡音波,以極其緩慢速度,向著自身方向蕩漾而來,掀起無數虛空亂流,也讓一方天際陡然一滯。

  又一聲低沉聲音悍然升起,伴隨著道道久遠之氣沖天而上,夾裹著無盡家厚重古樸撲面而來。

  聲音響徹之處,恍若來自於無邊遠古曠久,頃刻令他一抹驚喜適時浮現在臉上。

  卻是那繚繞而出無盡光芒驟然彙聚,由此化作道道法則水紋蕩及。

  其間秉承宇宙大道法則則至理氣息滾滾湧蕩,激蕩起生機不斷攀升。

  詮濟法師也在這一瞬間徒然醒覺,身形轉眼間已漂移至祠堂之外,直向茫茫天際沖去,口中一聲清嘯,劃破虛空萬端流勢。

  懸至半空停滯,他兩眸猶如日月,一睜一閉間,仿佛世界都在生滅,道道神念之力猶如銀河流轉,蘊含了無比精純力量。

  周身赫然抖動,迅速蕩漾出一股強大勁氣,驟升滔天氣勢,如同神靈降世一般憑空生出,暗合無盡大道形成軌跡。

  轟隆隆如同開天一般撼天響動,于他體內勃然而起,一股磅礴聖潔光芒沖飛天際。

  劉君懷二人也被那劇烈轟鳴聲所驚醒,接連來至,眼望得半空中身影,不禁喜笑顏開。

  絢爛流光與天地元氣滾滾而來之處,詮濟法師漫身泛延氣勢,儼然如聖人般順乎天數。

  在二人眼中觀來,他此時仿佛已通晰萬事萬物,大千世界于詮濟法師周身氣勢裡,似可觀過去、現在、未來,掌中演時空、生滅、輪回。

  那迫人身魂宏威浩蕩裡,恍如意念一動,自有天道變化,無極無量,無生無滅,歸寂虛空,可聚可散,不生不滅,萬劫不磨。

  聖人與道合真,與非聖之間根本不存在由量變而引發質變問題,此刻詮濟法師便未見那等蛻變後氣質。

  而是他動轉造化之精義氣息流轉,已是極度順乎自然之道,而他自身氣息,卻是漸趨歸真返璞,恢復事物本身質樸狀態。

  此等狀態,即為道家所言生命返複到始初狀態,原初本性淳樸純真,方為大道本性。

  但返樸必需要抱樸,即為抱道守真,怡養生命真元,使之不為物欲所誘惑,不為私心雜念所困擾。

  劉君懷二人雖不甚明瞭其中詳盡,卻也能感知,詮濟法師此時狀態,雖已有本性淳樸,與道相合意味,但還是缺少一絲純真未鑿,天然完固細膩。

  此類感知雖然模糊,但詮濟法師身上氣息,顯然非完美聖人氣息那般感之透徹通明。

  二人心下也是明白,詮濟法師經由這一番佛義洗練,已是向著聖人境界邁進一大步。

  怕是他此時閉關證道,也耗費不了數年時日。

  正自心神巨甚湧動間,詮濟法師身形已是一個晃動,瞬間回落至二人身前,眼神中盡顯愉悅與松緩之念!





穆離鳶 發表於 2017-5-25 04:31
第1272章 因果妄正與福禍倚伏

  詮濟法師內心較之劉君懷二人更是激蕩,原本他認為自己已盡掌大涅槃種種示現神通變化,早已看淡緣生緣滅,雖不至具眾理而應萬事這般境界,至少心性已恬惔於浩然之域。

  卻不知今日裡感知劉君懷所帶來諸般佛家手段,直令得他久浸半聖後期瓶頸,再有深悟覺知。

  更難得的是,劉君懷所施出佛義闡釋,使得他周身氣質驟然生變,再也未見之前浩大佛義撩身威勢。

  至此精神與身體才真實正和一,結聚精氣以至柔順,一切負性心理能量被宣洩掉,達到集中與內斂。

  他自然早就深曉,修為並不單指打坐、練功,生活中善於體驗、反思本身就是修為,修為越高,內斂程度就越高,心靈平靜程度也就越高。

  但他修為就不見提升原因,便是此等反思與內斂始終不能融合。

  如今這等提升方式,他始終處於被動接受之中,此種情形令他這時依然深深震撼,他能感知心性磨礪與靈性魂魄精煉精巧之處,劉君懷所施展佛門功法,顯然是功德施為與良品凝實最佳契合方式。

  還有那一株佛家傳承秘藏菩薩妙法樹,乃是佛家秘典中無上存在,早已在上一次末法大劫中消失。

  如今突兀出現在劉君懷手中,又怎能不令他駭然失色。

  詮濟法師很是後悔方才所講那一番論斷,他始終認為樂聖仙師更具有功德無量睿智與深涵。

  對待劉君懷他自然不曾小看,相反以他認為,此人雖然年輕,未來證道也僅是時間問題。

  這裡有個前提,便是如何依仗他特殊身份,來最終制止滅世大劫繼續泛延勢態。

  因而在他意識裡,劉君懷更多需要他身份所伴隨諸般氣運護持,此時看來顯然自己此等便是過於草率與感性。

  他始終以為樂聖仙師對於道佛兩教最為深研,卻不料想,劉君懷身上佛緣已至像心適意、予取予求自如狀態。

  這般情形唯一解釋,他與佛之間業緣已化淨緣,早達得是身如影、從業緣現境界,業緣感知已至德操淵深,世無其比界面。

  業緣謂之善惡二業為招樂果之因緣,能擁有妙法之樹與至高佛家功法,顯然其中善業為緣起。

  也只有具備天大地大良善功德之人,方會被緣業因果所如此認同。

  可笑自己一直主觀意識產生嚴重偏差,因為劉君懷天命所擁有部分特權,使得詮濟法師過多個人偏見或局限性所限定,已禁錮他主觀印象,從而忽視自然真理存在原因。

  真理是對於客觀事物及其規律之正確反映,能夠對大自然萬端事物及其運轉規律,可直接施加影響之人,又怎可能被規劃為尋常範疇?

  也就是講,劉君懷其人,自誕生之日起,已具備道佛無限融貫兼容性,天意真理秉念加身,可行施一切與天地至理相違背責懲手段。

  他本身資質具有層見迭出、宏遠微妙道義可感察能力,此乃無限功業與德行有知相應存在,能破生死,能得涅盤,能度眾生,早已超脫修持清淨心方可令福德轉化為功德層面。

  實際上詮濟法師,已有萬年未曾有此等意識輕率之舉,一貫本於純潔無疵之淨信,內心始終清淨,平易近人,思想通泰,澹寧而自持。

  但面對劉君懷這位數萬年也不曾出現人物,顯然不曾深悟應劫二字更深層認識,且對於劉君懷之前所作所為詳知不多,才有此產生認知偏頗。

  在妙法之樹衍生出來那一刻,他心神已被深深震駭,由此而產生一系列神魂變異,始終處在識海一片混沌當中。

  自玄妙之音貫穿他識海,引起神智澄明那一刻,他方知其中緣起始終,才猛然醒頓過來。

  此時他便是一副神情古怪之色,望向劉君懷眼神裡,也多出一抹歉然:「已是認為我師徒二人高看與你,未曾想還是陷入常識性認知誤導。你身上所具有佛寓機緣,甚至要遠超與我。」

  「有如此厚重佛緣之人,一般均可在人間受到佛、菩薩及其它佛教人物愛護與關照,甚而不僅在於修行、精神上,更具備物質性佛義躋身。像是妙法樹這般佛家傳承秘藏,便是諸般高僧大德,也無緣感知!」

  咎宜人面露驚異萬千:「師父,那就是菩薩妙法樹?」

  無外乎他對於妙法之樹如此生澀,此物為上古流傳佛家至寶,古典上僅有其佛義記載,而不見明實圖簽記載。

  只因佛門先祖認為妙法之樹佛義深邃廣遠,將之描繪只會是一種褻瀆,而不會展現其半點功德心術妙義,因而除佛家中地位極高存在,未有人知曉其真正存在形式。

  詮濟法師點點頭:「六萬年前,它曾出現在歸元寺之內,滅世大劫後,便從此不見蹤影!它生於直心地,信種慈悲根,智慧以為身,方便為枝幹,五度為繁密,定葉神通華,一切智為果。最上力為蔦,垂蔭覆三界。」

  「其意便是妙法之樹要生長在正直之心地上,直心是道場,菩薩之心不能彎曲,不能諂媚,要正念真如;以信心為種子,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以慈悲作為樹根,用大悲水來澆灌;根本智為樹幹,方便智為枝條。」

  「以菩薩六度之前五度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為繁茂之葉和華;葉表禪定,不被世間八風吹落;華千姿百態之開合,表無窮無盡之神通;最後,以一切種智為果實,用最上力為樹上之蔦,垂下樹蔭覆蓋三界一切眾生,皆得清涼。」

  「此聖樹即佛門聖僧之道場樹,為善根之木,亦是功德心術妙音!彼佛壽量,即為無量壽佛,壽命長久至永恆,此為功德神通,待得施主神智洞達之時威力自在,道場樹無量光色,高四百萬裡。」

  「此種神通唯我佛家之人一生追隨之嚮往,然盡其壽命,竭其智力,悉共推算,所修成之果亦不過此術千萬分中不及一分。心術妙音猶如大海,深廣無邊,乃彼佛壽量佛心善音,以道德之力為秉持,析為百分,碎如微塵!」

  「無量壽佛功德屆滿之時,便是心術妙音廣發之際,微妙宮商,與自然相和,與無量光色交匯,清涼一切眾生!菩薩妙法樹存在意義,更多是建立對淨土法門清淨之信心,以正直之心,廣修六度萬行,成就諸佛一切種智。」

  雖然類似解讀,劉君懷得自於歸元寺印德大師一縷靈魂記憶,此時聽聞詮濟法師一番再解,耳畔仿佛又傳蕩起那深沉似久遠渾厚嗓音,心下裡不禁悲愴徒生。

  而劉君懷得其傳承之日,便註定為歸元寺一脈傳承之人,擁有佛典,身屬歸元寺弟子身份。

  但歸元寺業已化為虛無,也不必以歸元寺弟子自居,他只是以傳承佛典之人而已。

  也是天緣湊合,他自身所擁有佛道天眼通,方可完全將佛典繼承下來,也從此成為功德心術妙音,幾萬年來首次可打開之人。

  見詮濟法師問詢眼神投放過來,劉君懷便將這一切由始從頭道出,更引來師徒二人又一陣感喟。

  詮濟法師歎道:「歸元寺那時強盛,遠要比此時清涼寺宏大許多。便是此等存在,一樣抵擋不住末法末劫與無盡魔氣襲來之勢,君懷,若未有你之出現,怕是各界重蹈覆轍,再演上世悲涼!」

  劉君懷回道,「人之生譬如一樹花,同發一枝,俱開一蒂,隨風而墮,自有拂簾幌墜于茵席之上。由於偶然機緣而有富貴貧賤不同命運,但此等命運也是建立在事物定數與變數組合而成時空轉化之上。」

  「它亦為萬事萬物由宇宙規律所完全預定從生到滅之軌跡,改變過去以及掌控未來,也同樣為另類生滅軌跡。事實上,上天意志早有所查,只是需要其間過程,盡數符合自然演化規律罷了。」

  其言外之意,自有謙卑心念喻意其內,卻是引起詮濟法師更深沉歎息:「我之前念想也是如你這般,但今日所發生之時,已將我此等常規理念盡數摧毀!正如你所言,改變過程需要符合自然演化規律,但何人出掌此等生滅,卻是由上天意志刻意圈畫出來!」

  「預先註定進程,指生死、貧富與一切遭遇,皆為命運時然!但我恰恰忽略了上天意志所垂延受命於天。你這承天受命之人,與道家自然命定論、佛家因果論傳統認知有所相異。」

  「傳統論認為宇宙初始時因已確定,而相應之果自然就早有限定,二者莫不受各種物理規律、化學規律所制約,這一切也都源于宇宙形成之初初始條件。但正是此等常規認知,使得深研越深之人,越是忽略善惡利害之辨別。」

  「便像你這般存在,一切殺戮不僅未有惡業添加,反而會轉化為善業,從而澆鑄凝結出道德之力,這就是與傳統常規認知相悖之處。由此而衍生一系列看似扭轉乾坤、因果施為,卻同樣屬自然演化規律。」

  「因此而得出,你就是可改變世界最大變數,此等變數超乎於尋常概念下定數,佛法謂之因果妄正,道法稱其福禍倚伏!正如你道家太上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可你便是打破這禍福善惡門報正常人知之人,但天地間僅有你一人使得。便似空間五行力量把命運註定了,照理講命運是不可以被完全改變,但空間力量變化具體表現,尚具有天降福瑞將空間五行力量再行洗練,你便是承接如此洗練唯一存在。」

  默念詮濟法師這番講述,咎宜人垂首沉吟良久,忽而展顏笑道:「師父大人,您老莫非是講,佛義道義越是通達,對於教義執著越是深浸,但正因如此,往往容易忽略某些異乎存在?」

  詮濟法師微笑道:「正是如此!便如君懷之前身在仙界,他這等天命所歸亦或是應劫者身份,一經佐證加以夯實,便會引起知情者充分理解。但同等情形,在我未見到今日諸般佛家至寶之前,卻是總會有不理解存在。」

  「因此講來,義理理解尚需要一種更靈泛解讀方式,正是因為我在妙法之樹引導下,才可有此等嶄新認知。雖然此等與傳統佛義有所相異之處出現,幾率實在渺茫,但並非意味著切實不存在。」

  「實際上此乃佛義更深層認知,道家稱之為返璞歸真,佛教曰之造因得果。指無論製造何種因緣,必得相應之後果,可見造因得果,雖有人為,也是上天暗中安排指定。」

  「正因早有因果報應之說,謂前有因緣則必有相對後果,從而令為師始終沉浸其中而不可拔。今日裡悟得其中邃深,方使為師觸摸到內裡精髓,才會有此刻認知與修為提升!」

  說罷,他眼望劉君懷,語聲歡愉道:「首先要恭喜君懷小友獲得佛義這般高度認可!既端得巨甚氣運,也的確與佛家有極深淵源。卻是不知你所修佛門功法,可曾皆與一觀?」

  劉君懷遞過一枚玉簡,笑道:「此為與妙法之樹相得益彰契合功法是,曰之功德無量功法,大成後善音廣施狀態,與妙法之樹本身所具有心術妙音行義相符,義理相顧。」

  「此功德心術妙音自歸元寺開闢之初便從未被開啟過,其中神秘不得而知,不過歷代口口相傳,歸元寺弟子必將有一人能夠開啟佛典,這是祖上大能遺喻。」

  「我因具有佛家天眼通,方能將之再次開啟。因為即使外傳,也無妙法之樹加以輔就,所以我根據自身修得理解,行加妙法之樹其中無量佛光渡化,方刻錄出此等略有改動心術妙音流轉方式,更適合普通功法行徑軌跡加以引導!」

  接過玉簡,神念探入,略一打量,詮濟法師驚聲道:「果然富蘊佛義至深感悟,其存在本身以超乎清涼寺現有一切功法,即使經過改動,依舊為傳說中神奇之物!」

  劉君懷接道:「這部傳承佛典,歸元寺代代相傳,等待佛緣深厚之人開啟。因而我已為歸元寺一脈傳承之人。歸元寺歷代祖訓,並不強求方外之身,歸元寺業已化為虛無,也不必以歸元寺弟子自居,不會背負叛經離道惡名。」

  「功德無量功法,其中涵攝佛門所教授八萬四千法門之精義集成,乃諸佛慈悲智慧之音聲顯現,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由此而演化出道德之力,此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之佛法精髓力量,能夠清除貪、瞋、癡、傲慢、嫉妒以及吝嗇這六種煩惱,堵塞六道之門,超脫六道輪回,往生淨土而證菩提。」

  「印德大師一縷神念殘存,有至誠信仰相依託,堅定信念在支撐,歷經數萬年,一縷氣息尚存已是不易,我定然不會辜負其崇義大德,將之永久流傳下去,也是份內之舉!」

  詮濟法師點頭深歎,「雖不知因何歸元寺傳承佛典代代相傳,卻不將其中之功理,如你這般加以改變公開傳授,想是與那妙法之樹有不可分割相關。君懷,是不是此等改造之物,是否也蘊含天眼通部分理會?」

  劉君懷點點頭,「天眼通能了知十方諸化佛所現之法為何因緣,亦為應何心念所講之能力。功德無量功法為真實佛相顯化,天眼通所具有特殊視覺與感知能力,方可將其中若近若遠、若覆若細諸色,一一照化呈顯。」

  「佛法身菩薩清淨天眼一切離欲,五通凡夫所不能得,聲聞辟支佛亦所不得。因而,只有借用其所衍化感知,應作以遍為所緣及神通之基礎禪,並以一切行相引導,才具有這類版本功德無量功法實現!」

  其實此乃他刻意為詮濟法師量身打造,本意旨在與其之間首先建立良好交結基礎,卻不料想在神界出現咎宜人這位法師真傳弟子。

  不過它還是派上直接用場,能夠將此等佛家傳承秘藏,以如此形式就此傳播廣施,不僅為佛教愈加昌盛有所貢獻,也算是對印德大師良苦用心些許安慰。

  而且劉君懷天眼通獲得,一直被他認為是佛家至高存在所為,他內心深處對於佛家有極深感念情懷。

  這才是他不惜耗費心神,潛心積慮打造出此類可傳播功法,藉以感恩。

  不過,因為妙法之樹原因,旁人修得此部功法,能達及劉君懷所未來具有三成功力,也是難得。

  但詮濟法師與咎宜人卻是例外,之前運轉妙法之樹,已將二人體內佛陀普度法相凝結出來,卻是較之旁人,可具有劉君懷七、八成功力。

  佛陀普度法相為普度之光生源所在,佛光有吉祥,普渡,照人心明智慧之光蘊怡。

  佛家講究修心修性,其實簡而言之就是修煉做人智慧,智慧乃自腦袋裡得來,自然佛光也從腦袋上顯化而出。

  其實真正產生者,僅有那些被稱為大智慧者,大覺悟者,佛陀其內心產生大慈悲大關愛之心,而由其產生一種智慧之光,是一種極致能量表現形式。

  它與佛教中人所自行演化出佛義真身法相有本質其別,這一類僅為自身體內元神另一部分衍化,本身所具有能力與本體有之間從屬關係。

  而妙法之樹下所衍化佛陀普度法相,雖為虛體,卻是具有遠超修煉者本身能力之智慧之光生得、凝結。

穆離鳶 發表於 2017-5-25 04:31
第1273章 樂聖仙師飛升

  智慧之光為佛家最極致修得能量,與三尊法力也相差不多,且所具有普度廣施、皈依度化能力更為深刻,裡面教化之意要比威勢更濃烈,給人以皈依膜拜屈服之感愈加犀利。

  詮濟法師二人此時尚不得知,經由劉君懷進一步解讀,心內感念更是深沉,眼望二人眼神中所流轉銘感不忘誠摯,他已是知曉那一件噬魂槍獲得,已不再有絲毫難度。

  實際上,詮濟法師本就產生相贈之意,劉君懷身份原因之外,他所擁有嗜血三星也是關鍵。

  只是法師之所以刻意不相提及,便是在考量劉君懷其人心性與能力。

  能夠被衛道者所認同之人,德行本質上自然不再需要另行驗證。

  但三大至凶神器存在,持有本身便會招攬無數凶相彙聚己身,未有強悍能力,尚不能消弭就此流失危險。

  詮濟法師此舉也是最負責任之舉,卻未料想,還未曾刻意教化、引導與他,反倒首先身受劉君懷一番佛門傳承獲得。

  詮濟法師雖然投身與佛門數萬年,所接觸過正宗佛典自然無計其數,但如同道家遠古道統遺留類似,一樣有繁多傳世秘法遺失。

  末法末劫可傾覆世間一切,許多上古遺留隱秘,皆是出土而得,能夠將本門傳承一直延續下來門系,幾乎絕無僅有。

  劉君懷身上有正宗佛們傳承主要為三種,功德無量功法與妙法之樹之外,還有得自松印小世界,赤焰山脈內一處天然陣法內,那一部佛家真言法力傳承。

  此部獲得出自於欲將他佛光渡化,繼而奪舍之佛教聖僧舍利子,之內一縷聖僧靈魂神念,掌控著一絲佛家五字真言法力。

  那是他不過合體中期境界,能夠將聖僧神魂殘餘擊潰,只因舍利子存在時間跨度是在是漫長,遇到劉君懷之時,已處於神念彌留之際。

  那一枚舍利子為聖僧火化後所留佛骨,聖僧本命之火真陽之火,隨主人一起隕落,也寄存在那一縷靈魂神念之中。

  舍利子滴血認主,劉君懷也就得到聖僧真言法力傳承,那真陽之火卻只得之形而未獲其意,直到遇見陽秋道人隨留存真厚種子。

  但這一切獲得,也不如劉君懷最早獲及天眼通,同樣為佛教至高傳承,相比之前三類佛家秘典,依舊具有巨大優異之處。

  隨著劉君懷修為愈加深湛,竟是愈加摸不著當初那位老僧底細,而老管家體內修為禁制解開後,異乎尋常修為提升能力,顯然得到萬象樓真正主人暗裡協助。

  前幾日回往萬象大陸,松印小世界內老管家,居然在閉關衝擊神兵境界瓶頸,其修為晉升速度之快,較之劉君懷也不遑多讓。

  清涼寺巨大塔狀建築,為佛寺、佛塔和秘典石窟中佛塔部分,也被稱之為塔廟,與單獨存在祠堂間有段十裡距離。

  整個清涼寺,以塔為中心,周圍建以殿堂、僧舍。塔中供奉著舍利、佛像等,是寺院中心建築。

  寺前、寺後或另建塔院,形成了以大雄寶殿為中心佛寺結構。

  寺院坐北朝南,主要殿堂依次分佈在中軸線上,自外而內,佈局嚴謹,殿宇重疊、院落互變、高低錯落、主次分明。

  三人所在祠堂,屬詮濟法師專有會客之地,由縱深二、三座殿閣所組成,而是四周以較低建築,擁簇中央高聳殿閣,成為一個整體。

  祠堂即為高聳殿閣所在地,規模龐大,與清涼寺正殿大雄寶殿也無二異。

  清涼寺為神界佛宗翹首,自然短不了各系佛家門人與麾下勢力會常來常往,此處祠堂便是主要接待場地。

  三人這般巨大聲勢製造出來,當然會引起集中于此地客人們關注,就在三人交談間,已有部分人等紛紛前來。

  這些人中絕多為佛門中人,對於方才妙法之樹氣息最為駭然,隨內裡詳知各異,但也均覺出非同尋常意義。

  詮濟法師神情坦然淡定,不理會眾人對於他身上氣息變化多有詢及,只是將劉君懷與眾人一一相介,語氣中莊重之意,也瞬間被旁人所察覺。

  劉君懷僅神皇中期境界顯示,能夠得到詮濟法師這位佛界最高領袖所看重,使得眾人寒暄中,眼神裡驚異也顯而易見。

  他們對於咎宜人玄羽旗三旗主身份也是詳知,玄羽旗又為神界人、妖二族最高統領地位,在見識到其人與劉君懷交往間那等平等關係,心底裡震駭之意接連泛起。

  對於劉君懷身份介紹,也僅限於天罡殿門下,此時劉君懷大名在神界尚不彰顯,這就更加引起眾人關注。

  詮濟法師也及時將眾人關注力,引至功德無量功法之上,事關妙法之樹,卻是不再提及。

  作為佛界核心實力,清涼寺對於各個佛門勢力間佛典交流,也是極為慷慨大度。

  此部功德無量功法,他也為打算有所保守,但會分隔開幾部分,根據資質加以普及,這樣也極為隱秘,遮掩住妙法之樹真實存在。

  畢竟劉君懷所改動功德無量功法,蘊含部分功德、妙音氣息,足以替代詮濟法師此時身上氣息改變來由。

  這些圍聚過來客人們,均為各個佛門勢力中地位尊崇之人,其修為也至少在仙帝層面。

  其中不乏三兩名半聖存在,在詮濟法師刻意引導下,對待劉君懷也是相當禮敬。

  劉君懷那種坦然面對神情,令眾人心內嘖嘖稱奇,也逐漸意識到,此位年輕人來歷非同小可。

  自然有清涼寺相關人員前來應候眾人,詮濟法師也就乘此將眾人引入祠堂,他手中之功德無量功法,可是具有巨大誘惑力。

  而劉君懷在咎宜人引領下,也來至祠堂極深院落裡暫居之處。

  他也知自己暫時不宜過多露面,身份暴露需要一個循序漸進過程,這其中有玄羽旗相關步驟安排,至少在一年後空無妖變秘境顯現之際,他身份尚處隱晦當中。

  按照之前計劃,在他與妖族間建立起真正交流後,才會參與到實際戰事當中。

  原本打算辭別清涼寺,他就要前往第二重天妖族鬼炎暗冥祖地,但因空無妖變秘境一事,使得此行有所變化。

  他個人意願,要參與至秘境顯現一事當中,若是能夠進入其中,對於鬼炎暗冥之行,更增加被信任條件。

  好在不日將會有立人天師引領樂聖仙師前來此地,他只需在此等候,再與天罡殿以及玄羽旗相商即可。

  這期間,他需要與碧麟妖皇建立起聯繫,事關空無妖變,與之交流也是關鍵。

  清涼寺寺院占地數百萬裡,極深處後山峭壁,以及深山內腹處,便是秘典石窟存在。

  佛家大多秘典傳承,即是得自石窟中彩繪壁畫之上,因而這些石窟存在,也是清涼寺最珍貴佛教文化與傳承主要遺跡,亦為看護最嚴密之地。

  由詮濟法師刻意交代,這些存在也全面向劉君懷開放,在等待時日裡,除卻修煉,他便是在石窟中度過。

  洞窟多開鑿在險崖峭壁上,中央壇基及甬道齊全,窟頂作縱卷式,頂部稍趨平緩。

  由於年代久遠,洞窟壁畫大部分已剝落,殘存部以立菩薩與坐佛圖像為主,姿態各異,其中所蘊含同門別籍,不一而同。

  壁畫中色彩以綠、白、淺赭為主,線條暈染較淡。

  人物很少用墨色,以暈染為主,壁畫中人物皆已遠古時期裝扮,壁畫基部遍佈浮雕,裝飾極為富麗精美。

  各處顯現,均迄今十萬年以上,靈跡昭然,繪像勒石皆富蘊濃烈上古氣息。

  被開闢也有數萬年,自然不再會令劉君懷有意外收穫,但他依舊對此間存留,抱有極為渾厚興趣。

  壁上所刻畫珍藏佛經幾乎到處存在,尤其蔚為壯觀各式佛像雕繪,更彰顯歷史原貌。

  佛教石窟造像淵流具有舉足輕重意義,為教中佛義發源濫觴,盛典盡其深致,亦為佛氣最為濃溢所在。

  更令他驚奇之處,這些厚重佛氣自容於天地間,卻不曾遠遠飄逸彌散,始終繚繞方圓百丈內,精深佛義漲滿浸溢,與劉君懷自身佛氣居然有相融之勢。

  向身旁咎宜人徵詢,他笑道:「你便與此感知便是!此類佛氣來處,出自於佛像雕繪,顯然有聖僧加以意念護持,雖不能自行汲取,但佛氣中極深中佛義,卻是可靜心感受,能與自身所擁有兩相融匯。」

  他知道劉君懷身上佛氣相當純正,此地平日裡僅允許部分高層人士前來感知,其中也有名額限制,可見此間存在何等珍貴。

  能夠再次留滯數日,身上佛氣只會愈加凝精用弘,對於今後佛義深研有極高促進作用。

  佛教重視人類心靈道德進步與覺悟,便是此等佛義深悟狀態,依照悉達多所悟到修行方法,繼而發現生命與宇宙真相,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得到究竟解脫。

  佛義最直接感知,為修習佛法最好善緣條件,但劉君懷身屬、信奉道教,於此間更多為簡單佛氣凝精,相比旁人再次感悟般若最核心思想,他此種感知之舉,只會更加精煉。

  於是,在咎宜人相伴之下,於此留駐數日,他深刻感知身上佛氣便純淨許多,較之咎宜人,更是獲益明顯。

  不過外間已有消息傳來,卻是天罡殿有人員來到,前來送訊小沙彌,深知咎宜人身份地位之高絕。

  劉君懷卻由此等人物親自相陪,其中道理自不需明言,面對劉君懷他心內、行舉絲毫不敢怠慢。

  待得二人轉會祠堂,果見立人天師前來,他身旁就坐之人,不是樂聖仙師又是何人。

  跪拜之後,師徒二人皆是喜悅非常,樂聖仙師已與詮濟法師有過交流,劉君懷到來之前,二人正談性正酣,畢竟他們之間有太多共同追求。

  樂聖仙師此時為神兵中期修為,實際上他飛升上來已有十日,卻是執意不要打擾劉君懷,待得境界穩固,便馬不停蹄前來。

  天罡殿這段時日,也與之有過深層交流,所為之事便是三界真陽心經相關。

  一同飛升者尚有另外兩人,不過這次就留在天罡殿,他們僅為神兵初期,需要一段時日閉關凝實。

  隨同他二人前來還有劉君懷老相識,安邦與茂彥二人,令劉君懷感到高興的是,前者已然成功進階神帝初期,後者也已神皇初期出現。

  此二人跟隨在劉君懷身邊,可是獲得無數晉界相關資源,並且數次身入神奇秘境,心神均有甚多汲取。

  在他們回到神界,也適時進入衝擊瓶頸狀態,能夠齊齊晉級,也是厚積薄發體質。

  安邦神帝同時帶來黎明神皇最新消息,黎明神皇此時正在第四神域極東,玄羽旗屬下一小型勢力內藏身。

  他以飛升身份,不下十次遭到幾方勢力圍追堵截,因暗中有玄羽旗行加護衛,再有他極高深瞬移神通,卻也往往有驚無險避過。

  玄羽旗勢力中人均處在隱秘之處防護,才會有勢力不斷騷擾,而且參與人員境界越來越高,在神皇中期以上敵方人員介入後,這才尋得一地藉以藏身。

  黎明神皇雖是後期強者,但他所扮演萬象之人,卻是飛升者身份,僅僅表現出神兵中期修為,能夠數番從容逃離,瞬移手段起到關鍵作用。

  雖僅有劉君懷將近四億裡極限距離其中一二,也足以在神皇中期以下瞬間離去。

  但在神皇后期及兩位神帝初期出現後,此等優勢已不再明顯,也只有暫時隱蔽起來,才符合飛升者身份。

  之前所暴露出來追殺者,僅有數名相對低階神人被捕獲,另外之人,包括那兩名神帝初期,已處在嚴密關注當中。

  黎明神皇此時狀態,為竭力趕往第二神域玄羽旗路途中。

  一路躲躲藏藏行來行來,這許多神人參與到圍追橫列中來,為的便是阻止他與玄羽旗真正接觸。

  此時敵方勢力果然也將劉君懷納入視線之內,由此才會有隱身之人,埋伏在天罡殿之外。

  相比龐大玄羽旗,天罡殿門下眾人僅有數千人,並未見門派中有人與外界暗通,果然如立人天師所言,天罡殿門下弟子裡潛伏之人已基本排除。

  那些多達幾十位山門外暗伏之人,也未見與天罡殿有所聯繫跡象。

  因而立人天師認為,劉君懷當下身跡尚不為旁人所得知,即便是天罡殿內部,盡知劉君懷早已離開之人,也不過數名。

  而樂聖仙師今次飛升,同樣隱匿身份出現,才有天罡殿光明正大前往兩處飛升地相候。

  之所以有如今這等相對理想局面生得,便是早前所刻意留置出劉君懷與萬象之間很多漏洞原因。

  劉君懷笑道:「果然我與黎明前輩所營造出混亂之態,令得敵人各方深處諸多迷惑當中!此等情形還是向笛先生主動提及,卻是不知他此時身在何處!」

  較之安邦與茂彥二人,向笛先生與他之間關係又進一步,終歸與之交往要早出十幾年時日。

  安邦神帝回道,「先生已正式回道衛道者勢力,脫離之前守望者原因,便是下一步可能由他來負責與玄羽旗之間聯繫。去年他也成功進階神皇境地,我等幾人皆是借助於你,才有這般明顯提升速度!」

  劉君懷搖頭直樂:「兩年多不見,安邦大人怎地這般客套了?你們自身修為感知不見提升,旁人卻是毫無辦法可言!」

  立人天師與他們均為老相識,言談中也極為隨意:「向笛先生家族勢力,有多人在衛道者勢力之中,能夠身擔如此重責,不僅只會因為他與你或家族之間關係。如今劉君懷、萬象以及應劫者三個身份模糊局勢,由他來首先提出,此人智慧極高。」

  「或許他露面之時,即為另辟戰場時候,我希望在此之前,能將敵方中潛伏者確定下來。一旦你所言妖族潛伏之舉完成,你今後行蹤會很不穩定,各等危險也會隨之劇增。」

  「因此我認為自幾日後開始,你要再次進入閉關狀態,利用一年時間,能有境界提升最是驚喜。只因從此後你將忙碌起來,不一定會有時間潛心修行,我想空無妖變之後,針對你的身份懷疑會被確認,妖族中定然有敵方人員存在。」

  安邦神帝訝異道:「怎嗎?君懷,你這是要參與至空無妖變影像當中?」

  劉君懷點點頭,「借助於妖族進入地方內部更為隱晦,那件兇器取得尚在其次,如何勾引魔道與魔族間自相殘殺才是首要。因此我需要更多妖族信賴,方可令對方心甘情願付出。」

  安邦與茂彥二人知道碧麟妖皇存在,但也知蛇族實際尷尬局面,劉君懷這般打算,也的確為另一種保障添加。

  茂彥神皇言道:「既然仙師飛升來到,是不是近段時間,便隨我等一同前往衛道者?我二人就是前來接應之人,卻是未料到,被天師大人強行留住了!」

  立人天師一旁笑道:「自我這裡的不到確切信息,就想著從君懷身上打開缺口?我說你二人也是,仙師具體何時前往並非關鍵,三界真陽心經後兩重境界研修才是必要!」



穆離鳶 發表於 2017-5-25 04:31
第1274章 有疑不決直須爭

  茂彥神皇忙擺手稱道:「天師大人有所不知,仙師手內有一物存在,對於最終教義有極深牽連。對付末法末劫,並非神界間人、魔交戰這般簡單,如何將道義更多影響至各界,才是全面阻止魔氣蔓延關鍵。」

  「此等寶物叫做神仙壺,壺中別是一乾坤,其中道家厚德載物氣息,與天地自然極其完美契合最有更實際顯化。也只有仙師這般道德高尚者,方能承納其中百川,進而完善現實中道義不甚彰顯之處。」

  「衛道者數位天師大人可均有交代,務必將仙師儘快引往,方能以他崇高道德博大精深學識,來承接厚重大地與天道之本源深邃,從而以此來成就與完善完整道義顯化方式。」

  安邦神帝也是焦急苦笑道:「雖然詮濟法師前輩,同樣修得賢良廣施之道,但老人家為佛教中人。此道修成之人本就寥寥,怕是此等道義完善之舉,非仙師一人不可!」

  立人天師心下一動,立時察覺此件神仙壺不凡之處,卻也未曾開言查看,畢竟為私人手中寶物,自不好代越庖俎。

  而且他也未真心留住樂聖仙師,雖然強行挽留,也不會因此招得衛道者心生怨念,但也知其中緊迫。

  詮濟法師此時插言道:「來日方長,日後自有見面機會!既然另有要務,仙師且去忙碌,不過也不急於一時,再次多滯留數日,畢竟他師徒二人也是久別重逢!」

  他與立人天師一切尊稱樂聖仙師為仙師,顯是心內尊重之極,雖仙師名號入得神界已有不相適宜,但此稱謂在仙界早超越其本來意義,而是仙人們發自內心一種尊崇。

  顯然他們對於此等原因,已有所獲知,二人可是神界身居絕高地位者,對於一名飛升者這般禮敬,令劉君懷聽來。心內極為感激。

  樂聖仙師只是嘴角撇過一抹笑意,對於旁人這種尊重也仿似渾不在意,卻是翻手掌心現出那件神仙壺。

  「關於此件聖物,據說神界有二言形繪:仙境塵寰咫尺分,壺中別是一乾坤!其中自然別有洞天諸境,也如茂彥大人所言,道家厚德載物氣息深蘊其內,所流轉道中寓意也切實相對完整。」

  立人天師眼前一亮,相望詮濟法師一眼,眼神張若有所思,引來他微微一笑道:「無妨!此地雖為佛家聖地,由此昭顯道家教義,無關褻瀆抑或不敬之理。總是天地自然顯化,佛教也最求自然如雲則變態,水則興波,千奇萬怪望不可窮,貌不可似。」

  「道家講道法自然,我佛講隨緣度化。雖反對從事星相、風水、卜筮等行為,是因為這些與出離六道輪回,了脫生死無關。但這些都是這個世間因緣所致,由其前因後果與存在道理,道義亦為天地自然皆有開示,與此地演講道法,並非冒犯之意!」

  樂聖仙師嘴角笑意更濃,眼神中掠過一道敬佩之色。

  道家風水、地理是依據天體方位,與地理形貌而決定它對於道義影響力之好壞利弊,這是屬自然,順乎自然即可得天時之正、獲山川之利;背乎自然則反之。

  以佛教觀點看來,對於命相、風水之術,既不否定也不肯定,因為他們雖有一定道理,但並不是絕對真理,可信但不足以迷信,可不信,不信亦無大患。

  所以,佛教世尊禁止弟子們從事星相、風水、卜筮等行為,但也沒有反對他們存在。

  與佛教重地演示道家至理,怎般講也有不敬之嫌,主人如何看待,全憑口心是否事核言直。

  詮濟法師如此淡然看待此事,顯然非私人情誼原因,或者對道家所追尋有所看淡。

  他刻意關注樂聖仙師原因,便是出自三界真陽心經中,道佛兩教教義精髓融匯方式。

  此等存在意旨,強調同之一面,力求萬物畢同畢異,實乃事關兩教求同存異,開天闢地創舉,為辯證二者間思維方式之實踐範例,與各自教義漠視或駁雜混攪無關。

  但即便如此,也需要注意佛教中其他人等心念,因此,劉君懷心有靈犀,起身自此空間布下簡單禁制,以隔絕外界探知。

  樂聖仙師很是欣慰的望他一眼,隨手劃出一道虛幻光影,緊跟著口中念念不絕,即有大蓬神仙壺內氣息滾滾湧蕩出來。

  光影內也隨即出現壺中景象,照亮整個空間虛空,使空間內都染上一抹綠色光彩,五行氣息當中有明顯濃郁法則韻律,汩汩鼓動出祥光流霞如天道覆遐。

  眾修道之人皆眼露沉迷神色,心神處於隱隱萬象紛敷之中,潤物興雲沛雨滋潤浸體,通體酣透舒爽。

  便是詮濟法師也能感受出其中五行氣息強烈,淡淡威壓之勢與天地一體,天地自然氣息刻畫顯著。

  此等引來之勢雖尚屬模糊,但其中絲縷大道之清氣,也仿若神韻天生,與法則本源之氣相勾連,繼而衍化無窮。

  玄奧天地道蘊,來自于天地自然神韻蔓延之態裡,亦為自然至純所在,絲絲道紋意境漸自凝實而出,使得眾人隱隱有種豁然貫通之感。

  立人天師不禁駭然出聲:「果然與我所感知過氣息有諸多不同!大量五行元素,自其中彙聚成一條條元素河流,玄奧至深暈紋漣漪,便是一縷縷五行元素法則,更比神界天地氣息渾實凝重,玄奧紋路密集,卻仿佛每一縷,均帶有千斤巨力般渾厚非常。」

  詮濟法師也是點頭,「我不曾修習道家功法,感知不出其中更多精妙,但也能自其中感知法則玄妙氣息,卻是與神界有諸般相異。」

  劉君懷心下感知,體內三界真陽心經即於瞬間啟動,一股莫名感知迅疾遊走,識海上空轟然一震,眼前視野第次開闊,漸趨澄明。

  這股玄奧法則氣息裡木屬性法則氣息,令他感知明悟明顯,只覺得濃郁之極綠意流光,已生出破繭成蝶般蛻變跡象。

  此等蛻變般感知其中虛幻意味濃郁,卻也有地契無相之妙理,蕩滌出娟娟生機,不斷沖刷出識海綠意中煩苛斑駁,使得其中綠意流光,愈加純一不雜。

  他卻不知自身氣機忽有明亮閃爍頻集,令一眾旁人頓感驚奇。

  樂聖仙師自一旁輕言道:「這是他體內三界真陽心經自行流轉,大道本無形體,聖人道體蘊顯金光,體內金光寓意包羅萬有,真陽氣息便是此等金光最為有效凝結交引!」

  「三界真陽心經,即為真陽氣息行之有效運轉方式,感知天地自然中道蘊更為敏銳。此等神仙壺另一妙處,則是可源源不斷衍生此類氣息,於此等氣息內更易感知完整道義存在。」

  「按理說,僅有聖人方可真正感知完整道義,但有此等聖物存在,提前感知也未嘗不可,對於未來證道卻具有相當明顯輔助!不敢講三界真陽心經最為契合此類感知,但其中真陽氣息存在之關鍵,卻是不容置疑!」

  立人天師點頭喜道:「仙師也不必這般謙辭,三界真陽心經乃是世間絕無僅有之物,其中更借用佛教之大愛核心,其覺悟人生理念與道家道法自然相行匯融,從而凝結出眾善奉行、遵守十戒秉持下之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方可與此等自然神韻愈加沁浸!」

  他此時修習三界真陽心經剛剛踏入門徑,但感知卻是清晰,因此有此類詳盡體悟。

  但心經以道法運轉為基礎,卻是詮濟法師不能修習存在,因而他自不能有立人天師這般感知。

  不過詮濟法師卻是深信立人天師口中所言真實性,也不由得對那心經內真陽氣息運轉方式頗為賞識。

  不去刻意理會各人心中念想,樂聖仙師兀自言道:「實際上佛道二宗真正融匯並不現實,已經融匯之處也只可意會而不能言傳。我所建立三界真陽心經,便是僅能以道法運轉而來,基礎部分,與佛教中心訣功法具有頗多相悖之處。」

  「其中心經九境八、九之境始終未得,這裡既有我自身修為不達原因,也有佛教至理不明之處。或許此二境便可解決佛門中人修習守禁,此為最終理想狀態,尚在尋研當中!」

  詮濟法師贊同道:「兩者間的確有不能相融之處!但萬源歸一,達到某一種境界,也許此等相異,會有所兼容!正如道教所尋星相、命運,乃天體運行與所處位置關係,彼此間有其一定軌道,而產生氣候季節變化、地理位置配置與人物居住環境。」

  「若配合出生時日年分,予以相加、相乘與相除,便成生辰八字命理原則。可是從佛家立場說,人之禍福吉凶,是由於過去世善惡業,因而感得今生果報,這是先天而成。」

  「如果加上後天努力或懈怠,就會改變或影響這生命運,這是後天因素加上先天條件,而構成所謂命運好壞。因為過去世所造不同業因,所以感受到今生不同環境。」

  「所謂環境,包括父母遺傳,文化與文明背景,養育與教育,乃至兄弟等親戚、師長、同事者,都會影響一生命運。如果前生業因雖壞,感得今生環境也壞,那也未必是決定之壞;只要注意內心修養,身體健康,知識增長與智慧開發,就會改變原有命運。」

  「所以,命理不能轉,相理隨時變、隨心變,因此相無定相,命無定命。從佛教立場講來,風水、地理雖然有其道理,但也未必是決定道理,但古來佛門祖師也需在高地峻嶺,深山大澤,辟草莽,建叢林,安眾養道,成為後來之名山。」

  「既是名山,必占好風水、地理,曆千年而不墜,經萬世而不敗,但佛教未有風水、地理專業知識,因何往往還能夠改變地理,不假以人工而有自然變化現象?」

  「因而,根據環境與方位所得到自然反應,覺得非常舒暢,便是兩教間所共同認知。知其原理,進而認為此理與彼理,這便是理理相通所在。在我看來,三界真陽心經關鍵所在,在於體內真陽之火凝結,至於何種運轉方式,可根據自身所修,各有行加便是了!」

  樂聖仙師聽聞至此,才有一抹笑意顯現,繼而笑道:「法師卻是有所不知,我這徒兒便有單獨凝結真陽之火手段,可進而修得真陽之體。真陽之體又為真陽氣息源源不斷供給存在,法師就此凝結出來,自可根據佛門法義,來運轉體內真陽氣息!」

  他自身具有真陽之體,自然可感知詮濟法師體內,有無此等氣息存在與否。

  顯然詮濟法師也曾經聽聞咎宜人言及此類相關,他對於凝結真陽之火自然也是嚮往,只是不好向劉君懷張口才是。

  劉君懷取出一隻玉瓶,其內有一滴神龍精血,相比普通神獸精血,更是珍貴許多。

  他之前所贈出普通神獸血脈,乃是得自仙界那只陰風星熱貘,此物雖惡毒蠻戾氣息遍佈滿身,其體內神獸精血卻是精純無比,但不如神龍一族神獸血脈品級。

  神獸血脈本就屬純陽體質,三界真陽心經在服用者體內流轉,真陽之火即可應時而生得。

  但未有心經修得,一樣可有生得,但神獸血脈純陽體質,如何轉變為適宜人族真陽之體,則需要另行尋出功法來修成。

  經由咎宜人在側低聲解讀,詮濟法師這才抬起頭,向劉君懷點頭表示感激,口中卻是未有言語繪述,眼神中誠摯神色,劉君懷卻能真實感應出來。

  修為達到詮濟法師此時境界,已觸碰到遠離世樂,求出世法境界,對於虛情禮儀看得淡漠,旁人也是理解。

  劉君懷道:「有疑不決直須爭,相異教派固有理念不同,實際上心魂歸屬,是否契合佛心抑或相符道義根本,本身並不為關鍵,要甚體現在如何心魂盡得聖義,其過程兩教相爭現象,實則有益!」

  詮濟法師笑道:「君懷,你能如此勘透,實為難得。神界關於此類兩教教義之爭已不看重,不然我佛門中人,與你道門也不會有這般緊密聯繫。各自本心盡相執守,相關法義各尋其究,就如同仙師手中神仙壺,其內乾坤,各有所悟,僅是道蘊理解不同罷了!」

  「事實上,不管哪一門大學問,所涉及知識面極深極廣,所以一般不具備相當深厚學問功底之人,很難弄清楚其中奧妙,在實在表達不明之時,於是便產生玄而又玄之說。」

  「但無論其理論多麼玄妙龐雜,落到實處就是要有實用價值,這個實用價值就是是否窺得聖人門徑。入得聖人境界,又有何表達不明之處,卻非我等眼下能夠言明。」

  「既然有不明之處始終不得,無妨可借助於旁系他法一探虛實,乃是再正常不過。理念不同,並非喻意老死不相往來,不然與閉門自錮又有何二異?越是境界理解有所不達,越是容易產生閉門造車,故步自封謬論理解。」

  「但那等放開眼界之舉,相當忌諱曾未得其仿佛,又複失其故有,墨守成規與抱殘守缺同樣要不得,開拓進取方為最佳解決方式。便如仙師這般,三界真陽心經具有開天闢地意義,且受益者廣眾,其偉大之處,已等同于仙人聖祖所著聖賢書!」

  樂聖仙師個人理解更為透徹:「正如美酒自古以來都是為人所愛,連古代聖賢也不例外,他們也不致于喪失本性。你把酒器打破,做這樣地自我限制,不過是忌口,但心裡還是想著它,又有何用?」

  「人之誕生時無任何欲望,但後來欲望慢慢養成,皆是受到周圍物的影響。如果把這些誘因剷除,心就不會蠢蠢欲動。心能靜得下來就會快樂,不會受到欲望所干擾。所以忌口不只是忌口而已,也能忌心。」

  「一如故步自封最終演變為如今故步自封,並非以訛傳訛原因導致,而是越來越多人意識到自我禁錮之弊端。也如妖族所獨有不斷進化方式,才會有境界不斷提升。這也是人族聰睿所在,亦為最終天下有人族所掌控根本原因!」

  詮濟法師擺擺手,樂道:「仙師,這些教化之語,你我二人還是少提為是,個人自行理會方為最佳解決方式。我對你這件聖物具有極大興趣,可否能更多顯現?」

  樂聖仙師解釋道,「這當然未有問題!能稱之為聖物,自然非我眼下實力所能盡掌,不然便將諸位引入其間又有何妨!」

  說罷,他揮手間,又有更多藏宇宙之奧玄天地氣息流轉而出,絢爛而悍威光華閃亮之處,居然隱約有一縷無邊法則偉力氣勢悄然生得。

  更似有一縷大道真音響起,仿佛宇宙本源聖音詠頌,自半空中飄渺而出,深蘊汩蕩出深省教義,無上凜然,也瞬間在樂聖仙師周身乍放。

  汩汩生機湧動間,五彩與赤青顏色,兩相輝映於仿似無邊綠意裡,一種瀕臨大道氣運偶露猙獰,其間有星點神光閃爍。

  眾人便覺入體虹霓滋潤著遍身經脈氣血,柔和五行之力幾乎肉眼可見般緩緩升騰。

  劉君懷已明顯感知,此等五行之力,已具有生之力玄妙奧秘。

  生之力為天地間最難感悟、接觸力量,等類如混沌造化天地萬物之天地偉力,又仿似五行蛻變後五蘊不空祥瑞之氣。

  大意念聖法也有一念之間萬物生成、山河演變的偉力,這其中皆是蘊含著生之力,方可就此演化天地。


穆離鳶 發表於 2017-5-25 04:31
第1275章 嗡鳴佛音詠頌

  越來越多絢爛光華,已漸如光芒彩幕垂懸籠及,流轉出無比聖潔光芒,與原有天地元氣心意相通,進而透徹,更聚匯為天道法則一縷衍變。

  天地自然之音滾滾而來,在眾人頭頂結成一片雲氣,旋即進入識海當中漂浮。

  世間眾多滄桑變換景象,接下來也在雲氣中忽浮忽現,一縷綠意法則氣息似陽光掠過,貫穿如煙雲氣,股股綠色能量波動,漸漸在識海中映照四方。

  大意念聖法,一念之間,可決定宇宙演變,天地生存與毀滅;可讓天降甘霖,萬物欣榮;也可讓山河破碎,生靈塗炭。

  一切修得本源力量,均屬此類範疇,便是聲名赫赫三尊法力,亦為大意念聖法包容下各自顯示。

  但聖法僅為一個概括總稱,大意念即為靈魂之力最極致狀態,乃捨棄一切中間環節,具有無限穿透力無極思維狀態力量。

  德化情,情生意,意恒動,識中擇念,意念轉化為動機,能支配人體去付諸於行動。

  此時神識已為意念力延伸,最終與精神力、靈魂力殊途同歸;更為開啟生命、破譯自然、領悟真諦神聖存在,是滋養和照耀生命之水與陽光;是極致世界才具有聖體所有。

  而生之力本身乃是五行之力進化而得成,與靈魂之力已具有相互附著反應,居於物質軀體之內並對之起主宰作用。

  劉君懷便是因為生之力早早凝結出來,雖未進入神仙壺當中,生之力初始氣息,卻是令得他五行之力圓滿,感知天地自然愈加清晰。

  神仙壺中無邊綠意,即為生之力繁衍之勢鋪就,劉君懷身心浸於其中,體內氣息依照金水木火土金順序,依次不間斷循環。

  每一次循環,都是一種淬煉,雖然很細微,但卻無時無刻,隨著時間流逝而不斷提升。

  不知不覺,神仙壺世界東方出現一抹魚肚白,當第一縷晨曦如金色劍芒破空,撕裂昏暗,照亮一方。

  劉君懷對大自然感知,初時那等模糊感,也隨黑暗開始退去,識海感念漸趨明晰,正如白晝漸漸降臨。

  朝陽晨曦,灑落在他心神之上,驅散內心冰冷,與精神世界陰暗,讓他腦海之中,靈光一閃,似乎有什麼東西,要破繭而出。

  只是此種感知意識相當隱晦不明,但也如萬物復蘇,生機逐有復蘇,依稀中只感自己仿佛一株幼苗成長起來,從破土而出,伸出嫩芽,再至張開。

  生之力初始狀態,已具備五行平衡相生,雖僅為大意念聖法入門層次,卻不屬神界仙人所應有境界。

  便是在場數位半聖存在,未得證道過程,也不會有半點生得,雖不影響境界實力,但感知自然方面,較之劉君懷此時狀態,便有所不如。

  而劉君懷渾然不知,他借用生之力感知狀態,已是令自身逐漸泛起朝陽金色,與神仙壺內景象漸融一體。

  朝陽晨曦照射之下,晨風徐徐吹過,令得枝葉搖擺晃動,發出沙沙聲響,猶如一曲優美樂章。

  繼而使他漫身生機勃發,隨眼底一抹綠色閃過,五行相生相剋氣息,愈加自他本身氣息中明顯顯露,便如一年四季運行升降浮沉過程。

  此等過程一如深藏於地下水中,大氣逐漸生髮,帶動萬物復蘇,樹木生長條達。

  五行物質,各有能力,木氣疏泄,火氣宣通,金氣收斂,水氣封藏,土氣運化,令得他周身大自然清氣繚繞,天地自然之音滾滾如雷而來。

  他胸中五氣不由自主從胸前升騰而起之時,卻不知周圍諸人,卻均被他滿身氣息所驚擾,赫然忘記自身心身所在,目瞪口呆凝望著。

  在劉君懷頭頂氤氳運氣凝結而成之際,識海內也漂浮出神仙壺內同樣景致。

  諸般幻象如世間眾多滄桑變換,在雲氣中忽浮忽現。

  突兀一縷綠意法則氣息似陽光掠過,貫穿如煙氤氳雲氣忽至,綠色能量波動翻騰勢起。

  天眼通紫色圓球頃刻間急速旋轉,道道紫色光暈暈蕩而出,與那綠色能量波動快速融為一體。

  氤氳雲海籠罩下,識海天象幻境衍生,天地間萬物也仿佛瞬間叢生。

  無數自然景象開始在霧氣中顯化,隨舒緩氤氳流轉,暮靄樣法則自然蘊意湧蕩,如夢似幻。

  劉君懷深深沉浸在此番體悟意境中,不可自拔,漸覺玄奧氣息,緩至泓邃如一汪至清純凝,如靈泉灌溉匪休,盡數流淌於他識海當中,其蘊包孕深遠。

  諸般天象幻境演化出,無數天地自然深遠晦澀古韻字符,在識海上空,凝結成一個陰陽黑白二色輪盤,旋轉不停。

  各色璀璨神光一時間大盛,外人觀來,只望見他周身多色炫彩隨衣幘而舞,俯仰屈伸于奧妙生機之間。

  無限神輝光照肇顯下,劉君懷其人漫體寶氣渲染,如異寶奇琛,卻盡顯天地渾噩之真。

  自他體內所生髮,甘露灑心般澈底澄清頓起,教眾人一時陷入神清氣爽感知中,如晝閒人寂,聽數聲鳥語悠揚,不覺耳根盡徹。

  更有耳目通暢感傳來,仿似夜靜天高,看一片雲光舒卷,頓令眼界俱空。

  這仿佛瞬間所演變出來感知,包括劉君懷在內,均恍然未見頓覺,僅有神仙壺主人樂聖仙師漸有一念醒覺。

  此時眾人同樣在感知壺內天地,只是那一方天地自然,卻是將劉君懷當做一處轉承媒介,經由他自身識海再行衍化,竟然呈一種五行運轉後實質化狀態顯示出來。

  此等顯示為飄然遠引借用,繼而經由他某種切實感知演化為寓意騰沸,轉而形成觸手可及,法則紋理真實顯化。

  這種可供旁人直接汲取天地感知,樂聖仙師需要身入其中,沉心感悟多日方可得,卻不料由劉君懷從中施加凝精過程,由此而流轉出法則玄妙紋理。

  仙師心下暗自驚駭同時,也徒生欣喜之感,自己這位愛徒實在是令他捉摸不透,漫身手段層出不窮,每每便可有恍若神聖之處顯露。

  劉君懷這廂裡,周身倏然勃發浩蕩道蘊瑩然,居然激發體內那一枚上古聖僧舍利子。

  他得到此物時,聖僧那一縷殘留靈魂神念,已處在即將消弭狀態,即使最終為他精血凝結入體內,聖僧意志已被抹除,但其靈魂之力一直處於緩慢復蘇狀態。

  不曾想,卻在今日,生機倏然被激發,一股厚實法則之力自其中暴湧而出,金色佛光自其中轟然暴起。

  金意佛光猶如祥輝普照,使得劉君懷周身幾十丈,形成具有光澤佛光光幕,煞是炫目。

  在這一刻他身軀仿佛須臾間虛無飄渺,身影正在慢慢淡化,自周便泛生貫穿天地威壓凜至。

  而他腦後金色漣漪突兀生得,紋理蘊蕩中漂浮出一縷神魂,漸自化為他般模樣,正矗立於半空之上,大道法則之下衍化法相分身,旋即顯現。

  佛光光幕每一次鼓動,即有漣漪暈蕩而開,便是將法相分身,愈加凝實幾分。

  足有半個時辰,金色光霞方才巨甚擁簇,徒然迸射出萬丈神光,法相分身也在法則氣息鼓脹之間驟然生長,轉瞬化作百丈實質法身。

  法身面容堅定,雙目間精光奕奕,周身氣息流轉之下,絲絲縷縷法則氣機溢出,轉瞬籠罩全身。

  無上威凜,沖蕩起浩蕩金霞在那一方天地盛極席捲,於瞬間貫穿祠堂頂層遮擋,破空沖向雲端,將百里內虛空,萬般駁雜風捲殘雲般一掃而光。

  法相分身也隨之消失不見,自空際裡再次顯現而出,睥睨眼神冷傲而精深,宛如俯仰天地巨人一般,給人一種沉重壓迫感,使得一方虛空彌漫著威懾凜厲氣息。

  氤氳雲海裡,有通亮光閃頻發,自法相氣勢升騰之時,應勢彌漫起一股玄奧力量,伴隨著空靈絕世氣機潮湧開來。

  而地面之上,劉君懷已步出祠堂外,一道粗壯綠芒赫然張顯,破佛光光幕穿出,猶如煌煌天光去勢,在威凜中環暈泛延。

  去勢光華流轉出聖潔光芒,飛遁與法相分身頭頂處轟然炸開,嘶嘶生髮道蘊法則氣勢,盛勢雄壯,久遠綿長。

  自天而降聖潔光芒,似如水般輕柔,緩緩飄灑落下,引得無數人紛湧而至,在詮濟法師緩步而出,眸光掃視下,無一人飛向半空迎納,而是紛紛跌坐盤膝,探出心神感受。

  在他昂首仰望高空裡,金光燦燦法相分身之時,清涼寺天與峰之間,空際裡那座玄奇萬丈佛陀虛影,卻在此刻徒睜善目,兩道祥和神光豁然閃亮,徑直望向法相分身所在之處。

  「轟!」

  萬丈佛陀周身一陣顫動,振盪出神靈布化般音波鼓脹,於轟然聲裡嗡鳴起浩大佛音詠頌。

  佛音充斥清除煩惱,心深清淨如天籟,聞聽者心有煩惱障覆,立得解脫。

  更有地寬天高心境透爽感截然而止,由此生得鶴夢之悠閒,便如那雲深松老,淡看人世間。

  忽睹天際極處有彩雲溢出,得乾坤清純之氣立顯,遙遙垂落中,傾灑宇宙活潑之機。

  幾點飛翠落紅,便在萬丈佛陀袖袍舞動間倏然顯現,如電閃之疾,沒入劉君懷眉心不見。


穆離鳶 發表於 2017-5-25 04:31
第1276章 機緣巧合

  劉君懷識海內,當即有一道完整法則悟透清澈,卻是五行齊備下之整體貫通,蘊含五行凝聚後的感知脫枷,轉瞬將識海上空,生之力法則紋理字符吞噬一空。

  吞噬引來一陣神識昏暈,旋即醒覺,即可幻化為更清晰生之力橫亙當空。

  瞬間感悟也令得他霎時間心神蛻變,仿佛一道光亮倏然貫穿識海,深不見底的道蘊喻意滔滔,盎然中平添一份澹泊寧靜。

  而此刻他所激蕩起無盡金意佛光,化作浩蕩金霞,被那座萬丈佛陀相隔千里吸入如鯨吞。

  趨勢引帶起氤氳雲海形成一道清晰流轉軌跡,像極了雨息晴空後彩虹匹練,呈半透明弧形浮現在雲天之間,匯結為一道完美柔和色彩凝固。

  彩虹七色分明,燦爛奪目,與此時漫天綠意直通向天,映照得遙遙垂落乾坤清純之氣愈加彰顯。

  清純之氣亦為天地間最精純元氣,所衍化精氣飄灑裡,與法相分身所普降聖潔光芒交相輝映,映得那片空際如無數亮斑閃爍。

  萬丈佛陀一番舉動,卻是未曾驚擾眾多闔目靜修之人,便是清涼寺這些早已見慣佛陀虛影之人,也未曾感知其中氣息變幻。

  僅有劉君懷、詮濟法師與幾位修道之人,親眼目睹這神奇一幕。

  在旁人尚屬震駭呆滯狀態之下,詮濟法師遙向千里高空萬丈佛陀合十為禮,以示敬意。

  卻見萬丈佛陀雙眼下垂,目光注視與他,藏於寬袍中右手,撚指彈出一道佛義神輝,幻作光影,瞬間閃過虛空,迸射入詮濟法師體內。

  詮濟法師旋即遁入一種空靈狀態,道道金意佛氣流瑩盤旋于頭頂,初如晨光熹微,轉而便光彩溢目,自他全身沒入一陣光彩暈蕩之中。

  劉君懷也是緊閉雙眸,心神沉凝,任由天靈印記倏然溢出識海,天靈印記徒然乍放光華,自識海內掠射千丈,呈耀目光流湧蕩。

  妙法之樹,也嘩嘩流淌出強烈感悟後之心潮澎湃,匯入光流流轉。

  樂聖仙師等人,此時均紛紛驚醒,盡皆盤膝而臥,盡情沐浴在這聖潔光芒世界裡。

  聖潔光芒即為上善蘊涵般五行能量體,更有一縷道蘊深蘊其間,剝離于自然法則,蘊含五屬性生之力。

  不同于劉君懷感知,之內生之力氣息並不能令他們心生恍然知悟,但可使之入體,轉作深層自然理解,更可辨識陰陽之理。

  此時劉君懷會心不在遠,得趣不在多,徹心體悟所贈與嶄新生之力。

  此等新意了悟雖僅一線,自這狹小如盆池拳石間,居然有萬里山川之勢般感受。

  其中極深奧寬廣蘊怡,直似聖人片言隻語教誨,宛然見萬古聖賢之心,隱可感高士眼界與達人胸襟。

  只是其內諸般奧玄聖義,讀之晦澀,越加深浸,越感趨炎漸暖,暖後更覺寒威;或是如食蔗能甘,甘餘便生苦趣。

  便是如此養志于清修而炎涼不涉之心態,令得劉君懷棲心於淡泊而甘苦俱忘,其自得為更多,遠甚之前數番苦修。

  他周身氤氳雲海薄霧方散,諸般法則氣息如江河清澈,無盡法則紋路在識海內流淌彙聚。

  此後,天地景物漸至平息,如山間之空翠,水上之漣漪,潭中之雲影,草際之煙光,月下之花容,風中之柳態。

  天地間妙境由此而生得,若有若無,半真半幻,最足以悅人心目而豁人性靈。

  在場眾人,時時以諸般景象後餘韻注之心目,皆是徹上徹下得真意,圍繞著清涼寺深處祠堂數百里氛圍,天地一片靜寂,便是那千里高空萬丈佛陀,此刻也是闔目垂斂,仿似遁入無限悟機境界。

  清涼寺山腳下,莽林間,各處宮殿廳堂,悄然湧至人群,絡繹不絕,卻無人膽敢發出半點聲響,尋得一處空隙,便是盤坐其中。

  萬道金霞雖被萬丈佛陀所吸納,仍有凝實佛光猶如朝陽懸在天,呈一種暗合天地至理形式顯化,無時無刻都在以一種玄奧韻律律動著。

  每一次律動,似乎都在與天地間一種莫名規律同步,更似溝通天地後敏銳識覺。

  道韻感悟屏障牽絆此際再也不見,每人心境,均被冥冥之中一個恍似深遠聲音喚醒。

  所有人均放開神智去盡力融入這一方天地,去助他洗練身周萬般駁雜氣息,感知更精湛天地精義仿如道蘊。

  道蘊裡自有威勢留存,盡顯天地法則之幽婉深邃、韻味悠長。

  其威勢顯化,均屬能量與物質相互轉換,其中理解能量狀態不同,諸般豐湛哲理及修持理法也各有相異。

  這番氣息中既有亙古不變之天地至理,也有廣浩佛義義理張施,諸般道法均是道之不同載體,即為道蘊不同理解層面。

  此等佛道二教齊聚修悟景象,乃是天地間罕有融洽場景,黑壓壓上萬人際只是表像,佛道相融相濟方為神奇。

  雖僅有數名修道中人存在,但漫天繚繞佛義,與道家所追尋道蘊之間,卻是無丁點相互影響、羈絆,便是神奇真正原因。

  能夠透過二教教義不同意義,理解到哪一等程度,並無甚玄奧之處,也只有真正融入思想境界當中,或者真正去感受到那種內涵,方為此時眾人心態。

  由此而令眾人忽覺,何等思想境界,決定感悟自然資格,從而起到支撐自身境界提升效果。

  無論何種教義皆為異常玄奧隱晦道理,均不能強行理解,需要沉澱淨化心神後的順其自然。

  這並不僅是道家抑或佛家學說,而是所有道蘊裡,自然法則之下的根本原則。

  此種思想境界,相比于真實自然感悟更虛無,不能將天地感悟,真正融入自身思想境界層面,不足以支撐更深層玄奧秘理感悟。

  不知不覺間,這種靜修狀態便持續過半日,待得那片天際,再行恢復之前那般恍若虛無,且飄忽難尋,一眾人等才漸次醒轉過來。

  人人面上均現喜悅之意,看來各人皆有不同感知收益。

  返回祠堂路途中,樂聖仙師走上前來,向著劉君懷道:「未曾想到,僅僅是令你感知神仙壺內氣息,便引來這般奇妙天地感應。不知你今日裡有何獲及,為師只覺得體內,五行感知卻是愈加明晰起來!」

  劉君懷點頭回道:「聖潔光芒便是五行蛻變後的祥瑞之氣,又始終在道韻氣息縈繞之下,五行屬性感悟突飛猛進也是正常。這五種自然感知齊頭並進,方會有五行之力未來蛻變可能!」

  他身後立人天師接道:「天地萬象羅列之前,你身上氣息,仿佛與壺內天地無限勾連,由此將其內自然氣息引出,這又是何等緣故?」

  劉君懷笑道:「此乃小子我五行感知,已然進化為生之力初始狀態,而壺內天地氣息中,也有同樣生之力明顯裸露在外。兩相勾連,由此而生得這般自然氣息繁衍之時!」

  「而生之力乃為自然氣息中生機最為顯盛狀態,卻是無意中,激活我體內一枚上古聖僧所遺留舍利子。此枚舍利子原本處於生機彌留之際,因為感知無限生機存在,繼而將之完全喚醒。」

  「又因其內一抹聖僧靈魂神念能量激發,繼而衍生無盡佛義湧蕩。因此而促就我體內法相分身進階,更因法相進階而綻放佛義金光大盛,直沖入天,才引起那等天地萬象羅列!」

  「連番反應所激蕩佛義,令清涼寺高空裡萬丈佛陀虛影感知,再行由他引出佛音詠頌,音波震盪又泛延出天籟妙音。一連串機緣巧合,卻生髮這般巨甚聲勢,實在是奇妙之極!」

  他這一番解讀,令得身旁之人皆是神情變幻不斷,乍一聽聞,仿似虛幻神話,但細細回念,卻也處處合理。

  只是其間居然隱含如此複雜承接轉折,頓挫抑揚,令眾人進階瞠目結舌!



穆離鳶 發表於 2017-5-25 04:31
第1277章 道佛兩教之爭

  這一連串驚奇異象承接,便是劉君懷自己事後想來,依舊感覺匪夷所思,其中關鍵在於清涼寺萬丈佛陀虛影。

  他不知虛影存在是何原因,只感知其存在,應是清涼寺數萬年守護,或許萬丈佛陀本身即為聖僧佛祗意志凝結,其目的便是看護這千萬裡佛門聖地。

  樂聖仙師等幾人也是一臉迷惑,詮濟法師正色道:「君懷,你口中所稱呼萬丈佛陀虛影,為神界佛門拈花古佛,乃清涼寺六萬年佛意相參,所締結佛理因果,與此間聖地靈脈、曼荼羅壇場精氣相容,佛性經年騰起而凝結佛果聖象。」

  「曼荼羅是佛教高僧修法壇場,其中畫諸佛、菩薩形象,表示諸佛以大日如來或毘盧遮那為首聚集加持續,圓滿具足,在此之中修法,因為有佛加持因而可速成佛果。」

  「亦為一種認識世界、分析事物方法,因為一切事物都包括時間、空間、用途與特質,任何一個過程都可視為曼荼羅,也稱作佛門密法壇場。諸尊所具足相好容貌之圖畫,稱為大曼荼羅,此座佛果聖象即為清涼寺大曼荼羅存在。」

  「他集萃清涼寺六萬餘年諸尊之威儀果業,在感知其氣息壇場下修行,可幫助修行者修持容易成就,也為清涼寺無上守護佛陀。誠心信奉自清涼寺守護佛,其所生髮靈光自然能加身護體,化煞祛難。」

  「心存善念,常誦真言咒語,使有緣者逢凶化吉,離苦得樂,順達豐盛。此位清涼寺所供奉護法善神,數萬年香火、信仰法力與諸尊舍利因緣具備之時所演化。」

  「當然這番解讀乃是對外公開宣稱,清涼寺歷代主持中流傳,其中有一縷寺內聖祖意念秉持。他所存在真實寓意,並非其中一抹聖義力量守護,而是佛義因緣看護,目的只為有緣人能惠及!」

  「換言之,若是某一日魔氣大宗來襲,這尊拈花古佛並不會自身施加影響,而是保存清涼寺佛義破空而去,留待他日再行衍續!但他能感知前來之人中有緣人佛緣功德契合,會感知其佛性加持己身。」

  「像是君懷你方才所得到幾點飛翠落紅,即為他感知你體內所弘揚佛氣,更緣由此間天地異象,乃是你所擁有生之力氣息所造就,從而將生之力相關相贈與你。」

  劉君懷點點頭,「那幾點飛翠落紅,果然將我體內生之力就此演化!佛教思想博大精深,清涼寺為清淨之義,亦為清淨修行場所,極便於心與佛交流。拈花古佛乃心靈所打造幻象,敬告之,不可太過於執著外在,反而會迷失其中。」

  詮濟法師笑顏贊道:「你果然心內擁有佛性,這般迅疾便了知根源所在!佛經曰,未斷我愛,不如潔淨。愛恨恩仇,皆是情障。當你知道迷惑時,並不可憐,當你不知道迷惑時,才是最可憐之人。」

  「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存在,今日之執著,可能會造成明日之後悔。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永遠也不可能給你煩惱,皆因自己內心放不下強求的欲望。放下非分欲望,便是佛緣。」

  「佛緣,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有佛心之人不去看眾生之錯;只看到眾生過錯,卻看不到自己過失之人,枉談‘佛’字。要認清自己,看清楚自己要做之事。不要把生命浪費在令自身一定會後悔之事,也要看清楚事情後果,因為你要對那個後果負責。」

  「不要把生命浪費在一定會後悔之處,對己對事負責,便是與佛有緣。魔族之類存在,與佛間關係自不待言,魔性心態也是一種情障,所從事行為也是非分欲望。」

  「我清涼寺守護佛,為整個神界佛教拈花古佛,不會望及魔性眾生之錯,而是昭示魔性存在,本就為天下眾生所釀就。因而魔性泛延而至,只能由眾生自行解決,而不能依仗佛祖抑或神祇!」

  樂聖仙師歎道:「執著與迷失,往往僅在一念間。方到今日,我才知清涼寺之名由來。來到清涼寺,方知拈花古佛因何故在此駐留。清淨修行方是佛性本來意志,當機緣與因果成熟時,佛緣自然會來到我們身邊。」

  立人天師卻是一旁呵呵樂道:「道教主要宗旨是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濟世救人。此等主動性恩澤廣施,正是與佛教未斷我愛,不如潔淨之善念感知教化相悖之處。」

  「在佛門聖地,大言特言道家真理,自然有大不敬之嫌,我等今日裡也就不再對此多做深研,各人修行所得,自心當有感念!正如今日在此地之人,便有仙師、天師、法師三種稱謂,來由各有緣故,信奉也各有不同!」

  詮濟法師面上笑意不變,並未因為立人天師這番言語,乃是刻意提醒在場修道之人,莫要被佛家道理所迷失,而心生絲縷不喜之意。

  兩教間如此教義爭執由來已久,像是詮濟法師這般,心性有相當悟徹之人,定然不會因此而感到憤忿不寧。

  而且目前大敵當前,也著實不適宜再做無謂理念征討,大勢所趨方為共同關注目的。

  劉君懷心下生笑,但也感無可奈何,對於此等爭執,自己恩師最為理解,因而他早早意識到兩者間相融相濟必要性。

  雖然此類結合極有可能不會成功,但主觀努力卻是不肯放棄。

  像是三界真陽心經,便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得來,不過因為它之存在,已是極大刺激到道教中人,雖然此等效果,更多是因為心經尚屬道家法術,其中神奇效果卻是已初見端倪。

  像是如詮濟法師這般聰睿如斯,也是轉念便即聯想到此處,於是開口道:「仙師為仙界稱謂,我等也多為那一地出身。實際上各教修煉者中,並無此等名號,樂聖能夠獲得,無外乎才學與德行據為首者!」

  「修仙大道,達者為師,這種達者可不僅僅是修為境界,更因湛恩汪濊般,深厚恩澤廣施。還有那高出霄漢,聳立山壑之廣闊胸懷!堪稱仙師者,才學、德兼備,坦蕩不羈性格中,亦為超然而無所拘忌原因所在。」

  「各道間現實狀況是,同道者往往視人情往故於塵土,過重與論資排輩;異道間怠惡相輕,更將對方描繪為家有敝帚,享之千金之流。正是此種互相詆毀、冷漠排斥,使得一家之言弊病從此流傳。」

  「正是這般不善立論泛延,令尋常人等只看重古人,輕視今人,崇尚名聲,不重實際,又有看不清自己弊端,總以為己方才可由生賢能。卻是不知,騏驥千里奔馳,並駕齊驅,互相欽服方會有兼收並蓄共榮。」

  「當然,此等異道間爭鬥,卻是天道意志所樂於見到之事。天地元氣尚有清氣、濁氣之分;世間萬道各有參差;善惡理解也有相異之處;曲調和寡在於知音;饑寒之迫,安逸之樂,天地間共存。」

  「這些均為上天所刻意製造,一如日月有明暗之別,萬物一樣變遷生死,流傳後世也絕非僅有盛大不朽!榮與辱共蒂,厭辱何須求榮;生與死同根,貪生不必畏死,便是上天容乃萬物之根本。」

  「但我輩修行之人,本就修得逆天之行舉,能夠信奉天意而不可妄自迷失!仙師所創三界真陽心經,當為現世膽敢挑戰天意之人,或許初衷非出乎於此,這等勇於創新,打破舊有枷錮之為,卻是絕少存在!」

  立人天師頻頻點頭稱是,他言道:「天欲禍人,必先以微福驕之,所以福來不必喜,要看他會受;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禍儆之,所以禍來不必憂,要看他會救。既然我輩敢於逆天成事,當有果決心念生得。」

  「但現如今,也只有仙師這般才學與德行先行秉持之人,才可引得眾生赴之以勢,趨之若鶩。個人力量再是強悍,便是天意責懲不相垂落,也足以引起世人不忿施以傾覆。」

  「任何事勢,一旦聚為潮流,才可令上天深感無力!便如當下魔性祟邪蔓延之勢,天道不可直接干預,方有君懷這等應劫者出現。可見上天意志也是應勢而生,斷不會始終執著於某一固有!」

  詮濟法師極為贊同,他正色道:「話由扯回來,此部三界真陽心經,雖為道家法術使用之法,其中心經所涉法門,卻絕非僅一門之要理!內裡道法相關,多是出自於修煉者體內真陽之火修得,而佛教中已有相關經訣著就。」

  「與我佛門觀來,心經九境第四境斂魂境,為中境界初始,意為聚集魂魄之意,此種境界因為具有了吞噬靈魂之力與魂魄能力,卻是可由此以佛門某部功法替代。」

  「接下來鎖心境,是指本心凝實與沉澱,佛門中更有相關深研。或許因此而改造出,完全契合佛門教義之體內真陽氣息運轉方式,此部三界真陽心經,豈不是從此可令佛門弟子受惠其中?」

  樂聖仙師接道:「關於此種移栽方式借用之法,晚輩在創建心經之處便有考量。實際上心經九境上中下三境之別,均屬可單獨運行方式,便是慮及此類相關,但具體何如,尚未行經驗證,需要進一步落實演練!」

  詮濟法師笑道:「那就是了!我雖僅是大體探識,卻也覺出此間另有蹊蹺存在。實際上此等演練也極為便捷,只需尋得數位佛道二教同修之人,即可在數年內便有所得。」

  「三界真陽心經,對於真陽之體塑就更為直接。而真陽之體一旦獲得,對未來證道有極其關鍵輔助效用。更何況,三界真陽心經同時修煉,絲毫不影響自身所具有修煉方式,卻可全面提升原有修煉之法效果等級。」

  立人天師道,「不能不講,仙師所創三界真陽心經,不僅體現在獨具匠心之上,也將博眾家之長,集各門之薈萃,以省自身之失,頗有些堪破門徑之大局觀。或許與某些舊有制度習慣傳統有些相悖,卻是一定之規中,固執己見弊端部分之大敵!」

  劉君懷此時突兀插言道:「講句冒犯佛門之言,也只有道家這種樂於集天下之大成者,才可容許此等有違相關教條之人出現。較之我道教,佛門稍具化外枷錮,這在貴門中,僅允許從釋之人,加入僧伽成為佛教僧侶,才可修真正佛門正宗法學,便是此理!」

  對於他這種言論,詮濟法師並不以為杵,於是笑道:「這皆為佛門教義忌諱因緣名利所染原因,斷因飾衣服,置田產,畜徒眾,多積金帛,勤作家緣,與俗無異。」

  「佛謂,必須重離煩惱之家,再割塵勞之網,乃出家以後之從釋,喻眾生在三界中過生活,猶如住在火宅裡一般,備受熬煎。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憂患,如是等火,熾然不息。」

  「這亦為怖四怨之多苦,厭三界之無常,辭六親之至愛,舍五欲之深著般無奈之舉。不過,正如常人所立志向有大小不同,但也需要發大菩提心,要有過人天分,才能荷擔如來家業,做眾生人天導師。」

  「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披肩難,出家是大丈夫事情,非王侯將相所能為也。而且在佛教徒看來,楚家也是一件非常值得讚歎之事。出家不能是要逃避什麼挫折,或者世間男女情感之事,他應該做佛法傳播人,佛陀之使者。」

  立人天師趕忙擺手制止:「這又回到兩教間教義爭執問題,今日裡只談眾家之長,不論各家是非,此等存在了無數萬年深晦之事,還是交由各教大德大能相行爭討才是,絕非我等理義低下之輩所能干預!」

  詮濟法師於是更加大笑道:「立人不必這般緊張,君懷所言也並非刻意指責,各人實現角度不同罷了!而他自己,便身具至少三種佛門至高法術,他對於佛門並無實際惡感!」

  劉君懷也是笑著回應:「法師如此結論果然之極!小子我僅是針對某一方面而言,佛教在我心中,一樣擁有至高無上地位!但道教可容兩門同修,與佛門所不容皆是實情,僅是就事論事而已,孰是孰非,另有論斷!」

  詮濟法師收斂起笑意,正色道:「君懷小友所言不無道理!我之前所言及,佛道二教同修之人,也均存在于佛教俗家弟子層面,因其並未涉及到真正佛門功法,才可有此等情形放任。」

  「或許機緣際會,我已有心將佛門秘典中,相關真陽氣息運轉功法,以個人理念交由此等弟子手中,以便結合三界真陽心經,期望以此來驗定心內所期盼!」

  這一番爭論加探討,一旦進行下去,便是數日之久,事關今後兩教之未來,便是隨後有更多清涼寺眾人參與進來,也無人頗感無趣,皆是張顯一副興趣盎然狀態。

  較之詮濟法師,立人天師雖有年齡資質上不如,自身境界相差無多,名聲地位大抵相同,在清涼寺也具有極高威望。

  有他在,在兩方人員話意歧處,往往被他一言化解,倒也使得數日交談順利之極。

  其間,咎宜人因為玄羽旗之事自行離開,樂聖仙師卻是因不日即將前往衛道者勢力,在接下來時日裡,多與詮濟法師間另有深交。

  而劉君懷,便會同安邦與茂彥二人,盡情遊歷遍清涼寺數千萬裡疆域。

  清涼寺核心區域只有千萬裡,在數名寺中高僧引領下,倒也細細巡遊一遍。

  劉君懷那日裡一番作為,清涼寺眾人人盡皆知,在他人眼中劉君懷地位也是頗高,由此結交一批高僧大能也是正常。

  更何況他與詮濟法師之間,更是師侄、師伯相稱,這裡面既有樂聖仙師原因,也有他自身實力結果。

  不過,樂聖仙師乃為剛剛飛升者身份,能被詮濟法師以平輩論交,大大出乎旁人所料。

  這裡面有詮濟法師刻意為之之意,目的凸顯樂聖仙師,特意淡化劉君懷存在,皆因後者日後行事隱晦緣故。

  那一件鎮壓于清淨寺三寶塔之下噬魂槍,詮濟法師卻是在樂聖仙師滯留一月後,隨安邦、茂彥二人離開,他才向劉君懷剛有提及。

  蓋因其乃為天下至凶極惡晦器,非大明法度,不足以維持;非眾建賢才,不足以善守。

  但在他引領劉君懷前往那地之前,還是刻意尋得一晚間時分,將之引入隱秘之地,出言見識那件嗜血三星。

  嗜血三星存在,本身即為上古至凶邪端惡物,劉君懷將之剛剛施放出來,其暴虐無道與逞兇肆虐囂絕氣息,已是令詮濟法師由生遍體寒栗。

  便是他這般無限接近於證道聖體存在,若未有多番防護手段護體,依舊不能完全抵禦那等魔性嗜血威懾力。

  原本即為至強凶甚之物,與那聖器也不占多少下風,再有魔衍石恐極魔性吞噬氣息加持,僅是陰冷而詭異殘暴氣息,即令感知者頭皮發麻。

  默默運氣抵禦那一股奇詭而狂暴兇殘威壓,詮濟法師神情充斥著異常凝重。


穆離鳶 發表於 2017-5-25 04:32
第1278章 幽靈氣息,駁亂混雜不堪

  詮濟法師開口道:「相比此間頑凶,那杆噬魂槍尚屬未曾進化完全之物!在見識到,你竟能將如此殘酷狠毒到極點、滅絕兇殘魔物十足掌控在手,那一件噬魂槍交由你手也實屬正常。」

  「只是你定然需要應承與我,今後也只有面對魔道、魔族,且僅需臨至萬分極難之際,方可使用此類兇器!其兇殘秉性,稱其為天地間絕高邪魔凶性存在也不為過,一定要謹記慎及!」

  釁惡貫盈極凶邪器,縱使法師本人也不能坦然面對,他深知一旦任其流經世面,所殃及凶戾衍漫,慘無人理,已非殘暴可以描繪。

  兇器本身縱有邪惡本性深蘊,也需使用者能量灌注與實施手段加以操控,若由誅求無厭者所掌握,神界就此迎來一場浩劫乃是必然。

  也只有劉君懷這般,對其有專克壓制之法,自身又有能力守護,並不為其所反噬之人,詮濟法師方有膽量將之交由出來。

  至於品性操行,早有各方加以驗證,卻非他心內憂及,況且天地間也只有他一人,如此肆無忌憚製造殺戮,不會被惡業纏身。

  每一件品階極高兇器存在,均為具有明確降世目的之神造之物,或救贖蒼生,或驅鬼逐怪,懲凶扶善才是本意。

  無論其驚天威能如何動容悚意,能夠完好存留於世間,總有其存在意義。

  這也是詮濟法師當年,情願費盡心思將之鎮壓,而非狠心將之毀去原因。

  修至他這般境界,對於天地間諸般古怪存在事物,再是隱顯莫測,也能自其中感知玄機暗藏。

  便是表面看似平淡無奇事物,以自身境界所連通天地自然感識,其剖玄析微敏銳程度,仍可探知內裡秋毫,更何況此類惡名滿盈至凶之物。

  這等凶頑至囂存在,心生邪惡,聚生魔性,為禍人間只是表像,其原始由來或最終歸處,方為其降世目的最真實緣故。

  在見到嗜血三星,與劉君懷之間那種血脈連通般親密感,才是他最終放棄心內僅存謹慎。

  劉君懷鄭重言道:「再是巨甚凶名之物,其靈性與靈智能被處於禁錮狀態,說明其仍處可控狀態。兇器僅具邪惡手段,而非暴悷稟性,關鍵在於執掌者心性把持。」

  「像是魔氣進化至一定程度,也只有此類更凶甚之物,方可加以降之!像我手中嗜血三星,未有持有者意志強加,這類至凶之物使用妥當,也僅是件普通神器而已!」

  「上古三大兇器自身邪惡氣息,並非寓意著兇器本身萬惡不赦,事在人為猶言境由心生,心態才是決定事由善惡之標準,一切遭遇皆是上天依自然予以不同之考驗。」

  「兇器鑄成流傳下來,自有它存在理由,不然天道感知早會有所垂衍。有持有者血脈相連親近,絕無自性脫離掌控情形出現。更因三大凶物,其最強盛狀態,已非聖人可將之降服。」

  「足可見,其中器靈並不畏懼此間天地之力,它自身誕生之地,定然為超越神界環境。物質之間相生相剋乃是至理,超越神界存在兇器,其誕生與存在目的,也定然與此有密甚相關!」

  天地間萬物深蘊龐雜,而且充斥著奧玄晦邃,但往往會有一種事物,會如同陰陽相克那般,須由另一種事物來專門行加制抑。

  三大兇器得以存留至今,對於魔性煞氣所起到獨有克制作用,稍知內情之人,也皆會聯想到此處。

  詮濟法師終於面顯笑意,「並非我沒有意識到此點,實際上在你來臨之前,衛道者勢力傳來訊息,也曾提及噬魂槍,且已有較之交由你手商議。只是那時我對你所知有限,斷然不能這般輕易決定,不然將禍端隱患由此生得,可有違佛義善心秉持。」

  鎮壓于清淨寺三寶塔之下噬魂槍,所在之地,便是那座塔形巨大建築地面之下。

  清涼寺乃數千萬裡佛教勢力統稱,三寶塔便是其權力中樞所在地。

  三寶塔其名由來,自然出自佛家佛、法、僧三寶,也就是覺、正、淨。

  佛寶是自性覺,法寶是自性正,僧寶是自性淨,乃為佛家修行證果總原則、總綱領。

  一入佛門第一堂課,就把修行證果的總綱領傳授給你,這叫做傳授三皈,讓你這一生生生世世,向著這個方向、向著這個目標努力邁進,你就能成菩薩、成佛。

  此處地下存在,與自性三寶並無實際關聯,卻是整個清涼寺勢力最為隱秘之地。

  便是詮濟法師親自前來,也需要經由十幾道機關驗證,地下狹長甬道不足數裡,足足耗費半個時辰光景。

  更有數處令劉君懷明顯感知強悍氣息隱存,所帶來威懾力,不亞于詮濟法師當前境界修為。

  過程中,詮濟法師始終面無表情,身旁劉君懷卻是心下裡暗自咋舌,僅是這幾處暗中隱藏強者存在,便不輸於清涼寺明面上十幾位半聖總和。

  這還是一處地下存在顯示,數千萬裡廣闊裡,他可不認為此個佛教勢力,僅僅就這些強者存在。

  直到二人深至數裡地底某一隱秘空間,詮濟法師才再次開口:「清涼寺存在六萬餘年,即使我這位現任主持,對於真正隱藏守護勢力也不盡知。此等情形亦為神界神秘之處最真實反映。」

  「神界乃距離上天最為接近之處,僅是閉關數千年欲求證道者,便不可估量,遠非傳聞亦或是相關部分所統計那般簡單。曾有至強者言道,神界所顯示各種存在,僅僅為半數實力而已。」

  「君懷,你飛升神界不足三年,切莫輕忽神界一切勢力!說不得,某一極小勢力中,便有閉關數千乃至萬年老怪物存在。無數聖人之下極致人物,不定便隱身於某一偏隅角落,或是繁華坊市哪一庭院中。」

  「我知你今後主要行使潛遊窺探之舉,此等舉措最易觸及此類強人隱晦,也是我最為擔心所在。縱是你此類手段再是強甚,還能夠強得過此番人物?這也是衛道者,以及我個人,樂意將至凶之物交由原因之一。」

  三大至凶之物,便是他這等半聖中絕高存在,諸般防護全開,也自感依舊不能完全抵禦,或許某一日將之施出,便具有極大威懾。

  詮濟法師一路行來,口中默然不語,便是特意令劉君懷感知到暗中強大存在。

  只是劉君懷日後所行事,斷然不會因他自己也不能盡數掌握之強大,而使得那般重大事宜,因此而有所影響。

  也正是他早已慮及此事,才將更具毀滅性噬魂槍交出原因,以此來威懾,或許要比他親自跟隨前往更具效果。

  劉君懷自然能深刻體悟,詮濟法師這一番良苦用心:「師伯此言,侄兒定當牢記在心!這也是我對三件凶極神器苦苦追尋原因,只因嗜血三星已在手中,深感其巨大威懾,所帶來無形益處!」

  詮濟法師點點頭:「有時候無形威懾,較之實質化強勢更為恐怖!你也莫要過份擔憂,但凡證道有望之人,相比尋常人等更在乎自家性命。長惡靡悛如同于鴻門宴安鴆毒,恫疑虛猲比之直接威脅更具駭悚!」

  說話間,已是將最後一道禁制解開,劉君懷便覺一股魔性浸染魔氣撲面而至,雖有法則禁制相行禁錮,僅是絲縷殘餘,足以令他心生難言壓迫之感。

  令人心顫氣息之中,諸般幽魂怨氣隱顯,可怕凶煞仿佛蓄勢待發。

  有心考驗他採取何等應對手段,詮濟法師在側毫無動作生出,卻是於下一刻驚見嗜血三星浮游顯現。

  在極度暴虐無道血光,於此處空間蔓延同時,原本靜臥黝黑噬魂槍一陣劇烈顫動,卻是那兇殘血光,將封印之力瞬間摧毀。

  可怕無比刺耳鏗鏘聲炸裂之際,嗜血三星森然身軀所覆滿黑色霧氣,也在血黑鋒罡裡蔓延開來。

  刺目光芒激蕩血意紅光暴起,淒厲血黑光線倏然穿透黑色霧氣撲上,帶起一陣虛空亂流與空氣摩擦嘶嘶之音。

  這杆噬魂槍衍自九幽之底,於陰曹地府幽冥之氣中煉製而成,將死後靈魂封印於槍身當中,依靠不斷吞噬孤魂野鬼魂魄,來輔以那些死後靈魂暫時擺脫永世沉淪之苦。

  由此可見,噬魂槍內封印靈魂,其自身所具有吞噬欲望何等強烈。

  再由煉製者極高深法則感知與陰陽理論,施以一縷聖義相行加持,此件兇器早已超越神器範疇。

  只是無數年封印地底,其進化程度又是久滯不前,在有魔衍石助力下,同等級嗜血三星極高進化威勢裡,已將噬魂槍氣勢完全壓制。

  更有嗜血三星中所蘊涵一縷天蓮心火,各式紛亂氣息雖已頗具靈性,在感覺到襲來危及之後,紛紛四處躲避激蕩而來炙灼之氣。

  噬魂槍內本具有凶戾精純魔氣能量存在,另有各式邪氣、死氣、怨氣、冥氣、毀滅之氣、幽靈氣息駁亂混雜不堪。

  但在嗜血三星恐怖威壓降臨,瘋狂吞噬力爆射出一股無比狂暴氣息,巨大氣浪刮起浩蕩威壓氣浪,如驚天巨浪翻滾,呼嘯著席捲諸般駁雜。


穆離鳶 發表於 2017-5-25 04:32
第1279章 收取噬魂槍

  威壓氣浪帶著一股熾烈氣息呈金箔般光耀,純陽庚金之氣之間流淌,將噬魂槍僅有魔氣能量擠迫得動憚不得。

  繼而使得無數亡靈所凝聚器靈,愈加萎靡不振,噬魂槍黝黑軀幹上隱隱有道道流光韻起,卻是劉君懷所施出一縷輪回法則力量,再有一縷時間法則道紋相加持,立時將噬魂槍器靈困作一團。

  時間法則道紋,與輪回法則相疊加,便是負責擇選有智慧又平靜靈魂,得以從容進入輪回之路。

  但兩者同時具有倒轉輪回氣勢功效,此時施加噬魂槍器靈之上,另具有阻止其輪回再生之能。

  或許嗜血三星本身類似凶戾魔性,不足以將噬魂槍內魔性就此消弭或是吞噬,在有兩類法則力量添持之下,便是它最強盛時期,也承接不下數種威勢輪番侵襲。

  魔性只會在現實罪惡裡生得,單純靈魂邪惡,已被嗜血三星殺戮、吞噬之氣所蓋臧,幽寂氣息已被兩類法則力量所籠罩,噬魂槍只會有無邊怨氣形成,從而壓制得器靈無所適從。

  而且時間法則更像一個垃圾清理者,由於它的存在,每一方世界會適時產生嶄新事物,會令這方世界移入一個更高次元。

  此等嶄新事物,對於處及不利形勢下之器靈,接收到時間法則所傳遞重生訊息,再由嗜血三星諸般壓制汩汩湧蕩而至,僅是十幾息之後,便令噬魂槍就此放棄抵抗。

  說來話長,這輪番壓制與新生誘惑,僅僅發生在極短時間之內,在望及劉君懷已是將一縷神念煉化之力,施加在噬魂槍器靈之上時候,詮濟法師臉上已是驚異張顯。

  他未曾想到,劉君懷似乎沒耗費多重手段,便將之收服,可笑自己還暗自儲力,想著在噬魂槍久久不能臣服局勢下,親自出手相助。

  這時候詮濟法師猛然間意識到,他對於劉君懷自身實力尚有巨大未知,單是他剛剛釋放出不亞於自己的兩股法則力量,便是遠遠超乎之前所意料。

  實際上,劉君懷本身真龍之力、道德之力,以及各式法則悟會,均不曾令他所獲知。

  相比任何半聖存在,劉君懷手中所掌握法術神通,至少在數量上,具有著絕對超出實力。

  便像是方才所施出克制之法,僅是他諸多手段中稍有展示,卻是猶如見縫插針,招招直達事物本意。

  劉君懷已將能量施用手段,與時間、空間法則已具備完美契合,繼而使得旁人看來,僅是他略施小計,即可揮發最極致效果。

  一如詮濟法師親行壓制眼前噬魂槍,至少也需要製造出巨大聲勢,方可令其處在封印壓制之下。

  但他與劉君懷修為境界上,可是具有著巨大差距,眼望得其人這般仿佛隨意施為,便將天下間至凶之物降服,竟是令得詮濟法師心內由生一絲無可繼力之感。

  他心思念動間,劉君懷已將噬魂槍器靈煉化,隨著一口精血噴吐,嗜血三星收斂起漫身威勢之際,噬魂槍緩緩漂浮前來,居然與劉君懷之間生得一縷血脈相通親密感。

  劉君懷手下不停,已是飛快取出數滴金嬰液、炎髓液,任由噬魂槍歡快汲取,另有天辰金晶、紫陽霰石握在手中,等待噬魂槍相行攝取。

  此二者皆屬金屬性能量精髓自然晶體,極為適合神器進化功用,但每一中存在,均是神界難得一見神品。

  詮濟法師終於不禁咋舌喟歎:「你小子,到底有多少師伯所不知能力?你這瞬間取出各物,任一種亦為天地間絕有罕物,卻是由你仿佛給寵物餵食般渾不在意!」

  劉君懷笑道:「師伯,侄兒實力或許差了些,但這無敵氣運可是由上天所賜!再加上貪心不足,無論何等巨甚微末,均一併攬及,手中諸般駁雜可是不少!閒暇時候,一一給您老顯擺顯擺。」

  數千年前,詮濟法師已是踏入高僧大能行列,心境清靜淡泊,尋常世俗欲望幾乎不見,此時卻也被劉君懷刺激起心緒繚亂。

  只怪寥寥一月有餘,劉君懷時不時便給他帶來意外驚詫,再是恬淡寡欲心態,也承受不起輪番認知打擊。

  詮濟法師笑意裡,夾帶著一抹無奈:「師伯我漸漸發覺,你我之間差距,並非在修為境界之上,而是在於修煉歲月相異。用不多時,我想你之修為上,即可追趕上師伯此時境界!」

  難得在以明德致遠而著稱高僧法師臉上,見識到此時他所顯露出無可奈何,竟是引得劉君懷不禁開懷:

  「常見師伯恬然寡欲生性,頗具箕山之志風儀,今日怎地裡如此心境撩波,可是被您侄兒絕絕神采所驚駭?」

  縱是沉穩如斯者詮濟法師,也不禁被劉君懷口中調侃所樂極:「哪裡有你這般自誇而不感羞臊之人?」

  劉君懷笑道:「怕是此類情形,又為佛道兩教間相異之處。侄兒我性情如此,偶爾自我讚歎一番,卻是調劑心理壓力絕佳之法!」

  詮濟法師佯裝怒斥:「少這般口口聲聲佛道兩教,莫要忘記你自身可是同修之體!」

  二人談笑間,劉君懷頭頂上方漂浮噬魂槍,已是將汲取盡皆完成,周身一陣顫動,大有進化臨界之感。

  將之收入體內,卻是嗜血三星也似歡快般湊將過來,仿佛討功一般在他頭頂處盤旋不止。

  見得他又是數種獎勵取出,詮濟法師再行歎道:「此時感之三大兇器之二,在你教化下,哪裡還有多少絕囂戾氣存在。」

  言外之意,自是讚歎劉君懷掌控兩類兇器,已是處於完全臣服狀態,心內擔憂之意一旦去除,極度欣慰旋即展現出來。

  他卻是未曾覺得,自己身入佛門數萬年裡,一向禪定最勝,淡泊心態不斷地昇華、滋長,不料想與劉君懷相識僅月餘,竟是直接影響到他甘於之本。

  劉君懷自是對此情形有明顯感覺,他信奉道教始終如一,順應自然心態使然,對待詮濟法師這般心態暫時演變,自是看得極淡。

  實際上,詮濟法師對於自己心態也了然於胸,像他這等高僧大德之所以能受人尊敬,並不是因為他們擁有良田千頃,華屋萬間,而是在於他們甘於淡泊。

  他們不貪安逸,不務奢華,只是在淡泊之中,使僧格昇華連繼不休,欲念無所需求,人格自然就會高貴。

  但這並非寓意著感念皆無,他們同樣屬性情中人,只不過修佛之人性喜幽靜,日常所接觸,也少與佛門之外者頻相接觸。

  佛道二教共同之處,同樣尋求自然庇佑,遂而認為萬物有靈,進而產生對自然、靈魂、祖先之敬信,直至在歷史長河裡,慢慢進化成祖先與天神合一,成為對天無上信仰。

  隨著二教各有教義不斷明晰深入,才漸有神靈、佛陀信奉差別,有神論與無神論由此衍生,但追尋自然心性方面,並未有明顯變異。

  直到此時,二人來至此間地下隱秘空間,也不過短短半個時辰。

  不過,見所來目的已然達成,劉君懷也就生出離開之意,此間雖具有清涼寺極大隱密存在,但他與詮濟法師之間關係再是親密,也有著兩教相異歸屬,劉君懷自然不會對佛門諸般隱晦深藏,懷有半點覬覦之念。

  詮濟法師引領著他回返來路,心內卻是讚歎劉君懷,眼望方才空間內遍地寶物、神石,眸地依舊一片澄明,絲毫未泛起貪欲之念。

  他也可探出,劉君懷此時功德成神已見小成,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實現修身養性,基礎即為良善秉正本心,小小年紀能夠有如此修得,足以與他自身堪當重任相輔相成。

  知人才可善任,只有上天意志認識到其人品德與才能,才能最合理地選用他,詮濟法師此時心下,一片坦然!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穆離鳶

LV:8 領主

追蹤
  • 694

    主題

  • 97280

    回文

  • 7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