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歷史] 山溝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連載中)

 
V123210 2017-7-1 21:16:16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840 724780
V123210 發表於 2017-11-8 18:09
山溝皇帝 第三百一十章 全軍衝鋒

    荒野之上,雙方數千人緩緩靠近著,大唐新軍這邊因為兵力少,同時也是因為明軍主動發起了進攻,因此並沒有繼續前進,而是全軍停下了腳步,然後列出了標準了野戰陣型。

    數百長矛兵位於中軍,列出了厚達六列的嚴密陣型,而前排乃至第二排的長矛兵,全都是穿戴了盔甲的重甲長矛兵,他們將會是防禦乃至進攻的核心力量。

    而長矛兵的兩翼,則是各自分散佈置了兩個隊的火槍兵!

    這些火槍兵同樣是佈置出來了厚達六列的陣型!

    由此形成了一個數百米長的巨大長方形方陣!

    在這個巨大方陣的後方,則是其他的兵種,包括半隊大約五十名的擲彈兵,數十名刀盾兵以及弓箭手以及郝柏年本人。

    對面的明軍列出的陣型也同樣是緊密,明軍和大唐新軍乃至這個時代的所有軍隊一樣,在作戰的時候都是極度依賴緊密的隊形的。

    不管是冷兵器時代還是近代,軍隊能否列出緊密而整齊的陣型作戰,這始終是判斷一支部隊是否合格的主要標準。

    因為只有緊密的隊形,才能夠防守或者進攻,一旦陣型崩潰,往往就是戰敗的標準。

    散兵的單打獨鬥,小規模部隊之間的戰鬥,從來都不是戰場上的主流。

    而明軍最前方的一個大約六百多人的方陣顯然非常顯眼,因為這些方陣的前排士兵都是扛著一面巨大的盾牌。

    這些盾牌足足有一人高,足以掩護手持盾牌的士兵本身以及他們後方的士兵。

    這些手持盾牌的士兵們前方緊密的排列在一起,形成了一道砍成移動的盾牆。

    而在兩側,則是眾多獨輪手推車,上面同樣是覆蓋著巨大而厚實的盾牌,這些盾車的防禦能力比那些巨盾兵手持的巨盾更強。

    而這兩樣武器,就是明軍用來對抗大唐新軍火銃的利器,也是他們對此戰能夠獲勝的主要信心之一。

    這些盾牌和盾車的後方,則是一排整齊的碗口炮被士兵們扛著走,碗口炮的後方,則是大量身披重甲的刀盾手和長矛手。

    更後方,則是有著至少兩百名的弓箭手。

    這是一個由多個兵種組成的復合方陣,前排是巨盾和盾車,之後是炮兵、重甲近戰單位以及弓箭手。

    看到這個方陣,就連郝柏年都是不由得皺眉了。

    不過讓他寬慰的是,這樣的方陣明軍也只有一個而已,剩下的幾個方陣,都是普通的長矛手或者刀盾手而已。

    不過如果讓這個方陣推進到己方陣列的話,對方採用碗口炮以及弓箭可是會給己方造成大量殺傷了。

    這樣的話,恐怕自己就要改變之前的防守策略了。

    大唐新軍的火槍兵和長矛兵,從來都不是用來防守的,而是用來進攻的!

    八百人的巨大方陣一旦發起進攻,足以碾壓數倍之敵。

    明軍推進的速度並不快,甚至稱得上是緩慢,不過對方的大唐新軍也是沒有推進的想法,就這麼原地等待著明軍抵達!

    看著雙方的距離已經是縮短了百米之後,郝柏年依舊沒有下令讓火槍兵們開槍!

    因為開槍了也沒有用,之前大唐新軍就實彈測試過這些偽明賊軍的盾牌,其防禦能力還算不錯,在百米外己方的火槍根本就無法對他們造成威脅。

    八十米了,郝柏年依舊沒有下令!

    他還在等!

    七十米了,這個時候的郝柏年終於是下令了:「瞄準!」

    不過明軍還在繼續推進,這個時候,實際上雙方的弓箭手們已經是開始採用拋射的方式開始射箭了。

    拋射的弓箭開始給雙方的士兵們造成傷亡,不過雙方的弓箭手數量都不算多,而且雙方的弓箭手也不是什麼精銳,大唐新軍的弓箭手不咋地,但是明軍裡的弓箭手也不過是訓練了三個月而已,這些弓箭手在七十米的距離進行射擊,而且都還是位於雙方陣型的後方,這距離還得再拉長十幾二十米,幾乎就是達到了八九十米的距離。

    這樣距離的弓箭,準頭和威力都是相當差的!

    造成的傷亡雖然有,但是都沒讓雙方的陣型發生混亂!

    六十米了,這個時候,郝柏年已經是讓擲彈兵出列!

    要對付這些披上了烏龜殼的明軍,最好的辦法自然是用擲彈兵的手榴彈了,那些盾牌可以擋住子彈,但是絕對擋不住手榴彈。

    更何況,敵軍的盾牌在進入五十多米的距離後,連火槍的子彈也擋不住!

    當擲彈兵出列後,他們就是和火槍兵們一起舉起了火槍,等待著最後的開槍命令!

    明軍繼續前進,不用多久他們又前進了幾米,進入了大約五十米的距離後,後方的明軍將領們已經是開始興奮了,這個距離上,哪怕加上前方的己方士兵所隔開的差不多二十米距離,他們的兩百弓箭手也算是進入了大約七十米的有效射程了,這個時候弓箭手已經是可以發揮真正的威力了。

    然而還沒有等他們高興呢,就見對面的那些偽唐賊軍齊齊開槍了!

    熟悉的槍聲出現在原野之上,白煙騰起的同時,無數的子彈開始打在了明軍的盾牌上。

    然而被他們寄予厚望的那些盾牌卻是被子彈打出了一個個小洞,然後殺傷盾牌後的持盾士兵,這些手持盾牌的士兵被擊中後,自然是無法維持盾牌了。

    於是乎,可以看見明軍的陣列前方,幾乎是統一時間倒下了數十名持盾的士兵,暴露出來了盾牌之後的那些炮手!

    此時,後方的明軍將領們也是知道,真正決戰的時候到了,一個個都是瘋狂下令,讓後方的部隊沖上去。

    兩千多明軍在同一時間內發起了衝鋒,跑動中,甚至都顧不上陣型了,讓人看了甚至會出現一種錯覺,彷彿這荒野上漫山遍野都是明軍士兵。

    不過郝柏年對後方那些衝上來的明軍士兵卻是置之不理,他的眼裡依舊只有前方的這五六百人的明軍前鋒方陣。

    火槍兵們持續開槍,後排的弓箭手也是不斷的射箭,讓明軍的士兵不斷倒下,明軍在承受傷亡的同時卻還在持續推進,而明軍弓箭手們也是在不斷的射箭,並給大唐新軍帶來傷亡。

    那些前排的重甲長矛手都還好,他們有著盔甲保護,這些弓箭還傷不了他們,但是那些火槍手以及後方的長矛手們卻是開始出現了大量的傷亡。

    看了眼己方士兵承受了不小的傷亡後,郝柏年果斷的下令:「全軍進攻!」

    隆隆鼓聲響起,大唐新軍中軍的長矛手陣列動了,他們手持著長矛,邁著穩健的步伐持續上前!

    而火槍手們也是在明軍衝到三十米左右的距離後,射出了最後一輪齊射,然後齊齊端著已經上了刺刀的火槍衝了出去!

    不過最先發力的並不是這些火槍兵或長矛手,而是僅僅只有五十人的擲彈兵隊,他們此時甚至是把火槍背了起來,一個個手裡都是拿著手榴彈,他們依舊列著完整的隊形,無視了身旁的戰友不斷被明軍的弓箭射到。

    率隊的副隊官高舉著腰刀,口中大喊著:「點火!」

    緊接著又是大喊:「投彈!」

    瞬間,數十個黑乎乎的手榴彈就是落入了明軍陣列了,不僅僅是讓那些僅存的盾牌兵和盾車被炸的人仰馬翻,就連盾牌之後那些正在準備裝填彈藥發射的碗口炮的炮兵們也是被炸的死傷一片。

    甚至多數的手榴彈的落點都不是前排的那些明軍前排盾兵,而是後方的碗口炮所處的炮兵附近。

    這炸彈一扔起來,那可不是一輪,而是連續好幾輪呢,大唐新軍的擲彈兵在作戰的時候,除了標配的槍支彈藥外,攜帶的手榴彈一共有四個。

    這代表著他們能夠在短時間內投擲出四枚手榴彈!

    數十個人一起投擲,代表著將會有一兩百枚手榴彈在短短十幾二十秒內落入明軍的方陣之中並爆炸。

    哪怕這些手榴彈裝的只是黑火藥,但是爆炸起來威力同樣不可小窺,尤其是在人擠人的密集陣列裡爆炸,一枚手榴彈的爆炸,足以收割周圍四五個甚至七八個人明軍士兵的性命。

    後方的明軍將領看著充當前鋒的方陣在短時間內掀起了足足一百多陣爆炸的煙塵後,一個個都是面如死灰。

    這些偽唐賊軍的開花彈,怎麼會有這麼多,比上一次瀾江渡口的時候還多,而且不是說偽唐賊軍的開花彈都在瀾江渡口那邊嗎?怎麼會在這裡出現這麼多?

    一百多輪爆炸後,大唐新軍的長矛手和火槍手們也是冒著硝煙衝進了明軍前鋒的陣列之中。

    看著偽唐賊軍的數百長矛手以橫掃一切的姿態衝進了明軍前鋒陣列後,明軍前鋒陣列裡指揮弓箭手的明軍副千戶是不由自主地喃喃道:「完了!」

    這個時候,明軍前鋒陣列的盾兵和炮手乃至那些刀盾手、長矛手在之前的作戰中要麼死傷,要麼是受到了極大的驚嚇,那裡無法組織起來攔截大唐新軍的刺刀衝鋒。

    前頭的近戰友軍一旦沒能擋住偽唐賊軍,那麼自己這兩百多弓箭手還不是得被徹底碾壓成渣啊!

    於此同時,後方的明軍中年主將也是深深地吸了口氣:現在,該是決定勝負的時候,傳令全軍膽敢擅自後退者殺無赦!」

    隨後,他回頭看了眼身後的親兵和下屬將領們:「諸君隨我殺賊!」

    言罷,他就是一馬當先衝了出去!
V123210 發表於 2017-11-8 18:09
第三百一十一章大唐戰無不勝

    後方的明軍將領各自帶著親兵們沖上去了,但是這卻是無法改變明軍前鋒方陣的危機。

    當郝柏年指揮部隊對明軍前鋒方陣發起肉搏衝鋒的時候,基本上就已經可以宣告這個方陣的崩潰了。

    這個方陣的明軍士兵一開始雖然有盾牌和盾車的守護,但是當他們進入到數十米之後,卻是短時間內就遭到了來自數百火槍手的密集打擊,然後又是承受了足足四輪的手榴彈轟炸。

    饒是他們準備充分,而且也有著足夠的心裡準備,戰鬥意志可謂是相當強硬,但是也承受不住如此密集的火力打擊啊。

    前排的兩三百人在短時間內傷亡過百,更重要的前排的盾牌和盾車都是被徹底擊潰,讓後方脆弱的弓箭手、砲兵們直接暴露在大唐新軍的火力之下。

    當大唐新軍的重裝長矛手邁著快速而穩健的步伐衝上來的時候,那兩百多個弓箭手怎麼也想不通,這麼短的時間裡敵人怎麼就衝到自己面前了。

    他們在不久之前都還在彎弓射箭呢,但是沒有想到,這眨眼功夫前排的防禦力量就已經是盡數崩潰,讓他們徹底暴露在大唐新軍的火力之下。

    哪怕這些弓箭手是超級精銳,此時也是無法阻擋大唐新軍的重甲長矛手們的推進了。

    更不要說,他們根本就算不上什麼超級精銳,說白了也就是訓練了不過三個月的新兵而已,雖然素質比那些衛所兵和普通青壯們好的多,但是明軍的訓練自然是無法和大唐新軍的訓練那麼殘酷的。

    所以他們根本就沒有抵抗,而是一個個扔下弓箭朝後跑去。

    弓箭手逃跑了,這不能怪他們,弓箭手從來都不是能夠和敵軍的重甲近戰單位作戰的兵種,所以他們在敵人近身的時候,要麼是抽出扔下弓箭抽出腰刀拚死一搏,要麼是轉身逃跑。

    這些明軍逃跑了,不過這依舊無法改變明軍還在持續發起衝鋒的局面。

    渡江明軍足足有兩千五百人呢,哪怕前鋒方陣被擊潰了,但是他們還有兩千人呢。

    而且現在,雙方已經是進入到短兵相接的階段,這也就代表著大唐新軍的火器已經是無法再發揮出龐大的威力了,雙方如今只能靠最原始的肉搏來分出勝負。。

    很顯然,對面的明軍對自己的肉搏能力很自信。

    但是他們不會知道,郝柏年等大唐新軍的將領們,對自家部隊的肉搏能力更加自信。

    大唐新軍的密集刺刀、長矛衝鋒,這才是他們多次戰勝明軍的壓箱底手段,火槍、火砲這些雖然犀利,但說實話也不過是錦上添花罷了,大多時候擊潰敵人,都是依靠最後階段的刺刀、長矛衝鋒。

    這從大唐新軍的戰術就可以看得出來了。

    大唐新軍的火槍兵們為什麼喜歡在最後二三十米的時候齊射呢,就是因為這個距離進行齊射能夠大量的殺傷,重創敵軍,打亂他們的陣型,為長矛兵的衝鋒創造有利條件。

    單純的依靠火槍射擊贏得正面決戰的勝利,這種事還從來沒有發生過呢。

    靠著明軍幾乎漫山遍野一樣衝過來,郝柏年依靠雙腳踩在馬鐙上,直起了身子,一手緊抓韁繩,一手高舉著腰刀,同時口中大聲下達命令:「保持陣型,繼續沖上去!」

    大唐新軍剩下的七百餘人以緊密無比的陣型繼續往前衝鋒,彷彿要碾壓橫掃眼前的一切阻礙一樣。

    當然了,衝鋒過程中,各級的軍官們還免不了要大喊著維持陣型。

    「別亂!」

    「保持陣型!」

    「排的再緊密一些,不要留出空擋!」

    相對於軍官們的大喊大叫,大唐新軍的士兵們一開始倒是冷靜了許多,但是隨著雙方的距離不斷的縮短,從數十米到只有七八米,軍官們也是喊出了大唐新軍的衝鋒口號:「大唐戰無不勝,衝啊!」

    軍官們的指揮刀不約而同的朝著狠狠的揮下,隨即不管是長矛手還是火槍手,還是以最大的速度衝了上去。

    整條戰線如同一道堅牆橫掃而去!

    此時,那些士兵們也許是為了抒發心中的恐懼,也許是為了讓自己更勇敢一些,都死不約而同的喊出了:「衝啊!」的口號。

    數秒之後,大唐新軍和明軍這兩個巨大的方陣就是狠狠的撞擊在了一起!

    這種場景彷彿是兩道巨牆不斷靠近然後撞擊在一起,發出了各種巨大的聲響。

    瞬間,整條戰線上就是有著無數人倒下,慘叫聲幾乎同時在整條戰線上響起,鮮血噴灑在空中,染紅了雙方將士的臉。

    看著己方的將士們已經衝了上去,後方的郝柏年依舊在馬背上直著身子,就這麼靜靜地看著前方的交戰的敵我雙方士兵,此時他的表情完全沒有和其他將士們一樣露出興奮或者激動,而是平靜的可怕,彷彿前方幾乎瞬間裡就死傷無數的戰鬥不過是一場遊戲一樣。

    倒是一旁的方希同此時的表情激動的很,他用力地抓住韁繩,過於用力都讓拳頭顯得青筋凸顯。

    於此同時,另外一邊的明軍主將也是衝上來後注視著整條戰線,在他的視線裡,己方的士兵撞上了那些偽唐賊軍的陣列後,彷彿撞上了一道堅固無比的城牆。

    尤其是偽唐賊軍的中軍,那些重裝長矛手彷彿堅不可摧一樣,這些重裝長矛手手裡的足足四米五的長矛形成了一道幾乎和刺蝟一樣的長矛林,讓將士們根本就衝不上去。

    唯獨己方同樣的長矛手才能夠在同等距離上給他們造成傷害,但是人家的前排長矛手可是清一色身披重甲啊,能夠有效的防禦冷兵器的打擊。

    但是明軍這邊的長矛手可就沒有這樣好的待遇了。

    如此也就出現了一個對於明軍來說相當麻煩的局面,那就是,他們根本就擋不住大唐新軍中軍長矛手的推進。

    而當雙方的戰線撞擊在一起,有一方能夠不斷推進也就代表著,就有一方正在不斷的退卻。

    沒錯,這些和大唐新軍長矛手對戰的明軍們除了剛開始的時候還能夠沖上去外,之後就已經是衝不上去了,而一旦衝不上去,面對眼前無數的長矛,人類的本能會讓他們不斷的後退。

    這種慘烈的肉搏交鋒,你後退一步,那麼就會變成不斷後退,然後變成轉身逃跑。

    這種正面對沖,考驗的乃是雙方的陣型是否嚴密以及士兵自身的勇氣。

    有了嚴密的陣型,才能夠維持部隊的戰鬥力。

    而士兵們有了足夠的勇氣,才能夠頑強的發起衝鋒。

    而不管是陣型還是勇氣,依靠的都是訓練以及紀律,而這兩點,正是大唐新軍的核心。

    今天,很顯然大唐新軍的訓練要比明軍更艱苦,紀律更嚴苛,所以大唐新軍能夠以八百兵力發起衝鋒,迎戰足足有三倍之數的明軍。

    後方的郝柏年看著敵人的中軍陣列逐步退卻後,嘴角露出一絲輕微的笑容,然後是重新坐會馬背上,同時口中輕道:「我們贏了!」

    不僅僅是郝柏年能夠看出來己方雖然兵力少,但是卻已近佔據了優勢,就算是一旁的方希同也是看了出來,偽明的兵力雖然更多一些,但是他們採用的是傳統的方陣,這樣的方陣也算適合明軍自身的特點以及今天的戰場寬度,畢竟戰場上的寬度就那麼幾百米,因此雙方的實際交戰寬度是有限的。

    明軍就算想要把兩千多人一次性投入,讓每個士兵都和大唐新軍作戰,那是不可能的事。

    別說明軍了,就算是大唐新軍自己也不可能是這樣啊!

    這種嚴格講究嚴密陣型的正面交戰,兵線是絕對不能太薄的,不然的話人家一個衝鋒過來己方的陣線就崩潰了。

    此時,兵線是相當厚的,大唐新軍的長矛手以及火槍手前後足足有六排呢,前排有傷亡了,後方的士兵就會遞補上去。

    而明軍那邊的兵線厚度更厚,前後足有八九個士兵。

    因此某種程度上來說,同一時間內的某段戰場寬度上,雙方參戰的兵力數量也可以說是對等的,不會出現什麼二打一,三打一個情況。

    頂多就是敵人死了一個又沖上來一個!

    當然了,兵力多自然是會佔據極大優勢的,這種實戰中的肉搏,可不是電影、小說裡的戰鬥場景,雙方的士兵還能相互打好幾回合,實戰中的肉搏要擊殺一個敵軍士兵,很簡單,只要用長矛往前一捅,大多數情況下就能殺死一個敵軍了。

    同樣道理,敵人要殺你也很簡單,人家也是一個長矛捅過來,就算你提前看到了人家的長矛捅過來了,想要閃避但是也無能為力,想要躲避正在刺過來的長矛或者刀劍,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這樣的戰鬥,除了裝備、陣型、勇氣這些因素外,剩下的自然就是比的就是誰家的兵力更多了,因為兵力更多,他們可以承受更多的傷亡。

    明軍兩千餘人,他們死傷兩三百人不算什麼,但是郝柏年的部隊才八百人,死傷兩三百人的話基本可以宣告被打殘了。

    不過這些都是建立在一個基礎上,那就是雙方勢均力敵,進入了拼傷亡的階段!

    但是很顯然,這些明軍將士根本就沒有勇氣支撐到拼傷亡的階段,雙方接戰不過短短的半分鐘,明軍的中軍就是被唐軍的重裝長矛手不斷的逼退。

    接下來的事就是顯而易見了。

    僅僅是一分鐘後,明軍裡的數百中軍就是徹底崩潰了,他們用著比衝鋒的時候更快的速度爭先恐後轉身逃跑。

    中軍都崩潰了,左右兩翼就更加支持不下去了,數分鐘後也是相繼崩潰。

    這一場大戰的勝利者,毫無疑問是屬於大唐新軍!

    看著潰逃的明軍,諸多大戰過後的唐軍軍官們都是忍不住大喊:「大唐戰無不勝!」
V123210 發表於 2017-11-9 17:51
山溝皇帝 第三百一十二章大唐危矣


    這場爆發在二號渡口的戰役,從昨天半夜明軍渡江開始到現在的早上八點多鐘,總共持續了大約六個小時左右。

    但是這六個小時,嚴格上來說,大部分時間雙方都是處於準備的階段,明軍要渡江,渡江後要休整。

    大唐新軍那邊則是要調兵遣將,根據整個第二次瀾江戰役的局勢來調整兵力,並最終以二號渡口這裡作為主要戰場,派遣了足足八百餘人的精銳主力迎戰從二號渡口渡江的兩千餘明軍。

    但是雙方調兵遣將、準備的這些時間雖然漫長,但是雙方真正打起來,所需要的時間卻不是很多。

    這場雙方主力的正面衝鋒決戰,從早上七點多開始相互接近並組織陣型,最後緩慢靠近大約到三百米的距離,而這個過程就花費了大約一個小時,也不算短了。

    然而如果說從明軍的前鋒方陣發起衝鋒算起的話,一直到明軍崩潰,這個時間只有區區一刻鐘。

    是的,一場戰役,哪怕是這種數千人參與的大規模戰役,一旦進入短兵相接的階段,分出勝負是用不了多久的。

    耗費時間的乃是戰前的準備!

    然而即使這短短一刻鐘時間裡,雙方卻是在這片荒野上留下了數以百計的屍體和傷員。

    當明軍崩潰的時候,郝柏年親自指揮部隊展開了長達半個小時的追殺,部分明軍將領好幾次試圖把已經崩潰的明軍士兵重新集結起來阻擋大唐新軍的追擊,但是都被尾隨追殺的大唐新軍重新擊潰。

    最後是只能一路向南方不斷潰逃!

    追擊了半個小時後,郝柏年終於是下令收兵!

    如果他繼續追下去的話,那些已經潰逃的明軍大多數也是要完蛋,最後不是被殺傷俘虜就是變成毫無組織的散兵游勇。

    不過郝柏年還有著另外一個重要的任務,那就是率軍返回瀾江渡口增援!

    瀾江渡口那邊兵力嚴重不足,而且大唐新軍裡的精銳主力都已經被自己帶出來了,陛下那邊剩下的兵力雖然還有兩三千之眾,但戰鬥力卻是無法和第一步兵營、第一混成營相提並論的。

    擔心瀾江渡口那邊會出現意外的郝柏年率軍追擊了半個小時後,甚至連戰場都沒有進行打掃,直接就是率領著主力部隊踏上了返回瀾江渡口那邊。

    只在二號渡口這邊留下了五十多名完好的士兵以及一百多名傷兵看押高達三百多人的俘虜以及簡單的打掃戰場。

    沒錯,他們還抓了六百多的俘虜。

    此戰雖然還沒有詳細的統計,但是大概的敵我傷亡數據已經是在第一時間就被整理了出來。

    此戰中,大唐新軍徹底擊潰了明軍從二號渡口渡江的兩千五百餘人,擊斃大約四百餘,俘虜了六百餘。值得注意的是,擊斃數字是包含了重傷的,因為重傷員基本活不下去,和擊斃也沒有什麼區別了,同時俘虜也包含了明軍的大量傷員,因為很多傷員無法第一時間內撤出戰場,如果傷勢不是很重的話,就會成為大唐新軍的戰俘。

    剩下的千餘明軍自然是逃走了,不過有組織逃走的頂多四五百人,剩下的四五百人是在被追擊的過程中亂跑的,明軍要收攏起來可是相當困難的。

    至於繳獲的武器自然也是一大堆,各種冷兵器不用說了,那些碗口炮一門不少,全都被繳獲了,不過這些碗口炮射程近,威力小,之前戰鬥的時候加之明軍的砲手本來就是半路出家的半吊子,根本就沒有打幾炮就被擲彈兵的手榴彈和火槍打的崩潰了,砲兵都死傷殆盡,那些碗口炮自然也就沒人理會,在戰後成為了大唐新軍的戰利品

    只是這些碗口炮大唐新軍有些看不上,別說他們看不上了,人家明軍的邊軍和沿海地區的軍隊已看不上這些老古董了,如今的明軍,可以稱得上是主力的邊軍以及沿海的一些軍隊,主要的火砲已經是換裝成為了佛郎機炮,碗口炮這些已經淪為輔助戰力了。

    殺傷、俘虜中多,繳獲的戰利品也不少,但是大唐新軍自己的傷亡也不算小。

    當成陣亡的將士就有足足八十餘人,其中還包括了多名軍官。

    這些傷亡的相當多一部分都是發生在火槍手之中,因為戰鬥剛爆發,雙方還沒有正是肉搏的時候,明軍的前鋒方陣的弓箭主要是朝著火槍手進行拋射覆蓋的,而火槍手又沒有盔甲可防禦,因此導致傷亡不小。

    甚至第四步兵營下屬第一火槍隊的隊官都是當場陣亡,由此成為了大唐新軍起兵以來,陣亡的最高級別的軍官。

    此外,擲彈兵的傷亡也不算小,死傷了十餘人,這對於只有五十餘人參戰的半支擲彈兵部隊而言,傷亡率可是達到了百分之三十多,這個數據可是非常大了,不過他們卻是沒有崩潰,在投擲完手榴彈後還隨同其他部隊一起參加了肉搏。

    戰鬥剛打完呢,就是隨同主力火速增援瀾江渡口了。

    此戰擲彈兵的表現,讓郝柏年對擲彈兵是更加看重了。

    這種看重不僅僅是他們用手榴彈時的強大威力,更是因為他們勇往無懼的勇氣!

    大唐新軍裡這麼多部隊,可沒有那支部隊在承受了百分之三十多的傷亡率後還能持續發起進攻的。

    陣亡八十餘人,傷員也有一百多人,這些傷員裡有部分是重傷員,這些人沒辦法,想要活下來只能看老天給不給面子了,至於那些輕傷員的話,只要做好護理,不讓傷口受到感染,那麼活下來的幾率還是比較大的,畢竟他們的傷口大多是冷兵器所至,不會和槍傷那麼麻煩。

    等這些輕傷員養好傷後回到部隊,又是一個個精銳老兵!

    總數超過兩百餘人的損失,這對於郝柏年的這支臨時部隊而言也是不小的打擊了,但是戰鬥的勝利激勵了他們的士氣,因此還能夠保持比較高昂的士氣返回瀾江渡口增援。

    就當郝柏年帶著只有連六百人都不足的部隊火速返回瀾江渡口的時候,瀾江渡口那邊也是爆發了殘酷無比的戰鬥。

    和預料的一樣,瀾江渡口的明軍並沒有閒著,而是在一大早就開始了渡江,由此也宣告了瀾江渡口這邊的戰鬥正式打響。

    早上明軍開始在河對岸的河灘開始集結的時候,謝梓煒的砲兵隊就是開始忙綠了起來,持續向河對岸開炮,殺傷敵軍有生力量的同時,阻撓敵軍的渡江行動,好給己方爭取更多的時間。

    不過單單靠六門火砲,自然是無法阻攔高達六七千人的明軍的渡江決心的,他們準備妥當之後,很快就是爬上了各種渡江工具開始渡江。

    不過他們雖然已經上了船,甚至都差不多抵達岸邊了,但是第一波登陸的明軍卻是不多,只有兩千餘人而已,剩下的四千多人,包括宋志文自己都還是在江面上飄著呢。

    這兩千多人上岸後,很自然的和灘頭防守的大唐新軍發生了激戰,而結果也是沒有絲毫的意外,在大唐新軍猛烈火槍、火砲、手榴彈的打擊下,登陸的這兩千多明軍很快就是崩潰了,在河灘上留下了無數屍體後就是試圖回到江面上的船隻上。

    但是宋志文此時卻是下令,驅趕著這些明軍不准後退,繼續發起進攻!

    如此一來,這第一波渡江的明軍的下場肯定是不會太好的,但是明軍為什麼還要這麼做呢?

    宋志文如此對他的下屬道:「偽唐賊軍所依賴不過是火器犀利而已,而火器的彈藥有限,讓這些青壯上去沖一波,這些偽唐賊軍的彈藥也就消耗的差不多了!」

    聽到宋志文輕描淡寫的話,他身旁的那些文武官員都是背後冒出了冷汗,這人,好狠毒的心啊。

    為了消耗偽唐賊軍的彈藥,他是直接把兩千多人給送了出去啊,哪怕是這兩千多人都是一些青壯,根本算不上有什麼戰鬥力,但是好歹是兩千多條性命啊。

    都是率軍的武將們都是很心腸,為了勝利不把士兵的性命當成性命看,但是這些文官,比武將們還要更狠毒。

    不過宋志文的這種戰術還的確有效,這兩千多青壯雖然自身戰鬥力不怎麼樣,但是宋志文也沒有虧待他們,那種巨盾甚至盾車都不少,甚至停泊在岸邊的部分船隻上裝著的碗口炮以及更多的弓箭手都還在給予他們大量的支援。

    因此這打起來雖然依舊無法突破陣地,但是卻是也是給大唐新軍造成了不小的麻煩,火槍手們開槍打出去了不少彈藥,甚至半個隊的擲彈兵都是扔出去了一輪手榴彈。

    要不然的話,還真有可能被他們衝上來。

    只是彈藥的消耗卻是也沒有什麼,關鍵的是,人員的傷亡也不小啊,弓箭的弓箭手可不少呢,他們連續朝著大唐新軍的防禦陣地射箭,而且用的還是拋射,這就導致了大唐新軍這邊出現了不少的士兵被箭雨所傷。

    此外,明軍的那二十多門碗口炮也是個極大的威脅,給大唐新軍這邊造成了不小的傷亡。

    如今,李軒就是皺著眉頭想著該怎麼解決掉明軍的碗口炮以及大量弓箭手呢!

    再讓明軍的碗口炮和弓箭手打下去,己方的傷亡太大了!

    到時候,瀾江危矣!

    大唐危矣!
V123210 發表於 2017-11-9 17:52
山溝皇帝 第三百一十三章一切都完了

    對於大唐新軍來說,其實彈藥的消耗問題並不大!

    大唐的物資雖然緊缺,但是這幾個月李軒幾乎是把整個正泰縣翻了個底朝天,搜刮出來的金銀細軟等值錢的東西都一股腦換成了各種戰略物資。

    其中硫磺、硝石等物更是重點收購對象,為此不惜提高價格,吸引了孫老頭這樣的商人冒著被明軍抓住後抄家滅族的風險運輸這些物資過來,以賺取高昂的利潤。

    這樣不計代價的收購各種物資,也是讓大唐新軍得到了雖然還是不多,但是也絕對夠打一場大規模戰役的彈藥。

    而這些彈藥,基本都是囤積在瀾江渡口!

    因此宋志文想要用青壯這些炮灰來消耗大唐新軍的彈藥,不得不說這個想法很美好,但是現實是非常殘酷的,他們就算是把六七千人全部送上來,也不可能消耗完大唐新軍的彈藥。

    但是彈藥充足,不代表著大唐新軍就沒有麻煩了!

    這個麻煩就是人員的持續傷亡!

    雖然大唐新軍在此地幾個月沒閒著,構築的大量的防禦工事,而這些防禦工事的防禦能力也相當不錯的,士兵們只要躲在胸牆之後並緊貼著,只要不是太倒霉,一般不會被明軍拋射的弓箭給射中,至於明軍碗口炮所發射的直射散彈,就更沒有什麼威脅了。

    但是大唐新軍的士兵們不可能一直都躲在胸牆後面啊,當明軍的砲灰們衝上來的時候,他們得站起來迎戰啊!

    為了更好的射擊,他們至少要露出肩膀以上的高度來開火,這樣一來,就等於是把身體暴露出來了。

    此時,哪怕明軍的弓箭手和碗口炮命中率不高,但是架不住他們的數量多啊,上千名弓箭手和二十多門碗口炮對著只有幾百米的胸牆進行覆蓋射擊,那火力的密度還是相當大的。

    如此隨著戰鬥時間的持久,大唐新軍的傷亡也就慢慢增加了。

    更關鍵但是,留守在瀾江渡口這邊的部隊可不是第一步兵營和第一混成營這種精銳部隊,第二步兵營和第三步兵營都只能算是新兵部隊,而守備營更是明軍俘虜部隊,傷亡率一高的話,士氣就不可避免的下降了。

    到了早上八點多的時候,李軒甚至都把輜重營都掉上了第一線參加防守作戰,由此可見,今天這一戰,對瀾江渡口的大唐新軍而言,壓力還是非常大的。

    必須把明軍的那些碗口炮和弓箭手解決掉,要不然的話就算此戰獲勝,己方的傷亡也太大了。

    為此,李軒是再一次下令,要求砲兵隊發揮出應該有的威力來,盡快的想辦法解決掉明軍的火砲。

    不過現在的謝梓煒也是相當無奈!

    為了壓制乃至消滅明軍那些擺放在穿透上的碗口炮,謝梓煒的火砲可是一直都是對著河邊的那些船隻在打呢。

    按照常理來說,雙方距離不過五十米,用散彈打過去,打準了一炮過去就是能夠報銷明軍一個炮組。

    但是人家明軍不傻啊,他們的碗口炮雖然是放在船頭,但前頭還學著大唐新軍弄出來了一個小砲台,用以抵擋直射火力。

    說是砲台其實也不準確,他們只是在船頭堆積了不少厚木板和沙包而已,只在中間留出了一個射擊孔。

    這些防禦力量強不到那裡去,但是抵擋散彈和子彈卻是足夠了。

    這個就和明軍自己的碗口炮無法威脅到有砲台作為掩護的大唐新軍砲兵陣地一樣,大唐新軍的火砲,同樣無法威脅到明軍的碗口炮。

    這讓謝梓煒頗為無奈!

    此時,陳屠夫走到謝梓煒邊上道:「要不我們換實心彈先把他們的火砲打掉?」

    聽到這話,謝梓煒也是沉思了起來,當敵軍衝到數十米的近距離後,用散彈,這是謝梓煒從李軒那邊所學來的基本火砲作戰技巧。

    在數十米的距離上,散彈的覆蓋面大,這一炮下去就能殺傷眾多敵軍。

    但是這一次,顯然是行不通了,人家明軍學聰明了,在碗口炮前面堆積了防禦用沙包和厚木板。

    當即謝梓煒轉頭問了身後的一個炮長:「這個距離,用實心彈能夠準確命中嗎?」

    炮長沒有絲毫的猶豫,當即道:「多打幾炮,肯定是能打中的!」

    這不過是幾十米的距離而已,又不是幾百米,哪怕是大唐新軍裝備的原始火砲,其命中率也是相當可觀的。

    當即謝梓煒就道:「換實心彈,先把他們的砲位摧毀了!」

    謝梓煒準備換實心彈打擊明軍的船頭砲位時,另外一邊的李軒也是讓火槍手和弓箭手隊把目標轉移到那些在船上的明軍弓箭手。

    這些明軍弓箭手和他們的火砲一樣讓人討厭!

    至於那些還在河灘上往前推進的明軍炮灰,就先不用火槍隊和弓箭手隊去解決了,讓他們衝過來又如何,等待他們的還有大唐新軍的無數長矛手呢,再不濟,還有擲彈兵隊的手榴彈呢。

    想要靠這已經死傷大半,沒有半點士氣,被強迫著發起進攻的砲灰就想要突破己方的胸牆防禦陣地,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當李軒改變了戰術後,把主要目標從河灘上的砲灰明軍轉移到還在船上的明軍弓箭手時。

    頓時戰場上的局面就是發生了變化!

    每一輪密集的槍聲響起,都會造成眾多的明軍弓箭手死傷,而這些火槍手只是在瞄準和射擊階段把肩膀以上的位置露出來,打完槍立即就是縮回了身子進行裝填。

    如此也是有效避免了明軍的反擊!

    看到這一幕,宋志文也是略微皺了皺眉頭,這炮灰戰術,好像不管用啊!

    這些偽唐賊軍的火器還是如此犀利,半點都看不到彈藥枯竭的情況。

    還有,自己這邊都打了這麼久了,算算時間,從另外兩個渡口渡江的主力也應該到了啊,怎麼還沒有來?

    難道說,從這兩個地方繞行的主力發生了什麼意外?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情況可就不太妙了,他宋志文可從來沒有想過靠著這些衛所兵和青壯就能夠撕破偽唐賊軍的灘頭防禦,他指望的是從兩側渡江的主力襲擊偽唐賊軍背後呢。

    尤其是從二號渡口渡江的主力,那可是寄託了他的厚望。

    但是怕什麼就來什麼,不用多久,就是有人報告說,從南邊又來了一支偽唐賊軍。

    偽唐賊軍?還是從那邊來的,這不就是己方主力渡江的那邊嗎?

    這些偽唐賊軍竟然沒被己方的募兵主力殲滅,反而是來了這裡?

    此時宋志文有了一個很不好的猜測:難道……難道南側渡江的募兵主力已經完了?

    想到這裡,他一時間竟然是站不穩,嘴裡喃喃著:「完了,一切都完了!」
V123210 發表於 2017-11-9 17:52
第三百一十四章 明軍潰逃

    宋志文不是笨蛋,儘管他只會紙上談兵,但是能夠反覆練出好幾千募兵,甚至能夠從興泉府這個貧瘠之地裡搜刮出足夠的糧餉來供應大軍,這一切都足以說明,這個人並不是只會誇誇而談的無能之輩。

    相反,這個人還是一個極為合格的文官型統帥,他雖然不能率軍衝鋒,但是他卻是可以運籌帷幄。

    之前為了突破瀾江這道天塹,他可是花費了相當大的精力,準備的極為充分,而且還採用了分兵的策略。

    在昨天晚上的時候,他制定的計畫一切都相當順利,利用兵力上的優勢分兵渡江,讓對面的偽唐賊軍們分身乏術,疲於應對。

    如果說偽唐賊軍只是普通軍隊的話,今天早上,他就能夠收穫一場巨大的勝利,從而奠定殲滅偽唐王朝的功勛。

    然而,他遇上的大唐新軍並不是普通軍隊

    而是一支從武器再到戰術上,都是和這個時代的軍隊截然不同的軍隊,而導致這支軍隊和其他軍隊不同的理由很簡單,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那就是李軒。

    李軒利用後世的諸多常識,把大唐新軍打造成為了一支似而非似的近代軍隊,其他的不說,光光是他們裝備的火槍就可以說是超時代的。

    儘管他們用的還是火繩槍,但是這火繩槍卻是採用了准星和標尺,採用了紙殼裝藥,採用了套筒刺刀。

    可以說,除了限於材料技術不過關無法採用遂發,被迫繼續使用火繩擊發機構外,其他的諸多細節,都是後世十八世紀的成熟近代燧發槍才有的標配。

    除了火槍,還有火炮,手榴彈,乃至棉鐵甲以及很重要的戰術。

    這些都導致了當代的大唐新軍,和這個時代的軍隊是截然不同的,不管是東方軍隊還是西方的軍隊。

    和這樣的軍隊交戰,絕對是不能用過往的經驗來應對的。

    可惜的是,宋志文他不知道,哪怕他知道偽唐賊軍的火器犀利,但是也只是知道一些皮毛而已,大多數還是用以往的經驗來推演,從而得出了渡江肯定可以勝利的結論。

    然而現實卻是狠狠的甩了他一巴掌!

    當郝柏年率領的六百部隊趕回瀾江渡口後,有了這一批戰鬥經驗豐富,訓練嚴格的老兵加入戰鬥,戰場上的局勢對明軍就更加不妙了。

    這些老兵們,尤其是第一步兵營和第一混成營裡的那些火槍手們,可都是大唐新軍的第一批火槍手,參軍時間少的也有好幾個月,多的甚至都有一年了,各方面的素質不是第二步兵營和第三步兵營裡的新兵能夠相提並論的。

    他們的裝填速度更快,他們的槍法更準,列陣迎敵的時候對傷亡的承受能力更大!

    而這些綜合起來,也就導致了他們的戰鬥力極大的超越了那些新兵們。

    當看到那些青壯炮灰始終無法突破偽唐賊軍的防禦,而更關鍵的是,己方那些還在船上的弓箭手也是受到了密集的火槍射擊傷亡不斷增加。

    就連船頭上有著防護的碗口炮,也是被偽唐賊軍的火炮逐個點名,一門一門的被摧毀。

    這一幕幕,讓宋志文看在眼裡,都是一場大敗的徵兆!

    「大人,這樣下去怕是不行啊!」宋志文身邊的一個將軍小心翼翼的對宋志文如此道:「我們是不是擇日再戰?」

    聽到這話,宋志文回頭看了這個將領一眼,犀利的眼神直接讓這個有著千戶頭銜的明軍將領差點都要站不穩,生怕宋志文來一句:動搖軍心,拉下去斬了。

    但是宋志文卻是只看了他一眼,然後就收回了目光,如果是在之前,哪怕只是片刻鐘之前有人敢這麼說,他都會毫不猶豫的讓親兵把他拉下去斬首。

    大戰之中,豈能輕言撤退!

    然而這個時候,他卻是沒有這麼做!

    因為他已經知道,今天這一戰已經是輸了!

    南側渡江的募兵主力已經完蛋,北側渡江的那一千多衛所兵也是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至今都沒有出現,如今單單依靠自己麾下的六七千炮灰,是不可能攻破銅牆鐵壁一般的瀾江渡口的。

    唯今之計,也只能是先撤退了!

    只是撤退的目的並不是說為了以後的第三次渡江,而是想要保存有生力量,防備偽唐賊軍渡江攻打興泉府。

    今日偽唐賊軍獲得戰鬥的勝利後,下一步恐怕就是要渡江攻打興泉府了,他可不相信這些反賊會甘願窩在正泰縣裡一直不出來,他們肯定是會想要東進佔領整個興泉府的。

    要不然的話,他們建國稱帝造什麼反啊,繼續當他們的山大王不就可以了。

    這種時候,這瀾江必須守住了,不然的話,興泉府可就得完蛋了,而自己的身家性命也完蛋了。

    宋志文也是果斷,眼見無法渡江後,很快就是下令道:「傳令起錨,我們返回東岸!」

    聽到宋志文這麼說,他身後的一群明軍將領們都是齊齊鬆了口氣。

    宋志文能夠看的出來此戰已經沒有勝利的希望,那些將領們就算能力不咋地,但是也能夠看的出來啊。

    他們之前還擔心著,宋志文惱羞成怒,不顧一切的繼續強攻,這樣一來,那些青壯炮灰死光了之後,可就輪到他們了。

    他們不想死!

    宋志文下令撤退後,明軍跑的也是很迅速!

    得益於六七千明軍裡,大部分都還在船上,下船上岸的不過是兩千多青壯炮灰而已,因此他們跑起來也是快得很。

    都省略了登船的步驟,直接划船東返就行了。

    至於那些已經登陸,還在河灘上苦戰的青壯炮灰呢,他們的死活自然是沒人關心的。

    看到明軍撤退後,後方山頭上的李軒也是大大鬆了一口氣!

    今天這一戰,可是凶險的很,如果不是郝柏年及時擊潰了二號渡口的明軍主力,今天戰敗的就是他們了。

    明軍既然已經撤退了,那麼自然也就宣告戰鬥結束,那些被拋棄的明軍炮灰中的倖存者,也是相當乾脆的就地投降,並沒有做出頑抗的事情來。

    就當大軍打掃著戰場的時候,李軒也是召集了眾將,一方面是和以往一樣討論此戰的得失,而另外一方面也是及時進行獎懲,尤其是立下巨大功勞的郝柏年,必須重賞,而且是必須盡快重賞,用以激勵軍心士氣。

    而最後嘛,則是討論下一步該如何行動,要不要渡江攻打興泉府,如果打,怎麼打?
V123210 發表於 2017-11-10 19:27
山溝皇帝 第三百一十五章佔領正泰縣城

    眾人包括李軒在內,早就已經是期待著跨過瀾江,進軍興泉府了。

    之前是因為實力弱小,而且河對岸有著上萬明軍擋路,但是現在,情況卻是不一樣了。

    通過今天白天的一戰,明軍的主力盡失,不僅僅在二號渡口那邊的兩千多明軍被擊潰,在中午時分的時候,擊潰了明軍渡江進攻的瀾江渡口的唐軍主力,派出了部隊朝著瀾江下游,也就是正北方向追擊,他們要把之前從三號渡口渡江的一千多明軍衛所兵追上並擊潰。

    除了三號渡口的這一千多明軍需要擊潰外,還派出了部隊向南方二號渡口那邊繼續追擊早上被郝柏年擊潰的明軍。

    這兩個方向都有不少的明軍殘兵逗留,這如果不及時徹底擊潰他們的話,後續有可能給大唐新軍造成麻煩。

    但是這些都是後續的小規模戰事,影響不了大局。

    自從宋志文下令撤退的那一刻起,第二次瀾江戰役就宣告一段落了,而上萬明軍的已經是損失過半,作為主力的三千募兵更是只剩下數百人。

    縱然宋志文麾下還有兩千多人的衛所兵和差不多同等數量的青壯,但是靠著這些炮灰兵力,是絕對不是大唐新軍的對手的,只要渡江擊潰這幾千明軍殘兵,那麼整個興泉府是唾手可得。

    再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消滅了這上萬明軍後,短時間內明軍是不可能集結大規模的兵力再次來襲。

    經此一戰,興泉府內自身的力量已經是被消耗一空,甚至連周圍府縣的衛所兵也是被殲滅了。

    明軍要想彙集大軍來攻,單單靠興泉府乃至周圍幾個府縣自身的力量已經是不行了,必須由貴州巡撫牽頭,集中數萬大軍來攻。

    而這樣的事,光光是政治上的扯皮就得浪費不少的時間,更何況貴州這地方山路難行,等他們從各地集結起來並走到興泉府,那都好幾個月以後了。

    而有了這幾個月的時間,已經是足夠讓李軒把整個興泉府納入掌控之中,並利用興泉府的人口以及物資,再一次大規模擴張大唐新軍了。

    依靠一個正泰縣,大唐王朝就能夠拉出來一支將近四千人的軍隊來,如果依靠擁有足足三十餘人人口的整個興泉府,拉出一支萬人規模的大唐新軍是完全有可能的。

    從軍事角度而言,攻打興泉府的時機已經成熟!

    而從政治角度而言,大唐王朝已經是成立了好幾年了,哪怕之前的一兩年都是在玩過家家的遊戲,但是總不能一直都窩在山溝裡。

    不僅僅是李軒嚮往著江南秦淮河上的繁華,方東全和陳屠夫他們也都嚮往著外面的世界,他們迫不及待的想要走出大山,走出正泰縣,看一看外面廣闊的世界。

    渡江、攻打興泉府城,這已經是成為了李軒和諸多將軍們的共識,但是怎麼打?打完之後怎麼應對明軍更大規模的反擊?

    對此,曾子文是提出了一系列的應對方案,佔領興泉府城後,立即開始大擴軍,從整個興泉府內招募新兵,而這一次的擴軍規模,是要把大唐新軍擴充到萬人以上!

    除了兵力上的擴充外,曾子文等將軍們還提出了對現有武器的一些改進建議,比如裝備更大口徑的重型火槍,裝備營屬火砲。

    而這些改進建議在之前的戰後總結會議上就已經提了出來。

    每一次大規模戰鬥之後,大唐新軍總是會舉行一次戰後總結會議,討論此戰的得失,而這已經是逐漸成為了大唐新軍的傳統了。

    而今天的戰後總結會議裡,大問題沒有太多,畢竟這一次打的雖然艱苦,但是各部隊的發揮實際上還是不錯的,也沒有出現太大的紕漏。

    不過部隊的表現雖然不錯,但是不代表著沒有缺陷了。

    首先是部隊第一次對火槍的現有性能感到了不足,按照道理來說,大唐新軍裝備的火槍的性能在當代已經算得上是頂尖的,但是依舊存在著諸多問題,比如說射速太慢,而且點火的成功率太低。

    面對大規模的敵軍衝鋒時,力有不逮!

    對於這個問題,李軒自然是清楚的,但是他也知道,一時半會這個問題是解決不了的,因為如今大唐新軍的火槍基本上已經是壓榨出了所有當代的技術潛力,從彈藥再到火槍的設計,已經是沒有什麼太大可供改進的地方了。

    唯一能夠改進並大幅度提高火槍性能的地方,就只剩下擊發機構了,那就是把火繩擊發換成燧石擊發。

    但是這涉及到了一個看似不起眼,但實際上目前來說卻是無解的難題,那就是彈簧。

    燧發槍的最重要技術難點,就是這個小小的彈簧,而這玩意對煉鋼技術的要求可是相當高的,以目前大唐王朝工部下屬那些作坊的技術能力,根本就搞不出來。

    沒有彈簧,就做不出來燧石擊發機構,無法把現有的火繩槍升級為燧發槍,如何次自然也就很難再提高現有火槍的性能了。

    對此,那些將軍們也是知道,並且是提出了另外一個解決方案,就是繼續增加火槍的口徑,以獲得更大的射程與威力,用以對抗明軍以後可能出現的更厚,防彈能力更強的盾牌。

    李軒聽到這個提議倒是覺得可行,大唐新軍的現有火槍,口徑本來就不算大,十四毫米而已,只能說比日本人的鐵炮、歷史明朝裝備的鳥槍略微大一些,勉強算得上是中等口徑火槍。

    但是同時期,歐洲人裝備的火槍口徑卻是要大得多,尤其是西班牙人的火槍,那可是能夠達到二十毫米的,對付厚重的板甲效果齊佳。

    之前明軍衝鋒的時候,就已經是採用大量厚重的巨型盾牌乃至手推盾車用來對抗唐軍的火槍了,難不准以後他們會採用更大,更厚的這些巨型盾牌,哪怕這些巨型盾牌的機動能力太差也是如此。

    李軒決定先來個有備無患,先造一批二十毫米口徑的重型火槍再說!

    決定了造一批重型火槍後,李軒還想著再改進現有的火砲!

    通過這一次的實戰,李軒發現砲兵隊現有的六門火砲,不管是八百斤重的哪門意大利炮,還是說那五門五百斤的火砲,都還有著重量過大,無法快速機動的致命缺點。

    這些火砲雖然射程和威力都不俗,但卻都是清一色的前裝加農炮,重量還是太大了。

    當李軒看到明軍的那些老古董碗口炮後,覺得己方也必須有一種可以伴隨步兵快速機動的火砲。

    昨天夜裡,郝柏年率領部隊增援二號渡口的時候,就是因為火砲重量太大,倒是無法快速增援,導致郝柏年率軍作戰的時候,無法得到火砲的支援,只能依賴手榴彈以及純粹的刺刀衝鋒。

    而這也是郝柏年所部傷亡不小的主要原因!

    大唐新軍必須要有一種能夠隨時伴隨步兵作戰的輕型火砲,而且是直接由步兵營直轄的輕型火砲。

    它必須能夠直接用馬匹等牲口直接馱運,緊急情況下讓士兵也能夠搬運,而不能和現在的那些六門大砲一樣,得多匹馬匹拉著走,緊急情況下,或者到了山地、泥濘地帶就無法機動了。

    抵達戰場後,要能夠伴隨步兵的陣型進行機動,這就需要讓士兵們能夠把火砲推著走。

    在滿足快速機動的這個前提下,其他的性能數據能夠做到有多好就多好。

    除了這兩樣,還有其他的一些建議,比如為更多的長矛手配屬盔甲,不過這些都是次要的,影響沒有前兩者這麼大。

    這一天的戰後回憶結束後,大唐新軍是再一次快速運轉了下來!

    受損比較大的幾支部隊開始大規模接受後方送上來的新兵,並補充損失掉的火槍等武器。

    儘可能讓大唐新軍恢復以往的戰鬥力,不過這個盡快也是不可能快到那裡去,至少在大唐新軍發起渡江戰役之前是不可能辦到的了。

    新兵的招募和訓練都是需要時間的,而武器的生產速度也是有限的。

    而這個時間,是趕不上大唐新軍所製定的渡江作戰的。

    為了趁熱打鐵,李軒決定的渡江時間很趕,就在五天之後!

    這五天,就是大唐新軍最後恢復補充的時間,能補充多少算多少!

    後續兩天裡,率軍追擊三號渡口之敵的第二混成營營官李春景追擊並擊潰了明軍,殺敵兩餘,俘虜五百餘,剩下的數百明軍徹底潰散,他當天押送著俘虜返回。

    率軍追擊二號渡口殘兵的第一混成營方希同派人來報,說南邊的明軍殘部早已經是徹底潰散,很多都是變成了散兵游勇,難以一一追擊。

    對此,李軒也只能是先把他們先把這些散兵游勇放到一邊,反正些許散兵游勇也影響不了大局,頂多就是對地方治安造成一些麻煩而已,以後讓捕盜營慢慢梳理清剿。

    現在,李軒是把目光放到了正泰縣城上來!

    在正式渡江攻打興泉府城之前,他還得把正泰縣城給拿下來!

    為此,他是派人向方希同傳令,讓他立即率領部隊前往正泰縣城,把正泰縣城給拿下來,而且為了趕上數天後的渡江作戰,李軒只給了他兩天時間。

    不用多久,當正泰縣縣城內的蘇家康聽到城外來了大批偽唐賊軍的時候,而且還擺開了架勢要攻城的時候,整個人都是站不住,跌坐在椅子上,眼神都是透著絕望。

    嘴裡還喃喃著:「怎麼辦,該怎麼辦?」
V123210 發表於 2017-11-10 19:27
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家康的選擇

    面對大唐新軍的進攻,正泰縣城的防守別說一天兩天了,甚至連一個時辰都沒能堅持住。

    城外的數百大唐新軍剛擺出攻城的架勢,然後派出了士兵嘗試著進行火力試探,為正式工程做準備的時候,城頭上的明軍就已經是很識趣的舉起了白旗投降了。

    所以攻打正泰縣城,嚴格上來說就沒打過,大唐新軍連一輪排槍都沒打,準備用來爬牆作戰的刀盾兵連刀都還沒有拔出來呢,明軍就是乾脆的投降了。

    讓原本以為會有一番苦戰的方希同也是驚訝不已!

    不過之所以出現明軍直接投降的情況也是情理之中,城內的明軍實際上根本就沒有多少正規軍,很多都是臨時拉出來的青壯。

    而且正泰縣已經是別大唐新軍半包圍了長達四月之久,城內的守軍,乃至包括蘇家康自己都認為,單單靠城內的守軍是守不住正泰縣城的。

    之所以他們還能夠一直堅守著,不是因為他們多能打,而是因為大唐新軍一直都沒有對正泰縣發起進攻而已。

    此外他們還指望著府城的大軍能夠殺過來救他們!

    但是當他們聽到瀾江那邊是上萬的明軍都遭到了慘敗之後,這堅持的信念就是徹底崩塌了。

    即便是蘇家康這一次都是沒有阻止那些守軍們的自發性投降!

    在縣衙裡的蘇家康聽到了外頭的人說偽唐賊軍已經正式進城,並直奔縣衙而來的時候,他就知道,自己不僅僅是仕途到了重點,而且生命也是到了重點。

    此時此刻,他已經是沒有了其他選擇,只剩下唯一的選擇,那就是自殺!

    正泰縣既然已經城破,他這個縣令斷然沒有能夠倖免的道理,哪怕自己逃出去了,也是逃不了一個棄城而逃的罪名,最後肯定是被砍頭乃至抄家的。

    至於頑抗,他已經是沒有了頑抗的資本,城內的守軍甚至是那些大戶人家都已經是早就做好了偽唐賊軍攻入城內的準備,這個時候可沒有人會陪著蘇家康去頑抗,就連是縣衙裡的衙役捕快們也都是一哄而散,偌大的縣衙裡,只剩下他的十多個隨從和親兵在頑抗。

    自己自殺殉國了,不僅僅能夠保住自己的一世清名,還能夠為家族免去抄家滅族的禍事,興許朝廷還能有個嘉獎給予自己的家族。

    再一次嘆了口氣後,蘇家康喝下了最後一口茶,然後吩咐門口的隨從:「更衣!」

    門口的隨從乃是他從老家帶過來的家生子,沒有和縣衙裡的其他人一樣逃走,而是留在了此地。

    那隨從自然是能夠猜到自家老爺想要做什麼,這個只有二十來歲的年輕人輕道了一聲:「老爺!」

    蘇家康卻是冷哼一聲:「還愣著做什麼,莫非你這是要毀本官一世清名?」

    那隨從看到這一幕,也是嘆了口氣,然後開始幫蘇家康更衣!

    蘇家康更衣的時候,外頭已經是陸續傳來吵雜聲,甚至還聽見了槍聲,很顯然,這是入城的偽唐賊軍開始鎮壓城內的混亂局勢了。

    蘇家康很清楚,縣城在偽唐賊軍開始正式攻城之前就已經是徹底亂起來了,那些流氓們趁著局勢混亂開始到處劫掠放火,想要趁亂發一筆國難財。

    偽唐賊軍進城後,如果想要得到一個完整的正泰縣城,肯定是要進行鎮壓的,由此發生一些小規模的戰鬥是清理之中的事。

    這個時候,縣衙外頭又是傳來了一陣喧嘩聲,而聽聲音,似乎是偽唐賊軍已經到了縣衙門口,準備攻入縣衙內。

    蘇家康此時收回心神!

    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他看著早已經準備好的諸多東西,考慮著該如何體面的結束自己的生命。

    用刀自刎?這個難度太大,他不是武人,可沒有拔刀割自己脖子的勇氣!

    吞金?這雖然體面,但是那麼大一塊的金銀要想吞下去可不容易!

    服毒?這本來是蘇家康最想要的一種死法,但是奈何城內的大夫調配不出來喝下去立斃的毒藥,只搞到了一些普通的毒藥,但是這些毒藥的藥力要發作太久,更何況服毒後也太痛苦。

    看了一圈子桌子上準備的這些東西,最後他是把目光投向了一條白布上!

    罷了,就懸樑吧!

    做出決定後,他看了一眼隨從道:「掛上去!」

    那隨從猶豫了一會,但還是聽從了蘇家康的話把白布拋上房梁,然後還打了個結,最後還很自覺的搬來了一張椅子放在白布之下。

    蘇家康看到這一幕,然後微微點頭,對著隨從道:「你逃命去吧!」

    那隨從聽罷,略微愣了下,然後卻是道:「我不走!」

    這隨從想要留下來,給這蘇家康收屍呢,他家老爺乃是堂堂進士,這哪怕是自殺殉國了,也得有個人給他收屍啊。

    蘇家康見他不走,也是沒有再說什麼,從太師椅上站起來後,整了整衣冠,然後緩步走到了白布之下,準備抬腳踏上椅子的時候,他的動作略微停頓了一會,但是很快繼續動起來,爬上了椅子。

    此時,門外的吵雜聲更響了,甚至還傳來一陣陣密集而清脆的槍聲,蘇家康知道,在門口防禦的親兵和隨從怕是已經擋不住了。

    所以他也沒有過多猶豫,深吸了口氣後就是把自己頭套入了繩索之中,然後腳一蹬,就是把腳下的椅子踢到。

    下一瞬間,他整個人就是在房梁之下飄蕩了起來!

    窒息的痛苦讓他開始本能的開始掙扎,但是這種掙扎自然是沒有任何的用處的,所以他的掙扎慢慢的就停了下來。

    就在這個時候,門口衝進來了幾個穿著藍紅軍服的大唐新軍士兵,領頭的是一個排長,他們一看屋內有人懸樑,而且這人還穿著官袍,那裡還不知道,這人就是他們此行的主要目標:正泰縣縣令蘇家康!

    因為偌大的正泰縣城裡,能夠穿七品官袍的可就只有蘇家康一人,而且他們也知道,正泰縣的幾個主要官員其實早就不在正泰縣了,比如縣丞,早就逃到了府城那邊去,剩下的那些都是不入流的官員,根本就不值一提。

    此時此刻在縣衙的後院懸樑自殺的官員,除了蘇家康還能是誰?

    當即那唐軍的排長就是大手一揮:「快把他放下來,本官要活的!」
V123210 發表於 2017-11-11 18:19
山溝皇帝 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家康的作用

    唐軍排長宋北要一個活的蘇家康,自然不是說擔心蘇家康自己的生死,他是死是活關他屁事啊。

    宋北真正關心的是自己能夠撈到多少功勞?

    要知道攻打縣城這一仗,他可是半點功勞都沒撈著,為啥?

    因為他們還沒有開始打呢,守城明軍就是乾脆利落的投降了,唐軍是沒有遇到半點阻攔就已經成功進城。

    進城後,宋北可是特地向自己的隊官請戰,帶著人來攻打縣衙的,為的是什麼?不就是為了撈一個功勞好陞官嘛!

    如今大唐新軍裡,雖然因為處於大擴軍時代,軍官們晉陞都相當容易,但是這指的是那些從御學堂出身的軍官們,那些天子門生一個個的晉陞速度都是跟坐了火箭一樣,從排長到隊官,再到副營官、營官、能力出色的話都用不了幾個月。

    但是如果是那些從普通士兵裡晉陞起來的普通軍官,雖然也會隨著擴軍而晉陞,但是晉陞速度就是要慢得多。

    宋北就是一個從普通士兵晉陞起來的少尉,他本身只是個大字不識的農家子,能夠晉陞到少尉,當一個排長,都是因為他訓練刻苦,作戰勇敢,連續立下了好幾次戰功的緣故,但是限於不識字,他想要繼續晉陞的難度可就太大了。

    這是因為李軒想要的軍官,是一群高素質的職業軍官,能夠讀書識字是最基本的要求,因為有了基礎文化水平後,才能夠學習諸多軍事知識。

    宋北空閒時間裡也是努力讀書識字,也沒缺過武學堂裡的課程,但是他實在不是讀書的料,這麼久了也就只認得幾百個常用字而已,連一篇通俗的文章都還寫不出來呢。

    連續考了好幾次御學堂都因為文化水平有限沒能考進去,進不去御學堂就代表著無法和那些御學堂的天子門生一樣步步高陞,他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

    宋北估計自己在軍方的新一輪大擴軍中高昇一步的可能性是有,但是估計頂天了就是副隊官,而不能和那些天子門生一樣一步登天直接成為隊官,甚至是主力部隊裡的隊官。

    要想緊跟御學堂裡的那些天子門生的晉陞部分,他必須靠其他方面取勝,而最有效最直接的就是戰功了。

    一個軍人,最能體現能力和他自身價值的是什麼?戰功!

    大唐新軍在晉陞軍官的時候雖然也注重素質、文化水平、軍事理論這些,但是同時更注重實打實的戰功。

    而死去的蘇家康自然是無法讓他獲得什麼功勞,但是如果把蘇家康活生生的給俘虜了,那可就截然不同了。

    這蘇家康可是明王朝的正式進士官員呢,而且還是大唐王朝所俘虜的第一個文官,這裡頭所蘊含的政治意義可是相當巨大的。

    這麼大的一個功勞,怎麼能夠讓他死掉呢!

    很快,就有士兵把蘇家康給放了下來,一旁的蘇家康隨從一開始還想要阻止的,因為他覺得這些偽唐賊軍會毀掉他老爺的清名,但是被踢了一個大腳後,他就只能捲縮在角落裡。

    這蘇家康被放下來後,還沒死透的他被一群士兵連搖帶掐後,總算是恢復了呼吸後,並很快就是睜開了眼睛,這剛睜開眼睛呢就是看見好幾個偽唐賊軍就在自己邊上。

    聰明的他第一時間就是反應了過來,正要破口大罵這些偽唐賊軍毀他清名的時候。

    就是看見一個偽唐賊軍的士兵把一大團布強行塞進他嘴巴裡,讓他愣是一個字都沒能罵出來。

    宋北看著嘴上被塞著布條,還被捆綁起來的蘇家康,終於是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帶走!」

    他倒不是怕這蘇家康罵他什麼,罵兩句他又不會掉塊肉,他怕的是這蘇家康再來個要咬舌自盡。

    這人連上吊都敢,說明已經是心存死志了,這要是放任不管,誰知道他會不會來個咬舌自盡啊,他這要是一死,別說功勞了,說不準還會挨上司的一頓臭罵。

    宋北很快就是帶著蘇家康到了自家隊官面前,他的上司看到活著被俘虜的蘇家康,也是高興的很,直接就是把人帶到了方希同面前。

    當方希同看著蘇家康的時候,也是面露笑容,這俘虜了蘇家康,功勞自然少不了他的那一份。

    前幾天在二號渡口的戰事,他也是知道自己的保守選擇讓人覺得他作戰能力不怎麼樣,雖然對此他不後悔,但是也是想要補救一二的。

    隨後說要追擊二號渡口的殘兵時,他也是主動請戰,可惜二號渡口的那些殘兵早已經潰散了,讓他沒有撈到什麼功勞。

    好不容易有了機會率軍攻打正泰縣城,然而守城明軍不戰而降,這功勞自然也就不翼而飛了,可沒有人會認為正泰縣守軍的不戰而降,是因為他方希同的指揮能力強,所以才會投降的。

    但是如今活抓了蘇家康卻是不一樣了。

    讓捕盜營那邊留下部分人馬駐守正泰縣後,方希同也是沒有心思在這個縣城裡停留,很快就是帶著蘇家康返回瀾江渡口了!

    路上為了防止蘇家康自殺或者出現其他什麼意外,他可是嚴令把蘇家康看住了,一直都用布堵著他的嘴巴,並捆綁的嚴嚴實實的,絲毫不給他自殺的機會。

    就當方希同帶著蘇家康剛回到瀾江渡口的時候,李軒也是正在接見從溪口村趕來的柳八苟等人。

    大唐新軍即將展開渡江並攻打興泉府,這裡頭涉及的事可是非常多而且複雜的,不僅僅有著大量軍事上的問題,還有著大量政治以及民生問題。

    而這些繁雜的事李軒可沒有這麼多的事情親自處理,他需要把柳八苟、錢夢久他們叫過來輔助。

    不僅僅是柳八苟、錢夢久等幾個高級官員過來了,實際上李軒是把大半個內閣都從溪口村搬到了瀾江渡口。

    等渡江並拿下興泉府後,大唐王朝的統治中心自然是不可能繼續窩在溪口村的,就算是正泰縣城也不適合,到時候李軒會把整個大唐王朝的各類機構都搬遷到興泉府城去。

    畢竟大唐王朝如今規模是越來越大,內閣的各個機構需要處理的事情也是越來越多,對各類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而溪口村乃至正泰縣都是無法滿足大唐王朝的統治需求,最好的地方自然是興泉府城了。

    現在就讓內閣的高級官員隨軍行動,等打下興泉府後,就能夠讓內閣第一時間接受興泉府的治理,並把整個興泉府的三十萬人口納入統治之中。

    和柳八苟他們開著會的李軒聽到外頭的人方希同回來了,而且還帶回來了蘇家康的時候,立即興趣大增。

    當即就是道:「把他帶進來吧!」

    說實話,他對蘇家康還是很好奇的!

    他李軒和蘇家康彼此敵對也有好幾年了,彼此都打過了好幾次,在戰場上的時候也遠遠地看過一眼,但是真正近距離打量卻還是沒有過。

    如今把蘇家康給俘虜了,怎麼能夠不看一眼!

    蘇家康很快就是被士兵帶進來了,看到蘇家康的第一眼,李軒就覺得這人和自己預料的不一樣啊,他的官袍髒兮兮的,頭上戴著的烏紗帽也不知道跑到哪裡去,頭髮有些散亂。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更重要的是這個人低著頭,整個人彷彿失去了所有色彩一樣,一點表情都沒有。

    這人傻了?

    李軒有些搞不懂了,根據他打聽到了諸多情報以及從戰場上對蘇家康的瞭解而言,這個人應該是能力不俗的啊。

    怎麼這會看起來跟頭死豬一樣。

    就連士兵大聲喊著讓他跪拜的時候,他也是無動於衷,任憑士兵抓著他跪倒,但是他那都不是跪,而是軟癱在地上。

    看到這一幕,李軒略微皺眉,他不知道這個蘇家康是真的徹底絕望,了無生趣了,還是說故意裝作這副傻乎乎的模樣。

    略微皺眉後,他開口道:「把他帶下去好生看管著!」

    說著,他又是加了句:「別讓他死了!」

    這個蘇家康的政治含義還是很巨大的,可不能讓他白白死了,對於大唐王朝而言,活著的蘇家康比死了的蘇家康更有意義。

    因為只要他活著,那麼大唐王朝就可以隨便說,比如說蘇家康歸順了大唐王朝,當了什麼大官之類的。

    甚至都可以以蘇家康的名義發幾篇討伐明王朝的文章,這對於鼓舞軍心士氣,對於大唐王朝的威望提高是很有好處的。

    至於說蘇家康願不願意怎麼做,這並不重要,蘇家康不願意,李軒同樣能夠借用他的名義。

    李軒只要讓別人,尤其是明軍官場上以及那些普通讀書人,士紳們知道蘇家康這麼做了就行了。

    蘇家康的作用不在於他是不是真的投賊了,而是要讓別人知道他投賊了,僅此一點,就足以大大改善大唐王朝在當代社會上層,尤其是那些讀書人、官員、明軍將領們的地位。

    他們會在時局不妙的情況下想著,蘇家康這個進士出身的官員都投誠大唐王朝了,他們為什麼不可以?

    當蘇家康被押送出去的時候,似乎掙紮著想要回頭,但是李軒看到了卻是沒有理會,那些士兵就更沒有理會了,直接帶著還在掙扎的蘇家康出去了。

    看著蘇家康被押送出去了,李軒回頭看著柳八苟他們:「我們繼續說到府城後開科舉招攬士子的事,剛才柳愛卿你說到那了?」
V123210 發表於 2017-11-11 18:19
第三百一十八章冒險方案

    此時柳八苟他們還沉浸在蘇家康被俘,看到蘇家康那副了無生氣的情形裡呢,聽到李軒的話後略微一愣,才是反應過來。

    柳八苟當即道:「啟稟陛下,方才臣說到向興泉府下屬三縣廣為佈告,讓府內士子知曉我大唐辦科舉興教化!」

    李軒微微點頭:「嗯,那就繼續!」

    柳八苟道:「臣,遵旨!」

    說著,他又是恢復了之前內閣首輔的氣度,對李軒以及眾人道:「我大唐如今佔據正泰不過數月,後續佔領整個興泉府後,也是時日過短,怕是難以讓天下士子歸心,哪怕是廣發佈告,恐怕到時候來參加科舉的士子也不會很多!」

    「然萬事開頭難,只要我們把這一次的科舉辦好了,再加上大軍在外獲得勝利,不難讓這些士子真正看到我們大唐王朝的實力,到時候歸心是情理之中的事!」

    此時負責教育事務禮部尚書謝老頭也是道:「即便這一次的科舉來參加的士子不多,但是我等也務必要做到最好,而且還要重要中舉士子,做出求賢若渴的姿態來!如此一來,下一次我們再辦科 舉的時候,不愁天下士子不歸心!」

    李軒聽到柳八苟和謝老頭的話,也是微微點了點頭,看來柳八苟和謝老頭他們還是保持了基本的理智,並沒有被大唐王朝眼前的勝利和擴張瞇了眼。

    知道自家的大唐王朝雖然已經佔據了一縣,乃至以後佔據了整個興泉府,也不過是一股小勢力而已,對於當代的士子而言吸引力非常的小,甚至會被這些讀書人們視為反賊。

    因此到時候會有多少士子來參加科舉,那是已經可以預料的,絕對不會有多少,甚至有可能都沒人來。

    所以李軒自己都是提前做好了心理準備,到時候科舉就是做一個面子工程,不奢求多少人真正的來。

    當然了,為了到時候不至於太難看,他還是會弄一些手段,比如說暗地裡派一些人去參加科舉,或者乾脆是威脅利誘一些士子來參加科舉,總之這一場科舉表面上必須是成功的。

    說完這科舉,他們又是繼續討論了一番抵達興泉府後該如何主政。

    這些事情大多瑣碎,而且說實話李軒自己也未必會比柳八苟,馬維等人懂得更多,因此這些半吊子更多的是參考現有的王朝,那就是明王朝。

    雖然說大唐王朝的內閣和明王朝有些不同,但是這更多是名稱上以及職能劃分上,而整體上還是差不多的。

    有了明王朝的內閣可以參考,這內閣制度的完善自然也就沒有太大的難度了。

    不過在這個時候,李軒卻是考慮的更多,他不僅僅是想要一個明王朝的內閣,因為這樣的話,大唐王朝的內閣權力就太大了。

    而李軒可不允許出現這樣的情況。

    身為一個後世人,他很清楚讓文官徹底掌控後,自己這個皇帝會變成一個橡皮章,而這可不是他想要的。

    因此在完善內閣制度的時候,他也是開始著手完善另外一個部門,一個不嫡屬於內閣,而是由他直接掌控的機構。

    這個機構就是翰林院,這個翰林院很早就成立了,一開始的職能就是效仿明朝的翰林院,主要是負責起草詔書之類的普通文書工作。

    但是李軒卻是想要讓這個翰林院發揮出更重要的作用,而不僅僅是明王朝那樣只是官員用來養望的清貴之地,他要讓翰林院成為真正的輔助天子處理朝政的私人機構。

    為此他對翰林院進行了一定的改革,下設各科,希望招募一些實幹型的人才,用來輔助他處理政務。

    換句話說,他是希望用翰林院成為明王朝裡的司禮監,清王朝的軍機處。

    改制後的翰林院根據內閣以及軍事各部,分別設立各科,比如有吏科、稅科等。

    不過雖然名字相同,但是和內閣和樞密院的只能自然是不一樣的,這各科的職能只是審讀各部提交上來的奏摺,歸納重點以便李軒批閱奏章。

    而傳統的起草詔書等職能也是依舊。

    如果用後世的角度去看,那麼這個改編後的翰林院,實際上就是秘書機構。

    這種秘書機構看上去沒有實權,但實際上權力相當大,發展起來後和內閣分庭抗議也不為所。

    所以從一開始李軒就是對這個翰林院進行了極大的限制,翰林院的各科科長,其上限就是四品,任職不得超過五年,不得連任,到期後外調地方任職。

    他需要的只是一群秘書而已,頂多就是還有利用這個翰林院培養後續內閣大臣而已,可不是想要弄出來一群新的『閣老』來。

    翰林院的改制,只是大唐官制改革過程中的一個小波瀾而已,實際上大唐王朝的官制幾乎三天兩頭就要改一遍,以適應越來越龐大的大唐王朝。

    李軒和文官們忙著做政治上的準備時,軍方的將軍們也是沒有閒著,他們在為渡江而做準備。

    要安全的渡過瀾江,難度可不小!

    這河對岸可是有著好幾千明軍呢,哪怕他們都只是一些炮灰,但是也足以給大唐新軍的渡江造成大麻煩的。

    為了避免任何的意外出現,王單旭和郝柏年等將軍們是極為的謹慎,已經是連續好幾天在忙著準備渡江計畫了。

    經過多天的討論後,這些將軍們最終是同意了郝柏年提出來的渡江方案,那就是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分兵渡江。

    當李軒看到他們遞交上來的方案後,一時間也是有些猶豫不決了。

    郝柏年的這份計畫,看起來好處很大,他們是準備分兵從北側渡江,瀾江渡口這邊為中軍所在,正面渡江並牽制明軍主力,同時派遣第一步兵營、第二步兵營和第一混成等絕對主力以及其他輔助部隊組成的主力兵團從三號渡口渡江,而他們渡江後直接切斷興泉府城和瀾江渡口處明軍的聯繫以及他們的退路。

    避免瀾江東岸的明軍看到大唐新軍渡江後,撤退到興泉府城死守。

    是個,這個作戰方案的核心並不是渡江,而是包圍殲滅明軍殘兵,並為後續攻打興泉府城打下基礎。

    避免好不容易渡江後,還要面對一個堅城!

    但是這樣一來,風險也就加大了,上一次明軍自己就是分兵進攻了,難道他們不會有所防備。

    如果被明軍伏擊了從三號渡口過江的主力,還不如直接從瀾江渡口這邊正面強渡呢。

    這個作戰方案,有些冒險,一時間李軒也是難以抉擇!
V123210 發表於 2017-11-13 00:39
山溝皇帝 第三百一十九章前景不樂觀

    如今的大唐王朝雖然整體實力還非常的弱小,但是和以往的那種只有幾百人的情況也是截然不同了。

    擁兵數千之後,李軒也就有了更多的戰略選擇餘地,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如果是以往在一場戰鬥裡死傷好幾百人,那麼整個大唐王朝也就廢掉了。

    但是這一次的第二次瀾江戰役,大唐新軍當場陣亡以及重傷不治的將士達到了兩百多人,傷者也有三百餘人,總體傷亡超過了五百人。

    但是這個傷亡數字卻是沒有被李軒放在眼裡,甚至在戰後會議進行總結的時候,大家聽到這個傷亡數字後,都是沒有露出太大的驚訝表情。

    因為現在的大唐新軍,已經是足以承受數百人規模的傷亡了。

    規模增加之後的大唐新軍,在進行一些戰略規劃的時候,已經不需要每一次都採取極度冒險,要麼成功要麼慘敗的戰略了。

    然而現在,郝柏年提出的這個渡江作戰計畫,卻還是這種非常冒險的計畫。

    成功了自然是一切都好說,不僅僅能夠殲滅瀾江東岸的數千殘餘明軍,而且還能夠以最輕鬆的姿態攻克興泉府城,不用擔心在興泉府城上對上大量的明軍。

    然而如果失敗了,那麼下場可就非常不妙了,一個搞不好,從三號渡口渡江的主力部隊就有可能全軍覆沒。

    而這對於大唐王朝來說,負面影響可就非常大了!

    猶豫不決的李軒連續召見了郝柏年等將領,尤其是那些禦學堂出身的年輕將領們,聽他們的意見。

    就連方東全、王單旭他們這些土匪頭子出身的將領的意見,李軒也是一個不漏的全部聽了。

    於此同時,李軒還讓他們繼續籌劃其他作戰方案。

    不管最後是否會確定這個冒險方案,總是需要拿其他的作戰方案進行比較的,有了比較才能夠得出優劣來。

    經過兩天的集中討論後,在新一輪的御前作戰會議上!

    曾子文站在旁邊的大幅地圖前,拿著一根小木棒一邊在地圖上指著一邊道:「我們的一號方案,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正面渡江之後,建立灘頭陣地,然後開始逐步推進!」

    「根據我們的觀察以及斥候回饋的情況,偽明賊軍在河東岸也是建立了大量的防禦工事,有矮牆、有箭樓、距馬等等防禦工事,正面強攻的話,我軍火槍手的火力怕是難以短時間內摧毀敵軍的防禦。

    為此,我們制定了利用擲彈兵突進,通過密集的手榴彈轟炸,來摧毀敵人的矮牆防禦,只要突破他們的矮牆,我們就沖上去,利用密集肉搏來徹底擊垮敵人的防線!」

    此時,李軒開口了:「我們的火砲呢?沒有砲兵隊渡江作戰的計畫嗎?」

    聽到李軒這麼問,曾子文當即道:「回稟陛下,我們的火砲過重,而我們準備的船隻不大,這要渡江是可以,但是上船和下船,在加上構築砲兵陣地,短時間內怕是難以投入實戰,而且我們火砲的威力大,如果是在小船的船頭髮射,小船怕是承受不住!」

    「要把火砲運輸過江然後投入戰鬥,最少也需要一個時辰以上!」

    李軒聽到這也是略微皺眉,火砲如果要一個時辰後才能投入戰鬥,別說支援步兵作戰了,那時候黃瓜菜都涼了。

    可以預料的,一旦己方的部隊開始登陸,明軍肯定會拚死在灘頭上阻擊的,到時候雙方的戰鬥定然會非常的激烈,而考慮到雙方的士氣以及訓練素質,這種慘烈的戰鬥是不可能持續太久的。

    也許一刻鐘,也許是半個小時,戰鬥就能夠分出勝負來,要麼是大唐新軍被擊退,要麼是明軍抵擋不住而崩潰。

    砲兵隊,注定是無法及時投入戰鬥的。

    這個時候,李軒就是更想要有一種輕型步兵支援火砲了!

    麻蛋,必須讓工部的作坊立即開始設計,打造輕型火砲,威力什麼的先不說,得有了再說。

    要不然的話,遇上渡江作戰或者緊急機動作戰的時候,步兵就無法得到火砲的支援了。

    李軒擺了擺手,示意曾子文繼續說!

    曾子文這才繼續道:「等前線主力突破敵人的灘頭陣地後,後續部隊立即從這個缺口突進,徹底擊潰瀾江東岸的敵軍殘部。

    同時為了防止敵軍潰逃之兵逃亡興泉府城,從而導致我們在後續進攻興泉府城的時候造成麻煩,渡江部隊必須輕裝行軍進行緊追不捨,不讓他們有機會重新把兵力組織起來,更不能讓他們逃回興泉府城。

    一旦我軍抵達興泉府城,就立即對興泉府城發動大規模進攻,爭取在城內反應過來之前一鼓作氣拿下興泉府城,從而奠定此戰勝局!」

    李軒道:「預計傷亡會有多少?」

    聽到李軒這麼問,曾子文聲音不由得低了下來:「渡江階段,如果順利的話預計傷亡會達到五百人到八百人之間,我們預計傷亡主要會來自於明軍的弓箭手射擊,我軍在登陸階段,將士們擁擠在灘頭上,正好處於明軍弓箭手的最佳有效射程之內,而我軍的火槍手以 大部分長矛手都是沒有盔甲防護,對弓箭的防禦能力比較差!

    攻城階段如果沒有明軍死守,預計傷亡在一百到三百人之間!」

    聽到這話,李軒皺眉:「如果渡江不順利呢,如果讓明軍殘兵逃回了興泉府城頑抗呢?」

    曾子文此時的聲音就更小了:「如果渡江階段不順利的話,預計傷亡會進一步增加達到千人左右,如果說有明軍殘部逃回了興泉府並發動城內青壯進行死守,我軍短時間內怕是無法拿下興泉府城,必須等待砲兵部隊抵達,部隊休整補充兵力後再強攻,具體傷亡難以判斷,預計最少也會有五百人到一千人的傷亡。」

    聽到曾子文說出來的這些傷亡預測數據,別說李軒皺眉了,就連方東全和王單旭這些將領們也是皺緊了眉頭。

    王單旭更是直接道:「這樣傷亡太大了,打完這一場我們就得傷經動骨啊!」

    李軒也是心中暗道:這麼打可不行,傷亡這麼慘重,到時候別說傷經動骨了,怕是打都打不贏,因為傷亡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部隊就直接崩潰了!」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V123210

LV:9 元老

追蹤
  • 291

    主題

  • 279508

    回文

  • 36

    粉絲

黃庭堅-如果一天沒有看書,在鏡子看到自己就會覺得討厭自己另一句是說;三日不讀書,便覺言語無味也是說;如果三天不念書,說出來的話便失了水準都是說人要多讀書,增加自己的智慧以及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