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歷史] 山溝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連載中)

 
V123210 2017-7-1 21:16:16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840 724851
V123210 發表於 2018-6-10 19:52
山溝皇帝 第八百六十章 出人意料的晉陞


    正德皇帝在山東坐鎮,試圖通過最後一搏來挽回局勢的時候,金陵城內,李軒卻是舉行了新一輪的晉陞儀式。

    隨著安慶的攻克,江北戰役可以說是已經落下帷幕了,而湖廣那邊,按照樞密院那邊制定的戰略構想,應當是先緩一緩。

    湖廣、四川方向的張岳所部,實力過強,十幾萬主力部隊,就算是自信心滿滿的大唐陸軍,也是不得不小心行事,按照樞密院那邊的推斷,如果要拿下湖廣北部,擊潰張岳在漢陽等地的主力部隊,至少要籌集十萬大軍。

    而且這還不能確保徹底殲滅張岳所部,因為張岳所部隨時都能夠退入四川、陝西等地。

    要想包圍殲滅張岳在湖廣北部的十幾萬大軍,難度是非常大的。

    所以樞密院那邊經過考慮之後,決定展緩湖廣北部攻勢,反正只要拿下了安慶,然後再有九江、武昌配合,完全已經是足以牽制,並扼制湖廣張岳所部的東進了,而且這樣所用的兵力也不用太大。

    當然了,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如果要進軍湖廣北部的話,後續肯定還是要繼續北上河南、陝西,而這樣就無法利用河運了,如今大唐陸軍騎兵實力欠缺,面對騎兵的襲擊,無法保障後勤,而後勤部那邊規劃的四輪馬車,如今也是剛剛開始推行,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準備和完善。

    同時,在黃河、淮河、運河流域,大唐陸軍卻是可以利用河流運輸,來解決後勤這個老大難的問題。

    除了後勤問題外,還有政治問題!同時正德親征的消息已經是傳遍了天下,明軍在山東、河南一帶彙集重兵,此外俺答汗出兵南下的消息已經是引起了樞密院那邊的重視。

    所以在樞密院的最新戰略規劃裡,西線依舊以對持,戰略防守為主,以武昌、九江、安慶為重要戰略支撐點,把湖廣張岳所部關在湖廣、四川這個籠子裡,而大唐陸軍的主力則是騰出手來,準備北上山東,擊潰北方明軍的最後頑抗,最好是能夠俘虜或者擊斃正德皇帝,徹底把明王朝送進歷史垃圾堆裡。

    正所謂是一戰定天下!

    如此的戰略構想下,宣平六年一月下旬開始,大唐陸軍已經是停止了全面的戰略攻勢,開始新一輪的整編部隊,囤積物資,準備等北方的嚴寒天氣過去後,在剛開春,但是雨季尚未到來的季節,大體上就是三四月份到六月份之間發動一輪猛攻,目標就是京杭大運河沿線的山東各地,此外則是淮河、黃河流域的河南各地。

    總之就是沿著河流繼續發動猛攻!

    等到七八月份北方雨季開始來臨之後,就是進行休整時期,等到秋冬時分,但是嚴寒天氣到來之氣前再發動一輪猛攻,爭取在今年攻入紫禁城。

    當然了,這只是樞密院的那些參謀們,在地圖上制定的理想計畫,而實際上,仗打起來後,總會出現諸多意外,然後戰爭的局勢就是變的和樞密院的那些參謀們所預料的完全不一樣了。

    在去年的時候,樞密院的計畫還是先拿下揚州、淮安,然後拿下安慶,再拿下漢陽呢,但是那裡會想到正德會親征,俺答汗都會南下的,這不,現在就是修改計畫了。

    而發動新一輪的北方攻勢之前,李軒準備了一場晉陞儀式,用以激勵軍方士氣。

    並且在這一場晉陞儀式裡,李軒還會向有功將士頒發勛章。

    軍功勛章,這對於大唐王朝的諸多將士們而言是一個稀罕事務,因為大唐王朝雖然很早就制定了龍劍勛章,並且是在首次頒發的時候就是發放了三百枚,後面又是陸續發放了大約兩百枚。

    但是總數不過五百枚的勛章,對於總兵力已經是超過二十萬人的大唐海陸兩軍而言,已經是非常稀少了,別說那些普通士兵了,就算是軍官也是很難得到一枚龍劍勛章。

    為了不讓勛章制度淪為觀賞物品,李軒開始制定了更加詳細的勛章方案,並開始分等。

    把龍劍勛章進行劃分,基礎圖案依舊是龍持劍圖,不過分為三等,第三等是紅龍、第二等是青龍、第三等是黑龍。

    大體就是紅龍持劍勳、青龍持劍勛章、黑龍持劍勛章。

    此外,還專門設立了一種皇家榮譽勛章,其圖案乃是黃龍持劍圖。

    而上述的集中持劍勛章,雖然分為了好幾個等級,不過依舊是高等級勛章,普通軍官和士兵們,幾乎是難以獲得。

    為了讓普通軍官和士兵們也能夠得到勛章,激發他們的榮譽感,在持劍勛章之下,李軒又設立了雙劍勛章,圖案為雙劍交叉,這種雙劍勛章的頒發標準大大降低,立功的軍官和人員能夠比較容易的獲得。

    當然了,在晉陞儀式上所頒發的勛章,將會是清一色的高等級持劍勛章,而普通的雙劍勛章,將會開始在全軍範圍內大規模授予,初步預定就是足足三千枚,而且專門針對普通士兵、尉級軍官,原則上,校官以上,不頒發這種雙劍勛章。

    勛章的頒發,只是晉陞儀式上的一個小綵頭而已,人們更加關注的還是晉陞儀式的主體。

    因為已經是流傳出來消息,這一次晉陞儀式將會是大唐王朝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晉陞儀式,至少會有晉陞超過二十名少將,而且中將據傳也是會有好幾個。

    這一天的皇家別院的大殿內,大量的武將身穿標準的軍裝禮服出現在此地,此外不少文臣也是出現並觀禮。

    皇帝李軒也是身穿戎裝坐在龍椅之上,之前的授勳儀式已經是正式結束了,而現在,則是今天的重頭戲了,一旁的翰林院侍講學士,已經是開始宣讀新一輪的晉陞了。

    開頭自然千篇一律的奉天承運,皇帝赦曰,然後就是辭藻華麗的各種堆疊之語,然後才是重點,那就是宣佈此次獲得少將軍銜的二十六名將領的名字。

    每喊到一人的名字,下方站立的武將人群之中,就會站出來一名將領,這些人大多是准將,少數幾個則還是上校,原先是上校的人,自然是得到了破格提升。

    這些獲得新晉陞的少將,都是在過去一段時間的作戰裡獲得功勛的將領,有一些是主力團的團長、有些是混成團的團長,有些則是副師長、參謀長,也有一些在樞密院裡任職。

    而今天過後,他們將會獲得新的起點,將會擔任更高的職務。

    而在如今的大唐王朝裡,少將已經是名副其實的高級將領了,在野戰部隊裡,通常是師長、一軍參謀長。而在樞密院裡,通常是各部的副部長。

    不過少將的晉陞,依舊是無法引起人們的關注,他們關注的重點是中將!

    因為在如今的大唐王朝裡,中將才是名副其實的頂級軍銜,至於上將,暫時是別指望了,李軒親口說過,不統一華夏,這上將就會懸空不發。

    中將,在大唐陸軍裡,通常是軍長或者是樞密院各部部長的軍銜。

    而今天的晉陞儀式,也就意味著,大唐王朝將會新出現幾個邁入頂級行列的將領。

    隨著聖旨宣佈後,中將的人選也是開始出現了,海軍方面只有一個人,那就是海軍作戰部部長羅炳義,成為了海軍第四個中將。

    然而陸軍方面卻是有四個,分別是新任第四軍軍長方希同,方希同也是大唐陸軍裡老資格的高級將領了,雖然名聲不算很大,但是一直都是以忠臣自詡。

    乃是早期和郝柏年、李春景齊名的三大將領之一,之前擔任過第二步兵旅旅長、軍制改革前的第二軍軍長、改制後的第二步兵師師長,長期負責貴州地區的戰事,去年調任樞密院擔任後勤部部長,去年年底調任新成立的第四軍軍長。

    如今第四軍雖然還沒有正式成軍,但是也是應該給他一個陸軍中將的軍銜了,要不然的話名不正言不順。

    第二個陸軍中將,則是陳科橋,此人能夠晉陞中將,那自然也是戰功和資歷都不差的,之前擔任過第三步兵旅旅長,軍制改革前的第四軍軍長,改制後的第三步兵師師長、江南戰役、去年年底的江北戰役期間擔任第五步兵師師長,乃是渡江北伐作戰的主要功臣之一。

    江北戰役結束後,接替長期擔任作戰部部長的曾子文,成為樞密院作戰部部長,他升為陸軍中將,眾人自然也是心服口服的。

    第三個陸軍中將,則是炮兵出身的謝梓煒,此人乃是大唐王朝最早的炮兵軍官,早期長期擔任炮兵部隊的營長、團長、第一軍的炮兵指揮官、炮兵總監,後來為了職業發展,轉任步兵,擔任步兵團的團長,後來擔任第六步兵師的師長。

    渡江北伐期間,他又是回了老本行,成為樞密院裡新的炮兵總監,如今的樞密院炮兵總監,和以往已經是完全不同了,而是變成了真正的炮兵總司令,此時升任陸軍中將,雖然有些讓人意外,但是聯想到大唐陸軍裡的眾多火炮,以及如今火炮的重要性,給他一個陸軍中將,並不算過分。

    但是如果說上面的三個人都算是名正言順的話,那麼第四個陸軍中將,就是出於很多人的預料之外了。

    這人就是前任樞密院作戰部副部長、現任戰略部部長的雷萬!

    樞密院戰略部,這是李軒是宣平四年才設立的新機構,主要負責大唐陸軍的戰略事務,不過這個機構多是研究類的機構,在樞密院裡不算權重,當初雷萬從作戰部副部長調任戰略部的時候,在很多人看來,實際上還是明升暗降。

    但是沒有想到,今天的四個晉陞陸軍中將的名額裡,竟然是有他!

    眾人疑惑之際,唯獨曾子文暗嘆了口氣!
V123210 發表於 2018-6-10 19:52
山溝皇帝 第八百六十一章 新老交替

    晉陞儀式結束後的次日,眾人才是解開了疑惑,那就是新晉陞的雷萬陸軍中將,接替曾子文成為了大唐王朝第二任樞密院作戰部部長。

    這個任命說實話,是超出了眾多人的預料的。

    曾子文,這個最早投誠大唐王朝的前明將領,那可是在黃竹山時期就已經是成為了大唐王朝實際上的參謀長的角色,雖然說從來沒有率領兵力上過戰場,但是在大唐王朝崛起的眾多戰役裡,都是離不開他在背後的策劃。

    這樣的曾子文雖然說在名氣上不如李春景、郝柏年這樣的名聲在外的將領,但是在大唐王朝裡的地位卻是非常大的,乃是正兒八經的陸軍實權角色。

    然而今天,此人卻是卸任了作戰部部長一職!

    接替他的雷萬,其背景資歷同樣也是不淺,他本人乃是大唐王朝裡最早的一批武學堂、御學堂學生,屬於正兒八經的天子門生。

    南下兩廣的時候,他就已經擔任當時的作戰司副司長,後來更是成為了廣州戰役裡的實際總參謀長,後來軍制改革,他擔任了第一軍首任參謀長,不過很快就是被重新調回了改制後的作戰部任職副部長。

    並在這個職務上一直幹到去年,隨後才是出任新設立的戰略部部長。

    去年年底,雷萬從戰略部部長卸任,其他人也是猜測過他的下一步去向,但是卻是沒有想到,他竟然會接任曾子文成為作戰部部長。

    難道說曾子文惹惱了陛下?

    眾人議論紛紛,但是李軒卻是依舊不為所動,軍方高級將領的任命,基本都是他親自一一任命的,不管是其他的高級將領還是內閣那邊,都是沒有一個人敢插手的。

    李軒讓雷萬擔任作戰部的參謀長,倒不是說李軒對曾子文有了防備,防止他大權在握太久造成什麼麻煩,而是純粹因為曾子文的能力已經是不足以擔任作戰部部長這個大唐王朝裡堪稱最核心的職務。

    大唐王朝樞密院作戰部部長,乃是樞密院各部部長之首,負責部隊的訓練、作戰等事務,權力有多大,它的責任就有多重。

    曾子文雖然資歷十足,過去多年裡也是勤勉,努力上進,但是他自身的能力缺陷,卻是導致了他已經是很難再跟上大唐陸軍的發展步伐了。

    早些年的時候,大唐陸軍的主力部隊不過幾萬人而已,然而隨著部隊的數量越來越多,到現在,總兵力已經是超過二十萬人了,而這二十萬人,還都是清一色的野戰主力部隊,還不包括補充旅、新兵營裡的新兵,同樣也是不包括數量更加龐大的民兵組織。

    作戰部所需要操心的事情也是極多,去年的一場江北戰役裡,李軒就是看的出來,曾子文已經是明顯跟不上大唐陸軍的成長步伐了,制定渡江北伐作戰計畫的時候,哪怕是有著眾多高級作戰參謀輔助,但是他依舊是很難拿出來適合的作戰計畫。

    可以說,最後的渡江北伐作戰計畫,已經是和曾子文沒有多大關係了。

    如今大唐王朝正值關鍵時期,統一在望,李軒自然是不會眼睜睜的看著能力已經不足的曾子文繼續坐在作戰部部長這個職務上。

    所以他經過一番挑選後,最後把經驗豐富,能力更加出色的雷萬提拔了上來!

    前幾天,李軒已經是和找曾子文私底下談過,並且明確談道了這個問題,而且還讓曾子文推舉繼任人選,曾子文雖然有所不甘,但他更多的還是無奈。

    最近兩年,他也是早就感受到了力不從心,但是他卻是一直強行支撐著,如今終於是撐不下去了,不是他不願意繼續撐下去,而是陛下不讓他繼續撐下去了。

    無奈之下,曾子文只能是任命,最後舉薦的人選卻也是雷萬。

    雷萬接任曾子文,成為了大唐王朝第二任作戰部部長之後,曾子文作為老功臣,李軒自然也是不會虧待他的,哪怕是為了做給別人看,曾子文都是要高高捧起來的。

    御書房值班大臣的頭銜也還繼續保留著,此外,李軒還授予他樞密院副使頭銜,而這幾乎也是陸軍將領所能夠達到的最高職務了。

    樞密院不設樞密使,只設副使,但是自從設立這個職務後,就沒有授予過,而曾子文還是第一個獲得這個職務的將領。

    同時,曾子文的爵位也是得到了進一步提升,由伯爵提升為侯爵。

    但是儘管有這一系列的補償,但是曾子文實權旁落卻是事實,而雷萬則是迅速成為了大唐陸軍的新貴將領。

    擔任作戰部部長後,雷萬在半個月後就是獲得了入值御書房的權力,而且還是值班大臣。

    而這也就意味著,陸軍方面的將領,有兩人成為了御書房值班大臣,而這種情況在大唐王朝裡是不可能長久的,御書房裡的御書房值班大臣雖然沒有定員,理論上皇帝想要安排多少人就多少人,但是最近幾年來,一直都是七個人,而陸軍和海軍方面,一直都是一個人,再加上督察院一人、內閣四人,已經是形成了比較穩定的構架,人數的增加或者減少,都是很容易引起政壇劇烈震動。

    因此眾人猜測,不用多久,曾子文的御書房值班大臣的頭銜就會被剝奪。

    而眾人的猜測也沒有錯,三個月後,曾子文請辭御書房值班大臣頭銜,李軒按照慣例不准,但是三次請辭後還是批准了,不過曾子文依舊保留了御書房行走大臣的頭銜,同時李軒又是給他多加了一個頭銜:皇子軍事教習。

    只是現在的幾個皇子還是小屁孩,走路都不利索,這軍事教習也只是一個榮譽稱號而已。

    雷萬擔任作戰部部長,所帶來的一系列變化,也算是後事了,暫且打住不說,卻說雷萬擔任在作戰部部長之後,一邊是帶著作戰部的眾多參謀們制定春季攻勢,而另外一方面,則是在作戰部內部掀起了一番改革。

    首先,他上摺說,作戰部事務繁忙,而他雖然有副部長相助,但是依舊是分身乏術,請求把增設一名副部長,增設後,作戰部將會有兩名副部長,其中一人專門負責管理作戰,稱之為作戰副部長,另外一人則是管理其他事務,稱之為常務副部長。

    另外,他還對作戰部下屬眾多雜亂的司、科進行了整合。

    而這些改革,都是雷萬陸軍中將在上任之前,就已經是和李軒商討過,並得到了支持的。

    有李軒的支持,雷萬對作戰部的改革相當順利。

    不過內部的改革,對於雷萬而言,這並不是評判他能力高低的標準,雷萬合不合格,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能否合格的安排、指揮如今大唐王朝的二十幾萬大軍。

    而接下來的春季攻勢,就是雷萬證明自己的最好時機。

    上任作戰部部長後,雷萬上校就已經是頻繁拜訪眾多高級將領,並組織了多場沙盤推演,參與的人不僅僅有作戰部裡的參謀們,更邀請了眾多野戰部隊裡的主官,同時還從投誠的眾多明軍將領裡挑選人員,讓他們充當明軍方面的將領。

    為的就是更好的模擬實戰,以得到更多的數據為後續的作戰計畫做準備。

    二月份,剛上任不久的雷萬親自率領了一大票參謀們奔赴江北前線,抵達徐州視察,他需要親眼看到並瞭解到前線部隊的實際情況。

    三月,雷萬陸軍中將正式提交了春季攻勢的作戰計畫!

    整個計畫,將會動用到第三軍、第二軍、部分第四軍以及近衛軍、還有海軍。

    在江北地區預計將會投入十萬以上的主力部隊參與前線作戰,另外會準備不少於三萬兵力駐紮後方,充當戰略預備隊,預計戰場會波及山東、河南兩省。

    同時為了配合春季攻勢,湖廣方面也會適當的發動一次中等規模的進攻,以牽制張岳所部。

    如果湖廣方面也算上的話,那麼參戰部隊就會是足足四個軍再加上近衛軍,總兵力超過二十萬人,這將會是大唐王朝成立以來,規模最為龐大的一次作戰。

    當然了,雖然參戰的人很多,但是卻是比較分散,第一軍主要負責湖廣方面,第二軍主要負責皖北、河南方向、第三軍主要負責山東方向。

    第四軍則是準備充當戰略預備隊。

    而近衛軍和以往一樣,會抽調部隊組成一支混成部隊,暫定規模是上次以上,三個步兵營為核心,再加上輜重、炮兵、騎兵等輔助部隊,大約五千人,組成近衛軍暫編旅實際參與前線作戰。

    在御前陸軍戰略會議上,雷萬陸軍中將親自向李軒以及陸軍的高級將領們講解自己的戰略構想。

    身穿陸軍將官常服,佩戴著陸軍中將軍銜的雷萬站在一副巨大的地圖面前,手持指揮棒在地圖上指指點點著,同時口中還朗聲說著:

    「北上山東的部隊,應當沿著京杭大運河持續北上,迅速的,有力的突破沿途明軍的攔截,並攻佔沿途的城池,做出奔襲天津、威脅幽州姿態!」
V123210 發表於 2018-6-10 19:51
山溝皇帝 第八百六十二章 不停運轉的戰爭機器

    坐在龍椅上李軒,和以往的那樣一邊翻看著手中的計畫書,一邊聽著雷萬解說他的戰略構想。

    對於雷萬的主要大方向,之前李軒也是多次瞭解過,畢竟如果沒有得到李軒的認可,雷萬也是不可能開展後續的制定詳細計畫。

    而主要的戰略構想,實際上去年的時候就已經是形成了統一的觀念,那就是北上山東、河南,尋找機會殲滅正德皇帝的主力部隊。

    但是這只是一個構想而已,具體要怎麼實施才能夠達成目標,這就需要雷萬以及眾多將領們的努力了。

    這一次雷萬解說的這個作戰計畫,實際上就是具體的實施計畫。

    李軒聽的很仔細,而通過雷萬的解說,李軒也是覺得自己的這一次換人是換對了,雷萬的能力,明顯是要比曾子文高出了一大截。

    他不僅僅能夠和曾子文那樣紙上談兵,而且他還多次擔任部隊裡的參謀長職務,對實戰指揮也是很有一套,制定作戰計畫的時候,會根據各部隊的不同特點,對面的明軍的具體情況而做出不同的安排。

    當然了,如此龐大的作戰計畫,自然也不可能是雷萬一個人功勞,這樣的話,你就是抹殺了作戰部裡的眾多參謀們的付出了。

    解說完基本的計畫後,其他的將領沒也是沒有絲毫的客氣,不斷的提出自己的疑問乃至反對。

    而這種情況,基本是每一次的戰略會議上都會出現的,李軒早已經是見怪不怪了,這爭論多了也是有好處的,完善的計畫就是在爭論中完善的。

    實際上他也知道,作戰部拿出來的這個計畫,在作戰部內部也是經過了無數激烈的討論最終才完善的。

    如今參與討論的,則是樞密院的其他幾個部隊以及第二軍、第三軍的主要將領們。

    雖然說大部分的主要將領,比如說郝柏年、李春景等人都是在前線,不能離開返回參加會議,不過他們大多也是派了各自的參謀長返回金陵參與會議。

    這一次的御前陸軍戰略會議裡,眾多將領們就後勤補給,具體的作戰等眾多問題都是進行了討論,而一旁負責記錄會議的幾個翰林院的秘書們,都是把手都寫軟了。

    會議進行了足足三個多小時後,李軒打斷了眾多的爭論,然後宣佈休會,下午繼續!

    這一天,李軒直接把其他事務都是給往後退,泡在會議室裡召開陸軍會議,等到了傍晚時分後,雖然眾人還存在了不少爭議,但是李軒卻是認為,經過討論後完善的計畫,已經是足夠了。

    當即就是拍板,正式確定並批准了春季攻勢的作戰計畫!

    作戰計畫確定下來後,大唐王朝這架戰爭機器是再一次高速運轉了起來!

    說大唐王朝是戰爭機器,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因為不客氣的說,如今的大唐王朝上下,都是為了戰爭而服務的,內閣方面的諸多部門,其實做的都是輔助者的角色,在後方為戰爭出力。

    而且大唐王朝的戰爭準備,實際上從來都沒有停止過,這從各大兵工廠幾乎從來都沒有停下來過生產各類軍械就是看的出來了。

    前線爆發大戰的時候,兵工廠在生產軍械,前線在休整的時候,兵工廠也是還在生產軍械!

    如此的大唐王朝,實際上當前線部隊停止大規模攻勢的時候,那是為了下一次的大規模攻勢而做準備而已。

    一艘艘載重數百噸的大海船,滿載著各類軍械物資,從廣州碼頭出發,然後經過沿海一路北上,抵達吳淞、江陰、揚州等港口的物資中轉中心,然後進行分發,大部分會裝上中小型內河運輸船隻,通過運河繼續北上運輸,也有部分繼續沿著長江西進,然後運輸到金陵、安慶、九江等長江沿河城市。

    眾多的物資進行著運輸,兵員的補充也是同時進行著,第三軍各部、第二軍各部都是獲得了兵員的補充,同時幾個混成團的成立,也是部署在江北的幾個重要地區,讓第二軍、第三軍的主力部隊騰出手來北上。

    而眾多補充裡,最為重要的當屬燧發槍了。

    去年五年式燧發槍定型並正式量產後,去年幾個月生產的燧發槍,幾乎全都是被近衛軍給拿走了,等近衛軍全數換裝後,才是輪到陸軍和海軍。

    而通過這幾個月的生產,陸軍也是順利完成了對第五步兵師的換裝!

    第五步兵師,一直都是大唐陸軍的核心主力部隊,名氣上和第一步兵師不相上下,但是這兩年該部隊的實際戰鬥力,實際上已經是超過了第一步兵師,成為了大唐陸軍裡名副其實的王牌部隊。

    陸軍換裝燧發槍,自然也是優先選擇了第五步兵師。

    換裝過程裡,因為要用火槍兵一比一代替長矛兵,而這也就使得現有的大量長矛兵失業了,直接讓長矛兵退役,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為此,大唐陸軍是採用了直接把長矛兵訓練為火槍兵的做法!

    第五步兵師去年年底,就是被確定為第一批換裝燧發槍的部隊,加上當時駐防徐州的第五步兵師已經是沒有大規模的戰事,因此當時第五步兵師就是開始組織長矛手集中訓練操作火槍,並採用一帶一的方式,讓每一個火槍兵帶一個長矛兵進行訓練。

    後來一月份第一批大約兩千支燧發槍裝備該部隊後,第五步兵師上下就是用這些燧發槍進行輪流訓練,好幾個士兵合用一支,主要是訓練新的裝填技巧以及新型的隊列戰術。

    而隨著燧發槍越來越多,等到三月份的時候,第五步兵師完成了徹底換裝後,基本上原來的長矛兵已經是變成了合格的火槍手了。

    其他部隊,也是基本按照這個模式進行換裝,但是因為產量有限,短時間內陸軍方面是不可能再有第二支換裝了燧發槍的主力部隊出現在戰場上了,第五步兵師,將會是春季攻勢裡的僅有的一支裝備了燧發槍的陸軍部隊。

    為什麼不是說僅有的一支大唐軍隊呢,只是說陸軍部隊呢,因為參與春季攻勢的近衛軍暫編旅,同樣也是裝備了燧發槍的。

    所以,實際參與春季攻勢的燧發槍部隊,將會是有兩支,加起來擁有大約一萬三千名燧發槍手!

    而其他部隊,依舊是裝備火繩槍和長矛的傳統部隊!

    徐州城裡,陳科橋看著手中的書信,然後是開始召集麾下的軍官們開會,他剛才所看的信,乃是第三軍軍部下達的正式軍令,上面有著第三軍的大印、郝柏年的私人印章,而且還是採用了最新的密碼編碼。

    為了防止攜帶軍令等各種機密信息的傳令兵被截殺,從而造成機密洩露,去年開始,大唐陸軍就是採用了以密碼來書寫各種機密。

    這種全文都是各種無意義、規則阿拉伯數字編寫的書信,需要專門的密碼本才能過翻譯出來,而這種密碼本,一般只會給步兵團以上的將領攜帶,密碼本由軍情司裡的一個專門團隊,分開來隨機編寫,然後印刷並分發。

    並且規定普通情況下,每間隔一年,就換一次密碼本,如果發生突發情況,比如失竊,遺失等情況,追究該員責任外,緊急動用備用密碼本。

    郝柏年發來的軍令上說,讓他的第五步兵師做好戰鬥準備,到時候最為全軍前鋒部隊,率先沿著運河發動進攻,而具體進攻時間,則是等他郝柏年來了徐州再說。

    是的,具體的進攻時間,在御前作戰計畫裡並沒有指定的,雷萬陸軍中校制定的一系列詳細計畫,實際上說是詳細的,但是也只是負責大方向而已,而具體的作戰,實際上還是需要靠前線各部隊。

    第三軍的進攻時間,由第三軍自行決定,當然了,也不能無理由推遲,大體上是確定在三月下旬到四月初這一段時間。

    而且整體的春季攻勢,以第三軍發動總攻為時間節點,然後第二軍、第一軍各部隊隨後發動相應的行動。

    郝柏年是在三月二十日抵達的徐州,抵達徐州後,他沒有著急下令進攻,而是先視察了第五步兵師的情況,尤其是觀看了第五步兵師的新式戰術演練。

    這一次春季攻勢,第三軍毫無疑問是主力,而在第三軍裡,第五步兵師則是主力中的主力,所以第五步兵師的情況是否良好,可是會直接影響到第三軍的成敗。

    郝柏年做出決策之前,要親眼看一看第五步兵師的情況,這也就是情理之中。

    觀看第五步兵師進行的一次團級規模的演習後,郝柏年有些感嘆,這年頭的戰爭,變化的是越來越快了。

    早幾年的時候,火槍雖然也重要,不過更重要的還是冷兵器部隊,那個時候重甲長矛兵、刀盾兵才是決定戰場勝負的核心力量。

    到了後來,就是變成了火槍手和長矛手並重,刀盾手已經是淪為只能在攻城作戰裡發揮一定的作用了。

    然而現在,長矛手都是被直接拋棄了,變成了清一色的火槍手!

    就是不知道,拋棄了長矛手,裝備了足足上萬支燧發槍的第五步兵師,在實戰中到底表現如何!
V123210 發表於 2018-6-10 19:52
山溝皇帝 第八百六十三章 偽明眾生像

    大唐王朝的各路大軍磨拳搽掌,準備發動新一輪大規模攻勢的時候,明王朝那邊也是有所察覺了,這不察覺也不行啊。

    大唐王朝那邊的動作這麼大,一船接著一船的物資運輸到了徐州,加上幾乎淮河流域一線的大唐陸軍都是調動頻繁,明軍那邊的探子只要不眼瞎,基本都是能夠判斷的出來,唐軍的新一輪的大規模攻勢即將開始了。

    為此,正德皇帝也是緊急抽調部隊準備迎戰!

    並且是派人去和俺答汗的騎兵進行接觸,要求他們繼續南下!

    自從去年冬天南下後,俺答汗一開始還是小心翼翼的,生怕中了明軍的圈套,派遣的兩萬騎兵一開始也只是在邊鎮附近,沒敢繼續南下。

    但是後來膽子大了,逐步增兵到五萬騎兵,並且是逐步南下山西太原,隨後又是派了部分兵力南下順德府一帶。

    如今正德皇帝派人要求他們南下,親自率領的俺答汗考慮了一番後,決定繼續南下。

    南下的主要目的自然不是為了幫助正德皇帝,而是依舊抱著渾水摸魚的心態,一方面是,他既不想看到正德皇帝的大軍被唐軍徹底擊潰,另外一方面,其實他也不想明軍擊敗唐軍。

    最好的結果就是明軍和唐軍兩敗俱傷,然後他就會率領騎兵來一個橫掃全場,直接把唐軍和明軍的殘部幹掉,這樣一來,整個北方的局勢對俺答汗將會大大有利。

    如果真的出現這種情況,他甚至都不打算再一次返回草原,而是直接把北方佔據,奪取幽州,誰敢說他到時候不能佔據中原,建立一個大王朝,重演當年蒙元輝煌?

    而且來之前,他也是做好了完全的準備,南下的時候,他除了帶了核心的部落騎兵為主力,還挾裹了旁支部落,基本上是把之前那些不怎麼服從自己的部落裡的精銳主力一股腦帶上了,哪怕是這一次南下遭到慘敗,先死的也是那些旁支的部落。

    而他早已經是決定,甭管南下會遇到什麼事,但是自己的嫡系主力是絕對不能輕易動用並折損的。

    這樣,他才能夠確保不管南下後發生什麼事,他能夠掌控草原的大權,哪怕是倒霉的南下失敗了,最後狼狽逃回去,他也只會帶自己的嫡系回去,至於那些旁支,那是別指望能夠活著回去了。

    這一次南下了,俺答汗就沒準備讓那些旁支部落的騎兵活著回去。

    俺答汗的騎兵大多是一馬雙騎甚至三騎,機動能力迅速無比,當察覺到南方情況有變後,俺答汗迅速帶領部隊南下,短時間內就是行軍數百公里,然後主力抵達順德府,而五千騎兵先鋒,更是已經抵達了大名府。

    這一路南下,自然是少不了沿途的劫掠!

    當然了,那些大城市俺答汗自然是不會攻打的,畢竟現在表面上他還是應正德邀請而來的,不能做的太難看,但是一些小州縣,他自然是不會客氣的,路過一地就搶一地,至少要把軍糧給搶出來啊。

    你得知道,這一次俺答汗南下,和以往歷次蒙古人南下一樣,那可是沒有攜帶糧草的,糧食都是沿途劫掠的,一時間,沿途各地的民眾們是苦不堪言。

    只是,在這個亂世裡,已經是沒有人在乎北方各地普通民眾的死活了!

    正德自己都不在乎了,俺答汗就更加不在乎了,而當地的官員們,有些是在乎的,但是在乎也是沒有辦法,只能是固守城市,不讓俺答汗進城,另外也是花錢買平安,主動獻出糧食和財物,避免俺答汗的騎兵攻打他們的城市。

    而更多的官員們,則是當沒看見。

    實際上現在北方很多的明王朝官員們,現在已經是有些迷茫乃至動搖了。

    如果說前幾年偽唐王朝剛崛起的時候,他們還是一股腦的支持剿滅偽唐的話,那麼在揚州、淮安、徐州、安慶等江北重要城市相繼陷落,整個明王朝都是陷入了巨大危機,大廈將傾之際,他們已經是動搖了。

    不少人都已經是想著,假如,萬一,倘若皇帝的大軍慘敗了,偽唐賊軍殺過來的時候,興許自己也是應該棄明投唐了。

    身為一個理智的聰明人,站在勝利者這一邊,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再說了,到了大唐那邊,也是能夠繼續當官啊。

    雖然說大唐那邊有著眾多他們反感的東西,尤其是那個殺千刀的稅收政策,但是就算是反感,但是為了小命和官位著想,這該忍還是得忍啊!

    所以說,現在北方各地很多明王朝的官員們,都已經是開始觀望了!

    倘若正德贏了,那沒什麼要說的,大家繼續當官撈錢。

    倘若正德輸了,那麼他們就要認真考慮投賊,不,應該說是投唐一事了。

    畢竟兩邊的都是漢人正統王朝,大義名分都是不缺的,這投唐的話,也不用背上投靠異族的罵名,他們並沒有多少的心理負擔。

    要不然的話,隨著大唐王朝是實力越來越大,在江南、江北以及江西、浙江等地也不會有越來越多的前明官員投誠了。

    因為他們對此沒有太大的心理負擔!

    正德皇帝,興許也是察覺到了不少官員的這種異樣心思,在近期幾乎是已經是沒有在重用文官統兵了,而是清一色的傳統武將以及勳貴。

    在這短短半年裡,被冷落了足足百年的勳貴和武將們,終於是再一次找回了自己的尊嚴,獲得了權力。

    然而,這些勳貴們,能夠指揮軍隊打贏嗎?

    這可就要打一個巨大的問號了!

    自從土木堡之變後,明王朝的勳貴階層幾乎已經是徹底腐朽了,除了極少數人外,大部分都是混吃等死的貨色,混吃等死的同時,也是沒有忘記破壞朝廷的根基。

    他們,早已經是墮落了!

    而實際上也是,之前和唐軍的作戰裡,除了俞大猷這個特殊例外外,其他的幾乎清一色的都是文官出身的將領,儘管他們大多都是失敗了,但是說實話,他們已經是做的不錯。

    如果是換成了這些勳貴來,能贏?

    外人對他們的疑問,那些勳貴們卻是不知道的,一群往日裡只知道欺負平明百姓,被文官們不斷按在地上摩擦的勳貴們,如今是一個個鮮衣怒馬,意氣風發的當上了統兵大將。

    除了監軍的太監們,對文官那是絕對沒啥好臉色看的。

    明王朝那邊的諸多變化,自然是無法影響到大唐王朝的既定作戰計畫的,第三軍準備妥當之後,郝柏年就是正式下達了作戰的命令,三月二十九日,第三軍裡的第五步兵師率先沿著運河北上發起進攻。

    當然了,說是進攻也不正確,因為第一天出發的時候,對面可沒有明軍。

    明軍的主力部隊,如今都是龜速在山東、河南一帶,在徐州周圍只有少數監視用的小規模部隊。

    所以第三軍說是進攻,倒不如說是行軍更準確一些。

    然而第三軍動了,正德皇帝也是迅速得到了消息!

    正德皇帝沒有考慮太久,而是很快就是決定主動出擊,隨即帶著駐紮在濟南的六萬大軍西進,然後進入兗州府北部的一個小鎮『安平鎮』。

    安平鎮,這個小地方剛好位於運河和大清河的交匯點,乃是一個在當代非常重要的戰略據點,東進可以前往濟南、北上可以抵達東昌、西進可以抵達大名府,而南下是兗州府以及徐州了。

    正德皇帝選擇在此地駐防,而是沒有選擇在更南邊的兗州府的府城或者是濟州,那是因為他需要時間來調動其他部隊,同時也是為了讓俺答汗的騎兵來幫他分擔壓力。

    正德皇帝可以說是已經是事先選好了決戰地方,就等著大唐陸軍北上呢。

    而此時,之前作出了諸多計畫和準備的大唐陸軍們,還沒有想到,正德皇帝竟然是沒有選擇固守濟南,而是準備直接過來和他們決戰呢。

    等消息傳到後,讓第三軍上下是高興不已,你正德皇帝既然是自己跑出來迎戰,那麼他們可就不客氣了。

    但是隨後陳科橋於是得到消息,說是在大名府一帶髮現了大量的韃靼騎兵的時候,立即就是皺起了眉頭!

    俺答汗南下了,這事他早就知道了,但是據他所知,俺答汗雖然南下了,但是一直都是在邊鎮附近轉悠呢,根本就沒有大舉南下,現在竟然是出現在了大名府。

    而這樣一來,各種戰前制定的計畫可就沒法用了!

    打正德皇帝親自率領的數萬大軍是一回事,打俺答汗的數萬騎兵那又是另外一回事呢。

    當即,陳科橋就是派人向後方的郝柏年傳信,把發現了韃靼騎兵主力的消息告之郝柏年!

    此時還在徐州的郝柏年得知消息後,拿出地圖看了看,然後對一旁的副官道:「傳令第五步兵師按照原計畫行動,攻佔濟州、兗州,然後繼續沿著運河北上」

    「再傳令第三騎兵支隊,進兵巨野一帶監視防備敵軍騎兵!」
V123210 發表於 2018-6-10 19:53
山溝皇帝 第八百六十四章 萬古聖君親征

    第三軍下屬各部隊的騎兵部隊,還是按照以往那樣,集合了起來使用,編成第三騎兵支隊,在去年的北上作戰裡,第三軍的各支騎兵部隊沒有遭到太大的損失,同時在過去的幾個月裡,也是增加補充了大約三百騎,並編成了一個獨立的騎兵營。

    因此目前的第三騎兵支隊,一共擁有四個騎兵營以及兩個騎兵隊,一共擁有大約一千八百騎。

    這一支騎兵部隊在大唐陸軍這邊,已經算是實力最強悍的騎兵部隊了,但是和明軍那邊比起來卻是不算什麼。

    根據情報現實,僅僅是山東地區,明軍的騎兵總數就不下八千!

    更加不要說在附近的大名府地區,還有大量南下的韃靼騎兵,那可是總數超過五萬騎的龐大騎兵兵團。

    和敵人的龐大騎兵部隊比起來,第三軍的騎兵部隊數量實在是太少了,和敵人比起來不值一提。

    因此在北上作戰的時候,大唐陸軍的騎兵部隊,其主要的作戰任務,實際上也不是和敵軍的騎兵主力進行硬碰硬的作戰,而是以偵查、監視、警戒為主。

    此次北上,還是以步兵和炮兵為核心,騎兵只是輔助力量而已。

    在制定北上作戰計畫的時候,也是提前考慮到了敵人的騎兵威脅,這也是為什麼大唐陸軍的北上作戰計畫裡,堅定的圍繞著河流展開的原因,因為敵軍的騎兵就算強悍,但是也不能階段採用河運的大唐後勤補給線。

    然後迫使敵軍的步兵以及騎兵們,在河流的沿途和己方打一場正面對決,避免敵軍的騎兵襲擊己方的後勤補給線。

    只要他們的騎兵敢放棄機動性,而是打算下馬截斷某一段運河的話,那麼不用大唐陸軍出售,海軍的運河艦隊上的眾多艦炮就能夠教他們做人。

    要說炮火力量最為強悍的,可不是大唐陸軍,而是大唐海軍!

    雖然說大唐陸軍也是以槍炮犀利著稱,但是大唐海軍才是真的靠火炮吃飯,隨便一艘遠洋主力艦上,那都是裝備了二十門以上的火炮的。

    即便是在內河作戰的內河戰艦,那也是搭載了火炮的,這一次支援第三軍作戰的乃是運河艦隊第一支隊,轄有各種內戰戰艦足足六十餘艘,搭載了九斤艦炮十餘門,五斤艦炮八十餘門,另外還有兩斤、三斤散彈炮查過一百五十門。

    這第一支隊的六十多艘內河戰艦加起來,其火力遠遠超過陸軍一個炮兵團。

    有第一支隊進行護航,足以確保運河補給線的安全了。

    如果說敵軍的騎兵大規模行動,然後上萬騎出動,直接把騎兵變成步兵截斷並扼守某一段運河,那麼這樣也是正中大唐王師的下懷。

    大唐王師就不怕你停下來扼守某一個地方,就怕你跑起來到處襲擾。

    只要明軍的騎兵停下來了,那麼大唐陸軍迅速就能夠通過河運猛撲上去,然後還是會演變為大唐陸軍所期望的正面對決。

    當然了,如此龐大規模的行動,所有的後勤補給線也是不能完全依賴河運,畢竟不是所有地方都有河流的,有些地方總是需要用陸運的,這些陸運就是不可避免會遭到一定的威脅。

    為此,樞密院也是吸取了安慶戰役的教訓,早已經是提前準備了足足近千輛的四輪貨運馬車,挽馬不夠用,就用騾子、驢子代替。

    這些四輪貨運馬車,雖然需要用到不少的畜力,對道路的要求也是比較高,但是運輸的安全性卻是提高了不少,大唐陸軍方面認為雖然運用的代價有些高,但是為了陸運補給的安全,這還是值得的。

    再說,即便是陸運,也不是每一段路都是這麼危險的,一些不危險的地點,還是會使用比較傳統的陸運方式,就是大規模採用人力、獨輪車。

    只有在靠近前線的危險地帶,才會使用這種專門準備的四輪貨運馬車,同時一般也會有專門的輜重部隊進行護送。

    眾多的準備,使得了郝柏年雖然發現韃靼人的騎兵突然南下了,但是卻是沒有太大的以為。

    這一次北上,遲早是要和韃靼人打上一仗的!

    再說了,這一次北上的也不僅僅是他的第三軍啊,還有第二軍呢!

    駐防皖北地區的第二軍,已經是緊隨第三軍的步伐,開始了持續北上!

    第二軍的兵力大約有兩個步兵師兩個混成團,總兵力大約四萬人,他們會沿著淮河的眾多支流,先是殺入河南東南部地區的,然後預計攻佔黃河沿岸的歸德、開封這兩個重要的戰略支撐點。

    如此,第二軍就能夠和第三軍取得戰略上的配合,然後一東一西齊頭並進北上,最終在山東、北直隸取得匯合,並和明軍、韃靼主力決戰之。

    大唐王朝,可是沒有指望過單單靠著郝柏年的第三軍就能夠一路打到幽州去。

    北方的戰事還在持續進行著,雖然說現在傳來的消息都是中小規模的戰事,雙方主力尚未接觸,大決戰也是沒有爆發,但是任何人都知道,雙方的大決戰已經是一觸即發,用不了多久就會徹底爆發,而到時候,這一場大決戰,將會直接決定整個天下的歸屬。

    如果北上的十多萬唐軍在決戰裡完蛋了,那麼對大唐王朝所造成的打擊絕對是毀滅性的,到時候大唐王朝恐怕就只能從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守,依靠著新成立的第四軍和近衛軍進行防守作戰,維持江北不失就是最大的奢望了。

    但是如果北上的唐軍獲勝了,把山東、河南等地的十多萬明軍一股腦給殲滅了,順帶著再把韃靼人的五萬騎兵也給干趴下的話,那麼當決戰獲勝的那一刻起,大唐王朝就能夠自豪的宣稱,大唐已經成為了華夏大地的新主人。

    北上作戰如此重要,尤其是當聽聞韃靼人也是大規模南下,並且還不是之前預估的兩萬人規模,而是五萬人規模後,身在金陵城的李軒就是有些坐不住了。

    短短一天內,他就是連續召見了雷萬以及其他眾多的陸軍將領,同時也是找了柳八苟等內閣高層進行商談,而透露的意思就是一個,那就是北方戰事如此重要,他在後頭不放心!

    而這話的意思就是,李軒又是打算親徵了。

    都定都金陵了,李軒還打算親征,這自然是會引來一大片的反對之聲。陛下三思之類的話是每一個人都是說了出來,但是李軒卻是依舊不為所動。

    而以目前李軒的威望,他的決定那是無人敢反對的,所以李軒北上親征的事就是迅速確定了下來,然後僅僅兩天後,李軒就是直接帶著近衛軍和第四軍部分主力北上了!

    李軒要親征,也是有著他自己的考慮,一方面是為了激勵前線部隊的士氣,讓他們知道,他們的皇帝,比太陽更偉大的萬古聖君,就和他們一起在前線作戰!

    然而激勵士氣也是次要的,更主要的是,李軒是為了增援北方部隊,爭取更大的把握一戰定勝負,徹底擊潰正德大軍。

    如果他不親征的話,那麼北方戰事,就只能是依靠第二軍和第三軍了,但是如果自己北上作戰的話,那麼參與北方作戰的兵力,至少能夠多出三萬人以上,而且這三萬人還是主力。

    為何?

    因為如果他親徵了,那麼近衛軍肯定是要一股腦帶上的,除開了之前已經北上的近衛軍暫編旅,李軒至少還會帶足足一萬人的近衛軍北上。

    此外,如果李軒親徵了,那麼作為戰略預備隊的第四軍,肯定也是需要抽調一部分兵力北上的。

    第四軍現在有三個步兵師,留下一個師駐防皖北,剩下的兩個師他都是能夠帶著一起北上。

    至於江南、江北以及江西等地的防務,有著各地混成團負責,安全上還是能夠保障的。

    大唐陸軍的擴軍,可不僅僅是擴充步兵師,還在大量擴充混成團呢,而新編的混成團,也是逐漸從之前的一線主力,變成了駐防地方的二線兵力。

    目前大唐陸軍,已經是編成了足足十八個混成團,僅僅是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大唐陸軍就是一口氣編成了五個混成團。

    如今基本上每一個省,都是有一個混成團駐防,而重要地區也是會有一個混成團駐防。

    而真正參與一線戰鬥的混成團,其實也就是早期的幾個混成團而已,而這些早期的混成團,和後來編成的混成團是兩碼事。

    早期的混成團,那可都是按照一線主力部隊進行建設的,炮兵、騎兵一概不缺,但是後來編成的混成團,尤其是第十一到第十八這八個混成團,騎兵全無,炮兵也是嚴重緊缺,甚至連火炮都是前線部隊替換下來的二手貨。

    最近大唐陸軍內部也是有說法,說是要把早期的幾個混成團,尤其是長期參與一線戰鬥的混成團,比如說配屬第二軍方面的第一混成團、第九混成團、配屬第三軍的第四混成團、第五混成團、肩負四川作戰的第七混成團這五個混成團,進行升級整編,不管是整編為旅,還是說直接合併為師,都是可以的。

    但是除了這五個混成團外,還有幾個戰鬥力是比較一般的混成團,比如說駐防廣東的第二混成團、駐防貴州的第六混成團、然後第一軍那邊的第三混成團、第十混成團。

    除了這九個混成團外,剩下的九個混成團都是新編,有幾個更是直接由補充旅直接改編的,大多沒有參加過大規模戰事,兵員缺乏戰鬥經驗,也是比較缺乏槍炮,戰鬥力都不能說是一般了,應該說是比較差了。

    但是這些混成團雖然戰鬥力差了一些,然而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混成團駐防各地,才能夠讓大唐陸軍把更多的主力部隊抽調出來參與前線作戰。
V123210 發表於 2018-6-10 19:53
山溝皇帝 第八百六十五章 愛卿辛苦了

    大唐王朝在駐防地方上,也是嘗試過幾次了,早期就是搞過捕盜營,但是後來捕盜營是在不堪用,戰鬥力連稅務稽查隊都是比不上,別說輔助正規軍作戰了,就連彈壓地方上的動亂都是難以做到。

    早期的時候,各種武裝抗稅所導致的動亂相當多,那個時候,因為捕盜營不堪用,以至於稅務稽查隊只能是自力更生,自己裝備槍支火炮,更嚴重一些則是直接請求正規軍協助。

    所以後來大唐王朝乾脆是把捕盜營給直接撤編了。

    後來也是嘗試過用收編的明軍所組成的守備軍充當二線兵力,但是發現這樣的方式也是不行,守備軍的戰鬥力依舊非常差,而且因為裡頭的明軍降兵素質擦差不齊,後來軍制改革的時候,也是把守備軍一股腦給撤編了。

    後來雖然也有了各地民兵組織,但是民兵組織都是非常的零散,而且各地的規模都不大,裝備也不行,對付普通的土匪、小規模的騷亂還行,但是也是難以承擔輔助正規軍作戰的重任。

    所以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裡,後方守備的任務都是交給補充旅以及駐防地方上的混成團來負責的。

    而補充旅,實際上就是擁有編制的新兵營,而且隨著訓練的正規化,很多新兵營裡的訓練時間都已經是延長到三個月以上了,大唐陸軍乾脆是把原有的補充旅裡的兵力逐步補充到正規軍,以及改編了幾個混成團後,又是撤銷了補充旅這種不上不下的編制。

    如今,補充旅在大唐陸軍裡,已經是正式消失了,代替出現的乃是眾多的混成團!

    現在的混成團,戰鬥力強悍的可以和主力部隊並肩,而戰鬥力差的,其實也不會比以往的補充旅強多少。

    但是不管怎麼說,混成團都是屬於正規軍,士兵的素質都是不差的,就是裝備差一些,戰鬥經驗有些不足而已,這守備地方已經是可以了。

    哪怕是遇到敵軍大舉來攻,這守住一段時間,等待主力來援也是沒有問題的。

    如此也就讓陸軍方面更熱衷於編練這種混成團部隊了。

    目前,每一個省都是有至少一個混成團駐防,而靠近前線的地方,還有混成團專門參與前線作戰,比如說第七混成團,就是一直是單獨承擔了四川方面的戰鬥。

    目前江南和江北地區,也是有好幾個混成團,雖然戰鬥力一般般,但是再留下一個第十步兵師協防的話,李軒也是能夠放心抽調近衛軍和第四軍的其他主力部隊北上了。

    李軒北上親征,並沒有搞的滿城皆知,因為前後不過兩天,李軒就是確定並帶著近衛軍北上了,所以李軒北上了後,很多人都還不知道李軒北上親徵了呢。

    四月中旬,李軒率領近衛軍乘坐運輸艦、海軍的戰艦抵達揚州,然後換內河船隻繼續沿著運河北上,不用多久,成功抵達淮安,並和第四軍的主力部隊取得了匯合,然後繼續沿著運河繼續北上抵達徐州。

    此時的徐州,已經是成為了大唐陸軍北上的大本營,眾多的部隊和物資都是在這裡集中,然後出發北上或者西進。

    但是李軒也是沒有在徐州停留太久,而是休整了一天後,就是繼續率領大軍北上,然後一路前往兗州府濟寧。

    兗州濟寧州,這個運河邊上的城市,變的和往日不太一樣了。

    往日的時候,依靠著運河,濟寧州城那是繁華無比,縱然不比揚州、淮安、徐州這些大城,但是卻也是比眾多小城好得多。

    但是前年冬天開始,江南被大唐王朝佔據了後,漕運斷絕,這依靠漕運而生的運河眾多城市,自然也是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繁華不再。

    而沉寂了一年後,這濟寧卻是重新熱鬧了起來,只是這一次來到濟寧的不是那些漕運船隊,而是大唐王師!

    第五步兵師是在七天前攻克該地的,然後第五步兵師又是派出了一個團攻打兗州府城,並且順利攻克之。

    明軍早已經是開始收縮兵力,並沒有在兗州府城、濟寧州城留下太多的兵力,所以面對第五步兵師的進攻,當地明軍根本就沒有進行有力的抵抗。

    大多都是象徵性的抵抗之後,就是很乾脆的潰敗或者是投降了。

    這些留守當地的明軍普遍都是衛所兵,甚至只是地方青壯而已,他們自己都知道已經是被放棄了,這不抵抗說不過去,拚命抵抗更加說不過去。

    所以他們抵抗是會抵抗的,但普通是象徵性的抵抗!

    第五步兵師甚至都沒有怎麼擺開架勢,就是把濟寧和兗州給拿了下來。

    而今天,濟寧城裡一片嚴肅氣氛,大隊的士兵們早已經是把全城徹底封鎖,讓原本就不多的本城土著連上個街都是提心吊膽的。

    而城外,郝柏年已經是帶著第三軍的眾多高級將領們在外頭等候著。

    能夠讓郝柏年出城等候的人,自然也就只有李軒了。

    根據使者的通報,聖駕已經是距離濟寧大約只有二十公里,不用多久就能夠抵達了!

    不過郝柏年他們最先等到的並不是李軒,而是第四軍的大隊士兵,第四軍抵達後,更是讓濟寧周邊更是擁擠不堪了。

    原本濟寧城就小,駐紮兵力頂多也就是一個師左右,多了沒用,放不下,第三軍的其他主力部隊都是駐紮在城外的。

    第四軍抵達後,卻是接替了第三軍原本駐防在城內的部隊,接管了濟寧城的城防。

    而後,則是近衛軍的一個步兵團抵達,而這個近衛軍步兵團抵達濟寧城後,直接開始巡視城內各地。隨後,近衛軍的部隊陸續抵達,並且是直接進城,並且是接管了聖駕沿途的要道駐防任務。

    這些措施,自然都是為了確保李軒安全的。

    近衛軍作為李軒的近衛部隊,自然是李軒在那,他們就在那,而李軒的護衛工作,一直也都是近衛軍在做。

    眾人又是等了一段時間後,才是看到運河上陸續有船隊抵達,這一支船隊,才是李軒所在的船隊。

    李軒這一次北上,除了攜帶了近衛軍和第四軍主力外,也是攜帶了大量重臣北上,畢竟親征要去,但是政務也不能停下啊。

    御書房值班大臣,這一次就是來了四個,而柳八苟則是帶著另外的三人留守金陵城。

    此外,為了確保後方的安全,李軒在臨走之前,也是緊急對留守江南的第四步兵師以及幾個混成團進行了人員調動,白雲奇再一次被他捧了起來,被任命為南直隸衛戍司令,所有南直隸範圍內的軍隊,都是盡數歸他管轄。

    而白雲奇背後是誰?

    是白太后啊!

    白太后最在乎什麼?最在乎的是她的寶貝兒子李軒啊!

    在大唐王朝裡,能夠真正讓李軒相信的人,也就只有白太后了,沒辦法,那是原身的親媽,而且李軒也知道,白太后眼裡除了自己這個寶貝兒子外,其他人都是沒被她放在眼裡,有白太后在後方坐鎮,李軒也放心。

    而第十步兵師以及幾個混成團裡的主要軍官,也都是清一色的御學堂畢業的軍官,有幾個甚至是李軒比較欣賞,親自教導過的幼軍營學生,在私下的場合裡,這些人有資格叫李軒一聲老師的。

    偌大的大唐王朝,海陸軍將士無數,雖然說御學堂的學生都算得上是天子門生,但是真正接受過李軒親自長期教導的,卻是基本都是幼軍營的學生,而其中有資格在私下場合裡叫李軒一聲老師的,不會超過三十人。

    由此也是可以看出,李軒雖然北上親徵了,但是在後方還是留下了後手,避免出現意外。

    雖然說出現意外的幾率不會太大,但是總是要防備著啊!

    李軒的船隊抵達城外的碼頭後,人還沒有下船,郝柏年就是隨同一個翰林院秘書處裡的侍講學士登上了御船,單獨面聖。

    十多分鐘後,李軒才是出現在眾人將領的視線之中,只見他從船艙裡走了出來,穿著他所特有的金絲龍紋將官常服,沒有佩戴軍銜,腰間懸掛的也不是大唐將領們常用的指揮刀,而是一柄寶劍,帶著黑色的皮手套,腳踏長筒皮靴。

    當李軒走出船艙,踏著紅地毯上了岸後,前方的一群將領們齊齊是拱手行禮,拱手禮,此乃大唐軍方的明文規定的正式軍禮。

    再普通場合下,身穿戎裝的軍人面聖時,以軍禮代替跪拜禮。

    同時規定,除了在大朝會等正式場合面聖需行跪拜禮外,其他時候,軍人一律不允許跪拜,尤其是們明明文規定,面對上級官員時,不許行跪拜禮,一律以軍禮替代。

    行禮的同時,眾多將領們也是齊聲高呼:「臣等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軒看著連續數次行禮的眾位將領們,神情不變,只是微微點了點頭,然後帶著黑色手套的手略微抬起,然後輕道:「眾愛卿平身!」

    他說話的聲音自然是不會很大聲的,只有身邊幾個人聽見,而外面幾乎上百人的軍官們自然是聽不清楚的,但是一旁的侍講學士卻是立即朗聲唱道:「陛下有旨:『眾愛卿平身!」

    此時,眾人軍官們才是齊齊放下拱手禮!

    隨即,李軒在郝柏年的陪同下,一一接見了多名准將以上的將領,以及少數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團長,每個人都是簡單的說了幾句話說,以鼓勵為主。

    而這些將領雖然在外人面前,那已經是權傾一方的大人物了,但是在李軒前面,卻是表現的如同一個孩子一樣,當李軒握住了一個因為作戰負傷,只剩下右手的年輕上校的右手時,說了一句:「愛卿辛苦了!」

    這個年輕上校眼淚瞬間就是流了下來,說話都是有些激動:「臣……臣不辛苦,為陛下而戰,那是我輩軍人的榮譽!」
V123210 發表於 2018-6-10 19:52
第八百六十六章 決戰前夕


    隨著大唐王朝的一次又一次的勝利,李軒在大唐王朝內部的威望也是越來越高,而且已經是高到了神化的地步。

    縱然李軒並不是大唐王朝的開國皇帝,大唐王朝的開國皇帝,那是先帝李爾必,但是稍微對大唐王朝的歷史有所瞭解的人,哪怕看到的歷史是經過大唐王朝的官員們所美化的版本,但是依舊不可否認的是,是李軒把大唐王朝從當年的一個窩在山溝了的小規模土匪,一路帶到了如今佔領華夏半壁江山的程度。

    大唐王朝能夠走到今天,不客氣的說,李軒的作用是佔據了絕大部分。

    沒有李軒,大唐王朝絕對不可能有今天!

    把大唐王朝帶到今天的李軒,其威望之高,那已經是超出了尋常人的想像。

    哪怕是名聲在外,堪稱大唐第一將領的郝柏年,在李軒面前,也是乖乖的一句大話都不敢說,更加別說那些中後期才爬起來的新生代的中高級將領了。

    而且裡頭有一點很重要的還是,如今大唐王朝裡,中高級將領絕大部分都是御學堂出身,早年土匪出身的老將們,已經是屈指可數了,不外乎就是王單旭、陳屠夫、蔡二虎這三人,而剩下的還有部分是前明降將,比如說曾子文,他就是明軍降將,騎兵將領曹明達也是。

    但是這幾人,在如今的大唐王朝裡,已經不是主流了。

    如今,郝柏年、李春景、方希同、王朝宏、陳科橋、雷萬等人,才是大唐陸軍的核心將領,而他們都有同樣的特點,那就是清一色的御學堂出身,妥妥的天子門生。

    而少將、准將級別的那就更多了,校官那就更多了。

    大量的御學堂學生佔據高位,這也是李軒掌控軍隊的主要支撐,如果沒有這些御學堂的學生們,李軒想要掌控龐大的大唐陸軍和海軍,難度還是要加大不少的。

    李軒握住手的這個年輕上校,毫無疑問,也是御學堂的學生,而且還是比較後期的學生,這些後期的御學堂的學生,和李軒的關係更加複雜一些。

    一方面是君臣關係,而另外一方面又是師生關係,當看到此人少了一隻手,卻是依舊一身戎裝出現在前線奮戰,李軒自然是不會沒有任何的表示,親自握住了他的手,說了一句愛卿辛苦了。

    簡單的一句話,裡面也是包含了李軒的一絲愧疚了!

    身為上位者,李軒這麼多年來早已經是學會了看淡生死,前線將士們的死傷,在他看來只不過是紙面上的數字而已,去年的江北一戰,第三軍前後死傷將近八千人,陣亡就是超過了五千。

    安慶戰役裡,第二軍也是先後死傷了不下三千。

    而同一時間裡,其他戰線也是偶爾會爆發中小規模的戰事,累計死傷也有幾千人的。

    如果全部算起來的話,去年冬天,大唐陸軍裡傷亡總數已經是到達了一萬多人!

    但是這一萬多人,在李軒看來,不過是紙面上的數字而已,傷亡了那麼就補充新兵上去。

    但是現在,親眼看到自己教導出來的御學堂學生在戰場上負傷,而且還是被迫截肢,只剩下了一隻手,這一瞬間,李軒也是有些愧疚的。

    但是這一絲的愧疚,也只是持續了短暫的一秒鐘而已!

    要帶領大唐王朝統一華夏,帶領華夏崛起,這個過程裡不可避免會有大量犧牲,李軒對此也是早有心理準備的。

    城外的簡單接見,很快就是結束了,然後李軒在眾多臣子的擁護下進城,併入住臨時行宮內。

    說是行宮呢,但實際上這之前只是一個富商的宅院而已,條件自然是無法和金陵城的皇家別院相提並論的,但是李軒是來打仗的,又不是來享受的,所以對此也是沒有什麼不滿。

    入城當天,李軒按照慣例,宴請了群臣,不過戰爭期間,自然是不會喝的大罪,不管是李軒還是群臣們,都是淺嘗即止。

    次日,李軒召開御前戰略會議,參加會議的不僅僅有陸軍將領,海軍方面的將領,乃是內閣方面的文官們都是參與了。

    會議上也沒有說什戰略方向之類的事情,主要還是開一個動員會議,統一思想,鼓舞鼓舞士氣。

    隨後,李軒就是一身戎裝的親自視察第三軍各部,視察的過程中,讓李軒比較欣慰的是,第三軍雖然北上作戰大半個月裡,但是將士們的精神士氣還是比較飽滿的,大半個月的持續作戰,並沒有給第三軍帶來什麼麻煩。

    當然了,這也和明軍主動收縮,第三軍並沒有在這大半個月裡打過大規模戰役有關。

    之前的北上,說是作戰,更不如說是武裝行軍。

    然而接下來的北上,卻是不一樣了,根據偵騎匯報的消息,再結合軍情司傳遞迴來的各種情報顯示,正德皇帝已經是親自坐鎮安平鎮,並且山東明軍乃至部分原先在河南的明軍已經是盡數彙集於此地,總兵力不會少於十萬人。

    另外,韃靼人的騎兵主力已經是盡數抵達,出現在了安平鎮西南方向的范縣一帶。

    八萬明軍和五萬韃靼騎兵,已經是在這一帶擺開了架勢,大唐陸軍繼續北上的話,就會和他們相遇,到時候,一場大規模的決戰必然會爆發!

    目前進軍山東的大唐陸軍,有第三軍的大部分主力,大約五萬人,此外李軒也是帶了近衛軍一萬五千人,第四軍兩個師以及炮兵等三萬人,另外如果算上海軍的運河艦隊的數千官兵,那麼總兵力剛好十萬。

    單純說大唐和明軍的兵力對比,是一比一,創下了歷次大規模決戰雙方的最小兵力對比。

    但是這裡頭卻是有著極大的變數,那就是同樣是十萬兵力,但是人家明軍裡有著上萬騎兵呢!

    此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旁邊還有五萬韃靼騎兵呢!

    而韃靼人的騎兵,比明軍騎兵更加精銳,說起騎射,人家韃靼人才是玩騎射的高手,人家自幼就是在馬背上長大的,馬術嫻熟那是不用說的,而且箭術也是相當了得。

    此外,韃靼人的騎兵還有一個很大的戰術優勢,那就是他們的騎兵清一色的單騎雙馬甚至三馬,機動能力,尤其是長途奔襲的能力,遠遠超過了明軍騎兵,而大唐的騎兵就更不用說了。

    大唐騎兵馬匹奇缺,一直都是單騎單馬,不到衝鋒作戰的時候,那是絕對不會騎馬的,甚至行軍的時候,連行囊包袱都是騎兵自己背著走,為的就是保存戰馬的體能。

    這一次作戰,重點就是如應付明軍和韃靼人的騎兵,畢竟對面的騎兵總數加起來超過六萬騎,這一個搞不好,哪怕是己方槍炮再多,那也是要造成大麻煩的。

    為了對抗對面的騎兵,大唐陸軍的眾多將領和參謀們,也是沒有閒著,苦思冥想是提出了眾多的戰略構想。

    但是眾多的戰略構想,最後都是離不開如何應對敵軍的騎兵,尤其是該如何應對敵軍的騎兵衝鋒!

    敵人有這麼大的騎兵優勢,肯定是會嚴重依賴騎兵作戰的,而現在,大唐陸軍就是要想辦法如何用步兵對抗騎兵。

    正面列陣對抗騎兵,這是肯定的,但是怎麼列陣也是得講究啊,四角方陣是要的,但是四角方陣只是步兵營級別的戰術而已,這放到十萬人規模的陣列裡,該如何排兵佈陣,那可是一門相當大的學問。

    此外,人家的騎兵又不傻,是不可能傻乎乎的直接衝擊大唐的防衛嚴密的步兵方陣的,他們會繞後襲擊啊!

    畢竟騎兵在機動性上佔據了絕對的優勢,想打就打,想走就走,大唐陸軍那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而這種情況下,隨同李軒一起北上的作戰部部長雷萬陸軍中將卻是一針見血的指出了,敵軍的騎兵固然威脅甚大,但是他們的步兵就是弱點。

    敵軍的騎兵可以來去自主,但是他們的步兵卻是不可以啊,只要迅速北上抵達安平鎮,纏住偽明的十萬步兵。

    你說他們的騎兵走還是不走?

    走,這十萬步兵大唐陸軍可就一口給吞下了!

    敵騎不走,那麼想要改變他們步兵的劣勢,那麼就要主動行動,最後迫使敵軍騎兵和己方的步兵進行大規模決戰!

    面對敵軍騎兵大規模衝鋒,死傷肯定是會有,而且絕對不會少,但是哪怕是一比一進行交換,大唐陸軍都是有得賺。

    大唐陸軍的步兵雖然耗費眾多,但說實話現在的步兵就是廉價消耗品,貴的是維持部隊作戰的費用,而不是說步兵本身。

    死傷五萬步兵,樞密院訓練部立馬就能夠補充一萬訓練好的新兵上來,不用幾個月就能夠送五萬人上來。

    內閣的陸軍部募兵司,現在每一天都是在後方招兵,現在大唐佔據了這麼多地方,人口資源眾多,募兵已經不是難題了,難題是能養多少兵力。

    因為部隊的缺口不大,陸軍部現在招募士兵,那已經是開始通過提高要求來限制人數了,已經不是前幾年那樣,應募的青壯只要素質稍微過得去,就能夠順利當兵吃糧分田了。

    但是對面的騎兵死傷了五萬?別說幾個月了,給他們幾年都恢復不了!

    只要能夠把他們的數萬騎兵給擊潰,就算付出比較慘重的代價,作戰部裡的參謀們認為都是划算的,當然了,這種話是絕對不能和部隊裡的那些普通軍官和士兵們說的,因為沒人願意自己成為炮灰,然後被消耗掉。

    但是上頭不這麼說,不代表不這麼做啊!

    所以確定了主要的作戰計畫後,李軒是親自率領大軍繼續沿著運河北上,目標直指安平鎮!
V123210 發表於 2018-6-12 19:56
山溝皇帝 第八百六十七章 江南動亂


    金陵城,皇家別院。

    白雲奇正坐在白太后的面前,兩人雖然是姐弟,但是如今兩人的身份卻是差別極大,白太后已經是成為了大唐王朝的皇太后,所以即便是白雲奇在私底下的場合裡,也是不敢過於放肆,表現的非常恭敬。

    此時正在恭敬道:「太平府的動亂已經是平定下來了,根據下面的人報告上來的消息,這一次的動亂乃是當地的幾家士紳聯合,而這幾家士紳都是家中有人在明王朝裡當官,其中還有人之前死傷在我們大軍之手,對我們大唐抱有極大的怨恨之心,這一次才是趁著陛下北征,以為自己的機會來了,這才集結青壯謀反。」

    「事發後,當地民兵第一時間就是組織了兵力進行攔截,不過當地的民兵數量過少,而且比較散亂,難以掌控局勢,不過第十五混成團迅速派遣了一個營前往鎮壓,經過兩天激戰後,成功的鎮壓了當地的叛亂,當場擊斃上百名叛亂分子,另外還逮捕了大約三百餘人!」

    白太后聽後,挪了挪自己肥胖的身軀站了起來:「這些天殺的,好好的日子不過非要造反,必須嚴懲以儆傚尤!」

    「如今皇帝北征,率領十餘萬大軍和偽明大軍廝殺,如此緊要關頭,絕對不能讓他們亂來!」

    白太后繼續道:「皇帝北征後,不少人都是蠢蠢欲動,以為自己抓住了機會,但是就憑他們就想要動搖我大唐的根基,簡直是痴心妄想,你務必要讓下面的人嚴加防範,絕對不能出了一絲一毫的亂子!」

    白雲奇出宮後,立即就是以直隸衛戍司令的名義,給江南、江北各部隊、各地民兵發去公函,讓他們嚴加防範各地動亂,並在戰略要地實施戒嚴政策,出現任何叛亂的苗頭,務必第一時間進行絞殺!

    白雲奇在後方彈壓各地的時候,李軒也是接到了來自太平府叛亂的消息,看了後也是沒有覺得什麼奇怪的,不過是數百人規模的叛亂而已,不值得李軒關注。

    這種規模的叛亂,大唐王朝這些年來鎮壓的沒有一百次也有八十次了,高峰時期,一個月就能接到十幾次的關於各地叛亂的報告。

    大唐王朝崛起後,並和偽明進行激戰,不少野心家們都是認為機會來了,想方設法玩造反,當然了,其中更多的還是對大唐有所不滿的人進行的叛亂,武裝抗稅那是層出不窮。

    他李軒雖然北上親徵了,但是在南直隸依舊留有大量的部隊,第十步兵師、數個混成團可就在江南、江北各地呢,然而其餘各省,也都是有著最少一個混成團駐防。

    這些可都還是正規軍呢,正規軍之外,每一個地方都會有民兵組織。

    中小規模的叛亂,那是掀不起什麼風浪來的。

    除非這天底下出現第二個和自己一樣的穿越者,要不然的話,後方那是穩如泰山。

    別說叛亂了,就算是後方的大臣們想要玩政變之類的也是行不通,他李軒可是親自帶著十幾萬的大軍呢,如果後方有變,立馬就殺回去了。

    而官員想要玩政變,也是不太可能拉倒軍隊的支持,軍隊一直都是李軒的基本盤,幾乎所有的軍官清一色的都是武學堂畢業,幾乎所有的中高級軍官都是御學堂畢業,其他人想要拉攏軍隊叛變那是不可能的事。

    而只有抓住了軍隊,那麼李軒也就不用擔心什麼後方不穩了。

    要不然的話,李軒也是不會放心北徵了。

    但是雖然沒有什麼大礙,但是為了避免以後繼續出現這種事,而且是越演越烈,必須嚴加懲處,來一個殺雞儆猴。

    當即,李軒就是批覆,太平府叛亂一事,從嚴懲處。

    對待叛亂這種事,大唐王朝和明王朝以及所有的王朝一樣,都是非常嚴厲的,基本上都會給予最重的懲處,每一次那都是血流成河,抄家滅族都是最輕的待遇,嚴重的還會誅九族。

    要不然的話,是很難進行有效威懾的!

    畢竟,在華夏大地上『王相將侯寧有種乎』這種觀點是很有市場的,而且從來都不缺乏各種野心家,所以必須以雷霆手段進行鎮壓並懲處。

    批覆了此事後,李軒就是把注意力重新放回到當地的戰事上。

    後方的普通政務有柳八苟他們處理,而軍事上,也有白雲奇彈壓,還有一個白太后坐鎮,等閒人等根本就掀不起風浪來,倒是北邊的戰事,現在是讓李軒有些憂心。

    他已經是率軍持續北上數天了,不過因為謹慎,所以行軍速度不快,現在距離安平鎮也還有大約二十公里呢。

    這二十公里說遠不遠,說近不近,這個距離真要全力行軍,一天也就到了,但是如果磨磨蹭蹭的,這點距離走個好幾天也有可能。

    尤其是在旁邊有著大量敵軍騎兵威脅的情況下,李軒是再三嚴令部隊要保持謹慎和克制,面對敵軍騎兵決不可浪戰。

    同時為了避免被敵軍騎兵切斷補給線,造成糧食彈藥緊缺,李軒所帶的大軍,那可是隨軍攜帶足足半個月的糧食以及足夠打一場大規模決戰所用的彈藥。

    而攜帶的物資多了,這走起來就更加的麻煩了。

    但是李軒也不著急,因為明軍就在安平鎮,正德皇帝就在那裡!

    所以什麼時候發動進攻,主動權還在於自己,如此情況下,李軒自然是不願意匆匆忙忙跑過去,然後因為準備不充分而導致失利。

    「如今已經是查明了,韃靼人那邊,是俺答汗親自統帥,共有騎兵五萬餘人,目前其主力駐紮在安平鎮到壽張一帶,另外還有大約萬騎南下了,雖然不知道他們的具體目標,但是他們應該是想要南下攻擊我軍的後方,截斷我軍的補給線!」

    雷萬中將在一副附近地區的地形圖上指指點點道:「而安平鎮方向的明軍,是圍繞著安平鎮駐防,一共建立了三個大營,不過他們的騎兵並沒有在大營內,而是在大營的西側!」

    李軒盯著地圖看,然後道:「看樣子,正德他們是想要以安平鎮為誘餌,吸引我軍前去攻打,然後用騎兵左右襲擊我軍後方了?」

    雷萬中將道:「雖然還無法確定,但是從目前明軍和韃靼人的動向來看,極有可能!」

    此時,李軒看向了一旁的包義奮:「敵軍倘若襲擊我軍後方,海軍這邊能確保運河的補給線不斷嗎?」

    包義奮此時充滿信心道:「海軍運河艦隊已經是準備了五十餘艘內河戰艦,分成了三個分艦隊隨時待命,從安平鎮到濟寧州這一段,艦隊可以當天抵達並展開炮擊!只要敵軍不是重兵佔據某個沿岸地點,那麼他們就沒有可能截斷我們的河運補給線!」

    此時雷萬中將也是補充道:「即便是敵軍動用騎兵佔據了某個重點節點,但是陸軍方面已經是把核心主力第五步兵師安排在後方,隨時可以通過河運快速前往沿岸各地,以第五步兵師的戰力,在陣地戰中,敵軍騎兵絕對無法抵抗第五步兵師的打擊!」

    這一次北上,為了確保後勤安全,陸軍和海軍可都是下了血本的,挑選的路線和進軍方式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海軍為了北上計畫,那可是抽調了眾多的內河戰艦,甚至連長江流域的內河戰艦都是抽調了上來,除了在黃河、淮河流域外,單單是在山東段運河流域,就是集中了超過八十艘內河戰艦。

    而這八十艘內河戰艦,可不是早期的那種民船改裝的武裝商船,可都是專門建造的甲乙丙各等內河戰艦,並且還事先搭載了大量的榴彈炮,就是為了能夠支援陸軍作戰。

    四十八斤的榴彈炮,陸軍方面用來非常的麻煩,只能是在攻城或者陣地戰的時候用,但是在海軍,戰艦那可是隨時機動的,只要戰艦能去的地方,四十八斤的榴彈,就能夠打到。

    除了海軍外,陸軍方面的北上大軍,直接就是把全軍戰鬥力最強悍的第五步兵師單獨抽調出來,然後用來拱衛後方的運輸補給線。

    此外在濟寧州這個距離前線最近的後勤補給站,也是留下了充足的兵力進行防守,第五混成團以及嫡屬於第八步兵師的第八輜重團、第八炮兵團的一個炮兵營,可都是駐紮在濟寧呢。

    第五混成團不用說了,這是大唐陸軍少數幾個戰鬥力能夠和主力部隊比肩的混成團,實力相當可觀。

    而第八輜重團,別看裡頭有個輜重團這幾個字,但是大唐陸軍裡的輜重團,可不是後勤部裡的運輸團,大唐陸軍的各級輜重部隊,那可都是清一色的戰鬥部隊,關鍵時刻是可以直接拉上戰線充當戰鬥步兵用的。

    因為在大唐陸軍的體系裡,除了靠近前線的運輸任務外,其他的基本都是後勤部的運輸團所承擔,而輜重團,只負責臨近前線大約二三十公里的這一段距離的補給運輸。

    並且上級是不會在另外派遣主力部隊為輜重部隊進行掩護,而是輜重部隊自己保護自己,所以輜重部隊裡頭,所有的士兵其實都是戰鬥士兵,戰鬥力雖然略遜於正規步兵團,但是也不會太差。

    大唐陸軍為了保護後勤補給線,下了不小的本錢,但是這樣就能夠打消正德皇帝和俺答汗襲擊他們後勤補給線的心思嗎?

    可能性不大!

    因為大唐陸軍的正面作戰能力強悍,那是眾所周知的,大唐陸軍自己很清楚,對面的明軍也知道,哪怕是沒有和唐軍交過手的韃靼人,也是有所耳聞。

    而打仗,就得揚長避短!

    明軍和韃靼人的優勢是什麼?是騎兵!

    只要不傻,都會利用騎兵的機動性襲擊唐軍的補給線,攻擊唐軍的後方!
V123210 發表於 2018-6-12 19:56
山溝皇帝 第八百六十八章 三方各懷鬼胎


    安平鎮內,正德皇帝靜靜地看著下方的一群文臣大將,剛才下面的探子報告了偽唐賊軍已經抵達距離安平鎮不足三十里外的地方,而且還在繼續前進,按照這個速度,恐怕明天偽唐賊軍就能夠抵達安平鎮外。

    如此也就是說,明天開始,大戰隨時都有可能徹底爆發!

    大戰將近,一群的臣子們也是議論紛紛,商討著各種退敵之策,但是從他們的討論中,正德皇帝卻是感受到了他們的畏懼心理。

    雖然沒有人敢直接說什麼賊軍不可力敵,要撤退轉進之類的話,但是言語之中,卻也是不乏畏戰之語,什麼三思啊,謹慎啊都是說了出來。

    當然了,正兒八經的討論戰略也是有的,不過基本都是集中在如何讓韃靼人南下襲擊。

    至於正面迎戰,那基本是早就確定下來了,三座大營彼此相連,一旦交戰,十萬大軍就會和磁鐵一樣牢牢的吸引住當面的賊軍主力。

    但是說實話,包括正德皇帝在內,沒有任何一個明臣認為靠著十萬步兵就能夠擋住偽唐賊軍的正面進攻。

    揚州慘敗如今還歷歷在目呢,當初揚州同樣是有十萬大軍,而且當初在揚州的十萬大軍還更加的精銳,還有完善的城防工事可以依賴,但即便是這樣,還不是被偽唐賊軍乾淨利落的攻破了。

    所以他們的希望都是放在了騎兵身上!

    明軍的騎兵不多,只有萬騎規模,不過騎兵雖然不多,但是卻都是北方邊鎮以及京營的職業騎兵,弓馬嫻熟,戰鬥力不弱。

    倘若有適合的機會,靠這一萬騎兵也能夠扭轉戰局!

    但是正德皇帝卻是不認為偽唐賊軍會這麼傻,不會留下後手來應對自己的這一萬騎兵!

    所以關鍵的,還是要讓俺答汗出兵!

    這兩天,正德皇帝已經是派人數次勸說俺答汗出動主力南下,南下幹嘛?

    奔襲濟寧!

    濟寧乃是偽唐的大後方,根據偵騎所知,偽唐賊軍在當地囤積了大量的糧草和彈藥,一旦攻克該地,不單單可以摧毀偽唐賊軍的這個補給基地,而且還能夠截斷賊軍的補給線。

    但是情報也是同樣現實,賊軍在濟寧留下了重兵佈防,具體是什麼部隊不知道,但是總兵力不會少於萬人,所以單單到明軍的騎兵南下奔襲,想要打下來估計是不太可能。

    但是如果是韃靼人可就不一樣了,他們如果五萬多騎兵盡數壓上攻克濟寧是有很大希望的。

    然而正德皇帝希望俺答汗出兵襲擊濟寧,然而俺答汗又不傻!

    「他想的倒是挺美啊,讓我等去奔襲濟寧,這去容易,但是想要回來恐怕就難了,濟寧有唐軍萬人把守,我們的騎兵雖然野戰無敵,來去自由,但是要攻克有萬人唐兵把守的城池,縱然是能夠辦到,但是也絕對會死傷慘重!」

    俺答汗早就收到了正德皇帝的請求,但是他卻是置之不理,開什麼玩笑,讓他帶主力去啃濟寧這個硬骨頭,你正德皇帝怎麼不把自己的騎兵派上去啊!

    濟寧,不能打!

    但是也不代表著其他地方不能打!

    俺答汗南下之前還不知道,這南邊的唐軍竟然如此恐怖!

    南下之處,他還認為唐軍和明軍那邊興許能夠打的兩敗俱傷呢,但是聽聞了揚州等諸多戰役後,他卻是對明軍喪失了信心,如果自己不出力,只想要事後橫掃一波的話,恐怕明軍那邊會直接完蛋,而且唐軍損失都不會太大,而這,不符合韃靼人的利益。

    俺答汗要的是明軍和唐軍兩敗俱傷,而是唐軍乾淨利落的把明軍給幹掉了!

    因此俺答汗認為,這濟寧雖然不能打,但是也有必要出動兵力幫明軍緩解一下壓力,適當的牽制唐軍一部分兵力,讓明軍和唐軍打起來的時候能夠旗鼓相當,最後來一個兩敗俱傷!

    所以他才派了萬騎南下!

    而他也是告知了領軍南下的將領,這一次南下,別傻乎乎的去攻打濟寧,也別傻乎乎的和唐軍主力硬碰硬,應該適當的進行襲擊作戰,碰上中小規模的賊軍,打一波就走,最好是能夠帶著好幾萬的唐軍兜圈子。

    這樣的話,即牽制了一部分唐軍,緩解了明軍的壓力,而自己也不用付出什麼代價!

    等唐軍和明軍打的兩敗俱傷的時候,就是他的騎兵主力出擊之時!

    俺答汗有這種心思,李軒不知道,不過正德皇帝自己卻是多少能夠猜得出來一些,但還是那句話,他不在乎啊!

    當初邀請韃靼人南下的時候,他就猜到了可能會到來各種惡劣的後果,但是他已經是沒有了其他的選擇,韃靼人不南下,他百分百是要完蛋的,而有了韃靼人在一旁分攤壓力,他還是一點的機會。

    此時圍繞著安平鎮,三方人馬都是有著自己的打算!

    正德皇帝想要利用十萬步兵牽制住唐軍主力,然後利用自己的一萬騎兵以及韃靼人的五萬騎兵襲擊唐軍後方,最後造成唐軍的全面崩潰,最好在這個過程裡韃靼人的騎兵也死了個精光。

    而俺答汗則是希望唐軍和明軍兩敗俱傷,然後自己率領騎兵主力來一個橫掃全場,直接把正德皇帝和李軒都幹掉,最後佔據中原繁華之地,重演當年蒙元南下舊事,到時候,他俺答汗少不得也要效仿當年的忽必烈來一個稱帝,過一把中原王朝皇帝的癮頭。

    至於李軒,他倒是沒有和正德皇帝和俺答汗想的那麼複雜,他想的要更加簡單、更加純粹一些,那就是通過一場大規模的決戰,直接擊潰明軍最後的這十萬主力,順手再重創甚至是殲滅韃靼人的這五萬騎兵。

    為此,他已經是有了付出重大代價的心裡準備。

    只要這一戰贏了,哪怕是付出大一些的代價,那都是值得的,以為此戰過後,整個天下,除了張岳所部外,已經是沒有人能夠阻擋大唐王師的步伐了。

    即便是張岳,等大唐王朝騰出手來,彙集主力部隊進攻的話,他也是擋不住大唐王師的進攻!

    只要打贏了這一戰,統一華夏指日可待!

    安平鎮的三方人馬,各有各的打算,但是不管各方打算如何,大規模的決戰卻是逐步臨近了。

    五月初五,端午節的這一天裡,李軒親自率領的大軍抵達安平鎮外,不過並沒有第一時間展開進攻,而是開始構築大營。

    雙方參戰達到二十萬人規模的大決戰,那也不是說打就能夠打起來的。

    唐軍不主動進攻,明軍那邊也是沒有主動出戰!

    但是雙方的主力雖然沒有動,但是偏師之間的交戰卻是相當的頻繁,尤其是偵查部隊,為了偵查更加詳細的情報,偵查騎兵、前鋒部隊那是頻繁活躍在戰場上,然後展開交戰,這種小規模的交戰,興許只有幾十人、幾百人的規模,但是打的卻是相當的頻繁。

    而這種偵查小規模作戰,雙方派出的都是精銳部隊,而且基本是以混戰、追逐戰為主,大唐陸軍引以為傲的線列戰術發揮不了太大的作用,而明軍那邊派出了的精銳也不差,所以雙方在這種小規模的交戰裡算是打了個半斤八兩。

    然而在運河的東案,足足上萬人的明軍騎兵卻是正在南下!

    而運河的西案,上萬韃靼人的騎兵也是正在南下,這兩支騎兵幾乎是齊頭並進,彼此不過是隔了一條運河而已,這也是正德皇帝和俺答汗達成的一個協同作戰的計畫之一,派遣騎兵南下襲擊唐軍補給線。

    雖然騎兵的機動能力比較好,但是這兩股總數超過兩萬人的騎兵,其機動也是別指望能夠瞞過大唐陸軍偵騎的偵查,所以大唐陸軍的偵騎,一直都是保持著對這兩股敵軍騎兵的監視。

    獲知敵軍的騎兵逐步南下後,李軒卻是不為所動,依舊是按部就班的讓部隊進行戰前準備!

    在後方,第五步兵師可是嚴陣以待呢!

    為了確保第五步兵師能夠迅速機動,海軍方面可是組織了大量的運輸船隻,哪怕是敵軍的騎兵直接奔襲數十公里南下,海軍也能夠把第五步兵師及時運輸過去作戰。

    反正大唐陸軍的底線就是守住運河,確保已經抵達安平鎮大軍的補給線安全,不讓敵軍佔據某個據點,至於他們在運河兩岸遊走,大唐陸軍看都是懶得看一眼。

    大唐陸軍直接把最精銳的第五步兵師派了出來,依靠運河進行機動防禦,明軍的騎兵和韃靼人的騎兵自然是不可能的,他們可以想到會有唐軍回援,但是他們可不會想到大唐陸軍會把最精銳的第五步兵師也給派了出來。

    而且大唐陸軍的變動比較大,部隊看起來都一摸一樣的,如果不瞭解詳情的話,想要判斷那支部隊是精銳,其實並不容易。

    李軒率軍抵達安平城城外兩天後,明軍和韃靼人的騎兵持續南下,明軍的騎兵還襲擊了運河沿途的一個小鎮,當然了,襲擊並沒有什麼效果,因為當地根本就沒有什麼物資或者大唐陸軍駐防,後來他們嘗試利用這個小鎮直接扼守運河。

    但是運河艦隊的一個分艦隊下屬的幾艘內河戰艦迅速趕到,然後開始了炮擊,不用多久就,附近的其他戰艦也是趕到,最後集中了十多艘炮艦進行了猛烈的炮擊。

    明軍騎兵見機不妙,當即就是撤出了小鎮,遠離炮擊範圍,並沒有造到實際性的損失。

    但是沒有和唐軍交過手的韃靼人,卻是要自信的很,他們倒是不是想要截斷運河,截斷了運河,那樣會導致唐軍慘敗,而這,並不符合韃靼人的利益!

    他們是想要把偽唐賊軍吸引住,拖住他們,當然了,這個過程裡如果能夠順手殲滅了大幾千上萬唐軍,那他們也不介意!
V123210 發表於 2018-6-12 19:56
山溝皇帝 第八百六十九章 唐兵也不過如此

    當韃靼人想要拖住並牽制第五步兵師,乃至想要吸引更多唐軍的時候,第五步兵師的陳科橋,也是想著該如何把這兩支騎兵給幹掉。

    雖然說通過坐船進行機動防禦,很大程度上能夠保障運河的安全,但是依舊是不夠穩妥。

    誰知道這些敵軍騎兵最後會幹嘛,萬一被他們想出來什麼歹毒的方法,最後導致補給線被截斷的話,那麼麻煩可就大了。

    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找個機會直接把他們幹掉!

    但是要怎麼幹掉他們呢?

    這是個問題,敵軍是騎兵,擁有戰術主動權,依靠其機動優勢,那基本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自己根本就追不上。

    唯一的辦法就是,吸引或者迫使他們停留在某一個地方!

    同樣襲擊他們的後方?

    這個不可能,敵軍的騎兵根本就沒有後方可言,如果有,那麼就是安平鎮和壽張了!

    所以唯一的辦法,就是把他們留下來!

    當即,第五步兵師就是做出了決定,想要讓敵軍的騎兵停下腳步,迫使他們是不可能的,只能是引誘他們。

    而要引誘敵軍停下腳步,最好的辦法莫過於示敵以弱了!

    然而,還沒有等陳科橋做出示敵以弱呢,就是從海軍方面得知,韃靼人的騎兵已經是攻佔了梁山集,而且是屯兵不走了。

    想什麼就是來什麼,當即陳科橋就是做出了決定,除了留下一個步兵團繼續保持機動防禦,用以防備運河東岸的明軍騎兵外,他直接就是率領第五步兵師的主力近萬人火速趕往梁山集。

    而更讓他意外的是,他趕往梁山集的時候,韃靼人的騎兵竟然還是不走!

    好吧,人家韃靼人本來就是為了吸引他們到來,再說了,不走又不是說等唐軍到眼前了還不走,他們只是等唐軍來,唐軍來了,他們也就該走了。

    然而此時,陳科橋卻是已經是看到了機會,當即就是火速傳信給附近的第三騎兵支隊,請求配合!

    第三騎兵支隊,他們的任務非常的繁重,主要是用來偵查、監控明軍、韃靼人的動向,但是在近衛軍和第四軍也是北上了後,又是帶來了大約八百騎兵,所以第三騎兵支隊的兵力也就寬鬆了一些,之前一直都是遊走在後方。

    接到第五步兵師陳科橋的傳信後,率領第三騎兵支隊的盧愚之少將有些猶豫,因為陳科橋是讓他率領第三騎兵支隊,拖住韃靼人的這萬人騎兵,好讓第五步兵師趕到。

    這個任務可不太好完成了。

    他麾下的騎兵雖然比之前多了八百,但是總數也就兩千五百人左右,人家韃靼人的騎兵可是超過一萬騎呢,真打起來,他的第三騎兵支隊還真不是對手。

    畢竟絕對的兵力優勢下,第三騎兵支隊的騎兵就算能夠用強勢衝鋒、集體作戰能力強一些,但是也無濟於事。

    更何況,在騎術方面,大唐騎兵還真不如人家韃靼人這些從小在馬背上長大的騎兵!

    但是略微猶豫了後,他還是直接率領火速南下!

    數個時辰後,傍晚時分。

    梁山集裡,南下韃靼騎兵的統帥,布日固德看著已經是被化為灰燼的梁山集,神情輕鬆道:「唐兵還有多遠了?什麼時候能夠到?」

    旁人當即道:「大批唐兵正在登陸,距離並不遠,不過十里路,其前鋒距離要更近一些,諾,您看,那些就是唐兵的前鋒呢!」

    順著指示的方向看去,大約五六里外,一隊數百人規模的大唐陸軍士兵正在緩緩靠近!

    布日古德道:「這些唐兵膽子倒是夠大啊,竟然只派了幾百人過來,難不成就不怕我們把他們的前鋒一口吞了!」

    「唐兵多次擊敗明軍,早已經是驕橫無比,據傳唐兵素來喜歡以少戰多,並且往往是能夠戰而勝之,想必,這些唐兵把我們是當成了明軍看待了!」

    另外一個韃靼將領露出一絲譏笑道:「這些唐兵如此膽大,不若派出千騎,給他們一個小小的教訓!」

    說這話的人,多少還是記得俺答汗的教誨:別傻乎乎的和唐軍主力正面對公,能打就打,打不了就走!

    所以他沒有說出派好幾千甚至上萬人殺過去,這樣衝過去了,撞上人家唐軍的主力,想要都走不了!

    布日古德略微考慮一番,然後道:「也好,派一千騎過去,看看這些唐兵是不是真的和傳聞的那樣能打!」

    這上萬蒙古騎兵,還是挺小心的,知道不足十里外就是有上萬唐軍主力部隊,這衝過去了,有可能中埋伏之類的,所以大軍在後頭看著,只是派了千騎小心翼翼的過去!

    然而,幾分鐘後,這些韃靼人一個個都是驚呆了!

    這數百唐兵,在己方的千騎剛衝到的時候,他們還能保持鎮定,但是當己方的騎兵直接沖上去進行騎射的時候,對面的唐兵雖然也開火槍還擊了,但是反擊的力度卻是不大,很快就是在韃靼的騎射攻勢下敗下陣來,等韃靼人的騎兵發動最後衝鋒的時候,還沒有等韃靼人衝到的時候,就已經是直接轉身逃跑了,而且還不是正常的逃跑,而是全軍潰敗的那種。

    這就是英勇善戰的唐兵?

    和傳聞不太符合啊!

    而於此同時,岸邊,等上岸的陳科橋看著己方的部隊正在陸續上岸,並展開,微微點了點頭,他還是很滿意自家部隊的表現的。

    「大人,那些降兵們真的能夠瞞過韃靼人的耳目嗎?」此時,一旁的參謀似乎有些擔心。

    陳科橋道:「瞞得過也好,滿不過也好,反正我們也損失不了什麼!」

    「再說了,這些明軍降兵穿的是我大唐的軍服,用的是我大唐的武器,甚至連子彈都是給他們配發了,只要不是抓住了仔細審問,他們韃靼人怎麼能夠知曉?更何況,就算是知道明軍降兵了,但是這些明軍降兵難道就不能是我大唐陸軍了?」

    聽到陳科橋這麼說,旁人也是有些無語了!

    臨戰之前,陳科橋特地帶上了四百多明軍的降兵,然後讓他們換上軍服,並且裝備了火槍、甚至連到刀劍長矛盔甲都是給了,從外觀上來看,絕對是和普通的大唐陸軍沒有什麼差別。

    然後就是讓這些明軍降兵充當前鋒,並且告知他們,只要能夠撐過去,那麼就能夠獲得自由身,而且還會獲得五兩銀子的路費。

    然後,然後就是出現了如今的場面,這些明軍降兵們一開始也是進行了抵抗,但是抵抗力度卻是不足,當騎兵近身後,毫無意外的崩潰了。

    岸邊距離交戰地點,不過四五公里而已,因為地勢平坦,所以哪怕是不用望遠鏡,都是能夠看到遠處的大批韃靼人的騎兵。

    並且是可以看到,大約兩公里外的那四百多明軍降兵已經是開始潰逃了,後頭的一千韃靼人的騎兵一開始似乎是有些發愣,但是很快就是追殺了起來。

    於此同時,韃靼人那邊,有人道:「這唐兵,也不過如此嗎,在我等鐵騎之下,同樣是不戰自潰!」

    「這唐兵戰力羸弱,如果我們主力殺過去的話,就算是徹底殲滅這一萬唐兵也是有可能的!」

    「是啊,這些唐兵不過如此,那些明軍把唐兵說的這麼強,恐怕還是為了掩飾他們的戰敗,這才故意吹噓而已!」

    「這唐兵在剛開始的時候,還是能夠保持陣型不亂,也算是可以了,我軍上前騎射他們頂不住很正常!」又有一人道:「我等草原兒郎騎射天下無雙,不管是明軍還是唐軍,在這等野外作戰裡,那裡可能是我等的對手!」

    「既然唐兵羸弱,不如我們殺過去,直接滅掉這一萬唐兵的話,這後面的行動可就順利多了!」

    不過謹慎的人還是有,當即就是道:「唐軍的數量不少,還是要謹慎,也要防止他們有埋伏,主力盡出不好,不過可以再派出千騎,和之前的兩千騎一起,試探進攻一番,倘若唐軍潰不成軍,那麼我們就順勢發動總攻,倘若唐軍有所埋伏,也好及時掉頭!」

    此時布日古德也是有些猶豫了,如今的情況看起來,唐軍似乎沒有傳聞中的那麼強悍,自己的諸多小心是否是多餘的?

    另外一方面,他也是擔心唐軍有所埋伏!

    但是最後還是之前那四百多『唐軍』的低下表現讓他做出了決定,既然剛才的唐軍前鋒都擋不住自己的鐵騎,那麼其他的唐軍大多也是擋不住的。

    唐軍之前果然強化,打的明軍節節敗退,但那都是步兵之間的交戰,而據他所知,唐軍似乎還沒有真正的和騎兵打過一仗呢,他們還缺乏應對騎兵的必要戰術和素質。

    這一戰,似乎有得打!

    當即,他就是道:「阿布魯,你再帶千騎出戰,之前的一千騎也歸你統帥,去試探試探唐軍虛實,倘若唐軍防線厚實,不要戀戰,倘若敵軍防線不實,則抓住機會擊破之!」

    那個名喚阿布魯的矮個子,卻是極為粗壯的中年將領當即領命道:「遵命!」

    隨即就是率領了本部千騎直接出陣,而布日古德也是繼續率領大軍徐徐壓上,倘若阿布魯的行動順利,那麼他少不得是要親自率領大軍直接沖上去,直接把這一萬唐軍幹掉的!

    倘若阿布魯的行動不順利,那麼他就要接應阿布魯撤退,有上萬騎兵壓陣,他相信這一次試探進攻應該不會出現什麼意外!

    即便是對面的唐軍的實力超出了預料,又或者是有什麼預料之類的,到時候自己大不了拍拍屁股一走了之,難不成他們唐軍的步兵還想追上自己?開玩笑呢!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V123210

LV:9 元老

追蹤
  • 291

    主題

  • 279508

    回文

  • 36

    粉絲

黃庭堅-如果一天沒有看書,在鏡子看到自己就會覺得討厭自己另一句是說;三日不讀書,便覺言語無味也是說;如果三天不念書,說出來的話便失了水準都是說人要多讀書,增加自己的智慧以及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