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頭鷹有著圓圓大眼及毛茸茸的身體,網路上常看見以牠們為主角的可愛影片,但在台灣飼養貓頭鷹是違法的,並不常看見,想看見生活在野外的貓頭鷹,這個周六(7月8日)跟著台北市動保處的腳步,一起尋找貓頭鷹。
台灣地區常見的貓頭鷹有兩種,分別是鴒角鴞和黃嘴角鴞,從低海拔丘陵至2600公尺山區均可發現活動蹤跡。北市動保處將在本週六(7月8日)下午2時到21時,與綠野生態保育協會一齊在動保處舉辦一場貓頭鷹探索之旅,協會將先介紹貓頭鷹的種類,讓參與民眾學會如何分辨棲息在台灣的貓頭鷹。
為了加深印象,還會進行DIY手作貓頭鷹課程,最後再前進動保處週邊樹林,利用「聲音回波」的方式吸引貓頭鷹,在聲音的回波中,有的貓頭鷹不只會以聲音回應,還會近距離出現在人群面前,綠野生態保育協會表示,這個活動辦了十年之久,雖然不是每次都能瞧見貓頭鷹的身影,但中獎機率高達九成,也希望透過這個活動,讓民眾有不一樣的體驗之外,能學會愛護自然生態、推動野生動物保育。
北市動保處表示,經常有民眾詢問,是否能把落巢的貓頭鷹雛鳥當寵物來飼養?這個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為台灣的貓頭鷹都是保育類野生動物,不能任意飼養,參與活動的民眾要留意切勿違法。
由於這次活動名額有限,北市動保處提醒,有興趣的民眾可上網報名,而動保處附近停車不易,也建議民眾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前往一起夜訪貓頭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