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旅遊旺季到來,你是否早已安排好旅遊行程?根據交通部觀光局「104年國人旅遊狀況調查」,絕大多數國人有國內旅遊的習慣。93.2%國人會進行國內旅遊,年平均旅遊次數高達8.5次、平均停留天數1.44天;等於九成以上民眾每年會安排多次1~2天的國內小旅行。
台灣自然景觀豐富 成主要旅遊賣點
國人國內旅遊,最主要從事的遊憩活動又是什麼?
結果顯示,「自然賞景活動」占62.7%為最高,如海岸地質景觀、田園風光、溪流瀑布、登山健行、觀賞動植物、觀日出雪景等;其次為「美食活動」48.7%,顯示國人旅遊偏好是「美景勝美食」。
台灣自然景觀與物種優勢,確實為民眾創造絕佳旅遊條件。交通部觀光局局長周永暉信心滿滿地說,論生物多樣性和環境歧異度,台灣絲毫不遜色!
土地面積僅占全球萬分之2.5的台灣,物種數卻是全球國家平均值的400倍。
台灣生態旅遊協會副理事長郭育任分析,台灣東西寬140公里,就有四座高山縱貫,地勢高低起伏造就景觀多樣,全台有268座3000公尺以上高山,又處北回歸線,兼具南北不同氣候帶,加上大洋板塊與大陸板塊交界,「放眼全球,想不到還有哪個國家跟我們一樣擁有相同條件,」他說。
啟動2017生態旅遊年 推42條行程
有鑑於此,今年入夏前,交通部觀光局特別推廣國內生態體驗,於4月底宣布啟動「2017生態旅遊年」,一共列出42條生態旅遊行程,民眾可在活動官網瀏覽詳情,再聯繫承辦旅行社。
散布全台北中南東,這42條路線是由台灣生態旅遊協會組成委員會,從國內多家旅遊業者規劃行程中遴選出的優質生態行程。內容五花八門,包括上山下海、觀賞動植物、到原民文化,如宜蘭明池森林園區、南投丹大布農部落、嘉義溪口鰲鼓溼地、台東縱谷鹿野生態行等。
多數行程是4~6人即可出團,避免乘坐大型遊覽車,以免造成環境傷害。
周永暉指出,生態旅遊在遊程規劃上,儘量不拉車、不求多點,訴求的是深度慢遊。放慢腳步,改變觀賞角度,「舊景點也能打造新體驗,」他說,即便是許多國人再熟悉不過的景點,都需要重新設計遊程。
參與審查的台灣生態旅遊協會監事、野Fun生態實業總經理賴鵬智觀察,國人對「生態旅遊」的理解還有進步空間,「不是跑到自然環境郊遊就等於生態旅遊,」他表示。
生態旅遊(Ecotourism)一詞,最早是由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授於1965年提出,主張要符合四項原則:盡力減少環境衝擊、尊崇在地文化、盡可能回饋當地的經濟效益、給遊客最佳的遊憩體驗。
生態旅遊:友善、負責的遊憩方式
國際生態旅遊協會(TIES)在2015年對「生態旅遊」的解釋為「一種負責任的旅遊,顧及環境保育,維續地方居民的福祉,並要有解說及對業者與遊客教育的內涵」。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也在2005年發布《生態旅遊白皮書》中,寫明生態旅遊是「一種在自然地區所進行的旅遊形式,強調生態保育的觀念,並以永續發展為最終目標」。
綜合各界觀點,投入倡議生態旅遊多年的賴鵬智將其定義為:讓旅遊成為一種友善環境又利益眾生的生活態度。「比一般性的觀光旅遊,多了一層嚴肅性,多了許多責任與義務,」郭育任也補充說道。
因此,委員會在審查旅行社提報的行程時,就特別關注是否具備生態內涵,如人文、自然及產業資源。
以人文資源為例,可分歷史、生活二層面,包括古老傳說、神話、歷史事件或紀錄史實、及前人生活遺跡;生活則是景點居民日常活動樣態的呈現,包括村落或建築形制聚落、生活行為體現、精神與藝術層次的藝術和展演、習俗或信仰和祭儀等。
周永暉進一步分享,啟動2017生態旅遊年只是第一步,觀光局還有為期四年的「Tourism 2020台灣永續觀光發展策略」,接下來還有「2018海灣旅遊年」「2019小鎮漫遊年」「2020脊樑山脈旅遊年」。
這股風潮和國際趨勢有關。在此之前,聯合國訂2017年為「永續旅遊發展年」;世界旅遊及旅行理事會(WTTC)日前亦發布「國際永續旅遊發展年宣言」,呼籲全球觀光旅遊業者共同追求公平合理且永續經營的產業環境。
賴鵬智認為,生態旅遊是個平台工具,串連管理機關、學者、業者、遊客、社區居民等,組成一個另類的環境保育體系,讓大眾走進自然、認識自然、享受自然,進而愛護自然,最後願意在生活中實踐,像少用塑膠袋、不亂丟垃圾等,才是生態旅遊的理想結局。
為了符合這份理想,生態旅遊行程的價格,以兩天一夜估算約5000元上下,單日遊行程約2000元,會較一般國民旅遊高。不過許多旅費的七、八成,都會優先留在當地,如雇用在地導覽員、回饋部落,或用於環境和社區維護,旅行社幾乎只賺取行政管理費。
透過生態旅遊走讀台灣,這股全球正夯的旅遊新觀念,值得台灣旅遊者一同響應!
落實生態旅遊,行前觀念12點提醒
1 自備餐具、盥洗用品、輕便拖鞋、雨具等。
2 全程減少製造垃圾。
3 減輕行李重量,以減少交通運具耗油量。
4 小團體成行,減輕旅遊地環境負荷。
5 依照環境資源特性(如候鳥季)規劃適時遊程。
6 餐廳提供適量菜色,勿浪費。多以在地、當季、無農藥蔬果入菜。做好廚餘回收與垃圾分類。
7 旅宿業者不主動提供一次性沐浴備品,遊客有需求再拿(甚至須購買)。
8 節約用水用電,鼓勵續住者減少每日更換床單、被套、枕頭套。
9 拍攝動物時,減少閃光燈使用。不要太接近動物。絕不干擾休息(或睡覺)、交配、育雛、用食中的動物。
10 不採摘樹葉、果實、花朵,避免自行抓取動物(如螢火蟲、青蛙、昆蟲)觀察,必要時僅由解說員抓取放在觀察盒內解說。
11 視需求索取導覽文宣品(如摺頁、手冊、光碟)。
12 儘量將餐飲、住宿、解說、接駁、購物之需求由社區提供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