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掠奪日本資源
「指揮官,沙珺儀小姐已經和龍、隆以及大將軍,登上了201巡洋艦,啟程前來東京。」
莊園的書房內,管家恭敬的站在樊奕澤的面前,匯報道。
樊奕澤頭也沒有抬,輕輕的點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目光,始終都集中在眼前這場占領區地圖上。
完成了對東京的占領,基地也開始擁有在這個世界大規模建造的地盤。
來到這個世界已經快兩年的時間,紅警兵團,終於在這個世界,真正有了立足之地。
如果說之前攻佔東南亞,只是為了將來戰略做鋪墊,讓紅警兵團更加容易在這個世界打開格局,那時候就相當於種下了一顆果樹,逐漸開花。
而現在,全面占領了東京之後,這顆果樹不但枝繁葉茂,花兒也已經結成了果實,雖然果實還很青澀,但是一個極好的開始。
這個時期的日本,雖然資源依然不多,但是足以滿足紅警兵團爭霸下一階段的要求了。
一座座礦石精練廠,遍佈東京四周資源礦脈,在基地的探測下,很多就連後世科技都無法探測到的深層礦脈,都清晰的呈現在地圖上。
東京四周的山脈之下,東京灣,甚至是日本深入太平洋的大陸板塊中,只要有資源,就逃不過基地的探測。
從第二師和第三師擊敗日本第四軍後,樊奕澤就開始了礦石精練廠的建設計劃,到現在,在這片土地的下面,已經修建了幾十座礦石精練廠。
基地的資金收入,也從原本的每天三十萬,增加到每天百萬。
現在的基地內,一千座兵營已經全都在徵召士兵,每天一千個士兵被徵召出來,加上滿足配套的武器裝備,每天光是士兵的需求,消耗的資金,就占據著收入的一半。
而且戰場上的武器裝備消耗,所占據的資金支出比例也高達百分之二十五。
奉行優勢火力的紅警兵團,每一次戰爭的消耗,都是敵人的十倍之多。
但也是因為更加強大的火力,讓日本人在每一場戰爭中,都付出了極其慘重的傷亡。
而每天剩下的資金,也都是用來生產火炮或者是擴編海軍規模。
也是因為有了這麼多資金的支持,紅警兵團這才能夠在三個月不到的時間中,組建起第四軍團的力量。
將近一百天的時間,組建起來的第四軍團,無論是兵力還是結構,都還不算完整,雖然總兵力達到了八萬人,但實際上的作戰兵力只有四個師,六萬人出頭。
剩下的都是工程兵部隊,第四軍團現階段是以攻佔和建設為主,特別是對東京的建設,在東京留下了一個工兵師以及防禦的步兵師外,也只有三個師的部隊在外面作戰。
東京的廢墟,在工兵師的忙碌中,也只是整理的一部分區域,主要整理的東京港口,目前也已經修復了一部分運轉功能,艦隊能夠在東京灣,進行燃油補給。
而這些燃油,都是從東印度輸送到日本的,好在目前艦隊不需要進行遠航作戰,燃油補給能夠輕松滿足。
在這三個月的時間中,樊奕澤並沒有擴建海軍第四艦隊,而是加強了第一艦隊的作戰能力。
原本被留在東印度的海軍,被改編為守備艦隊,依然擁有原本的戰艦數量,沒有增加也沒有削減。
而被加強的第一艦隊,又得到了兩艘無畏一級戰列艦和配套巡洋艦與驅逐艦的補充,至此紅警兵團已經擁有十艘一級戰列艦,四十艘之多的裝甲巡洋艦,還有八十艘驅逐艦,還有各種小型的炮艦以及輔助船隻,所有的艦船加起來有四百多艘。
從總噸位來說,紅警海軍的總噸位,已經超過了百萬噸級別。
盡管對比英國超過兩百萬噸以上的戰艦總噸位,也比現在的德國海軍戰艦總噸位少一點,但是卻已經超過了現在美國的八十萬噸左右的實力。
更何況,紅警海軍所擁有的戰艦,都是最先進的戰艦,就算是英國那兩百萬的總噸位,在紅警海軍這百萬噸面前,作戰實力要遜色很多。
而樊奕澤之所以沒有大規模的建造戰列艦,首先一個資金的原因受到了限制,還有一個就是因為現在紅警海軍,根本不需要如此多的戰列艦。
將巡洋艦增加到四十艘,驅逐艦八十艘,占據了艦隊最大分量的兩款戰艦,樊奕澤是認為就算到了將來二戰,這兩款戰艦依然具備一定的作戰能力,多建造一點,不會浪費。
更何況,現階段不管是對日本還是俄羅斯作戰,艦隊主要承擔的任務就是封鎖,並且已經避開沿海地區的日本主戰場,戰列艦完全沒有發揮的地方。
還不如用巡洋艦和驅逐艦實用,軍艦的建造和發展,是根據現階段以及下階段需求,結合經濟收入總體考慮後確定的。
並不是喜歡什麼,就建造什麼,更何況,海軍現在的作戰實力,已經隱隱可以稱霸全球了。
超出使用需求等於浪費。
「資源還是遠遠不夠,必須要盡快獲得西伯利亞的礦產。」
樊奕澤手指敲打著桌面,連接西伯利亞最快的方式,就是將九州島全面占領,北海道也就是囊中之物了。
只要全面占領了日本,不但能夠和西伯利亞連接在一起,也可以和東印度連接到一起,到時候東印度所有的資源,也就可以隨便攝取了。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俄羅斯人並不甘心失敗,時間越脫越長,俄羅斯在遠東集結的兵力也就越來越多。
甚至可能不需要一年的時間,遠東鐵路的貝阿鐵路就會有更多的路段通車,雖然距離遠東鐵路全線通車,最少還需要五六年時間的建設,但是只要貝阿鐵路當中那些永久凍土路段鐵路通車,俄羅斯從歐洲到遠東,就能夠縮短不少時間。
俄羅斯人已經明白自己的意圖,在過去的三個月時間中,已經往遠東調集了六萬部隊,如果不是寒冬到來,恐怕下個月,就能夠運送三萬士兵抵達遠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