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磁帶、軟磁片、光碟、硬碟到現在隨處可見的隨身碟,人類使用的儲存介質在過去半世紀以來,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同時也在不斷往體積更小、容量更大以及速度更快方向發展。
按照這個邏輯來看,你也許會認為磁帶的容量遠比不上硬碟,但事實並非如此。實際上,企業級磁帶的容量可能比企業級硬碟要大得多,容量可達目前世界容量最大的機械硬碟(12TB HGST 硬碟)的幾倍,甚至幾十倍。
這下,磁帶剛又創了一個新的世界紀錄。這項世界紀錄中,IBM 和 Sony 的科學家將 330TB 未經壓縮的資料(相當於 3.3 億本書)儲存到手掌大小的盒子,一舉打破了 3 年前磁帶最多儲存 185TB 容量的紀錄。
據悉,這項技術是在 Sony 濺射薄層沉積技術的基礎上取得的突破,是將幾奈米大小的極細磁顆粒鋪設在磁帶上,達成高密度的磁儲存,儲存密度為 201Gbit/平方英吋,是目前商用磁帶磁碟機的 20 倍。
▲ 新型磁帶記錄介質的橫切面。(Source:
IBM)
為了達到每平方英吋 201Gbit 的儲存密度,IBM 和 Sony 的研究人員不得不開發出幾種新技術。比如說更佳的潤滑劑技術,以降低磁帶損壞率,進而提升穩定性。
IBM 負責這個專案的工作人員 Evangelos Eleftheriou 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儘管現在很多人喜歡備份檔案在雲端,但實際上,用磁帶備份檔案和重要資訊仍有不少優勢,比如說每 TB 的成本就非常有吸引力。
的確,同容量的磁帶售價要比同容量的硬碟便宜很多,還非常安全,運維成本也相對較低。同時磁帶也更節能,對企業儲存需求而言,是更經濟高效的選擇。
時至今日,磁帶依然受到不少企業青睞。比如一些全球領先的 IT 公司、金融機構以及其他重要公司和組織的資料中心,都是使用磁帶長期儲存大量資料。
或許連磁帶的發明者 Fritz Pfleumer 都想不到,在 60 年後的今天,磁帶依然能發揮餘熱,貢獻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