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天眼通」公司正式宣布收攤,這個曾經被認為是台灣求職明燈、被許多網路鄉民推爆、甚至被翟本喬慧眼稱讚(甚至實際支持過)的服務,就這樣黯然地準備走入歷史軌跡。
台灣相關的求職服務一直都被認為是偏袒資方,因為這些求職服務都必須向資方收費,導致找工作的人無法在求職服務上找到勞方對資方的評價──就跟媒體收了廠商的錢,就不太能夠批評廠商一樣。
但認為這是台灣特有的狀況,可能對台灣的求職服務不太公平。
事實上美國的 Jobster、Monster.com等比較知名的求職網站,基本上也不讓勞方可以直接在下面留針對公司的評論,當然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資本主義的毒害,因為這些公司都是求職網的金主,他們當然會希望偏袒公司,好讓更多公司可以付這些求職服務錢來刊登求職廣告。
這些話可以說對,也可以說不對。
當然身為一個求職服務,如果我的主要客戶是來自於企業端,我自然不想得罪企業端,但這就代表我不在乎來求職的人的權益嗎?這也不見得,畢竟求職服務如果真的「完全偏向資方」、「變成資方打手」,長期來看這個服務也會有危機,一旦失去了勞方的支持,求職服務也不會有資方想要刊登。
所以最聰明的做法是兩方都不得罪,只讓他們貼出想要的資訊與服務,其他事情就看勞資雙方如何洽談,他們並不經手。畢竟我兩方都不能得罪,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讓雙方自己來,而我需要做的就是提供一個平台即可。
如果讓問題回歸勞資雙方本身,我們還應該要把這些求職服務冠上「資方打手」之名嗎?頂多你只能說他們逃避某些社會責任,但說到「資方打手」或許有點過於沉重了。
為什麼不願意在平台上提供勞方的意見管道?會看亞馬遜書評、IMDB、爛番茄等知名電影、書籍評論網站的人可能都會有一個經驗,那就是發現網站上對電影、書籍的整體分數評價與自己看過後的內心評價有極大差距,為什麼會這樣呢?或許可以用愛因斯坦說過的一句話來做解釋:「常識就是人到 18 歲為止所累積的各種偏見。」
每個人的成長環境、歷程、接觸的事物都有一定的差距,加上各類可能天生的感受也有所不同,讓每個人對於不同的事物都有不同的理解,而言語可以說是最具有「偏見」的表達方式之一,以《人類大歷史》一書的作者說法來看,人類最早誕生語言的目的就是為了八卦,而不是為了傳承什麼歷史文化的遠大目的(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己去翻閱,筆者在此不贅述內容)。
舉例來說,當我在偏綠媒體或偏藍媒體的粉絲團新聞上說出「我覺得蔡英文是個好總統」,很可能就會造成極大的落差,光是蔡英文是否是個好總統,每個人看到的事情跟感受就極為不同,更不用說是接收到不同資訊的人,對於這句話自然也會有不同的極端反應。
所以,勞方希望求職網站上加入言語評論的目的是什麼?是獲得更正確的資訊嗎?那你絕對沒辦法從他人的感受性言語中獲得最正確的資訊,例如「我覺得主管的面試態度很散漫」這一句話,包含的情況可能就千羅萬象:例如這個主管可能考倒了面試者,面試者感覺很不爽;也可能主管是發現面試者的狀況並不適合這個職務,但也不敢明說,就將面試草草帶過;也搞不好這個主管只是眼睛很小,看起來都一副很想睡的樣子,讓人覺得很散漫。
言語是種感受,不見得代表真實以我們目前的科技而言,我們無法回到過去,看看真實情況到底是怎樣(甚至你親眼看到了可能都有不同的解讀),但絕大部分的言語評論都是主觀意見,基本上在沒有絕對客觀的狀況下,隨意開放評論對勞資雙方都會是種傷害:資方可能會因為名譽受到損害而無法找到好的員工、其他相信負面評論的勞方可能也因此放棄一個很適合他的工作機會。
對於求職天眼通而言,他們是個想要保障勞方發聲權益的平台服務,但他們其實忽略了言語是個最不公正客觀的交流工具,即使是以文字服務為主的 WikiPedia 用極大心力維持網站內容,都還是受到了各種質疑,就可以知道文字與語言的內容在這樣的一個服務上,是需要花費極大心力而又無法準確有效的方式。
而且匿名極為容易讓此類服務有過多惡意與不當言語、或者被行銷公司滲透製作假名聲的疑慮。
針對這類評論型服務的創業者而言,其實
PTT 的 ZMittermeyer就提供了相當良好的建議與分析,建議各位新報的讀者可以抽時間看看。但筆者會建議使用「分數型」的評論方式會遠比使用「語言」評論還好,當數據累積越多、偏差越小是數據的特性,而這點是文字評論累積再多,以現今的水準與演算法都很難以數據化。
最後,下個簡單的結論吧求職天眼通是個極為有熱心投注於其中的網路服務,但這樣的服務偏向勞方時,就必須像 Linkedin 那樣有針對求職者或者是勞方的收費機制,無論是廣告或者是便宜的收費累積用戶都好;但當你要偏向資方付費的時候,就不要想著有公司會在一個用戶罵他們的地方付錢──除非他們付的是遮口費。
對了,自我揭露一下,本篇文章並非人力銀行廣編文,筆者為科技新報特約作者,不過就算這樣講清楚了,不知道還會不會有人在下面留言「科技新報爛網站收人力銀行廣編」之類的言語。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