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拚太陽能產業發揚光大,台灣「太陽能大聯盟」正式催生,由台灣 3 家一線太陽能電池大廠昱晶、昇陽科和新日光領銜成軍。3 家公司已於今(16)日停牌交易,並在盤後(下午 1 點半)召開記者會宣布細項,一旦 3 家公司順利整合,則旗下太陽能總產能將一舉躍升為全台最大。據稱,太陽能大聯盟不單純只是市場動態,還有政府國發基金挹注 45~50 億元、經濟部派任董事,目標要在國際間打出台灣自有的太陽能品牌。
上週五,昱晶、昇陽科和新日光 3 家太陽能大廠同步宣稱將於本週一(16日)暫停交易、並欲在盤後宣布「重大消息」,外界便熱烈討論國內太陽能大聯盟即將成軍,一旦大聯盟成立,則旗下太陽能總產能將取代目前台灣最大的太陽能電池廠茂迪,成為第一。《財訊快報》指出,3 家太陽能電池廠中的年產能以昱晶約 2.2GW 最高;新日光年產能約 1.6GW,模組產能 670MW;昇陽光電年產能則約 1.2GW,3 家公司一旦完成整併,電池年產能可達 5GW。 今年早些時候,包括茂迪、太極、國碩、元晶、新日光、昇陽科等國內太陽能廠商也曾討論過結盟籌建太陽能大模組聯盟,但最後礙於廠房選址無共識、產能評估不佳致使計畫無疾而終。根據《自由時報》報導,此次「太陽能大聯盟」由新日光帶頭提出,前後歷時僅一個多月就拍板定案,有別於以往「討論越多、意見越分歧」的窘況,這回彼此看對眼,下手就要快、狠、準。 目前,倡導聯盟成立的新日光資本額最大,其股本 101 億元,昱晶股本則為 52 億元、昇陽科為 37 億元,外傳新日光董座洪傳獻會是新聯盟董座,總經理則由昱晶總經理潘文輝擔任;企業總資本額合計 190 億元,若再加上國發基金挹注的 50 億元,則總股本 240 億元已經比國內的太陽能股資本額多出 4~8 倍不等,強大競爭力可與中國廠商競爭,也避免受到美國反傾銷稅抵制。
聯盟相關人事任命將於盤後記者會一一宣布,有政府在後積極推動太陽能產業是一大成敗關鍵,台灣太陽能業者的技術雖然完善,但過去受政府政策、生產成本高昂、供應鏈未整合等負面影響,在國際貿易戰上位居下風,未來能否有更多企業加入或成立更多太陽能聯盟,端看此次結盟可帶來多大效益。
更新:下午召開記者會之後,3 家公司確定以對等互利的原則完成「三合一」整併,新公司將基於新日光做為合併後的存續公司,更名為「聯合再生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預計在 2018 年第三季完成此合併案。據《工商時報》指出,此次合併讓台股盤面上的太陽能族群報價極為活躍,今日開盤之後,買盤大舉湧入,綠能不到 1 分鐘就亮燈鎖住。 至於外界傳聞國發基金將注資 50 億元國發基金,國發會今證實 3 家企業確實有洽詢過,但並未提出申請,確切挹注多少資金須等申請流程走完才能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