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武俠] 劍震山嶽 作者:寒山孤松(已完成)

 
BloomCaVod 2017-11-13 12:17:37 發表於 武俠仙俠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718 83339
BloomCaVod 發表於 2018-1-29 19:07
第七百一十一章 晝夜暢談心結開

    話說這松柏送走眾人,轉身過來關上門扇,陳月靜遂既奔上前來,從後面抱住他的腰身,卻聽到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敲門之聲。

    「誰啊?這麼晚有什麼事嗎?」陳月靜看著松柏揮手,遂既朝著門前而去。

    「嘎吱」一聲傳來,只見陳月靜打開門扇,頓時被人直接推開了進來,松柏轉身望去,頓時目瞪口呆是也!

    原來這來人不是別人,正是那如意姑娘是也!只見其面無表情進來,後面跟隨著帶刀護衛薛飛眾人。

    「哦哦!原來是如意姑娘啊?不知道深夜登門,到底所為何事是也?」松柏遂既站起身來,彎腰抱拳著言道。

    「慶寧王!我們公主可是給夠你面子,你妻妾成群那也沒有計較,怎麼著?現在想過河拆橋,翻臉不認人是吧?」如意姑娘行到桌旁,一拍這桌面吼道。

    「哪裡哪裡?看來如意姑娘誤會在下了,公主我一天都恭敬有加,何來翻臉一說啊?各位大人請坐吧!」松柏遂既滿臉堆笑,揮手示意眾人坐低桌前。

    「慶寧王!在下佩服你三劍震岳,勇退東瀛倭人,又平定北方戰事,實乃我天朝社稷不可多得的棟樑之才,今日前來只為一事,哪怕是躺在這裡,也不要你繼續傷害公主。」這帶刀護衛薛飛抬頭起來,將腰間鋼刀扔落在桌面之上。

    「薛大哥!你們今日到底為何啊?我只是和家人相聚,你們這全副武裝前來,不會是來抄家的吧?」松柏望著這門外的近衛軍,有些哭笑不得言道。

    「今日公主憂傷過度,暈倒了過去,原來非常簡單,就是日夜思念所致,而這罪魁禍首是誰?我想王爺不可能不知道吧?」如意一聲冷哼,望著這松柏冷眼言道。

    「我知道這公主對在下不錯,但是我馬上就要離開這南城縣衙,前往巴山蜀水封地,只怕這日後諸多想念,倒不如不相見為妙。」松柏提起茶壺,滿臉堆笑給眾人倒茶言道。

    「王爺何不帶著公主一起去封地?這樣免去互相掛牽,再說公主相中於你,那也是你祖上積德,有的人一輩子期盼,都希望能做回駙馬爺,光宗耀祖光耀門楣啊!」如意看著松柏始終腦袋不開竅,遂既乾脆直言相告。

    「這不是不可,可是皇上會放行嗎?就算皇上沒有意見,那陳貴妃也不會答應啊?你們的好意松柏心領了,我看還是各自安好,豈不是美哉!」松柏站起身來,端起桌上的茶杯言道。

    「不行也得行,今日你若是不答應,就休怪我手下的鋼刀無情,必須給我們一個交代。」護衛薛飛抽出桌上鋼刀,架在松柏的脖子上言道。

    松柏揮著二指,將脖子上的鋼刀彈開,只見這「咣當」一聲,頓時撞到牆壁上摺為兩截,眾人一陣唏噓,紛紛吞著口水,面面相覷而望。

    「不必為難他們了,你們都下去吧!我自己的事我自己解決。」這門外傳來一陣聲音,原來正是那長公主朱淑雯是也!

    眾人紛紛站起身來,低頭下來沉默不語,朱淑雯一揮右手,眾人紛紛退出房門而去,將門扇帶返回來。

    「你也出去吧!我知道你是他的正室髮妻,不過改日再向你行禮問安,今日我們就把這事情解決,以後大家就不必如此為難了。」朱淑雯指著陳月靜,揮手示意其出去言道。

    「你們好好談吧!公主的事我也是有些耳聞,無論怎麼樣都好,我都會支持你的決定,不要太為難自己了。」陳月靜行到松柏身旁,拍拍他的肩膀點頭微笑出門而去。

    朱淑雯將門扇反掩而去,這才變成笑臉坐低桌前,指著凳子言道:「坐吧!你我雖有周公之實,但我也不想太過為難於你,我只是想給孩子一個名分,不想他出生下來,就被別人指指點點,到時候沒有辦法正常生活下去,影響他的人生。」

    這朱淑雯一番言說,無疑猶如晴天霹靂一般,這恆陽山是有跟公主有接觸,但是好像似乎沒有身體交接,突然想起那雨夜一幕,頓時冷汗連連下來。

    「莫非是那日在柴房,這怎麼可能?你堂堂千金之軀的長公主,我是說那日昏睡到夜半時分,原來是你弄的把戲?」松柏這才想起,雨夜連連的幾日,自己渾身乏力的原因。

    「沒錯!我叫御醫給我神藥,我也迫不得已而為之,誰叫那春蘭丫頭天天纏著你,我就是做給她看,讓她知道尊卑有序,後來她不都是避而遠之了嗎?」朱淑雯摸著有些鼓起的肚子,滿臉欣喜言道。

    「這……不可能?公主何故如此這般啊?你對我好我心裡知道,可是你千金之軀,這要是傳了出去,叫皇上的臉面何處安放啊?」松柏此刻心亂如麻,不知所云言道。

    「現在什麼你都知道了,若是你不相信,可以找春蘭前來對質,看看這肚腹之中的孩童,到底是不是你的?」朱淑雯看著話已經挑明,滿臉柔情靠近了過來。

    這一夜大家都沒有闔眼,眾人在門外等候一晚,好不容易挨到天明,紛紛顯出疲憊倦色是也!

    「嘎吱」一聲傳來,朱淑雯挺著肚子打開門扇,看著這旁邊的陳月靜,遂既彎腰行禮言道:「大姐,以後我們就是一家人了,待我明媒正娶進門之時,再給你端茶賠罪了。」

    「好說好說!相公起身了沒有,我看這今日天氣不錯,再加上過兩日就要離開京城,咱們一起去郊外遊玩吧!」陳月靜揉著泛黑的眼圈,打著哈欠言道。

    松柏此刻也從屋內行出,這生米煮成熟飯,而且已經有了子嗣,是歡喜還是哀愁,已經完全無從說起。

    「薛護衛!今日我們便回宮,懇請皇上讓我跟隨前往,你們準備一下,咱們立刻回去。」朱淑雯帶著笑意,揮手對眾近身護衛言道。

    這屋頂之上,一個黑影閃過,聽聞到喵喵幾聲以後,遂既一個飛身竄起,消失在視線之中……
BloomCaVod 發表於 2018-1-29 19:07
第七百一十二章 審時度勢半語醒

    話說這朱淑雯把實情全盤托出,松柏算是默認了下來,這眾人一路回宮而去,臉上多了幾分的笑容。

    「公主姐姐!以後可是要多多包涵,我們這些是山野村姑,到時候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你可要多多擔待一下了。」秦凝雲拉著朱淑雯的袖子,姐姐長姐姐短的叫個不停。

    松柏看著這陳直默默不語,以為是因為公主朱淑雯,所以行了過來問道:「陳直兄!我們見面之後,你一直悶悶不樂,到底所為何事是也?」

    「沒有沒有了!我只是思念故去的僕人,你是不知道啊?為了保住你這幾位夫人,他們是用命去換的啊!」陳直結結巴巴,搖頭嘆息言道。

    「月靜姐有給我提起,說是金陵護衛幾次三番前來府上查看,後來是你命令家僕將護衛引開,他們才沒有找到地道入口,這才得以全身而退,兄台的大恩大德,松柏今生沒齒難忘,逝者如斯,兄長不必太過焦慮。」松柏一聽此話,遂既轉身勸慰言道。

    只是這陳直的臉上,始終出現一道陰冷的笑意,是世道險惡讓大家都改變,還是這原本就是他本來面目,松柏有些說不清道不明是也!

    這御書房門口,朱淑雯帶著松柏快步奔來,大小禁衛不敢上前攔阻,公公太監也是避而遠之。

    「奴才魏仲先給公主這廂行禮,國舅爺福祿安康!不知道諸位匆忙而來,可是有何要事?」這門口的小太監揮著拂塵,攔阻下來眾人。

    「我要見父皇,趕緊給我前去稟報吧!若是耽誤本公主大事,看我不打你的五十大板!」朱淑雯面帶著微笑,對著這能說會道的小太監魏仲先言道。

    「奴才這就前去,各位大人請殿外等候,諸位止步於此吧!」這小太監好生乖巧,一番叮囑之後,轉身進入這御書房之內。

    這一會兒的工夫下來,小太監門口傳皇上口諭,宣這長公主殿內面聖,朱淑雯原本打算拉著松柏一起進入,卻被小魏子攔阻了下來。

    「公主!皇上只是宣你進去面聖,只怕這不合規矩,到時候龍顏大怒,只怕是對大家都不好啊?」這小太監附耳低語,朱淑雯這才放開松柏的右手,撅著小嘴跨過門檻而入。

    「父皇!兒臣給你賀喜來了,現在看到你心平氣和,比起以前的憂心忡忡,著實讓兒臣心中頗高欣慰。」這朱淑雯行到桌案之前,看著這皇上正揮筆疾書,遂既彎腰行禮言道。

    「是雯兒來了啊?剛才你母妃還過來探望,說你整日往宮外遊玩,這你得改改啊!免得這人家說我們皇家沒有禮數,到時候不好給你找婆家啊?」這皇帝似乎意猶未盡,抬頭望去朱淑雯一眼,繼續書寫著笑道。

    「不勞父皇操心,雯兒已經找到託付終身之人,今日前來就是請皇上開恩,賜婚於我們,也免去母妃日夜的擔心。」這朱淑雯羞紅了臉龐,扭捏這衣襟一角言道。

    「是嗎?這兒女的親事,自古以來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這是做什麼嗎?難不成想要私定終身,然後跟著一起私奔嗎?」這皇上慢慢放下毛筆,臉色頓時有些嚴肅起來。

    「我們是真心喜歡,求父皇開恩賜婚,這個人你也是認識的啊?就是那前些日子你才封地巴蜀的慶寧王松柏啊!」這朱淑雯嘟著嘴巴,不停地搖晃這皇帝的手臂言道。

    「是嗎?原來你喜歡那個愣頭青啊?怪不得如此這般,你們是不是以前恆陽山有過交道,這皇陵衛大統領尤達有給我稟明,當初你們水火不容,為何又非要走到一起呢?」這皇上捋著鬍鬚,緩緩坐低了下來。

    「父皇!其實有好幾次都是他捨命相救,只是這傢伙有些清高,不願意臣服在我的石榴裙下,哎!沒有辦法啊!反正在一起就成了,管它誰聽誰的呢!」朱淑雯來到皇上的身後,捶肩揉背著言道。

    「那就是他不聽你的使喚,這可不成啊?好歹你是朕的掌上明珠,劉公公!給朕宣慶寧王御書房面聖吧!」這皇上轉頭過來,對著旁邊站立著的劉敬言道。

    「老奴遵旨!」這劉敬低頭退到門口,一揮拂塵對著門外喊道:「宣慶寧王松柏御書房侯旨聽宣!」

    松柏趕緊低頭彎腰過來,連跨過門檻都不敢抬起頭來,一直低頭跟隨大總管劉敬身後,徑直來到這桌案前跪下。

    「微臣松柏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這松柏跟著學習的禮法,現在已經輕車熟路是也!

    「愛卿平身吧!劉公公啊!給慶寧王賜坐吧!年輕有為的少年,將來必然托起我這半壁江山,你可是知道,為何派你去西蜀啊?」皇上捋著鬍鬚,滿臉堆笑揮手賜坐。

    「若果微臣沒有猜錯,是這西邊烏斯藏的緣由吧?這天山地大物博,可惜卻常年大雪封山,裡面全部都是以教民為主,若是這教眾一心,只怕會危及朝廷,況且這西藩也曾幾次兵臨我朝,不得不加以提防啊?」這松柏坐低下來,低頭抱拳解釋著言道。

    「哈哈哈!不錯不錯!朕心裡擔心什麼你都知道啊?是啊!這是朕心頭的另外一個心病,不亞於這削藩,這些潛在隱患一直存在,猶如芒刺在背是也!」這皇上頓時雲霧散開,滿臉堆笑著站起了身來。

    「請陛下放心吧!這西南有我在,擔保這烏斯藏不會危及天朝社稷,眼下四海昇平,望皇上保證龍體,以天下蒼生安平為已任,還我天朝盛世再現。」松柏看著既然言到此處,遂既直言不諱言道。

    「好好好!好一個護國忠良,看來雯兒沒有看走眼,將來你必定一番大的作為,為我天朝頂起這西南的半壁江山,你們的婚事朕應允了下來,把西南交給朕的女婿,我定可高枕無憂了,哈哈哈!」這皇上捋著鬍鬚,仰頭大笑了起來。

    這回宮的路上,松柏不經意的回頭,卻看到宮門外一個人影閃過,頓時轉身過來,朝著這門前而去……
BloomCaVod 發表於 2018-2-5 18:56
第七百一十三章 萬事俱宜封地蜀

    話說這松柏跟隨朱淑雯,前往這後宮陳貴妃處,準備商討這前往封地巴蜀之事,路過宮門之時,一個黑影閃過,頓時停下來了腳步。

    「怎麼回事啊?幹嘛不走了呢?是不是遇到熟人了呢?」朱淑雯看著松柏折返去門口,遂既轉身過來問道。

    「剛才好像真的遇到熟人了,就是看看而已,沒事沒事!咱們走吧!」這松柏來到門前左觀右望,只見這深巷左右,早就沒有了人的蹤跡。

    松柏拍拍朱淑雯的肩膀,在太監宮女的帶領之下,徑直朝著陳貴妃的寢宮行去。

    朱淑雯剛一進門,看著這堂上端坐的陳貴妃,遂既快步奔行過去,將其擁抱在懷裡。

    「雯兒!這麼晚來母妃寢宮,到底所為何事是也?莫不是又惹下什麼禍端,想要母妃替你擺平啊?」這陳貴妃拍拍朱淑雯的後背,搖頭嘆息言道。

    「哪裡啊?瞧你這話說的,好像女兒只知道惹禍,就不能前來探望母妃你了啊?」這朱淑雯小臉羞得通紅,低頭扭著衣襟一角言道。

    「那你倒是說說啊?這麼晚前來尋找母妃,到底所為何事啊?不會就是敬一杯茶吧?」這陳貴妃接過朱淑雯遞來的茶碗,一邊品茶一邊不停地盯著她通紅的臉龐。

    「好啦好啦!那我就實話實話吧!你進來吧!」朱淑雯轉身過來,對著門外的松柏喊道,這才跨過門檻,朝著這陳貴妃行跪拜之禮。

    「起來吧!原來是年輕有為的慶寧王啊?還以為你去了封地,想不到還在這京師之內啊?」陳貴妃揮手示意平身,吩咐這宮女賜坐言道。

    松柏站起身來,低頭退到這椅子旁邊,卻始終不敢言語,一直低頭彎腰默默無語。

    「我說慶寧王,你這是怎麼了呢?這是我的寢宮,沒有外人在此,放鬆放鬆!不要如此緊張了!有話好好說!本宮替你做主!」這陳貴妃遞過眼色,太監遂既彎腰過來遞上茶碗。

    「承蒙貴妃厚愛,在下受寵若驚,一直聽聞兄台陳直言起,今日得見實在是三生有幸啊!」松柏低頭謝過陳貴妃,把話題扯開,先拉起家常。

    「是嗎?我那兄弟就是喜歡結交江湖朋友,我也是沒有少擔心於他,平時又很少來我宮中,聽聞今日你們一起入宮面聖,也沒有看到他來看望這個姐姐,哎!」這陳貴妃一聽提及兄弟陳直,有些黯然神傷是也!

    「哎呀!還是我來說吧!你們這閒扯了半天,都沒有到正題之上,母妃!我想跟慶寧王去封地巴蜀,希望母妃成全!」這朱淑雯行了過來,揉肩捶背著言道。

    「什麼?你打算去巴蜀封地?這怎麼成?你那皇帝老爹也真是的,為了自己的江山社稷,居然願意讓女兒去偏遠不毛之地,哪都不能去,好好給我待在這寢宮之內,送客!」這陳貴妃突然一聲令下,門外的宮女太監紛紛低頭彎腰進來。

    「母妃啊!眼下有弟弟在你身旁,況且我也不是不回來了,每年一次回宮見你,你也可以跟隨父皇西南狩獵,求求你了!」這朱淑雯跪低地上,搖晃著陳貴妃的右手言道。

    「糊塗啊!你父皇不知道怎麼想的?居然真的答應下來,我腦袋有些疼痛,你們都退下吧!女大不中留啊!」這陳貴妃捂著腦袋,退坐到椅子之上。

    這出宮的路上,松柏始終感覺屋頂之上有人,遂既送回這朱淑雯,跟隨著太監往宮門之外行去。

    「駙馬爺!奴才就送你到這裡了,改日你們完婚之時,再去討杯水酒喝喝。」這太監送出宮門之外,徑直轉身回宮而去。

    這一路之上,松柏始終感覺有人跟蹤,回頭望去之時,街面又恢復如初,只有那狗吠之聲不絕於耳。

    南城縣衙門口,陳月靜早就等候多時,看著這松柏快步奔行回來,眾人紛紛上前迎接,一起往這後院廂房而去。

    「怎麼樣了?這皇帝應該沒有為難於你吧?」陳月靜上得前來,關心問詢言道。

    「皇帝已經答應我們後日離開,前往這西南邊陲駐防,只是跟我所想一樣,原來調撥我去巴蜀駐防,真的是為了烏斯藏,咱們進去再說吧!」松柏關上門扇,眾人紛紛坐低桌旁。

    「答應下來就好啊?這京城始終是非之地,你為人正直,根本不適合在官場上打拚,離開這裡最好不過了,免得到時候惹禍上身。」春蘭提著剛沏的熱茶,滿臉堆笑著過來,給眾人紛紛倒滿了杯中。

    這幾日之後,陳貴妃耗不過朱淑雯的糾纏,最終同意了下來,因為這有關皇家尊嚴,要是公主未婚先孕,豈不是讓天下貽笑大方。

    這為了二人的婚事,松柏前去封地巴蜀,不得已又向後推遲,待這選擇良辰吉日之後,皇上賜婚下來,因為駙馬爺要離開京師,就選擇在南城縣衙大辦宴席,眾人紛紛前來道賀,王公貴胄絡繹不絕是也!

    這完婚後二位新人,來不及在京師多待,便有聖旨送達,眾人草草一番準備,離開這京城而去。

    松柏站在這船頭之上,揮手給京城的兄弟告別,朱淑雯身懷六甲,不適宜騎馬坐車,所以選擇走水路而下,往巴山蜀水而去。

    這西寧虎衛大營的守將,還有這丐幫的兄弟,站立在碼頭之上,都不停擦拭著熱淚,依依不捨揮手告別。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又不是不回來了,公主啊!這裡風大,趕緊進去歇息吧!」春蘭行了過來,攙扶著朱淑雯進去船艙之內而去。

    陳月靜趕緊靠坐過來,將朱淑雯靠著自己的肩膀,摸摸她的腦袋言道:「公主別哭了!又不是不回來了,這也就半個月的行程,只要是你想你母妃父皇,叫當家的送你回京,彆氣壞了身子,肚子裡的孩子可守不住啊?」

    這船艙內原本一陣歡呼,慶賀著松柏前往封地巴蜀,這公主滿臉的淚痕,眾人這才散開而去,紛紛坐低了下來。

    這夜半三更之時,「砰」的一聲傳來,眾人頓時夢中驚醒過來,遂既撩開這窗簾,不禁一陣驚呼起來……
BloomCaVod 發表於 2018-2-5 18:56
第七百一十四章 接風洗塵寧王府

    話說這半夜三更之時,「砰」一聲突然傳來,只感覺船體一陣震盪,眾人從睡夢中驚醒過來。

    松柏快步行到這船頭,只見這河岸兩邊都是火把光亮,遂既叫來船家,一問究竟是也!

    「不知道是什麼人啊?上次折返回京都沒有看到,只怕是附近的村民吧?這船好像撞上礁石,只怕是暫時沒法前行,我已經差人前去查看,希望沒有撞破船底。」這船老大手持竹竿過來,搖頭嘆息言道。

    「那你去忙吧!這半夜三更聚集此處,該不會是河邊聚會吧?我過去瞧瞧!她們就交給你了!」松柏轉身過來,對著陳月靜吩咐言道,遂既一個飛身躍起,朝著這河岸邊飛去。

    松柏向前一個空翻,飄落在河邊雜草之內,望著這河邊的火把,這才看清楚了起來。

    原來這河岸邊上,一群人正忙著卸東西下來,然後連夜往岸邊而去,這倒有些引起松柏的注意。

    只見這手持火把的百姓,肩上扛著麻袋,顧不得這臉上的汗滴滾落,匆匆忙忙往河邊的馬車上而去,將麻袋放落木板上面,又再次快步折返而回。

    「這些人都是做什麼的呢?就算是做買賣,也用不著半夜三更的啊?難道……」松柏看到這船上陳月靜揮手呼喊,遂既一個飛身飄飛了回去。

    「怎麼回事啊?他們大半夜的不睡覺,到底在忙活什麼呢?」陳月靜看著松柏回來,遂既上前問詢言道。

    「哼!不過是雞鳴狗盜之事,想不到我一來這巴蜀,第一件事就……」松柏附耳低語片刻,陳月靜聽後大吃一驚起來。

    這巴山渡頭,此刻人潮洶湧,各路商船絡繹不絕,一時間碼頭上人聲鼎沸,好一番熱鬧的景象。

    突然一隊兵丁過來,揮著長槍鋼刀將百姓趕到一旁,一時間這喧囂終於靜了下來。

    只見這兵丁抬著一頂官轎過來,在碼頭上停止了下來,師爺搖著鵝毛扇,彎腰將門簾掀開。

    「大人!慶寧王的船快到了!」師爺彎腰下來,滿臉堆笑著輕聲言道。

    「嗯知道了!」這官轎內一聲應道,只見伸出一隻手臂,師爺趕緊上來攙扶,將來人迎接了出來。

    只見這來人肥頭大耳,身材矮胖不說,這手指也粗短的很,臉上永遠掛著微笑,此人就是這巴山知府曾滄海是也!

    「都準備好了吧?等下慶寧王落船之時,鑼鼓齊鳴獅子舞起來,要讓公主有家的親切,要是你們搞砸了,可別怪大老爺我鐵面無情。」這知府曾滄海滿臉堆笑,眾人卻始終低頭下來。

    「曾大人啊?你可算來了啊?我帶著這附近的鄉紳前來迎接,聽說這慶寧王乃是二十來歲的孩童,此話可是當真?」這人群中擠出一行人出來,為首的錦衣華服,前面挺著大肚子,揮手帶著眾人前來。

    「原來是李員外啊?失敬失敬!有各位鼎力相助,相信慶寧王會感到我們的真誠,這新官上任三把火,大家可都得悠著點,別讓本官難做啊?」這曾滄海不停地點頭微笑,輕聲細語對旁邊的李員外吩咐言道。

    「那是那是!多謝曾大人好意提醒,今日是慶寧王好日子,咱們喝酒吃肉熱鬧聽戲,其它的日後再說。」這李員外不停地附和,遂既從懷裡摸出一包東西,塞進這曾大人的手裡。

    這正午陽光明媚時分,眾人還在這碼頭等待,所有商船全部停靠岸邊,等待這慶寧王的到來。

    只見這江面之上,松柏的官船緩緩過來,曾滄海一揮右手,頓時鞭炮齊鳴鑼鼓喧天了起來。

    松柏來到這船頭,看著這碼頭上人山人海,遂既扶欄而望,看著這翻湧的江水,一時間竟然沉默不語起來。

    「怎麼了?是不是她們太吵嚷了,想一個人出來靜靜,你看這碼頭上的百姓官員,這陣勢確實有些隆重啊!是來歡迎你這駙馬爺,還是你這前往封地的慶寧王啊?」陳月靜悄悄來到身旁,輕聲細語言道。

    「怎麼樣都好!總算是要靠岸了,她們也真夠鬧騰的,這半個月來不但不覺得睏乏,一個比一個精神,都把她們叫出來吧!咱們馬上就要上岸了。」松柏轉身過來,靠著這船桿言道。

    只見這船一靠岸,曾滄海帶著各級官員彎腰迎接,眾人攙扶著下船而來,簇擁著往慶寧王府而去。

    這慶寧王府有些簡陋,因為這事發突然,只是簡單的裝修改造,再加上是這西南邊陲,天高皇帝遠,自然比不上京師的氣派。

    這慶寧王府內早就擺好酒席,就連這下人丫鬟,知府曾滄海都一一安排就位,可謂是煞費苦心是也!

    原本半月的舟車勞頓,松柏早就感覺疲憊,酒過三巡之後,遂既偷偷溜回房去,倒頭大睡了起來。

    陳月靜一個操持內外,幸好春蘭眾位妹子幫襯,才沒有感覺有失禮儀,送走賓客之後,已經是華燈初上之時。

    陳月靜吩咐下人關閉府門,轉身帶著眾家妹子回房而去,卻在門外看到了一個身影,遂既往屋角行去。

    原來這正是那朱淑雯,陳月靜看著她羞紅了臉龐,不停地扭捏著衣襟一角,遂既上前一步過來。

    「原來是公主啊!相公早就睡下了,不如我們進去喝茶聊天吧!難得現在有時間,走吧!」陳月靜攙扶著朱淑雯,二人推開門扇而進。

    陳月靜將門扇反掩而回,揮手示意坐低桌前,遂既提起茶壺倒滿杯中,遞過給這朱淑雯。

    「公主啊!眼下我們都背井離鄉,免不了一絲的牽絆,以後多多包涵見諒,這樣大家會少去太多煩惱。」陳月靜端起茶杯,一飲而盡言道。

    「你們都回來了啊?這官場太多的應酬,看來春蘭說的沒錯,我真的不適合這些,還是明日前去這軍營轉轉吧!」松柏揉著太陽穴,慢慢坐起了身來。

    「他們可是專程前來祝賀,這知府大人還真是有心,一切已經打點妥當,難怪這官字兩個口,可是苦了這些黎民百姓了啊!」陳月靜轉身過來,有些無奈的言道。

    「嗖」的一聲傳來,只見這窗紙破開一洞,一個黑色的東西奔朱淑雯而去,頓時尖叫了起來……
BloomCaVod 發表於 2018-2-5 18:56
第七百一十五章 投石問路密信傳

    話說這「嗖」的一聲傳來,只見這窗紙破開一洞,一個黑色的東西徑直奔朱淑雯而去,嚇得頓時尖叫起來。

    松柏一個空翻過來,伸出右手接住這飛來的東西,原來只是一團黑色的泥土,遂既中間掰開,裡面出現一張白紙。

    「怎麼回事啊?是不是有人行刺啊?」這門外的護衛薛飛,抽出腰間鋼刀,徑直推開了門扇進來。

    「看來這巴山蜀水也不太平啊?這一來就有人告狀來了,邀我今晚三更之時,去這碼頭上相會,說是有事相告,看來又是那晚的事了,你們怎麼看呢?」松柏將紙條遞給陳月靜,轉身坐低下來言道。

    「公主!你沒有什麼事吧?剛才聽說有刺客,奴婢趕緊奔行過來,你沒有受傷吧?」這門外傳來如意的聲音,急急忙忙奔行了進來。

    「沒事沒事!剛才是有些惶恐,現在沒事了,這時辰也不早了,攙扶我回去吧!」朱淑雯站起身來,對薛飛眾人言道。

    「也好也好!這公主有薛飛護衛守護,自然沒有問題,就有勞如意姑娘了。」松柏站起身來,彎腰抱拳送朱淑雯出門而去。

    這回去的路上,朱淑雯看著如意不時盯著薛飛,心裡頓時明白了幾分,遂既打算成全這好事。

    「你們二人伺候本公主也有些時候了,眼下這戰事已停,我看你們也郎才女貌,不如就擇日不如撞日,過兩天拜堂成親吧!」朱淑雯摸著如意的腦袋,轉頭對薛飛護衛言道。

    如意姑娘一聽此話,頓時羞紅了臉龐,低下了頭來,薛飛遂既彎腰抱拳,也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只是隨口推遲。

    「你們二人若是結為夫妻,也方便照顧保護於我,這事本公主給你們做主了,來把手交給我,你們以後就是一家人了。」朱淑雯握著二人的手放在一起,開心的回屋而去。

    半夜三更之時,松柏帶著幾名親衛,來到這碼頭的山頂之上,這江面一片寧靜,所有停靠的船隻也早就熄滅了燭火,只有那浪濤之聲,不時的向岸邊拍打而來。

    「王爺!這來人說三更之時,現在也應該差不多了啊?怎麼這漆黑一片,不會是糊弄我們的吧?」這旁邊的親衛過來,指著這碼頭言道。

    「再等等看吧!估計這商船還沒有到,所以他還不會現身,想不到這地方官府縱容,官商勾結一起實在是可惡。」松柏此刻已經猜到幾分,遂既一拳砸落石頭上言道。

    突然這海面上出現一絲亮光,只見這一艘商船快速劃了過來,松柏示意手下親衛,紛紛低頭蹲身下來。

    只見這商船停靠之後,將跳板搭在船舷之上,旁邊的漁船內鑽出來許多黑衣漢子,揮手衝了上去,一路吆喝著將麻袋扛在肩膀,朝著這碼頭的倉庫而去。

    這碼頭旁邊,一夥左手拿著火把,右手握著鋼刀的漢子,簇擁著一人緩緩往碼頭而來,松柏一眼認出,此人乃是本地的鄉紳,前來為自己接風洗塵的李員外。

    「都給我麻利點,這批貨西邊等著要呢?明天就裝車送進去,要是此事辦好了,每人賞白銀二兩。」這李員外挺著大肚子,揮著粗短的手指喊道。

    「走!」松柏看到這一切,已經明白了些許,遂既揮手帶著眾人,轉身離開而去。

    第二天清晨,松柏早早就起身出房,來不及喝下一碗熱粥,匆匆忙忙奔西南總兵府而去。

    這總兵府門前,兩頭石獅子威嚴肅穆,昨夜守值的兵丁打著哈欠出來,將兩扇大門打開,十六人分兩列而站,埋怨著還不來人交接換崗。

    「可把我們累壞了,這些傢伙去哪裡了啊?說不來接管就不來,總兵大人也不管管啊?」這兵丁甲手持長槍,一陣的抱怨言道。

    「少說一句吧!聽說昨晚去碼頭了,好像又要送東西進藏,大家都忍耐一下吧!聽說這新封的王爺要過來,等會大家都機靈點,別給總兵大人惹事生非,到時候大家都不好交代。」這年長的兵丁行了過來,按著腰間的鋼刀吩咐言道。

    「都在扯什麼呢?記住大人的話,銀兩自然少不了你們的,若是背後亂嚼舌根,小心我翻臉不認人。」這門內一陣怒喝,眾人嚇得紛紛低頭下來。

    只見這行出之人,正是那矮胖的曾滄海,這巴山知府是他,這西南總兵也是他,所為何事是也?因為有錢能使鬼推磨。

    曾滄海挺著大肚子,鐵青著臉龐行出門檻而來,由於這門檻加高,被卡在上面進出不得,遂既扶著門框喊叫了起來。

    後面的師爺趕緊過來,眾人攙扶著曾滄海,總算是跨過這門檻而出,只見其滿臉怒容,一時間快要爆發出來。

    「把這門檻給我降低下來,簡直就是豈有此理,凡是我過不去的門檻,通通給我拆了。」這曾滄海一腳踢去這門檻,頓時疼得腳步抽搐起來,抱著右腳殺豬般的嚎叫。

    眾兵丁捂著嘴巴,趕緊轉身過去,這要是被曾滄海看到,只怕又免不了一陣怒罵。

    「啪啪啪」一陣耳光聲音傳來,這門口的兵丁每人被賞一個,唯獨這高大個子,曾滄海蹦噠半天也搆不著,頓時惱羞成怒了起來。

    「你!給我蹲下來,欺負我個子矮是吧!讓你們笑話本大人,該死的傢伙,供你們吃喝拉撒,到頭來還敢恥笑於我,看我怎麼整治你們?」曾滄海揮手示意大個子蹲身下來,一頓亂拳過來,心裡總算是舒坦了,遂既摸出手絹擦拭額頭的汗水,笑著準備轉身回去,看到這高大門檻,心裡這氣又不打一處來。

    「你們是聾了還是怎麼?趕緊給我拆了啊?你們是故意看大人的笑話,還是有意捉弄本官。」曾滄海指著這門檻,眾人趕緊過來,揮著鋼刀朝著這門檻砍去,頓時木屑飛舞了起來。

    總算這高門檻降低了下來,曾滄海怒哼一聲,背著雙手洋洋得意進門而去,這師爺在旁扇著羽毛扇,點頭哈腰跟隨而去。

    「什麼人?這裡乃是西南總兵府,豈是你隨便想進就進的,趕緊給我退下。」這門外行來一人,頭戴斗笠遮住了臉龐,被眾兵丁攔阻了下來,曾滄海聞聲轉頭過來,頓時臉色大變起來……
BloomCaVod 發表於 2018-2-5 18:57
第七百一十六章 冰天雪地送貨安

    話說這門外行來一人,低頭戴著斗笠遮住臉龐,曾滄海轉身過來,頓時大驚失色,遂既附耳師爺幾句,轉身離開而去。

    這師爺行到門口,遂既揮手止停眾人,雙手抱拳言道:「來了啊?裡面請吧!」師爺轉身過來,對著眾兵丁一番訓斥言道:「你們以後眼睛長高點,別張著嘴亂說話,得罪了大人的貴客,剋扣你們這個月的軍餉,請!」

    這師爺帶著這戴斗笠的漢子,揮手示意眾人散開,徑直帶著朝後院書房而去。

    「大人!你等的客人到了,現在門外等候,」師爺行到門前,低頭彎腰抱拳言道。

    「讓他進來吧!記住沒有我的許可,任何人不得靠近半步。」這門扇打開,裡面傳來了曾滄海的聲音。

    師爺揮手相迎,戴斗笠的漢子這才低頭進來,門內的兵丁退出門外,將門扇反掩而回。

    「大師果然準時啊?坐吧!你們想要的東西已經準備妥當,只是這新封的王爺前來巴蜀,只怕這後面就沒有這麼明目張膽行事了。」曾滄海揮著右手,提起茶壺倒茶言道。

    只見這來人取下斗笠,原來是一個光頭的中年漢子,只見其將斗笠放落桌面,單手作揖言道:「有勞曾大人了,我們家主人說了,只要這批貨物到達,你要的東西一樣不會少,這些銀票算是定銀,事成之後會結清另外一半。」

    曾滄海接過這光頭的銀票,一番清點之後,趕緊揣入這懷中,心中一陣竊喜,將茶杯遞過給這來人。

    「多謝大師了!這銀票我代兄弟們收下了,放心吧!你們要的東西昨晚就到碼頭了,今日這慶寧王要過來,我不方便出貨,晚點會安排馬車送進去,到時候你們在老地方等貨吧!」這曾滄海揮手示意,二人一陣笑聲傳來。

    「大人!慶寧王已經過來,現在大廳等候,看來是接管兵權的,你趕緊過去瞧瞧吧!」這門外傳來兵丁稟報之聲,曾滄海遂既站起身來,捋著鬍鬚思慮一番,即刻差手下親信帶著這來人往後門而出。

    曾滄海整理下官帽衣衫,遂既在兵丁的簇擁之下,徑直奔總兵府大廳而去。

    「哈哈哈!是王爺來了啊?多有怠慢還望贖罪,請坐吧!」曾滄海雙手抱拳,老遠就招呼松柏喊道。

    松柏遂既坐低下來,手下親衛手按著腰間鋼刀站立其身後,怒目而視著這堂上的眾將。

    「今日特來叨擾曾大人,實屬無奈的很啊!就是這皇上臨走之前有吩咐,說這西邊一直虎視眈眈,遲早是我天朝的後患,特遣本王前來駐防,免去他的後顧之憂是也!不知道曾大人有何對策啊?」松柏開門見山,直接把皇上的意圖說明,盯著這曾滄海問道。

    「這個嘛?那倒不是什麼麻煩之事,我治理期間這法王經常書信來往,算起來這關係相對融洽,朝廷一直是拉攏扶持政策,現在已經互相通商,我看這防範於未然是可以的,但是沒有必要草木皆兵,你覺得如何呢?慶寧王!」曾滄海臉上帶笑,揮手示意松柏喝茶,慢慢地端起來茶碗,不時察言觀色瞄了過來。

    「哈哈哈!如此這般甚好啊?看來曾大人治理有方,本王是杞人憂天了,來來來!喝茶喝茶!」松柏端起茶碗,二人各懷鬼胎投去一絲笑意。

    這一番寒暄之後,曾滄海把兵權交出,成為了松柏的副將,這心裡多少有些不是滋味,師爺趕緊陪著笑臉,一陣的擠眉弄眼。

    慶寧王府之內,陳月靜帶著眾人門口等候,好不容易燈火闌珊之時,才看到松柏騎馬帶著眾親衛回府而來。

    「怎麼樣啊?這西南總兵府還算順利吧?有沒有為難於你啊?聽說這總兵就是那曾滄海大人,他可是真有能耐啊?一人把軍政大權手中在握,可謂是西南的土皇帝啊!」陳月靜拉著韁繩,松柏遂既翻身落馬下來。

    「回屋再說吧!這裡人多嘴雜,我們初到巴蜀邊陲,凡是還是小心為妙。」松柏拍拍陳月靜的肩膀,眾人遂既進入府中而去。

    這半夜三更之時,碼頭倉庫有人頭湧動,只見這一夥黑衣人手持火把過來,將庫房的大門打開,眾人紛紛進入而去。

    這眾人二話沒說,扛起這地上的麻袋,直接扔落在門口的馬車之上,大約一刻鐘的時間,紛紛駕著馬車匆忙離開而去。

    這伙黑衣人繞過繁華的街道,專挑偏僻的地方前行,很快就來到這城門之前,只見這守城的官兵打開城門,這十來輛馬車頓時揚長而去。

    三天後的清晨,大雪已經鋪滿了地面,這十來輛馬車又出現在樹林之外,一直朝著前面的雪山飛馳而去。

    「過了這個山頭,咱們把東西交給他們,就等著回去領取賞錢吧!大傢伙加把勁,都給我打起精神來。」這為首的正是師爺,揮著右手對著後面的馬車喊道。

    「知道了師爺!你就放心吧!這麼多年來我們什麼時候失手了,況且這前面還有我們的軍營,放心吧!沒事的!」這後面跟來的車伕,一揮手中的鞭子,朝著這前面飛馳而去。

    只見這雪山腳下,一群人正焦急的等待,眼看著就要正午時分,這陽光卻絲毫沒有一絲的暖意,嘴裡冒出來陣陣的白煙。

    「大法師!他們應該到了吧?這手腳都凍僵了,也該來了吧?」這一個年輕人揉搓這雙手,對著這旁邊戴斗笠的中年男子言道。

    「定銀已經給他們了,東西說好今日送到,大家稍安勿躁,應該就快到了,去烤烤火取暖吧!不用全部站在這裡等候?」這戴斗笠的漢子抬起頭來,原來正是總兵府那光頭是也!只見其單手作揖,嘴裡默念有詞。

    「駕!」一陣快馬加鞭的聲音,只見這雪地上馬車陸續奔馳過來,在這戴斗笠的男子面前停止了下來。

    這戴斗笠的男子右手一揮,眾人紛紛過來,將馬車上的麻袋往旁邊的雪橇上放落而去,眾人一陣熱火朝天忙碌起來。

    「大師!東西給你送來了,這剩下的銀子,你抽時間去衙門一趟,咱們後會有期了。」師爺看著東西全部卸下,遂既調轉馬頭,頓時一臉的驚恐不已……
BloomCaVod 發表於 2018-2-5 18:57
第七百一十七章 懲治貪官請尚方

    話說這師爺將東西送到,調轉馬頭準備離開而去,看著這白色世界一陣黑影晃動,頓時癱軟坐低了下來。

    原來這松柏調集人馬,日夜跟隨在師爺馬車隊伍後面,待到這人髒並獲,揮手示意手下的兵丁,將整個山腳下團團圍住,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站立在原地。

    這巴山府衙門前,擠滿了圍觀的老百姓,都聽說出大事了,卻不知道到底所為何事是也?

    松柏給護衛薛飛遞過眼色,遂即躍上台階擊鼓鳴冤,頓時更多的百姓圍了過來,對著這台階下跪著的百十號人指指點點。

    「這不是府衙門的師爺嗎?怎麼跪在地上啊?上次我要打官司,他還非要我五兩銀子,我記得清清楚楚,絕對錯不了!」這挑著擔子的中年人,指著這地上之人言道。

    「聽說是慶寧王來了,怎麼也得新官上任三把火,更何況這皇上親封的王爺,看來他們攤上大事了,咱們就慢慢看熱鬧吧!」這旁邊的白髮老翁捋著鬍鬚,不停地點頭笑道。

    「唉!都是走走過場,拿幾個不足為道的人立立威,這是做給我們老百姓看的,何時才能真出一位青天大老爺啊?」這一位落第書生,穿著破爛補巴衣衫,搖頭晃腦嘆息言道。

    這一陣擊鼓之後,曾滄海聽手下來報,趕緊穿戴整齊出來,帶著這府衙一干人等,急急忙忙奔門口迎接。

    曾滄海低頭出來,看著這地上跪著的眾人,故作鎮定抱拳言道:「不知王爺駕到,下官有失遠迎,還望海涵見諒!這到底所為何事是也?」

    「曾大人!我看你還是開堂公審吧!本王倒是想知道,你到底如何處置這一干人等?」松柏一揮衣袖,帶著這親衛徑直往大堂而去。

    「威……武……」這府衙差役敲打著殺威棒,一陣喊叫以後,這一干人犯被帶到堂前跪下,曾滄海雙腿顫抖著坐堂審案。

    「堂下所跪何人?還不速速從實招來,否則別怪本府鐵面無情?」這曾滄海一拍驚堂木,對著這堂下的眾人吼道。

    「大老爺冤枉啊!我們這到底所犯何罪?為何要把我們押解至此啊?」這光頭男子抬起頭來,理直氣壯問道。

    「這個嘛?容本官問問啊?」曾滄海轉頭過來,對著旁邊坐著的松柏輕聲聞到:「王爺!他們到底所犯何罪啊?」

    松柏站起身來,揮手示意這手下親衛,只見門外兵丁分開眾人,將幾包麻袋抬到這堂前,用刀割出一道口子,裡面露出來白花花的東西。

    松柏彎腰下來,將袋子裡的東西捧起,一一灑落在曾滄海的桌面之上,遂既拍拍手裡的灰沫,慢慢悠悠坐回椅子之上。

    「這……這怎麼回事啊?師爺!你……你趕緊給我說,你怎麼摻合到這事裡面了?」曾滄海一陣的緊張,指著這堂下跪著的師爺喊道。

    原來這麻袋裡面,全部是白花花的食鹽,這屬於朝廷禁止販賣的物品,統一調配使用,當年駙馬爺就是私自販賣,後來被拖出斬首,好好的公主結果成了寡婦,落得孤獨終老一生。

    師爺顫顫巍巍抬起頭來,這個罪名他可不敢擔當,哭喪著臉半天說不出話來,這可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啊!

    「來人啊!給我通通死牢收監,皇恩浩蕩豈容爾等如此,拿下!」這曾滄海快刀斬亂麻,直接抽出這令牌,扔落堂下而去,眾人嚇得癱軟坐低地上。

    這衙差上來,將眾人一一帶落下去,師爺口中大呼「冤枉」,松柏遂既站起身來,揮手止停了眾人。

    「且慢!這師爺口口聲聲冤枉,大人乃是這青天大老爺,鐵面無情固然好事,但是也不可以冤枉了好人啊?且聽他言完不遲啊!」這松柏轉身過來,盯著曾滄海面無表情言道。

    「那是那是!既然王爺認為你有冤情,那你趕緊道來,若是亂……說……半個字,小心你項上人頭。」曾滄海揮手止停衙差,惡狠狠對師爺言道。

    「我……我……不是我啊?我冤枉啊大人,你可要救我啊?」這師爺癱軟坐低地上,擦拭著眼淚汪汪言道。

    「口口聲聲直呼冤枉,卻說不出是誰?你這是藐視公堂,來人啊!給我拖下去,再多說半句杖責伺候。」曾滄海心中膽怯,遂既揮手示意將師爺帶下堂去。

    這慶寧王府內,眾人聽說松柏回來,遂既紛紛前來聚集堂前,議論紛紛這販賣私鹽一事。

    陳月靜看著松柏站立堂前,心中若有所思,遂既面帶微笑行了過來:「怎麼了?我看你還是不開心啊?是不是心中還有心事啊?」

    「這師爺只不過是替罪羊,現在這貪官污吏不除,老百姓始終過不上太平日子,可是這官場黑暗,勢力根深葉茂,要是一一揪出來,只怕這天都要變色啊?」松柏嘆息一聲,徑直坐低椅子之上。

    「夫君何事犯愁呢?是不是為了那私鹽之事?父皇臨走有交代,薛護衛,把寶劍拿出來吧!」朱淑雯看著松柏一臉愁容,遂既揮手示意薛飛言道。

    「王爺!此乃是皇上御賜尚方寶劍,上斬貪官污吏,下懲地方軍痞,只要是貪官枉法,不服從調令之人,均可以先斬後奏。」薛飛接過身後護衛遞來的寶劍,將上面的黃布掀開,跪地雙手舉過頭頂言道。

    「有勞公主費心了!那就如此……這般……如何?」松柏附耳薛飛,一陣密語言道。

    這府衙大牢之內,眾人被關閉一起,唯獨這師爺單獨關在死囚牢內,伸手不見五指的黑,讓他渾身哆嗦不已!

    師爺抱緊這雙臂,一陣莫名的恐懼襲上心頭,眼下這曾滄海過河拆橋,很明顯自己難以脫身。

    「砰」的一聲傳來,只見這鐵門下面小門遞進來碗筷,有自己最愛吃的豬蹄,還有一壺濁酒,頓時這眼淚汪汪掉落下來。

    「看來該我上路了,做了一輩子虧心事,現在總算是善惡到頭終有報,這還能怪誰?我怎麼就這麼倒霉啊?」這師爺看著這豬蹄,忍不住熱淚盈眶言道。

    這鐵門晃悠了一下,師爺遂既放下豬蹄酒瓶,左觀右望之後,揮手一推頓時欣喜若狂……
BloomCaVod 發表於 2018-2-5 18:57
第七百一十八章 巴山蜀水終青天

    話說這師爺看著酒肉招待,知道自己快上路去了,反正好歹都是死,遂既大口吃肉喝酒了起來,這委屈的眼淚順著滴落了下來。

    「砰」的一聲傳來,師爺感覺到牢門晃動了一下,遂既左觀右望站起身來,朝著這漆黑鐵門而去。

    出乎師爺意料之外,這鐵門居然打開,心中一陣竊喜,遂既慢慢探出頭去,看到四處無人,快步奔逃而去。

    這大牢他熟悉啊!以前總是把好人誣陷進來,所以自然輕車熟路,很快躲開這看守的獄卒,行出這府衙後院。

    「大人果然厲害啊!到頭還是記得我啊!待我躲過一劫,日後再回來報答你的大恩大德。」師爺朝著後院廂房三拜,遂既來到這院牆下的狗洞,利潤的爬出這府衙外而去。

    一路到處狗鳴之聲,緊接著就是急促腳步聲音傳來,師爺不敢多想,徑直鑽進這對面黑巷子而去。

    師爺一路拚命奔逃,好不容易這追趕聲音遠去,坐在洗衣石板上,不停地喘著粗氣。

    「我的媽呀!這些傢伙還真追啊?可把我給累壞了。」師爺擦拭額頭的汗水,回頭望去這來時的路。

    「你是誰啊?」師爺轉頭過來,突然看到面前站立一人,手持明晃晃的鋼刀,閃著寒光朝著自己劈砍而來。

    師爺趕緊向後一滾,總算是躲過這鋼刀,可是這寒光再次襲來,嚇得他翻爬起來,拚命喊叫著奔逃而去。

    這後面的黑衣蒙面之人,不緊不慢的追趕而來,師爺原本就跑累了,到了生死存亡之際,居然跑的比兔子還快。

    「你到底是誰啊?我與你往日無冤近日無仇,為何要殺我,我可是府衙的師爺,你就不怕吃板子蹲大牢嗎?」師爺看著這黑衣蒙面人,不停地回頭喊道。

    「知道你是師爺?別人給錢要你狗命,怪不得在下了,你自認倒霉吧!」這黑衣蒙面人一個飛身躍起,向前幾個空翻,揮著鋼刀攔住了師爺的去路。

    「你到底想怎麼樣啊?」師爺揮手指著來人,只聽到「砰」的一聲,頓時暈死了過去。

    等到師爺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綁在樹樁上,一陣呼喊「救命」之後,這四處行出來一夥黑衣蒙面人。

    「說!那批貨為何少了兩車,是不是你監守自盜?只要你說出來,老子做主放你一條活路。」這黑衣蒙面人揮著鋼刀,拍拍師爺的臉頰怒聲喝到。

    「沒有啊?我真的沒有拿啊?各位大爺冤枉我了啊?我對天發誓沒有動曾大人的貨,再說我也沒有這個膽啊?」師爺搖晃著腦袋,拚命解釋言道。

    「那你還是得死,安心上路吧!有事找曾大人去,我們也是拿錢辦事。」這黑衣蒙面人手起刀落,朝著師爺的腦袋劈砍了下來。

    「咣當」一聲傳來,只見這一塊石頭彈飛了鋼刀,黑衣蒙面人右手一揮,帶著這眾人紛紛敗退而去。

    只見這樹林內燈火通明,原來是松柏帶著親衛前來,遂既揮手示意眾人,將師爺解綁了下來。

    「王爺饒命啊!不是我要逃獄啊!是有人故意放走我的,還想殺人滅口,反正事已至此,我也沒有什麼好隱瞞的了,曾滄海你個混蛋,你不仁別怪我不義。」這師爺趕緊跪地叩頭,不停地作揖言道。

    這府衙門外又有人擊鼓鳴冤,曾滄海一臉怒氣升堂斷案,看著這躺下跪著之人,差點沒有氣暈死過去。

    原來這擊鼓鳴冤之人,正是那曾大人的師爺!護衛薛飛叫人到處宣揚,此刻這門口已經擠滿圍觀百姓,指指點點著地上之人,互相議論紛紛起來。

    「砰」的一聲傳來,曾滄海敲響了驚堂木,看著慶寧王松柏等人站立在門口,趕緊叫手下賜坐旁聽。

    「怎麼又是你?此刻又來擊鼓鳴冤,你到底所為何事是也?你三番五次藐視公堂,你可知道本官鐵面無情,到時候辦你的罪責?容不得你如此造次!來人啊!給我拖下去杖責三十!」這曾滄海一聲冷笑,怒喝著師爺言道。

    「你先放走離開,後又派殺手前來,要不是慶寧王率兵趕到,我此刻已經身首異處,你自己做過什麼?還是老老實實交代,從我嘴裡說出來那就罪加一等了!」師爺抬頭起來,將衙差推開一邊,指著曾滄海怒聲喝到。

    「你……王爺別聽他胡說八道,本官兩袖清風,他……根本就是栽秧嫁禍是也!」這曾滄海陣腳大亂,趕緊過來彎腰抱拳言道。

    「曾大人啊!你的所作所為,我在路上就有所聞,既然這鐵證如山,你就伏法認罪吧!或許皇上看在你治理多年的份上,也許還可以法外開恩。」松柏一揮右手,護衛薛飛過來摘下其頂戴官府,在眾人的歡呼聲中,垂頭喪氣被押解大牢而去。

    這私鹽販賣一案,不僅這碼頭李員外一黨全部落入法網,連衙門內曾滄海的同黨也悉數難逃,在師爺的一一指證之下,終於還巴山蜀水一片青天白日。

    這朝天門碼頭,江水翻湧朝岸邊打來,商船絡繹不絕,鳥兒一聲鳴叫,朝著這嘉陵江面飛去,一陣浪濤過來,又激起了無數的漩渦……

    由於這曾滄海伏法,自然與烏斯藏關係日益緊張,軍營中操練不停,磨刀霍霍向牛羊,我們不願意看見戰火紛飛,但是想要分裂天朝的統一,對惡勢力從不妥協退讓。

    松柏站在官船之上,望著這洶湧澎湃的濤濤江水,明白重擔在肩,這一方黎民百姓的身家安危,可是都系在自己的身上,站的越高這責任就越大,為了這天下蒼生,他願意拋頭顱灑熱血,捍衛這西南邊陲的萬世寧安。

    「進去吧!這外面風大!趕緊過去看看你兒子,到底取個什麼名字好呢?」陳月靜撩開門簾出來,拉著松柏的右手,朝著這船艙內行去。

    眾姐妹看著松柏進來,趕緊讓開一旁,床榻之上的朱淑雯,趕緊遞上「呱呱」落地的孩子,眾人一陣歡聲笑語,在嘉陵江面上飄蕩……

    言道此處了,這是故事的結束,也是故事的開始,故事以另外一個形式繼續再發生……
BloomCaVod 發表於 2018-2-22 19:52
完本感言

    今日這《劍震山嶽》終於完本了,原本打算三千章節,花三年時間完成,可是事實是不可能的,因為我要吃喝拉撒!不得不向現實生活低頭,從新開新書了,把後面故事內容在那本書繼續,書名《道仙緣記》。

    這本書歷時一年零三個月,先在書旗混幾個月,別人介紹過來這邊,那句話真的沒有錯,總以為努力寫作可以逆天,事實又一次無情的打臉,一路一個人安靜行過來,這一個人寫書的那份寂寞,誰人知啊?是心酸還是無奈,先祝大家2018春節快樂!

    體仁閣體仁閣位於太和殿前廣場內東側,面西。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初稱文樓,嘉靖時改稱文昭閣,清初改稱體仁閣。體仁閣高25米,座落於崇基之上,上下兩層,黃色琉璃瓦廡殿頂。下層面闊9間,進深3間。康熙年間,曾詔內外大臣舉薦博學之士在體仁閣試詩比賦,清代各朝御容也曾收藏於此。乾隆年間重建後,此處作為清代內務府緞庫,內設收貯緞繡木架143座。

    弘義閣弘義閣高23.8米,屬前三殿區。黃琉璃瓦,廡殿頂,面闊9間,進深3間,上下二層,四面出廊。弘義閣侍立於太和殿西南側。初建於明永樂年,名為武樓,明嘉靖朝改稱武成閣,清初改為今名,意為弘揚大義。清代的弘義閣長期用於收儲宮廷使用的金銀器具等。現闢為「皇朝禮樂展」展廳。

    乾清門乾清門為紫禁城內廷的正宮門。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乾清門面闊5間,進深3間,高約16米,單簷歇山屋頂,座落在高1.5米的漢白玉石須彌座上,周圍環以雕石欄杆。門前三出三階,中為御路石,兩側列銅鎏金獅子一對,中開三門。乾清門東為內左門及九卿值房,西邊內右門及軍機處。門前廣場東西兩端為景運門、隆宗門。乾清門是連接內廷與外朝往來的重要通道,在清代又兼為處理政務的場所,清代的「御門聽政」、齋戒、請寶接寶等典禮儀式都在乾清門舉行。

    乾清宮是內廷後三宮之一。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清兩代曾因數次被焚燬而重建,現有建築為清嘉慶三年(1798年)所建。乾清宮為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座落在單層漢白玉石台基之上,連廊面闊9間,進深5間,建築面積1400平方米,自檯面至正脊高20餘米,簷角置脊9個。殿前寬敞的月台上,左右分別有銅龜、銅鶴,日晷、嘉量,前設鎏金香爐4座,正中出丹陛,接高台甬路與乾清門相連。乾清宮建築規模為內廷之首,明代共有1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明代乾清宮也曾作為皇帝守喪之處。清順治、康熙也在此居住。雍正以後,密建皇儲的建儲匣存放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康熙、乾隆兩朝這裡也曾舉行過千叟宴。現為宮廷生活原狀陳列。

    交泰殿為內廷後三宮之一,位於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約為明嘉靖年間建。交泰殿平面為方形,深、廣各3間。明間設寶座,上懸康熙帝御書「無為」匾,寶座後有板屏一面,上書乾隆帝御製《交泰殿銘》。交泰殿為皇后千秋節受慶賀禮的地方。清代於此殿貯清二十五寶璽。每年正月,由欽天監選擇吉日吉時,設案開封陳寶,皇帝來此拈香行禮。清世祖所立「內宮不許干預政事」的鐵牌曾立於此殿。皇帝大婚時,皇后的冊、寶安設殿內左右案上。每年春季祀先蠶,皇后先一日在此查閱採桑的用具。

    坤寧宮坤寧宮是內廷後三宮之一,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沿明制於順治二年(1645年)重修,順治十二年(1655年)仿瀋陽盛京清寧宮再次重修。坤寧宮座北面南,面闊連廊9間,進深3間,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明代是皇后的寢宮。清順治十二年改建後,為薩滿教祭神的主要場所。改原明間開門為東次間開門,門的西側四間設南、北、西三面炕,作為祭神的場所。清康熙、同治、光緒皇帝在此大婚,溥儀結婚也都是在坤寧宮舉行。現為宮廷生活原狀陳列。[37]

    御花園御花園位於紫禁城中軸線上,坤寧宮後方,明代稱為「宮後苑」,清代稱御花園。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以後曾有增修,現仍保留初建時的基本格局。全園南北縱80米,東西寬140米,佔地面積12000㎡。園內主體建築欽安殿為重檐盝頂式,座落於紫禁城的南北中軸線上,以其為中心,向前方及兩側鋪展亭台樓閣。園內的松、柏、竹與山石,形成四季長青的園林景觀。

    御景亭御景亭位於御花園內東側的假山頂上。原是明代觀花殿的舊址,萬曆間改堆假山。山的東西山石間各有登道,拾級而上可達山頂御景亭。亭子平面方形,四柱,一斗二升交麻葉斗栱,攢尖頂,上覆翠綠琉璃瓦,黃色琉璃瓦剪邊,鎏金寶頂,四面設隔扇門。四周圍繞著漢白玉石欄板。亭內天花藻井,面南設寶座。御景亭是皇帝、皇后在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登高的地方。自亭上可俯瞰宮苑,遠眺紫禁城、景山、

    摛藻堂位於御花園內堆秀山東側,依牆面南,面闊5間,黃琉璃瓦硬山式頂,堂西牆辟有一小門,可通西耳房。堂前出廊,明間開門,次梢間為檻窗。室內放置書架,為宮中藏書之所。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後,《四庫全書薈要》曾貯藏於此.

    養心殿養心殿位於內廷後三宮的西側,西六宮的南面。初建於明嘉靖年間(16世紀中),一直做為皇帝的便殿。自從清雍正朝開始,這裡做為皇帝的主要居所和日常理政之處,遂成清代皇帝實際上的正寢。「養心」意為涵養心性。養心殿在宮中的位置比較便利,殿內空間佈局豐富而功能集中,廳堂、書房、寢室以及分別用來批閱奏摺、密談、休憩、禮佛的小室等一應俱全,比大殿宇更宜於宵衣旰食的君主周旋其間,是清代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下更適宜皇帝起居活動的場所。養心殿中最著名的是雍正皇帝的「勤政親賢」室、乾隆皇帝的三希堂以及東暖閣的晚清垂簾聽政處。

    長春宮長春宮,內廷西六宮之一,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後又多次修整。咸豐九年(1859年)拆除長春宮的宮門長春門,並將啟祥宮後殿改為穿堂殿,咸豐帝題額曰「體元殿」。長春宮、啟祥宮兩宮院由此連通。長春宮面闊5間,黃琉璃瓦歇山式頂。殿前左右設銅龜、銅鶴各1對。東配殿曰綏壽殿,西配殿曰承禧殿,各3間,前出廊,與轉角廊相連,可通各殿。

    翊坤宮翊坤宮,內廷西六宮之一,明清時為妃嬪居所。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原為二進院,清晚期將翊坤宮後殿改成穿堂殿曰體和殿,東西耳房各改一間為通道,使翊坤宮與儲秀宮相連,形成四進院的格局。正殿面闊5間,黃琉璃瓦歇山頂,前後出廊。簷下施斗栱,梁枋飾以蘇式彩畫。殿前設「光明盛昌」屏門,台基下陳設銅鳳、銅鶴、銅爐各一對。東西有配殿曰延洪殿、元和殿,均為3間黃琉璃瓦硬山頂建築。

    儲秀宮儲秀宮,內廷西六宮之一,明清時為妃嬪所居。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光緒十年(1884年)為慶祝慈禧五十壽辰,耗費白銀63萬兩進行大規模整修,現存建築為光緒十年重修後的形制。儲秀宮原為二進院,清晚期拆除了儲秀門及圍牆,並將翊坤宮後殿改為穿堂殿,稱體和殿,連通儲秀宮與翊坤宮,形成相通的四進院落。

    太極殿太極殿,內廷西六宮之一,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原名未央宮,因嘉靖皇帝的生父興獻王朱祐杬生於此,故於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啟祥宮,清代晚期改稱太極殿。清代曾多次修葺。太極殿原為二進院,清後期改修長春宮時,將太極殿後殿闢為穿堂殿,後簷接出抱廈,並與長春宮及其東西配殿以轉角遊廊相連,形成迴廊,東西耳房各開一間為通道,使太極殿與長春宮連接成相互貫通的四進院。

    永壽宮永壽宮為內廷西六宮之一。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名長樂宮。永壽宮為兩進院,前院正殿永壽宮面闊5間,黃琉璃瓦歇山頂。殿內高懸乾隆皇帝御筆匾額「令德淑儀」,東壁懸乾隆《聖制班姬辭輦贊》,西壁懸《班姬辭輦圖》。

    重華宮重華宮位於內廷西路西六宮以北,原為明代乾西五所之二所。重華宮沿用乾西二所的三進院落格局。前院正殿為崇敬殿。

    咸福宮咸福宮為內廷西六宮之一。為兩進院,正門咸福門為琉璃門,面闊3間,黃琉璃瓦廡殿頂,形制高於西六宮中其它五宮,與東六宮相對稱位置的景陽宮形制相同。後院正殿名「同道堂」,室內設落地罩隔斷,頂棚為海墁天花。咸福宮為后妃所居,前殿為行禮升座之處,後殿為寢宮。

    漱芳齋漱芳齋原為乾西五所之頭所。漱芳齋為工字形殿,前殿與南房、東西配殿圍成獨立的小院,其間有遊廊相連。乾隆年間,逢萬壽節、聖壽節、中元節、除夕等重要節日,常侍奉皇太后在後殿進膳、看戲,

    奉先殿,位於紫禁城內廷東側,為明清皇室祭祀祖先的家廟,始建於明初。清沿明制,於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重建,後又多次修繕。奉先殿建築面積1225.00㎡。黃色琉璃瓦重檐廡殿頂,簷下彩繪金線大點金旋子彩畫。凡遇朔望、萬壽聖節、元旦及國家大慶等,大祭於前殿;遇列聖列後聖誕、忌辰及元宵、清明、中元、霜降、歲除等日,於後殿上香行禮;凡上徽號、冊立、冊封、御經筵、耕耤、謁陵、巡狩、迴鑾及諸慶典,均祗告於後殿。

    承乾宮,內廷東六宮之一。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永寧宮。宮為兩進院,後院正殿5間,明間開門。此宮在明代為貴妃所居。

    景仁宮,內廷東六宮之一。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長安宮。宮為二進院,正門南向,門內有石影壁一座,傳為元代遺物。後院正殿5間,明間開門。景仁宮明代為嬪妃居所。

    延禧宮延禧宮為內廷東六宮之一,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名長壽宮。殿前有東西配殿各3間。後院正殿5間,亦有東西配殿各3間,均為黃琉璃瓦硬山頂。

    景陽宮,為內廷東六宮之一,位於鐘粹宮之東、永和宮之北。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長陽宮,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景陽宮。明代為嬪妃所居。宮為二進院,正門南向,名景陽門,前院正殿即景陽宮,面闊3間,黃琉璃瓦廡殿頂,與東六宮中其它五宮的屋頂形式不同。後院正殿為御書房,面闊5間,明間開門,黃琉璃瓦歇山式頂。次、梢間為檻牆、檻窗,簷下施以斗栱,飾龍和璽彩畫。東西六宮年節張掛的《宮訓圖》原收藏於此。

    永和宮,內廷東六宮之一,位於承乾宮之東、景陽宮之南。明代為妃嬪所居,清代為后妃所居。清康熙帝孝恭仁皇后久居此宮。其後,道光帝靜貴妃,咸豐帝麗貴人等先後在此居住。宮為二進院,正門南向,名永和門,前院正殿即永和宮,面闊5間。明間開門,次、梢間皆為檻牆,上安支窗。正間室內懸乾隆御題「儀昭淑慎」匾,吊白樘箅子頂棚,方磚墁地。東西有配殿各3間,明間開門,黃琉璃瓦硬山式頂,簷下飾旋子彩畫。東西配殿的北側皆為耳房,各3間。

    毓慶宮毓慶宮位於內廷東路奉先殿與齋宮之間,系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在明代奉慈殿基址上修建而成。是由長方形院落組成的建築群,前後共四進。正門前星門,門內為第一進院落,有值房3座,西牆開陽曜門與齋宮相通。過院北祥旭門為第二進院落,正殿惇本殿,東西配殿各3間。第三進院東西兩側各有圍房20間,直抵第四進院,正殿即毓慶宮,建築為工字殿。毓慶宮是康熙年間特為皇太子允礽所建,後作為皇子居所。

    齋宮齋宮位於紫禁城東六宮之南,毓慶宮西,為皇帝行祭天祀地典禮前的齋戒之所,祭天祀地前的齋戒均在宮外進行。齋宮系前朝後寢兩進的長方形院落。前殿齋宮,面闊5間,黃琉璃瓦歇山頂,前出抱廈3間,明間、兩次間開隔扇門,兩梢間為檻窗。凡祭天祀地及祈谷、常雩大祀前,皇帝致齋於此。遇皇帝宿齋宮,恭設齋戒牌、銅人於齋宮丹陛左側。齋戒日,皇帝與陪祀大臣佩戴齋戒牌,各宮懸齋戒木牌於簾額。齋戒期間,不作樂,不飲酒,忌辛辣。

    武英殿武英殿始建於明初,位於外朝熙和門以西。正殿武英殿南向,面闊5間,進深3間,黃琉璃瓦歇山頂。東西配殿分別是凝道殿、煥章殿,左右共有廊房63間。院落東北有恆壽齋,西北為浴德堂。明初帝王齋居、召見大臣皆於武英殿,後移至文華殿。

    慈寧宮慈寧宮位於內廷外西路隆宗門西側。始建於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興工將慈寧宮正殿由單簷改為重檐,並將後寢殿後移,始定今之形制。正殿慈寧宮居中,前後出廊,黃琉璃瓦重檐歇山頂。面闊7間,當中5間各開4扇雙交四椀菱花槅扇門。兩梢間為磚砌坎牆,各開4扇雙交四椀菱花槅扇窗。殿前出月台,正面出三階,左右各出一階,台上陳鎏金銅香爐4座。東西兩山設卡牆,各開垂花門,可通後院。

    文淵閣是文華殿後的藏書樓,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仿浙江藏書名樓「天一閣」建造。閣分上下兩層,黑色琉璃瓦覆頂,綠色琉璃瓦剪邊,色調深沉雅緻,又寓含五行中黑色主水,以水克火的用意。閣內藏《四庫全書》與《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清代乾隆朝以後,除了皇帝來這裡讀書外,也允許臣工和學士們來此查閱圖書。

    暢音閣通高20.71米,在寧壽宮區的中部,是紫禁城中最大的戲樓。嘉慶年(19世紀初)又增建扮戲樓。閣高20餘米,從城牆外也能望見樓閣的綠琉璃瓦頂。「暢音」即盡情賞樂音之意。高閣分上、中、下三層,分別為福、祿、壽台。壽台檯面有五口井通地下室,上有三個天井通祿台。此閣朝北,與帝后等賞戲的閱是樓相對。每逢年節,宮中即在此開演大戲,台上、台下都熱鬧非凡。

    壽安宮壽安宮位於內廷外西路壽康宮以北,英華殿以南。始建於明代,初名咸熙宮,嘉靖四年(1525年)改稱咸安宮。

    明代所設管理皇室內務的十二個衙門,各有掌印太監一員。明劉若愚《酌中志‧內臣職掌紀略》:「皇明祖訓所載,設立內府衙門,職掌品級,立法垂後,亦盡善盡美……按內府十二監:曰司禮、曰御用、曰內官、曰御馬、曰司設、曰尚寶、曰神宮、曰尚膳、曰尚衣、曰印綬、曰直殿、曰都知。」

    十二監為宦官衙門。事實上只有在這些衙門工作的宦官才是太監。以司禮監最為重要,監內的提督太監主管宮內一切宦官禮儀刑名。而秉筆太監在宦官極端專權時竟代替皇帝批公文。此外還設有四個司(惜薪、鐘鼓、寶鈔、混堂),八個局(兵仗、銀作、浣衣、巾帽、針工、內織染、酒醋面,司苑),合為內官廿四衙門。宮女也有六個局(尚宮、尚儀、尚食、尚寢、尚功等),每個局下設四個司。

    司禮監(職權主要有三項,一是批答奏章,傳宣諭旨,這是司禮監最重要的職權;二是總管有關宦官事務,司禮監不僅在各宦官機構中處於「第一署」的地位,而且實際上也居於總管、統領其他宦官機構的地位;三是兼顧其他重要官職,當時宦官系統的其他一些重要官職,如東廠提督、南京守備等,或專由司禮兼領,或為司禮外差,這也是司禮監職權的一個重要方面)

    內官監(主要掌管採辦皇帝所用的器物,如圍屏、床榻、桌櫃等)

    司設監(掌管卥簿、儀仗、圍幙、帳幔、雨具等)、御馬監(主管內府馬政)

    神宮監(掌管太廟及各廟的灑掃及香燈等)、尚膳監(掌管御膳、宮內食用和筵宴等)

    尚寶監(掌管寶璽、敕符、將軍印信)

    印綬監(掌管古今通集庫以及鐵券、誥敕、貼黃、印信、圖書、勘合、符驗、信符等)

    直殿監(掌管各殿及廊廡灑掃之事)

    尚衣監(掌管皇帝的冠冕、袍服、靴襪等)

    都知監(起初負責各監行移、關知、勘合等事,後來專門跟隨皇帝,負責導引清道

    正一品:內侍司史內侍司判內侍司勤

    從一品:內侍司

    正二品:尚侍

    從二品:典侍

    正三品:掌侍姑姑

    從三品:掌侍

    正四品:御侍姑姑

    從四品:御侍

    正五品:掌事姑姑

    從五品:長姑姑

    正六品:姑姑

    從六品:掌事宮女

    正七品:掌事

    從七品:長宮女

    正八品:殿內宮女

    從八品:宮女

    太監:

    正一品:總管公公

    從一品:御前公公

    正二品:殿前公公

    從二品:首領公公

    正三品:掌事公公

    從三品:帶班公公

    正四品:內侍公公

    從四品:大公公

    正五品:公公

    從五品:總管太監

    正六品:御前太監

    從六品:殿前太監

    正七品:首領太監

    從七品:掌事太監

    正八品:帶班太監

    從八品:內侍太監

    正九品:大太監

    從九品:太監

【全書完】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BloomCaVod

LV:9 元老

追蹤
  • 984

    主題

  • 1008918

    回文

  • 33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