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歷史] 崛起之第三帝國 作者:大羅羅 (已完成)

 
regn13 2017-12-25 19:40:03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262 104879
regn13 發表於 2017-12-25 20:15
第九十章 女皇的翅膀硬了
    赫斯曼帶著一堆棺材、幾個凶手(包括主要的凶手尤洛夫斯基,但是沒有抓到別爾津)抵達的時候,裡加的十一月天氣寒冷,所有的屋頂上和街道兩旁都被白色的積雪覆蓋。同革命風暴席捲的柏林相比,這個城市看起來非常太平,幾乎沒有什麼人在遊行抗議。

    由於提早準備,庫爾蘭自治邦的主要防衛力量早就不是正規的德意志軍隊。而是以庫爾蘭德意志人為主組成的八萬防衛軍和數量將近兩萬的自由軍團「鐵師」,還有號稱十萬之眾的庫爾蘭人民衝鋒隊雖然都是些上了年紀或者過分年輕的男人組成的,但是經過幾個月的訓練,他們已經擁有了一定的戰鬥力。

    赫斯曼控制的史塔西也開始組建一支名為「特種任務訓練與建設第100中隊」的精銳武裝,它的總部設在裡加西南的米烏塔(俄國人叫它葉爾加瓦,這裡也是史塔西的總部所在),因此又叫米烏塔部隊。日後這支部隊會變得非常強大,不過目前只有不到300人,由斯托克豪森負責指揮和訓練。

    另外,據赫斯曼所知,庫爾蘭自治邦的各種物資儲備也相當充沛。在德國正式投降之前,東線總司令部就給裡加運去了大量從烏克蘭和波蘭搜刮來的小麥和煤炭。足夠204萬人口的庫爾蘭自治邦支持很長時間。

    204萬人口是最新的統計數據,其中德意志人多達100萬,拉脫維亞人只有40萬了,猶太人有25萬,俄羅斯人有20萬,立陶宛人有15萬。

    和兩個月前相比,德意志人增加了20多萬!這當然不是鼓勵生育的結果,也不是又從什麼地方遷移了德意志人過來。而是庫爾蘭自治邦總理皮爾堡男爵「考證」出來的這位男爵認為波羅的的德意志人和拉脫維亞人、愛沙尼亞人長期混居,而且德意志人居於上層,擁有較高的經濟和社會地位。而拉脫維亞人、愛沙尼亞人長期處於被統治的地位,過去甚至是德意志貴族的農奴。

    貴族老爺睡農奴姑娘在過去不開化的年代是非常普遍的事情,由此還會產生許多私生子。他們中的一部分被當成了拉脫維亞人和愛沙尼亞人。

    而現在,應該給那些可憐的私生子和他們的後代一個公道!只要能在庫爾蘭民政機關說自己的某個祖先是私生子(這在早年的波羅的根本不稀奇),同時又能講一口流利的德語(德語長期是庫爾蘭的官方語言),就能獲得一個德國姓氏,成為德意志人。這樣就能分到土地,還不會被遷移去外地。

    於是,不僅許多拉脫維亞人找到了自己的德意志祖先,連臨近的立陶宛都有許多人過來認祖歸宗在德國人將立陶宛的政權移交給波蘭臨時政府後,那裡的局勢就有點混亂。不少人逃難到了東普魯士和庫爾蘭,還有一些立陶宛北部和西部的城鎮在遊行抗議,想要加入庫爾蘭和東普魯士……

    此外,庫爾蘭自治邦境內的猶太人和俄羅斯人這段時間也增加了不少。他們都是從蘇俄控制區和烏克蘭逃難過來的,大部分都是知識分子和原來的資本家。現在整個中歐和東歐都非常動盪,庫爾蘭自治邦的平靜和安寧吸引了他們。

    但是這種平靜和安寧的表象之下,正湧動著戰爭的暗流。看看裡加火車站上用紅色油漆刷寫的新標語就知道了。

    庫爾蘭自治邦是波羅的德意志人的家園!

    向庫爾蘭防衛軍和衝鋒隊戰士致敬!

    史塔西是庫爾蘭自治邦的捍衛者!

    波羅的已經變成了庫爾蘭,這已經充分說明局勢正在向不利的地方發展。赫斯曼的計畫並不是沒有疏漏的,波羅的女大公奧麗加一世或許擁有足夠的合法性目前協約國並沒有就此表態但這也意味著她能得到白俄們的認同和擁護,這就讓她有了擺脫德意志人控制的本錢!

    「陛下剛剛去了塔林的托姆別阿,她將在那裡迎接沙皇和皇后的靈柩。」

    在火車站,前來迎接的克洛伊剛一見到赫斯曼,就擰著眉頭告訴他一個不大好的消息。

    女大公並沒有按照赫斯曼的計畫,將自己的大公官邸放在裡加城堡,而是去了塔林,住進了托姆別阿宮。而且還命令原來的波羅的聯合公國議會議長,拉脫維亞族政治家卡爾利斯.烏爾馬尼斯組織波羅的聯合公國政府。又下令愛沙尼亞自治邦總理康斯坦丁.帕斯組建愛沙尼亞防衛軍。而早她一天到達塔林的尤登尼奇上將,則被任命為波羅的防衛軍總參謀長,在塔林召集白俄戰士,準備組織一支以白俄為骨幹的波羅的軍隊。

    因為有了新的波羅的政府和防衛軍,所以皮爾堡男爵領導的政府和戈爾茨上將指揮的軍隊,就只能把波羅的這個牌子換成庫爾蘭了。

    「這位陛下看來是想和我們保持距離,以便獲得協約國的支持。」

    和克洛伊一同前來的裡加城防司令,同時也是「鐵師」參謀長的法爾肯霍斯特少校則顯得有些擔心。

    「誰讓我們戰敗了呢?」赫斯曼苦笑著看了法爾肯霍斯特一眼。「不過她和我們保持距離也有積極的一面,這有助於她得到協約國的承認。如果協約國承認她的地位,那麼波羅的聯合公國的問題就是俄國事務了……我們現在需要的是一個不被條約束縛,可以自由發展的波羅的聯合公國。由誰來掌握,目前並不重要。」

    一百萬德意志人的族群哪怕其中有不少冒牌貨就已經決定了波羅的聯合公國未來的政治版圖。讓赫斯曼感到擔心的是波羅的聯合公國被當成德國的延伸而不是俄國的一部分,這樣它就會成為戰敗國!就會被《凡爾賽條約》束縛。

    而奧麗加女大公和尤登尼奇上將,還有開始在塔林聚集的白俄,都可以證明波羅的聯合公國是俄羅斯帝國的事務。如果要用《凡爾賽條約》束縛波羅的聯合公國,那麼波羅的聯合公國的軍隊應該處於僅能維持國內治安的程度。怎麼還有餘力去攻打彼得格勒?

    「可是女大公這樣做會引發和蘇俄的衝突。」克洛伊顯得非常擔心。

    「衝突就衝突吧!」赫斯曼笑了起來。「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也不會影響我們和蘇俄的合作。」

    「打起來還能合作?」

    「當然!」赫斯曼看了看法爾肯霍斯特,「除非我們被蘇俄打垮消滅!」

    「這不可能,」法爾肯霍斯特說,「我們有十萬相當精銳的軍隊,而且武器彈藥充足。尤登尼奇上將和帕斯將軍(奧麗加封他當了少將)目前也聚集了兩三萬人,現在需要擔心的是蘇俄。」

    「這不就行了?」赫斯曼聳聳肩,「只要拳頭硬,布爾什維克就得和咱們合作。對了,柯倫泰走了沒有?」

    「已經離開了,柏林革命的消息傳來後就走了。」克洛伊說,「不過在她離開之前,又從蘇俄來了個人,名叫米哈伊爾.馬爾科維奇.鮑羅廷,他目前還在裡加。」

    「鮑羅廷?」赫斯曼笑了笑,回頭看了眼沙皇和皇后棺槨所在的車廂,「我先去見見他,然後再護送沙皇的靈柩去塔林吧。」

    再給羅羅一點收藏和推薦好嗎?
regn13 發表於 2017-12-25 20:15
第九十一章 戰爭與合作
    米哈伊爾.馬爾科維奇.鮑羅廷是赫斯曼在這個時空重生以來,認識的眾多在歷史上會死於非命的名人之一。他會在1949年因為安娜.路易絲.斯特朗間諜案被捕,1951年5月死在了勞改營中斯特朗女士本人也同時被捕。不過她比較幸運,熬到了赫魯曉夫上台,在1955年被釋放,1958年來到中國,定居北京,成了美國進步作家和中國人民的朋友。她在1970年時逝世,被安葬在了著名的八寶山烈士公墓。

    在裡加郊外一棟漂亮的英式風格的別墅裡面(原來屬於一個英國商人),赫斯曼見到了鮑羅廷。這個長著濃眉大眼和巨大的鼻子,留著八字鬍的男人似乎有些生氣,一見到赫斯曼就提出了抗議和威脅。

    「如果你們不放棄敵視俄羅斯蘇維埃共和國的政策,」他說。「紅軍將會採取斷然措施。」

    「採取什麼斷然措施?」赫斯曼問。

    「進攻,紅軍將會進攻。愛沙尼亞和庫爾蘭本來就是俄羅斯的土地。現在《布列斯特條約》已經被廢除,我們隨時可以收回愛沙尼亞和庫爾蘭。除非你們放棄敵視我們的政策,釋放一切政治F,放開言論自由,驅逐白俄反動勢力。」未來自己也會成為反動分子的鮑羅廷用相當嚴厲的語氣說,「這是俄羅斯蘇維埃共和國對你們提出的最後警告,如果你們不接受,那麼戰爭就會立即爆發?」

    赫斯曼咧嘴笑了笑,扭頭看著長著張苦瓜臉的哈爾德他加入了史塔西,負責研究軍事情報,同時也是庫爾蘭防衛軍的副參謀長。

    「少校,我們和俄國布爾什維克的戰爭還沒有爆發?」

    「還沒有接到這方面的報告。」哈爾德說。

    「那得趕緊爆發啊!」赫斯曼笑出聲來。「鮑羅廷同志,請你給列寧同志發個電報,讓紅軍趕緊過來,和我們在普斯科夫州的邊境上發生一些衝突。有事兒沒事兒的打上幾炮,最好再發表一個聲明:表示庫爾蘭和愛沙尼亞是俄羅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赫斯曼先生,你這是什麼意思?」

    鮑羅廷這下不再說威脅的話了尤登尼奇手下的白俄軍隊目前還不是什麼問題,可是庫爾蘭的十萬德軍可不是鬧著玩的。他們的訓練和裝備都是一流的,軍官更是現役的德軍軍官。他們真的要一心替沙皇打仗,彼得格勒方面的紅軍可應付不了。

    紅軍現在雖然號稱有一百幾十萬,但是他們的戰鬥力真的不怎麼樣,要不然也不會到現在都沒有打敗數量不到三分之一,而且內部還四分五裂白衛軍毫無辦法了。

    現在正是內戰的關鍵時刻。紅軍的主力都在和高爾察克(他現在是烏拉爾和西伯利亞白軍的統帥,擁有15萬軍隊)和鄧尼金作戰,還準備大舉進攻烏克蘭。根本抽調不出太多的兵力去進攻波羅的聯合公國。

    而且在西線,紅軍的敵人並不止波羅的一家。波蘭的畢蘇斯基同樣對蘇俄展現了敵意,他已經公開表示要奪取烏克蘭的土地,還在立陶宛血腥鎮壓布爾什維克組織。

    「意思就是我們要和你們打仗!」赫斯曼說,「我們奉了俄羅斯的女大公爵奧麗加陛下的命令,同你們打仗的,所以這是我們俄羅斯人的內戰!鮑羅廷同志,您明白我的意思了嗎?」

    鮑羅廷似乎有些明白了。「我們不承認《布列斯特條約》,你們也不承認這個條約,是嗎?」

    「是的,」赫斯曼點點頭。「女大公的政府不承認這個條約的合法性,協約國也不會承認。」

    「這就是說,庫爾蘭和愛沙尼亞還是俄羅斯的一部分。」

    「沒錯,法理上說是這樣的。」赫斯曼笑著點點頭。這是一個讓波羅的聯合公國規避《凡爾賽條約》的法律依據。協約國當然是不承認《布列斯特條約》的,而俄國布爾什維克和波羅的聯合公國政府也不承認了。這樣波羅的聯合公國從國際法角度來說,就是俄羅斯的一部分就像1949年後的台灣!無論美國人多麼想,他們都不能把它當成日本的一部分去派兵佔領。

    況且,復辟俄羅斯帝國的希望還是存在的。在赫斯曼前來和鮑羅廷見面的途中,克洛伊告訴他:鄧尼金、弗蘭格爾、高爾察克和謝苗諾夫都向女大公就任波羅的聯合公國君主發來賀電,並且表示了對沙皇陛下和女大公陛下的忠誠。

    考慮到俄國內戰還勝負未分,女大公極有可能會成為真正的俄羅斯女皇!將未來的俄羅斯女皇當成戰敗國的君主來羞辱,甚至迫使她交出自己的公國,這會嚴重損害未來的英美法同俄羅斯的關係。

    從這個角度而言,讓波羅的聯合公國和俄國蘇維埃政府處於「內戰狀態」,是相當有利的。

    「所以我們現在是同胞了?」鮑羅廷感到哭笑不得。

    「是的,親愛的同胞!」赫斯曼用俄語回答。「我想……我們之間內戰的戰場就選在立窩尼亞和普斯科夫的交界處吧。」

    「假裝打內戰?」鮑羅廷問。

    「對。」赫斯曼笑著聳聳肩,「不過我們現在管不了塔林……尤登尼奇的軍隊多半會真打,你們得小心點。」

    「可是這樣做對我們有什麼好處?」鮑羅廷皺著眉頭反問。

    「好處……呃,這是很明顯的。」赫斯曼掰著手指頭說,「首先,我們不會真的和你們打,十萬正規軍和十萬人民衝鋒隊會在俄國內戰中保持中立。」

    鮑羅廷翻了翻眼皮,這不廢話嘛!你們德國人和俄國內戰有什麼關係?打贏了又有什麼好處?真的去當俄國人?

    「其次,我們會繼續支持匈牙利布爾什維克的鬥爭。對了……他們建黨了嗎?」

    「還沒有。」

    「得抓緊一點了。」赫斯曼說,「我希望他們可以盡快上台建立蘇維埃國家。」

    「你們能給他們什麼幫助?」鮑羅廷目光炯炯地看著赫斯曼。這才是真正關鍵的事情!只要匈牙利的紅旗不倒,協約國就不可能向俄國派遣大批干涉軍。

    「武器彈藥,軍事顧問,還有進出匈牙利的通道,」赫斯曼說。「當然,還有匈牙利革命的勝利!」

    「匈牙利革命的勝利?你們怎麼給?」

    赫斯曼微微皺眉:「鮑羅廷同志,您聽說過一個名叫保羅.馮.雷托文.福爾貝克的少將嗎?」

    「他是誰?」

    赫斯曼緩緩地道:「他是德屬東非警備部隊的司令官!在過去的四年多時間裡,他率領一支主要由黑人組成的軍隊,用老舊的毛瑟1871型步槍和67挺機關槍還有31門輕型野戰炮,在後援完全斷絕的情況下轉戰德屬東非、英屬東非和葡屬莫桑比克。人數多達幾萬的英軍拿他沒有一點辦法。如果他和他的戰士去了匈牙利……我保證,那裡的戰爭會一直持續下去。匈牙利人想打多久,就能打多久!」

    求收藏、求推薦
regn13 發表於 2017-12-25 20:15
第九十二章 復辟
    護送沙皇尼古拉二世、皇后亞歷山德拉.費奧多羅芙娜、皇太子阿列克謝還有三位女大公塔季揚娜、瑪麗亞和阿納斯塔西婭的棺槨前往塔林,應當是相當隆重的。而11月革命後的柏林實在太亂,沒有隆重的條件。好在裡加相當安定,因而赫斯曼就要求庫爾蘭自治邦和防衛軍提供協助。派出了一個相當龐大的送葬隊伍,由庫爾蘭自治邦總理皮爾堡男爵和防衛軍參謀長弗萊徹中校親自帶隊。還出動了上千名「鐵師團」的精銳官兵,隨車護送,在1919年11月30日上午,抵達了波羅的聯合公國的新首都塔林。

    火車拖著白色的煙霧,發出喘著粗氣一樣的吼聲,緩緩的駛入站台,在一片煙霧瀰漫中陡然挺穩。俄羅斯帝國的國歌《天祐沙皇》的曲調突然奏響。在悠揚的國歌聲中,身穿著黃綠色庫爾蘭防衛軍禮服的士兵們四人一組,抬著覆蓋有俄羅斯帝國國旗的棺槨,一組接著一組從火車上走了下來。

    赫斯曼這時透過一扇車窗向站台上望去。他看見很多穿著軍服和黑色喪服的人站在那裡,更遠一些的地方,都是全副武裝的俄軍士兵赫斯曼已經知道,這些人都是從各地趕來的白俄青年中挑選的,號稱「托姆別阿近衛軍」。由女大公奧麗加的親戚尤蘇波夫公爵指揮,人數超過了5000。

    女大公本人現在也穿著戎裝,是歐洲貴族女性專用的戎裝。上身是藍色的軍禮服,掛著綬帶和勛章,頭上戴著插有羽毛的皮帽子,下身是長裙。在她身邊站著一位上了年紀的老婦人,手裡捏著手絹,不時擦拭著眼睛。

    「女大公身邊的事皇太后瑪麗亞.費奧多蘿芙娜。」克洛伊湊到赫斯曼耳邊,低聲說。「她是在丹麥王子弗雷德里克陪同下從哥本哈根趕來的。」

    俄國皇太后就是尼古拉二世的母親,她是丹麥的公主,本來計畫嫁給亞歷山大二世的長子尼古拉大公(皇儲)。結果尼古拉大公從馬背上摔下來重傷,然後又得了肺結核,一命嗚呼(要是不嗚呼他就該稱尼古拉二世了)。在臨死之前,尼古拉大公把未婚妻託付給了弟弟,也就是亞歷山大三世。讓弟弟娶了這位丹麥公主,然後製造出了倒霉的尼古拉二世……

    這個苦命的女人,在俄國革命的風暴中失去了兩個兒子和一個孫子還有三個孫女。不過運氣比歷史上還好一些,至少她還有奧麗加這個很可能當上女皇的孫女。

    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兩個妹妹謝妮婭女大公和奧爾加女大公也都帶著各自的丈夫,其中一人是和亞歷山大三世一輩的羅曼諾夫家族成員,和沙皇尼古拉二世長得很像的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大公。

    另外,還有幾個僥倖逃出來的羅曼諾夫王朝的大公、女大公都到了塔林,現在就簇擁在一身戎裝的奧麗加身邊很顯然,這個女人現在是羅曼諾夫家族的共主了。

    「奧麗加有資格成為女皇嗎?」赫斯曼低聲問了一句。

    「根據1797年保羅一世頒布的《皇位繼承法》是有些難度的。」克洛伊說。她是出身高貴的女伯爵,對於歐洲各國的繼承法都有所瞭解。

    「這部《繼承法》是半薩克森法。」克洛伊解釋。「嚴格來說尼古拉一世和亞歷山大二世的幾個孫子、曾孫子應該比奧麗加更有資格。」

    薩克森法就是女子沒有繼承權,半薩克森法就是在父系斷絕的情況下,女兒可以繼承。現在亞歷山大三世和尼古拉二世的子孫都算斷絕了尼古拉二世其實還有個侄子,是米哈伊爾大公的兒子。不過他是「貴庶通婚」所生,是沒有繼承權的。

    克洛伊又說:「不過奧麗加現在擁有一個公國,別的羅曼諾夫家的大公則一無所有。」

    一幫流亡海外的王室子孫都是坐吃山空的主兒,怎麼能和有兵有地盤的奧麗加爭奪皇位繼承權?而且,幾個白俄將領都在第一時間表明了支持奧麗加的態度估計他們幾個也害怕再鬧什麼皇位繼承戰爭。

    「羅曼諾夫家族都認了,英法應該沒有什麼話好說了!」赫斯曼站起身,整了整黃綠色的上校軍服,臉上的表情變得萬分凝重。頓了下,又道:「現在該我們下車了,真不知道該怎麼安慰她……」

    ……

    「我的陛下,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真是太讓人遺憾了……」

    在站台上,赫斯曼又一次吻了奧麗加的指尖,他是唯一一個對女大公行吻手禮的人。

    「我還是要感謝你的,路德維希,如果我沒有離開俄國,肯定會被槍斃的。」奧麗加的臉色非常蒼白,說話的時候嘴唇微微顫抖。「現在我還活著,我逃過了兩次殺身之禍!這一定是上帝的旨意……上帝不希望俄羅斯帝國就此滅亡,他要我負擔起這個責任!」

    好像是這麼回事啊!赫斯曼想了想,奧麗加第一次獲救完全是因為克洛伊多嘴,向德國皇后和公主提起了沙皇一家的慘狀。然後德皇一時心血來潮,讓他去找列寧要人。而這一次,奧麗加之所以沒死,是因為自己制定的《庫爾蘭計畫》中有一個立她為波羅的君主的預備方案。

    而現在,奧麗加不僅是波羅的的君主,看來還是俄羅斯的女皇了!

    女大公這是已經轉過身,開始往塔林火車站外走去。赫斯曼連忙跟上,一邊走一邊低聲問:「陛下,您打算繼承皇位?」

    「是的,」女大公回答。「這是家族成員們一致的意見……也是將軍們的共同看法。」

    赫斯曼點點頭,如今的沙皇可不是什麼好差事,沒有地盤沒軍隊的根本幹不了。奧麗加還真是唯一合適的人選!

    「那英國、美國和法國呢?」赫斯曼又問,「他們支持您了?」

    「他們?」奧麗加搖搖頭,「並沒有表態,不過他們有什麼理由反對?」

    會有理由反對嗎?赫斯曼想不出來。現在女皇還沒有登基,幾個互相不買賬的白俄將軍已經迫不及待表示效忠了。這說明羅曼諾夫王朝對白衛軍將軍們的號召力是很強的,就和德皇對容克的號召力一樣。

    「尤登尼奇上將對我說,庫爾蘭有10萬名精銳戰士,一個至少能抵三個紅軍。」女大公突然停下腳步,認真地看著赫斯曼。「上將有把握在明年春天到來前召集到10萬白衛軍戰士……摩爾曼斯克的北俄政府至少也有10萬人,另外還有英美法的聯軍駐紮在那裡。三方面一起動手進攻彼得格勒,還是很有把握的。明春如果得手,我就在彼得格勒加冕。到時候你就是俄國的將軍和王公。另外,我會在對德和會上替德國說話,會支持威廉二世復辟!」

    求收藏,求推薦,求三江票
regn13 發表於 2017-12-25 20:15
第九十三章 不承認
    塔林城建於13世紀中葉,有上城和下城之分,上城是給貴族和宗教階層等上層人士居住的,一直保持著中世紀的風格。建於堡壘山頂部的托姆別阿宮就是塔林上城的中心,這座始建於丹麥殖民時期的巨大堡壘,經過了幾百年來不斷的擴建改造,現在已經不是一座單獨的城堡,而是一系列被城牆包圍的宮殿,有點類似於中國的紫禁城。現在這裡不僅是波羅的聯合公國的權力中心,同時也正在成為整個俄羅斯帝國的心臟。在托姆別阿的城牆內,帝國的各個衙門都在重建。

    赫斯曼和克洛伊現在也住在托姆別阿的城牆之內。按照計畫,他將作為德國軍方的代表團成員出席沙皇、皇太子、皇后和三位女大公的葬禮十一月革命後的德國,出現了嚴重的政治分裂。一方面是社會民主黨、獨立社會民主黨為代表的「民主社會主義」力量;一方面是大總參謀部控制的容克軍官;一方面則是斯巴達克同盟領導的激進的社會主義派別。

    斯巴達克同盟雖然否認參與了謀殺沙皇,也譴責了對皇太子和三位女大公的殺害。但是他們對於殺害沙皇和皇后卻給予了正面的評價,認為是必要的革命手段。

    受到他們的制約,在人民委員會中擁有三名委員的獨立社會民主黨也表示反對派人去參加沙皇葬禮,也不同意就沙皇、皇后、皇太子和三位女大公在德國遇害而道歉。因此德國的合法政府人民委員會並不打算派人來塔林參加葬禮。

    而德國軍方的態度卻和人民委員會不同,興登堡決定繼續執行支持白俄的政策。在他看來,讓俄羅斯帝國作為主要戰勝國出席將要舉行的和會,對德國是非常有利的。因為德俄兩國現在面臨共同的敵人布爾什維克,雙方只有聯合才能戰勝對手。

    所以德國軍方準備派出一個相當高規格的代表團,帶隊的將是東線德軍的實際總指揮馬克斯.霍夫曼中將。

    不過已經戰敗的德國,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成為沙皇葬禮上最重要的賓客。英國、法國和美國這三個國家的代表團才是最為重要的。可是直到1918年11月30日,英美法三國依舊沒有確定該派什麼樣的大人物來塔林。他們只派了一個協約國駐波蘭軍事代表團「途徑」波羅的。

    ……

    托姆別阿宮內,在通往會議廳的走廊上。兩個幾乎同樣年輕的校級軍官,正一邊走路一邊說話。他們一個是德國陸軍中校路德維希.馮.赫斯曼。另一個要比赫斯曼俊美許多,是個可以用漂亮來形容的男子。他名叫費利克斯.尤蘇波夫,是一位俄國公爵。也是女大公的托姆別阿近衛軍司令官,現在掛著上校軍銜。尼古拉二世的心腹神棍拉斯普丁,就是被他謀殺的。

    另外,這位尤蘇波夫公爵還是曾經的超級富豪。尤蘇波夫公爵家族是俄羅斯名門中的名門,他們的源頭可以追溯到金帳汗國時代,是汗國某位首領的後裔。十八世紀初,這個家族的後人成為了彼得大帝的親信,從而確立了尤蘇波夫家族在帝俄時期的顯赫地位。此後在伊麗莎白女皇及保羅一世統治時期,尤蘇波夫家族都出過沙皇的心腹寵臣。因此積累了巨額財富。而且,尤蘇波夫家族的前輩們還非常善於投資,將財富投資於煤礦、鐵礦和油田。到1917年革命前夕,尤蘇波夫家族的財產估計價值三億五千萬至五億美元。

    而這三億五千萬到五億美元財富的主人,就是赫斯曼身邊的尤蘇波夫公爵他的母親是尤蘇波夫家族唯一的直系繼承人,而他同樣是家族直系唯一的繼承人。

    不過現在,如此巨額的財富都成了俄國內戰的犧牲品,除了逃離俄國時攜帶的少量財富和尤蘇波夫家族在俄國國外的幾處住宅,這位公爵已經一無所有。這大概就是尤蘇波夫那麼積極投入女大公陣營的原因吧?

    可是英美法三國對奧麗加女大公的態度,卻大大出乎了這位公爵的預料。

    「這簡直就是在羞辱俄國,我們怎麼會和這樣的國家結盟?」尤蘇波夫向赫斯曼提到了昨天上午陪同女大公去塔林港迎接協約國軍事代表團時的遭遇。

    其實赫斯曼和皮爾堡男爵、弗萊徹中校(庫爾蘭防衛軍參謀長)也去了塔林港。不過卻沒有參與之後的會談,甚至連和協約國駐波蘭軍事代表團團長哈囉德.亞歷山大中校握手的機會都沒有。在奧麗加女大公和尤登尼奇上將的斡旋之後,這位英國中校才勉強願意和一位能代表「駐波羅的德軍」的軍官見面他的立場是不承認庫爾蘭防衛軍的合法性,因此不和庫爾蘭防衛軍的軍官接觸。他把庫爾蘭防衛軍看成是「駐波羅的德軍」。

    「羞辱?」赫斯曼問。「公爵,您是指亞歷山大中校不願意和我們握手嗎?」

    昨天的一幕的確是羞辱!赫斯曼猜想那位年紀和自己彷彿,卻已經當上中校的亞歷山大一定是歷史上的亞歷山大元帥。可是亞歷山大中校的傲慢應該是針對德國人的吧?或許他會提出驅逐波羅的德國人之類的要求……

    「不僅僅是這個!」尤蘇波夫氣呼呼地說,「這個該死的英國人居然不承認女大公的地位!」

    「不承認她是波羅的聯合公國的君主?」

    「連波羅的聯合公國本身都不承認!」

    「那麼波羅的這裡還算是俄羅斯帝國的地盤?」赫斯曼問,「他們不承認《布列斯特條約》,這裡應該是俄羅斯的一部分吧?」

    「不,他們連俄羅斯帝國也不承認!」尤蘇波夫說,「所以英法美三國政府不會派出代表團出席沙皇的葬禮……」

    「這樣啊……」赫斯曼的眉頭擰了起來,「他們想幹什麼?難道不想打敗了蘇俄嗎?」

    這個態度的確大出了赫斯曼的預料。白衛軍的主要將領都已經承認了奧麗加,羅曼諾夫王朝的成員也都對她表示了擁戴。奧麗加成為白俄共主去和列寧打對台彷彿是天經地義的。英法美為什麼不支持?

    難道是為了庫爾蘭自治邦的德意志武裝人員嗎?赫斯曼很快否定了這個問題,因為沒有庫爾蘭防衛軍,波羅的聯合公國很快就會被蘇俄紅軍佔領。這樣俄國白衛軍就會失去反攻彼得格勒的基地,而佔領彼得格勒則是復辟俄羅斯帝國的最佳捷徑。

    如果協約國將蘇俄看成未來的主要威脅,他們沒有理由在這個問題上刁難白俄……如果他們真的打算支持沙俄復辟,那他們更不應該用「不承認」去羞辱俄羅斯的女皇!

    他們到底想幹什麼?帶著一肚子的疑問,赫斯曼和尤蘇波夫公爵已經到了一間敞開著大門的會議廳外。就在這時,奧麗加女大公的吼聲突然從會議廳裡傳出。

    「中校!在波羅的聯合公國的土地上有100萬德意志人!三個人中就有一個。而我本人也是德意志人!你們堅持要驅逐,是不是想把我也趕走,然後讓列寧的人來這裡?」

    求收藏,求推薦
regn13 發表於 2017-12-25 20:15
第九十四章 列寧會很需要我們的
    「您好,我是協約國駐波蘭代表團的哈囉德.亞歷山大中校。」

    托姆別阿宮的會議室內,長得相當紳士的亞歷山大中校,用非常溫和的語氣,用德語同赫斯曼打了招呼。還主動和赫斯曼握了下手,顯得非常友善。

    而赫斯曼則用流利的英語說:「我是路德維希.馮.赫斯曼中校,德國人民委員會的代表。」

    「人民委員會?」亞歷山大中校挑了下眉毛,「我想這是一個臨時代表德國的政府吧?」

    「代表德國的政府?」赫斯曼搖了搖頭,看著亞歷山大中校,「沒有這樣的政府了,11月9日之後就沒有了!」

    「會有的,我知道你們準備在1月19日舉行國民議會選舉。」亞歷山大中校說,「到時候就會有一個真正能代表德國的政府。」

    「這讓我想到了俄國立憲會議選舉!」赫斯曼語氣陰沉。

    亞歷山大中校皺了下眉,這位德國軍官對德國國內的情況相當悲觀啊。

    亞歷山大又問:「你們是國家的軍人,難道不應該服從合法政府嗎?」

    「我們是皇帝的軍隊!我們向皇帝宣誓效忠,而不是人民委員會或是別的什麼委員會!」

    赫斯曼的回答讓亞歷山大有些訝異,「可是現在德國沒有皇帝了……」

    「是的,沒有了!」

    「那你們向誰效忠?」

    「沒有誰!」赫斯曼頓了頓,「或者說,任何可能都是存在的。」

    「任何可能?」亞歷山大中校一愣。「難不成還包括向布爾什維克效忠?」

    「是的!」赫斯曼說,「實際上我認識列寧,在八月革命前就認識……如果我想為他服務,他會給我一個非常良好的待遇的。」

    「什麼?」亞歷山大中校愣了又愣,「我想您不是一位容克軍官吧?」

    「實際上我是容克軍官,我從九歲起就是格羅斯利希費爾德了。」

    赫斯曼輕輕嘆了口氣,說:「但我也要生活……我知道你們不會容許德國在戰後保持強大軍隊。像我這樣的軍官又能去哪兒?我只會帶兵打仗,沒有別的技能啊。所以現在德國軍隊裡面有許多人都在謀出路,有一些退役軍官已經被女大公陛下聘用,在庫爾蘭防衛軍中找到了工作,還有一些人退役去了匈牙利……」

    「但這是違反《貢比涅森林停戰協議》的行為!」亞歷山大中校用相當嚴厲的語氣指出。「所有的德國軍人都必須離開波羅的……無論他是現役還是預備役!」

    赫斯曼用一種哀傷的語氣說:「可這樣的人有很多啊,據我所知超過了三萬。庫爾蘭防衛軍的骨幹就是退伍的德國軍人,他們都是參加過許多場血腥激戰的精銳,是最好的軍人。中校,您能讓他們去哪兒?他們要吃飯啊!」

    「去哪兒都行,只是不能違反協定!」亞歷山大中校說。「我會向協約國通報此事的!」

    「去哪兒都行?」赫斯曼冷笑著反問,「就像布魯西洛夫上將那樣?」

    聽到這個名字,在場的女大公奧麗加和白俄上將尤登尼奇的臉色同時大變。布魯西洛夫上將就是那個指揮克倫斯基攻勢的俄國將軍,克倫斯基攻勢雖然大敗,但是在俄國沒有人會懷疑布魯西洛夫的軍事才能。俄國在世界大戰中幾場值得稱道的勝利,都是在他指揮下打出來的。

    而現在,這位傑出的俄國軍事家和另外的近三萬名原沙俄軍官都在替布爾什維克打仗!連布魯西洛夫上將這樣的沙皇陛下的上將都能投靠布爾什維克,庫爾蘭防衛軍為什麼不能?

    「我很快就要成為俄羅斯女皇了,難道聘請什麼人當軍事顧問還需要看英國人的臉色?」依舊身著戎裝的女大公臉色陰沉,打斷了赫斯曼和亞歷山大的對話。「而且《貢比涅停戰協定》對俄羅斯帝國是沒有用的。」

    「殿下,」亞歷山大中校提醒說。「您的地位還沒有獲得協約國的承認……」

    「什麼?什麼叫獲得協約國的承認?」女大公的語調冰冷,「我們俄羅斯帝國難道不是協約國的成員?你們英國現在不再把俄羅斯帝國當成協約國的一員了?」

    這的確是個問題!亞歷山大中校心想:如果承認俄羅斯帝國還是協約國的一員,那麼將要在巴黎召開的和會就要邀請俄羅斯的代表……瓜分勝利果實的國家多了一個不算,波蘭問題、巴爾幹問題、土耳其問題都會成為大麻煩如果承認俄羅斯帝國是戰勝國,那麼俄屬波蘭還能獨立嗎?

    而且在世界大戰之前,為了拉攏俄國,英法在巴爾幹和君士坦丁堡問題上對俄羅斯都是有承諾的!現在能一翻臉就不認賬嗎?就是要賴賬,也得給俄羅斯帝國一些補償吧?比如多分點賠款什麼的……

    而更讓英法擔心的,還有俄羅斯帝國政府為了獲得德國支持他們打內戰,很有可能在和會上採取包庇德國的政策!

    「殿下,我想您應該知道《十四點和平原則》(現在是原則了),這是舉行和會的基礎。」亞歷山大中校不能正面回應,只能顧左右而言他。可是這話一出,他就知道自己失言了。

    果然,女大公猛地站了起來,目光冰冷地看著亞歷山大中校:「我看過威爾遜總統的十四條謬論!其中的第六條說:外國軍隊撤出俄國,並保證俄國獨立決定其政治發展和國家政策,歡迎它在自己選擇的制度下,進入自由國家的社會!既然外國軍隊都要撤出,那麼英國、美國、法國還有日本的軍隊什麼時候撤出俄羅斯?」

    外國軍隊單指德國!亞歷山大中校很想這樣回答。

    「殿下,我們的軍隊是去幫助俄國合法政府的。」亞歷山大中校說著自己都不相信的假話。

    「那好啊,」參與會見的尤登尼奇上將立即接過話題,「我們已經在波羅的集中了20萬人(吹的,實際上沒有那麼多),你們再派幾萬攜帶著大炮的軍隊過來,再提供足夠的軍火。這樣明年春天我們就能奪回彼得格勒了!」

    亞歷山大中校在心裡面嘆了口氣。他知道自己在塔林不會得到任何東西了!女大公對英法美至今不願意承認她的地位非常惱火,而尤登尼奇和其他白俄都想要盡快奪回彼得格勒如果算上十萬德意志人的防衛軍和英法美提供的援助,他們很可能有這樣的力量!

    但是英法是不會支持他們這麼做的……因為在對德條約簽署之前,他們不能承認奧麗加是俄國女皇,這樣一來就談不上什麼有力度軍事援助了。

    「殿下,」亞歷山大中校連忙也站起身,「我想最後提醒您,只有先驅逐了波羅的的德國軍事人員,協約國才會考慮承認您的地位。」

    「我不需要你們承認!」奧麗加說,「在葬禮結束之後,我就會在奧列維斯特大教堂加冕成為俄羅斯帝國的女皇!」

    談話到此不歡而散。這樣的結果是赫斯曼也預料不到的他原本以為英法美至少會承認奧麗加的地位。她畢竟已經得到了主要的白俄將領們的一致擁護。如果在俄羅斯還有誰可以和列寧打對台,那就只有她這個羅曼諾夫王朝的合法繼承人了。

    可是英法美偏偏在這個最初級的問題上卡著不放……而且還是在高爾察克、鄧尼金、尤登尼奇、謝苗諾夫等人紛紛向奧裡加效忠之後對奧麗加的地位表示異議。

    這等於在告訴全世界,英國、法國、美國是不支持沙俄復辟的!
regn13 發表於 2017-12-25 20:16
第九十五章 沒有俄國了
    赫斯曼看來是被後世的歷史教科書誤導了,或者是被中國人對俄國革命的認知給誤導了。事實上,英法美等國的確不支持羅曼諾夫王朝在俄國復辟雖然沙皇全家在歷史上是被布爾什維克處決了,但是羅曼諾夫家族還是有人逃走的,要找個人來當新沙皇也沒有什麼困難。而當時的白衛軍又是以保皇黨人為基礎的,一個沙皇正是他們需要的。

    但是英法美卻從來沒有考慮要從羅曼諾夫家族中找一位大公去當俄羅斯沙皇。或許在他們眼裡,沙俄、蘇俄和德意志帝國並沒有本質的區別,都是需要提防和遏制的對象。

    這大概就是協約國干涉俄國革命最終失敗的主要原因!

    「愛德華,史蒂芬,你們好。」

    唐寧街10號,英國首相的辦公室裡面,這時正有重要的客人到訪。來訪的兩位客人中的一位是美國總統特使,愛德華.曼達爾.豪斯上校這是個六十來歲的小老頭,有些干瘦,禿頭,留著八字鬍。他雖然有上校軍銜,但實際上並沒有在軍隊中服務過,這是一個「榮譽軍銜」。他是英美銀行家圈子裡面的大人物,父親托馬斯.豪森在美國內戰期間是羅斯柴爾德家族的代理人。

    而另一位訪客是法國外交部長史蒂芬.畢勳這是個胖子,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他是法國駐中國公使,一生為了擴張法蘭西帝國的利益而奮鬥,是「老虎」克列孟梭的最佳拍檔。

    「亞歷山大中校的報告你們都看過了?」英國首相勞合.喬治開門見山地說,「那位女大公顯然不是個很好的合作對象。」

    很好的合作對象李沃夫公爵和克倫斯基都在巴黎,奧麗加並沒有理睬他們,白衛軍的將領們也無視他們的存在。

    「支持她的主力還是德國人!」法國外交部長說,「在波羅的,她有15萬到20萬軍隊,其中10萬是德意志人組成的……這違反了《貢比涅森林協定》和《十四點和平原則》。」

    勞合.喬治點點頭,皺眉道:「在頓河和北高加索還有差不多同樣數量的白衛軍支持她,他們大都是哥薩克嘛,當然擁護沙皇了!西伯利亞也有擁護她的人,剛剛發動政變的高爾察克上將已經明確表態擁護奧麗加了。遠東的謝苗諾夫也持同樣的觀點……現在好像只有摩爾曼斯克的北俄臨時政府沒有對她表示效忠。那麼,我們現在該怎麼辦?」

    北俄臨時政府中的白軍將領其實也擁護奧麗加,只是迫於英美法聯軍的壓力不敢表態而已。

    「目前不能承認她,這是肯定的!」法國外交部長說,「而且應該繼續向她施加壓力,迫使她驅逐波羅的的德軍!」

    顯然赫斯曼對法國外交路線的把握出現了很大的偏差法俄同盟並不是此時法國當局的首選。因為在法國人的如意算盤中,德國在戰後應該被最大限度地削弱甚至肢解,再也不是法國的一個威脅了。

    而且法國人也不打算和俄國分析歐洲大陸的霸權,在東歐他們有更加理想的小夥伴波蘭!把波蘭人扶植起來去「平獨鎮露」,比維持一個讓人害怕的大俄羅斯帝國去威懾將要被搞殘的德國要讓人安心。

    至於英國人對俄國的態度,也和法國人差不多。對於歐洲大陸,英國人的態度很明確,就是不能出現霸主。而有可能成為歐洲大陸霸主的國家,這幾百年來也就是法國、德國(包括神羅什麼的)、俄國。如果要給這三個國家按照威脅等級排隊,在世界大戰前應該是德國第一、俄國第二、法國第三因為法國的人口、本土面積和資源在三國中都是最少的。

    而在德國戰敗之後,俄羅斯帝國就有可能躍升為歐洲第一!所以俄國現在出現內戰的局面,其實是挺符合大英帝國的利益的。

    「部長先生,」美國的豪斯上校彷彿有些不瞭解英法兩國的小算盤,他問,「我們要向波羅的派出軍隊嗎?」

    「不,不能這樣。」勞合.喬治連忙擺手,「這樣做等於支持布爾什維克,這是不行的!」

    法國外長也解釋道:「我們只是不承認……僅僅是不承認而已。」

    奧麗加畢竟是合法的俄國女皇!僅僅是不承認已經等於幫助俄國布爾什維克了,再派兵去對付她,那英法兩國內部恐懼布爾什維克的資本家和貴族還不要跳起來?

    再說了,支持奧麗加的白衛軍要是垮台了,俄國就會被布爾什維克一統。一個統一的俄國,總歸沒有分裂的俄國讓人放心。

    「那我們要承認蘇維埃俄國?」有些犯糊塗的美國上校這時又問。

    「也不承認!」勞合.喬治和畢勳異口同聲。

    「讓北俄臨時政府代表俄國?」上校又問。

    「不,他們也不行。」英國首相說。

    「難道要在巴黎成立一個流亡政府嗎?」豪斯上校的意思其實是誰代表俄國來開和會。

    人家俄國人辛辛苦苦打了那麼多年,把自己都打崩潰了。現在還不容易勝利了,總該要分點髒吧?這樣以後再需要俄國人助拳的時候也好說話啊。

    「不,不是的。」畢勳外交部長和勞合.喬治交換了一下眼神。英國首相開口道:「實際上,目前不會有任何政府代表俄國……至少目前沒有誰能代表俄國。」

    「沒有人能代表俄國?」豪斯上校愣了愣,這事兒同樣出乎他的意料。「那麼和會怎麼辦?」

    「不會有俄國的代表,」英國首相說,「英國、美國、法國共同統治世界!」

    ……

    「他們不承認我,也不承認俄羅斯帝國……這太讓人傷心了。」

    冬日慘白的陽光撒在托姆別阿的城牆上,雖然不能融化那裡的積雪,但還是帶來了一點暖意。赫斯曼這時正陪著一個飽受打擊的未來女皇,踏著積雪散步。

    「我的陛下,他們最終還是會支持您的。」赫斯曼的聲音很輕,但是非常堅定。「等到和會結束,他們瓜分完了世界就會想到俄國了。」

    「瓜分完了世界,再來瓜分俄國?」女大公的話滿滿都是嘲諷。

    也許吧!赫斯曼心想:波羅的三國、芬蘭和俄屬波蘭的獨立,不就是對俄國的削弱嗎?歷史上協約國的目標還有烏克蘭,只是沒有成功罷了。如果波蘭人或彼得留拉成功了,恐怕就不會有那個強大到讓整個西方世界顫抖的紅色帝國了。

    「和會要開多久?」女大公這個時候又問。

    「計畫是1月18日開始,到結束估計要開幾個月吧?」赫斯曼說,「全世界的代表都要去巴黎,路上就要花不少時間。」

    「全世界的代表?」女大公冷哼了一聲,「就是不包括俄國代表!他們能開幾個月的會,我卻等不了那麼久,白衛軍需要一位沙皇,而我正好可以擔當。這是我的責任,也是我的父親、母親、弟弟和妹妹們在天國所期待的。我要替他們承擔起這個責任,帶領俄羅斯走向復興!」

    求收藏、求推薦
regn13 發表於 2017-12-25 20:16
第九十六章 又是一個一月劇變
    轉眼已經是1919年1月份了,世界上又發生了幾件了不得的大事。

    首先是致命的感冒彷彿消失了一般這在1918年底和1919年初是一件大事(不過赫斯曼知道感冒還會有一波大流行)。不過這對德國而言未必是件好事兒,協約國的軍營裡面不再滿是病號,他們可以發動新的進攻了。

    其次是俄羅斯帝國又回來了!1月1日,不顧英國、法國和美國的反對,已故沙皇尼古拉二世的長女奧麗加女大公在塔林加冕,成為了俄國女皇奧麗加一世。南俄武裝力量總司令鄧尼金,西伯利亞臨時政府執政官高爾察克,外貝加爾地方臨時政府執政謝苗諾夫和中東鐵路管理局局長霍爾瓦特中將,都通過電報或派遣特使向新任的俄國女皇表示效忠。

    但是英法美日等世界上的主要列強,都沒有承認奧麗加的地位。不過德國、奧地利、丹麥、荷蘭、瑞典、挪威、西班牙、瑞士等國倒是派人參加了女皇加冕典禮,這幾個國家還在外交上承認了女皇的政府。

    緊接著就是轟轟烈烈的德國一月革命!

    由於美國人在糧食援助的問題上一拖再拖從11月14日一直拖到1月份德國各大城市的食品供應變得越來越困難,比停戰之前還明顯不如。那時至少有波蘭和烏克蘭運來的糧食。因此艾伯特的人民委員會的支持率開始大幅下降,而12月30日成立的布爾什維克黨則獲得了大量的擁護者。

    因此,德國國內的革命形勢也在迅速升溫。在德國布爾什維克黨成立前夕,柏林就發生了「練馬場事件」。傾向斯巴達克同盟(斯巴達克派變成了同盟)的人民海軍師拒絕調離柏林,還同前來驅趕他們的柏林衛戍部隊的士兵發生交火。最後他們在柏林工人的支援下取勝,不過這並不等於人民海軍師能打敗集結在柏林周圍的反革命軍隊。「練馬場事件」只是表明大部分德國軍隊並不服從艾伯特政府,即便奉命行事的軍隊,也不過是馬馬虎虎應付事情。

    但是這場衝突的直接後果,就是讓艾伯特的人民委員會變成了一隻人見人欺的紙老虎。現在社會民主黨既得不到美國的援助,又得不到德國軍隊的支持,工人階級也因為他們的生活日益艱難,而轉向新成立的激進的布爾什維克黨。

    感到危險的艾伯特在1月4日解除了傾向於布爾什維克的柏林警察總督埃赫戈倫的職務,代之以社會民主黨人恩斯特。但是這個舉動無助於加強社會民主黨的權威,反而讓社會民主黨和獨立社會民主黨決裂,後者退出了政府,轉而同布爾什維克黨合作。

    1月4日晚,布爾什維克和獨立社會革命黨舉行了聯席會議,決定在1月5日發起罷工和示威遊行,抗議艾伯特政府。到了1月6日,罷工已經升級成了總罷工!遊行抗議的人數,也大大增加,部分工人還獲得了武器,起義一觸即發。

    赫斯曼是在1月3日和出席尼古拉二世葬禮和女皇加冕禮的德國訪俄(塔林)代表團一起返回柏林的。葬禮和加冕禮並不隆重,一方面是因為俄國政府經費緊張;一方面是因為沒有多少外國使團出席慶典活動。

    不過波羅的現在的局面,倒也讓人放心。和蘇俄紅軍的「低烈度戰爭」,早在十二月初就開始了。在庫爾蘭方面,雙方只是裝裝樣子,沒有誰想真打。而在愛沙尼亞,衝突要激烈一些,但也只是保持交火而已。現在是寒冬季節,俄國的寒冬根本不是能打仗的時候。

    而且,庫爾蘭防衛軍、愛沙尼亞防衛軍和俄軍的力量還算強大,總兵力已經超過了20萬(不算庫爾蘭人民衝鋒隊)。如果真要打彼得格勒,只要英美法肯支援,未必不能成功。現在只是防禦,自然沒有太大的問題。

    而英美法一方,現在雖然沒有承認女皇和她的政府,但也沒有再提驅逐德國人之類的要求。赫斯曼覺得俄國女皇這面大旗還是有點用處的,協約國雖然不承認她,但是也不會用武力去對付她由於沙皇全家的悲慘遭遇,在英法美等國有很多人(多數是上等人)非常同情這位女皇並且厭惡布爾什維克。英美法三國的「不承認」已經招致了許多非議,要是再發兵去威脅,非得被人抹紅成布爾什維克的特務。

    所以波羅的暫時沒有危險,而柏林卻正面臨著一場內戰!

    包括大總參謀部、海軍部在內的德軍首腦機關,這個時候已經撤往了波茨坦。赫斯曼和他手下的特務們到還留在城內,不過也不敢穿著軍裝出入大總參謀部了。

    而是在柏林西區的艾登飯店建立了一個秘密指揮部,有超過五百名特工和線人(特工有有182人,其餘都是合作通報者)直接或間接接受這個指揮部的控制。柏林城內全部的軍營(包括人民海軍師的軍營)和警察局,都有軍情局(史塔西)的特務潛伏,有不少軍營的士兵委員會主席乾脆就是特工或線人。

    在剛剛成立的德國布爾什維克的機關刊物《紅旗報》的編輯社中,也有軍情局(史塔西)的人打入。就連布爾什維克黨領袖李卜克內西身邊,都暗藏著軍情局(史塔西)的密探。

    因而,赫斯曼不僅對柏林城內布爾什維克和獨立社會民主黨的活動瞭如指掌。而且,彷彿龍潭虎穴一樣的柏林城對他來說也是隨便可以出入的地方。

    1月6日上午8點,赫斯曼正坐在一輛外觀破舊,掛著西班牙大使館標記的馬車,緩緩行駛在威廉街上。透過滿是水汽的車窗可以看見外面正下著鵝毛大雪。可是威廉街上卻人頭湧動,大隊大隊的群眾,正通過一條條小巷,匯聚而來。他們踏著白茫茫的大雪,頂著刺骨的寒風,扛著鮮紅的旗幟,有些人還握著不知道從哪裡弄來的武器。有些人還高唱著《國際歌》,顯得情緒高漲,看來是準備大干一場了。

    赫斯曼身邊坐著個非常高大的男人,50歲左右,穿著考究得體的西服,面無表情地看著車窗外面的場景。他當然不是西班牙大使館的某位官員,而是社會民主黨的一位政治家古斯塔夫.諾斯克。赫斯曼在今天清晨接到已經轉移到波茨坦的興登堡元帥的電話,讓他親自將這個人帶去波茨坦。

    至於這個去波茨坦幹什麼,興登堡沒有說,但是赫斯曼卻一清二楚。現在已經到了圖窮匕見的時候!社會民主黨是巧婦難為無米炊,只能向容克借兵了他們是社民黨啊,歐洲聖母婊的祖師爺,不是天生反動的國社。混到如今這一步,真是沒有辦法了。

    馬車路過了威廉大街的總理府,德國最高行政機關的所在從昨天開始,就被示威群眾包圍了,總理艾伯特一度下落不明。

    「找到總理了嗎?」諾斯克突然問。

    「找到了,」赫斯曼說,「他躲在一個姓斯克略列克的商人家裡。」

    「他們為什麼要這樣?」諾斯克搖搖頭,「他們難道沒有看到俄國變成怎樣的地獄了嗎?」

    「他們沒有飯吃!」赫斯曼說,「供應非常緊張,比革命前減少了70%以上。不靠黑市,沒有人能填飽肚子。而黑市的東西太貴了,連我這個中校都很難負擔,何況普通老百姓?」

    赫斯曼不買菜,但是他有特務,當然知道現在柏林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有多艱難。

    社會民主黨的高福利是幾十年後的事情,眼下他們卻沒有辦法讓柏林90%以上的人民群眾吃飽。而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只有兩個辦法:一是社會革命,重新分配有些的食物,讓大部分人都有飯吃;二是尋求外部的援助以渡過難關。

    但是在後來救濟了蘇俄人民,讓蘇聯渡過難關的美國。現在卻遲遲不願意幫助德國社會民主黨,還要求他們先採取鎮壓手段恢復秩序。

    所以社民黨現在必須向投票給他們的德國勞動人民開槍,由此造成的裂痕,將會嚴重損傷社民的群眾基礎。而且,社民黨不是俄國布爾什維克,他們沒有自己的武裝力量……

    求收藏、求推進
regn13 發表於 2017-12-25 20:16
第九十七章 民主時代的開始
    從1919年1月6日開始,一直到1月18日。路德維希.馮.赫斯曼中校就一直呆在波茨坦的德軍臨時總部裡面當情報主管,沒有再去腥風血雨中的柏林。

    殺人和鎮壓是沒有什麼好看的,德國一月革命的發生和結局,其中早在一年前的俄國一月劇變中就已經決定好了。

    列寧驅散立憲會議和隨後的俄國內戰給德國的社會黨人、資本家和容克貴族上了生動的一課。因為害怕德國變成第二個俄國,這些人早就串聯起來,一致反對布爾什維克。十四年後,阿道夫.希特勒成為德國總理,其實也是這種「反布爾什維克路線」的延續。

    從俄國的一月劇變,到芬蘭內戰,再到德國的一月革命,以及匈牙利革命。布爾什維克黨和社會黨(包括社會民主黨、社會革命黨等等)的鬥爭顯得相當血腥的殘酷。

    後世被認為是人畜無害的社會民主黨人,在德國、芬蘭和匈牙利對布爾什維克大開殺戒。而在俄國,下狠手的則是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

    在幾場從合作走向血洗的激烈鬥爭之後,歐洲的中左(社民民主一派)和J左力量之間,就基本沒有了合作的可能。即便在面對納粹和法西斯勢力將要上台的時候,社會黨和布爾什維克黨,也很難展開真正有效的合作。

    當然,合作不能說沒有,比如意大利麵的布爾什維克黨和社會黨就在1934年訂立過反法西斯統一戰線行動公約。不過面對當時的意大利國家法西斯黨,這種合作實在也沒有太大的作用了。

    反觀歐洲的右Pai們,卻能在布爾什維克黨的威脅面前團結起來,用盡各種辦法把布爾什維克鎮壓下去。而在德國,這樣情況尤為明顯,由容克貴族控制的軍隊,總是千方百計和布爾什維克過不去,同一切反對布爾什維克的政治力量聯手。

    而在血腥鬥爭中取勝的社會民主黨和獨立社會黨的處境並不好。因為沒有能替容克軍官團保住帝制,而且也參與了11月革命,在容克軍官團看來,他們只是比布爾什維克稍微強點而已。只能算勉強合作,根本談不上穩固的結盟,將社會黨人從執政黨的寶座上拉下來,更是容克軍官團的長期目標。

    在血洗了德國幾個大城市(不僅是柏林)的工人階級(絕大部分也不是布爾什維克)之後,作為「溫和左Pai」的德國社會黨人其實根基在動搖。而且又得不到強大的容克軍官團的支持,他們和德國的前途命運,似乎已經可以預料了!

    不過,在未來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德國仍然將是一個民主國家1919年初的赫斯曼堅信這一點。

    因為容克貴族階層會在世界大戰失敗後元氣大傷,靠區區10萬或是更多一些人的陸軍根本無法擁有國家。而政壇上「溫和的左Pai」或「溫和的右Pai」都是靠票箱子而不是槍桿子進行統治的。

    即便是容克軍官團,在歷史上的魏瑪共和國時期,也只能在興登堡的領導下去玩選票決定政治的遊戲。因為被削弱的容克就算發動政變奪取權力,也沒有辦法壓制住德國工人階級的反抗。

    所以在魏瑪共和國的大部分時期,容克、「溫和的左Pai」和「溫和的右Pai」這三方面的力量大致平衡,可以形成容克聯右制左政治的格局。

    但是赫斯曼知道這種平衡只是暫時的,來自協約國的壓迫和來自蘇聯的革命輸出,將會壯大極端主義派別。一旦遇到合適的時機比如大蕭條極端主義派別就會飛速膨脹!

    ……

    「路德維希,我們應該投誰的票?」

    「奧德婭,你要投基督教民主人民黨的票,它就是原來的天主教中央黨。克洛伊,你也要投它一票。」

    「可是我不信公教啊!」

    「我倒是信公教的。」

    「哥哥,你難道是因為克洛伊才支持天主教中央黨的?」

    「瑪格麗特,你跟著來幹什麼?你還沒有到20歲,不能投票的。」

    「我不能投票,但是我可以看你們投票啊。」

    1月19日是國民議會投票選舉的日子。為了投票,赫斯曼和自己的後媽奧德婭、妹妹瑪格麗特還有未婚妻克洛伊提前一天返回了柏林。

    投票給天主教中央黨當然不是因為克洛伊相信公教,其實上她對宗教並不執著。投票給天主教中央黨是德國軍官聯盟的命令。在德國投降和十一月革命的雙重打擊下,由德國軍方的祖國黨已經崩潰,沒有參加1月19日的選舉。所以德國軍官聯盟就指示其成員支持社會民主黨和獨立社會民主黨之外的三個黨派,德意志民族人民黨、德國人民黨和基督教民主人民黨。

    這三個掛著「人民黨」和「民主黨」名號的黨,在11月革命之前並不叫現在的名字,而且不久之後都會改名。把「人民」和「民主」掛在招牌上,只是為了迎合11月革命之後的政治氣氛。

    當時實現社會主義彷彿是全民的共識。不過在社會民主黨主導的「一月鎮壓」後,社會主義的金字招牌已經有點褪色了。

    「路德維希,你覺得哪個黨會贏得選舉?」赫斯曼的妹妹瑪格麗特在一所臨時設立的投票站前發問。

    赫斯曼、克洛伊還有奧德婭投票的地方就在她的豪華公寓附近。在投票站前排隊的,都是穿著體面的有產階級。

    「社會民主黨。」赫斯曼的回答非常肯定。

    「克洛伊,你怎麼看?」

    「應該是社會民主黨吧,這一次他們是大贏家。」克洛伊的回答和赫斯曼一樣,她微微搖頭,「我想艾伯特先生會成為總統,他的社會民主黨將會組成內閣。」

    「算不上大贏家,」赫斯曼看了一眼井然有序的投票隊伍,淡淡地道,「因為他們接手的不過是個很難收拾的爛攤子罷了。」

    長期以來,社會民主黨都是第二帝國議會的第一大黨,擁有深厚的群眾基礎。雖然這一次因為鎮壓工人造成了左Pai群眾分裂對立,算是傷了根基。

    但是因為布爾什維克黨和納粹黨這樣走極端路線的工人政黨不會參加這次大選。布爾什維克黨剛剛被鎮壓,在今後的一段時間裡也不可能參加大選。納粹黨可能還沒有成立,就算成立了也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黨。而從社會民主黨中分裂而出的獨立社會黨不僅參與了鎮壓,而且本身又面臨新的分裂德國布爾什維克黨就是從這個黨派中分裂而出的。

    在沒有什麼對手和社民黨爭搶工人票源的情況下,社民黨獲得大部分工人和農民的選票還是可以預期的。可是上台執政的社會民主黨,卻要面對一個他們無法想像的爛攤子。
regn13 發表於 2017-12-25 20:16
第九十八章 封鎖還在繼續
    就在德國人忙著造反、鎮壓、選舉的時候。在法國巴黎,英國、法國、美國、日本和意大利五國的首腦或代表則在召開巴黎和會的準備會議沒有俄國代表參加!無論是莫斯科的的導師還是塔林的女皇,都沒有受到巴黎和會的邀請函。

    準備會議制定了議事規則,規定了英、法、美、日、意五大國為有「普遍利益的交戰國」,可以參加和會的一切會議。比利時、中國、塞爾維亞等國為有「個別利益的交戰國」,只能出席與其本國有關的會議。而波羅的聯合公國同俄國一樣,是不存在的,什麼都不是。

    至於戰敗的德國和奧匈帝國,基本上沒有討價還價的權力應該是沒有的!只能乖乖的在條約上面簽字。

    而為了迫使戰敗國屈服,在1月20日,也就是德國人鎮壓了布爾什維克,舉行了國民議會選舉的次日。熱愛和平和民主的伍德羅.威爾遜總統在美國大使館內,和來自英國的勞合.喬治和東道主法國的克列孟梭會面。

    「兩位,乾一杯好嗎?」身材瘦度翩翩的美國總統將客人請進了自己的辦公室,一個侍者送來了香檳。「現在是開香檳慶祝的時候了,這是我們美國的香檳,不比法國的差。」

    法國總理拿起侍者盤子裡的一個酒杯,抿了一口裡面的起泡葡萄酒他可不會認為這種酒可以叫「香檳酒」。

    「真是好酒!」法國總理說著恭維的話,「我想現在還不是讓德國人喝到這種起泡酒的時候吧?」

    德國人現在不需要喝香檳,他們繼續的是糧食!有個叫伍德羅.威爾遜的人在11月14日就答應德國總理艾伯特了只要鎮壓了布爾什維克,再舉行了國民議會選舉,就可以得到糧食援助。

    不過法國總理說這話的意思和援助無關,克列孟梭知道伍德羅.威爾遜是不會履行對敵人的諾言的。克列孟梭指得是對德國的封鎖!不僅不給糧食援助,連花錢購買都不行!

    「現在不能解除封鎖嗎?」伍德羅.威爾遜端著酒杯,也有些遲疑。

    「當然不能!」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喝了一大口香檳,欣賞地點點頭。然後說:「封鎖讓德國窒息,這樣他們就會接受比較公正的懲罰。」

    「那麼封鎖會持續到什麼時候呢?」伍德羅.威爾遜思索著問。

    「持續到我們就對德條約的各項問題達成一致!」法國總理得意洋洋地說,「就讓他們先餓著,我們慢慢商量。」

    「好吧,就這樣了。」伍德羅.威爾遜點頭表示同意。

    勞合.喬治舉起了酒杯,笑道:「雖然我們在許多具體問題上還存在著巨大的分歧,但是今天我們還是就一個關鍵性的問題達成了一致。這是值得慶祝的,乾杯!」

    「乾杯!」

    「乾杯!」

    封鎖會一直持續到和會結束,數十萬德國公民、婦女和兒童將因此被餓死!

    而在這場毫無道理的劫難中倖存下來的許多德國男孩,則會在二十一年後全副武裝地衝進法國……

    ……

    「元帥閣下,漢堡、慕尼黑和魯爾區都有較大規模的罷工在持續,參加罷工的總人數超過了100萬人。另外,不來梅的蘇維埃政權剛剛宣佈了新聞檢查制度,他們還堅決要求艾伯特、謝德曼政府辭職……」

    赫斯曼合上了手中的文件夾,筆直地站在了總參謀長興登堡元帥的對面。

    現在是1919年2月,由於協約國繼續封鎖德國,讓贏得選舉的社會民主黨政府拿不出足夠的糧食喂飽工人階級。所以無產階級革命的火焰並沒有因為鎮壓而熄滅,德國各大城市依舊一片混亂。

    以至於國民議會都不敢在柏林開會制定憲法,這兩天已經躲到魏瑪小鎮上去了。

    而赫斯曼這段時間過得也挺鬱悶,很多事情都不如意。首先是和蘇俄的關係幾乎破裂,俄德經濟促進公司的生意完全停止了。

    這應該是列寧的國際主義戰士刺殺沙皇一家的後遺症。本來奧麗加不過是個波羅的公國的君主,雖然是蘇俄的敵人,但也算不得死對頭。

    但是現在,她的父母弟妹都被蘇俄派出的國際主義戰士殺光,不僅讓她和蘇俄之間有了血海深仇,而且還讓她成了俄羅斯女皇和幾十萬白俄軍隊的「小媽媽」。

    雖然紅軍多半不會去招惹庫爾蘭防衛軍假打除外但是兩邊的生意肯定做不成了。

    其次是波羅的聯合公國還遲遲得不到協約國的承認,這個國家被完全無視了。不過這個結果也不算差,無視總比發兵來攻打要好。而且協約國也就這兩年比較牛逼,等到蘇俄內戰分出勝負,美國孤立主義興起,英美法意日開始海軍軍備競賽的時候。協約國的人心也就散了,到了連個土耳其都收拾不了的地步。

    第三件讓赫斯曼頭疼的事情是工業促進委員會基本癱瘓!因為涉及其中的工廠都在忙著應付罷工。即便是先前運往裡加的福克飛機廠和BMW的部分機器設備和零部件,現在也都堆放在倉庫裡面沒有啟封。因為波羅的的形式太不明朗,塔林現在成了俄羅斯帝國的臨時首都。蘇俄和白俄的大戰,彷彿一觸即發。

    第四則是赫斯曼主管的軍事情報局進行了改組由「局」改成「處」!局座大人變成處長了。從1919年1月開始,德國就開始裁軍了。這不僅是因為《貢比涅森林協定》,還因為德國政府無力負擔幾百萬軍隊的開支。

    從去年10月份開始,德國就陷入了不斷加劇的混亂之中。現在雖然已經選出了國民議會,但是局勢並沒有什麼緩解。罷工、抗議、小規模內戰,還有協約國的持續封鎖,已經讓德國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人民委員會和現在新成立的德國政府的財政收入,更是比革命減少了一半以上,自然無力維持龐大的軍隊了,裁軍就成了必然之選。

    而赫斯曼主管的情報局則成了裁軍的重災區這和舊時代的軍官普遍不重視特務有關,也同赫斯曼的資歷太淺有關係情報局被狠宰一刀,變成了個直屬總參謀長的情報處,人員編制只有區區八十人。好在赫斯曼的中校軍銜沒有降低,不過想當上校(德軍上校),只怕要遙遙無期了。

    至於史塔西組織,倒是不在裁軍之列。因為這個組織不屬於德軍正式編制,也不用德國國防部開餉。但是興登堡還是命令赫斯曼將史塔西至於總參情報組的嚴密控制之下。而且,史塔西的秘密警察功能還要擴展到德國境內,還要負責監視和滲透德國的各個政黨。

    不過,史塔西的經費是不能指望德國軍隊的……還得依靠和蘇俄的貿易和合作去搞錢,而目前只能吃老本。看著手裡有限的金馬克一天天變少,赫斯曼的心情就愉快不起來。

    求收藏,求推薦
regn13 發表於 2017-12-25 20:16
第九十九章 游擊專家
    「沒有糧食,局勢就會持續動盪。配給一天比一天少,黑市的東西又那麼昂貴,我看著都嫌貴,普通的工人怎麼負擔得起?這才是布爾什維克力量的源泉……要我說,列寧最好的朋友就是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

    興登堡元帥聽完赫斯曼的話,皺了皺眉又說:「路德維希,你說這個伍德羅.威爾遜會不會真的是布爾什維克?美國也有他們的人,是嗎?」

    「是的,一個名叫弗裡德里希.左爾格的德國移民,他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學生與戰友,曾經也是德國社會民主黨人。他在上個世紀創建了美國社會主義勞工黨,還組織過馬克思主義路線的工會。但是並沒有取得大量的支持。」

    「伍德羅.威爾遜沒準就是這個左爾格的門徒!」興登堡摸了摸鬍子,「那麼我們支持匈牙利布爾什維克不會正中他的下懷吧?」

    「實際上他也在支持匈牙利布爾什維克。」

    「通過什麼方式?」

    「據我所知是封鎖、欺騙和威脅。」赫斯曼說,「首先用封鎖讓匈牙利人挨餓,以便擴大布爾什維克黨的群眾基礎。據布達佩斯的情報站報告,布爾什維克黨在匈牙利的影響力正在飛速膨脹,不僅工人擁護他們,連軍隊中也有許多支持者。

    然後美國政府的特別代表團團長庫利芝又利用援助為誘餌,激化了匈牙利政府和布爾什維克黨的衝突,將布爾什維克分子趕出了聯合政府,變成了飽受打壓的在野派。在一月下旬,布達佩斯和各個還都發生了政府軍和布爾什維克擁護者之間的武裝衝突。」

    「目前是誰佔優勢?」

    「表面上看是聯合政府佔上風,但是布爾什維克黨的群眾基礎不斷擴大。而且他們還有一個極大的優勢在野!」

    興登堡點了點頭,他後來會成為魏瑪共和國的總統,當然是老謀深算的政治家。聽了赫斯曼的報告,他就知道匈牙利布爾什維克很快就要上台了。

    「現在就看協約國什麼時候向匈牙利政府下達最後通牒,一個讓匈牙利政府無法承受的通牒。」興登堡說,「卡羅利(匈牙利共和國總統)要麼自己下台,要麼被人推翻。」

    「是的,元帥,他別無出路。」

    「不過,匈牙利布爾什維克上台後日子也不會好過吧?」

    「這取決於我們!」赫斯曼說,「武器彈藥幾個月前已經運到了布達佩斯……他們自己也有很多武器,現在就差軍官了。」

    光有武器是打不了勝仗的,還得有訓練有素的士兵和能夠正確指揮的軍官。奧匈也是打了好幾年世界大戰的,匈牙利有超過三百五十萬人參軍,所以訓練有素的士兵有的是。軍官嘛,人數肯定夠,但是能不能正確指揮就難說了。

    在赫斯曼看來,匈牙利面對協約國,孰強孰弱是明擺著的。單靠死打硬拚,多半不能取勝,因此必須要有以弱勝強的辦法。人民戰爭只是一個概念,要怎麼進行赫斯曼自己也不知道。但是在1919年的德軍之中,卻現成有這樣的人才。

    「我們的英雄福爾貝克少將和他的勇士很快就要回到柏林了。」興登堡說,「到時候我和你一塊兒去見他,相信他會願意為德意志祖國繼續奮鬥的。不過……赫斯曼中校,你必須保證他的安全!」

    「是的,元帥。」赫斯曼說,「福爾貝克少將不必親自帶兵作戰,他只需要擔任軍事顧問。而且我們還可以在布達佩斯開設一所特種作戰學校,專門培養特種作戰人才,少將可以擔當這所軍官學校的校長。」

    現在赫斯曼手中就有一支300人的米烏塔特種部隊,不過這支部隊只是叫「特種部隊」而已,並不是真的會像後世的特種部隊那樣作戰。因為赫斯曼自己和他手底下的軍官都是打傳統戰爭的,不知道特種作戰怎麼玩。

    另外,赫斯曼心目中的「特種作戰」,也不僅侷限於那種由精英士兵和軍官組成的可以執行各種特殊任務的精銳部隊。游擊戰爭(包括反游擊戰爭)同樣是特種作戰的一個重要門類而且在科班出身,真正懂軍事的赫斯曼看來,游擊戰爭對士兵的要求雖然不是很高,但是發動、組織和鎮壓游擊戰爭可是一門大學問!

    「也對!」興登堡元帥的眉頭緊皺著,嘆了口氣,「是得開一所這樣的學校……不僅匈牙利需要能像福爾貝克少將一樣作戰的軍官,我們德國看來也需要這樣的人才。」

    事情沒有興登堡想得那麼嚴重,目前的德國還不需要用游擊戰爭來捍衛。但是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國家,特別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國家是需要一些非常規的作戰方式的。所以,這所起名為「特種技術學校」的軍校,在未來會變得赫赫有名!

    ……

    1919年2月21日,匈牙利政府終於經受不住美國特別代表團團長庫利芝的空頭支票誘惑,派兵鎮壓了擁護布爾什維克黨的失業工人,還逮捕了匈牙利布爾什維克黨領袖庫恩.貝拉。

    但是這不是匈牙利政府的勝利,因為匈牙利布爾什維克黨在軍隊中的影響力遠遠超過德國布爾什維克黨在匈牙利是沒有一個強大的容克軍官團可以和反動政府合作的。所以匈牙利政府不敢殺掉布爾什維克的領袖,僅僅是將其囚禁。而且匈牙利布爾什維克黨的活動非但沒有因此收斂,反而變本加厲,更加的活躍起來。

    而且,匈牙利政府還面對著強大的民族主義勢力。除非他們能從協約國那裡得到一個比較體面的和平,否則匈牙利民族主義就會和布爾什維克主義結合。但是比較體面的和平,匈牙利人不可能從「跳票大王」伍德羅.威爾遜那裡得到的……

    就在庫恩.貝拉被關進監獄,匈牙利國內的衝突(布爾什維克黨和合法政府之間)愈演愈烈的同時。柏林卻連著好幾天好像過節一樣大批的軍隊正從前線「凱旋」!他們排著浩蕩的隊伍,旗幟鮮明,武器完好,看似士氣高昂的出現在了德國各大城市的街道上。彷彿他們是戰爭的勝利者,而不是失敗者!

    也不知道是真的糊塗還是抱著騙一天算一天的想法。艾伯特政府從二月份開始,就開始隱瞞德國已經「無條件投降」這個事實!

    政府為從前線返回的官兵們舉行了一個又一個的歡迎儀式。在所有的儀式上,代表德國政府的官員都宣稱「戰爭沒有打敗」,「戰士們不是失敗者,而是為了國家和體面的和平,主動放棄了鬥爭」大約從這個時候開始「戰爭並沒有打敗」的觀念就深入了德國的人心。

    另外,艾伯特政府對於巴黎和會的認知似乎也出了差錯。他們天真或者是假裝天真地認為:和會將以《十四點和平原則》為基礎進行。德國將要付出的代價僅僅是阿爾薩斯和洛林……

    加更求收藏,求推薦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