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明星] 穿越之娛樂香江 作者:紀墨白(連載中)

 
Babcorn 2018-1-11 17:16:11 發表於 都市言情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2989 599943
Babcorn 發表於 2018-12-23 21:28
2609【作品為先】

  第二天,夏天約了天下娛樂台灣分部的總經理張愛嘉見面。

  “夏先生,您什麼時候來台灣的呀?”張愛嘉接到夏天的電話,驚奇又驚喜的問道。

  “昨天剛到的。”夏天點點頭笑道,“只是過來探親而已,就沒有大肆張揚。”

  他現在身份尊貴,全球數一數二的超級富豪,旗下又有無數的產業,足以影響數千萬人的生計。

  像他這樣的人,走到哪兒都受歡迎。多少鉦府都希望他去考察投資,多少媒體都希望能夠採訪他。

  就像當年的比爾·蓋茨、馬克·扎克伯格等人一樣,到中國內地訪問的時候,都是最高嶺導親自接見的。

  夏天現在的身家、地位,以及在全球的影響力,還超過比爾·蓋茨、馬克·扎克伯格等人。如果他來台灣的消息曝光出去,不要說台灣的媒體了,就連台灣當局都會請他去會晤。

  那他可就要煩死了!所以,還是低調一點的好。畢竟他這次只是探親,而不是來台灣談生意的。

  “原來如此。”張愛嘉理解的點了點頭。

  以夏天如今的身家、地位,如果真的公開行程,那可真是了不得的事情。估計全台灣都得轟動了。

  “怎麼樣,公司最近發展如何?”夏天笑道。

  “很不錯。”張愛嘉笑道,有幾分滿足,“我們的電視台收視用戶很多,在台灣眾多有線電視中,都算是排名前列的。尤其是綜藝頻道,更是很受觀眾歡迎。

  而托賴我們的電視台,我們公司最近幾年推出的劇集,都取得了很好的反響,以及很不錯的收益。去年一年,我們公司總收入四百零四億台幣,純利潤有三十億新台幣。”

  夏天聽罷點了點頭。

  三十億新台幣,核算成美金,不過才五千萬美元而已。尚不及他單日存款的收益,不過看到公司發展的這麼好,他還是感覺非常滿意的。

  三十億台幣,對於台灣的娛樂公司來說,收入已經算是非常不錯的了。

  要知道,台灣市場其實很有限,畢竟人口只有兩千三百萬。但台灣的電視台卻有幾十家,最多的時候達到一百多家,三百多個頻道。可以說是競爭異常激烈。

  相比起來,香港人口數量只有五六百萬,但只有四家電視台,兩家無線(TVB、亞視),一家有線(九龍倉),一家衛星電視(衛視)。

  其中有線電視和衛星電視,在香港的收視率很低,連續多年一直都是虧損經營,根本不能夠做大做強,因此佔據主導地位的始終還是TVB和亞視,而其中的TVB又是常年一家獨大的關係。

  因此,在香港TVB相當於一家壟斷五六百萬觀眾,因此盈利自然不在話下。最高的時候,TVB一年的盈利近二十億港幣。

  天下娛樂台灣分部,在台灣做不到像TVB在香港那樣的隻手遮天,但是卻還能夠創造三十億新台幣利潤,已經算是不錯的成績,也足見張愛嘉這幾年的工作沒白費。

  “夏先生,我有信心在今年把公司的利潤,再往上漲十個百分點。”張愛嘉又道。

  “噢,這倒不必。”夏天一聽,擺擺手道,“我不追求天下娛樂的利潤,現在它對於我來說,不是用來賺錢的工具,而是用來實現夢想的。

  我希望公司全體上下,能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作品上,爭取多推出好的,受歡迎的作品。至於盈利麼,只要不虧錢就行。”

  天下娛樂台灣分部,一年盈利不過區區五千萬美元。他一天賺得錢,都比這個數目要多。所以他真的不看重這家公司的盈利。

  相比起賺錢,他更希望天下娛樂台灣分部,將精力都放在創作上,以便製作出更多優秀的劇集和節目。

  要知道,世上的錢是賺不完的,但是作品卻能夠永遠流傳。

  就像一千多年前,東晉時候,石崇、王愷斗富,兩人都算是富貴之極的人物。但一千多年過去,這兩人消沒在歷史長河中,極少被人提及。

  而同時期的王羲之,卻憑藉他精湛的書法,名留青史,被尊稱為“書聖”。一千多年過去,依舊被人頂禮膜拜。

  這就是藝術作品的魅力所在。好的作品,足以抵擋歷史長河的沖洗,而歷久彌新。與之相比,再多的錢也經不起時間的洗禮。

  聽夏天這麼說,張愛嘉很是感動。

  做生意,沒有不貪錢的。能賺一百,絕不會只賺五十。

  而夏天卻直言公司不需要盈利,只需要出好作品。這種對藝術的追求,對金錢的蔑視,實在是令人欽佩的很。相比起來,那些鑽到錢眼裡,恨不能一分錢掰兩半花的財迷們,不得羞愧死!

  “夏先生,我知道了。”張愛嘉點頭道,“我今後爭取一定多出好作品,不會讓你失望。”

  “這就對了。”夏天點點頭道,“賺錢什麼時候都能賺,但好的時代一旦錯過,可就沒有了。”

  八零年代,內地演藝圈風氣最好的時候。

  思想解放,禁忌題材在當時也能放行;文藝工作者壓抑已久的創作浴望迸發,都鉚足了勁想出好作品,不計較得失,不計較名利……

  但可惜的是,因為缺少資金投入,最好的年代,卻沒有誕生出多少作品。而僅有的幾部,卻成為不朽的經典。

  比如八六版《西遊記》、八七版《紅樓夢》、《聊齋》、《濟公》、《三國演義》、《水滸傳》等等等等。

  而當後來,娛樂圈都有錢的時候,風氣卻早就改了。

  製作公司、導演、演員都只顧著賺錢,只顧著出名,沒有人再用心的琢磨作品,一切都是出於商業的考量。

  也因此,後來的影視劇越來越難看,不要說跟同期的美劇相比,就算是八零、九零年代相比,劇集的質量都差了好大一截兒。

  而內地娛樂圈要想恢復到八零年代,上下齊心,只為出好作品的風氣,那簡直就是痴人說夢了。

  所以說,好的時代一旦錯過,就沒有了。

  台灣娛樂圈現在的風氣還是很不錯的,推出的劇集都是很棒的,既有教育意義,又有娛樂精神,完全不是前世那種無腦瑪麗蘇言情偶像劇。

  夏天希望能夠趁著現在風氣還正,多出一些好作品。不然,再過幾年,就是滿大街的傑克蘇、瑪麗蘇言情偶像劇了。
Babcorn 發表於 2018-12-23 21:28
2610【促進交流】

  聽夏天這麼說,張愛嘉點了點頭。

  台灣的電視劇起步並不算晚,跟香港的TVB、亞視一樣,也是從六零年代就開始製作了。

  不過因為鉦治高壓的關係,當時的台灣電視發展很慢。

  到七零年代的時候,台灣的電視劇質量,相比香港已經落後一大截。

  這導致香港的電視劇,每每都能在台灣引發收視狂潮。比如大名鼎鼎的《楚留香》,當年在台灣播放時,收視率高達百分之七十。人人都熱衷於追劇,迷得不要不要的,連出租車都不願意跑,要趕回家去看《楚留香》。

  這部劇的熱播,使得劇中幾位主演如鄭邵秋、趙雅芷等在台灣紅透半邊天。鄭邵秋之後又在台灣電視台的邀請下,出演了《香帥傳奇》,繼續“楚留香”的收視神話。

  而趙雅芷也憑藉《楚留香》等劇打下的名氣,在八零年代中期開始在台灣發展,先後主演了《京華煙雲》、《芙蓉鎮》、《戲說乾隆》、《新白娘子傳奇》等等,還創下香港演員在台灣的最高片酬神話,每小時八萬港幣。

  要知道,就算是像吳綜憲、張斐、胡呱這樣的綜藝天王,每期兩小時的綜藝節目,片酬也不過四十萬台幣而已。可見趙雅芷在台灣的受歡迎的程度。

  而《楚留香》的熱播,也引起了台灣本土藝人的不滿。擔心自己飯碗不保的他們,紛紛向當局請命,要求停播《楚留香》。後來,台灣當局頒布法令,規定港劇只能夠播四個月。這也算得上是“台灣電視劇保護月”了。

  正是因為這項法令,使得台灣電視劇終於有了喘息之機,沒有被港劇一棒子打死。在之後,台灣電視人也知恥近乎勇,提升了武俠劇的製作水平。

  他們向香港取經,引來香港的導演、編劇、演員。像大導演張徹,編劇張炭(黃飛鴻之男兒當自強、新龍門客棧、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等等),知名演員爾冬升、秦霈、陳鈺蓮、曾華蒨、孟非、潘盈紫、龔賜恩、劉清雲、黃日華、張衛建、周海湄等等,當年都曾經前往台灣發展。

  香港電視業雖然跟台灣是同時起步,但它因為沒有政策的限制,所以發展的就快得多。在七零年代、八零年代,已經全面超越台灣電視業。

  ……

  但進入到九零年代,隨著台灣經濟的飛速發展,錢淹腳目,台灣電視劇產業獲得了更大投資,再加上從香港娛樂圈又取到真經,所以當時的台灣電視業發展迅猛。

  在電視劇領域,台灣電視業推出的瓊搖言情劇系列如《梅花烙》、《青青河邊草》、《鬼丈夫》等等,不僅在台灣廣受歡迎,在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地區,也獲得了不俗的反響。

  武俠劇方面,當年台版的金庸劇、古龍劇也是很受歡迎的,比如咆哮教父馬景濤主演的《倚天屠龍記》,鄭邵秋、楊莉菁主演的《香帥傳奇》,臥龍生的《金劍雕翎》等等。

  都市劇像《星星知我心》、《家有仙妻》;歷史劇像《武則天》、《一代皇后大玉兒》、《戲說乾隆》、《戲說慈禧》;古裝探案劇《包青天》、《天師鍾馗》……總之誕生了不少的經典作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至於綜藝節目,台灣更是全面超越香港。

  就連香港知名主持人曾智偉都坦誠,他主持的《超級無敵獎門人》系列,是從台灣綜藝節目取經的。

  台灣綜藝節目,一方面借鑑吸收了扶桑的綜藝節目精華,一方面又與台灣特有的秀場文化相結合,使得它的綜藝節目不僅多種多樣,異彩紛呈,而且還極具笑果。

  台灣綜藝節目最火的時候,就連內地都要向人家取經的。像芒果台當年直接請台灣的製作人過來,指點他們如何製作綜藝節目。

  開始的時候,因為資金短缺,所以只是請來顧問一下。到後來,台灣整個節目製作團隊,都被打包請來內地執導。

  那一陣,台灣的主持人以及笑星,在內地電視台可是大受力捧的。像吳綜憲、黃銨、陶靜瑩、蔡康勇等人,當年都是不惜砸重金請來。他們的片酬,通常是台灣的數倍乃至數十倍。

  ……

  所以說,九零年代,對於台灣電視人,真的是黃金時代。有資金,有人才。

  這一點,張愛嘉自己也是看得到的,所以她很贊同夏天的話。

  趁現在時機好,多拍些好作品,不然等世道差了,想拍好作品都不能了。

  “夏先生,您的話我都記住了。”她笑著說道。

  “嗯。”夏天也點點頭,“創作上的事,我就不過問了,我相信你的眼光。不過未來,除了要拍好作品之外,還得要加強跟內地的交流。兩岸遲早要統一的,我們這些文藝工作者,應該要走在時代前列。”

  張愛嘉笑著點了點頭,“夏先生,我們現在交流已經做得很密切了,很多內地演員都被我們引到台灣來了。像傅易偉、叢姍、金鳴、葉敬、何茵、蔣琴琴、焦恩駿等等,都主演了我們很多影視劇呢。”

  “嗯,還得要繼續加大交流的規模。”夏天點點頭道,“這對台灣電視人是有好處的。”

  “我知道。”張愛嘉點了點頭,“現在台灣的電視台越來越多,合用的藝人卻是越來越少。很多藝人都要靠搶才有檔期。而內地演員多,片酬又便宜,還真是挺合用的。”

  “誠然,內地演員片酬比較低,而且質素又普遍比較高,的確是蠻合用的。”夏天聽她這麼說,笑著擺擺手道,“但我說得不是這些。”

  “那夏先生您指的是……”張愛嘉好奇的求教道。

  “我的意思是,台灣的電視台未來會越來越多,競爭也會越來越無序,越來越激烈。所以咱們加大交流的規模,到時候,可以把業務轉往內地發展。”夏天笑道。

  內地很多製作公司,都是有台灣背景的。比如唐人、周易、飛騰等等。他們依託台灣的資金,在大陸市場做出了很大一番成績。

  而夏天多年來力推的三地合作模式,為得就是有一天,香港、台灣的娛樂圈淪落之後,這兩地的娛樂圈中人能夠熟門熟路的上內地發展,所以他才要求張愛嘉加大交流規模。
Babcorn 發表於 2018-12-23 21:29
2611【養老】

  前世,主動來大陸發展的港台藝人,大都混得不錯。

  因為大陸市場廣大,前景廣闊,藝人來大陸發展,能夠獲得更多機會。

  像TVB一年拍得戲只有三十多部,加上亞視,最多也不過就五六十部而已。

  而內地一年拍攝的劇集超過五百部,是香港的十倍之巨。投資方面,內地的電視劇平均成本,每集都在百萬人民幣左右。像一些大製作的電視劇,一集的成本甚至超過五百萬。

  單是演員片酬,每集就高達百萬人民幣。而在香港,電視劇製作成本只有幾十萬港幣。即便是像歐陽振華、黎耀翔、佘詩蔓等一線明星,每集片酬也不過一兩萬港幣而已。

  所以說內地真的是很多港台明星撈金的聖地,很多早已過氣的港台藝人在大陸找回了事業的第二春。

  比如吳祁隆,在出演《步步驚心》之前,他的身份就是前小虎隊成員。相比另外一位在憑瓊搖劇,在大陸發展紅紅火火的蘇友朋,他的知名度可以說是大打折扣。在台灣也好,在香港也好,都已經沒有他的位置。

  但《步步驚心》的熱播,讓他立刻鹹魚翻身,成為最當紅的男星之一。就連他的影視公司都因此順利上市,讓他成了身家過億的大老闆。

  再比如劉愷崴,在香港發展時最多也只能算二線演員。但進入到內地發展之後,卻是混得風聲水起,不僅成為霸道總裁的代言人,而且還娶了內地最紅的女星為妻,可以說一躍成為人生贏家。

  就算演員們沒有迎來第二春,但是憑藉內地的高片酬,也能夠賺得盆滿缽滿。比如陳昊民,一連演了好幾部《濟公》,雖然被吐槽是爛劇,但片酬卻並沒少拿;歐陽振華,離開TVB之後也來內地發展,拍了很多的雷劇,比如《鍾馗傳說》、《布袋和尚新傳》等等。

  而那些沒有來內地發展的港台藝人,大多混得都不怎麼樣。比如因為“口臭”而被封殺的香港藝人杜文澤,原本憑藉《無間道》系列一炮而紅,順利躋身香港當紅明星之列。

  最紅的時候,一年拍十部電影,這在當時可是不得了的事情。要知道,香港電影沒落之後,尋常演員有工開就已經很不錯了。

  但就因為他嘴上沒有把門兒的,一把好牌打得稀爛,被內地網民群起抵制,出演的電影票房慘淡之極,讓片商再不敢請他拍戲。

  杜文澤只得去大馬發展,而大馬的娛樂圈非常落後,不要說跟中國大陸相比,就算相比早已沒落的香港娛樂圈,也是大為不如。

  因此杜文澤去大馬發展,也沒有混出什麼名堂,甚至三不五時傳出破產的消息。也算是報應不爽,自作自受了。

  對比之下,真的可以說,內地,憑藉其廣大的市場,龐大的資金,為港台藝人們提供了一個可以繼續發光發熱的平台,讓他們能夠“老有所養,老有所依”,保證了很多港台藝人在過氣之後,依然還有工開,還有錢賺,餓不死!

  這也是夏天為港台藝人們鋪得一條路。

  ……

  雖然現在,港台娛樂圈的整體水平,相較內地娛樂圈還是高的,無論片酬、投資、製作水平等,都要高出一籌。但是以發展的眼光來看,港台娛樂圈是注定要沒落的。

  一則,港台兩地的經濟,已經過了高峰期,步入平淡期,這就使得娛樂圈獲得的投資將會減少。

  因為娛樂圈是一個非常燒錢,同時風險又非常大的行業。一部影視劇,投資幾億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卻有很大概率是連成本都賺不回來。

  在好萊塢,每年能夠收回成本的電影,佔不到發行量的百分之五十。基本上,近六成影片都是賠本貨。

  這也是為何好萊塢電影公司動不動就要破產的原因,即使是像米高梅、相對論(號稱好萊塢第九大影業公司)等,也難以避免。

  在中國大陸,投資影視劇,也一樣是要冒很大風險的。每年,內地都有四五千集電視劇,拍出來之後無法上映,甚至有電視劇已經積壓了十幾年。

  而電影虧本的例子就更多了。即使是馮曉剛、陳愷歌、張義謀、姜汶這樣的大導演,也不敢保證自己拍得片子,就一定能夠賣錢。

  因此在面對這麼大風險的時候,如果是在經濟活躍期,社會創造的財富激增,大量熱錢無處宣洩時,老闆們是願意冒風險投資的。一旦搏中,影視劇賣錢,那也是很賺錢的。

  但如果是在經濟平淡期,熱錢退燒時,老闆們就不願意冒太大風險了。這個時候,娛樂圈要想得到投資,也就不那麼容易了。

  這就像賭博,一個屢戰屢勝,一直贏錢的賭客,自然有信心下大注。可是一個屢戰屢敗,一直輸錢的賭客,除非輸急了眼,又哪有勇氣敢一擲千金呢。

  前世,港片在九零年代之所以能迎來高峰期,就是因為當時台灣經濟飛速發展,錢淹腳目,多得不知該往哪裡投資才好,所以大量資金湧入香港,使得港片產量、明星片酬都激增。

  內地娛樂圈,再進入新世紀後迎來爆髮式增長,也是因為內地經濟連續多年快速增長,使得民間資本激增,其中很大一筆資金流入娛樂圈,才使得那幾年娛樂圈一年一個變化。

  而後來的港台娛樂圈沒落,也跟經濟大形勢有關。

  台灣經濟在九零年代中期之後,增量就已經放緩了。這導致流入香港娛樂圈的熱錢減少,從而引發了港片的衰落。

  而台灣娛樂圈在新世紀後,也開始逐步沒落。雖然表面看上去興旺,但其實不過是表象而已。在九零年代初,台灣製作公司敢以每小時八萬港幣但片酬請趙雅芷拍戲。這個片酬,即便在二十年後,台灣當紅的賈靖雯、林逸晨都拿不到。

  所以未來,隨著經濟增速的放緩,港台娛樂圈是注定要歸於平淡的。

  而在這期間,很多娛樂圈從業人員,都將會被市場淘汰,被迫轉行,甚至連飯碗都保不住。
Babcorn 發表於 2018-12-23 21:29
2612【寵妻狂】

  港台娛樂圈注定要沒落的第二個原因是,娛樂業是一個具有【虹吸效應】的產業。

  某一地的娛樂業如果發展起來,那麼就會將周邊的人才、資金吸走,讓周邊區域的娛樂業為之衰落。

  比如香港電影產業最發達的年代,像王柤賢、林清霞、楊子瓊、於容光、李聯傑等等,來自外埠的明星都來這邊發展,而且還是最出色的那一批。

  美國娛樂業也吸引了來自全球的明星、導演,比如澳大利亞的妮可·基德曼,英倫三島的休·格蘭特,香港的程龍……同樣也是各地的精英人才。

  中國的娛樂產業在崛起之後,也有大量港台、日韓的藝人來中國掘金。比如台灣綜藝天王吳綜憲,金像獎影蒂周閏發,商業片之王王精……幾乎港台兩地最出色的藝人,都跑到中國大陸來發展了。

  而港台地區成了為內地培養人才的基地,捧紅一個,就被內地挖走一個。

  比如柯震東因為主演《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而一炮走紅。但他剛走紅還沒有兩年,就被內地片商挖到內地拍片。再比如王大路,以《我的少女時代》而走紅,隨後也被挖到內地來拍戲。

  像柯震東、王大路等明星,都是台灣娛樂圈好容易捧紅的明星,結果還沒有等到他們創造紅利,他們就已經被內地挖走,那令台灣娛樂圈自然損失慘重。

  久而久之,片商都不敢再捧新人了,只能一味的用老人撐場面。比如台灣現在的綜藝節目,現在的綜藝咖基本都是老人,說著一些陳詞濫調的老梗,都沒有更新鮮的內容。

  這也導致最近幾年來,港台娛樂圈幾乎沒有迸現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新人。就算香港出了個鄧紫旗,她也是被內地的綜藝節目捧紅的。

  而無人可用,使得港台娛樂圈越發萎靡。到後來,TVB電視台一年的收益,只剩兩三億港幣,甚至都不如范兵兵、鹿涵等明星的收入。

  在大環境萎靡的背景之下,尋常藝人的生活自然難熬。很多藝人因為沒有工開,被迫轉行,甚至連生計都成了問題。

  比如在《鹿鼎記》中出演胖頭陀的車保羅,因為TVB減員節省開支而失業,淪為了醫院的護理工,母親去世連喪葬費都拿不出。

  曾經當選港姐冠軍的譚小環,在TVB工作了十幾年之後,發覺沒前途,沒錢賺的她,毅然決然辭職,改開魚蛋檔,賺得反比之前做藝人時還多。

  而這還只是台前藝人的例子,幕後工作人員失業的就更多了。

  鄭則仕就曾經說過,多虧港片衰落的年代,有王精可以每年開十多部戲,才有那麼多兄弟有飯吃。不然的話,大家都得轉行了。

  夏天推動三地合作的目的,就是為了幫這些人找碗飯吃,避免他們被餓死。

  另外,內地、香港、台灣的交流,也有助於內地娛樂圈的發展。

  ……

  前世,港台兩地對於內地娛樂圈發展,起了很大的助力。

  早期時候,內地娛樂圈的大筆資金,都是來自於台灣和香港。

  比如,姜汶那部大名鼎鼎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就是由香港投得資;張義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是台灣人投資,台灣知名導演侯孝賢擔任的監製;陳愷歌執導的《霸王別姬》、《風月》,用得是香港湯臣影業的資金……

  另外,三地的交流,還開闊了內地文藝工作者的視野,激發了他們的創作熱情。

  比如,九零年代,兩部歷史戲說清宮戲《戲說乾隆》和《戲說慈禧》的熱播,就在內地掀起了清宮劇的熱潮。

  《宰相劉羅鍋》、《康熙微服私訪記》、《鐵齒銅牙紀曉嵐》等,都是受這些戲的啟發而製作的。而投資《戲說乾隆》和《戲說慈禧》的製作公司,正是來自台灣的飛騰影視公司。

  而內地的武俠劇、動作片的幕後,更是離不開港台的武術指導。比如大名鼎鼎的《水滸傳》,就是由八爺袁和平做得武術指導,因此打戲看起來才那麼過癮。

  內地的綜藝節目,在早期的時候,也多虧向港台學習取經,才能夠在短短幾年之內,就已經達到了非常出色的水準。甚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連港台兩地的觀眾,都爭相觀看內地的綜藝節目。

  所以,三地的交流,不僅有利於港台,同樣也有利於內地,這也是夏天大力推動合作的原因。

  ……

  “對了,張小姐,有個人我希望你能夠幫我找一下。”夏天又說道。

  “好的,不知夏天說得是哪個人呢?!”張愛嘉一聽,連忙點頭問道。

  “她的名字叫林麗慧,應該是一位舞蹈演員,昨天我在台視綜藝節目《龍兄虎弟》中看到她了,她正在幫蕭嬙小姐伴舞。”夏天向她解釋道。

  張愛嘉掏出小本,仔細的記了下來,“夏先生,找到她之後,又該如何呢?”

  “嗯,找到她之後,把她送去香港拍電影吧。”夏天吩咐道,“我覺得她很有眼緣,應該能成為一棵好苗子。”

  “噢?!”張愛嘉一聽,登時對這位林麗慧小姐好奇起來。

  不知道她究竟是長得多麼漂亮,多麼有氣質,居然會讓夏天一眼相中。這還真是讓她蠻好奇的。

  “我知道了,夏先生。”張愛嘉隨即點點頭道。

  “嗯,另外,你知會一下媒體,以後我不希望有人用‘台灣第一美女’做噱頭。”夏天又吩咐道。

  張愛嘉疑惑的眨了眨眼睛,隨即恍然大悟。

  台灣女人之中究竟誰最美,恐怕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不盡相同。

  但如果在香港問誰是最美港姐,傳媒都會異口同聲的說是朱靈靈。因為朱靈靈是香港豪門霍家的兒媳,比那些還在娛樂圈打拚的佳麗地位高得多了。

  所以,哪怕朱靈靈顏值不是最高,比不上鍾楚紅、張蔓玉、鄭雯雅、趙雅芷,但是媒體依舊把“最美港姐”的頭銜頒給她,而且即便到現在都還沒有轉給他人。

  王柤賢同是台灣人,也同是大美女,而且無論老公還是娘家,都是一方首富,可以說是富貴之極。

  台灣第一美女,自然也就非她莫屬。

  如果還有人敢自稱“台灣第一美女”,那擺明就是沒把她放在眼中,自然也就惹得人家老公不爽了。

  “好的,我知道了,夏先生。”張愛嘉點點頭笑道,心想夏天還真是個寵妻狂魔。
Babcorn 發表於 2018-12-23 21:29
2613【收購滾石】

  “對了,夏先生,您現在還有興趣入股滾石唱片公司麼?”張愛嘉期待的問道。

  “滾石?!”夏天一愣,隨後疑惑的問道,“它怎麼了?經營陷入困境了?還是老闆投資失利了?”

  “是這樣的,滾石唱片這幾年發展有些不順利,公司內部管理混亂,造成了人才的大量流失。再加上國際唱片巨頭紛紛湧入台灣,使得唱片業競爭日益加劇,以及去年爆發的經濟危機,使得滾石唱片最近狀況不佳。”張愛嘉解釋道。

  夏天聽完她的解釋之後,點了點頭。

  ……

  香港、台灣一直都是華語樂壇的兩大中流砥柱。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港台兩地長期受歐美日等主流音樂圈的熏陶,對歐美日的音樂潮流是亦步亦趨,有樣學樣。

  比如六零年代,香港興起組BAND風,就是因為披頭士樂隊訪港激發的風潮。香港一代目歌神許貫傑,當時就是趕潮流,成立了蓮花樂隊,跟小夥伴們每天在樓道口練歌,還留起披頭士一樣的長發,結果被老爸趁他晚上睡覺時,全給剪了。

  八零年代,台灣推出男子偶像組合小虎隊。這也是向扶桑傑尼斯事務所取經,仿照的是當時扶桑當紅組合——少年隊。

  至於從歐美日歌壇拿來的歌,就更多得數不清了。香港一代目歌神許貫傑,就有很多歌曲是由貓王的歌曲改編而來。

  扶桑歌手中島美嘉,更是被稱為是“一人養活半個華語樂壇”。當然這是誇張的說法。華語樂壇的創作人才並不少,跟中島美雪相提並論的人物,也是大有人在。

  因為學習歐美日的先進經驗,所以港台兩地從六零、七零年代,就已經建起了比較完善的音樂產業,從歌曲創作、人才挖掘、偶像包裝、宣傳營銷等各方面,都已經做得非常之好,並因此推出了許多影響極大地人物。

  比如享受十億掌聲的鄧儷君、帽子歌後鳳菲菲、情歌王子劉文正、青蛙王子高陵風、一代目歌神許貫傑、歌後徐曉鳳、百變天后梅妍芳……

  其中的滾石唱片,絕對稱得上是華語樂壇的佼佼者,它捧紅的歌星數不勝數。羅達佑、李綜盛、周華健、張忻哲、任賢其、林依蓮、蘇慧倫、莫紋蔚、劉若瑛……

  巔峰時代,就連程龍、張國容、楊子瓊、林清霞等人,都跟滾石唱片合作推出過自己的歌曲或專輯。

  不過最近幾年來,滾石唱片的經營卻並不好。

  一是因為競爭加劇的關係。

  隨著香港、台灣、中國大陸、星馬泰等大中華區的經濟發展,華語歌曲的銷量越來越高,像張雪友、張國容、譚詠麟、梅妍芳、劉德樺、黎銘等歌壇天王、天后的唱片常常都能夠賣到幾十萬乃至上百萬張。

  這一銷量,即便在美國,都算得上非常不錯的成績了。因此越來越多唱片巨頭,想要進入華語樂壇發展,藉機分一杯羹。像華納唱片就在去年時候,收購了台灣另一唱片巨頭飛碟唱片。

  巨頭的湧入,給滾石唱片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因為巨頭的資金更充足,實力更強橫。它們在宣傳營銷、偶像包裝、唱片製作方面,能夠提供更多的資源,這是滾石唱片所不能比的。

  最重要的一點是,巨頭開出的大額支票,也讓滾石的歌手們蠢蠢欲動。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

  而為了能與巨頭們抗衡,滾石唱片只能夠將旗下的子廠牌、工作室等予以合併,進行資源整合,希望能夠把“拳頭”握起來打人。

  但在資源整合時,不可避免的會損害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比如歌手有自己的工作室,那就可以出自己喜歡的唱片。

  但是工作室被合併之後,歌手要出唱片必須經過公司,而公司的定位跟歌手的定位是不同的。

  公司的目的是賺錢,而歌手的目的則有很多,或為了轉型,或因為喜好,或為了藝術……很多時候,兩者的訴求是南轅北轍的。

  比如歌手范曉萱,早期的形象是“小魔女”,唱著《健康歌》、《我愛洗澡》等低幼歌曲而走紅的。但其實范曉萱並不喜歡那種風格,她骨子裡其實是個搖滾女孩兒。因此,范曉萱之後跟唱片公司鬧掰,自己成立工作室,開始只做自己喜歡的搖滾專輯。

  羅達佑當年自己成立工作室,也是因為不滿滾石唱片,認為兩者所走的路不同,所以才從公司出走的。

  因此,滾石唱片的合併,引起了大量的不滿。而合併還導致公司管理混亂,決策失誤,使公司不僅沒有通過合併而增強,反而因此而變得搖搖欲墜。

  再加上經濟危機之下,唱片銷量也是大受影響。

  像台灣唱片在東南亞地區向來都有不俗的銷量,比如周華健、趙傳、伍佰、張忻哲、陳淑華等等,在東南亞地區也是頗受歡迎的歌星,唱片銷量都有十幾乃至幾十萬張。而每年台灣在星馬泰等地舉辦演唱會也多達百餘場,師唱片公司最大的收入來源之一。

  但因為經濟危機的緣故,很多消費者在收入下跌,失業破產的時候,對於娛樂的消費自然也是能省則省,因此唱片銷量、演唱會門票銷量乃至商業性演出活動都大幅減少,這也同樣重創了唱片公司收入。

  因此外有追兵,內有內患,再加上大環境又變差,使得滾石唱片這兩年的經營狀況並不太好,甚至可以說是風雨飄搖。

  ……

  而就在幾年前,夏天收購滾石唱片時,它還傲的拒絕了他伸出的橄欖枝呢。

  因為那會兒的滾石,正是兵強馬壯,兵精將勇的時候,同飛碟唱片一起,制霸台灣唱片業。每年台灣音樂排行榜十大最暢銷專輯中,起碼有八張是被他們兩家壟斷的。

  也因此滾石高層自然沒興趣出售公司,把這只會下金蛋的雞賣掉。

  沒想到風水輪流轉,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如今的滾石唱片,卻是期盼夏天能夠不改初心,繼續收購它了。
Babcorn 發表於 2018-12-23 21:29
2614【三成股份】

  “我可以收購滾石唱片,不過要確保收購之後,滾石能夠轉危為安,重新煥發生機活力。不然的話,那除了曲庫之外,就沒什麼價值了。”夏天向張愛嘉道。

  滾石因為整合不利,而導致內部管理混亂,人心思變,惶惶不安,很多天王級的歌星都要出走,這可不是什麼好事情。

  要知道,這些歌星都是公司的聚寶盆、搖錢樹,每走一個,對公司都是重大損失。如果走得七七八八,那滾石的價值可就大打折扣了。

  “滾石現在之所以陷入混亂,主要就是資源不夠分配,所以你爭我搶,扯皮的厲害。如果夏先生能夠入股,給他們充足的資源,那他們自然不用爭搶了。”張愛嘉分析道,“那公司內部的混亂自然也就可以平息了。

  再說,誰都知道‘大樹底下好乘涼’的道理,以夏先生您在娛樂圈的地位,那些歌星想投靠都來不及,又怎麼會想得到跳槽呢?”

  ……

  夏天聽她這麼說,覺得也有些道理。

  很多公司內部管理混亂,都是因為爭搶資源的緣故。為了避免內耗,聰明的公司往往都會採用“分而治之”的策略,幫著這些人才半獨立出來,給他們這些人投資,由他們自己去管一攤。

  這樣一來,每個人都成了一方諸侯,都管一方的事情,要爭也是跟自己爭,公司內部的紛爭自然也就弱了許多。

  如果那人辦事得力,將子公司發展的很好,那麼母公司也能跟著分錢。相反,如果那人經營不當,將子公司折騰垮了,那麼母公司的損失也在可控的範疇內。

  像娛樂圈,越來越多影視公司幫自己的藝人成立工作室,讓他們自己做老闆,自己聘請團隊,自己打理自己的演藝事業。避免這些藝人在公司爭來奪去,互相傾軋。

  像騰迅、白度、阿里、網易這樣的大公司,為了避免公司內耗,也會成立很多項目,讓每個人各負責一攤。

  幹得好,公司獲利;幹不好,損失也不會太大。像搜豿、薇信、白度外賣、網易雲音樂等等,都是這樣誕生出來的。

  滾石之前為了避免藝人之間的競爭,所以才幫他們成立子廠牌、工作室,讓他們自己負責自己那一攤。

  這樣一來,既避免了藝人們為了爭“一姐”、“一哥”而反目,而且也客觀上刺激了藝人們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願意更用心的製作專輯,對公司而言自然都是有好處的。

  但是現在,滾石又因為要整合資源的關係,將這些子廠牌、工作室都收回來,這可就極大損害了藝人們的權益,也難怪很多藝人都心中不忿,琢磨著要跳槽了。

  而他一旦入主滾石,那麼滾石的資源就不缺了,也就不必再跟藝人們搶飯吃。這樣一來,還按之前的模式來走,那這場因整合而引起的風波,自然也就煙消雲散了。

  而且張愛嘉說得對,以他在娛樂圈的地位,的確是有大把人投靠他都來不及。如果得知他要入主滾石,相信滾石的歌手應該不會再想跳槽。畢竟背靠大樹好乘涼。

  “那好吧,那你幫我談吧,看看他們需要多少錢,如果合適的話,那我就把它買下來。”夏天隨後向張愛嘉說道。

  張愛嘉點了點頭,“我知道了,夏先生,我會幫您去談得。”

  ……

  同張愛嘉聊完之後,夏天回到了王家。

  一天之後,張愛嘉向他回報,滾石的高層願意向夏天出讓三成股份,但並不準備出售整個公司。得知這一消息,夏天是有點失望的,他原本還以為能把滾石一舉拿下呢。

  滾石雖然現在的形勢大不如前,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它依舊是台灣唱片業的霸主。而且,即便二十年後,滾石唱片垂垂老矣,但是它那龐大的曲庫,依然非常值錢。

  滾石舉辦紀念演唱會時,會場依然是座無虛席,每首歌都能夠引發觀眾共鳴。因為它代表了一個時代,代表了一個時代的人的記憶。

  所以,滾石唱片很值錢,很有投資的價值。

  不過,現在它只想讓出三成股份,這讓夏天多少有點失望。

  因為他投資,向來都是喜歡拿到控股權。這一方面能夠將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也方便他操縱。

  要知道,凡是他投資的項目,全都是大賺特賺錢的。比如智能手機、芯片設計、芯片製造、能源電力等等。既然賺錢,夏天當然希望自己能夠獨享利潤。

  而且,很多項目的風險性是很大的,如果夏天不能夠控制的話,那項目隨時可能失敗而賠錢。

  比如哥倫比亞影業就是因為他的指點,不僅避免了好幾部容易導致巨虧的電影,而且還因為投拍了好幾部賺錢的電影,才從窮到要破產搖身一變,成為全好萊塢最賺錢的電影公司的。

  滾石唱片現在只出三成股份給他,這就代表著他沒權力對滾石公司內部事務進行干預。說白了,滾石只是希望拿到他的錢,緩解一下現在的危機罷了。等到這個難關過去之後,他依舊會被排斥在滾石之外,跟沒投資其實差不多。

  “只讓出三成股份,未免太少了些。”夏天皺著眉頭向張愛嘉道,“起碼也要過半才好。”

  “夏先生,請您理解他們的心情。滾石唱片,是他們費了很大力氣才發展到如今的,如果不是實在走投無路,他們又怎麼願意出售呢?”張愛嘉勸夏天道。

  滾石唱片從七六年開始創辦,最早是一本音樂雜誌,介紹最新的歐美流行音樂。四年之後,滾石唱片才推出了第一張專輯。

  因為當時剛好趕上台灣民歌風潮,所以滾石唱片推出的新人歌手潘越雲、李麗芬、羅達佑、張愛嘉等一舉爆紅,也讓滾石唱片超越歌林、海山等老牌唱片公司,成為台灣唱片界的新秀。之後又辛苦經營了十幾年時間,方才有滾石現在的霸業。

  如今,雖然是遇到了一點困難,但滾石高層並沒有完全死心,以為只是暫時的坎坷而已,所以他們自然是不願意把公司打包出售的。只是希望能夠引進外資,幫他們渡過眼下的難關。

  “那好吧,看在你的面子上,三成股份就三成股份。”夏天點點頭道。
Babcorn 發表於 2018-12-23 21:29
2615【拭目以待】

  夏天隨後以四億台幣價格,拿下了滾石唱片三成股份。

  這則消息傳出之後,在台灣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滾石唱片雖然最近兩年因為公司整合不利而陷入混亂,很多大牌歌星都三不五時被爆要跳槽,發行的唱片銷量也跌了不少,但畢竟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現在它依然還是台灣唱片界的翹楚。

  而夏天更是了不起,全球唱片業的霸主。哥倫比亞唱片、環球唱片,兩家世界級的唱片公司,如今都在他的手中。

  現在滾石唱片得到他的入股,那對它的業務發展是非常有利的。

  一則,滾石唱片得到夏天的資金支持,對緩解公司最近的財務危機,是大有幫助的。而且資金充裕,對於公司運營、專輯製作、包裝營銷等也是好事。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有錢能使鬼推磨。

  二則,滾石唱片有機會與環球唱片、哥倫比亞唱片這樣的唱片業巨頭合作,那對提升滾石唱片的唱片製作水平是大大有力的。

  環球唱片、哥倫比亞唱片,都是唱片業的霸主,成立至今已有百年光景。在唱片的製作、營銷、發售等方面,要比滾石唱片積累更多經驗。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

  滾石唱片若能與這兩家國際級的大公司合作,那對它而言,無疑是一個提升自我的好機會,學到一點就能夠收益終身了。

  三則,夏天除了擁有唱片公司之外,還擁有遍佈全球的傳媒集團。香港的亞視,台灣的天下,東南亞的雪諾衛視,美國的CBS電視台、雪諾傳媒,以及遍佈全球的衛星電視節目……

  滾石唱片在由他入股之後,很可能借助他手中的媒體進行宣傳營銷。不說在全球範圍內,會產生多大的影響,單是亞視、天下和雪諾衛視三家傳媒,就能讓滾石唱片的歌曲響徹東亞。

  而對於音樂來說,宣傳渠道是非常重要的。在八零、九零年代,一位歌手如果能登上春晚,那一輩子吃喝都不用愁了。

  張明慜在春晚登台之前,在香港基本是籍籍無名。但春晚之後,他立刻就成為紅遍大江南北的大牌歌星,單是歌迷來信就裝了好幾大麻袋。

  這就是媒體的力量。

  夏天手中的傳媒,雖然不如央視權威,但覆蓋面卻是極廣的。亞視在香港、天下在台灣,收視率都非常高。

  而雪諾衛星電視,在亞洲地區的多個國家和地區落地,像星馬泰、香港、台灣、印尼、非律賓、南韓、茚度、斯里蘭卡、中國大陸的珠江三角洲地區等等,雖然收視並不太高,但覆蓋的人口數量卻是非常廣的。

  尤其中國內地對境外廣播嚴格限制,但雪諾衛視依然能夠落地,單是這一點就讓全球各大傳媒望塵莫及。

  也因此,一旦滾石唱片借助夏天手中的傳媒,那麼它的唱片勢必行銷全東亞乃至全球。到時候,賺得錢何止翻倍。

  四則,夏天手中不只有唱片公司、電視台,而且還擁有全球數一數二的電影公司。好萊塢兩大巨頭環球影業和哥倫比亞影業都在他手中,而天下製作也被譽為是好萊塢第七大巨頭。這樣一來,但是好萊塢一半江山就在他手中了。

  另外,夏天在香港、台灣、內地、南韓、星馬泰也都擁有自己的製作公司,論規模,堪稱世界第一。

  而華語圈的藝人,都是走影視歌三棲路線的。像梅妍芳、劉德樺、張雪友、許貫傑、譚詠麟、周傑輪、F4、林致潁、小虎隊等等等等,演而優則唱,唱而優則演,在歌星、演員之間自由轉換。

  不僅拓展了自己的演藝事業,而且還賺到了更多的錢。像許貫傑出演《最佳拍檔》,片酬就要兩百萬港幣,還要再加上扶桑的賣埠花紅。

  而夏天手中的影視公司,正方便藝人們轉型。像他旗下天豐唱片的簽約藝人,也大多都是在電影、電視中出頭露面,既獲得了更多的曝光度,同時也賺到了更多的錢。

  藝人進演藝圈,甭管口號喊得多麼響亮,為了夢想,為了藝術,本質上都還是為了“名利”二字。

  夏天手中的影視公司,正可以讓他們獲得更多的名和利。如此一來,這些藝人們還不對他俯首帖耳麼?而滾石唱片也可以借此賺取更多的錢。

  ……

  總而言之,夏天入股滾石,對它而言都是好處多多。

  也因此,在消息報導出去之後,滾石唱片的聲勢大漲,一洗之前的頹勢。

  很多人都看好它未來的發展,就連原本想要跳槽的藝人,這會兒也都不再蹦跶了。

  畢竟,其他唱片公司再好,現在也不能跟滾石比了。

  就算是被華納收購的飛碟唱片,如今也比不上滾石。畢竟華納雖然也是好萊塢巨頭,也是世界級音樂巨頭,但相比夏天還是差了好大一截兒。

  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看好滾石的發展。

  因為滾石並不完全是夏天旗下的產業,所以它能夠獲得多少資源支持,其實都還是一個未知數。

  更何況,夏天自己也有唱片公司,而且唱片公司實力也不弱。

  一個是親生子,一個是干兒子,夏天總不可能一碗水端平,對滾石這個乾兒子,也不留餘力的力捧的。因此現在說滾石搭上夏天這只鯤鵬,想要一飛衝天,未免言之過早。

  這一說法,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可。

  因為夏天之前也入股過一些公司,像台灣多家電子廠都有他的股份。但除了技嘉、台積電等控股公司外,其他電子廠並沒有獲得多少資源傾斜。

  他們依舊是需要自己努力奮鬥,才能夠獲得天下科技的訂單的,而不像技嘉,完全得到天下科技的資源支持,在研發、生產、銷售方面都大佔便宜。

  因此滾石唱片還真未必能獲得多少夏天的資源支持,很可能這次入股就是一錘子買賣罷了。在入股之後,夏天有很大可能不會對滾石唱片有任何作為,放任它自生自滅。

  如果是那樣的話,滾石未來如何發展,還未可知,一切都得要拭目以待。
Babcorn 發表於 2018-12-23 21:29
2616【仙人指路】

  對於滾石唱片未來的發展,夏天的確是沒有太多關注。

  畢竟他只是持有三成股份的小股東,而不是控股股東,自然沒有必要為滾石唱片操心受累。

  不過他還是給滾石唱片指了一條路,“未來的音樂潮流是R&B和電子舞曲,以及年輕貌美的青春偶像組合。”

  八零、九零年代,華語音樂圈比較流行的音樂類型就是POP,也即是流行音樂。

  其實流行音樂並不是一個準確的概念,所有音樂類型只要能夠獲得大眾認可,都可以被稱為是流行音樂。比如迪斯科、節奏布魯斯、爵士樂、搖滾樂、雷鬼、嘻哈等等。

  但流行音樂卻又不像搖滾、迪斯科、雷鬼、嘻哈,有那麼強烈而鮮明的特色。總體而言,流行音樂就是博采眾長,從各種音樂類型中吸收精華,進化而成的比較附和大眾審美需求的通俗歌曲。

  不過大眾審美是日益變化的。而流行樂唱了幾十年,觀眾們聽也都聽厭了,所以未來的音樂潮流,是節奏更加新穎,更加刺激的R&B和電子舞曲。

  R&B又名節奏藍調,四零年代就已經在美國黒人社區誕生出來。它的特點就是節奏新鮮,音質多變,長於抒情,在早期甚至有“節奏怨曲”之稱。

  R&B在誕生之初,並不太受聽眾歡迎。當時最受歡迎的音樂類型是搖滾,R&B直到九零年代才引起唱片界的注意。在此之前,它一直被誤會是搖滾樂、靈魂樂和福音音樂。

  R&B音樂在被業內認可之後,很快就迎來爆發期。當時歐美誕生了大量演唱R&B音樂的歌手,比如亞瑟小子、R.  Kelly、惠特尼·休斯頓、瑪利亞·凱麗等等。

  而這股風潮刮到華語樂壇之後,也誕生出了像陶蟄、周傑輪、王力閎、胡顏斌等歌手,並且還引領了華語流行樂的新風潮。

  ……

  電子舞曲,源於七零年代盛行一時的迪斯科舞曲。在經過二十餘年的發展變化之後,音樂類型逐漸豐富,並因此誕生了諸多流派,如HOUSE、Techno、  jungle、  drum  &  bass、EDM  Trap、Hardcore……各具特色。

  早期的電子舞曲在美國並不受歡迎。因為電子舞曲的誕生是在歐洲,它跟歐洲的CLUB文化相關聯,所以誕生之後就非常之火。

  而電子舞曲,七零年代,在美國短暫紅過一陣。當時,美國好萊塢還拍了好多部歌舞片,比如大受歡迎的《油脂》、《週末夜狂熱》等等。主演約翰·屈伏塔還因為被稱為“舞王”,就連裡跟總統都在百宮親切接見過他。

  但到了八零年代,迪斯科在美國就急速冷卻了。因為迪斯科舞曲的變化不多,它以4/4拍為主,具有強勁的節拍,並且每一拍都很突出。

  基本上,所有歌曲只要按照這個節拍,都可以改編成迪斯科舞曲。前世,網上那些流行歌曲的嗨版、DJ版,就是這麼製作的。

  正因為它的變化不多,太過簡單,所以很容易令人產生審美疲勞。在競爭壓力巨大的美國音樂市場,它自然就很快過氣了。

  直到零零年左右,隨著電子舞曲的演變,各種音樂流派層出不窮,它也變得越來越豐富多彩,又重新獲得了美國民眾的認可。

  ……

  南韓的偶像組合,也多是走電子舞曲風,載歌載舞。

  因為節奏明快,舞姿矯健,顏值靚麗,所以很受年輕人的歡迎,以致在東亞乃至全球,都颳起了一陣韓流旋風。

  其實南韓偶像組合的出爐,是順應當年樂壇流行的組合風。像後街男孩、超級男孩、男孩地帶、辣妹組合等等,在當年都曾經紅極一時。

  不過這種組合的風格是Teen-Pop,也即是說吸引的是十幾歲,春情懵懂的青少年。這個階段的人正處在荷爾蒙高速分泌期,容易衝動,容易蠱惑,但同時又非常的善變。

  在後街男孩當紅的時候,有成千上萬的歌迷整天什麼都不干,完全是追著後街男孩跑。他們的每場演唱會,哪怕是在海外,她們也義無反顧的去聽,去看。

  而南韓偶像組合HOT當紅的時候,隊長文熙俊的家門口天天都有粉絲守在那兒,直到深夜都不肯離開,希望能夠見偶像一面。

  對偶像的痴迷程度,可見一斑。

  不過teen-pop組合並不能紅太長時間,因為粉絲總會長大的,一旦長大之後,思想轉變,自然就脫粉了。即便依然喜歡那些人,但也不會像年少時候那麼痴狂,為了追星就奮不顧身。

  而新一代的青少年,口味轉變,通常不會喜歡幾年前的偶像組合。就像八零後喜歡的《天龍八部》是黃日華版的,而九零後喜歡的《天龍八部》,通常則是胡軍版的。

  因此即便是後街男孩這樣的男孩團體皇上皇,幾年之後也一樣過氣,不復當年的風光。

  但即便偶像組合的演藝生涯很短暫,但在輝煌時期卻也真的不少撈錢。

  像後街男孩的唱片最高銷量達到三千萬張以上,是全球最熱賣的專輯之一。而且環球巡迴演唱會唱了一場又一場,賺得錢數以億計。

  南韓的偶像組合也很賺錢,像BIGBANG、東方神起、superjunior、EXO等等,不僅出唱片賺錢,開演唱會賺錢,拍廣告賺錢,就連跟粉絲簡單見一面,唱一兩首歌就能賺幾百萬。

  其實搞偶像組合並不難,台灣當年的小虎隊、F4、飛輪海、SHE等都非常火。只不過,台灣的唱片公司太過短視,沒有建立起像S&M、YG、JYP等經紀公司施行的練習生培養體系,導致台灣的偶像組合總有點青黃不接的感覺。

  而且台灣的偶像組合,雖然顏值還不錯,但因為缺少技能培訓,所以往往只有顏值,卻沒有其他的才藝本事。

  像F4、飛輪海、5566等,要麼唱功不行,要麼跳舞不行,要麼唱歌跳舞都不行,短板多多。

  粉絲雖然被他們的顏值吸引而來,但他們卻沒有才華將粉絲留住。因此他們的人氣流失的很快,甚至都還沒有建立起人氣,就已經失敗了。

  相比起來,南韓的很多偶像組合,就是從小學時代就接受藝能培訓。唱歌、跳舞、才藝、綜藝、儀態、表情管理等等,再優中選優,培養出的組合色藝雙全,自然容易吸引人。

  所以要想捧偶像,也不是件容易事。
Babcorn 發表於 2018-12-23 21:30
2617【偶像培養模式】

  夏天給滾石唱片留下了“最高指示”,對於張愛嘉打理的天下唱片公司,他也給出了自己的指導意見,那就是在選秀歌手上做文章。

  前世,華語樂壇衰落的非常厲害。

  進入到一零年之後,除了老牌歌手如周傑輪、王斐、張雪友、陳逸迅等人之外,華語樂壇基本沒有誕生新的王者。而且也缺乏像黃霑、顧嘉輝、小蟲、李綜盛這樣極富才華的詞曲創作人。

  而在這個沒落的華語樂壇上,比較亮眼的新人,要麼就是仿照日韓樂壇而捧出的中國偶像,要麼就是通過綜藝選秀活動脫穎而出的歌手。

  前者最好的例子無疑是TFBOYS,他們剛開始出道的時候,幾乎是一片群嘲之聲,甚至被罵是“淘糞男孩”。但經過幾年的發展之後,如今的TFBOYS已經成為內地娛樂圈頂級流量明星。

  而後者最好的例子,莫過於通過《超級女聲》而走紅的李宇椿、周筆昶、張靚縈等人了。雖然《超級女聲》已經過去十年,但是她們幾人在歌壇的人氣依舊不減。

  台灣的《超級星光大道》選出的蕭敬縢、林尤嘉、盧學叡等等,也是台灣樂壇最近幾年最閃亮的幾顆新星。

  ……

  仿照日韓模式推出的偶像組合,在成本上是非常高的。因為要將幾個素人推到觀眾面前,讓人們認識他們,接受他們,喜歡他們,以致為他們痴狂,這個難度還是非常大的。

  一般情況下,要至少花費兩到三年時間,還需要不斷的投入,不斷的炒作,才有可能將他們捧紅。

  TFBOYS成軍之後,都是用了兩年時間,才慢慢獲得大家認可的。而在此期間,經紀公司為了捧他們也是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

  S&M是南韓最成功的經紀公司之一,由它推出的少女時代、superjunior、EXO等組合,同樣也是經歷了一番波折之後,用了一兩年的時間才獲得認可。

  更不要說,在將他們推出之前,S&M在練習生選拔、培訓、淘汰等方面,又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了。

  而像扶桑傑尼斯事務所的藝人們,也都是很小時候就做練習生,接受各種藝能培訓,並為前輩們伴舞、和音、出演綜藝節目和電視劇,慢慢的積累人氣,等人氣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後,在正式組團成軍。

  可以說,日韓的偶像模式,是需要持續不斷的投入,最終才能夠得到成品的。而這個過程,少說也要四五年的時間。

  就像S&M推出的女子天團少女時代,門面之一的鄭秀妍就在公司做了七年練習生,隊長泰妍做了四年的練習生,sunny李順圭在父親公司學了九年,權侑莉訓練了六年……

  正是經歷了這麼漫長的練習生生涯,才讓她們顏值一流,唱跳俱佳,儀態端莊,氣質突出,用一句古語來形容,那就是“色藝雙絕”。

  不過,這種偶像培養模式在內地面臨著很大的挑戰。

  ……

  一是中國自古至今都有“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樣的人才培養理念,所以更多家長希望孩子能夠專心學業,而不是發明星夢跑去當練習生。

  要知道練習生都是從小做起,十幾歲的孩子就要每天不斷練習唱歌、跳舞、儀態等,佔用的時間和精力是非常大的,勢必會耽誤學習。畢竟不是誰都是學霸,能夠完美平衡課業和練習。

  中國家長為了避免影響孩子學業,連早戀都是極力打壓的,就更不要說讓他們花這麼多時間、精力做練習生了。

  而日韓的家長之所以不干涉,甚至還主動送孩子當練習生,則是因為這些國家都已經是發達國家,階層固化。平民階層想要實現階層逆襲,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難的事情。

  所以與其上幾年學,最後也找不到好工作,倒不如送去當藝人。如果能紅固然是好事,不紅也無所謂了。

  二是中國的音樂工業體系並不完善,而且相關琺律琺規不完善,商業信用度非常低。

  這一方面導致中國的經紀公司沒有合適的渠道推自己的練習生,一方面好容易培養成功的偶像明星,卻可能在爆紅之後立刻跟公司解約,讓經紀公司雞飛蛋打。

  在日韓,經紀公司和電視台都是有密切合作關係的。

  比如傑尼斯事務所跟富士電視台合作《SMAP×SMAP》綜藝節目,這檔節目播出了十八年,創下了極高的收視率。傑尼斯事務所的藝人和練習生們,也通過這一綜藝節目頻頻亮相,積累了不小的人氣。另外,還有像《交給嵐吧》、《新堂本兄弟》等等等等。

  S&M經紀公司在少女時代出道前,也跟MNET電視台合作推出《少女上學去!》,記錄少女時代初期出道時的經歷。

  隨後,少女時代跟MBC電視台合作《恐怖電影製片廠》、跟KBS合作《hellobaby》,跟JTB合作《少女時代與危險少年們》……

  除了這些專屬綜藝節目之外,少女時代成員還頻繁活躍在其他綜藝節目中,比如《家族誕生》、《兩天一夜》、《無限挑戰》、《強心臟》、《青春不敗》等等等等。

  通過跟電視台的密切合作,經紀公司的藝人們獲得了流量,而電視台也博得了收視率,可以說是雙贏的結果。

  但中國的電視台是不可能跟娛樂公司有如此緊密的合作的。不提別的,單是廣電就不會允許,限娛令也不是一紙空文。

  偶像們缺少曝光的渠道,自然難以走紅,也難以為經紀公司帶來回報,所以中國的經紀公司想仿照日韓來運行,是根本不可能的。直到一零年之後,隨著網絡平台的建立,才讓經紀公司看到了一線生機。

  而中國的琺律琺規不完善,也給經紀公司和藝人帶來很大的麻煩,雙方之間的權利義務都沒有辦法清晰界定,所以雙方都覺得自己是吃虧的。

  再加上社會風氣,對於商業違約並不以為意,普遍信用偏低,也使得經紀公司也好、藝人也好,都拿違約不當一回事。就像今年,火箭女孩剛剛成軍,隊內最紅的三人就立刻宣佈要退出。而藝人被經紀公司勒索天價贖約的新聞,也是絡繹不絕。

  ……

  所以夏天幫滾石指點的這條路,並不好走。

  而他指給張愛嘉的那條路,卻是最穩妥的。
Babcorn 發表於 2018-12-28 11:33
2618【選秀優勢】

  通過選秀活動來選拔人才,古已有之。

  古代時候,青樓妓館就有選花魁的活動。而選美比賽,也很早就出現在了西方的宮廷之中。

  進入近代,選美更進入到了商業化運作,像世界小姐選美、美國小姐選美、香港小姐選美、亞洲小姐選美……花樣繁多。就連八零年代,中國內地剛剛改革開放,廣洲就舉辦了羊城小姐選美。

  由此可見,可見選秀真的是由來已久,而且還是備受關注的。

  進入到現代,很多國家和地區的娛樂圈,都通過選秀活動來選拔演藝人才。

  比如台灣電視台從七零年代,就已經創辦了選秀性質的“五燈獎”。像張慧妹、吳綜憲、蔡秦、蘇銳等,都曾經參加過這檔綜藝節目。

  香港的TVB電視台也從七零年代起開始舉辦港姐選美,很多演藝圈優秀人才,都是通過這一渠道被發掘出來的。比如張蔓玉、鍾楚紅、李嘉昕、趙雅芷、袁詠藝、周海湄、蔡少芬、梁曉冰、翁美菱等。

  而張國容、譚詠麟、梅妍芳等歌壇巨星,也是通過參加選秀性質的活動脫穎而出的。

  美國娛樂圈也有《美國偶像》、《X元素》,英國也有《英國達人秀》,內地也有《超級女聲》、《中國好聲音》……

  ……

  選秀活動之所以這麼受歡迎,其實是迎合了人們喜歡看熱鬧,同時又憐貧惜弱的心理。

  人都喜歡湊熱鬧,不只國人喜歡,外國人也喜歡。足球、籃球、乒乓球、橄欖球、網球、拳擊、格鬥、摔跤等比賽之所以有那麼多觀眾,就是它們極富對抗性。你爭我搶,你來我往,非分出個輸贏不可。

  而選秀活動自然短不了比賽、競爭,像《超級女聲》當年最火的就是PK戰,每輪PK都是動人心弦。

  這些富有對抗性的環節,使得選秀節目迎合了觀眾們看熱鬧的心理,自然也就有那麼多觀眾願意收看了。

  另外,觀眾也都有同情心。看到選手們從底層選秀開始,跌跌撞撞,磕磕巴巴,波折不斷的邁向成功時,觀眾會不由自主的對他產生同情心。

  而同情心會很快轉化成為對選手的支持,而且轉化的效率是非常高的。

  像地鐵上某些職業乞丐,故意打扮的缺手缺腳,破衣爛衫,淒慘之極,目的就是喚醒民眾的同情心。惻隱之心一起,民眾自然掏錢。一位職業乞丐一個月能賺兩三萬,由此可見,同情心有多麼的值錢。

  所以為了爭取觀眾的同情心,選手們還會主動講述自己的“悲慘人生”,什麼“父母雙亡”,什麼“身殘志堅”,什麼“追逐夢想,不被人理解”等等等等。

  如此一來,觀眾的同情心就更加氾濫,為他獻上支持也就理所當然了。

  像今年的《創造101》,為了幫孟美琦妹子C位出道,她的粉絲共集資了一千兩百萬人民幣。

  憑藉《我型我秀》和《超級男聲》出道的張尐為了與老東家尚騰娛樂解約,也曾向粉絲募捐了百萬人民幣。

  ……

  另外,最重要的一點是,觀眾收看選秀節目,支持自己的選手,還能夠獲得一種滿足感。

  扶桑娛樂圈對於偶像的定義是——偶像是販賣夢想的人。

  通俗來說,粉絲將自己無法實現的夢想交付給偶像,偶像則為了滿足粉絲們的夢想而奮鬥。

  所以扶桑的偶像是不允許有醜聞的,像未成年人吸菸、喝酒就屬於滔天大罪,必須要雪藏甚至辭退的。

  而偶像談戀愛也被視為禁忌,AKB48的峰岸南因為戀情被曝光,為了取得粉絲的諒解,她不惜剃光了自己的頭髮。

  而為了拉近粉絲與偶像之間的距離,讓粉絲對偶像更容易產生代入感,扶桑的偶像通常都只是比普通人略漂亮一點,不會太帥氣、太美豔,以致讓粉絲產生“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感覺。

  而南韓的偶像團體則是走得“王子和公主”風,男偶像一般都是長得高大帥氣,溫柔禁慾;女偶像一般都是清純靚麗,高貴大方。

  這種風格,主要是為了滿足少男少女們的幻想。所以南韓的偶像團體,粉絲年齡一般都偏低。

  不過“王子和公主”人設,保持起來還是頗有難度的,畢竟只要是人就少不了吃喝拉撒,王子、公主也是要過普通生活的。

  一旦回歸平常,結婚生子,王子、公主的人設自然崩盤,對於粉絲的吸引力也就大大下降了。

  因此南韓的偶像普遍不會紅太長時間。一般情況下,四五年之內就會過氣,被新的團體取代位置。

  而扶桑的偶像團體,因為定位不同,所以粉絲年齡要更多元,所以可以紅更長的時間。比如SMAP成軍至今已有二十八年時間,長期佔據扶桑最受歡迎藝人排行榜前位。嵐、kinki-kids、news等偶像組合,也都有十幾年的歷史。

  ……

  中國通過選秀活動選出的偶像,其實也是背負著粉絲的期望。

  像張靚縈、李宇椿、周筆昶等選手,在參加選秀之前,就是平平常常的普通人。長得都不算太漂亮,唱得也不算太好。實話說,音樂學院聲樂系畢業的學生,隨便拎出一個,都可能唱得比她們專業。

  但正是她們的普通,才讓觀眾產生代入感,產生同理心,繼而希望她們代表自己,進行比賽,取得成功。

  所以觀眾們才會給予她們大力支持,就像是在支持自己一樣,為此不惜耗費錢財。

  而且這些觀眾也十分長情,像零五年的《超級女聲》已經過去十三年,但那些選手至今還擁有大量的粉絲支持。

  這就是選秀活動的魅力所在!

  ……

  而選秀活動比練習生制度強,原因有兩個。

  一是選秀活動持續的時間短,最多半年時間,比賽就能夠結束了。而練習生制度,起碼要四五年時間才見效。

  二是選秀活動,觀眾可以全程參與,因此選出的偶像,是最符合大眾期望的,自然出道就有人氣。

  而練習生制度,是經紀公司參照樂壇的流行趨勢,以往的經驗等挑選出的偶像。而那些流行趨勢、過往經驗,很可能出現偏差,所以推出的偶像並不一定立刻受歡迎。

  這些年來,南韓出道即死的偶像數不勝數,大部分連一張整專輯都發不出來,只發一首單曲,見成績不佳,就有可能被解散了。

  所以之後,南韓的經紀公司也通過選秀活動來選拔偶像了。像《創造101》節目的原版《Produce  101》就是南韓經紀公司所做的嘗試。

  夏天讓滾石唱片走練習生路線,讓張愛嘉旗下的天豐唱片走選秀路線。一條路難走,一條路好走!

  等再過幾年看看,滾石要走不下去的話,正可以被他收購下來。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Babcorn

LV:9 元老

追蹤
  • 986

    主題

  • 920465

    回文

  • 38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