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奉恩寺。七十一果病中作-板殿
板殿,是奉恩寺裡歷史最悠久的建築物,也是我此行駐足最久、印象最深刻的一處所在。
板殿以雕刻在木板上的大藏經經文為名,內藏有13種佛經經板共三千四百餘部,被指定為首爾市有形文化財產,至今仍門戶緊閉,不對外開放,斑駁的木門蒙上了一層古老的神秘。我信步經過此處,目光被那寫著大大金色「板殿」兩字的匾額吸引,那筆觸古樸而厚實,似富含童趣、又似鉛華洗盡,極為搶眼。旁邊的落款更是引人好奇,寫著:「七十一果病中作」。
這是一位七十一歲抱病老者所寫的嗎?我想著,一旁的立牌解答了疑惑。匾額題字者為韓國的書聖-金正喜,身兼書畫、經學與金石學家,地位備受推崇,此副匾額為其過世前三天所題。過世前三天?我不禁瞪大雙眼仔細端詳那兩個字,人之將死前的絕筆,會是怎樣的心境、怎樣的筆勁。沿著一筆一畫,想像那筆桿握在即將走完一生的手裡,用有限的生命力揮毫出人生總結的書法形體。「板殿」兩字此時看來簡單無比,書聖的筆觸褪去了絢麗,在依然堅定有力的筆畫裡,我看到了一種反璞歸真。
沿著匾額看下來,左右兩副對聯,其中上聯寫著:「XX無間諸妄想」,那頭兩字看不清是「忠于」還是「忘了」。究竟是要我們忘卻人世間的妄想、還是忠于妄想,其意涵有著天壤之別,我思忖許久,仍舊不得其解。猛然體悟,忘卻或忠于,存乎觀者的心境,要是連這一點都在糾結,那我就無異於深陷妄想之中了。我的思緒的確是繁亂的,表面上的自己穩定、開放而樂觀,心中另一面卻也壓抑著徬徨、懊悔與糾結,身為再世俗紅塵不過之人,我無奈地默認。
此時,突聞一人聲從殿裡傳出,是僧人的誦經聲,語調悠遠平和,彷彿洞悉門外的一切,為撫平雜念而生。這難得的機遇,不禁讓我按下錄影,在殿前踱步,記錄下眼前的畫面與聲音。思緒如同陣風拂過的蘆葦,在靜如止水的梵聲中,由劇烈搖擺至漸次停歇。停歇......停歇,讓萬千俗世之人跨入寺門,讓眾多疲憊的心稍作歇息,獲得安寧,這也是寺廟存在極大的意義吧。
一千兩百年來,此處的梵聲不輟,我這未及半生所遇到的修煉,與眾生相比何其平庸,而與這奉恩寺相比,更如螻蟻。這座屹立不搖的古老寺廟所行的,是一場超越無間生死輪迴、觀諸世世代代無盡頭的修煉啊。
於是我仰著頭進來,低著頭出去。
文章來源:旅行沙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