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發展最大的制約因素
而眼下還不知道一個月之後,挺進軍這種徵兵辦法,會給自己有什麼意外之喜的楊震,之前還正在為挺進軍的兵員補充問題相當頭疼其實楊震如果真的想要將挺進軍全部編入抗聯,這個問題他自然不會頭疼。
挺進軍編入抗聯的作戰序列,他非但不用為如何補充兵員犯愁,還可以減少在新區動員新兵的數量。但他卻恰恰他認為編入抗聯,並不是很合適。所以他才為了挺進軍戰損補充問題,而一直很頭疼。挺進軍的新兵缺口雖說不多,但也總歸是缺口。
說實在的,挺進軍需要的裝備要多少他都不愁。部隊在此次戰役之中繳獲的但是卻恰恰是這個兵力補充的問題,成為他最頭疼的事情。自己補充兵員數量尚且不足,新區動員的速度又一直很慢。
即便是完成動員,但是按照抗聯徵兵的規定,能不能滿足自身需要現在還無法肯定。單單抗聯為下一階段會戰做準備,以及補充此次會戰傷亡,所必須的至少二十萬徵兵數量,放到哪個地方都夠吃力的了。
要知道新區有些地區的人口,像東滿地區的偽滿間島省,人口的密度還不如西滿有些地方。新解放地區的所有人口總數相加,也只不過在二百餘萬。就算其中可動員十分之一的兵員,也不過才二十萬人。文學 t
而眼下整個根據地不算新區,全部加在一起也不過一千餘萬出頭的人口數量。這其中除去老弱婦孺,以及必須升學的、為工廠建設留下的工人,以及保留必要的農村勞動力,剩餘可徵兵的人口就相當的有限了。
在徵兵方面不能漁涸澤而漁、焚林而獵,那樣會毀了現在苦心經營出來的局面。尤其是在除了生產建設兵團之外,整個根據地絕大部分的農業生產,還要以人力和畜力為主。這必然需要在農村,還需要保持大量的勞動力。
如果徵集兵員的數量過多,會大幅度嚴重的影響到農業生產。這對於根據地的未來發展,並沒有太大的好處,甚至還有一定的損傷。畢竟相對於工業發展來說,農業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按照眼下根據地的人口現狀不算新區,楊震估計最多還能徵集到五萬的青壯年入伍,這已經是極限了。除非動員三十歲以上,以及十八歲以下的人口參軍。否則十八到二十歲年齡段的青壯年動員再多,整個根據地就要傷及元氣了。
現在部隊之中原有的勞工出身的幹部和戰士,經過兩年多血戰的傷亡,以及抽調到各個技術兵種部隊,現在只佔據部隊總兵力的六分之一。偽滿國兵出身的解放戰士,在剔除不合格人選之外數量更少,只有不到五萬人。
眼下抗聯的主力部隊、地方部隊,再加上社會部所屬擔任戰俘營監管、重要目標守備、以及邊防和剿匪的各個獨立營之中。連同地方部隊,現有的主力作戰部隊還是以去年年初,至今年上半年在根據地內動員的兵力為主。
在目前抗聯的總兵力,連同地方部隊和社會部所屬部隊,再加上高射炮、工兵、鐵道兵等在直屬部隊在內,已經將近五十萬人的規模左右。按照這個數字,根據地內動員的兵力數量可想而知。
再加上引進的一系列大型工廠所需正在抓緊時間培養的工人,以及搞地方基建所需的大批工人。整個北滿根據地內,單單工業基本建設以及徵集兵員,所動員的人口不下近百萬。這個所需人口,特別是青壯年的數量。對於整個根據地內的人口基數來說,壓力可想而知。
要知道目前老根據地內這一千餘萬人口,有相當一部分是存在紙面上。實際上只有九百多萬百姓之中,可不都是符合徵兵的青壯年。其中的老弱婦孺,至少要佔據將三分之一左右的數量。也就是說,至少有近四百萬人口是不適合徵兵的女人、老人和孩子,以及青少年。
剩下的六百多萬青壯年人口之中,三十歲以上的、十八歲以下,十五歲以上的人口,又要除去三分之一,二百萬人左右。除了這二百萬人剩餘的人之中可以動員入伍的,最多也就在四百萬人左右。
而這四百萬人口,看起來數量的確不少,但是這其中還要除去按照東北局和抗聯規定,必須要升學的人數,以及在城市之中從事不可替代工作的人口。也就是說,剩下可供抗聯徵兵的青壯年人口也就三百多萬。
但是這剩下的三百萬人口之中,還要按照楊震一拖二,甚至是一拖三的要求。除去為各個工廠最起碼準備的三四十萬以上工人的數量,以及從事建築業、商業、手工業等必須的人口。最關鍵的是,在缺乏大量農業機械設備的情況之下,所必須要保留的大量農業人口。
保留足夠的青壯年作為農業人口,這是一個關係到根據地未來糧食產量,乃至根據地是否穩定的最基本底線。民以食為天,沒有了足夠的糧食,先不說老百姓造不造反,就是部隊也無法穩定,甚至保持行軍作戰。
保證農業所需人口數量,滿足未來所需糧食生產,也是目前抗聯兵力無法放手徵兵的最主要原因。再加上剔除因為政治上的原因,以及身體上有肺結核、梅毒、性病,以及殘疾等原因無法應徵入伍的人口。
在不影響到根據地穩定,以及未來後續發展的情況之下,眼下剩下的可供徵兵的人口數量,選擇餘地就已經是非常的小了。可以說保證了這個,就保證不了那個。保證了工農業生產,徵兵數量就受到嚴格的限制。新區的確可以解決一部分問題,但是在滿足抗聯的基礎上,已經再無力滿足挺進軍所需補充兵員。
抗不能將所有的青壯年,都拉來當兵,而其他的什麼都不顧。沒有了商業,根據地就是死水一灘,對東北局財政收入也是一個不小的影響。沒有了農業,那麼整個根據地上千萬人口將會陷入饑荒。沒有了必要的工人,楊震的整個工業發展計畫根本就無法實現。
按照東北局的估算,不算新開墾荒地以及增產糧食,僅僅保證目前的糧食產量,就至少要保證三百萬以上的農業人口,其中至少要有百分六十的人為青壯年。如果想要將目前糧食的產量增加百分之五十,就還需要在這個基數上在增加五十萬人口。
而眼下別說大量開墾宜農荒地,增加耕地面積以及增產糧食,僅僅保證目前的糧食產量,就至少要保證三百萬以上的農業人口,其中至少要有百分六十的人為青壯年。如果想要將目前糧食的產量增加百分之五十,就還需要在這個基數上在增加一百萬人口。
雖說這個時候還沒有什麼環保意識,北滿也不像後世那樣,能開發、不能開發的地區,都已經開發一空。除了三江平原還依舊有大量未開發的荒地之外,嫩江流域可供開發的荒地,面積還相當的廣大。至少在開墾出來目前耕地數目的五倍,也不會給環境造成太大的破壞。
單單此時大部分還是荒蕪人煙的嫩江兩岸,至少在開墾出上千萬畝的良田還是沒有問題的。即便是楊震再三要求在開荒的時候,嚴禁開墾眼下嫩江西岸從大興安嶺直到嫩江的那澤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但是僅僅小興安嶺南麓以西直到嫩江東岸的廣大地區,就足以滿足這個數字了。
有大片的可耕地待開發,在增加幾千萬畝耕地這沒有問題。東北局和東北人民政府,也一直在鼓勵所有農村人口開荒。甚至還制定了一系列的獎勵政策,鼓勵誰開的荒地就歸誰,開荒一百畝以上的獎勵一頭耕牛。除了山地不允許進行任何開荒之外,在平原地區開荒越多越好。
但是你鼓勵開荒,這也得有人去幹才行。你不能指望一個年紀五六十歲的人,去大面積的開荒種地。農業這玩意,在沒有大量機械化可以利用的情況之下。除了需要大量的畜力之外,更需要的是能承擔繁重農業勞動的青壯年。可你獎勵在高,沒有人去幹活又有什麼用?
怎麼樣在保證工業發展,以及部隊作戰所需兵員的情況之下。保證足夠的農業人口,保障足夠的糧食產量,已經成為東北局的頭等大事。為了保證這個最低線,根據地內的人口實際上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數量,實際上是不可能挪作他用的。
如果再加上現在正在石油開採的展開,煤炭、鐵礦和多寶山銅礦的加大開採量所需大量工人,就需要工業人口在四五十萬以上,這還是保守的數目。如果工業規模可能擴大的話,這工人的數量還要在翻上一番。
眼下根據地內正在建設的工業,雖說不是手工業,也不能算是勞動密集型的產業。但必要的工人數量,還是需要保證的。一個大型的工廠連同後勤保障在內,至少萬餘人的工人還是需要的。再加上配套的工廠,所需的工人數量更多。
而在機械化程度更低的礦山開採方面,如果想要達到能夠滿足未來的需要,所需工人數量更多。僅僅一個多寶山銅礦,目前產能如果需要翻一番的話,那麼工人的數量就需要增加一倍。才能勉強夠用。這還不算需要增加產能,才能滿足需要的大量煤礦、鐵礦等一些列的礦山。
這些大型的工廠,一旦全部建設完畢,不算別的礦產資源,僅僅煤炭的需求量至少是目前的幾倍,甚至是幾十倍。沒有足夠的煤炭,尤其是工業用煤。什麼製造炸藥、火藥原料的化工廠,什麼鋼鐵廠,有色金屬冶煉廠,還有同時建設的大量電廠都只能停產。
而要滿足大量的煤炭所需,在缺少機械化採煤設備的情況之下,工人的數量也要大幅度的增加。雖說有戰俘和日本僑民可以解決一部分這方面工人的需要,但是眼下想要滿足需要還有較大的差距。
這還沒有將現有的已經投入使用的各個兵工廠,已經多達近十萬的工人數量加在內。東北局歷來這人口算盤上的珠子,始終撥弄的相當緊張。人口上的原因,已經成為制約整個根據地發展的最大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