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史風雲] 抗日之我為戰神 作者:風雪雲中路 (已完成)

 
regn13 2018-3-31 23:12:10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672 36867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38
第一百六十五章 別無選擇

    美國人將原本駐紮在菲律賓,在珍珠港事變之前被從一線機場調至二線機場,而在日軍攻擊之下倖免於難。但是在面對菲律賓戰場上日軍大量零戰的時候,在缺乏護航的情況之下,在空中幾乎無法生存的B十七轟炸機群,全部飛往中國東北交給了抗聯。

    同時在轉接到皮爾遜火速送回國的抗聯首次對日空襲的紀錄片之後,面對著已經急轉直下的戰局,荷屬東印度群島根本已經無法守住的實際情況。美國政府將只能在撤往印度或是澳大利亞之間選擇的,最終還是將美國航空兵調往那裡的百餘架轟炸機全部轉交給抗聯。

    剛一開始,美國人是希望將這批美製轟炸機單獨編成一個美國轟炸機大隊,由美國人自行對日實施轟炸。但在楊震的強烈反對,以及美國國內也急需大量成熟飛行員的情況之下,這批轟炸機最終還是交給了抗聯。

    美國人現在缺的不是飛機,缺的是合格的飛行員和空勤人員。以美國人的生產能力,轉交給抗聯的這些轟炸機,只要他們開足馬力的話,一個月之內就能生產出來。但這批飛行員長期滯留在中國,卻是美國人不情願的。

    畢竟隨著東南亞的丟失,日軍進攻的矛頭在太平洋上已經直指澳大利亞。美國人可以接受暫時丟掉菲律賓,但是卻無論如何也無法接受澳大利亞也丟掉。飛機那裡美國人的缺乏,只是短時間的。但是合格的空勤人員,卻是需要時間培養的。

    受制於國內的政策和法律,以及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在珍珠港事變之前,美國人的空中實力並不強。儘管有著世界上最強大的航空工業,但是美國人的空中力量,規模還遠遠的不大。

    即便是美國民間飛行運動很普及,但是飛行運動與空戰是兩碼回事。在並不強壯的基礎上,快速的擴編是需要一定時間和精力的。儘管到這批飛機轉交給抗聯的時候,美國人在太平洋戰場上一直都在挨揍。但美方為參戰第一批組建的轟炸機部隊,還是預定調往歐洲的第八航空隊。

    但在太平洋戰局持續惡化的時候,美國人也急需給自己的盟友打氣。在美國陸軍還在擴編,眼下根本就拿不出手的情況之下,調集一批轟炸機也就是最好的選擇。再加上抗聯的堅決反對,美國人最終將這批轟炸機全部轉交給了抗聯。

    至於空勤人員,在第一時間直接被調回國接收新的飛機。這批上百架的美製重型轟炸機的抵達,讓抗聯首次真正擁有了戰略空中力量。但這批轟炸機群的抵達,也給了皮爾遜色厲內荏的底氣。

    在這批轟炸機剛一移交給抗聯,這位皮爾遜老兄便不顧抗聯部隊正在接受轉換訓練,以及抗聯在燃料和炸彈消耗方面的承受能力。在這批美國轟炸機抵達後,堅持要求抗聯立即出動轟炸機群,對日本本土的海軍基地,造船廠,海軍飛機生產廠,以及海軍燃料儲備地進行轟炸。

    他算盤打的到是挺精明的,提出的所有目標都是未來太平洋戰場上美國海軍將會遭遇的日本海軍設施,以及裝備生產製造廠家。至於陸軍的目標,他一個都沒有提。只是他不是傻子,更不傻的楊震壓根就沒有搭理上躥下跳的皮爾遜。

    告訴自己的轟炸機部隊,按部就班的完成轉換訓練,並儘可能多的培養轟炸機的飛行員。至於對日持續轟炸,不是非得例行公事一般天天上門去炸。在後勤方面目前還無法支撐大規模轟炸之前,不定期的上門拜訪一下,意思一下也就行了。

    而且目標也不要單單鎖定在東京,日本重要軍工生產基地的大阪、名古屋也一樣可以。只要是日本的大城市,都可以作為轟炸目標。但是海軍基地和海軍造船廠,一律不作為轟炸目標。

    日本本土的鋼鐵廠,以及海軍作戰飛機生產廠,也不作為轟炸目標。優先轟炸的目標,一切以陸軍兵工廠為主,就算是將日本皇宮作為轟炸目標他也沒有意見。抗聯沒有海軍,更無法與日本打海戰,犯不上為美國人去背太多的負擔。所有與海軍有關的東西,與抗聯沒有半點關係。

    美國人給的第一批三十六架B十七轟炸機,儘管在十二月中旬就抵達了抗聯。一月末就完成了全部的轉換飛行訓練。但是因為航空燃油的原因,第一次參與對日空襲,還是二月份的事情了。

    這種性能先進的重型轟炸機,航程遠、載彈量大,自衛火力也遠不是伊爾四轟炸機可以相比的。異常堅固的機體,也使得日軍戰鬥機很難擊落它。但是這種四發轟炸機,一次飛行耗費的油料對於抗聯來說,實在是一個相當大的負擔。

    甚至因為這種轟炸機耗油量過於巨大,在抗聯發起攻勢之後,這批轟炸機大部分的時間還是進行訓練。因為有限的燃油,要保證會戰使用。如果全力對日空襲,再加上耗油量更大的B二十四,那麼抗聯的航空燃油儲備支撐不了太長的時間。

    而且這批轟炸機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因為自衛火力強、航程遠,而被楊震用來進行對關內部隊的空投。至於美國人援助的前幾批半成品的炸彈,則在抗聯根據地完成最後製造後,百分之八十被抗聯用到了會戰之中。

    即便是為了給美國人一個交代出動的幾次,也將每次空襲出動的飛機數量,控制在三十架之內。除了保證燃油的儲備數量之下,還因為兩種轟炸機在抵達抗聯之後,楊震就從中各抽出一架,交給了工業部門拆卸成零件進行研究。

    其餘的飛機之中,則抽調出一部分B十七G轟炸機改裝為特種作戰飛機。這種四發動機,最大航程三千多公里,機體異常結實,最大載彈量八噸的飛機。用來改裝特種飛機,無論是機體的承受力,還是最大的升限都要比C四七運輸機要好的多。這麼一平均下來,剩下能參戰的轟炸機總數就沒有太多了。

    只是儘管一直沒有理會這二位的上躥下跳,但這二位不顧抗聯現實,要求抗聯盡快發起反擊墨跡勁,也實在讓專心準備第二階段會戰的楊震頭疼和討厭。誰能願意除了去延安匯報之外,屁股後邊整天跟著兩個無賴?要知道抗聯的很多東西,是不能讓這二位知道的。

    拿著兩位成了東北人口中滾刀肉的傢伙實在沒則的楊震,乾脆採取了嚇唬的辦法。在抗聯第三次發起對日空襲的時候,將這二位塞進一架伊爾四轟炸機,讓他們去防空態勢已經不同而語,已經幾乎成了火刺蝟一樣的日本本土的大阪逛了一圈。

    當轟炸機群完成對日轟炸返航之後,被楊震騙上轟炸機的皮爾遜和羅斯,面色蒼白的好像從地獄之中返回一樣,從乘坐的被打的千瘡百孔,差點沒有能夠返航的伊爾四轟炸機上下來之後。

    儘管他這種有點孩子氣的舉動,受到了中央的嚴厲批評,但好在楊震的耳朵才清靜了一些。首先皮爾遜不在整天催促抗聯對日本本土進行空襲了,而那位羅斯往抗聯總部跑的頻率也少了許多。生怕楊震一發起火來,再將他們送去日本一日遊。

    雖說作為軍人戰場殺敵,才是他們最應該做的,但是這二位都是存粹的軍人出身。一個是駐外武官出身的半文職將軍,一個是搞情報的。讓他們去經歷這種生死,自然是超過他們心臟能夠承受的限度。

    但楊震的耳朵真正最終平靜下來,還是等到三月份抗聯的攻勢發起之後,這兩個傢伙才徹底停止了鼓噪。此刻好不容易才將他們打發走的楊震,那裡有心思去琢磨這兩個傢伙想什麼,會給未來三個月之中的自己帶來那麼多的麻煩。要是他現在就知道,恐怕早就將這二位塞上轟炸機,讓他們沒事經常去日本旅遊。

    眼下他的主要心思,還是放在第二階段會戰準備上。物資的存儲、彈藥囤積、新兵的訓練、新部隊的編成以及武器裝備的調整,一場大戰之前涉及到事情的千頭萬緒,都讓他忙的焦頭爛額。還有中央的求援電報,也讓他忙的手忙腳亂。

    甚至過年的時候,楊震也沒有一天休息。只是抽空陪著父母與在哈爾濱的弟妹吃了一頓團圓飯後,將袁芷若留下陪父母過除夕,又返回總部連續召開會議。眼下對於楊震來說,對關內部隊的補給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已經代替了會戰準備工作。

    除了必須他決定的事情,以及根據敵情的變化,對陳翰章拿出作戰計畫的調整之外。其餘的事情,基本上都被他交給了郭炳勳。而自己則將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對關內部隊空投補給上。

    沒有辦法,時間和節氣不等人。中央的求援電報幾乎是一封接著一封,楊震不能不抓緊時間執行。華北部隊面臨的嚴峻局面,也讓楊震很是擔心。下一階段作戰,華北部隊是他整個作戰計畫之中重要的環節。

    一旦華北部隊垮掉了,那麼單純的依靠抗聯,不僅付出的代價要增加數倍,而且南下和西進的作戰部隊,也失去了重要的支撐。到時候的抗聯,面對著日軍華北方面軍與關東軍這兩大戰略集團,真就是孤木難撐了。

    為了更好的進行補給,楊震與東北局進行了分工。棉衣的準備、糧食的調撥歸東北局,空投所需的其他物資,包括補充的彈藥和武器的調撥,以及執行空投的航線都是歸軍隊管理。為了保證空投所需飛機,楊震甚至大致停止了原本就不強的對日轟炸行動。

    除了少數飛機像是應付差事一般,偶爾去日本本土與朝鮮南部上逛一圈,投下部分炸彈,裝裝相給美國人看之外。將所有能裝運糧食和棉衣的飛機,全部都抽調出來緊急向關內各個敵後根據地空投,以便最大限度的解決關內部隊的困境。

    就算抗聯的空投無法徹底改變關內十幾萬部隊的困境,但是最低限度也要保證正處在最困難時刻的關內部隊,能夠支撐下去,不被凍垮、餓垮在這四一年到四二年的冬季。儘管這麼做,對抗聯的後勤將會帶來相當嚴重的壓力,但楊震別無選擇。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38
第一百六十六章 敵情的新變化

    只是眼下對於楊震還有執行空投任何的抗聯航空兵來說,最困難的不是燃油和飛機,是用來空投物資的降落傘數量嚴重的不足。為了籌集降落傘,抗聯甚至將所有飛行員所使用的逃生用的降落傘都收集起來。

    為了保證飛行員在訓練和飛行任務時候的安全,除了擔負防空作戰的部隊之外,甚至新飛行員的培訓都停了下來。開飛機這玩意不是開車,在空中一旦遭遇到什麼危險,降落傘就是唯一的生命保障。

    不帶降落傘上天,誰能保障那些教練機在空中不出現任何的狀況?為了保證教員和學員的安全,在降落傘全部被調撥給空運部隊的情況之下,所有的教練課程只能暫時全部停下來。改為按照楊震所說的地面苦練、空中精飛的辦法,以地面訓練為主。

    即便是這樣,降落傘的數量還是不足不說,質量也很難滿足需要。空投人員的降落傘,與空投物資的降落傘,雖說在結構上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但是這承重能力卻是兩碼回事。人的體重,能和貨物相比嗎?

    但是在自身缺乏製造原料的人造絲綢,產量無法滿足需要的情況之下。也只能採取三個代替一個的辦法,將這批人員降落傘他也投入空投之中。能拔膿的就是好膏藥,管他是治療什麼的。

    被搞的頭疼之極的楊震,甚至違反自己的一貫原則與皮爾遜協商,他保證不中斷對日空襲。但是要求美國人四二年三月之前,無路如何也要給抗聯提供一萬頂降落傘。其中三千具人員降落傘,七千具空投物資所使用的降落傘。

    儘管楊震事後的行動,依舊只是維持在象徵性的。但是這種無利不起早,先辦事後收錢的做法。在他與美英甦三國打交道一貫都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歷來都是人貨兩清的情況之下,還是第一次這麼做。

    為了儘可能的減少損失和壓力,楊震再三要求中央給各個根據地下命令,所有空投物資的降落傘一定要保存好。甚至為了保證這些降落傘不被損壞,有朝一日能夠回收利用,楊震還為幾個敵後根據地都空投了折傘員。專門保存和回收那些空投物資的降落傘,以便隨時運回部隊。

    但在日軍頻繁的大掃蕩之中,這些降落傘雖說回收了一部分,大部分還是最終損失掉。通過延安以及晉綏最終轉運回根據地的降落傘,最終只有空投消耗的三分之一。除了燃油之外,降落傘是所有空投行動之中消耗最大的物資。

    至於參加空投的上百架各種飛機,因為組織保障和護航得力,反倒是損失不大。所有參加行動的飛機,只有五架飛機因為機械故障、撞山損失,或是因為日軍戰鬥機偷襲以及地面火力損失。

    但是所有損失飛機的空勤員之中,除了一架C四七運輸機撞山,機上人員全部犧牲之外。其餘飛行員,到是全部被安全的營救。所有敵後根據地都在山區,五台山、太行山、太岳山的高度都不低。

    再加上為了避開掃蕩的日軍,空投又是主要在夜間進行。這麼多架參加空投的飛機,在幾乎沒有夜視設備,又是在地形高度複雜地區,導航和目標指示設備,只有幾個火堆的情況之下。如此大規模的行動,只有一架因為撞山而損失,已經是很不錯的了。

    此次大規模的空投,直到四二年一月底華北幾個敵後根據地,想辦法尋找小塊山間平原修建了幾個簡易機場。在輕載的情況之下,抗聯的D四七運輸機可以直接降落卸貨,空投成了一種替補方式才逐漸的減弱。

    以及到了二月末在前線對峙地區形勢出現變化,華北方面軍將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到了北面,大規模的掃蕩逐步的停止,華北的形勢有所好轉,抗聯才略微得以喘息。而所有空投和空運行動,整整持續到三月份,整個戰役即將打響的前夕才最終完全停止。

    這次的空投和空運,儘管消耗了大量的油料,也承受了一定的損失。但是在楊震看來,其收穫更加的巨大。不僅有利的支持了華北部隊在殘酷的環境之中支撐下來,使得抗聯下一階段作戰在內外長城一線,保證了幾個可靠的戰略和戰術支撐點。

    尤其是靠近內外長城一線的晉察冀軍區北嶽區和平西區,這兩塊根據地雖然被日偽軍大掃蕩壓縮的厲害,但是能夠堅持下來,對抗聯下一步的作戰會起到很大的戰術配合作用。而且通過此次空投,抗聯與敵後幾大根據地,都建立了直接的無線電聯繫。

    最關鍵的是通過此次長時間,大規模的空投和空運,鍛鍊了航空兵的大規模戰場組織保障能力以及複雜地形的空投物資補給能力,奠定航空兵從戰術空軍向戰略空軍發展的基礎。同時通過對空運部隊的護航,也鍛鍊和提高了戰鬥機部隊的護航能力。相對於付出的代價,楊震認為獲得的更多。

    到二月中旬,隨著華北根據地的形勢好轉。以及察東方向敵情的變化,以及為第二階段會戰準備工作已經進入倒計時,彈藥和物資的調配已經全部展開,楊震將主要的精力又轉回即將開始的這場會戰之中。

    根據敵情出現的新變化,楊震、郭炳勳、陳翰章,不斷的在調整著作戰方案。通過前線偵察,以及通過中央轉來的情報。抗聯已經得知日軍在預定的突破地點,修建了大量的野戰工事,並調集了大批的反坦克武器、野戰重炮、裝甲作戰部隊。

    看著前線偵察部隊轉回的日軍在察東修建築壘地域的情報,尤其是偵察機拍攝的日軍新修建築壘地域的照片。陳翰章幾乎一樣就看出來,這是他在第一階段會戰時在通遼北遭遇的,曾經給負責突破的裝甲二旅帶來嚴重損失日軍築壘地域的加強和延長版。

    只不過日軍在察東地區修建的這個築壘地域,面積更加的廣大,縱深也更寬。同時雷區的面積,要比通遼那一戰的築壘地域要大的多。僅僅在多倫至正瓖白旗正面地域,就發現了四處大面積的雷場。

    中間不僅有反步兵地雷,還首次發現了日軍制式反坦克地雷。而反坦克壕的數量和規模,也超過通遼方向的築壘地域。最關鍵的是火力密度,遠遠不是通遼戰役時候所遭遇的日軍火力密度所能相比的。

    僅僅目前已經查明的,日軍部署的反坦克火力密度,幾乎超過他在通遼戰場遭遇的數量一倍。尤其是九四式三十七毫米反坦克炮的數量,遠遠的超過當時通遼戰場。這些還只能說是一個大概的數字,實際的數量有可能要多的多。

    面對著突破地域日軍火力的增強,以及部署的大縱深防禦體系,陳翰章以當初在通遼戰場上的經驗和教訓為基礎,多次反覆的修改作戰方案。側翼迂迴戰術,這沒有什麼好說的,基本上只是根據日軍縱深部署調整,進行一些微調。

    關鍵是在正面對二十六師團所在築壘地域的攻擊,這才是陳翰章方案調整的重中之重。但幾次修改出來的結果,卻總是無法讓自己滿意。通遼作戰對陳翰章來說,相對慘重的教訓,讓陳翰章在最終方案敲定上顯得很猶豫。

    為了拿出最好和最穩妥的作戰方案,陳翰章自二月中旬開始,數次冒險前往察東兩軍對峙地區親自查看日軍部署調整情況。並在楊震的批準之下動用部分重炮和轟炸機,對察東地區日軍修建的築壘地域實施多次的火力偵察和破壞行動。

    但多次火力偵察的結果,卻並不能讓他滿意。除了查明日軍在察東地區部署的高射炮數量,遠遠超過之前歷次會戰這個結果之外,最多也就證明了日軍戰場工事的搶修能力相當的強。至於其他的,所獲寥寥無幾。

    日軍在抗聯實施火力偵察的時候,為了做到最大的保密,寧肯被動的挨炮也不進行任何的還擊。在步兵戰地受到火力打擊的時候,部署在縱深的重炮陣地一言不發。其所有的火力點,即便前沿部隊發動試探性的攻擊,但基本上只以步機槍進行還擊。所有步兵炮以上的裝備,一律保持沉默。

    有限情報上顯示,日軍在察東部署了大量的火炮,尤其是重炮部隊數量不少,而且還在陸續的調進之中。但眼下日軍卻擺出的這麼一個死挺著挨打,也堅決不還手的架勢,非但沒有讓陳翰章放鬆警惕,反倒是加深了他的顧慮。

    再加上從二月中旬開始,平包線異常的忙碌。從北平、石門、天津開過來的日軍軍列密度越來越大。儘管受到抗聯不斷的空襲,但是日軍鐵路運輸的力度並未明顯的減弱。以陳翰章對日軍的瞭解,這裡面沒有貓膩就怪了。

    看著情緒多少有些急躁的陳翰章,楊震什麼都沒有說,一句批評的話都沒有講。在還要制定全局作戰計畫的情況之下,耐著性子與郭邴勳一同協助他研究突破方案。還專門調給他也一架美製輕型雙發高級教練機,專門用於他去裝甲兵訓練基地對戰術進行實踐。

    其實日軍在這個方向調集了大量的反坦克火力,這並未出乎楊震的意料。作為突破方向的選擇,地勢平坦的察東遠比察南地區,更加有利於坦克集群作戰。尤其是在第一階段會戰之中,抗聯已經實施過坦克長途奔襲作戰的情況之下,日軍不會不考慮改變戰術。

    考慮到察東的地形,以及抗聯可能選擇的突破口,以及採取的坦克集群戰術,日軍想要遏制住抗聯向察西、綏東地區進攻,那麼短時間之內盡最大努力的增強反坦克火力,是日軍一個必然的選擇。

    以日軍的一貫反應速度來說,這個變化並不足為奇。雖說日軍在裝備調整上,過於強調本國的特色,其戰略眼光也過於狹窄和偏執。但這並不能說明日軍真的一點看不出戰場上暴露的問題來,一點也不知道變通。死抱著過去的經驗,一條路走到黑。雖說大的方面調整是不太可能,但是在某些局部問題上,進行一些微調還是會進行的。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38
第一百六十七章 英軍貢獻的威脅

    日軍不是除了輕武器之外,幾乎無武器自產能力的重慶方面,他們手中可以調動的資源很多。如果他們確實認識到了威脅,可以隨時從其他方面調集大量的反坦克武器。 ,九四式速射炮,九七式二十毫米自動炮,大正十一年式步兵平射炮。

    甚至在必要的時候,日軍大量裝備的九二步兵炮、三八式野炮,都可以臨時作為反坦克武器。甚至他們如果想的話,可以在短時間之內將新式的一式四十七毫米速射炮,大量的裝備他們想要裝備的任何部隊。通遼一戰,得到經驗教訓的不單單是抗聯,對於日本人來說也是一樣。

    儘管在實戰之中已經證明,日軍的這些反坦克武器之中,除了野炮之外,大部分的武器根本無法對抗聯目前裝備的英制坦克和甦制坦克。不僅在遠射程之內無法形成任何威脅,就算在近距離之內威脅也幾乎等於無。但是在近距離之下,對付抗聯的甦制輕型坦克還是有相當威脅的。

    尤其是在多層次的火力配合之下,對抗聯的輕型坦克甚至可以說威脅很大。而目前抗聯裝備了甦制中型坦克和英制步兵坦克的事情,日本人不見得掌握。他們這麼做的初衷,還是為了對付在前一階段會戰之中,抗聯大量使用的甦制輕型坦克。

    其實日軍在察東一線大量的增加反坦克火力的配置,對於抗聯來說這是一個既可以說是預料之中,也可以說是預料之外的情況。真正讓楊震感覺到意外和感覺到必須重視的,是根據華北方面轉來日軍從天津港卸下了大批從東南亞繳獲武器的情報。

    這批武器裝備在天津港卸貨,只能是給華北方面軍的。如果這批武器裝備要是給關東軍的,只能在旅順或是錦州、葫蘆島卸貨,給華中與華東日軍使用的,只能是在上海,而絕對不會是天津。

    日軍不是鐵板一塊,內部也有眾多的派系和地盤之爭。就像給關東軍的物資,絕對不會在天津港卸貨一樣,給華北方面軍的物資也絕對不會在錦州港卸貨。一是一,二是二,日本人分的很清楚。

    只是天津的地下黨情報人員並非軍事專家,只是普通的地下工作人員。儘管搞到了這個極其寶貴的情報,但是卻並不清楚這批武器的種類究竟是什麼。只是知道有不少的火炮,以及為數眾多的機槍和大量的彈藥。還有幾十輛裝甲車,三百多輛汽車。

    日軍對這批裝備的抵達和數量,進行了嚴格的保密。這批貨物在天津港卸貨的時候,港口全部被日本人接收。所有的中國人,無論是偽工作人員,還是勞力都一律嚴格禁止接觸港口。所有當天在港口工作的中國人,在輪船抵達的同時全部被從碼頭押到一個港口倉庫之內,直到所有武器被運離之後,才被釋放出來。

    使用的裝卸工人是直接調動的天津日本駐軍,以及從北平戰俘營押運過去的戰俘和勞工。而這批勞工在完成裝卸之後,就地被押上了運輸這些物資的貨輪,不知道被送到那裡去,根本就沒有送回戰俘營。

    而且這批貨物在卸完之後,以最短的時間被送上有日本人擔任司機的火車轉運走。從天津港向鐵路轉運的時候,清一色出動的都是日軍軍車,而且全部採取的帆布遮擋。進站也是從市區外上的火車,根本就沒有在天津市區做任何的停留。

    這個情報還是三天之後,天津地下黨的一個在天津日軍駐軍的內線人員,在所有事情已經全部完成之後,無意之中從一個日軍中尉口中得知的。只是這個傢伙透露出的東西不多,而且這位老兄自己明顯知道的也不多。

    但儘管不知道這批從天津港卸下之後,被立即運走的武器裝備確切的數量以及型號,但是楊震依舊感覺到這份情報的重要性。而從目前整個與日軍對峙前線的態勢來看,楊震可以肯定這批英式裝備最終的目的只能是察東和察南的前線。

    而楊震更加可以肯定的是,這批裝備的數量絕對不少。馬來亞的英軍雖說都是一堆雜牌,但是整體數量上卻是不少。再加上英國人在打敗仗的時候,基本上很少有破壞無法攜帶裝備的良好習慣。尤其是在大潰敗的情況之下,他們更不會抽出寶貴的逃跑時間來破壞那些裝備。

    要說上千的火炮,是肯定不見得有。畢竟絕大部分都是二流的軍隊,在加上北非戰場上巨大的消耗,英國人不會給他們太多一流的裝備。但是至少大大小小幾百門火炮,應該還是肯定有的。英國人對盟友是很吝嗇的,但是對於他們的敵人,往往又是相當大方的。

    讓楊震真正擔心的是,這些火炮會不會被日軍用作反坦克武器。通遼一戰,關東軍將繳獲的東北軍老式七七野炮,使用高爆榴彈平射當做大口徑反坦克炮使用,給參戰的裝甲二旅帶來了相當重大的損失。

    雖然這些臨時改行的野炮無專用穿甲彈,但是高爆榴彈對輕型坦克的殺傷力,也並不小到那裡去。一發炮彈在近距離命中,巨大的爆炸力也可以徹底的摧毀坦克。即便是經過改裝的輕型坦克,因為結構的限制也承受不住。

    東南亞英軍裝備的威力不如甦軍四十五毫米反坦克炮的的兩磅炮,他到是不太擔心。在英制兩磅炮運抵北滿之後,抗聯曾經對這種火炮進行了廣泛的試驗。得出一個結果,這款兩磅炮的威力,是抗聯目前所有具備反坦克能力的火炮之中最小的一個。

    其威力甚至無法正面擊穿經過改進的t二六和bt坦克的正面,威力與甦制四十五毫米反坦克炮相比,相差很是懸殊。對他們自己裝備的瑪蒂爾達二步兵坦克,幾乎沒有任何的威脅,無論在什麼樣的射程之內。

    馬爾蒂達二型坦克裝備的時間要比兩磅炮,要晚很長時間。其在設計的時候,考慮的主要防禦對象就是性能與兩磅炮差不多的德制pak三七戰防炮。英國人自己搞出來得這種矛,是穿不透自己設計盾的。

    甚至抵近射擊,也無法擊毀這種他們自己的坦克。對於甦制t三四坦克的威脅,更是小的幾乎沒有。其威力也就比日軍九四式速射炮,要強上那麼一點點。對付日軍的坦克是足夠了,但是對付抗聯新式坦克卻是幾乎沒有任何的作用。

    現在最讓楊震擔心的是日軍運到天津的這批火炮之中,究竟有多少可以作為大口徑反坦克火炮的二十五磅野炮。這款野炮的威力,雖說比不上大口徑的榴彈炮,射程卻是不近。而且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作為反坦克火炮使用,英軍也的確為這種火炮研製了專用穿甲彈。

    一向都是拿著先進經驗當法寶日軍,在有了通遼地區作戰的先進經驗之後,不會不將這個先進經驗廣為運用的。華北方面軍能夠在察東修建出一套與通遼相似的築壘地域,那麼再運用通遼一戰取得的先進經驗,也就沒有什麼好懷疑的了。

    而除了二十五磅野炮對坦克集群的威脅之外,另外一個讓楊震擔心的是英軍是否為東南亞的駐軍,裝備了最新式的六磅反坦克炮。這款英軍最新式的反坦克炮,一百米之內九十四毫米的穿甲深度,還是具有相當威力的。

    對準備在西進作戰之中,作為主力使用的兩型坦克,還是有一定殺傷力的。至少在三百米的距離之內,擊毀t三四型坦克,還是沒有任何的問題。在近距離之內,對馬爾蒂達二型坦克,也有很大的威脅。

    只是讓楊震有些憤怒的是,他多次找到羅斯準將詢問他,東南亞戰場上英聯邦軍隊的火力配置的時候,這個傢伙的回答差點沒有將楊震氣吐血了。作為一個英國陸軍準將,在形勢已經異常危急的情況之下,居然對自己軍隊在某一戰場上的火力配置情況一無所知。

    東南亞戰場上的英聯邦軍隊,裝備了多少門火炮,都是什麼火炮,這些此時已經沒有任何保密價值的東西。他這個負責與英國對日作戰盟友聯繫,好賴是英國負責東南亞戰區的遠東司令部出身的人居然什麼都不知道。

    至於英國人可能丟掉了其中的多少門,他更是一塌糊塗。看著這個除了整天催促自己出兵之外,什麼有用的東西都無法提供的糊塗蛋,楊震也不知道他是真的不知道,還是知道裝作不知道。或是他的上級有什麼指示,讓他有意的裝聾作啞。

    最後被逼無奈的楊震,只能通過美國方面直接致電那位韋維爾上將。費了好大的心血,才總算得知了英聯邦軍隊在馬來亞和新加坡部署了什麼火炮。而到了這個份上,英國人還在那裡玩高傲。只是告訴了抗聯英國人裝備的火炮種類,但是具體數量卻一推六二五,揣著明白裝糊塗。

    而對於楊震詢問二十五磅炮威力,以及東南亞英軍是否配備了穿甲彈,壓根就沒有給予任何的回答。已經在戰場上丟掉了無數門的這款火炮,英國人卻還在對自己的盟友保密,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韋維爾的回答唯一有用就只有一條,東南亞英軍裝備的反坦克炮都是兩磅炮,並未裝備新式的六磅反坦克炮。這款英國最新式,也是威力最大的反坦克炮,目前只裝備了北非戰場,其他戰區並未配備。但對於楊震最關心的二十五磅炮是否配備了穿甲彈,韋維爾卻並未做任何的回答。

    拿著韋維爾的回電,楊震也不禁有些皺起了眉頭。除了在心中破口大罵損人不利己的這些米英鬼畜之外,卻拿這些在這點破事上還斤斤計較的英國人沒有什麼太多的辦法。而那位羅斯準將,在左思右想之後也總算幫上了一點忙。

    雖說他這個前遠東司令部的高級官員,並不清楚東南亞戰場英軍究竟裝備了多少門火炮。但他將英軍按照規定,戰時編制之中應該裝備各種火炮的規定數量告訴了楊震。當然他說的是戰時未參戰時候,按照規定應該有的編制,至於戰時臨時調整卻也不清楚。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38
第一百六十八章 部署

    但這位羅斯準將唯一能幫上的這個忙,對於分析日軍究竟可能運到中國多少戰利品的作用,基本上可以說是廢紙一堆。就像那個傢伙說的那樣,英國人的師與一般國家的師體制不一樣,他們的編制不是固定的。師下屬有旅,但是這個旅的編制是不固定的。

    不僅步兵不固定,技術兵種也是不固定的。就像他們在戰場上,經常出現什麼六分之五旅,四分之一營的編制。其實這個編制,就是其他國家兩支部隊戰場上打剩的殘部,或是由幾支部隊抽出兵力臨時編成的部隊。

    這種混編的部隊,到是戰時的慣例。不過在別的國家就是一個臨時支隊,基本上沒有什麼正規的番號。只有英國人,搞出這麼一個讓對手和盟友判斷不清的番號來。咋一看起來,這支軍隊還是一支完整的部隊,實際上根本就不是那回事。

    至於他們的團,只相當於其他國家的營,團一般只有一個營的編制。整個編制是亂七八糟,剛一接觸以為他們的師編制相當的大,就像其他國家的軍一樣。等詳細接觸,才會發現壓根就不是那麼一回事。

    他們的一個下轄三個步兵旅的步兵師,與其他國家的三團制師基本上沒有什麼區別。師屬四個炮兵團,咋一看火力相當的強。其實不算配屬炮兵,只有三個炮兵營,一個反坦克炮營的編制。

    而且編制不是固定的,隨著戰事的進展也在不斷的調整。上個月可能下轄兩個炮兵團,這個月沒準就配備上了三個。到了下個月,搞不好成了一個或是乾脆一個沒有。等到半年之後,也許一個步兵師下轄五六個所謂的營級炮兵團。

    好在廢紙歸廢紙,但這麼一點情況,多少在楊震推算日軍運到天津的這批戰利品數量上,起到了一點作用。儘管只是根據英軍在東南亞幾個常備澳大利亞和印度步兵師,加上後調集過去的一個完整英軍步兵師,標準常備編制推算出來的。

    並未加上英軍加強的火炮,以及新加坡島內的火炮。可一番計算下來,這個總體數字也讓楊震很是吃驚。哪怕其中有三分之一被日軍繳獲運到中國戰場上,那麼對抗聯的威脅就相當的大。

    最關鍵的是這些二十五磅炮,東南亞的英軍有沒有配備專用的九號穿甲彈。如果配備了這種穿甲彈,那麼威力怎麼樣,目前都一無所知。即便是從不相信戰場上有好運這種指著上帝吃飯的事情,但楊震依舊多少祈禱英軍能夠小氣一些。

    實際上日本人席捲東南亞,僅僅在馬來亞和新加坡戰役之中,繳獲的英軍火炮數量就達到了九百餘門,機槍兩千餘挺,汽車一萬兩千餘輛。再加上在荷屬東印度群島繳獲的荷屬東印度軍隊裝備,各式火炮達到了上千門。僅僅新加坡一地,就繳獲了上百門的高射炮。

    一群綿羊帶著一群綿羊,與一群餓狼作戰的結果,只能是羊被狼吃了一個精光。除了菲律賓的美軍打的頑強,戰敗是因為大環境導致的外援斷絕之外。在馬來亞、菲律賓,以及荷屬東印度群島,日軍基本上是秋風掃落葉。

    單單英制、美製、荷蘭製造的步槍和機槍,就能武裝十幾個師。這還不算大量的彈藥,以及各種車輛、飛機。運到中國戰場上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剩下的部分日本人還要留著在東南亞組建傀儡軍隊用。否則這批裝備中的重裝備,如果全部運到中國戰場,只能讓楊震更頭疼。

    不過雖說敵情,尤其是日軍裝備上的巨大變化,讓抗聯很多高級幹部有一些擔心。但是在作戰計畫最終敲定的時候,經過與郭炳勳、陳翰章,以及挺進軍的司令員和政委反覆商議,楊震還是選擇了以察東作為主要的突擊方向。

    陳翰章在選擇在自己率部實施大範圍迂迴穿插之後,接替自己正面突破二十六師團防線人選的時候,提出的人選卻是讓楊震感覺到相當的意外。在抗聯所有縱隊一級的幹部之中,他居然選擇了因為更善於防禦,號稱排炮之下不動如山,而不是擅長進攻的劉長順。

    他選擇劉長順的理由很簡單,面對著日軍這種大縱深,多層次的防禦態勢,正面的攻勢應該更穩健一些,全軍要儘可能的步調一致。一旦有任何方向輕敵冒進,其他方向無法跟進,突擊部隊有被合圍的危險。選擇劉長順接替自己,可以與南部戰線配合的更加緊密一些。

    而且相對於王光宇、杜開山、王效明、陶淨非等其他的縱隊一級指揮員來說,劉長順是所有縱隊一級指揮之中,除了陳翰章之外接觸裝甲兵戰術最多的人。裝甲兵初創的時候,就是在他的轄區內進行訓練和整編。

    但考慮到劉長順對戰機把握的敏感性不強,很多時候猶豫不決等一些性格上的先天弱點。陳翰章建議調馬春生擔任參謀長,以與劉長順配合彌補他的不足。這樣既可以保證不冒進,但也不會因為過於穩健而失去戰機。

    作為抗聯的重點組建部隊,當初裝甲部隊相當的受到重視。為了保證順利組建,劉長順當時作為生產建設兵團的司令員,擔負了整個裝甲兵組建時候的後勤保障工作。經常去訓練基地的他,只要有時間就與陳翰章一起研究戰術。所以對於劉長順在裝甲兵戰術研究上,陳翰章認為並不比自己陌生。

    對於陳翰章提出的這個人選,楊震經過猶豫最終還是同意了。但是參謀長的人選,楊震卻是沒有同意。馬春生是一個野馬,不是劉長順能夠控制住的。他對戰機的把握力是強,但全局能力太差。

    前一階段會戰之中,這一點表現的很明顯。當一個師長還是勝任的,但讓他協助劉長順把握全局還是不行。一旦這個傢伙脫了韁,劉長順拿他無可奈何。讓馬春生去配和劉長順,有些過於冒險了。

    最終在郭炳勳的提議之下,調歐陽吉善擔任西進政治委員,王明貴擔任參謀長,楊繼財擔任作戰處長。讓這三個人與劉長順搭班子,執行正面突擊任務。至於南部集群,就不用楊震操心了,挺進軍司令員,自己的老首長足夠挑起這幅重擔。

    至於在東北境內的戰鬥,由十二月底調任西滿軍區司令員的杜開山擔任西滿集群的司令員,陶淨非任副司令員,負責指揮通遼方向的作戰。王光宇調往中線,負責整個新京正面的作戰指揮。負責正面兩翼作戰。整個東線作戰,由王效明統一指揮。

    之所以將杜開山放在通遼一線,是因為這個方向在整個戰局之中處在承上啟下的作用,是一個相當關鍵的位置。需要的不單單是穩健,還有對戰局的把握能力。杜開山膽大卻不冒失,穩健卻不保守。該大開大合的時候,絕對不會按部就班。在該收斂的時候,絕對不會貿然行動。

    雖說大局觀略微差一些,但是對整個戰場形勢的判斷卻相當的敏銳。在戰術指揮上,絕對已經到了收放自如的地步。尤其是在對炮兵火力的運用上,可以說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這一點上,就連楊震最看重的王光宇也比不上。整個抗聯縱隊一級的軍事主官之中,也只有陳翰章能與他相比。重新有了家的杜開山變的成熟了許多,性格也穩重了許多。如果說過去的杜開山是一把過於鋒芒畢露的寶劍,顯得過剛易折話,那麼現在的杜開山則可以說是柔中帶剛。

    楊震將他放在這裡,責任不單單是從西面進攻中長鐵路,包抄新京關東軍守軍的後路。還有一點就是一旦劉長順如果在察東的指揮表現讓人失望,無法完成總部交給的作戰任務,杜開山可以立即接替他的指揮。將杜開山這員猛將放在這裡,就是準備要在最關鍵的時候使用。

    而在隨後的戰事之中,事實證明楊震這一手可謂是整個會戰階段畫龍點楮之筆。在迂迴部隊出發之後,劉長順遲遲無法在正面陳翰章已經打開的突破口,取得進展,進一步擴大戰局,整個察東戰場打成膠著的情況之下。

    正是楊震火速調杜開山接替劉長順,才保證了戰役打成目標。否則已經翻越陰山,但因為正面戰場遲遲無法完成突破,打開缺口。無法得到正面突擊部隊策應與支援的陳翰章,很有可能會被合圍在綏東境內。

    楊震在幹部調配上可謂是煞費苦心,但兵力配備上卻基本上按照向中央匯報的計畫進行。西進集團由裝甲一師,裝甲一旅以及三個獨立坦克營,騎兵第一、第二兩個旅,三個步兵師,三個直屬重炮團,總部唯一一個直屬日製一五零加農炮團,以及兩個火箭炮兵團。

    西線是重中之重,所以雖說只配備的三個步兵師,但是卻集中了抗聯三個騎兵旅中的兩個。除了裝甲兵等技術兵種的配置,是幾個方向之中最多的一個。遠射火力,也是最強的一個方向。集中了抗聯所有火炮之中,射程最遠的日式加農炮。

    南線作戰集群由四個步兵師、挺進軍主力組成,配屬兩個重炮團,一個火箭炮團,分為由挺進軍司令員、政委統一指揮,其主要攻擊方向為大馬群山正面一線,以及長城以南的張家口至承德一線。

    西滿戰略集團由三個步兵師、一個裝甲旅、一個山地師、朝鮮獨立師、挺進軍的一個縱隊,總部直屬一個火箭炮團、一個直屬炮兵團、兩個坦克營組成,從通遼向中長鐵路一線攻擊前進。主要任務就是包抄新京側後方,以及向熱河全境發起攻擊。

    該集團分為兩塊,熱河戰場由挺進軍副司令員指揮,兵力為抗聯的一個山地師、朝鮮獨立師、挺進軍一縱隊,外加一個直屬炮兵團。主要任何是搶佔七老圖山以西熱河全境,並保障南線部隊側後方向。

    中線集團由九個步兵師、一個裝甲師外加兩個獨立坦克團組成的一個裝甲集群組成,由王光宇負責指揮。東線集群由四個步兵師組成,由王效明指揮。部署在西滿林西至熱河的三個步兵師,由陶淨非指揮,作為南線和西線的整個戰略預備隊。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38
第一百六十九章 鐵路輸送

    由於兵力略微有些不足,楊震經過慎重的考慮,並報請中央批準。將正在整訓的朝鮮獨立師,編入了西集團作戰。這個朝鮮獨立師,在第一階段會戰之中雖然始終在東線參戰,但未承擔主要作戰任務。

    並依靠東線大量的朝鮮人聚居區,短時間之內補充了大量的兵員。也是第一階段會戰結束之後,所有的參戰部隊之中,第一個完成補充的部隊。而且在新兵的基礎上,經過楊震的批準,部隊也實現了擴編。

    該師目前編制已經由原來的三個團,擴編為兩個旅五個團的編制。實際兵力,已經達到了兩個師的標準。雖然沒有配備自動步槍與通用機槍,但是全師上下清一色的日製輕重武器。師有野炮營和重迫擊炮營、旅有山炮營和重迫擊炮連,團有步兵炮連和速射炮連。

    每個營有六挺九二式重機槍、四門九七式九十毫米迫擊炮、連有兩支火箭筒。每個步兵班一挺九九式輕機槍,兩支衝鋒槍外加一個擲彈筒,全軍上下清一色的都是九九式步槍。裝備雖說比不上抗聯的主力師,但是也不差太多。

    當初全軍大換裝的時候,沒有給這個師換裝抗聯的制式裝備,而是全套日式輕裝師的配置。是因為考慮到這個師在相當多的情況之下,很多時候要抽調部隊獨立進入朝鮮日佔區進行騷擾作戰,或是進行進入朝鮮進行遊擊作戰,所以武器裝備和彈藥上儘可能的與日軍部隊通用。

    而且在今年第一階段會戰完成後,利用大量繳獲的日軍新式武器,抗聯對該師輕武器進行了換裝。全師上下清一色都是在第一階段會戰之中,繳獲的日式九九式輕機槍和九九式步槍。

    火力與原來相比,雖說沒有太大的增強。但是武器裝備的性能,卻是要比該師原來裝備的三八式步槍與歪把子要好的多。但該師楊震一直以輕裝師為標準打造的,所以該師的炮兵火力並未增加。

    但是適合山地作戰的迫擊炮編制卻是增加了,師直屬炮兵增加了一個裝備了十八門日式一百五十毫米迫擊炮的師屬重迫擊炮。另外在師直屬炮兵之中,也增加了一個十二門兩磅炮建制的反坦克營。

    該師目前是抗聯唯一的輕裝師,也是唯一的全日械師。戰鬥力也算是不弱,也足可以列為抗聯二等的主力師。特別是因為自組建開始一直在東部山區作戰,該師尤為擅長山地作戰。該師目前已經無其他民族的幹部,從上到下清一色的都是朝鮮人,部隊內部的向心力也極強。

    考慮到熱河境內多為山地,此次會戰重點又是在西部,再加上一些政治上的考慮。所以楊震將這個抗聯所有部隊之中,人數和編制最大的一個師調往了熱河戰場,增強熱河戰場的實力。

    只是誰也不知道楊震這個全軍一號究竟是怎麼想的,這個師眼下實際上已經達到一個軍的編制和實力。但是在抗聯編製表上,卻是始終以師的番號出現。並未因為部隊擴編,而改為真正的朝鮮獨立軍,番號也改為朝鮮獨立師。

    此次作戰,除了總部手裡留下四個師部署在哈爾濱周邊作為總預備隊之外,抗聯與挺進軍幾乎全部出動。除了因為缺乏裝備,還在組建的新部隊之外,抗聯的航空兵、裝甲兵、炮兵等技術兵種,也全部投入到一線參戰。

    用楊震在戰前高級幹部會議上的話來說,這是砸鍋賣鐵的一戰。打贏了,抗聯可以獲得關內充足的人力與物力的支援,真正擺脫目前孤軍作戰的局面。打敗了,恐怕連退路都不會再有。所以此次行動,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戰役發起時間的順序,先東北後南線,至於西線最後發起。東北戰場與南線率先打響,將日軍的主要注意力,從察東吸引過來。在東北與南線打響二十四小時之後,察東一線發起全線攻擊。

    中線與西滿地帶的作戰目標是以鉗形攻勢,徹底的消除新京日軍突出部,將日軍壓縮至四平街一線。並攻佔整個熱河省,為此次會戰整個西部戰場創造一個穩定的後方,並威脅日軍大動脈北寧鐵路。

    此次攻佔新京,楊震是下了很大的決心,要背上新京幾十萬人口的這個大包袱。這個突出部對抗聯中部戰線的防禦整體態勢,威脅實在太大,也距離北滿重鎮哈爾濱的距離也太近。這個突出部,對於中線的態勢牽制很大。

    相對於中線,在東線楊震並未打算太過於深入。東線的攻擊截止線在西安、東豐、金川、臨江一線,中線的進攻截止線在梨樹至西安一線。在東北的攻勢總體目標是進一步壓縮關東軍控制區域,拓展根據地的空間,並儘可能的奪取松遼平原的產糧區。

    同時牽制與吸引關東軍主力,無法向西增援日軍華北方面軍。至少在目前,楊震還沒有深入南滿的打算。因為這樣將會面臨關東軍與朝鮮軍的兩面夾擊,對抗聯東部防禦的壓力有些過大。

    所以楊震還是決定將攻擊的停止線,定在奉天、吉林交接。而將停止線定在這裡,是有原因的。在這裡隨時可以向南滿的鋼鐵、化工等工業重鎮,鞍山、本溪湖、宮原、撫順實施威脅。

    而在南線察南方向的作戰,主要是牽制張家口至平津一線的日軍無法西進增援日蒙疆駐屯軍。並搶佔大馬群山至燕山一線,與東邊在熱河發起攻勢的部隊,利用地形連成一條整體防線,保證西進戰役的順利進行。

    航空兵部隊所有兵力,除了留守根據地擔任防空任務的作戰部隊之外,其餘的部隊全部參戰。重點除了支援地面作戰之外,對日軍縱深地帶主要是津浦、同蒲、北寧、中長鐵路南線,以及平包鐵路進行空襲。

    根據楊震的要求,各個部隊要在三月十三日開始,向進攻發起地域開進。除了西線與南線部隊,因為路程的原因,在十九日凌晨之前抵達作戰地域之外,其餘的部隊要在十八日黃昏之前,全部抵達作戰地域,十九日落日之前要完成作戰的最後準備。二十日凌晨,所有進攻兵力要完成全部的展開。

    為了保證部隊開進的隱蔽性,各個部隊開進的路線,必須要嚴格按照總部選定的路線。尤其是西線各個部隊採取以團為建制逐次開進,到制定作戰地域集合的辦法。而預定的迂迴穿插部隊,集結地則設置在了距離前沿有一定距離的西烏珠穆沁旗與阿巴嘎旗交界處。

    因為預定採取大縱深迂迴穿插的部隊,除了騎兵之外都是清一色的摩托化與機械化部隊,機動能力極強。按照計畫這支迂迴穿插部隊出擊的時間,是在西線正面全線打響之後二十四小時之內。

    而為了保密,這支部隊將從在十九日抵達西烏珠穆沁旗與阿巴嘎旗境內即可。但目前面臨最困難的是,怎麼才能鐵路輸送將這麼大規模的部隊以及裝備的調動,在嚴格保密的情況之下運往西滿指定集結地。

    尤其是迂迴部隊,雖說是騎兵機械化集群,但是從北滿到西滿這麼遠的距離,不可能全部依靠機械化行軍。這樣對坦克的機械磨損,會是相當大的,部隊也會異常的疲勞。最好還是在根據地內採取鐵路輸送,到距離前沿最近地帶下車……

    物資和彈藥好隱蔽,但是幾百輛坦克以及大量的汽車、重炮,卻很難完全做好隱蔽工作。如果部隊選擇從通遼向指定集結地開進的話,那麼需要經洮昂鐵路抵達洮南之後進入四洮線,在雙遼向西進入通遼。

    但四洮線自雙遼以東的東遼河一線,是前一階段會戰結束之後抗聯與關東軍的對峙地帶。日軍用望遠鏡,就可以清晰的看到東遼河西岸雙遼境內的鐵路運輸。一旦被日軍偵察到這些坦克西運,那麼對迂迴作戰的突然性會相當的不利。

    為了保證裝甲一師與五師大量坦克與車輛,儘可能的秘密抵達西烏珠穆沁旗集結地。楊震親自拿著地圖,一點點的測量。最終拍板西線所有的參戰部隊,重裝備不走四洮線,而走洮阿鐵路運輸。從喜扎嘎爾旗站下車。以機械化和摩托化開進的方式,進抵西烏珠穆旗集結地。

    儘管洮阿鐵路的運輸能力,與四洮鐵路相比還是比較差。在去年的會戰之中,這條鐵路損毀的情況也比較嚴重。是抗聯根據地內所有鐵路線之中,在奪取之後破壞的最嚴重一條,幾乎所有的橋樑與隧道全部被炸燬。

    雖然進行了大量的搶修,但是很多路線都還只是臨時完成搶修,大多數修復的橋樑還是用木料臨時搭建。而隧道也只是完成了清理,以及對戰損鐵軌的更換。對於戰損的隧道因為技術能力不足,還無法進行加固。

    當初軍事交通部在除了依靠這條鐵路運輸糧食和部分物資之外,並未考慮到使用這條鐵路運送部隊。就是因為這條鐵路線,到目前為止路況並不理想。在這條鐵路線上,火車不僅運量有限,而且只能以勻速行駛。

    運輸這麼大規模的部隊以及重裝備,再加上大量的彈藥與物資,對於這條鐵路是一個沉重的負擔。但是這條路線勝在隱蔽性,要遠遠的高於走四洮鐵路。幾經慎重考慮,楊震還是決定使用這條鐵路運輸運回部隊。

    而從正面發起攻擊的裝甲一旅以及三個獨立坦克營,則採取夜間快速通過的辦法走四洮線運輸。採取這個辦法就是為了將日軍的注意力,吸引到裝甲一旅身上。而為迂迴部隊的穿插行動,創造最大的突然性。

    這樣通過四洮鐵路轉運的部隊,可以吸引部分日軍的注意力,部分保證側翼迂迴穿插部隊行動的突然性。以四洮鐵路洮南至雙遼段與日軍前線陣地距離之近,這麼大規模的鐵路輸送,即便是夜間保密運輸也很難保證不被日軍察覺。

    用裝甲一旅的車運吸引日軍的注意力,將日軍的目光全部吸引到四洮鐵路線上。保證經洮阿鐵路運輸的裝甲一師以及五師的側翼迂迴穿插部隊的運輸,也算是另外的一種戰略掩護行動。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38
第一百七十章 最後階段的準備

    當時間進入四二年三月份之後,抗聯在完成部隊裝備最後調整後,各個方面已經進入大戰最後準備階段。所有彈藥、物資,尤其是油料已經運抵在前線各個方向的秘密囤積點。在西線活動的直屬偵察部隊,已經完成對橫穿渾善達克沙地進攻路線的偵察,並查明渾善達克沙地之中的水源地。日軍一線陣地的雷場,寬度與密度已經被查明。

    對於在前線發現的日軍首次如此大規模的使用地雷,進行防禦作戰而布設的雷區。抗聯軍工部門緊急製造了一批排雷器材,下發給各個師屬工兵營。並動員各師,也就地取材利用上級配發的炸藥,自行製造排雷裝備。

    同時航空兵部隊,也已經完成戰前飛行轉場的最後準備。察東各地野戰機場秘密選址與設置工作已經完成,無線通訊與導航分隊先期已經南下準備。衛生部門也做好了大批接收傷員的準備,並完成了野戰醫院的建設。

    抗聯這些準備工作,雖然進行了嚴格的保密,但是一點風聲不傳出去幾乎不可能。儘管從抗聯根據地內傳來的情報有限,日軍也多少嗅覺出一絲不尋常。尤其是一線作戰部隊先期對渾善達克沙地、察南山地進行地形偵察,不可能完全不被日軍察覺。

    而日軍為了偵察抗聯的動向,也是下了大力氣的。雖說從根據地內收集的內部情報之中,有用的實在不多。但是兩軍對峙的前線地帶,日軍戰術偵察與反偵察的力度一向都很大。尤其是華北方面軍,幾乎是可以說下了血本。

    抗聯在前線進行的所有戰術偵察行動,在這種情況之下根本就無法避開日軍的視線。尤其是環境比較特殊的西線,是雙方最早接觸的地區。自進入四二年以來,雙方偵察部隊遭遇戰並未少打。

    此時的渾善達克沙地雖然面積不大,與中國西北的那些大沙漠相比,規模小的可以直接忽略。但是這裡的地形、地貌,那裡可以作為沙漠作戰最重要的水源補給地,以及那裡可以讓部隊大量的通行,對於攻擊發起一方的抗聯來說都相當的重要。

    大戰在即,抗聯不可能不摸清這裡的情況,冒冒失失的就發起攻擊。尤其是沙漠裡面的攻擊路線,選擇必須慎重。即便是這個時候的渾善達克沙地面積,遠沒有亂墾亂牧的後世大。但是這裡現在保存極好的原始環境,也要比後世複雜的多。

    渾善達克沙地裡面,可不單單全都是沙子。這裡是草原、沙漠交錯地帶,沙漠之中有著大量的湖泊。甚至在最主要的內流河高格斯台河兩岸,還有大片的沼澤地。這種複雜的地形,如果不先勘測出道路來,很容易在部隊進攻與後勤補給方面,出現重大的問題。

    沙漠裡面開車與開坦克,可不是單純的步兵穿越的。幾噸,甚至十幾噸的裝備,搞不好就被陷到沙窩子裡面去。而且那裡可以給部隊補充水源,那裡的地面可以支撐大兵團運動,那裡可以作為後勤補給線都是必須要考慮的事情。

    渾善達克沙地之中雖然不缺水,但是那裡的水並不是人都能隨便喝的。很多水不是硬化程度很高,不能作為飲用水。就是都是鹹水或是含堿量過高,無法進行任何的引用。在這塊沙地裡面作戰,即便面積不大,但是水源地的選擇必須是第一重視的東西。

    在第一階段會戰之中,陳翰章帶領的部隊就在科爾沁沙地吃了不少的虧。部隊在沙地之中行動遲緩,進入沙地作戰的部隊找不到水源。而且在風沙較大的地區,坦克的發動機功率下降相當厲害,不少的車輛都陷入了沙窩子之中。

    那次在科爾沁沙地之中,幾乎就是行軍,大規模的穿插戰鬥極少。如果真的有大仗的話,對沙漠作戰幾乎是一片陌生的部隊非吃大虧不可。有了前車之鑑,楊震自然不會大意。早在進入一月,前線對峙地區的部隊,就派出大量的偵察人員,配合軍區直屬偵察旅的兩個中隊,對這一片的沙地進行了徹底的摸索。

    自進入三月份後,隨著戰役的時間越來越近,一線部隊的偵察強度提高了許多。戰役雖然還沒有打響,但是進入沙地偵察的部隊,與日軍同樣進行偵察的小股部隊之間的戰鬥,幾乎是天天有。雙方伏擊、反伏擊的行動,進行的相當頻繁。

    還有察南的山地,雖說有關內部分部隊配合。但是那裡可以通過重型裝備,那裡可以作為集結地,那裡更適合作為攻擊發起地域,都是需要一線作戰部隊重新偵察的。裝備不同了,作戰所需的條件也不同。

    為了摸清楚這些情況,在兩軍對峙期間抗聯抽調了相當一批的偵察部隊,滲入南線與西線進行了廣泛的偵察。尤其是西線整個作戰地形對於抗聯來說,基本上是一片陌生。真正的沙漠作戰,對於抗聯來說還是第一次,楊震不可能不慎重行事。

    而且即便是抗聯內部的情報雖說一如既往的不多,但是四洮鐵路上夜間繁忙的運輸,日軍還是可以清楚的察覺到。尤其是抗聯有意識暴露的,滿載裝甲一旅所裝備T二六坦克的軍列,以及大量的油罐車,途徑雙遼、通遼一線,向西線運輸的時候,日軍在高倍望遠鏡之內看的很清楚。

    而且雖說部隊在調動期間所有的蹬車行動,全部都是在夜間,但是對整個鐵路的運輸,不可能不產生一定的影響。至少所有的貨運列車,都需要按照軍事行動來調整時刻表。組織這麼大規模的鐵路運輸,一點消息不外洩幾乎不可能。

    在進入三月份發現當面抗聯在前線各地的活動越來越頻繁,以及少量的內部情報之後,雖說還不清楚抗聯的攻擊重點是南線還是西線。但相比某些方面動作遲緩的軍隊來說,日軍此次的反應速度可謂是奇快。

    就在抗聯開始進行總動員的幾乎同一時間,關東軍與華北方面軍也同時立即進行了高度戒備。整個關東軍與華北方面軍,所有與抗聯對峙的前線部隊,全部在最短的時間進入臨戰狀態。

    彈藥和作戰物資,開始大量的下發到一線作戰部隊手中,炮兵陣地也開始進行最後的偽裝。工兵不斷的對雷區的密度與寬度,在進行著最後的增補。同時前沿日軍各個野戰師團,對抗聯前沿陣地的偵察也越來越頻繁。

    在東北的四平街、奉天,華北的北平、天津、張家口、太原等幾個大型鐵路樞紐站也調集了大批的軍列,隨時準備調動兵力。日軍也陸續結束了對華北各大敵後根據地的掃蕩,將所有參與掃蕩的部隊開始進入集中狀態。甚至為了收縮兵力,主動放棄了在掃蕩期間,在山區佔領的一部據點。

    進入三月份無論是抗聯方面還是北中國的日軍這兩大戰略集群,都在為一場大戰做著最後的準備。尤其是進入三月十日開始,雙方對峙的前沿地帶已經是劍拔弩張。空氣中濃重的緊張氣味,就是傻子都能聞的出來。

    而這場大戰雖然對於中國抗日戰爭,以及抗聯今後的命運是一個關鍵之戰。但對於戰火已經燃遍全球的世界大戰來說,只不過一場普通的戰役而已。只是這場大戰卻還沒有真正的打響,因為發起的時機,卻已經吸引了多方面的注意力。

    此刻在東南亞戰場上,緬甸的英軍複製了在馬來亞的大潰敗。進入三月份丟掉了緬甸首府仰光的英國人,一路向緬甸內陸地區撤退。重慶方面組織的遠征軍三個軍,也正在兼程進入緬甸。

    而在西南太平洋方向,日軍正在持續攻城略地。荷屬東印度群島的美英澳荷聯軍,已經解體。荷屬東印度群島所有的守軍,已經全部停止抵抗。菲律賓的美軍,已經全部撤到了巴丹半島,正在進行最後的垂死掙扎。

    同時日軍已經陸續攻佔西南太平洋上的戰略要地拉包爾,並攻佔了整個俾斯麥群島。澳大利亞守軍的抵抗,幾乎是一觸即潰。嘗到了甜頭的日軍為了保證拉包爾的安全,正在向所羅門群島發起攻勢。

    整個亞洲及太平洋戰場上,為了保住最後一條對外交通線,已經出兵緬甸,眼下正為美援數額與美國人討價還價的重慶方面。被日益惡化局面,搞的焦頭爛額的美英兩國。剛剛結束莫斯科會戰,將德軍趕出了莫斯科城下的甦聯人。更還有為這場大戰,同樣在調動兵力配合抗聯作戰的延安。

    此刻無論是國內的目光,還是國際的目光,或是因為利益之爭,或是因為未來的發展,或是因為目前不利的戰局,都在密切的關注著北中國。各方面的情報機構,幾乎全部飛速的運轉起來。

    尤其是此時心中五味俱全,甚至是不知道什麼滋味的重慶方面,無論是在東北還是平津,無論是中統還是軍統,或是某一戰區情報機構都全力展開,試圖收集一切關於兩軍調動的情報。

    對於外界或是期待,或是五味雜陳,不知道什麼滋味的目光,楊震並未理會,他仍在按部就班的做著戰前的最後準備。對於現在的楊震來說,越是關鍵時候,他的心態越是平靜。對於此次關係到抗聯,甚至整個中國命運的會戰,楊震幾乎沒有半點的波瀾。

    在三月十日,在所有作戰計畫最終敲定,所有物資準備和轉運工作全部結束之後。三月十一日楊震召開抗聯師以上,挺進軍縱隊以上幹部,以及抗聯的各個軍兵種,三總部二級部長以上幹部聯席會議,下達整個作戰計畫,部署各方面行動方案。

    按照楊震的要求,三月十三日各個參戰部隊按照總部下達的調動計畫,開始通過鐵路大規模的進行調動。並嚴格按照總部下發的調動計畫,在指定地點,指定車站蹬車。並要在規定時間之內,全部開抵作戰區域。

    為了最可能的將部隊調動方面的保密,做到最後的期限。鐵路輸送的各部採取了全部於夜晚進行,採取駐地周邊小站登車,逐次開進的辦法。而公路開進的各部,則採取以團為建制,分別開進在制定地域另行集中。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38
第一百七十一章 全面打響

    就在日軍攻佔了布干維爾島,徹底取得了對整個所羅門群島的控制權,取得了對澳大利亞空襲前進基地的當天。三月十八日,抗聯參戰各部按照總部的規定,全部進抵制定作戰地域。

    十九日黃昏之前全體參戰部隊,除迂迴部隊正隱蔽從集結地西烏珠穆沁旗,向甦尼特左旗進攻出發地域運動之外,其餘各部已經全部完全展開。所有的炮兵,已經全部進入作戰地域。而負責對地實施支援的各個作戰機群,已經做好隨時起飛的準備。

    三月二十日凌晨三時,按照計畫此次會戰首先在新京正北與通遼方向同時打響。隨著鋪天蓋地的照明彈升空,從新京正面出擊的裝甲二師在密集的炮火,以及集中了抗聯所有的一百六十部大功率對空探照燈,以高強度光線照射日軍陣地的掩護之下。率先一馬當先,從長嶺一線向懷德、新京交界處的日軍陣地發起攻擊。

    這一百六十部大功率探照燈,是幾乎抽調了抗聯所有的甦制和美製對空探照燈。凌晨三時發起大規模集群攻擊,對於抗聯來說無疑還是首次。為了保證進攻的順利,以及夜間照明的問題,楊震想辦法為中線攻擊部隊調集了一批探照燈。

    楊震的意思很明顯,就是利用這批探照燈發出的強烈光源,除了為攻擊部隊指明進攻方向之外。另外一個優點就是利用這批探照燈的強烈光照,刺痛當面日軍一線部隊的眼楮,使其只能採取盲射的辦法,為攻擊發起部隊爭取有利的戰機。

    這種戰術雖然首次運用,但是卻在實戰之中起到了不小的效果。被強烈光線刺的無法睜開雙眼的日軍,只能瞎打盲射。突擊部隊遭受的損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新京東部戰場上日軍的第一道防線,在短短兩個小時之內全線被突破。

    同時從吉林、九台向伊通穿插的一個加強師,也在兩個坦克團以及大量炮火的配合之下。激戰至二十日中午,撕開了日軍的防禦陣地。在當面日軍防線上,打開了三個突破口,正在向日軍縱深陣地發展。

    裝甲二師與兩個坦克團,猶如兩把尖刀一樣,從新京戰場上日軍兩面側翼向日軍整體防禦的縱深穿插過去。這兩支部隊的匯合點,在新京以南的公主嶺。一旦這兩支穿插部隊匯合,整個新京戰場上的日軍所有兵力,都將被合圍在新京周邊。

    而在新京戰場打響的同一時間,通遼方向出擊的部隊,以裝甲二旅一百二十輛坦克為先導,組成快速裝甲機械化集群。從雙遼強渡東遼河,向松遼平原發起進攻,直插中長鐵路四平街一線。並以一部兵力,直逼戰略要地三江口。

    這支部隊的主要任務就是進逼關東軍司令部所在地四平街,截斷關東軍增援新京戰場的通道。在新京以南構築第二道封鎖線,逼迫關東軍提前調動預備隊,徹底打亂關東軍的作戰計畫。

    在其他三個方向打響的同時,在新京北部正面王光宇親自指揮三個整編步兵師,在兩個一二二榴彈炮團,一個一二二火箭炮團,一個一五五榴彈炮團,以及總部直屬重炮團的火力掩護。以及兩個坦克營,以及一個坦克團配合之下。從正面對新京城內的日軍,發起了全線攻擊。

    原本楊震是準備將用瑪蒂爾達二型坦克組建的四個坦克營,都配屬到新京正面。但是在陳翰章的要求之下,調了三個營到西線用於正面突破。這樣一來,新京正面突擊手段略有不足。

    在甦聯人轉交的德制坦克到貨,替換下裝甲二師目前裝備雜牌坦克之後。楊震用這些德國貨替換下該師換裝後剩餘的三八t型坦克,加上五十輛十字軍巡洋坦克,充實了三個坦克團中建制。

    並將其中全部配備了三八t型坦克,以及少量bt快速坦克的一團,配備給了新京北突擊集群。這麼一弄下來,新京北突擊集群中這個集群中的坦克數量,並不比其他的方向少。王光宇以坦克為先導,同時從新京北、西兩個正面,向新京的日軍守軍發起攻擊。並以一部兵力牽制新京以東之日軍,徹底的截斷新京至雙陽公路,切斷日軍從東部增援新京的通道。

    實際上前一階段會戰之中,抗聯雖然沒有能夠徹底拿下新京這個日軍統治東北的象徵。但是通過苦戰,已經將新京形成半包圍。新京北部以新京環城公路為兩軍對峙線。以北是抗聯的控制區,以南是關東軍的控制區。

    而在新京東面抗聯的兵力,奢嶺至興隆山一線以東已經全部是抗聯的控制區,日軍只控制了新京至雙陽公路以南地區。在西面抗聯的兵鋒已經直指蘭家鎮至範家屯一線,兩軍控制線以新京至懷德的公路線為分界。

    只有南面公主嶺方向,新京還保留著一條對外通道,可以與關東軍保持聯繫。可以說新京已經三面受敵,處於一個半包圍的態勢。也就是說,在北面日軍只控制了主城區。而在東西兩面,日軍只控制了近郊,以及至雙陽、懷德公路以南的地域。

    在這種態勢之下,京城內的偽滿各大機構,包括哪些牌位一樣的滿籍官員在內早就已經全部撤離。十餘萬日本僑民,除了所謂的在鄉軍人重新被徵召進入現役之外。所有的老弱婦孺也全部撤離,通過鐵路轉運至南滿。

    所謂滿籍人之中所有的技術工人、知識分子、學生,也全部被日軍強行南遷。目前整個城內,只剩下二十餘萬在關東軍眼中,除了肉盾之外幾乎已經不再有任何利用價值,生活在最底層的普通百姓。原來曾經因為是偽滿政治、軍事、經濟中心,而出現畸形繁華的新京城,已經大半成為一座空城。

    經過數月的搶修,此時的新京城主城區,幾乎整個都被關東軍修建成為一所要塞。不僅市郊遍佈了大大小小的明碉暗堡等工事群。就連城區內所有的地上建築,全部改造成為工事。偽滿八大部金碧輝煌的幾座大樓,全部被改成了堅固的工事群。

    臨街的大大小小所有相連的建築物,內部之間全部被打通。所有臨街的除了留下射擊孔之外,絕大部分的窗戶全部被砌死。城區伊通河上的所有橋樑,都埋設上了。主要的街道上,都佈滿了地雷。而新京守軍的司令部,也遷移到偽滿中央銀行那座兼顧的地下儲備室內。

    經過改進後新京城的日軍整體防守體系,可謂是相當的嚴密。但是其將大部分的城區居民都遷移,也讓抗聯少了許多的顧忌。上來便動用了上至二百四十毫米榴彈炮,下至大量七十五毫米山野炮的全部火力實施火力支援。

    儘管二百四十毫米榴彈炮,目前只有戰前從美國運來的一千枚,射程也相當的近。但是這種火炮的威力卻是實打實,一炮下去半個街區都變成了一堆瓦礫。面對著這款自己製造的大威力榴彈炮,挨了一頓胖揍的日軍卻是無可奈何。

    即便是在第一階段會戰之中屢次吃了大虧,但仍舊找不到合適的應對之策。再堅固的工事,也扛不住一發炮彈的轟擊。在這種大威力的榴彈炮,以及大大小小上百門火炮的火力支援之下。北面發起的部隊,進展速度相當的不慢。

    經過一天的激戰,北面發起攻擊的部隊。在坦克的掩護之下,經過反覆爭奪,先後拿下寬城子車站、第一國民高等學校、新京畜產獸醫大學、寬城子警察署、高砂町等新京城北日軍固守的要點。其中最堅固的寬城子車站、高砂町北部日軍陣地,都是在二百四十毫米榴彈炮的火力轟擊之下,在短時間之內順利拿下的。

    戰至二十日黃昏,新京北正面的突擊部隊,已經相當一部分的兵力突入鐵路線以南的新京主城區。在新京北城區,與日軍展開激烈的巷戰。而在城西的攻勢,也逐次逼近了環城公路城西段。只有城東方向,因為日軍的頑強抵抗,切斷新京至雙陽公路的戰鬥打成了膠著狀。但第一天的進展,王光宇仍舊可以說是比較滿意的。

    儘管對抗聯的裝甲集群攻勢,也與華北方面軍一樣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但是整個新京戰場的關東軍,卻依舊被從四個方向同時壓過來的鋪天蓋地的坦克集群,打的是措手不及。尤其是懷德方向裝甲二師採取的古怪戰術,讓日軍幾乎毫無準備。成為整個新京戰場,第一面被突破的關東軍防禦地帶。

    關東軍對抗聯坦克數量的上判斷,還停留在第一階段會戰之中。關東軍從上到下就壓根就沒有想到過,抗聯居然一下子會多出這麼多的坦克。原本之前發現抗聯通過鐵路將大量的坦克向西輸送,還以為禍水東移的關東軍在心中還在暗自慶幸,抗聯的裝甲鐵拳不會砸在自己身上。

    儘管在戰役打響之前,前沿各部隊也多次聽到坦克發動機的轟鳴聲。甚至在新京以北的日軍,已經清晰的看到抗聯的坦克正在攻擊發起地域移動。但對於關東軍來說,抗聯坦克部隊的主力已經全部西進,剩下不多的坦克數量不過是皮毛而已,對新京戰場上的關東軍大軍沒有什麼太大的威脅。

    就算全部投入到一線作戰,也不會對新京戰場上有多少威脅。儘管吃了多次大虧的關東軍,對來自抗聯內部有限的情報,已經是相當不信任了。但戰役打響之前,四洮鐵路上西運的大量坦克,卻是讓他們被迷花了眼楮。

    他們將更多的精力,都用來構築防禦步兵突擊攻勢的野戰工事群上。而沒有像華北方面軍那樣,固執的認為抗聯會使用大量的坦克發起大範圍的迂迴穿插、分割戰術,而那麼拚命的想盡一切辦法湊集反坦克火力。

    反倒是在發現抗聯大量坦克西運之後,將原來部署在新京周邊戰場,尤其是西面的反坦克火力,大部分調往了新京市區內。雷區的面積,也開始縮小。原本埋設的反坦克地雷,大部分都被重新起出來,送往了可能會遭受抗聯坦克威脅的雙遼一線。

    [,!]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38
第一百七十二章 有得有失的開局

    只是雖說在轟炸之中,正瓖白旗境內的日軍主要陣地遭受了慘重損失其在正瓖白旗境內的一線主陣地,連同縱深陣地百分八十受到重創。擔任防禦的兩個聯隊,在轟炸之中傷亡三分之一。大部分的炮兵陣地,基本被摧毀餘燼。

    但二十六師團依舊利用戰前華北方面軍增援的大批反坦克火炮,以及在轟炸機和炮火打擊之下倖存的幾個炮兵陣地內的炮群,利用二線防禦工事群在轟炸之中倖存的部分工事,依舊進行了頑強的抵抗。

    儘管日軍的抵抗極其頑強,但日軍手頭的所有反坦克炮,面對著雖然行動緩慢,但是卻皮堅肉厚瑪蒂爾達二型坦克,幾乎毫無辦法。抱著包進行肉彈突擊的步兵,卻無法突破抗聯步兵的掩護。

    在加上雷場在轟炸之中,幾乎被全部摧毀。面對著日軍挖掘的反坦克壕溝,抗聯戰前便進行了充足的準備。工兵坦克隨車攜帶的木料,在炮兵的火力掩護之下,快速的搭建通道。甚至在一些關鍵地帶,直接將t二六坦克推進反坦克壕,為後續部隊打開通道,所有的防禦工事,在轟炸之中受到損失慘重。雷區,也在轟炸之中損失餘燼。而日軍幾乎所有的反坦克武器,對皮堅肉厚的瑪蒂爾達二型坦克幾乎無可奈何。反坦克炮對這種坦克,幾乎是毫無用處。無論命中的是那個部位,都無法穿透這種坦克。

    打紅了眼的日軍甚至用三八式野炮,加裝高爆榴彈近距離平射。但因為無專用穿甲彈,其使用的日製裝藥量並不算大的高爆榴彈,依舊無法給這種坦克造成任何的損害。挨上一發七十五毫米榴彈,最多只是讓這種坦克略微停頓一下。

    即便是偶爾命中這種坦克的發動機,但日軍驚恐的發現,他們的命中只是讓這種坦克的速度降了下來,卻無法阻止他們繼續行動。而自己的各個工事群,除了那些貼著地面的火力點之外,被其在近距離上用火炮一個個的精確點名。

    抗聯的這款英制馬爾蒂達二型坦克,在日軍陣地上橫衝直撞,讓日軍拿起毫無辦法。唯一的缺點就是兩磅坦克炮,威力實在是有限。穿甲彈這個時候沒有太大用,高爆榴彈的數量又不多。普通的殺傷榴彈,威力又有限。

    這種小口徑速射炮射速雖然很快,但是對付日軍殘存的工事群,威力還是有些太小了。只能摧毀日軍野戰機槍火力點。對於稍微堅固一些的工事,還得指望隨行步兵的火箭筒,以及抗聯新換裝的八二毫米無後坐力炮,以及後面的七十六毫米野炮來摧毀。

    面對著一線押上的六十輛坦克掩護大量步兵成三角陣型的輪番衝擊,南線在轟炸之中被損毀嚴重的正瓖白旗一線,二十六師團第一道防禦陣地,在攻擊發起四個小時之後便被全線突破。戰至黃昏,日軍的二道防禦陣地也全線崩潰。這位鐵婦人,在戰場上將其皮堅肉厚的威力發揮到了最大。

    甚至連指揮西線進攻集群的陳翰章,都沒有想到突破會進行的如此順利。四個小時,便突破日軍防禦森嚴的陣地,即便有渾身上下猶如鐵疙瘩一樣的坦克支援,但也是當初他沒有想過的。

    不過這一點,陳翰章沒有想過,總體作戰計畫制定者楊震卻是早就想到了。很瞭解地毯式轟炸威力的楊震,為什麼在整個戰役之中最重要的西線,攻擊發起的時間是最晚的?除了其他部分的原因之外,相當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為了這次地毯式的轟炸做好一切準備。

    不讓日軍全部進入陣地備戰,這次地毯式轟炸,那裡能夠取得這麼大的戰果?一枚一百五十公斤的高爆炸彈,對於無永備工事的日軍築壘地域摧毀能力,要遠遠高於除了那些超級變態,比如說目前抗聯手中那門繳獲的日製四百一十毫米艦炮改裝來的要塞炮之外,幾乎所有的普通炮彈。

    但這種對即設陣地進行的地毯式無差別轟炸,夜間是無法進行的。在兩軍接觸的情況之下,以兩千米高度投彈的轟炸機群,很可能會誤傷自己的部隊。所以楊震將西線集群發起攻勢的時間,不顧其他人的反對,整整向後延伸了幾個小時。

    但至少目前看,這種轟炸對築壘地域這種防禦工事群來說。儘管有些lang費的嫌疑,對抗聯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負擔,但是效果還算是不錯。不過這種轟炸的負擔,可不是抗聯能夠承受太多次的。

    整個會戰期間,這種一口氣出動了三十六架戰略轟炸機,對日軍陣地進行覆蓋式的地毯式轟炸只出現過兩次。沒辦法,抗聯沒有美國人的那種實力,對付一個炮兵陣地都能來一次地毯式的轟炸。要是多次使用,抗聯非破產不可。

    而此戰過後,陳翰章儘管也知道這次效費比並不是很高的地毯式轟炸,是總部為了西線能夠盡快的取得突破而下的血本。一百多噸的炸彈,對於目前的抗聯來說,可謂是一個相當不小的負擔。

    但是對這次轟炸產生的巨大威力,讓他在幾十年之後都記憶猶新。當年被炸成一片廢墟的日軍陣地,那些活活被震死在工事之中的日軍士兵,依舊猶如在眼前的他,始終是中國戰略空軍的堅定支持者。

    當然眼下的陳翰章,心思更多的都是放在了怎麼樣最大限度的利用此次轟炸的戰果上。在突破正瓖白旗一線防禦之後,秉承著趁你病要你命原則的陳翰章,在第一時間將手中留作預備隊的最後一個坦克營也立即投入攻擊。

    掩護步兵沿著第一梯隊已經打開的通道,向日軍縱深發起攻擊。爭取一鼓作氣,徹底的突破正瓖白旗境內日軍的防線,切斷二十六師團與沽源、張北日軍之間的地面聯繫,並突破日軍的縱深陣地。

    但與正瓖白旗境內進展相對順利相比,在北面正瓖白旗與甦尼特右旗交界處的烏蘭卓爾方向發起攻擊。按照計畫準備直插瓖黃旗,切斷甦尼特右旗與正瓖白旗之間日軍聯繫,將整個二十六師團分割成兩半的裝甲一旅以及十七師兩個團,雖然突破了一線日軍的防禦。

    卻在向縱深發展的時候,被日軍死死的阻擊在二線陣地與一線陣地之間。儘管負責指揮該方向的劉長順,進行了反覆的突擊。但是在日軍拚命頑抗之下,卻是始終未能得手。在日軍一二道陣地之間,陷入了苦戰之中。

    日軍二十六師團的主要防禦體系,為了向南餃接正藍旗、太僕寺旗日軍防線,並掩護身後的商都、化德一線的二道防禦體系,主要都部署在正瓖白旗境內。甦尼特右旗境內,只是作為側翼防線使用。

    在這個方向,只有岡村寧次後調到該方向的以一個步兵聯隊為基幹,加強了剛從本土調來的兩個步兵大隊。兩個由從東南亞轉運過來的英軍戰利品中的二十五磅野炮,三點七英吋山炮,外加兩門英制四點五英吋榴彈炮,組成了一個臨時炮兵大隊提供火力支援。

    這個支隊的主要任務,就是利用這一線陰山山脈向南延伸的多山丘陵地形,保證正瓖白旗境內二十六師團主防禦體系的側翼,並監控抗聯可能會迂迴陰山北麓的行動。這個支隊的兵力雖說不算多,但是卻是整個察東日軍防線向北的一個相當重要的前沿警戒哨。

    而且其與南部的日軍二十六師團主防禦區域,形成一個完整的連接。兩部防區之間,有臨時公路相連,以及大片的雷場。如果不將其與二十六師團主要防禦區域割斷開來,會給接下來的迂迴穿插帶來相當大麻煩的。

    裝甲一旅的攻擊目標,就是利用坦克集群的衝擊力,快速的突破這個日軍支隊與二十六師團之間的結合部,切斷二者之間的聯繫。然後以一部兵力合圍這個支隊,並以主力向瓖黃旗一線穿插,分割日軍第一道防禦體系與縱深之間的聯繫。

    考慮到整個察東地區日軍整個防禦態勢和體系,以及兵力部署的重點部位和方向。在抗聯的地毯式轟炸之中,這個方向的日軍並不是抗聯轟炸機的重點轟炸目標。除了部分由法制戰鬥機改裝的攻擊機配合之外,裝甲一旅的攻勢,主要還是依靠地面火力支援。

    只是這個方向的日軍防禦陣地,在空中、地面雙重打擊之下雖說損失不輕,一線防禦工事大部被摧毀,但縱深的防禦體系,大致上還算是完好。最關鍵的是這個方向的日軍,除了一線陣地之外,整個縱深防禦體系的射界,居然是有相當一部分是向南的。

    一線防禦的工事,多以環形防禦與暗堡相結合。其真正的核心工事,則全部都放在了二線縱深地帶。一線的火力點以輕機槍、大正十一年式步兵炮為主。重機槍與反坦克炮的火力點,全部都放在二線陣地。

    而在一二線防禦陣地之間,設置了大量的梅花型火力點與倒打火力點。利用地形修改,加上人工堆積的大量反坦克障礙物,與明暗碉堡相結合。所有的暗堡,全部都是三百六十度射界的。並利用超編的重機槍與速射炮,組成單獨的火力單元。每一門速射炮周邊二十米之內,都至少有一挺機槍進行火力掩護。

    火力部署上雖說火炮的數量不算多,但所屬火炮的射程足夠。尤其是英制二十五磅野炮,一萬兩千餘米的最大射程,即便是抗聯的甦制m三零式一二二榴彈炮都不如。雖說炮彈的威力不可同日而語,但是大射程卻給抗聯的攻擊部隊帶來了相當多的麻煩。

    這些火炮,將日軍整個一二線防禦地帶標明了射擊標尺。並不與抗聯戰,而是專門用來配合機槍陣地壓制抗聯的步兵。前沿各個陣地與後方炮兵陣地之間,架設的通訊線路全部地下話。

    一旦某一方向出現問題,立即集中火力不惜炮彈的拚命進行火力攔截。而這些火炮的掩體,沒有部署在一般認為可靠的丘陵地區的反斜面陣地上。而是基本上都是在丘陵地帶前的半地下工事之內,並經過仔細的偽裝。炮兵陣地部署的,也相當巧妙的利用的地形的變化。

    [,!]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38
第一百七十三章 鐵婦人的威力

    只是雖說在轟炸之中,正瓖白旗境內的日軍主要陣地遭受了慘重損失。其在正瓖白旗境內的一線主陣地,連同縱深陣地百分八十受到重創。擔任防禦的兩個聯隊,在轟炸之中傷亡三分之一。大部分的炮兵陣地,基本被摧毀餘燼。

    但二十六師團依舊利用戰前華北方面軍增援的大批反坦克火炮,以及在轟炸機和炮火打擊之下倖存的幾個炮兵陣地內的炮群,利用二線防禦工事群在轟炸之中倖存的部分工事,依舊進行了頑強的抵抗。

    儘管日軍的抵抗極其頑強,但日軍手頭的所有反坦克炮,面對著雖然行動緩慢,但是卻皮堅肉厚瑪蒂爾達二型坦克,幾乎毫無辦法。抱著炸藥包進行肉彈突擊的步兵,卻無法突破抗聯步兵的掩護。

    在加上雷場在轟炸之中,幾乎被全部摧毀。面對著日軍挖掘的反坦克壕溝,抗聯戰前便進行了充足的準備。工兵坦克隨車攜帶的木料,在炮兵的火力掩護之下,快速的搭建通道。甚至在一些關鍵地帶,直接將T二六坦克推進反坦克壕,為後續部隊打開通道,

    所有的防禦工事,在轟炸之中受到損失慘重。雷區,也在轟炸之中損失餘燼。而日軍幾乎所有的反坦克武器,對皮堅肉厚的瑪蒂爾達二型坦克幾乎無可奈何。反坦克炮對這種坦克,幾乎是毫無用處。無論命中的是那個部位,都無法穿透這種坦克。

    打紅了眼的日軍甚至用三八式野炮,加裝高爆榴彈近距離平射。但因為無專用穿甲彈,其使用的日製裝藥量並不算大的高爆榴彈,依舊無法給這種坦克造成任何的損害。挨上一發七十五毫米榴彈,最多只是讓這種坦克略微停頓一下。

    即便是偶爾命中這種坦克的發動機,但日軍驚恐的發現,他們的命中只是讓這種坦克的速度降了下來,卻無法阻止他們繼續行動。而自己的各個工事群,除了那些貼著地面的火力點之外,被其在近距離上用火炮一個個的精確點名。

    抗聯的這款英制馬爾蒂達二型坦克,在日軍陣地上橫衝直撞,讓日軍拿起毫無辦法。唯一的缺點就是兩磅坦克炮,威力實在是有限。穿甲彈這個時候沒有太大用,高爆榴彈的數量又不多。普通的殺傷榴彈,威力又有限。

    這種小口徑速射炮射速雖然很快,但是對付日軍殘存的工事群,威力還是有些太小了。只能摧毀日軍野戰機槍火力點。對於稍微堅固一些的工事,還得指望隨行步兵的火箭筒,以及抗聯新換裝的八二毫米無後坐力炮,以及後面的七十六毫米野炮來摧毀。

    面對著一線押上的六十輛坦克掩護大量步兵成三角陣型的輪番衝擊,南線在轟炸之中被損毀嚴重的正瓖白旗一線,二十六師團第一道防禦陣地,在攻擊發起四個小時之後便被全線突破。戰至黃昏,日軍的二道防禦陣地也全線崩潰。這位鐵婦人,在戰場上將其皮堅肉厚的威力發揮到了最大。

    甚至連指揮西線進攻集群的陳翰章,都沒有想到突破會進行的如此順利。四個小時,便突破日軍防禦森嚴的陣地,即便有渾身上下猶如鐵疙瘩一樣的坦克支援,但也是當初他沒有想過的。

    不過這一點,陳翰章沒有想過,總體作戰計畫制定者楊震卻是早就想到了。很瞭解地毯式轟炸威力的楊震,為什麼在整個戰役之中最重要的西線,攻擊發起的時間是最晚的?除了其他部分的原因之外,相當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為了這次地毯式的轟炸做好一切準備。

    不讓日軍全部進入陣地備戰,這次地毯式轟炸,那裡能夠取得這麼大的戰果?一枚一百五十公斤的高爆炸彈,對於無永備工事的日軍築壘地域摧毀能力,要遠遠高於除了那些超級變態,比如說目前抗聯手中那門繳獲的日製四百一十毫米艦炮改裝來的要塞炮之外,幾乎所有的普通炮彈。

    但這種對即設陣地進行的地毯式無差別轟炸,夜間是無法進行的。在兩軍接觸的情況之下,以兩千米高度投彈的轟炸機群,很可能會誤傷自己的部隊。所以楊震將西線集群發起攻勢的時間,不顧其他人的反對,整整向後延伸了幾個小時。

    但至少目前看,這種轟炸對築壘地域這種防禦工事群來說。儘管有些浪費的嫌疑,對抗聯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負擔,但是效果還算是不錯。不過這種轟炸的負擔,可不是抗聯能夠承受太多次的。

    整個會戰期間,這種一口氣出動了三十六架戰略轟炸機,對日軍陣地進行覆蓋式的地毯式轟炸只出現過兩次。沒辦法,抗聯沒有美國人的那種實力,對付一個炮兵陣地都能來一次地毯式的轟炸。要是多次使用,抗聯非破產不可。

    而此戰過後,陳翰章儘管也知道這次效費比並不是很高的地毯式轟炸,是總部為了西線能夠盡快的取得突破而下的血本。一百多噸的炸彈,對於目前的抗聯來說,可謂是一個相當不小的負擔。

    但是對這次轟炸產生的巨大威力,讓他在幾十年之後都記憶猶新。當年被炸成一片廢墟的日軍陣地,那些活活被震死在工事之中的日軍士兵,依舊猶如在眼前的他,始終是中國戰略空軍的堅定支持者。

    當然眼下的陳翰章,心思更多的都是放在了怎麼樣最大限度的利用此次轟炸的戰果上。在突破正瓖白旗一線防禦之後,秉承著趁你病要你命原則的陳翰章,在第一時間將手中留作預備隊的最後一個獨立坦克營也立即投入攻擊。

    掩護步兵沿著第一梯隊已經打開的通道,向日軍縱深發起攻擊。爭取一鼓作氣,徹底的突破正瓖白旗境內日軍的防線,切斷二十六師團與沽源、張北日軍之間的地面聯繫,並突破日軍的縱深陣地。

    但與正瓖白旗境內進展相對順利相比,在北面正瓖白旗與甦尼特右旗交界處的烏蘭卓爾方向發起攻擊。按照計畫準備直插瓖黃旗,切斷甦尼特右旗與正瓖白旗之間日軍聯繫,將整個二十六師團分割成兩半的裝甲一旅以及十七師兩個團,雖然突破了一線日軍的防禦。

    卻在向縱深發展的時候,被日軍死死的阻擊在二線陣地與一線陣地之間。儘管負責指揮該方向的劉長順,進行了反覆的突擊。但是在日軍拚命頑抗之下,卻是始終未能得手。在日軍一二道陣地之間,陷入了苦戰之中。

    日軍二十六師團的主要防禦體系,為了向南餃接正藍旗、太僕寺旗日軍防線,並掩護身後的商都、化德一線的二道防禦體系,主要都部署在正瓖白旗境內。甦尼特右旗境內,只是作為側翼防線使用。

    在這個方向,只有岡村寧次後調到該方向的以一個步兵聯隊為基幹,加強了剛從本土調來的兩個獨立步兵大隊。兩個由從東南亞轉運過來的英軍戰利品中的二十五磅野炮,三點七英吋山炮,外加兩門英制四點五英吋榴彈炮,組成了一個臨時炮兵大隊提供火力支援。

    這個支隊的主要任務,就是利用這一線陰山山脈向南延伸的多山丘陵地形,保證正瓖白旗境內二十六師團主防禦體系的側翼,並監控抗聯可能會迂迴陰山北麓的行動。這個支隊的兵力雖說不算多,但是卻是整個察東日軍防線向北的一個相當重要的前沿警戒哨。

    而且其與南部的日軍二十六師團主防禦區域,形成一個完整的連接。兩部防區之間,有臨時公路相連,以及大片的雷場。如果不將其與二十六師團主要防禦區域割斷開來,會給接下來的迂迴穿插帶來相當大麻煩的。

    裝甲一旅的攻擊目標,就是利用坦克集群的衝擊力,快速的突破這個日軍支隊與二十六師團之間的結合部,切斷二者之間的聯繫。然後以一部兵力合圍這個支隊,並以主力向瓖黃旗一線穿插,分割日軍第一道防禦體系與縱深之間的聯繫。

    考慮到整個察東地區日軍整個防禦態勢和體系,以及兵力部署的重點部位和方向。在抗聯的地毯式轟炸之中,這個方向的日軍並不是抗聯轟炸機的重點轟炸目標。除了部分由法制戰鬥機改裝的攻擊機配合之外,裝甲一旅的攻勢,主要還是依靠地面火力支援。

    只是這個方向的日軍防禦陣地,在空中、地面雙重打擊之下雖說損失不輕,一線防禦工事大部被摧毀,但縱深的防禦體系,大致上還算是完好。最關鍵的是這個方向的日軍,除了一線陣地之外,整個縱深防禦體系的射界,居然是有相當一部分是向南的。

    一線防禦的工事,多以環形防禦與暗堡相結合。其真正的核心工事,則全部都放在了二線縱深地帶。一線的火力點以輕機槍、大正十一年式步兵炮為主。重機槍與反坦克炮的火力點,全部都放在二線陣地。

    而在一二線防禦陣地之間,設置了大量的梅花型火力點與倒打火力點。利用地形修改,加上人工堆積的大量反坦克障礙物,與明暗碉堡相結合。所有的暗堡,全部都是三百六十度射界的。並利用超編的重機槍與速射炮,組成單獨的火力單元。每一門速射炮周邊二十米之內,都至少有一挺機槍進行火力掩護。

    火力部署上雖說火炮的數量不算多,但所屬火炮的射程足夠。尤其是英制二十五磅野炮,一萬兩千餘米的最大射程,即便是抗聯的甦制M三零式一二二榴彈炮都不如。雖說炮彈的威力不可同日而語,但是大射程卻給抗聯的攻擊部隊帶來了相當多的麻煩。

    這些火炮,將日軍整個一二線防禦地帶標明了射擊標尺。並不與抗聯打炮戰,而是專門用來配合機槍陣地壓制抗聯的步兵。前沿各個陣地與後方炮兵陣地之間,架設的通訊線路全部地下話。

    一旦某一方向出現問題,立即集中火力不惜炮彈的拚命進行火力攔截。而這些火炮的掩體,沒有部署在一般認為可靠的丘陵地區的反斜面陣地上。而是基本上都是在丘陵地帶前的半地下工事之內,並經過仔細的偽裝。炮兵陣地部署的,也相當巧妙的利用的地形的變化。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38
第一百七十四章 日本人的天分

    十七師屬炮群,雖然裝備了一個甦制七十六毫米加農炮營。但是卻因為日軍的炮兵陣地設置的位置很是刁鑽,直瞄火力打不到。角度夠的山炮,射程上卻是夠不到。傾盡全力,卻始終無法壓制住這六門二十五磅炮。

    在第一天的戰鬥之中,這六門二十五磅野炮運用優勢射程,在加上日軍始終控制著制高點,炮火射擊極其精確。儘管只有幾門二十五磅炮,但是再加上日軍炮兵的素質。在這幾門火炮被摧毀之前,在整個戰鬥期間給抗聯西集團北線的進攻步兵,始終帶來相當大的壓力和威脅。

    這個方向地形複雜,不僅地處丘陵與渾善達克沙地交錯地帶,地形相對破碎。區域內的丘陵雖說高度不高,坡度也很緩,但是主要制高點都在日軍手中。而且可供進攻發起的地帶,有著大量的大大小小的鹽堿湖。

    使得攻擊正面的寬度,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不說。還將進攻區域的地形,分割的相當凌亂。使得抗聯的攻勢,很難連成一線。日軍部署在幾個制高點的火力,也給了進攻部隊很大的壓力。

    而且在這個方向日軍兵力雖然不多,但大量裝備的兩磅反坦克炮,與二十毫米自動炮的火力組合,給裝甲一旅裝備的T二六坦克帶來了嚴重的威脅。而這一線日軍超過編制幾倍的機槍火力,縱橫相連的明碉暗堡也給抗聯的步兵帶來相當大的威脅。

    在裝甲一旅發起攻擊時候,日軍並未在一線防禦陣地放置太多的兵力。其主要的兵力,都放在二道和三道防線,以及大量的倒打火力點和暗堡之中。而這一線日軍的暗堡數量,遠遠超過抗聯攻擊發起之前的判斷。使得攻擊部隊火力壓制,並未給予守軍太大的殺傷。

    當面的日軍在一線防禦工事被抗聯炮火摧毀過半之後,利用縱深還算完整的工事,乾脆讓出一線防禦陣地。全軍收縮回二線防禦陣地。在縱深炮火的支援之下,頑強的頂住了裝甲一旅的攻勢。

    實際上日軍採取的這種以二道防線為主,讓縱深地帶的守軍直接承受壓力的防禦戰術,對擔任二線防禦部隊意志力要求是相當高的。因為一線陣地被突破,一旦被敵軍突入縱深,很難保證部隊不被一鼓作氣沖垮。

    而且一二道防線之間的各種側翼火力點上的守軍,在攻擊方的多重火力與攻勢之下,意志力稍差也很難不保證崩潰。但在戰場上日軍一向頑強的意志力,卻是恰恰的讓日軍指揮官敢下這個賭注,將主要的防禦兵力放在二道防線,以及兩道防線之間各個火力點之中。

    最關鍵的是在北線抗聯突擊集群,在指揮上也出現了一定的偏差。用此戰過後楊震的話來說,這打法太過於中規中矩了,太過於求穩了。即不敢一鼓作氣,投入坦克兵力將日軍二線主防陣地衝垮,也不敢在兵力佔據優勢的情況之下將兵力打散,以分散對凌亂。

    抗聯講究的在攻擊之中採取的三三制戰術,可不單單只是班排戰術。對於營連一級部隊,一樣都很適用。日軍一二道防線之間有大量的倒打火力點與側翼火力點,突入縱深兵力採取集團攻勢,不管是以團為建制,還是以營為建制,那是給自己找麻煩。

    但是完全可以集中坦克將敵軍防禦陣地切斷之後,採取營連多路齊頭並進,充分利用抗聯手中小口徑直瞄火力的優勢,一點點的清除這些地堡與火力點。只要將日軍一二道防線之間的工事群,切割成凌亂,其餘的事情就好辦了。

    前一階段會戰結束,整個東北外加上察東都已經進入晚秋,甚至是初冬。察東一向是塞外苦寒之地,雖說不如北滿那麼的冷。但是冬季的氣溫也不是長城以內可以相比的。整個冬季都是滴水成冰。

    在滴水成冰的季節裡,無法使用鋼筋水泥,日軍根本就無法構築太多的永備工事。即便很多的工事群都是由石頭壘成的,但是中間並無水泥接縫。工事的強度,甚至還不如通遼地域的築壘地域。在塞外苦寒的天氣裡面,能將工事修成這個樣子已經不錯了。

    如果劉長順採取多路小規模的突擊,不僅可以分散日軍防禦的兵力,還可以尋找機會分割日軍的防禦態勢。只要手中攥著足夠的預備隊,又有大量的無後坐力炮和火箭筒等直瞄火力,有什麼可擔心的。

    但劉長順卻是恰恰沒有這麼做,而是中規中矩的採取了營為建制的兩路突破戰術。在炮兵的火力壓制之下,步兵掩護坦克一線突擊。但在儘管顯得很凌亂,但總體相加不算狹窄的正面上,每次出動的坦克最多兩個連,根本就沒有形成集團攻勢。

    總體的攻勢力度不僅沒有上去,而且攻擊線顯得有些凌亂。每次的攻勢,兵力都無法佔據優勢。在戰鬥之中過於四平八穩,不敢放開手腳的攻勢。這也就造成了陳翰章的擔心,自己是不是推薦錯人選了。

    的確這一帶的地形有些複雜,在整個渾善達克沙地與丘陵交接的地帶上,有數個大大小小的鹽堿湖,讓抗聯的攻勢很難形成整條線。但這些湖泊的面積都不大,普遍只有幾百平方米,甚至是只有幾十平方米,影響其實並不是很大。

    一個裝甲旅的確有些擁擠,但是一次性投入一個半營的兵力,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負責指揮的劉長順,就兩個連、兩個連的投入。不僅兵力投入上形成了添油的戰術,在攻擊次序的選擇上過於求穩,還是抱著先啃下外圍,然後在切入核心陣地的老戰術。

    攻擊陣型也顯得過於緊密,沒有充分發揮出抗聯輕型直瞄武器多的優勢,反倒是過於依賴數量本就不足的坦克。儘管十七師師長反覆要求,將部隊以攻擊展開地域地形為基準,打開建制不在使用營連集團衝鋒的戰術。

    以連排為建制,各自劃定攻擊目標和範圍。採取分散滲透,統一集中的戰術,多範圍的同時發起攻擊。即分散日軍炮兵威脅,也加快進度。尤其是要搶佔日軍縱深陣地內的幾個制高點,打掉日軍炮兵觀察哨的眼楮。但這幾個建議,都被劉長順拒絕了。他還是固執的採取以坦克連基幹,以兩個步兵營齊頭並進老辦法。

    而且整個攻勢發起期間,劉長順始終保持著正面的攻勢,壓根就沒有想過從側翼迂迴。對於日軍一二道陣地之間數量眾多的倒打火力點,也沒有將射擊精度很高,射速奇快的七十六毫米加農炮,轉為平射火炮儘可能的抵進使用。

    儘管十七師參謀長多次要求,將改型火炮提前作為近距離大威力直瞄火炮使用。以師屬山野炮群,壓制日軍火力集群。但這位老兄出於某種不知道什麼原因的擔心,卻始終拒絕同意。依舊固執的要求十七師屬炮群,盡快的找到日軍炮兵並幹掉他們。

    在加上寬度過大,尚未沒有完全清除的雷區。整整一天的進攻下來,裝甲一旅與十五師只前進了不到五公里損失了四十餘輛坦克。發起攻擊的兩個尖刀營,也在攻擊之中傷亡不輕。在正瓖白旗與甦尼特右旗之間發起的攻勢,可以說是全軍受挫。

    面對著北線初戰不利的局面,戰至二十一日清晨,陳翰章火速的調整部署。從擴大突破口的部隊之中,抽調出一個加強營的兵力,並加強一個坦克連自南向北發起攻擊,從側翼支援裝甲一旅的突破作戰。

    但陳翰章反應速度很快,他當面的對手日軍二十六師團長矢野音三郎中將反應也不慢。這個加強營在向北發起突擊不到兩個小時,便被日軍從縱深師團預備隊之中,調來的二十六師團獨立步兵第十一聯隊的三個步兵中隊,兩個工兵中隊組成的臨時加強大隊,利用現有的工事,給死死的纏在和碩廟以北的地區。

    不能不說日軍在構築防禦工事上,還是相當有天分的。其防禦工事的修建,大部分都可以稱之為教科書級別。無論是北滿遍佈中甦邊境的那些大大小小的要塞群,或是在前一階段會戰之中,給陳翰章帶來深刻印象的通遼北築壘地域。

    還是這個二十六師團,目前所固守的正瓖白旗至甦尼特右旗境內的築壘地域。無一不是經過精心設計,並苦心修建的。其火力配置、工事群的佈置,都是相當下了一番苦心。半年之內修建這麼大一片的築壘地域,在塞外這種冬季滴水成冰的氣候之內,足見日軍下的功夫之大。

    這些野戰工事群的堅固性先不說,單單這個火力點的配置可謂都是深思熟慮,很是下了一番苦心。各個防守地域核心主陣地,全部都是可以三百六十度環射。所有的防守地域,構築了大量的倒打火力點,以及側翼掩護火力點。

    在因為氣候的原因無法修建更加堅固的鋼筋混凝土工事的情況之下,不惜代價從遠處運來了大量的石塊與木料,以儘可能的增強這些工事群的抗打擊能力。

    主陣地周邊的明碉暗堡環環相扣,射界相互之間交叉,幾乎沒有任何的防守死角。甚至在主陣地與掩護陣地之間,還部署了大量的以反步兵地雷為主的雷區。反坦克火炮陣地,不僅與重機槍陣地可以相互策應,而且自身射界都是成交叉,多梯次的配置。

    各個工事之間不僅有交通壕相連,幾乎所有的工事無論大小,都架設了野戰電話。其暗堡多數修建的角度異常刁鑽不說,在開火時間上都有著嚴格的規定。沒有命令,即便抗聯的部隊打到眼皮子底下也不許開火。

    基本保證了這些火力點,以最大的火力突然性,給予抗聯攻擊部隊把最大的殺傷。而且其倒打火力點,不是一個兩個而是成排。機槍與反坦克炮的數量,配備也遠遠大於日軍常規的編制。

    前沿陣地每隔一段距離,背後都有與二線正面工事配合,成交叉射擊的倒打火力點。這些由戰壕、半永備性質的核心工事群,再加上大量的暗堡,構成了一個整體的相互依託的防禦態勢。一旦試圖攻擊其中一個,就會遭遇到縱深以及側翼的火力殺傷。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