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封鎖與突圍 (八)
時間很快來到2月14日,西方文化中傳統的情人節。這一天原本應該是一個歡樂的節日,但是在遙遠東方的戰場上,盟國的軍隊將這一天變成了血染的情人節。
由曼斯坦因指揮的德軍解救軍團徹底的失去了攻擊能力。他們已經失去了手中大部分的裝甲部隊,物資補給消耗也極為驚人。各支部隊戰損傷病被俘失蹤的人員已經接近十萬之眾!
更為重要的是,經過這幾天的調整和重新部署,張誠已經再次集結起來一支規模強大的軍團開始出擊繞向曼斯坦因部隊的後方,意圖一舉切斷曼斯坦因的後路,將德國人的解圍軍團也給吃掉。
曼斯坦因派出了協同作戰的俄國軍隊向著明軍包抄軍團反動了猛烈反擊,短時間內阻止了明軍包圍他的勢頭。但是他此刻手中已經沒有了能夠繼續戰鬥下去的力量。
雖然後方已經再次派來了軍隊對他進行增援,但是曼斯坦因知道自己已經無力繼續作戰下去了。再這樣拚死堅持的話,最終的結果只能是沒解救出來友軍不說,還把自己給搭進去。
最終,曼斯坦因無視了來自上級要求他繼續戰鬥的命令,強行帶著自己麾下受損嚴重的部隊快速撤退返回了烏克蘭。德軍的解圍行動就此宣告結束。
在曼斯坦因撤退之後,明軍並沒有就此收手。他們繼續追擊,一路追殺到了二月底。從頓河畔羅斯托夫一直追擊到了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附近遭到盟軍的強力阻擊才停下了自己的腳步。而此時他們已經將盟軍外圍部隊與高加索包圍圈內的盟軍部隊之間的距離推開到了超過二百公里之遠。
如此漫長的距離再加上數以百萬計的明軍部隊駐守,盟軍在高加索包圍圈內的部隊已經沒有了出路。這次付出了極大代價的解圍行動最終還是以失敗而告終。
在曼斯坦因率領部隊向著明軍防線發起攻擊的時候,位於高加索地區的盟軍部隊同樣也向著頓河一線的明軍進行大規模出擊,試圖逃出生天。
得益於俄國冬季零下三四十度的嚴寒,此刻寬闊的頓河河面上已然凍結成冰,對於突圍的盟軍部隊來說,他們不需要再架設浮橋,只要能夠突破明軍的阻攔就行。但是漫長的頓河沿線上突圍可不是這麼簡單的事情,他們必須要選擇和北方接應的部隊踫頭才行。
畢竟明軍在這麼漫長的頓河上設置的防線可不是隨便就能夠選擇一個地方突破的。就算是過了頓河沒有接應部隊和物資供應,那盟軍的官兵們在冰天雪地之中根本就走不了多遠。他們只能是選擇與解救部隊共同攻擊同一個目標。
經過調整部署之後,盟軍突圍部隊以精銳的德軍第六步兵集團軍和第四裝甲集團軍作為突圍主力殺向他們選定的突破口,頓河畔羅斯托夫。
此時的德軍第六集團軍和第四裝甲集團軍都在戰鬥和封鎖之中受到了不小的損失。這兩支部隊減員超過三層。大部分的損失都是傷病號,尤其是許多官兵被凍傷卻因為缺乏運輸機和藥物不得不被仍在了原地等待明軍的救援。
明軍因為其高素質和自身的驕傲使得其名聲非常高也很正面。盟軍在與明軍作戰的時候基本上都不會有什麼明顯違反普世道德的事情出現,例如殺俘什麼的。在無法繼續的情況下,盟軍也會選擇放下武器向明軍投降。
不過像是直接就將傷員們遺棄在陣地上交給明軍的事情卻極為打擊軍心士氣。但是對於現在的盟軍來說他們別無選擇。他們如果選擇直接拋棄傷員的話,那部隊就會崩潰。因為這些盟國軍隊並不是黃軍。他們不可能在自己的軍隊大規模遺棄傷員的情況下還能繼續堅持作戰。
可是如果盟軍突圍部隊帶著傷員行軍,那一路上那些哭號的傷員們也會毀掉軍隊的士氣。在這種情況下,盟軍只能是選擇將傷員們主動留給明軍去俘虜。畢竟盟軍官兵們都知道,以明軍的驕傲來說,他們基本上是不會對盟軍的傷員們坐視不理的。
在不少盟軍官兵們的心中甚至還認為,或許留下來成為明軍的戰俘也不錯。至少也比在冰天雪地之中跋涉作戰要強。
雖然這樣做同樣不可避免的打擊到了軍隊的士氣,但是至少他們還能夠繼續作戰。而且還可以給那些重視名譽的明軍帶去麻煩。畢竟照顧傷員不僅需要物資,更需要醫務人員,甚至於可以拖累明軍的行軍速度。雖然相比之下對於盟軍這邊的損害更加長遠也更大,但是他們現在已經沒有了別的選擇。
德軍第六集團軍和第四裝甲集團軍使用著從各支部隊之中收集來的油料在雪原上快速出擊。在2月5日曼斯坦因麾下的第16裝甲師開始對明軍防線發起攻擊的時候。由保盧斯將軍指揮的第六步兵集團軍和赫爾曼.霍特將軍指揮的第四裝甲集團軍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向著頓河南岸的巴泰斯克城發起猛烈攻擊。
巴泰斯克城的規模只能算是一座普通的鎮子,但是它所在的位置卻非常重要。因為這座城鎮位於頓河南岸,在它的北邊,渡過頓河之後就是大名鼎鼎的頓河畔羅斯托夫城。兩座城市之間有著多座鐵路公路大橋相連接。而且還設置有客運與貨運碼頭。當然了,現在這些水上碼頭都已經失去了作用。
原本這裡是高加索地區主要的物資補給線之一,不過在被明軍奪取之後這邊就成為了盟軍突圍,回到家鄉的唯一希望。
作為頓河畔羅斯托夫的前哨地區,德軍必然是要攻佔巴泰斯克城才能繼續渡河攻擊自己的主要目標。
德軍千辛萬苦的將一批狀況最好的火炮都給拉到了前線。為了移動這些火炮可是消耗了不少的燃料和車輛。至於其它的大部分火炮都因為缺乏燃料和運輸車輛不得不主動破壞拋棄。畢竟這種時候寶貴的運輸車輛還是以運輸人員為主。
運輸這些重型火炮不但需要消耗至關重要的燃料以及保命用的車輛,更重要的是他們還需要消耗大量的炮彈。這些炮彈也是要用車輛來運輸的。
而盟軍此刻的運輸能力已經降低到了冰點。雖然盟軍手中還擁有許多的車輛,但是他們在被切斷了補給線之後燃料供應已經急速降低到根本不足使用的地方。軍隊之中儲備的燃料也大都是被官兵們拿去拉木材取暖了。在這種情況下。盟軍根本就無法為所有部隊提供燃料需要。
在此時此刻,只有精挑細選出來的火炮才能被運輸到前線使用。這種情況同樣出現在裝甲部隊之中。大批至關重要的裝甲車輛因為缺乏燃料不得不被拋棄,裝甲兵們忍痛將自己的戰車毀壞,然後徒步前往頓河畔羅斯托夫。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慘絕人寰的事情。其最根本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盟軍缺少補給。
包圍圈內的數以百萬計算的盟國軍隊其每天消耗的物資簡直就是一個讓人頭暈目眩的天文數字,尤其是在此刻這種零下三四十度的情況下。
饑寒交迫的官兵們為了能夠活下去,他們才不會去理會什麼上級的命令。把寶貴的油料拿出來生火取暖也就成了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畢竟求生是人類的天性,沒有人會在有希望的情況下願意被生生凍死。那實在是太慘了。
這個時代的高加索地區可是非常貧窮落後的,這裡基本上都是一貧如洗的農村。俄國沙皇每年都會派出端著步槍的稅吏們將村民的一切全都搶走。這個時候村子裡面的俄國人更是窮的一清二白。
在這片地區除了木頭之外根本就沒有任何能夠使用的東西。也更加不會有什麼空調和取暖器。盟軍官兵們想要取暖只能是燒木頭生火。
但是想要把沉重的木頭從樹林裡面拉回軍隊駐地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厚達一米多深的積雪覆蓋著茫茫原野,人力在這個時候是沒有用的。沒有人能夠在這種情況下把一根根木頭拖回來。只能是使用汽車或是坦克裝甲車進行拖拽。
而出動這些車輛去拉木頭也就意味著巨大的燃料消耗。以盟軍官兵的數量來看,其燃料的消耗速度之快足以讓所有人震驚。
這也是為什麼盟軍不顧一切,哪怕是大規模放棄部隊和傷員也要立刻進行突圍的主要原因所在。他們已經耗不起了,再繼續這樣消耗下去,根本就不需要明軍來主動進攻,缺少一切的盟軍自己就將被茫茫大雪和冷酷的嚴寒給吞沒。
被逼上絕路的盟軍已經無路可退,他們在進抵巴泰斯克城附近之後立刻展開部隊向著這座城市發起猛烈炮擊。持續了近一個小時的猛烈炮擊雖然將巴泰斯克這座不算太大的城鎮給炸的一片狼藉,到處都是倒塌的建築和燃燒的火焰與濃密的硝煙。但是德軍也消耗掉了一萬餘枚大口徑炮彈。
要知道這些炮彈可都是用堪稱運輸生命的車輛一路運過來的。這些本來可以裝載官兵的車輛在裝上炮彈送來這裡然後炮彈打完,這就意味著原本能夠裝載的官兵們的生命被打了出去。(未完待續。)
PS︰ PS︰感謝書友我愛我姐我弟的打賞支持。感謝所有為輝煌之世點擊,投票,打賞,訂閱,收藏的朋友們。感謝大家的支持。
求月票和推薦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