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季全球股市波動升溫,投資人交易ETF熱度大幅增加。據統計,上季單是集中市場掛牌ETF,成交金額便達5,239億元,季增47%,創歷來單季新高。
經濟日報提供
台股ETF自陸股ETF發行以來,交易熱度一直保持高峰,去年環境轉變,ETF成交額及占大盤比重,雙雙降至近年低點。
CMoney統計,台股ETF單季交易,一度在2016年第1季突破5,000億元,其後台股逐步轉熱,中小型股躍居新寵,ETF單季最低僅成交2,241億元,至去年下半年,ETF重新回溫,今年波動再擴大,第1季一舉衝上5,239億元,創歷史新高。 上述還不計入櫃買市場的債券ETF,若計入16檔債券原型ETF,集中和櫃買ETF成交金額為5,647億元,同創債券ETF發行以來最高。 投信業者表示,今年ETF交投升溫,最大差異是跟上台股熱況。 去年下半年,台股受惠當沖降稅,成交金額提升,ETF占大盤成交比已見稀釋,但同期ETF交易金額也大減,比重快速下降。今年台股持續熱絡,ETF除成交額提升,日均占比也由先前常態性4%至5%,顯著增至6.6%。 證交所統計,上季台股日均量1,339億元,總成交值7.7兆元,相對去年同期的894億、5.1兆元,呈雙位數跳增,ETF成交比重仍攀高,顯示投資偏好確實提升。 進一步觀察,上季貢獻最多的熱門ETF,依舊是台陸股大型ETF,包括元大滬深300正2、富邦上証正2、元大台灣50反1及國泰中國A50正2,貢獻400至1,600億元。 不過,若擴大到15大熱門ETF,計有FH彭博高收債、FH富時不動產、群益15年IG科技債、群益10年IG金融債等四檔固定收益ETF,成交皆有50億元,為近期少見相關ETF交易升溫。 元大美債20年ETF經理人張勝原表示,從上季交易狀況,可見固定收益資產不僅是今年配置焦點,也有相當交易需求。 張勝原表示,因應第2季情勢,資產價格持續維持高檔,投資人可以參考靈活度較高的債券等收益型ETF,強化投資組合風險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