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車文學講堂】
時間:2018/5/19(六)15:00-16:00
講師:楊佳嫻
講題:抗美與抗俗
地點:金車文藝中心南京館(台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二段1號3樓)←按地址可連結至google地圖
資諮專線:02-2595 9650 黃小姐
文/編輯部 圖/楊佳嫻
一般看法裡,文學藝術的目的在於追求美、表現美,以美來抵抗塵世中的庸俗--美和俗,真的是對立的嗎?美有沒有落入俗套的可能?當美變成一種濫調,或許俗反而成為拯救?金車現代詩網路徵文頒獎比賽後,詩人楊佳嫻將與大家談談美與俗二者的辯證。同時,她也願意和大家分享,究竟文學比賽對於文學創作者而言,意義為何?通過文學獎來肯定自我之後,創作的下一個階段又是什麼?
❐美與俗一體兩面 ❐
本來,文學藝術可以帶領讀者暫時脫離平凡瑣碎的俗世,進入一個昇華後的美感世界,從中獲得休息與啟示。然而,當美的表現變得過度程式化,美就會變得庸俗。反過來看,日常生活卻也可能變成創作的資源庫,透過剪裁、重組、提煉、框定等功夫,從俗世出發,以不同的眼光賦予意義,不落於俗套。有一句話說,俗到極處便成雅,其實雅到極處又何嘗沒有俗的風險呢?
❐ 視覺與文字的隱喻 ❐
平時除了閱讀與寫作,楊佳嫻提到她也喜歡欣賞攝影集與藝術作品,家中養貓之故,她很喜歡日本攝影師深瀨昌久鏡頭下的貓。在清大任教的楊佳嫻在課堂中也會藉由藝術品的欣賞,讓學生透過不同的媒材來體會詩的原理,特別是超現實主義畫家如René Magritte的作品,充滿隱喻與想像力,通過物件不尋常的並置來暗示豐富意涵,她特別喜歡介紹給學生。她認為,寫作的人不僅可以從文字汲取營養,視覺性藝術也是另一座豐沛的庫房。
❐ 關於文學獎❐
談到「文學獎」,楊佳嫻說,自己在創作路上,並非以參賽與得獎見長,然而,出版自己的詩集,相信是每位寫作者的夢想與目標。文學獎會因為賽制與評選方式,讓創作受到侷限以符合比賽的規則與要點,使得作品較無法彰顯個人特色。她在獲得出版機會後,就逐漸停止參加文學獎,因為文學獎更應當開放給其他尚未能得到太多關注的寫作者。
❐ 詩與閱讀載體 ❐
參賽成為文學創作者出道的捷徑之一,除了讓作品被看見、名字被記住,也能獲得收入,「尤其對學生創作者來說,文學獎獎金是很有用的外快啊」。而隨著時代與科技的變遷,大家閱讀的習慣隨著傳播載體而改變,以往紙本為主的閱讀方式,轉換為3C介面,有更許多人使用手機分享與閱讀詩,短篇幅、低密度、能一眼掃完的詩作成為主流,在一定的層面上也再度喚起大眾讀詩的熱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