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電影裡以"殺人"來謀生的人

Excape 2016-3-2 12:45:46 發表於 電影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0 941
本帖最後由 Excape 於 2016-3-2 12:47 編輯

電影中最早的殺手是哪一位沒人說得清楚。但要說奠定了殺手經典形象的,一定是阿蘭德龍的“午後七點零七分”。

據說,用暴力為自己解決問題的人,叫黑幫。用暴力幫別人解決問題的人,叫俠客。用暴力幫別人解決問題還收錢的人,叫打手。而殺手,則是比他們更冷血,更專業的一類人。

電影中最早的殺手是哪一位沒人說得清楚。但要說奠定了殺手經典形象的,一定是阿蘭德龍的“午後七點零七分”。此人風衣禮帽,獨來獨往,出手必殺,顏值爆表卻甘心遊走在都市的邊緣,業餘沒事好去歌廳聽個小曲兒。結局是“縱死俠骨香”,死得高貴冷豔。黑色電影大師梅爾維爾打造的這張“殺手名片”不知打動了多少迷影男女的心,更不知引來多少效仿。


《喋血雙雄》
以我們熟悉的香港電影而言,吳宇森的《喋血雙雄》就是一次忠實的致敬,殺手與歌女的線索被完整地保留了下來,而且被演繹得更加狗血。其中自然也少不了加入吳導熱衷的雙雄對峙。比較起來,彭浩翔的《買凶拍人》則是對原作的一次成功戲仿,葛民輝扮演的風衣殺手不但猥瑣有加,而且生不逢時,趕上市道低迷,殺人還得贈送小電影。在金錢面前,一身本事的殺手也得放下大爺的架子,“殺得越多,省得越多”,賠本賺吆喝。

職業化的殺手並非西方人的專利。《午後七點零七分》的法文原名是《武士》,靈感來自東方的劍戟片。而在日本的一眾殺手中,代表人物非“帶子雄狼”莫屬。這條出身幕府儈子手的糙漢子,為了躲避柳生一族的陷害和追殺,隻身走上了“出租孩子與武藝”的殺手之路。身背斬馬刀,獨步江湖,任點任殺,一顆人頭一概三十兩銀子。只有仇家上門的時候,要命不要錢,每每大開殺戒,血肉橫飛一場之後推著童車繼續上路。

東瀛的職人精神講究個職業道德,以馳名影壇的《必殺》系列為例,這夥殺手平日只是街上尋常的小販、捕快、藝妓,暗地裡卻是分工嚴密、各懷絕技的殺人團伙。有時為了搶市場與同行大打出手,有時迫於官府壓力各奔東西,卻往往在結局熱血一把,為窮人斬奸除惡,全價只收一文錢。這正是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讓人想起漢代“赤丸殺公吏,白刃報私仇”的長安市井遊俠。


《荒野大鑣客》
收錢殺人這種古老的職業在大洋另一邊的遼闊西部同樣活躍,賞金獵人們名為幫助法庭追捕犯人,往往死活不論。西部片大師賽爾喬·萊昂內的《荒野大鏢客》系列三部曲影史留名,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扮演的賞金獵人也隨之紅遍了全球,儼然西部精神化身。一直到晚年他還不能忘情殺手角色,首次執導筒的《不可饒恕》,依然是個收錢辦事的殺手爺爺,為他開闢事業又一春。


《大地驚雷》
同樣憑殺手紅回影壇的,還有《大地驚雷》裡的傑夫·布里吉斯。雖然“大公雞”當殺手僅僅只能算是執法之餘的兼職,可他的僱主顯然不這麼看。老少之間的俠骨柔情動人肺腑,喜愛西部片的觀眾看到的,依然是熟悉的面冷心熱形象。

比起這些把殺手往俠客方向忽悠的佳作,還有一類電影喜歡挖掘殺手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悲情一面。科幻電影傑作《銀翼殺手》的主角是一位專門替大財閥斬殺複製人反叛分子的專業人士,執行任務過程中發現複製人悲情的一面,愛上複製人,這都還不要緊,更悲情的是,他發現自己也極有可能與獵物們一樣,是個複製人。這部傑作借了殺手這個角色,揭示出人類在自相殘殺中走向異化的黑暗宿命,具有恆久的魅力。


《人斬》
深陷政治的殺手的命運同樣悲慘。日本幕末時代,維新派和佐幕派在京都為了政治理念大開殺戒,以天誅和人斬為名互相攻伐。五社英雄的《人斬》就是反映這一類人命運的名作。與那些浪漫的俠客型殺手不同的是,他把幕末第一殺手岡田以藏如實地塑造成了一個進城務工農民,只不過碰巧擅長殺人而已。這個令人聞風喪膽的殺手其實根本不懂政治,只知道為主子賣命,結果被出賣給了幕府,慘死刑場。他的遺言“我為君盡心盡力,卻如水泡一般消逝在澄空中”,纔是殺手命運的真實寫照。

暫無任何回文,期待你打破沉寂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