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創作回到人民生活的現場 全景傳播基金會獲頒TIDF傑出貢獻獎

放映室小編 2016-5-4 17:56:27 發表於 電影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0 1113

創作回到人民生活的現場
全景傳播基金會獲頒TIDF傑出貢獻獎


自2014年起,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增設「傑出貢獻獎」,以表彰對台灣紀錄片有卓越表現和貢獻的工作者,繼上屆得主「綠色小組」之後,TIDF將本屆「傑出貢獻獎」頒贈給1990年代重要的紀錄片團體「全景傳播基金會」。

「財團法人全景傳播基金會」成立於1996年,其前身為「全景映像工作室」,由吳乙峰、李中旺、許富進、陳雅芳等人於1988年創立。當年原本從事電視節目製作工作的他們,有感於粗製濫造的製作環境缺乏對被攝者的尊重,預算、篇幅的限制也常讓影像的呈現不夠完整深入,因而決心走往紀錄片,除了創作外,更加入推廣與培訓,對台灣紀錄片影響深遠,至2006年結束營運。

創作回到人民的生活現場,《月亮的小孩》深植人心

18年間,全景完成了一系列膾炙人口的紀錄片,包括以白化症患者的生命故事與處境為主題的《月亮的小孩》(1990)、取材自《人間雜誌》的「人間燈火系列」(1990)、「生活映像系列」(1992)、「人間映像-老人問題系列」(1997)、「拜訪鄰居系列」(1997),以及「九二一地震紀錄片系列」(2004)。

有別於當時多以名人為主角的影片,受《人間雜誌》影響甚深的全景將攝影機對準一個個平凡的小人物或是經常被社會忽視的群體,如盲眼飼養大豬公為生的《豬師父阿旭》、持續三十年義務清掃街道的建築工人《張火祥》、免費提供空間給孩子自由遊戲學習的《李文淑與她的孩子》等等,每部影片總耗費長時間拍攝,走入被攝者的生活裡,進行長期的參與、觀察和記錄,甚至在剪接上也高度尊重被攝者的意見,提倡「紀錄片創作應回到人民的生活現場」。

其中,1990年取材自《人間雜誌》的《月亮的小孩》最廣為人知。全景耗費三年時間,跟拍了多位白化症患者,入圍山形國際紀錄片影展與多個國際影展;當年在台視播出後,引起觀眾踴躍迴響,全台灣各地的民眾紛紛打電話至台視,訴說著自己身邊類似的經驗和故事,多位重要文化人士也讚賞著這真摯的影像,陳映真以「真實的力量」、蔣勳以「揭發的喜悅」井迎瑞以「真實、謙虛、自然的美學」來形容本片,之後更免費巡迴全台灣超過400場,啟蒙了許多知識青年,掀起一波紀錄片文化運動。

全景以「作者」取代「導演」的職稱,認為紀錄片是和被攝者一起完成的作品;在全景的作品中不僅能感受到作者與被攝者緊密的信任關係,自然的情感流露與生活細節,也讓觀眾深深被這些小人物所打動並產生同理之心。

五年蹲點,記錄九二一大地震

1999年秋天,台灣中部發生九二一大地震,地震後一週全景團隊便扛起攝影機進入災區,分別駐點不同村落,開始長達五年的蹲點記錄,成員們也陸續完成了《生命》、《梅子的滋味》、《部落之音》、《天下第一家》、《在中寮相遇》、《三叉坑》共六部紀錄片,從感性與理性、情感與政治面向,忠實呈現受災戶的心境與迢迢的重建之路。2004年七月,全景以「全景映象季」在全台戲院發表首先完成的地震系列作品,獲得熱烈迴響,其中吳乙峰的《生命》票房更突破一千萬台幣,在台灣電影最低迷的時刻,成為當年度最賣座的國片。

全景的作品不僅打破了大家對紀錄片沉悶、說教的刻板印象,透過成員吳乙峰在大專院校的教學,以及全台各地的培訓計畫,更影響了無數創作者以相似的「蹲點」方式長期記錄,完成以地方社區或本土人文為題材的紀錄片。「全景對於近代台灣紀錄片的影響,遠遠超過任何其他團體或個人,而此種製作方式也被一些學者稱為『全景學派』,儼然成為1990年代台灣紀錄片製作的主流模式。」評選委員李道明說。

培育人才,推廣紀錄片文化

然而,全景並不只是一個拍攝紀錄片的團隊,對紀錄片文化的普及、紀錄片觀眾及專業工作者的培育,也是他們的志業所在。

自1990年起,全景帶著《月亮的小孩》在全國放映超過400場,建構了一萬多名會員的「全景聯誼會」,這群熱情參與全景紀錄片推廣活動的觀眾,成為台灣支持紀錄片的基礎力量。而從1991年起,全景也推出了「蕃薯計畫」和攝影師訓練班,免費培訓紀錄片創作人才,讓沒有專業背景的一般民眾也有機會拿起攝影機拍攝紀錄片、說自己想說的故事。

1995年,因應文建會的「社區總體營造」概念,全景開始辦理「地方記錄攝影工作者訓練計畫」,他們每半年找一個地點落腳紮營,和18個甄選出來的在地文化工作者一起生活,學習、討論、拍攝紀錄片,前後有近60位在地工作者從中習得完整的紀錄片攝製技術,像是長期投入淡水歷史研究的張建隆、記錄老眷村的外省二代李紀平、蘭嶼護士張淑蘭、歷史老師簡史朗、早餐店老闆洪瑞發等人。「地方記錄攝影工作者訓練計畫」把攝影機交到這些長期耕耘在地議題的人們手上,讓紀錄片成為他們說話的工具,而學員作品的巡迴映演,也讓更多觀眾有機會與紀錄片相遇,紀錄片的種子於焉在全國各地生根、開花。

2006年,全景基金會結束營運,將其作品版權移轉給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並把所有原始拍攝帶贈送給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從此步入歷史。「紀錄影像可以更普及,更在地,更為常民所使用嗎?」全景的一位成員曾如是思考,從以貼近、自然的方式拍攝尋常小人物,到培育、推廣紀錄片的深耕工作,全景18年的紀錄片實踐歷程似乎也不停地在回應這樣的提問。本屆TIDF將「傑出貢獻獎」致予「全景基金會」,肯定其以台灣弱勢族群為拍攝對象、強調「長時間蹲點」的製作模式,以及對紀錄片推廣與培力的積極推動,表彰及感謝其對台灣紀錄片的巨大貢獻。

暫無任何回文,期待你打破沉寂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