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三國] 三國之大漢崛起 作者:姜梵 (連載中)

 
那ㄟ安勒 2018-7-11 16:34:15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734 444532
那ㄟ安勒 發表於 2019-1-16 19:57

三國之大漢崛起 第640章收心

劉禪臉色一正,又對著步度根說道:“步度根上前聽封!”

“屬下在!”

“朕封你為忠漢將軍,統帥本部騎兵,駐扎于強陰,替我大漢鎮守邊關。”

強陰是雁門關郡最北邊的一個縣,出強陰往北,就是塞外素烈鮮卑的勢力,劉禪并沒有剝奪步度根的兵權,而是讓步度根繼續統帥他的胡人騎兵,駐扎在強陰,防備北方的素烈鮮卑。

如今步度根剛剛投降,劉禪已經剝奪了鮮卑的自治權,如果在剝奪步度根的兵權,那吃相就太過難看了,這樣容易引起鮮卑的反抗,不容易治理。

而步度根是跟曹操一個時代的人,如今已經六十多歲,半只腳踏進了棺材里,劉禪沒有剝奪步度根的兵權,他必定對劉禪感恩戴德,大漢的官員治理其鮮卑百姓,也容易許多。

而步度根也活不了多少年,等過些年他病死了,到時候讓漢將掌控這支騎兵就行了。

“微臣謝恩!”見仍能保留兵權,步度根果然喜不自勝,口稱微臣,領了官職。

“朕在給你派兩個副將如何?”

“全憑陛下安排!”

劉禪旋即看向殿下的兩個小將:“趙統,趙廣!”

“末將在!”二人拱手出列。

“朕封你二人為偏將軍,輔佐忠漢將軍鎮守強陰。”

二人拱手領命:“末將遵旨!”

“夜已深了,諸位退下吧。”

“諾!”

眾將紛紛退去,不過卻是鮮卑眾將先行離開,漢將卻留了下來。

凌統見鮮卑將領都走了,便上前說道:“陛下,步度根如今只求性命,哪怕陛下您剝奪了他的兵權,他也不敢走任何怨言,您為何還要保留他的兵權呢?”

“的確,步度根如今只求性命,但他在鮮卑也有很高的威望,朕若是剝奪了她的兵權,那十幾萬口百姓就不好治理了。相反,朕讓步度根繼續掌兵,他只會對朕感恩戴德,治理那些百姓就容易許多。

而且步度根已經老了,就算朕讓他掌兵,他又能掌控多久呢?更何況朕不是留有后手嗎?”

劉禪說著,看向了趙統,趙廣兄弟二人:“你們知道朕讓你們協助步度根掌軍的用意嗎?”

趙廣不假思索道:“陛下是讓我們監視步度根。”

劉禪搖了搖頭道:“不全對,步度根雖然是鮮卑人,但如今只能臣服我大漢,沒有其他出路,朕讓你們協助步度根鎮守強陰,監視并不是主要目的。”

趙統沉吟一番,說道:“如今步度根已老,只怕沒有幾年壽命,陛下是讓我們待在他身邊,與其部下兵馬交好,待步度根百年之后,便掌控這支兵馬。”

劉禪微微一笑道:“不錯,朕便是這個想法,因此你們到了強陰之后,不可與鮮卑結仇,要與他們交好,對其將士噓寒問暖,收其心。”

“末將遵旨!”兄弟二人笑容滿臉的說道。

這也容不得他們不高興,劉禪讓他們收鮮卑的軍心,等步度根死了,這支騎兵不就是由他們二人統帥了嗎?

次日,魏延率兵返回,他奉命追殺秦朗,只是找個一個晚上,也沒有任何結果。

對于秦朗劉禪并不放在心上,他的能力并不怎么樣,馬邑一戰可見一般,這種人跑了也就跑了。反正他糞坑將軍的名號遲早會傳出去,就算回到了魏國,曹睿不殺他,他這一輩子也抬不起頭來,這比殺了他還要難受。

魏延回來之后,劉禪便令魏延,馬超等將領軍再次南下,攻打雁門關以南的城池。

由于秦朗敗的太快,南方各縣根本沒有準備,以至于幾日之間,整個雁門關郡,都落到了大漢手里。原本被秦朗安置在雁門關以南的十幾萬鮮卑人口,自然也就歸屬于大漢了。

而雁門郡往南,則是魏國隸屬于并州的新興郡,太原郡,樂平郡,西河郡,以及上黨郡。

在往南,就是司隸洛陽之地了。

不過在全據雁門之后,劉禪并沒有趁勝進軍向南進攻,而是在雁門關休整起來。

之所以沒有繼續進軍,第一,是因為天氣逐漸冰冷,寒冬季節,不利于作戰。

第二,則是因為糧草不足了。

原本關中此刻已經收獲了紅薯,軍糧足以支撐到來年一月。但步度根的投降,加上他麾下十幾萬口百姓的用糧都落到了大漢的身上,莫說繼續進軍,就算是不忍饑挨餓都算是好事了。

雁門關中,眾將聚集在一起。

馬超對著劉禪說道:“陛下,當初秦朗將鮮卑那十幾萬人口都遷移到了雁門關以南,本是打算以并州糧草接濟他們,但如今這些百姓為我大漢所有,因此需要我們的糧草支應。

可十幾萬百姓終究太多了,雖然關中的紅薯正在運送過來的路上,但也只怕是杯水車薪。”

劉禪聞言皺起了眉頭:“他們還有多少牛羊呢?”

馬超嘆了口氣道:“秦朗突然將他們遷移過去,當時并州也沒有準備多少糧草,因此這段時間,他們一直是吃牛羊牲畜度日,如今也沒有多少了,權且能渡過冬天,但支撐到來年麥熟,只怕難也。

而且北地荒蕪,今年入秋之后又一直在作戰,也沒有多少人種麥。”

殿下步度根也是一臉愁容,如今糧草不足,只怕他這十幾萬百姓,會餓死不知道多少人。

劉禪沉吟一番說道:“哎如今他們也是我大漢百姓,朕自然不會讓他們忍饑挨餓,傳令下去,讓大司馬趁著大雪尚未封路,立刻阻止人手運送糧草過來。

另外在從雍涼運送糧草至關中囤積,等冬天過了,便用那批糧草接濟。在不夠,朕就修書一封,向素烈鮮卑去借。”

“多謝陛下!”步度根聽了這話,頓時跪倒在地。

“多謝陛下!”

一眾鮮卑將領也感動不已,紛紛感謝劉禪,因為那些胡人百姓職中,也有他們的親人,朋友。

“如今他們已是我大漢子民,朕自然會一視同仁。”劉禪擺了擺手,對著馬超問道:“對了,林嘯已經去往彈漢山大半個月了,可有消息傳來?”

三國之大漢崛起 第640章收心
那ㄟ安勒 發表於 2019-1-24 18:57

三國之大漢崛起 第641章魏國的喜事


馬超回答道:“陛下,末將今日清晨接到飛鴿傳書,苴羅侯回到彈汗山之后,果然與素烈整頓單于之位。

不過他已經被林嘯將軍當場斬殺,目前鮮卑的局勢已經穩定,由素烈主持大局。林將軍他們正合計著率兵回來呢。”

劉禪擺了擺手道:“如今鮮卑剛剛穩定,讓他們多留一段時間,穩定局勢,拉攏人心,以免魏國又設法拉攏他們。

更何況我們現在糧草不足,他們回來也會增加負擔。另外你在通知林嘯,讓他向素烈借些牛羊,以免到時候糧草支撐不下去。”

馬超拱手說道:“末將稍后回去就傳信給他們。”

劉禪點了點頭道:“嗯,現在天氣寒冷,除了必要的巡邏之外,士兵們就好好休息吧,就不要出操訓練了,糧食要節省一些吃。活動多了吃的也多。”

“諾!”

由于天氣逐漸寒冷,以及糧草不足的緣故,劉禪也沒有立刻讓那些位于雁門關以南的胡人遷移到雁門關以北。

甚至步度根也是暫時留在雁門關,沒有前往強陰鎮守,因為趕過去要行軍,行軍就會消耗更多的體力,吃更多的糧食。

而且步度根到了強陰之后,劉禪還得給他派糧食過去,這就又要消耗許多糧草。

眼下漢軍的糧草不足,過冬的話勉勉強強,想要撐到明年麥熟得靠關中雍涼支應。因此劉禪也只能省一點是一點。

卻說另一邊,秦朗逃脫魏延的追捕過后,便抵達了新興郡,逃到了新興郡之后,為避免漢軍趁勝追擊,秦朗便召集并州各地守軍前往新興郡集結抵擋漢軍。

而秦朗兵敗的消息,也很快傳到了魏國。

洛陽皇城,曹睿的書房之中。

“秦朗這個無能之輩,可恨,可恨。”

書房之中撒落滿地的奏折書籍,龍案更是被曹睿推翻,曹睿坐在座位上,胸口上下起伏,氣的直發抖。

曹睿能不生氣嗎,秦朗兵敗并州,丟了馬邑,丟了雁門關,兩萬魏國被滅,甚至步度根都投降了大漢。如今并州已無多少兵馬可用,漢軍想要進攻并州,可謂易如反掌。

如并州被破,漢軍兵鋒,可直指洛陽。

大殿之下站著華歆,蔣濟,趙儼,陳群等重臣。

蔣濟,趙儼,陳群三人站在殿下一言不發,只有年紀老邁的華歆默默無聲的拾起地上的奏折,抱著一懷的奏折走到龍案前,蹲下身子想要將龍案扶起來,奈何他年紀老邁,這龍案又是青銅鑄就,也就數十斤重,扶了幾次,硬是扶不起來。

正在氣頭上的曹睿見此心有不忍,便要蹲下身子幫著華歆一起將龍案扶起來。蔣濟等人見此,連忙上前代勞,曹睿這才坐回去。

華歆將奏折放在了扶起來的龍案上交給蔣濟他們整理,走下殿來,氣喘吁吁的說道:“微臣無能,不能為陛下分憂,如今想要為陛下做些下人的事,也辦不好了。”

“老司徒……”曹睿張了張嘴,卻不知道說些什么。

魏國的幾個老臣,程昱,賈詡早在曹丕時期就去世了,去年許褚也病死了,今年冬天,鐘繇也臥病在床,只怕沒多少時日,而王朗則死于長安,如今魏國,也就華歆這一個老臣子了。

此刻蔣濟等人也將龍案收拾好了退了下來,曹睿也平復了心情,便對著眾人說道:“秦朗無能,雁門關丟了,如今并州已無多少兵馬,蜀軍眼下想要拿下雁門關可謂是易如反掌,你們說說現在該如何是好?”

“陛下暫且放寬心!”蔣濟拱手說道:“雖然雁門關失守,但蜀軍眼下卻也無力進攻并州。”

“哦?”曹睿輕哦一聲,但心情仍舊無法放松。

“還是糧草的問題,蜀軍得關中不過兩年,此次出兵北上,就已經很勉強了,這一次他又收降了步度根以及他麾下十幾萬人口。

這么多人,以蜀軍的屯糧,根本無法支撐,餓不死人已是萬幸,又哪里有能力進攻并州呢?”

“也是……”聽了蔣濟的分析,曹睿終于是松了口氣,既然漢軍眼下無法進攻并州,那就還有保住并州的辦法。

蔣濟又說道:“陛下也不要太過擔心,并州有太行山之險,蜀軍短時間無力進攻并州,陛下可調集兵馬前往布防,蜀軍便難以撼動并州。”

曹睿沉吟道:“兵馬還好說,并州各地還有一萬多駐軍,朕還可以從在從兗州,徐州征集些兵馬。只是蜀軍有回回炮,此乃攻城利器,便是馬邑堅城也無法阻擋。并州雖有太行之險峻,但只怕也難當蜀軍回回炮之威呀。”

“回回炮雖利,但天下卻有一物可擋回回炮。”

“水泥?”

蔣濟點了點頭道:“不錯,這些年微臣派了大量細作潛入蜀國竊取水泥配方,這些年蜀國在長安營造宮室,使用大量水泥,因此給了細作可乘之機,雖然蜀軍監管甚嚴,但終究讓我們的人獲取了燒制水泥的方法。只要多加摸索,便可成功。”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水泥出現了這么多年,雖然劉禪對其監管嚴格,但隨著大規模的使用,有些地方多多少少會出現紕漏,因此還是讓魏國的人竊取到了牽制方法,這個是無法遏制的。

“好,好,好啊!”聽了這話,曹睿頓時興奮起來,這模樣比打了大勝仗還要高興。

曹睿興奮的說道:“這么多年來,蜀軍憑借回回炮,以及馬鐙,與我大魏作戰,屢占上風,如今我大魏也有馬鐙,能防御回回炮的水泥也有了,以后與蜀軍作戰,他們就不能占到便宜了,接下來只要好生休養生息,我大魏還是有興復的希望。”

曹睿的想法是不錯,水泥的確是能阻擋回回炮,可魏國那么多城池,他能保證所有的邊境城池都換成水泥嗎?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至于馬鐙,魏國雖然已經掌控了馬鐙技術,但卻失去了馬源,沒有馬源,根本無法組建騎兵,有了馬鐙卻沒有騎兵又有什么用呢?

三國之大漢崛起 第641章魏國的喜事
那ㄟ安勒 發表於 2019-1-24 18:57

三國之大漢崛起 第642章大漢的第十四個州

興奮過后,曹睿想到了秦朗,對著蔣濟說道:“對了,將秦朗給我召回來,兵敗也就算了,我大魏的臉都給他丟盡了。”

趙儼與秦朗私交不錯,便為秦朗求情:“陛下,秦將軍他雖然有錯,但主要原因還是在步度根身上。還請陛下給秦將軍一個機會,他必定能知恥后勇。”

曹睿冷聲道:“哼,他犯下彌天大罪,朕不殺他,已經是網開一面了,豈能在讓他掌軍?朕心意已決,你不必多說了。”

“是!”趙儼嘆了口氣,退回班位。

蔣濟拱手問道:“將秦朗撤下來,不知陛下打算派何人鎮守并州?”

曹睿沉吟片刻道:“讓郭淮去吧。”

“諾!”

隨后,曹睿發布圣旨,下令讓兗州,徐州征集青壯,補充并州兵力,又委任并州別駕李熹為并州刺史,郭淮為并州都督。

寒冷的冬季很快渡過,時間來到公元230年春季三月。

北方的三月仍舊非常寒冷,氣溫也沒有上升的跡象。

這個冬天,劉禪并沒有返回長安,而是一直待在雁門關,因為開春之后,還有許多事情需要處理。

馬超走進一間宮殿,向著劉禪匯報著情況:“陛下,微臣剛剛收到斥候探報,魏國又送了一批兵馬來并州,大約有一萬五千左右,加上并州各地的駐軍,現在并州有守軍三萬余人。而且如今他們正在新興郡北修繕城墻,用的好像是水泥。”

“水泥?”劉禪聞言皺了皺眉:“朕已經監管很嚴格了,不想還是被魏國拿到了燒制的方法。”

馬超嘆了口氣道:“近年長安都在大規模使用水泥營造宮使,各地的水利,道路也使用了水泥,泄露出去,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劉禪點了點頭,旋即說道:“泄露出去就泄露出去吧,這也是遲早的事情,朕憑借著水泥回回炮已經定鼎了大漢一統之勢,魏國想要憑借水泥扭轉局勢,已是不可能的事情。”

劉禪頓了頓,對著馬超問道:“如今我們囤積的糧草差不多要吃光了,鮮卑那邊運送牛羊過來了馬?”

馬超回答道:“已經在來的路上了,牛羊各二十萬頭。由林將軍他們運送回來的,而且關中那邊也即將運送一批糧草過來,料想支撐到五月麥熟不成問題。”

“那就好,如今便可準備,令雁門關以南的胡人遷移到雁門關以北,還有咱們從并涼故地收降的胡人也都運送過去。朕去年書信大司馬,讓他派一批官員過來,如今已經在來的路上了吧?”

“跟隨糧草一起前來。”

“嗯!”劉禪點了點頭道:“既然如此,等官員到了之后,可正式遷移過去。”

“諾,微臣稍后就去通知他們。”

十余天過后,林嘯父子,諸葛瞻兄弟帶著從鮮卑借來的數十萬頭牛羊抵達雁門關,與此同時,諸葛亮從關中派發的糧草也運送過來了。

這些牛羊加上糧草,足以堅持到五月麥熟。

去年劉禪從關中北上,使得并涼故地的漢人得到解放,他們圍繞城池居住,劉禪還給他們分了大量的土地,當時正是播種麥子的季節,等到了五月,便會收獲,不過他們收獲的麥子,也頂多只能是自給自足,無法支撐數萬兵馬以及數十萬胡人所需。

關鍵還是得靠關中支撐,因為關中冬季,也是種麥子的。

因此只要堅持到五月麥熟,北方就不會擔心有人挨餓,因為到了五月,那些胡人也可以播種玉米紅薯,玉米生長周期很短,三個月左右便可收獲。

官員抵達雁門關之后,劉禪便讓那些居住在雁門關以南的胡人遷移到雁門關以北的地區居住。

這些胡人包括一開始秦朗遷移過去的,還有就是劉禪從并涼故地收降的胡人,其人口加起來,有二十萬左右。

而雁門關以北之外的并涼故地以及河套,漢人百姓的數量,則有五十萬左右。

這些人,大部分都是當初被步度根所奴役的漢人百姓,除此之外,此次林嘯從彈汗山回來,素烈還將族中的漢人悉數歸還給了大漢,早年大漢內亂,也是有許多漢人投靠了異族的,因此漢人的人口達到了五十萬之多。

時間轉眼來到五月。

雁門關。

劉禪對著眾將說道:“如今胡人已經悉數遷移到了雁門關以北居住,步度根也率兵前往強陰駐守,北方已經安定下來,朕離京已有大半年光景,是時候回去了,不過回去之前,朕還有一件大事要交代。”

劉禪頓了頓,繼續說道:“如今關中以北,陰山以南之地,已經重歸大漢,這些地方,包括以前的涼州,并州。如今并州大部分土地還在魏國手中,至于涼州,則被雍州分離。

所以朕也就不重歸舊治了,而是想新成立一州。名為朔州,其治下,包含河套四郡,以及以前的北地,上郡,一共六郡。”

關羽聞言拍手說道:“如此甚好,以前并州廣大,但其中心治所卻在太原,掌控河套有些鞭長莫及,若將關中以北的并涼故地和河套重新劃分一州,則便于管理,今后抵御胡人也更加容易。”

“不錯!”馬超點了點頭,贊同了關羽的說法。

劉禪看向馬超,對著馬超說道:“愛卿久在邊地,這朔州刺史,自然是非愛卿莫屬了。”

馬超躬身領旨:“微臣領旨。”

劉禪點了點頭,說道:“朔州下轄河套四郡,以及北地,上郡等六郡,至于雁門,仍屬并州,不過由于并州未下,因此目前雁門暫屬朔州治理。朕思前想后,決定將朔州治所,安置在美稷。”

美稷屬于以前的上郡,早年是南匈奴王庭所在,那里水草豐滿,適合居住,而且交通還算發達。從地理位置上來說,也算是朔州的中心。

“諾!”馬超聞言拱了拱手,既然朔州的治所立在美稷,他這個朔州刺史,自然也要過去。

劉禪點了點頭,繼續說道:“朕在給你派幾個文武輔佐,凌統,諸葛瞻,諸葛尚。”

“微臣在!
”三國之大漢崛起 第642章大漢的第十四個州
那ㄟ安勒 發表於 2019-1-24 19:01

三國之大漢崛起 第643章關羽染病

“微臣在!”

“末將在!”

被劉禪點到名字的諸葛瞻,諸葛尚,凌統三人拱手出列。

劉禪看向凌統,說道:“凌統,朕委任你為雁門關太守,率兵一萬兵馬鎮守雁門關。”

劉禪成立朔州,將治所立在朔州的中心地帶美稷,朔州刺史馬超自然是要在治所主持大局。

但雁門關卻不得不派兵把手,雁門關乃是天下第一險關,魏國會想盡辦法奪回雁門關,保證并州的安危。而大漢以后進攻并州,也必須以雁門關作為軍事堡壘。

因此劉禪選擇讓凌統來鎮守雁門關。

“末將領旨!”聽了劉禪的話,凌統臉色露出一絲喜色。

當年呂蒙率兵偷襲荊州,凌統奉呂蒙之命前去進攻夷陵,結果夷陵沒拿下來,呂蒙在荊州反而兵敗,凌統也因為沒有歸路,被迫投降。

不過當時凌統是為了士兵而投降,并不打算為劉禪效力,可是劉禪卻用了計策,導致孫權放棄了凌統,從而讓凌統為自己效力,到如今,已有十個年頭了。

一開始,凌統是被迫歸降劉禪的,對他也沒有什么歸屬感,可這么多年過去了,凌統對于大漢早就是忠心耿耿了。

不過這些年凌統并沒有得到重用,雖然多次跟隨劉禪出征,但既沒有兵權,也沒有坐鎮地方。但如今總算是熬出頭來,雁門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劉禪隨后看向諸葛瞻兄弟二人,對著二人說道:“你們兄弟二人此次出使鮮卑,功勛卓著,諸葛瞻,朕委任你為朔州別駕,協助馬刺史治理朔州。”

“微臣遵旨!”

因為以往的經歷,馬超在性格上沉穩了許多,軍事能力也比以前強了很多,但在理政上,馬超還是個半吊子。

朔州的人口雖然不多,五十萬漢人加上二十萬胡人,不過七十萬,但以馬超的理政才能,卻是處理不過來的。更何況朔州有兩族人口,漢胡之間還有不少矛盾,朔州就更加不好治理了。

因此劉禪便讓諸葛瞻輔佐馬超處理朔州的政務。

別看諸葛瞻年輕,但從小在諸葛亮的教導下,智謀和理政水平都已是一流,治理一州可謂是綽綽有余,若不是諸葛瞻太年輕了資歷不足,直接讓諸葛瞻擔任朔州刺史,讓馬超擔任朔州都督就行了。

劉禪又看著諸葛尚說道:“諸葛尚,朕委任你為偏將軍,在馬刺史麾下為將。”

相比諸葛瞻,諸葛尚則要嫩許多,勇則勇矣,但太過年輕,不夠穩重,因此劉禪便讓諸葛尚待在馬超身邊,一來是磨練他的性格,二來也是希望馬超能多多教導他些兵法。

劉禪將諸葛尚,趙統,趙廣三人都留在朔州,目的就是磨練他們,想要將他們培養成優秀的騎兵將領。

朔州事務都已步入正軌,劉禪也于三日之后返回長安。

不過劉禪并未攜帶兵馬回去,此次帶來的三萬騎兵都得留在朔州才行,一萬駐雁門關,兩萬駐治所美稷。

劉禪率兵著,領著千余騎兵一路南下,日行百里之后,選擇了一處地界安營扎寨,準備明日出征。

北方的天氣與南方有很大不同,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晝夜的溫差大,如今已是三月,白天時天氣在十度以上,一路行軍策馬奔騰,身體出汗尚覺得燥熱,可是到了晚上,卻是寒風驟起,溫度突然急轉零下。

到次日清晨日上三竿,氣溫回暖了許多,劉禪才下令整軍啟程。

“阿嚏……”

“你是怎么了?一副無精打采的?”

“別提了,昨晚出了一身的汗,一時貪涼就沒蓋被子,半夜差點沒凍死我。”

“哎呦,你也病了?”

“是啊,這鬼天氣!!”

劉禪與眾將在隊伍的前方,只見得匯聚而來的士兵一個個都是無精打采。許多士兵更是噴嚏不斷。北方晝夜溫差大,白天行軍許多士兵出汗了,便覺得晚上應該不冷,因此多有疏忽,不想晚上氣溫急轉直下,因此許多士兵都受了涼,好了冒。

見此情形,趙云對劉禪說道:“咱們出征已有大半年了,隨軍的藥材都用光了,不然可以煮點驅寒的藥給士兵喝了在上路。”

劉禪點了點頭,叮囑道:“嗯,盡快啟程上路吧,今晚休息的時候讓士兵注意點,北方不比南方,夜里很冷,上路……嗯?二叔怎么沒到?”

劉禪正要催馬上路,左右一瞥,卻見關羽沒來。

趙云左右看了看,也沒見到關羽,說道:“昨晚天氣那么冷,云長又上了年紀,不會感染了風寒吧?”

“派人過去看看……”

一將聞言正要去看關羽,這時一個士兵急步跑了過來,劉禪認得,那是關羽的親兵。

這營中上千士兵,其實都是各個將領的親兵。

“二叔呢?怎么沒來。”

士兵走到劉禪身前,拱手說道:“陛下,大將軍病了!”

“今天先不走了,讓士兵門回去休息吧!你帶朕去看看二叔。”劉禪聞言對著趙云說了一句,他知道關羽的性格,不會因私廢公,如今不能前來點卯,必是病得厲害。劉禪翻身下馬,在士兵的指引下,他來到了關羽休息的營帳。

剛到營寨門口,劉禪就聽到了關羽的聲音:“過去!讓我起來!”

只不過關羽的聲音顯得有些沙啞,與以往中氣十足的聲音有很大的不同。

“將軍,您昨晚喝多了,又受了風寒,還是休息一會吧,我已經讓人通知陛下了。”

“二叔,怎么了?”劉禪掀開帳布走了進來,大步向著關羽的床榻走去。

只見關羽半躺在床榻上,兩個士兵按著著他不讓他起來。關羽的勇武世人皆知,雖然老了,但豈是兩個士兵按的住的,可是如今關羽卻起不來床。

“還不松開我?”關羽瞪著親兵呵斥道。

兩個親兵見劉禪來了,這才松開關羽,站到一邊。

“讓陛下久等了,我這就起來。”士兵離開之后,關羽這才掙扎著身子想要起傳。

“好了!”劉禪快步走到床榻邊,將關羽的手按回被子里,說道:“二叔既然身體不適,就多休息一會吧,回京也不急于一時。”

三國之大漢崛起 第643章關羽染病
那ㄟ安勒 發表於 2019-1-24 19:02
三國之大漢崛起 第644章西方局勢

“不行,回京乃是大事,怎么能因為我區區小疾而耽誤呢?”關羽掙扎著起身,可是因為生病而導致身體虛弱無力,掙扎了半天硬是爬不起來,病成這樣,也難怪他的親兵不讓關羽起床了。

劉禪又將關羽按回榻上:“好了二叔,昨夜氣溫驟降,許多士兵都受了風寒,不止你一個,朕也打算在此休息兩日在走呢。”

“若是這樣,我就在休息休息。”聽了這話,關羽終于不再要求起來,想來他自己現在身體也很難受。

“二叔好生躺著,朕去叫軍醫過來。”

劉禪說著,便走出了營帳,兩個親兵,也跟著走了出來。

走出營帳不遠,劉禪向著關羽的親兵詢問道:“怎么回事?”

關羽貴為大將軍,又上了年紀,因此徹夜都有隨從親兵照顧,昨晚天氣雖然冷,但有人照顧,不至于受了風寒。

親兵小心翼翼的回答道:“昨天是老夫人的祭日,將軍他徹夜飲酒,又不讓我們侍奉,所以……所以才……”

聽了士兵的話,劉禪這才想起來,今天是他二嬸的祭日,去年的今日,胡氏病逝了。

宿醉加上受了風寒,上了年紀的人,說不定直接中風了,關羽只能身體虛弱無力,這還算是好的了。

“好了!”劉禪擺了擺手,對著士兵叮囑道:“去請軍醫給二叔看看,好生照顧,若是出了差池……”

士兵連忙做出保證,劉禪才才離去。

在此處駐扎了三天,關羽病情稍好,劉禪這才重新踏上了回京的道路,不過劉禪也沒有讓關羽騎馬,而是讓他坐在馬車里隨行。

至三月下旬,劉禪才領軍返回長安。

回到長安之后,照列是休息三日,然后祭拜宗廟,皇陵。

做完這些事情,劉禪才召開朝會,處理積壓的政務。

不過以前劉禪出征,諸葛亮都有隨行,這一次諸葛亮留守長安,所有的事情都處理的井井有條,不需劉禪過問,劉禪只需要了解一下就行了。

這段時間,國內倒是沒有出現什么大事,反倒是國外出了不小的事情。

早在幾年前,西方的阿爾塔澤爾西斯所建立的薩珊王朝崛起,滅亡并取代了安息帝國,并向東進攻貴霜帝國。

貴霜帝國的國王波調,老年昏庸,國力急轉直下,幾個附庸國也隱約有脫離貴霜掌控的跡象,不過由于波調與大漢結親,引來強援,這種跡象又被壓了下去。

但阿爾塔澤爾西斯是什么人?他號稱是眾王之王,波斯雄獅,是第二波斯帝國的建立者,在他所處的時代,號稱是四大帝國的羅馬,安息,貴霜,大漢盡皆沒落,只有他領導的薩珊王朝強勢崛起,強大的羅馬,也不是他的對手,貴霜帝國更是被其摧毀,只能偏安一隅。

這等風采,縱觀天下群雄,也無人能與其媲美,便是三國的頭號梟雄曹操,也沒有他的成就大,頗有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味道。

莫說貴霜僅僅是與大漢聯姻,便是大漢直接出兵相助貴霜,阿爾塔澤爾西斯也完全不慫。

在滅亡了安息,休養生息之后,阿爾塔澤爾西斯便將兵鋒直指貴霜,去年在貴霜邊境大敗貴霜主力,將貴霜打得元氣大傷,波調更是一病不起,只怕貴霜如今有滅國之憂。

因此留在長安的貴霜使者閻就屢次請求諸葛亮出兵相助貴霜。

書房之中,聽了諸葛亮的話,劉禪也不由得嘆了口氣。

這個時代,阿爾塔澤爾西斯在西方縱橫無敵,劉禪則在東方所向披靡,有如此勢均力敵的對手,劉禪自然想要與其一會。

只可惜劉禪有這心,卻沒這力。

貴霜安息所處之地,乃是后世的中亞,西亞地區,在哪里作戰,就像大漢這邊在中原作戰一樣,沒有那種無可逾越的地形。

可大漢若要和西方作戰,卻要翻過天山才行,那里終年積雪,對于如今這個時代來說,可謂是天塹,想要過去,只有繞路,要花費很大的力氣。

更何況涼州與西方之間還隔著一個西域,道路千里,雖然姜維治理西域已有數年,但也僅僅只是讓西域各國臣服,想要依靠西域的人力物力與西方國家一戰,艱難無比。若從大漢境內調集物資,則要傾舉國之力了。

歷史上漢武帝因為汗血寶馬的事情與大宛作戰,以李廣利為貳師將軍,帶領屬國的六千騎兵和郡國那些品行惡劣的少年好幾萬人,以這些兵力去攻伐大宛,預期到大宛的貳師城奪取良馬,所以叫他“貳師將軍”。

可是西域各國卻不幫助漢軍,大軍艱難的到了大宛卻被大宛擊敗,回來的時候軍隊只剩下不到十分之一,并且來回還花了兩年的時間。

漢武帝咽不下這口氣,第二次派兵出征,動用數萬兵馬,以及十數萬兵馬為后援,傾盡物資無數,這才擊敗大宛。

當時的西漢處于鼎盛時期,漢武帝傾盡舉國之力才艱難無比的擊敗大宛,如今大漢國力尚不及西漢,想要與比大宛強大不知道多少倍的薩珊王朝作戰,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當然,道理也是一樣的,如果薩珊越過天山進軍西域,也是自取滅亡,眼下大漢奈何不了薩珊,薩珊也無法威脅大漢。

只是可憐貴霜王波調白白將女兒嫁給劉禪了。

劉禪對著諸葛亮說道:“西邊的事情朕目前也是鞭長莫及,傳令姜維,好好治理西域,多多征集各國駐軍,嚴加訓練就是了,如今當務之急,還是得統一國內。”

“嗯!”諸葛亮點了點頭道:“如今以西域的力量,頂多出兵兩三萬人前往貴霜,這點兵力,想要與擁兵數十萬的薩珊人過招卻是太少了。若從國內調集兵馬,則要動用舉國之力,遠途異國作戰,勝負難料,實為不智。”

劉禪點了點頭道:“閻就那里不必管他,若他在要求我大漢出兵,便讓他回去吧。”

“諾!”

劉禪說著打開桌案上的地圖,說道:“如今朕已拿下雁門關,不過魏國卻得到了水泥的配方,目前正在大張旗鼓的燒制水泥。

若讓其各地關隘都換成水泥城墻,想要攻下魏國,非常困難,因此朕打算今天繼續出兵,進攻南陽。”

三國之大漢崛起 第644章西方局勢
那ㄟ安勒 發表於 2019-1-24 19:03

三國之大漢崛起 第645章南陽之議

貴霜帝國的疆域很大,并且都是平原地帶,資源豐富程度,土地富饒程度,絲毫不亞于大漢的中原地區,并且那里的石油資源更加豐富,可以說是難得的寶地。

雖然石油現在用不上,但以后肯定會用上,若能將西亞地區占據,對于后世子孫,肯定是大有裨益的。

只是奈何大漢與中亞地區隔著一座天山山脈,且西域又太過廣大太過貧瘠,大漢目前根本沒有能力出兵貴霜。

與諸葛亮商議一番后,劉禪決定先不管西邊的事情,而是先統一國內。

如今大漢擁有大半個荊州,完整的交州,益州,涼州,雍州,新成立的朔州,還有就是暫時屬朔州管轄的雁門郡。除此之外,還有西邊的西域,北方的鮮卑,與大漢都是羈縻關系,受到大漢的掌控。

雍州有許多人不了解其版圖,雍州非常大,下轄關中三輔之地,分別是左扶風,右馮詡,京兆尹。還有隴右五郡,分別是隴西,天水,南安,廣魏,安定,除此之外,還有位于關中北部的新平,北地二郡。

以前涼州的北地郡很大,但后來因為北方被鮮卑所奪,導致北地郡大大縮水,不到原來的十分之一。

而劉禪此次出兵北方,收服失地,成立了朔州,除了河套四郡之外,就有以前并州的上郡和涼州的北地郡。

由于郡名相同,所以劉禪回到長安之后,便將屬于雍州的北地郡并入新平郡,合為一郡,稱新平郡了。

如今大漢的國土,算上西域,從面積上來說,比魏國要大上三四倍,不過適合人類居住的平原,可耕種的土地,卻與魏國不相上下,甚至還要少于魏國。

不過大漢的邊境多是草原,擁有大量的牧場,這些牧場會為大漢源源不斷的提供牛羊戰馬。

而魏國自從失去涼州,步度根叛變,軻比能倒向大漢之后就徹底失去了戰馬的來源。

而大漢與魏國接壤的邊境線,更是漫長,不過想要進攻魏國,卻只有那么幾個地方。

第一,是從荊州進攻那南陽。

第二,是從關中進攻潼關。

第三,就是從雁門進攻并州了。

第四,還是從荊州出兵,不過不是打南陽,而是從大漢的江夏進攻魏國的江夏,然后向北進攻豫州。

這三個地方,從關中打潼關最不好打,因為潼關目前是司馬懿鎮守,他是出了名的善守之將,而且潼關兵力充足,又是有名的險關,想要拿下潼關,難度不亞于徒手攀登珠穆朗瑪峰。

而從雁門關向南進攻并州,難度其實不大,雖然并州有太行山之險,但太行山卻是南北走向,不是東西走向橫貫在雁門關南部,只要有充足的兵力就行了。

不過可惜,朔州剛剛建立不久,百姓也剛才鮮卑手里解放出來,自給自足尚且有些壓力,想要有充足的糧草供應大軍作戰,顯然是不可能的。

因此這一條出兵之路,也只能暫時作廢,得等過個三五年百姓安定,囤積了足夠的軍糧才能用兵。

至于從荊州江夏進攻魏國的江夏,也有些不容易,荊州雖然兵力充足,但江夏被漢,魏,吳三分,如今魏國已與江東結成攻守同盟,如果從江夏北上打魏國,江東肯定會插手,大漢雖可以一敵二,但不能專心對付魏國的話,終究是有些麻煩。

因此就只有最后一條出兵之路了,從荊州北上進攻南陽。

這一條出兵戰略,是以前就指定好了的,從襄陽北上進攻樊城,關中兵馬出武關,切斷宛城援兵,下樊城之后,便可北上宛城,拿下宛城之后,向東可進攻當年曹操的老巢許昌,向北可進攻魏國的國都洛陽。

這一條出兵之路,關中也可以出兵,進行夾擊,由于是在內地,魏國也沒有外援可以幫助。

如果成功的話,獲得的利益更是巨大無比,直接威脅魏國國都,兵臨洛陽城下,對于魏國的打擊,是無法想象的。

聽了劉禪的話,諸葛亮沉吟道:“荊州休戰數年,糧草積累無數,我關中不需出動多少兵馬,只需出動一支騎兵截斷魏國援兵即可,這些由荊州支撐就足夠了。

俗話說鐵打的襄陽,紙糊的樊城,如今魏國已經獲得了水泥,如果他們用水泥重鑄樊城城墻,只要城中糧草充足,我軍根本無法攻下。

眼下魏國還在并州修繕關隘,荊州這邊防御不足,今年出兵自然最好,而且越快越好。”

由于荊州數年沒有發生過戰爭,而且非常富庶,囤積的糧草都快發霉了,所以諸葛亮根本不用考慮糧草的問題,就算關中要出兵夾擊,用荊州的糧草供應也完全不成問題。

所以諸葛亮建議越快出兵越好,因為魏國已經研制了水泥,要是他們用水泥修繕樊城的話,那想要拿下樊城,難度就太高了。

劉禪點了點頭道:“朕這就書信給關平,讓他早做準備。至于關中,騎兵都調到朔州去了,眼下關中并無騎兵,朕這就書信涼州龐德,讓他率一萬騎兵前來相助。”

與長安相隔數百里的潼關之中,司馬懿此刻坐在書房之中,翻看著桌案上的地圖。

司馬懿的心情并不好,劉禪前端時間從朔州回來了,魏國在北疆損失慘重,丟了雁門關,幽州騎兵毀于一旦,這還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失去了馬源。

不過好在朔州新立,大漢拿下關中也沒有幾年,糧草不足,所以漢軍無法趁勝進軍。而蔣濟從長安獲得了水泥的配方,魏國如今正在大規模研制水泥,這讓曹睿看到了希望。

但司馬懿的心情卻更加沉重了,因為劉禪從并州退回來,勢必會有新的軍事行動。劉禪不會給魏國加固城墻的機會。

端詳了大半天的地圖,到了傍晚時分,司馬懿終于有了結果,當即修書一封,將自己的想法以及對策寫下,派人連夜送去洛陽交給曹睿。

三國之大漢崛起 第645章南陽之議
那ㄟ安勒 發表於 2019-1-25 19:51

三國之大漢崛起 第646章司馬懿發飆

潼關距離洛陽不遠,使者一路策馬狂奔,至次日清晨,司馬懿的書信就送到了曹睿的案頭。

收到司馬懿的書信,曹睿頗為慎重,又將身在洛陽的一干智謀之士給召集到了書房之中。

曹睿將看了不知道多少次,因而有些卷角的書信交給內侍,對著下方一干謀臣說道:“你們看看,這是司馬仲達星夜派人送來的書信。”

“難道劉禪率兵返回長安之后,又有進攻潼關之意?”華歆聞言臉色一變,連忙上前從內侍手中接過書信看了起來。

看了一會兒,華歆的臉色舒展開來,這書信并不是軍情書,而是司馬懿對大漢下一次用兵的猜測以及預防的對策。

華歆看了一會便沒有在看,好似有些不以為意,然后將書信交給了蔣濟。

華歆是司空,地位尊崇,他看書信的時候,蔣濟陳群三人也不方便湊過去,書信到了蔣濟手里,其他幾個謀臣便湊過去一起看了起來。

蔣濟等人倒是看了許久,顯然心里是反復琢磨,揣測過了的。

等眾人看完書信,曹睿才詢問道:“對于仲達的主張,你們怎么看?”

華歆聞言不屑道:“簡直是無稽之談,司馬懿在信中說劉禪領軍回到長安后,必定于今年從荊州進攻南陽。

試問劉禪剛剛領軍回來,麾下騎兵都放在了北方,關中各地兵馬,也都駐守于緊要之地,又怎么會再次動兵,進攻南陽呢?

而且他還讓陛下暫時停止并州的布防,集中人力物力,將樊城改造成水泥城墻。這更是萬萬不可,劉禪在北方布置了數萬騎兵,其中有三萬精銳騎兵,兩萬胡騎,雁門關雖然只有一萬騎兵,但也不容小覷。

若是停止并州的布防,蜀軍突然進攻并州,這可如何是好呢?”

司馬懿的書信,華歆對于內容有些不以為然,看了幾眼便沒有多看,因此很多細節都沒有講出來,但從華歆的話中,便可以看出他的主張。

華歆的主張一共有兩點,第一,漢軍剛剛在北疆大勝,短時間應該不會進行大規模的用兵。

第二,并州的防御非常重要,不可以放下。

而司馬懿的主張與華歆完全相反,華歆自然會反駁了。

曹睿聽了華歆的話,微微點頭,然后對著蔣濟等人問道:“你們怎么看?”

原本華歆說完,是該輪到陳群的,陳群是尚書令,也是曹丕留下來的輔政大臣,地位尚在蔣濟,趙儼等人之上,不比華歆要低。

不過陳群卻是一言不發,并沒有出來說話的意圖,他是單純的文官,不懂兵法戰略,因此不敢亂發言。

蔣濟看了一眼陳群,見他不說話,便站了出來,對著曹睿說道:“陛下,微臣以為司馬仲達說的很有道理,不得不防?”

“哦?”曹睿看了看蔣濟,示意他繼續說下去,雖然司馬懿在書信中說的很詳細,但這種東西,當面說更有說服力。

蔣濟頓了頓,心中組織了一下語言,旋即說道:“首先是蜀國從荊州進攻我南陽的可行性。這些年蜀國的荊州并未發生過戰事,也一直是風調雨順,又種植了紅薯玉米,可謂是錢糧充足,按照微臣的估計,只怕用堆積如山來形容也不為過,這些錢糧,支撐十萬兵馬作戰個一兩年也絲毫不成問題。

雖然劉禪剛剛領軍從北方回來,三萬騎兵都留在了北方,關中之地,華陰,莆坂津的守軍都要不能動用,但不要忘了還有武關,武關那里,可是有張任率領的三萬兵馬。

從武關出兵南下,可抵達南陽中部,直接進入樊城后方,若劉禪兵分兩路,一路陳兵于樊城,一路攔截宛城援兵的話,以荊州的錢糧,也完全可以支撐,如果不將樊城改成水泥城墻,就根本抵抗不住蜀軍的回回炮。又無援兵支援,那樊城就非常危險了。”

“嗯!”曹睿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這些話司馬懿在書信中也說了,只不過沒有蔣濟說的那么細致,如今見蔣濟詳細的說出來,曹睿倒是覺得改建樊城很有必要。

華歆聞言拱手說道:“陛下,我大魏新得水泥不久,熟悉燒紙水泥的工匠都派到了并州,樊城規模宏大,如需改建,則必須召集大量工匠南下,如此一來,并州的防御必將落下,如若馬超來攻,又該如何是好?”

蔣濟笑道:“老司空不必擔心,蜀國新立朔州,百事未定,根本無糧可用,根據斥候來報,其兵馬用糧,現在還要靠關中支應。他們根本無糧可用,又怎么有能力進攻并州呢?

我以為如今當務之急,是布防南陽,若南陽有失,我大魏國都便沒有屏障。”

華歆聞言說道:“蔣濟,當初建議用水泥布防并州的也是你,如今為何因為司馬懿區區一封書信便改變了主意?蜀軍在北方是無軍糧,但素烈鮮卑如今卻是臣服蜀國,如放棄布防并州,馬超向素烈借糧,又該如何是好?”

“額……”聽了華歆這話,蔣濟語氣一塞,一時之間,卻不知如何反駁。

華歆這話,的確是有一些道理的,眼下漢軍在北方的確是沒有糧草可用,但他們可以借啊,雖然劉禪已經借過一次了,但素烈是個無能之輩,保不齊還會借第二次。

“陛下,不如這樣!”趙儼拱手說道:“并州的防御不能落下,但樊城那邊,也不得不防,也不必完全放棄并州的防御,可召集一些工匠南下,慢慢建設樊城不遲。”

華歆與蔣濟相爭,曹睿一時間也無法做出決斷,聽了趙儼的話,曹睿當即說道:“嗯,如此甚好!傳令下去,速速從并州召回一批工匠前往樊城改建樊城。”

“諾!”

蔣濟回到家中,便立刻派人將曹睿的決策告訴司馬懿,傍晚時分,司馬懿收到了蔣濟的書信。

司馬懿看了書信,氣的大怒:“這華歆又不懂兵法戰略,不過是因為從龍之功官至三公,德行才能根本不值一提,如今更是壞我大事,真是氣煞我也。”

司馬懿長子司馬師在一旁侍奉,聽了司馬懿的話,左右看了看,見左右無人,才說道:“父親,劉禪剛剛領軍回到長安,只怕短時間不會用兵,陛下也沒有忽略您的建議,好歹派了工匠前往樊城改建城池,您也不必太過氣惱了。”

司馬懿瞪了司馬師一眼,將怒火撒在兒子頭上:“你懂什么?行軍打仗看的是時機,荊州錢糧充足,樊城又沒有改建,正適合進攻。

哪怕劉禪昨天從北方回來,只要時間成熟,要是想打,今天領軍過去也不成問題。哪怕陛下將所有工匠派到樊城,我也唯恐不夠,更何況只是一部分?”


.三國之大漢崛起 第646章司馬懿發飆
那ㄟ安勒 發表於 2019-1-25 19:51

三國之大漢崛起 第647章司馬懿的辦法

魏國得到水泥的配方也沒有多久,更何況還要加以研究才能懂得具體如何燒制,參與研究的工匠雖多,但短時間弄懂的人卻不多。如今這些熟悉燒制水泥的工匠都被曹睿派到了并州,負責并州的防御建設。

而樊城是一座軍世要塞,城池的規模不小,想要將其改建為水泥城墻,不是幾天就能辦好的,快一點也要兩個月以上的時間。如果懂得燒制水泥的工匠更少的話,這個時間更會往后拖。

在司馬懿看來,如今大漢在朔州根本無力用兵,而在荊州實力充足,而魏國在南陽的防御不足,因此大漢從荊州進攻南陽是必然的,而且很有可能大漢已經在開始行動了。

故而,魏國如今理應將防御重心放在南陽。

只可惜因為不懂軍事的華歆干預,導致司馬懿的建議只成功了一半。之所以是一半,那是曹睿曹睿還是派了一部分工匠到樊城去。

可是行軍打仗,軍情如火,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眼下漢軍進攻樊城在即,派遣所用工匠南下都可能來不及,派一部分又有什么作用呢?

一旁的司馬昭說道“父親,既然陛下不將您的話放在心上,您又何須多管閑事呢,到時候丟了南陽,陛下自然要來求您!”

“你有沒有腦子?”司馬懿聽了這話,更是氣不打一處來,指尖戳著小兒子的額頭,罵道“南陽若失,兵鋒可直指洛陽,威脅國都,到時候我大魏都要亡國了,你要陛下讓我一個人去對付蜀國的數十萬雄獅嗎?你以為我是誰?無所不能嗎?”

被司馬懿這么一罵,司馬昭也低著腦袋一言不發。

司馬師見司馬昭被訓,便岔開話題“父親,如今陛下不聽您的,卻如何是好?”

司馬懿聽了這話,又坐到了座位上,沉吟一番,又開始寫信給曹睿。

原來的建議已經被曹睿所駁回,司馬懿只能重新想一個辦法。

這一次,他直接說斥候打探到武關有用兵的跡象,斷定劉禪不久會從荊州進攻南陽。然后請求曹睿讓自己前往南陽鎮守,讓其他人暫守潼關。

曹睿很快又接到書信,不過卻沒有同意司馬懿的請求,只說潼關重鎮不可沒有司馬懿,當然對于司馬懿的話,曹睿也沒有沒有完全不管不顧,同時他也書信給鎮守南陽的胡質,讓他小心提防。

司馬懿也很快收到了回信,曹睿的拒絕,也在司馬懿意料之中。

見自己的兩次建議都失敗了,司馬懿這才長了個心眼,沒有在寫信給曹睿,而是直接去信給鎮守南陽的胡質。

胡質是魏國的重鎮,年輕時期與蔣濟齊名,不僅為官清廉,還善于用兵,歷史上還曾經擊敗過朱然。這朱然是江東的大將,用兵能力,僅在江東四大都督之下。

雖然一次的勝負不能說明胡質的軍事才能有多高,但能擊敗朱然,肯定是不差的。

四月中旬,胡質收到了司馬懿的書信。

此刻荊州都督關平已經在整軍備戰,屯兵于襄陽,攻打南陽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了。

不僅如此,曹睿從并州派遣的工匠也到了南陽。

南陽的治所,宛城。

大殿之中,胡質拿下司馬懿送來的書信正在耐心的看著。

南陽的大將州泰走進大殿之中,向著胡質說道“啟稟都督,并州來的工匠已經抵達宛城了,是否派遣他們前往樊城?”

胡質聞言放下了手中書信,想了想說道“不必了!”

州泰聞言一愣“額?陛下上次不是傳信過來,說要用這批工匠燒制水泥,將樊城改建為水泥城墻嗎,根據斥候來報,荊州關平屯兵襄陽,卻有用兵之意……”

胡質沉聲道“來得及嗎?”

“這……”州泰聽了這話,頓時沉默不語,如今荊州已經在準備出兵之事了,最短一個月之后就會出兵進攻樊城,而想要在一個月之內將樊城改建為水泥城墻,那點工匠顯然是不夠吧。

胡質搖了搖頭道“司馬仲達說的不錯,那劉禪回到長安之后就準備進攻我南陽了,改建樊城根本來不及了。”

“那怎么辦?”州泰皺著眉頭說道“我南陽總共只有五六萬兵馬,而蜀軍在荊州有十萬雄兵,縱有江東策應,荊州分出一部分人馬鎮守江夏,也有五六萬兵馬可用。

更何況蜀國還可以從武關出兵,夾擊樊城。樊城雖然高大,但終究不是青石城墻,只怕擋不住回回炮啊。”

胡質看了看司馬懿送來的書信,說道“可效仿太祖皇帝當年鎮守長安之法。”

州泰沉吟道“都督是說在城外修建土山以御回回炮?”

“嗯!”胡質點了點頭道“若修建土山,蜀軍的回回炮就派不上多大的用場了。至于陛下派來的工匠,就留在宛城,先將宛城改建為水泥城墻。

到時就算樊城有失,宛城也足以自保,其余將領我不放心,你親自率兵兩萬兵馬前往樊城駐守。”

“諾!”州泰聞言拱手領命。

司馬懿向胡質的建議,便是讓胡質在樊城以土山之法抵御回回炮,然后將工匠留在宛城,先將宛城改建成水泥城墻。如此一來,就算樊城丟了,宛城也可確保萬無一失。

這是棄車保帥的辦法,若一意孤行的想要保住樊城,到時候不僅樊城保不住,宛城也可能保不住。

而另一邊,關中。

上月,劉禪定下攻打南陽的策略,并傳令涼州龐德,率領一萬兵馬前來關中。

此刻,龐德已經率兵趕到了長安。

騎兵抵達之后,劉禪便可正式出兵進攻南陽了。

長安皇城,未央宮議事大殿之中。

“微臣龐德拜見陛下!”龐德在抵達長安的當天,將兵馬安頓好,第二日便參加了朝會。

“愛卿請起!”劉禪雙手虛扶將龐德扶起,看著殿下的龐德,如今龐德已經年過六旬,發須花白,不過背脊卻是非常挺拔,猶如一道山峰,渾身上下透露著精氣神。

三國之大漢崛起 第647章司馬懿的辦法
那ㄟ安勒 發表於 2019-1-25 19:52
三國之大漢崛起 第648章出征南陽


“多謝陛下!”龐德拱手謝恩,旋即走進了武將的班位,他是征西將軍,在班位中比較靠前。

劉禪點了點頭,對著一眾文武說道:“如今魏國已經弄到了牽制水泥的方法,正在大張旗鼓的牽制水泥,修建城墻,關隘。據報,曹睿已經派遣了一批工匠前往南陽,意圖修筑樊城。”

一眾文武聽了這話,頓時議論紛紛。

文臣黃權拱手說道:“陛下,水泥筑墻堅如磐石,而樊城更是我軍北上南陽的第一城,若是讓其改建,想要拿下樊城,只怕是難如登天。

如今荊州錢糧充足,更有十萬精銳,應未趁魏國尚且改建樊城便出兵拿下樊城,以免將來犧牲更多的兵將。”

黃權是大漢頂尖的謀臣,自然清楚局勢的利弊,更見龐德率騎兵入京,便立刻建議劉禪進攻樊城。

“不錯,如今荊州兵馬錢糧充足,當即刻出兵進攻南陽,早日覆滅魏國,一統天下,不可給魏國茍延殘喘的機會。”

“臣附議!”

“臣附議!”

一眾文武紛紛贊同。

劉禪滿意的點了點頭,對著一眾文武說道:“朕返回長安,知道魏國已經弄到了水泥的配方之后,就準備進攻樊城了。如今荊州關平,已在在整軍備戰,屯兵襄陽了。龐德將軍率騎兵兵來京,也是為此。只因害怕魏國知道了消息有所準備,這才沒說出去。”

“陛下圣明!”一眾文武高聲道。

劉禪繼續說道:“如今龐德將軍騎兵已到,也該早日出兵,以免魏國有所準備。眾將聽令!”

“臣等在!”

劉禪想了想說道:“傳黃煦,鄧艾,張苞等將回京,同朕隨軍出征攻打南陽,由趙云,林嘯前去鎮守馮詡,由魏延王平前去鎮守華陰。”

上一次劉禪出兵北疆,帶的多是趙云,關羽魏延這些老一輩的將領。而今進攻南陽,劉禪打算帶上青壯將領,讓老一輩將領留守關中。

初不想讓老一輩將領多立戰功之外,劉禪也是想讓他們歇息一段時間,畢竟回長安的時間太短了。

“諾!”趙云等將拱手領命,魏延原本有些不愿,但見趙云他們沒有反對,也就沒有多說什么。

劉禪又看向諸葛亮,說道:“大司馬,長安這邊仍舊由你鎮守,朕此次出兵進攻南陽,南陽若下,便可威脅偽魏國都,因此魏國必會想方設法保住南陽,潼關司馬懿很有可能會出兵攻打關中,實行圍魏救趙之計,還請愛卿多多提防。”

“陛下放心。”諸葛亮微微一笑。

次日,趙云等將便前往馮詡,華陰,將在那里的鄧艾,黃煦,張苞等將給替換了過來。

公元230年,四月下旬。

四月的長安,天氣正暖,正值春暖花開之集。

長安城外,豎起了點將臺。

臺下站著鄧艾,龐德,林淵,張苞,鄂煥,黃煦等大將。初龐德外,其余將領都是三十多歲,正當壯年的猛將。

眾將后方,則是一萬騎兵。

此次出兵南陽,劉禪從武關進發,武關那里還有張任率領的三萬兵馬,除騎兵外,并不需要從長安多帶兵馬過去。

劉禪祭拜完天地,對著兵馬說了一番出征誓詞,便要下令出征。

“大將軍,您不能進去……”

“讓我進去!”

“快攔著點啊……”

正在此時,后方傳來一陣哄鬧聲。

劉禪眉頭一皺,喝道:“何事喧嘩?”

一士兵急匆匆的跑了過來,向著劉禪稟報道:“啟稟陛下,是大將軍到了。”

“二叔?”劉禪臉色變得有些難看,關羽自從北疆回來的路上病了之后,身體就一直比較虛弱,處于臥病在床的狀態。

由于擔心關羽要隨軍出征,所以劉禪事先與張飛商量過,讓他留在長安陪著關羽,以免關羽要出征在路上病情惡化。

張飛雖然是個好戰之人,但什么事情都比不了他二哥關羽,因此便答應下來,整日陪著關羽,隱瞞劉禪出征之事。這也是為何此次出征,張飛沒有參與的緣故。

劉禪嘆了口氣,走下點將臺,此刻張飛與關羽也正聯袂而來,二人一身甲胄,張飛還好,只是關羽臉色有些蒼白,哪怕穿了甲胄,沒有以往的神威。

見二人穿了甲胄,劉禪有些頭疼,他們二人必定是要隨軍出征,也不知是誰泄露了消息。

劉禪來到關羽身邊,將關羽扶著,笑道:“二叔,三叔,你們怎么來了?”

“哼!”關羽有些不高興,伸手甩開了劉禪:“扶著我作甚,我走得動。”

劉禪看了看張飛,見他將目光看向他處,一臉與我無關的表情,便知是張飛說溜了嘴。

關羽走上點將臺,指著臺下兵馬,對著劉禪說道:“陛下,我身為朝廷的大將軍,出兵這么大的事,怎么也不告訴我?”

劉禪笑道:“二叔臥病在床,為國操勞了大半輩子,應該好好修養身體,此次出兵不過小打小鬧,二叔不必放在心上。待有大戰,二叔養好了身體,在率兵出征不遲呀。”

“哼!”關羽冷哼一聲說道:“小打小鬧?你御駕親征也算是小打小鬧嗎?我都知道了,你不帶著我,是欺我年邁。”

劉禪嘆了口氣,正色道:“二叔……朕的親人不多,您又上了年紀,還是……”

關羽沉聲道:“陛下,我明白你是想照顧我,不過為將者,以馬革裹尸為榮,我雖然病了,也只想死在沙場上,不想病死于床榻之間,還請你成全我吧。

我雖然病了,不能上陣殺敵,但對于荊州的地形非常了解,為陛下出謀劃策也行。”

關羽說著,便向著劉禪拜倒。

“二叔你這是干什么……”劉禪連忙將關羽扶了起來,說道:“也罷也罷,既然兩位叔叔都穿著甲胄而來,就一起隨軍出征吧。”

“多謝陛下成全!”關羽聞言大喜。

由于消息泄露出去了,劉禪也只能帶著關羽張飛二人一同出征南陽。

誓師出征之后,劉禪便與眾將領著一萬騎兵向東南方向,往武關而去。
三國之大漢崛起 第648章出征南陽
那ㄟ安勒 發表於 2019-1-25 19:52
三國之大漢崛起 第649章不如司馬懿

武關在關中東南一角,距離長安,也只有兩三百里的路程,劉禪所帶都是騎兵,策馬急行,不過兩日就到了。

不過關羽身體不好,為了照顧關羽,避免旅途顛簸,大軍花了四天時間才抵達武關。

武關守將乃是張任,關中亦屯有三萬兵馬,這三萬兵馬,本就是留著將來進攻南陽之用的。

“末將張任恭迎陛下圣駕!”

張任早知劉禪要到,率兵三千兵馬,親出武關十里相迎。

“愛卿不必多禮!”劉禪翻身下馬,將張任從地上扶起,張任生于182年,今年四十有八,算是中年將領,由于深受朝廷重用,精氣神都不錯,頭上也只有幾根白發,并不顯老態,看樣子還能為朝廷效力許多年。

“多謝陛下!”

劉禪看著張任身后的三千兵馬,一個個站立得挺拔如松,身上衣甲鮮明,手中刀槍閃亮,他們列陣如林,雖然不動也沒有說話,但一股氣勢卻油然而生,普通老百姓見了,只怕連上前的勇氣都沒有。

“真乃我大漢的精銳之師,辛苦了!”見武關兵馬如此威武雄壯,劉禪拍了拍張任的肩膀。

張任微微一笑,拱手說道:“這是末將應該做的,末將已在武關準備了飯食,如今天色漸晚,請陛下先至武關歇息。”

“嗯!”

一行人馬隨后來到武關,武關這邊,張任已經為騎兵準備了駐地和晚飯。而劉禪以及眾將,待遇自然要好得多,被請到了城中的將軍府歇息。

用過晚飯,眾將并沒有退去,撤下殘羹剩飯,劉禪便與眾將商量起用兵之事。

劉禪對著張任說道:“根據斥候來報,曹睿從并州調集了一批工匠南下南陽,意圖用水泥修著城池,若讓其修建成功,想要拿下南陽就非常困難了,因此出兵之事刻不容緩。張任將軍,不知武關兵馬,可曾準備妥當?”

張任拱手說道:“陛下放心,武關三萬兵馬已經枕戈待旦,只要陛下一聲令下,隨時可以出征。”

“嗯!”劉禪點了點頭,說道:“此次出兵朕已經帶了一萬騎兵,荊州那邊有十萬兵馬,其中四萬駐守江夏,可用兵馬有六萬,因此武關兵馬也不需多帶,你明日挑選一萬精銳,后日整軍出征。”

八萬兵馬,其中還有一萬精銳騎兵,拿下南陽已經足夠用了,帶多了雖然氣勢浩大,但不過是白白糧草糧草,荊州雖然糧草多,但也沒有這個必要浪費。

“諾!”張任拱手領命。

劉禪又說道:“從武關前往南陽,道路并不好走,你提前派兵打探過嗎?胡質是否派兵埋伏?”

武關位于關中和南陽接壤的邊境上,隸屬于關中的管轄,出武關往東南方向走三十里,就進入了荊州南陽郡的范圍。

漢水是長江的一大分支,其發源地位于西部,流經漢中,上庸,荊州,最后匯入黃河,襄陽與樊城隔江相望,將襄陽和樊城隔開的河流,就是漢水。

俗話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一個大河擁有無數條支流,說不定你老家距離長江數百里路,門口的一條小河還通往長江。

這漢水也是如此,用擁有無數條支流,其中有兩條重要的分支,名為丹水和均水,這兩條河的發源地位于秦川東南山坳,其中丹水正好流經武關,最后在南陽的平原地帶匯入漢水之中。

由于武關位于秦川山坳,因此前往南陽的道路并不好走,所以想要前往南陽,就得沿著流經武關的丹水,從河谷地帶進入南陽的平原地帶。

這條河谷的長度,也有兩百余里,雖然算不上多么險峻,但也有一些地方難以行軍,如果敵人在險峻的地段埋伏,漢軍想要通過就非常麻煩。

當初劉禪進軍關中,關羽率兵奪取武關,雖然他拿下了武關,但曹真派人守住了武關以北的城池,將關羽困在了武關,關羽一度陷入缺糧的狀態。

關羽當時還派黃煦前往南陽奪取糧草,而司馬懿就是在這丹水河谷地帶率兵攔截的黃煦,致使關羽計策不成。

張任拱手說道:“陛下放心,末將早派斥候在道路打探,路上并無敵軍埋伏。”

劉禪點了點頭:“那就好,今日天色已晚,就先去好好歇息一日,后日率兵南下。”

“諾!”

張任對著侍從說道:“來,帶陛下及諸位將軍前去休息!”

次日,劉禪從關中帶來的眾將在武關休息,而張任則忙著挑選精銳。

在武關休息了一日之后,劉禪便帶著一萬龐德從涼州帶來的騎兵,以及武關的一萬精銳步軍,沿著從武關經過的丹水向著南陽進發

丹水是一條大河,其兩邊的河谷地帶,大多還算開闊,但有時河流經過落差較大的地帶,地形就比較險峻,不利于行軍了。由于道路難行,加上還有步軍同行,因此大軍前進的速度也并不快。

大軍花了三天時間行至河谷腹地,來到一處險峻之地。

這里的地形猶如一個倒著的凸形,靠近武關方向的道路狹窄,而后方較為寬闊,左邊是高聳的山峰,右邊則是懸崖,懸崖之下,是河段落差較大,因而湍急的丹水。

來到此處,天色也已經晚了,張任提議,到前方道路寬闊的地帶安營休息。

劉禪點頭同意,與眾將在后方觀察著地形,看了一會兒,劉禪說道:“此處地形險峻,若派遣一支兵馬在前方寬闊地帶安營扎寨,我大軍想要過去,則要從此狹窄小路通過,左邊是山,右邊是懸崖,想要拿下駐扎在前面的營寨就非常困難。若胡質能派遣一軍在此,我武關兵馬便無法進軍南陽了。”

黃煦聞言說道:“陛下說起這個,我倒是想起來了,當年大將軍奪取武關,一度糧草不足,派遣末將前往南陽掠奪糧草,末將可不就是在此處被司馬懿攔截的。”

“嗯!”劉禪點了點頭,沉吟道:“既然如此,可見那胡質在大局觀上要比司馬懿差一些,用兵也較為中規中矩。”

三國之大漢崛起 第649章不如司馬懿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