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血戰保塞(上) 小說:大宋超級學霸 作者:高月
中午時分,五萬步騎遼軍終於浩浩蕩蕩殺到了保塞城,保塞城是前往河間府的必經之道,一條寬大的官道直接穿過縣城,兩邊都是曠野,騎兵可以從曠野直接奔馳而過,步兵也勉強可以,但輜重大車就不行了,輜重大車必須走平坦的官道。
這也是宋軍死守大城的主要原因,邊境大城都是各個戰略通道的必經之地,遼軍如果隻是騎兵南下,那它們可以不用考慮官道,但那樣又無法攻城,也很難得到補給,但如果帶步兵輜重,那麼橫亙在官道上的大城它們就必須麵對了。
遼軍西路軍主將耶律昆平騎在馬上遠遠眺望著保塞城,他眉頭皺了起來,攻下這座城池,他恐怕要付出傷亡幾千人的代價,耶律昆平也感到一陣頭大,以前宋軍都是和他們兩軍對壘,進行激戰,輸了他們可以迅速撤退,贏了則趁勝追殺,現在宋軍用龜縮戰法,看起來似乎窩囊了一點,卻讓他們無從下嘴,隻得一塊塊硬骨頭去啃。
“傳令大軍就地駐營!”
耶律昆平一聲令下,五萬遼軍在距離縣城十裏外駐紮下大營。
遼軍士兵搭建營帳,埋鍋造飯,但他們連做飯的柴禾也找不到,樹林都被一掃而光,隻得找一些灌木枝條,或者將樹根挖掘出來,劈碎了燒柴。
遼軍也沒有帶營柵,那玩意太笨重,沒法攜帶,也沒有用長矛,占地千畝的大營圍攏一圈,至少需要二十萬根長矛,遼國國力下降,已經沒有那麼多兵器儲備。
遼軍便簡單地挖了一道壕溝,派出大量的遊騎探哨,布滿了大營四周,以人力防禦來防止宋軍靠近遼軍大營。
整整一夜,遼軍大營內燈火通明,上千名隨軍工匠在連夜安裝拚接攻城武器,遼國的攻城武器師從大宋,但精密度比較粗糙,遠遠不如大宋,他們最重要的攻城武器有三類,一是攻城梯,包括雲梯和普通攻城梯以及反式攻城梯,另一種是攻城槌和投石機,再一種就是巢車和橋車,這一次遼軍沒有攜帶攻城槌和投石機,巢車也沒有攜帶,實在太不方便。
他們攜帶了大量的攻城梯和八部橋車,橋車就是用來對付護城河,每部橋車上裝載著十幾架排橋,用七八丈長的鬆木並排釘成,重達上千斤,在作戰時直接將排橋往護城河上一放,護城河的作用就作廢了。
橋車就是運載這種排橋的大車,每架橋車運載著十幾架這樣的排橋,由四頭健牛拉拽,跟隨在輜重隊伍中。
次日上午,
低沉的戰鼓聲開始咚咚地敲響,一萬名遼軍步兵出戰了,五千騎兵配合他們,騎兵負責用弩箭壓製城頭,遼國在奪取幽雲十六州後,由於得到大量漢人工匠,他們的冶金和製造兵甲的水平也突飛猛進,造出的盔甲和兵器不亞於宋軍,加上他們強大的騎兵,遼軍的戰鬥力還是遠遠強於宋軍,否則宋朝不會屈辱地簽訂檀淵之盟和後續的追加歲幣。
否則範寧也不會放棄一直以來推行的大規模會戰,轉而提出國力戰的思路。
這次遼軍帶來的步兵以漢人和渤海人為主,騎兵則是契丹人和奚人,第一天攻城,自然就輪到了漢人軍隊。
一萬漢人遼兵在東城三裏外集結完畢,在他們身後,五千奚人騎射軍已準備就緒,隨著驚天動地的戰鼓聲轟隆隆敲響,一萬遼軍率先向保塞縣西城發動了進攻。
城頭上八千宋軍和一萬民兵也已備戰就緒,軍隊由四千弓兵和四千長矛軍組成,另外,西城頭上還安裝了五百架床弩,可同時發射三支大箭,每支大箭長達三尺,射程為五百步,是宋軍射程最遠的兵器。
在士兵身後還安裝四十架大型投石機,可將五十斤重的巨石拋射到兩百步外,但隨著火器的發展,宋軍已經不投擲石頭,而是投擲紙殼火雷、木殼火雷以及瓷殼火雷。
在鐵殼火雷問世之前,瓷瓶火雷威力最大,一隻瓷瓶重約三十斤,爆炸後,靠瓷片飛濺傷人,但這種瓷火雷的殺傷範圍很小,周圍最多五米,而且爆炸晚了會落地摔碎。
在宋仁宗年間對西夏的戰役中,這種瓷火雷又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宋軍在瓷瓶中裝了幾百枚淬毒鐵釘,鐵釘飛射傷人和馬匹,殺傷範圍已提高到十幾米。
在鐵火雷問世之前,宋軍隊火器的評價就是雞肋,花架子,好看不中用,還不如投擲滾石,能直接砸翻十幾人。
但直到鐵火雷問世後,火器才有了革命性的變化,一雷擊發,聲震數十裏,百步內皆為齏粉,宋軍就是靠數十枚鐵火雷將三佛齊國嚇破了膽,舉旗投降。
而今天,鐵火雷將第一次投入宋遼戰場,也不知道效果會怎麼樣?
一萬遼軍列著長長的方陣向城池方向靠攏,越來越近,進了五百步線,曹文靜厲聲喝道:“床弩發射!”
五百部床弩同時發射,一千五百支大箭飛射而起,向密集的遼軍射去。
盡管第一支萬人遼軍都是幽州漢人,但戰場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宋軍絕不會因為對方是漢人就手下留情。
一千五百支大箭如雨點般射進敵軍隊伍之中,遼軍士兵紛紛巨盾相迎,但盾牌和盔甲都擋不住力量強大的床弩,遼軍士兵紛紛中箭倒下,一輪便傷亡了五百餘人。
宋軍的床弩開啟了戰爭序幕,遼軍戰鼓聲陡然間加急,‘咚!咚!咚!咚!'急促的鼓聲催促著遼軍衝鋒的步伐。
遼軍也加快速度,呐喊著向城牆奔去,在他們中間夾雜著數百架攻城梯以及排橋。
遼軍士兵漸漸進入了三百步內,一名將領低聲對曹文靜道:“將軍,使用鐵火雷吧!”
曹文靜見敵軍隊伍比較稀疏,聚集程度還不夠密集,他搖搖頭道:“鐵火雷等會兒再用,投射瓷瓶火雷!”
瓷瓶火雷大小如魚缸,圓肚細頸,重三四十斤,紛紛被裝上四十架投石機,每架投石機由三十人操縱,采用絞輪式投擲方式,火繩被點燃,燃燒至憑口時,投石機嘭嘭地發射,四十顆瓷火雷向遼軍頭頂射去,征戰多年,遼軍早已對付宋軍火器的辦法,他們舉盾護住自己要害,蹲在地上,任憑‘砰!砰!’爆炸聲在身邊響起,劈劈啪啪的鐵釘打在盾牌上。
一輪爆炸結束,遼軍士兵紛紛站起身,繼續鋪天蓋地向城牆奔去,一輪瓷瓶火雷爆炸,傷亡者不到三百人,還遠遠不如床弩,所以宋軍將它們視為雞肋。
遼軍士兵已經衝到百步內。
“弓箭手發射!”
曹文靜一聲令下,鼓聲響起,城上城下萬箭齊發。
宋軍一共部署了一萬兩千弓兵,除了城頭上的四千弓兵外,還有城內八千民兵,他們站在城內,舉弓放箭向城外射去,箭矢飛過城頭,鋪天蓋地地射向城外。
守城弓射程都不遠,關鍵是兵箭本身很重,箭頭呈流線型,異常鋒利,由拋物線射向空中,儼如十幾層樓落下,頭重腳輕,箭尖朝下,殺傷力極強,就算有盾牌和皮甲也難以抵擋,這也是宋軍最強大的守城武器。
城下頓時慘叫聲、哀嚎聲一片,一片片遼軍如麥子般中箭倒下,就在這時,五千名弓騎兵如一片烏雲般飛來,他們從城牆外疾馳而過,騎在馬上向城頭放箭,箭法精準,不斷有士兵中箭從城頭栽落。
令人不得不歎服契丹人和奚人的騎射素質極高,宋軍雖然從鯤州得到的戰馬裝備了十萬騎兵,但這十萬騎兵有近八成都不會騎射,和遼國騎兵的實力差距很大,騎兵不是幾年就能練成,而需要長期不斷的訓練磨練。
但同樣是鯤州戰馬裝備,三萬西北軍騎兵卻強大得多,他們走得是重裝騎兵之路,訓練了一萬重裝騎兵,以重裝騎兵來對付輕騎兵,以集團式的衝擊來對付散亂的敵人,還是很有效果。
城牆邊上的宋軍紛紛蹲下,躲避城下的射箭,這時,數十家排橋架在護城河上,兩頭的鐵釘打入泥土中,一隊隊遼軍士兵飛奔而上,在城頭上架起了數十架攻城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