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民國】甲午之華夏新史 作者:終極側位(已完成)

 
regn13 2018-8-31 23:18:57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539 104146


【作者概要】:終極側位,男,河北 - 石家莊,起點作家。

【小說類型】:歷史 > 清史民國

【內容簡介】:

  中日甲午戰爭,一場讓國人痛心不已的反侵略戰爭,一場讓中國徹底滑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深淵的戰爭。一位普通的共和國海軍士兵—-徐傑在執行任務中意外穿越到了1889年意大利。在離甲午還有5年多的時間裡,他能做什麼?能否透過自己的知識與能力而力挽狂瀾?而在平息甲午危局後,偌大的中國航船又將駛向何方?在列強夾縫中奮力求生的泱泱古國能否重新再現往日的輝煌?敬請大家閱讀此文。
  ------
  本文力求情節嚴謹,在技術描寫上不會YY。如有不周全之處,希望大家能夠指點一二。

【其他作品】:《帝國的崛起》、《仙王之旅》、《華夏海權》

本帖最後由 bpd 於 2018-9-1 17:45 編輯

已有(1539)人回文

切換到指定樓層
regn13 發表於 2018-8-31 23:18
第一章 穿越

    20年某個夜晚,亞丁灣,蘭州號導彈驅逐艦。“徐傑,準備一下,我們走。”隊長一邊收拾自己的裝具一邊說道。“知道了。馬上就完。”徐傑再一次檢查了自己的武器,一把05彈桶供彈的衝鋒槍,一把qsz92式9毫米自衛手槍,外加一把多用途軍刀,6發手雷。“那些海盜來的真是時候,特種部隊的那些小子們都出去了。還讓我們這些水兵來客串陸戰隊。太聊齋了。”一個人小聲抱怨道。“不要廢話,準備好後趕緊上船。”5分鐘後,徐傑和另外的7名隊員駕著橡皮艇像遠處那艘被劫持的中國貨輪駛去。

    “大家注意,最後檢查一下裝備,準備戰鬥。”在距離貨輪300米的距離上。隊長命令道。“徐傑你第一個上。好的”徐傑利落的抄起手中的05衝鋒槍移動到船頭。250米,200米,150米。就在徐傑和同伴們正在慢慢接近目標的時候,一發拖著尾焰的火箭彈突然從貨船甲板後部飛來出來。“大家小心,火箭彈。”隊長的話還沒說完。火箭彈在距離船體不到5米的地方爆炸。強大的衝擊波瞬間掀翻了小船。徐傑只感到一聲巨響過後,巨大的氣浪鋪面而來。然後便是身體入水的聲音。再然後?徐傑就到了一個陌生的海岸。

    “我這是在”徐傑醒來後首先引入眼簾的是一間極具歐式風格的臥室。而自己躺在一張歐式大床上。極富歐洲特色的窗簾覆蓋在床上。就在徐傑正在納悶的時候,吱呀一聲門開了。然後一個身著管家服飾的人走進來:”您好,需要幫助嗎?先生?的,居然穿越了還是穿到意大利了~”愣了半響,徐傑終於從屋中的佈置中看出來自己的處境,至於原因嗎,很簡單,如果還在21世紀,你見過哪間屋子裡沒有電器?!至於意大利?更容易了。這個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老外說的就是意大利語~。“我這是在哪?”好在徐傑英語還算不錯。徐傑的表現讓庫姆很是吃了一驚。一個野蠻的黃種人居然能說出一口純正的牛津英語。確實讓他很吃驚。”這是在意大利的**,委託里奧庫尼伯蒂伯爵的私宅。“庫姆愣了一下。回答道。

    “委託里奧,庫尼伯蒂?”徐傑大腦翁的一聲。“是**安多莎爾造船廠的設計師委託里奧庫尼伯蒂嗎?”庫姆登時一愣,他始終想不明白,一個從海邊撿來的黃種人居然會知道委託里奧伯爵的事情。但是良好的修養讓庫姆很快就恢復了常態,至少臉上是這樣。“你認識伯爵大人?是的,這裡正是安多莎爾船廠的設計師庫尼伯蒂伯爵的私宅。“不認識,只是久仰大名。“徐傑穩定了一下情緒。“請問,我在這裡多少天了?”徐傑有些難堪的問道。“今天是1888年12月號。到今天,您已經在這裡休養了3天了。”庫姆笑著說。“1888年12月日?”徐傑差點一口老血噴射而出。“傳說中的甲午穿越就這樣稀里糊塗的到了自己身上?而且還是到了意大利?!”正在徐傑天人交戰的時候,庫姆問道:“您需要什麼幫助嗎?”眼前的這個黃種人來歷實在是奇怪。但是看在知道伯爵的面子上,還是禮數週全些比較好。

    “餓死了。”聽到這句話,徐傑第一個反應就是先解決肚子問題。但是顯然,吃飯問題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生存問題。如何在這個時代站住腳跟才是最重要的。“能提供一些紙和筆嗎?”在強壓肚子的抗議後,徐傑一邊嚥著快到嘴邊的口水邊說道。“這,請問您要紙筆?”庫姆有些吃驚的說道。“想和伯爵大人交流一下。”徐傑笑著說。“不過,我想您最需要的是休息。紙筆一會給您送到。在此之前,還是先吃點東西比較好。”庫姆笑了笑。

    一份喝著番茄青蚝湯一份吃著鮮茄海鮮幼面再加上一小盆燕麥粥。就成了徐傑到這個世界上的第一頓晚餐。雖說花樣不多,但是,品質絕對不錯。前兩份更是意大利的招牌菜。一邊解決這個位面的第一頓飯,一邊想今後如何在這個世界上立足,更遠一點的就是如何解決5年後那個從東邊踏海而來的日本人。

    酒足飯飽後。徐傑攤開放在桌子上的紙筆。開始了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第一次”剽竊“計畫。而剽竊的對象,正是這所別墅的主人,委託里奧庫尼伯蒂。說道這位老大,在後世船舶設計師中可是相當有名,有天才之稱的委託里奧設計了當時最優秀的裝甲巡洋艦加里波第級。因為只有一根居中的桅杆,和兩根菸囪正好形似漢子的山字,所以又被軍迷們稱為山字艦。均衡的攻防和足夠快的航速,使得這艘在1894年開始動工的戰艦站在當時巡洋艦設計的巔峰之上。雙層甲板上佈置了一共10門6吋炮和6門4.7吋炮。船首和船尾更是裝備了一門10吋艦炮。如此強大的火力不要說像吉野高千惠之流了。即使是英國法國同時代的萬噸級裝巡相比也不會走下峰。而全長裝甲帶和延伸到整個側弦的5吋克虜伯滲碳裝甲帶足夠抗衡同級別裝巡的火力。在那個穿甲彈沒有被帽的年代。面對雨水般打來的苦味酸高爆彈,最大的防護面積意味著戰艦對船體最大的保護,同時首尾裝甲帶佈置,也足夠保證戰艦不會因為次要部位被副炮擊穿而進水。尤其是水線裝甲帶,煤倉,穹甲防禦體制的確立。更是使戰艦即使在主裝被擊穿的情況下,有穹甲的防護也足夠限制進水。而這種防護體制的建立,更是延續到了2戰戰列艦的設計上。(當然,煤倉是沒有了)相對於當時其它歐洲的裝巡。在長時間交戰中,除了狹窄的主裝外,後者必然會被紛飛的高爆彈打成篩子,進而進水。當然了,也可能會被苦味酸彈燒燬,日俄海戰中,毛子的3條萬噸舊式裝巡就是被日本4條新式裝巡擊敗。在完全靠高爆彈窒息對手時代,合適的裝甲厚度,足夠大的防護面積,無疑是最好的設計。同時因為嚴格限制重量和合適的設計。配備了立式三膨脹蒸汽機的裝巡居然可以達到20節。當然了,加里波第設計雖然很好,但是還是有一些缺陷,而作為穿越者。徐傑最好的成名之路就是讓這款裝巡早點出生。

    “設計個什麼好呢?”面對著橡木桌子上的一疊白紙,徐傑想了半天沒拿定主意,畢竟,1894年才開始建造的裝巡不是現在就可以生產出來的。先不說英帝的新10吋炮沒有出來,克虜伯滲碳鋼裝甲也沒出來。普通的6吋鋼面鐵甲面對新式的6吋速射炮明顯有些力不從心。可以這麼說,在1890年那個年代,裝甲巡洋艦和穹甲巡洋艦差別不大。面對6吋級別的速射炮。無論是裝甲巡洋艦還是穹甲巡洋艦都會被擊穿。這也就是為什麼在甲午前世界各國流行穹甲巡洋艦而非裝甲巡洋艦。除非造一些戰列艦/鐵甲艦,裝甲厚度達到350到400.否則在4000噸級別,穹甲巡洋艦防護性能和裝巡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而提到穹甲巡洋艦,就不得不說說那條讓中國人恨之入骨的吉野號了。快炮,高航速,合適的防護,讓這條船成為黃海大海戰中中方的惡夢。而作為一名海軍兼艦船資深愛好者。徐傑早已經把這條船的線圖深深的刻在腦海中。當然了,作為穿越者,照搬先輩們的設計是很沒面子的事。去粗存精才是王道啊。說幹就幹,徐傑挽起袖子就開始了自己在這個位面的第一次”設計“。”那個東方人現在在幹什麼?“委託里奧庫尼伯蒂漫不經心的品嚐著眼前的波爾多葡萄酒。”他現在貌似在設計一條船?“老管家庫姆回答道。”那些拖著如同狗尾巴一樣辮子的黃種人居然會設計船舶?!實在是太可笑了。“委託里奧微微一笑。”是這樣,而且設計的貌似是一款巡洋艦。從他在旁邊標註的尺寸來看。貌似是一條類似智利艾絲美拉達級的防護巡洋艦?“噗一聲。委託里奧把半杯葡萄酒都吐了出來。”上帝啊,您難道想在聖誕前夕給我開如此大的玩笑嗎?“一個被他撿來的黃種人居然在他的私宅裡設計一條軍艦?!看著狼狽的主人,庫姆很敬業的上來收拾殘局。”你不用管這些雜活了,你再去看看,最好能把他的設計記下來,我突然對這個沒有辮子的黃種人感興趣了。“委託里奧命令道。”先生,您的咖啡和茶點。“庫姆在徐傑屋子外輕聲說道。”嗯,請進,多謝您主人的盛情款待。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這已經是上午第4次送茶點了吧。“徐傑看著剛剛放下托盤就向桌子上撇的庫姆說道。”這個。先生,我只是好奇您的設計,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這貌似是一條軍艦。“庫姆有些難堪的說道。”沒錯,一條強調側弦接敵的穹甲巡洋艦。您的眼光很準。“徐傑笑著說。“您是?!”庫姆有些吃驚的說道。“我?一個美籍華人,對造船有些自己的體會。閒來無事畫畫而已。”說完後,徐傑都差點扇自己一個嘴巴,謊話都不會編,跳樓算了。不過好在庫姆沒有對徐傑的說辭感興趣。而是一直盯著桌子上的線圖。“庫姆先生,如果您或者您的主人對此感興趣,可以稍微等一下,今天晚飯前,您來取全套線圖。可以嗎?”徐傑有些得意的說。“好的,上帝保佑您。尊貴的先生。”沒想到這事這麼容易就搞定了,庫姆有些受寵若驚的說道。

    晚上7點,在徐傑正在享受意大利大餐的時候,在別墅的另一間大屋中委託里奧正在仔細端詳庫姆送來的概略圖紙。整條防護巡洋艦船體修長,全長112米,寬15米。吃水5.2米。干弦5.2米,排水量4300噸,動力11000馬力。最大航速20節(非強壓通風)配備10門6吋主炮,(首尾各1座單裝。其它8門分佈在左右兩側炮廊中)12門哈奇開斯47炮。穹甲水平部分50。斜面。炮廊防護。“很不錯的設計,20節高速,側弦最多6門6吋速射炮構成的強大火力,還有不錯的防護。如果在經過計算後可以證明設計的可行性的話,將是一條劃時代的戰艦。“委託里奧自語道。“但是,這條船為啥沒有魚雷和沖角呢?作為一條武備周全的穹甲巡洋艦,船首的沖角和魚雷是必不可少的。”驚嘆之餘,委託里奧又仔細的看了一遍圖紙,心中有些納悶的說道。從這張圖紙上表現出的功底來看,這個人不會是一個連魚雷和沖角都忘掉的菜鳥吧。那麼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估計省略掉。而且航速剛到20節,是不是也有些偏慢呢?
regn13 發表於 2018-8-31 23:18
第二章 論艦

    “徐先生,能否問你幾個問題?”委託里奧庫尼伯蒂臉色微微一變說道。畢竟直接問對方的**十分的不禮貌。“請講”徐傑笑著說。“您是否曾經在某個船舶設計局工作過?“委託里奧問道。“說來慚愧,我沒有在任何設計院工作過,不過我的父親曾經在當年美利堅南北戰爭期間在南軍海軍船舶設計局工作過。我從小就對船舶設計很感興趣,但是只是粗通皮毛,具體的圖紙還是無法獨立完成,只能畫個簡單的線圖而已。徐傑一邊編著自己的“革命家史”一邊看著委託里奧的臉色。好在委託里奧對此貌似並不在意,很快就把話題轉到了那些圖紙上。

    “很不錯的設計,即使英國阿姆斯特朗船廠的總設計師也不過如此。”委託里奧恭維道

    “哪裡哪裡,很一般的設計,先生過謙了。”徐傑客氣了一句

    “但是有幾個問題我一直沒想明白,希望閣下能指教一二。”委託里奧話鋒一轉。

    “如果我沒說錯的話,應該是沖角,魚雷和航速吧?”徐傑笑著說。

    “能說說原因嗎?”委託里奧吃了一驚隨即問道。

    “先說沖角,您知道一條4300噸的穹甲巡洋艦價值多少?”徐傑問道。

    “如果是國外訂購的話,應該是30萬磅左右吧。“委託里奧計算了一下說道

    “在實際交戰中,如果一條穹甲巡洋艦想撞擊另一條穹甲巡洋艦的話概率高嗎?”徐傑接著問道。

    “這個,很難。畢竟雙方的航速太快了。而且越靠近火炮的命中率越高,很可能還沒撞上就已經被擊沉了。”委託里奧想了想說道。

    “哪您覺得沖角有必要嗎?先不說基本上用不上。而且就算用上了,把一條價值近30萬磅的戰艦用於衝撞,是不是有點太浪費了?”徐傑笑了笑。

    “這個嗎?但是如果可以撞上衝角以防萬一還是有必要的吧?”委託里奧回答道。

    “至於魚雷,和沖角的觀點類似。現在魚雷的有效射程只有幾百米,而且一般佈置在船首,不但射程距離近,而且根本不適合在縱列陣中發揮。所以性價比很不高。至於航速問題,我個人認為,夠用就可以了。沒必要像英國人那樣追求急速。”徐傑笑著說。

    “但是從設計角度來看,一艘好的側弦交戰戰艦如果可以,從武備上來講應該具備速射炮,沖角,魚雷。航速應該儘可能的快。防護也應該儘可能的好。”委託里奧雖然有些認同徐傑的意見。但是同時代根深蒂固的觀念實在不是一兩句話可以改變的。

    “閣下認為一條好船都要具備哪些條件?”徐傑抿了一口咖啡後問道。

    “更高的航速,更強的火力,更好的防護,穩定性。”委託里奧脫口而出。

    “嗯,很不錯。但這更接近一件藝術品而不是一件武器。”徐傑身體微微前傾饒有興趣的看著這位意大利艦船設計師,看來現在的他還遠沒有設計加里波第時那麼的老練啊。

    “那閣下的意思是?”委託里奧略帶譏諷的說道。

    “良好的設計,合適的速度,均衡的攻防,合適的成本,穩定性。這才是評價一條戰艦是否優秀的標準。在各方面限制中獲取一個平衡,才是設計師所追求的目標。”徐傑自信滿滿的說道。

    “請問能詳細說明一下嗎?”委託里奧突然有了興趣。

    “您剛才提到的4點我就不多說了。我還是著重說一下關於成本控制和設計理念吧。”徐傑喝了口咖啡潤了一下嗓子。

    “成本和設計。首先您要明白。一條戰艦的任何性能都是用英鎊堆出來的。而軍方採購時肯定是要考慮造價的。所以一條戰艦必須要對某些性能予以適當的取捨。過於最求指標的優秀和裝備的全面會使軍艦設計誤入歧途。例如,你追求火力和防護,就一定會增加噸位,而為了保證航速,動力必須加強。而動力的強化又會推高造價和技術難度,直接影響了艦船的穩定性。增加了設計的難度。”徐傑侃侃道來,沒有一絲的猶豫和不安,彷彿是一名老師正在給學生講課一般。

    委託里奧贊同的點點頭。意大利海軍在80年代造的幾艘戰列艦絕大部分屬於那種火力強悍但防護有限的戰艦,對此委託里奧是心知肚明的。當時的意大利海軍過於追求火力和防護而使得戰艦沒有足夠的噸位裝備裝甲。有的萬噸級戰艦竟然連水線裝甲都沒有。自己在設計軍艦的時候也在潛意識中考慮到了性能的平衡,但是到了具體的取捨上自己卻始終把握不好。

    “就拿我設計的這一條穹甲巡洋艦來說吧。在明知沖角和魚雷用處不大,甚至很危險的情況下。果斷將其放棄,將節省下來的噸位用在強化戰艦其它主要性能上。全艦10門6吋炮,其中側弦最多可集中6門6吋炮。配合上新型制退器,理論上每分鐘可以打出36發6吋炮彈。這樣的火力已經可以超越現役的所有同級別穹甲巡洋艦。同時為了強化戰力保持,整條船的穹甲帶幾乎覆蓋整個船長。這使得即使戰艦被擊中,也能很大程度上保護動力艙,彈藥庫等關鍵艙室,同時船首尾的穹甲也不是多餘,一旦首尾被擊穿,甚至穹甲被少量炮彈擊穿。在船首尾穹甲和細分隔艙的保護下。船隻可以避免發生嚴重的首傾或者尾傾。在炮位設置上,我將炮位抬高,避免了因為船速過高而使部分艦炮進水的情況的發生。同時高達4.7吋的防護,也足以防禦120口徑艦炮的攻擊。保存了火力。至於航速,您也看見了。在4千噸級戰艦上實現如此的火力和防禦已經接近極限。所以過分追求高速變的很難實現。同時因為巡洋艦是要編隊作戰,除非整個艦隊航速都可以達到極高的航速,否則單純幾條或者一條船保持高速沒有任何意義。無論是技術還是從實戰需要來看,航速沒有必要達到20節以上,根據我的推算。如果一條4千噸級穹甲巡洋艦想要達到節以上的高速,動力系統必須要到接近1萬5千馬力才行。(歷史上吉野主機15000馬力才節。而隨後的初雲號裝甲艦,在近萬噸的排量下,以相似的主機就可以達到20節。可見為了3節的高速,吉野所付出的代價有多大)但是如果保持20節航速,只用不到1萬馬力。我想哪種選擇更好,閣下應該很清楚吧。”徐傑說完舉起身邊的酒杯掩飾了自己的得意,要知道這套說辭可是他想了一晚上的成果,足夠鎮住這位尚未成熟的設計師了。

    此時的委託里奧徹底拋棄了開始的自大和對眼前這位華人的蔑視。只見他一邊仔細聽一邊記些什麼。在徐傑講完後,依然對著眼前的記錄沉思良久。幾分鐘後,委託里奧猛然從椅子上跳起來激動的給了徐傑一個結實的熊抱:“謝謝您,我終於知道了我的瓶頸在哪。您這一席話讓我受益匪淺。太感謝您了”而與此同時徐傑也微微一笑。一邊表示有好的拍拍委託里奧的肩膀一邊暗自鬆了口氣:終於過關了。
regn13 發表於 2018-8-31 23:19
第三章 崛起中的日本海軍

    “知道嗎?白勞易給日本人建造的新海防艦下水了。”委託里奧邊說邊切牛排。

    “嗯。就是那條4000噸級的海防艦嗎?好像叫嚴島吧。“徐傑不動聲色的回了一句。

    “就是那條船。據說很成問題。火炮磨損太快,不到150發可能就要換炮管。艦船的動力系統也很成問題。想不到動力大師白勞易居然會犯這種錯誤。”委託里奧有些得意的說道

    “這不能怪白勞易,只能說日本人要求的太苛刻。能把戰艦做成這樣已經充分證明了他的水平。”徐傑微微一笑。搖了搖頭。

    “也是,4000噸的船居然要上一門的加納炮。艦船的穩性肯定會受影響。白勞易可能要花一半以上的時間去考慮如何給這門大炮設計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射平台。”委託里奧突然有了興趣。

    “但是這條戰艦也不是一無是處。至少有一個還算說得過去的航速,側弦的阿姆斯特朗4.7吋炮也有一定的威脅。”徐傑笑著說。

    “你的故鄉的那個鄰居很不安分啊。”委託里奧頗有深意的說道。

    “豈止是不安分,是相當的不安分啊。”徐傑心裡苦笑一聲。不用太長時間。6年後。這個不安分的鄰居就將和清帝國在黃海上刀兵相見。

    “一旦未來交戰,你覺得誰會贏?”委託里奧放下刀叉說道。

    “照著這個趨勢下去。日本會贏。”說到這,徐傑心裡一緊。黃海大海戰,被全殲的北洋水師,一個個熟悉的身影猛然間跳徐傑的腦海中。徐傑不禁打了個冷戰,手上的餐具掉在了桌子上。

    “徐,你怎麼了?抱歉,我剛才不應該問這個問題。”委託里奧大驚失色,站起身來關切的問道。

    “沒什麼。只是有點不舒服。沒關係,繼續吧。”徐傑臉色有些慘白的說道。

    “繼續什麼?”委託里奧有些驚訝的問道。

    “繼續分析日本海軍和大清北洋水師。”徐傑平靜的說道。

    “我看,我們還是換個話題好嗎?這個問題太沉重了。”委託里奧臉色微變。

    “沒什麼沉重不沉重。承認技不如人沒什麼丟人的,關鍵是認識敵人,然後去追趕,換句話說,叫知恥而後勇。”徐傑臉色有些鐵青的說。回想起他所在那個時空的一些論斷,說什麼如果北洋艦隊有足夠的開花彈能不能贏,說如果北洋艦隊變陣成功能不能贏。一群人沉浸在一種虛浮的妄想當中。殊不知,一個僅僅是粉飾的腐朽沒落的清王朝如何能夠對抗一個自上而下脫胎換骨後的日本?一個僅僅一隅之地的北洋,如何能抵抗日本的傾國一擊?難道承認技不如人就那麼困難嗎?他至今還記著一個網友說過的一句話:勝利女神偏愛炮多船快的海軍,絕對不會垂青還在使用黑火藥的艦隊。

    “恕我直言,您祖國的艦隊購艦很有些問題。北洋艦隊幾乎所有的戰艦都是以船首對敵方式來進行戰鬥的。以衝破對方陣型然後導入亂戰取勝。但是很可惜的是,新一批裝備大量速射炮以強化側弦火力,使用縱列陣為作戰方式的新式戰艦開始大量服役。加上北洋艦隊的艦船航速偏慢。一旦開戰,很不樂觀。”委託里奧字斟句琢的說道。

    “沒錯。從目前日本購買的秋津洲和浪速來看,突出側弦火力的快速穹甲巡洋艦將成為日本海軍的主力,再加上3艘已經開工的海防艦,假以時日,日本海軍必將成為北洋水師的勁敵。”徐傑點了點頭。

    “徐,你是一個非常優秀的艦船設計師,如果可以,我希望由你設計,由安多莎爾船廠生產的新型防護巡洋艦能夠走進北洋水師。”委託里奧眼中泛起一絲狂熱。

    “購買新型防護巡洋艦?開什麼玩笑。那個腐朽的清王朝寧可修建頤和園,寧可為了那個該死的老佛爺花240萬兩白銀粉飾北京,也不會在1890年後為北洋添一條新船。要知道一條吉野也不過180萬兩白銀!!”徐傑心裡恨恨的說道。

    “尊敬的委託里奧庫尼伯蒂先生。謝謝您救了我的命,這條船就當是我報答您的救命之恩吧。如果您喜歡,就直接拿去好了。”徐傑一臉中肯的說道。眼睛中泛出的懇切和真誠讓委託里奧臉一紅。

    “不不不,徐先生,能和您相識是我的榮幸。如果可以。在拋出一切費用後,我們平分利潤如何?如果您願意,我還可以給您辦一個意大利國籍。同時您還可以供職於安多莎爾船廠。怎麼樣?”委託里奧激動地說。

    “供職於安多莎爾?為什麼不成立一個獨立的公司?”徐傑故作驚訝的說道。“我的理想可不僅僅是設計一條4000噸級穹甲巡洋艦啊。”說完,徐傑笑著抿了一口葡萄酒。
regn13 發表於 2018-8-31 23:19
第四章 熱那亞級穹甲巡洋艦家族

    1888年12月25日。西方的聖誕節原本是休息的時間。但是在委託里奧的鄉間別墅中,一個天才的設計師和一個天才的穿越剽竊者正忙得熱火朝天。原因無它,意大利海軍要重新裝備一批新型穹甲巡洋艦(史實,在1890年左右,意大利海軍新建了7條左右的穹甲巡洋艦)而南美的ab三強也在準備大力擴建海軍(史實,的阿根廷裝巡就買了4條!!)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和錢過不去。秉著這一宗旨。徐傑和委託里奧正在大力完善這款防護巡洋艦的設計,具體的隔艙和畫圖,當然要交給委託里奧去做。別看徐傑是個穿越的海軍,但是畢竟不是正規的船舶設計師,更不是19世紀的船舶設計師。讓他獨立完成全套圖紙,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好在委託里奧功底紮實,而徐傑專長設計思路和海戰知識,所以兩者的合作倒也算完美。

    “徐,你看,這個火力能不能再強化一些?”委託里奧看著圖紙皺了皺眉頭說道。

    “如果把造價放寬一點,然後將適航性降低點,還是可以的。”徐傑不以為然的說道。說實話,徐傑認為,10門6吋炮的主火力已經足夠了,再多,就有點小船抗大炮的嫌疑了。

    “如果可以,我覺得我們在船首尾各上一門8吋炮。”委託里奧斟酌了一下

    “這個穩性肯定要受到影響,如果在海況良好的情況下,問題不大。”徐傑暗自笑了笑。意大利海軍在前無畏時代就有在儘可能小的船上堆儘可能多的武器的習慣。當然,雖說沒有本子後世那樣鬧出海難。但是其對火力的狂熱可是絕對讓人佩服的。例如,varese級,一條7240噸的戰艦,居然裝備了1門10吋炮,2門8吋炮,14門6吋炮,10門76炮和6門47炮!!這是一條僅有7240噸的戰艦就敢和英國1萬4千噸裝巡拼火力!!而且防護還算不錯,給力的5吋克虜伯裝甲覆蓋率下甲板和中甲板。當然了適航性就差點,人居環境估計也比較悲劇。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是站在徐傑面前的這位委託里奧!!

    “其實,我覺的,如果在地中海或者貴國的黃海作戰的話,穩定性差點不成問題。”委託里奧不屈不撓的說道。

    徐傑沉默不語

    “徐,我們可以將噸位再提高點,或者把載煤量減少點。”委託里奧不依不饒的嘀咕道。

    “看來今天不做出點讓步,這位委託里奧先生是不打算罷休了。不過話也說回來了。在4500噸級船體上首尾各方一門8吋炮也不算很過分。大清後來買的海天不就是這樣嗎。至於適航性。嗯,近海作戰低點就低點吧。最好的近海船是什麼?能打能抗,航速夠用就是王道。讓適航性一邊玩去吧"徐傑心裡暗暗說道。“好吧,那就把船首的6吋換成8吋吧。”經過一番天人交戰後,徐傑極其勉強的點了點頭。

    “你看,保守計算,在換裝8吋炮後,噸位將直逼4500噸,這樣一來,額定1萬2的馬力是不是又不夠了?要不功率再增大點?”委託里奧邊說邊計算。

    “我估計,這條船如果讓你設計的話,最後5000噸都打不住。造價將直逼35萬英鎊。”徐傑黑著臉,咬牙切齒的說道。

    “應該差不多。如果是2門8吋炮,8門6吋炮的話,1萬4的馬力,4500噸的排量。35萬英鎊還是一個合理的價格。”委託里奧煞有介事的說道。

    “完了,前兩天的努力白費了。”徐傑以手捂頭做痛心疾首狀。

    “其實,我們應該為顧客著想,如果可以的話我們最好以一個船型為基礎然後拿出多個子方案,這樣顧客選擇的餘地也大,我們中標的機會也會更多。有的顧客本身並不差錢,也許他們就想要更好的船,多上幾萬英鎊對他們來說問題不大。而且你要知道,並不是所有的顧客都有像我們這樣的專家做智囊團,(這種情況真有,即使在超無畏時代,英國給智利生產的超無畏僅有的主裝。這n能叫戰列艦?)他們訂購軍艦的時候更看重武器,防護和速度,至於適航性和人居環境,他們根本不在乎。”已經為安多沙爾船廠打拚數載的委託里奧開始教育起徐傑來。

    “多種方案?你是說搞一個防護巡洋艦家族?基本船隻數據近似,只是在個別數據上有所改變?”徐傑眼前一亮。果然不愧為大師。在這個年代就能想出類似模塊化的思路。

    “嗯,大概就是這意思吧。你有什麼看法?”委託里奧點了點頭。

    “很不錯的想法,但是我們首先要頂下基調,例如噸位,動力,和艦船的基本線圖,至於武器和防護則要留下足夠的余量。”徐傑說道。(歷史上有不少穹甲巡洋艦就是在其母型的基礎上改來改去。例如智利的艾絲美拉達號防護巡洋艦就是浪速的原型。徐傑他們只不過先準備了若干的方案罷了)

    然後經過長達4個小時的扯皮,對罵和妥協。在撕掉無數張紙,掰斷數根鉛筆。外加摔了2個茶杯一個托盤後。2人終於達成了一致。該新型防護巡洋艦基本噸位在4300噸。長112米,款14米,吃水5.6米。基礎火力為10門6吋炮,首尾各1,側舷耳台上8門。3磅炮10門。防護保持不變,穹甲上部為50。側面。採用細分隔艙設計。動力為立式三膨脹蒸汽機。總功率1.3萬馬力,強壓通風下1.7萬馬力。航速22節。正常載煤350噸,極限700噸。用戶可根據需要和價格來改變一定的武備和動力。其中船首尾的露台空間足夠大,可以換裝單裝8吋炮或者雙聯裝6吋炮。如果實在沒錢。好吧,就把側舷的6吋換裝4.7吋吧。至於防護,可以選擇細分隔艙和大隔艙設計。裝甲厚度也可以有限度的調整。如果實在有錢沒地方花,動力也可以更換。單價從25萬英鎊到35萬英鎊都有!!最後兩人還達成一個附加協議,那就是:該船的任何設計資料不能用於為日本製造的軍艦或者由別國為日本代買的軍艦上!!違反者,賠償兩人30萬英鎊!!

    至於名稱嗎,兩人最終決定就以所在地**命名。被後世無數專家軍迷靜靜樂道n久的**系列防護巡洋艦就在2人的扯皮中誕生了。至於這個名字,意大利和後來的華夏共和國還打了n久的口水仗。意大利人認為這級軍艦實在**設計生產的,而且是由意大利人完善的,叫**無可厚非。但是華夏有些專家在翻閱了n多的資料後堅持認為,這條戰艦的原型是由徐傑總理提出的。而系列艦概念和武器的多樣化也是徐傑最終完善的。所以應該以中文名稱歸遠來命名。當然了,最後這場口水官司的結果就是意大利人叫**級。華夏人叫歸遠級。至於別的國家?愛叫啥叫啥吧。但是對於當時的兩人,歷時4個小時的交流無疑是一次勝利的交流,團結的交流,偉大的交流。這場史稱”聖誕節第一次會議“的交流最終奠定了兩人合作的基礎。也邁出了徐傑改變歷史的第一步
regn13 發表於 2018-8-31 23:19
第五章 徐傑的野望

    1888年的聖誕節就這樣在兩人的不斷扯皮中度過了。伴隨著1889年的到來,委託里奧開始為**級防護巡洋艦的詳細圖紙設計而奔波。而徐傑呢?終於有機會好好規劃一下自己今後的計畫。離1894年7月25日還有5年半的時間,但是看似漫長的時間對於徐傑來說缺一點也不寬裕。清朝和日本在20多年時間的漫長競爭中差距越來越明顯。相對於日本明治維新的脫胎換骨,清朝的洋務運動僅僅是粉飾一新而已。除了幾個洋務干將在內外掣肘中苦苦奔波外,整個清王朝還是在一番醉生夢死中慢慢墮落。如果說在甲午海戰中非要找出一支還算有戰鬥力的部隊,也就這支創建時間長達近20年,大清中最接近近代化的北洋水師可堪一用。至於陸軍?從朝鮮到鴨綠江邊直到旅順和威海。相對於日本陸軍6大主力師團近10萬的虎狼之師,清朝陸軍連綿羊都不算!!至於說重建新式陸軍,更是開玩笑。日本的陸軍的骨幹6大常備師團用了整整近20年的時間才完成。而大清的新軍,北洋6鎮,也足足用了10年左右的時間才初具規模。所以,徐傑唯一能依靠的,只有北洋老大李中堂,和那支目前來看還算東亞第一的北洋水師。

    但是,雖說北洋在甲午海戰中表現確實可以(個別軟骨頭,叛徒除外)。但是經過大量的推演和計算,徐傑發現,想通過強化北洋艦隊來換取一個海勝陸敗的平局之勢都異常的困難。原因何在?根本原因還在於一個錢和一個人。

    先說錢,根據歷史資料。北洋水師的應該每年獲得大概200萬兩白銀的撥款,可實際呢?到賬的只有100+萬兩,勉強僅夠日常開支的消耗。至於購艦?自從哪個翁師傅的打出以後,北洋更是斷絕了一切外購艦船的可能。即使最後開戰前夕,北洋想訂購18門4.7吋速射炮和其它配件所需要的61萬兩白銀,哪個翁師傅都以沒錢拒絕。反觀日本,在甲午海戰中,日本的財力並沒有到達極限。在甲午海戰爆發的當天,日本就像英國阿姆斯特朗船廠訂購了2艘戰列艦,富士和八島號。參照當時一艘萬噸級戰列艦100萬英鎊左右的價格,兩條戰列艦光首付就不會低於50萬英鎊,50萬英鎊是什麼概念呢?大概相當於300多萬兩白銀。再加上日本在甲午時期從之力購買的和泉號。在1894年前,只要日本覺得有必要,再拿出400萬兩白銀問題不大。也就是說日本可以再添購2到3艘類似吉野的防護巡洋艦!!而即使是北洋能夠獲得新的購艦軍費,也只有在購買3條以上的穹甲巡洋艦才能獲得優勢,否則,北洋新買的船還不如日本買的船多。差距只會越來越大。而且這只算了單純的購艦經費,至於維護,和為8大遠換炮換鍋爐等各種開銷還要另外計算。如果北洋和日本同時購艦,都按照3條穹甲巡洋艦的標準來採辦,北洋至少要花450萬兩左右的白銀區買船,然後再花200萬兩左右的白銀區添置足夠的速射炮和高爆彈以及鍋爐等等。也就是說整整要有近650萬兩白銀的額外開銷。(前提是日常的200萬輛軍費能到位的情況下)而這僅僅是和日本艦隊保證差距不拉大的最低消耗,至於人員的薪水等等,都沒有計算。至於所需要的輔助船隻,也是一筆額外的經費。

    至於說人員,看似問題不大,但實際上一點也不必經費問題好解決。一條新式穹甲巡洋艦艦員大概要400多人,3條就是1300人左右,而北洋水師編制一共才4000人。這還是經過近20年的培養所得來的,即使船買到了,到哪去找那麼多有經驗的水師官兵也是個問題。而且可以肯定的是,3條船1300人肯定不夠。這一切的一切都讓徐傑這個海軍穿越者頭痛不已。

    至於說北洋艦隊到底需要多大的規模才能保證在戰勝日本海軍後在東亞還有足夠的威懾力,徐傑也作為一番計算。英國的中國艦隊和北洋水師關係還算不錯,(至少撤旗事件出現前很不錯)可以不算在內,德國和法國這對世仇還在歐洲憋足了勁對抗。遠東也管不了。至於美國,在打敗西班牙獲取菲律賓的控制權前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倒是大清北方的那個惡鄰卻不得不防啊。別的不好說,要說趁火打劫,毛子說第二,就沒人敢說第一。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及以後,俄羅斯從中國割走了1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以及在民國時期外蒙的獨立都是毛子一手策劃的。如果說近代對中國危害最大的國家,估計毛子和日本有一拼。至於說區別嗎,那就是日本鯨吞失敗,毛子蠶食成功,要說遺留下來的危害。毛子是最厲害的。整整300萬平方公里啊。即使北洋艦隊擊敗日本艦隊,如何應對俄羅斯的遠東艦隊,這個問題必須要考慮。

    至於1895年時期的毛子遠東艦隊,其實也不是很強,也就6條巡洋艦,而且都是相當老式的。唯一值得注意的就只有2艘船,一條是納西莫夫號裝甲巡洋艦,這個是一個有8門203炮以菱形佈置的奇葩。1884年建成。另一條就是即將完工,然後派往遠東的留裡克級裝甲巡洋艦(留裡克1世,日俄海戰後還有留裡克2世)這是一條11000+噸,長132米,寬20.4米吃水8.4的大傢伙。有4門8吋和16門6吋炮,輕載試航18.7節。雖說後來在日俄海戰中被本子一票裝巡強力圍觀,但是不得不承認,在1895年,留裡克的戰力還是相當高的。至於如何應對這支時刻準備真火打劫的俄羅斯遠東艦隊,徐傑還真下了一番功夫。

    單純增購3艘左右的穹甲巡洋艦時絕對不夠的。即使慘勝日本海軍,北洋所剩的戰力絕對不夠應對毛子的遠東艦隊。超勇楊威,甚至平遠致遠肯定會有一大批去領盒飯。最後可堪一用的也就是定鎮了。但是即使所謂堪用的定鎮。相對於毛子那條留裡克,差距也是相當明顯啊。為了對付留裡克,同時也為了應付毛子未來的遠東艦隊,徐傑毫不猶豫的剽竊了這處私宅的主人,委託里奧的傑作,加里波第級裝甲巡洋艦。
regn13 發表於 2018-8-31 23:19
第六章 完美裝巡

    加里波第級裝甲巡洋艦,開工於1894年,正式服役於1896年。類似的戰艦一共建造了近10艘。分別裝備了意大利海軍,日本海軍和阿根廷海軍。排量在6775噸到7700噸之間。正常航速在20節。防護標註為主裝帶為6吋裝甲,從水線一直延伸到中甲板。船首尾水線裝甲為80,炮塔為。加里波第號火力為首尾各1門10吋主炮,射速40秒一發,側弦有5門6吋炮和3門4.7吋炮,57炮10門,37炮10門。(其它各型有所不同,其中有的把主炮塔換成雙聯8吋,也有的把側弦副炮增加到7門6吋炮而捨棄了4.7吋炮)

    從當時技術條件來看,加里波第級實現了火力,航速和防護的完美平衡,全速射炮配置實行了當時海戰中以高爆彈,快速射擊為主的火力輸出方式。儘可能大而且厚度適中的防護面積使得加里波第既可以保證不被擊穿,同時最大限度的保證了火力和船體的浮力(船首尾都有裝甲帶)避免了因為火炮防護不夠而使戰鬥中火力下降過快的問題,同時也避免了因為次要防護帶比艦船而造成的各種傾斜問題(當然了的前後水線甲肯定經不住大口徑炮的打擊,但是完全可以避免被6吋級別的火炮打成篩子)而且更難能可貴的是,加里波第首次將水線裝甲帶和穹甲結合起來,中間是煤倉。即使主裝被擊穿,依然進不了多少水,原因何在?主裝後面是煤倉,自然進不了太多的水,即使煤倉空了,還有穹甲拒水,將進水控制在一定限度內。至於航速,20節的航速是很實在的。不能和穹甲巡洋艦比,但是比當時絕大多數戰列艦快。快的打不過他,打得過他的又沒他快。因此綜合來看,加里波第無疑是當時造船史上的奇蹟!!

    但是加里波第並非沒有缺陷,受時代條件和各種主觀因素的影響,加里波第還是有些需要改進的地方。首先,加里波第並沒有使用高效的水管鍋爐,這在當時來看不算什麼缺陷,畢竟一般的戰艦都在使用火管鍋爐。但是作為一個精益求精的穿越者,為加里波第配置先進的水管鍋爐就是必須的了。其次,徹底捨棄沒有用處的沖角。歷史上讓國人深惡痛絕的吉野號就是被加里波第的同型艦(春日號)給撞沉的,為了避免這樣的悲劇發生在北洋水師,沖角是必須去掉的,同時為了更好的提高航速,原有的艦首也有必要換成適合高速航行的飛剪首。第三,就剩下一系列的強化了,為長遠計,畢竟這條船如果用到1905年,和新的萬噸級裝巡相比還是有差距的。

    綜合技術,設計,所要達到的目的以及北洋艦隊自身的軟硬件設施,徐傑用了3天時間完成了新版加里波第級的大概技術標準。第一整體設計,噸位擴大到8500噸,採用細分隔艙設計,全艦分為40個水密區,一共2個水密隔艙(參照歷史上德國為日本生產的裝巡八雲號,稍微多了點)同時使用雙層船底,用於提高抗沉性(主要為了防魚雷和水雷),採用飛剪首,第二提高火力,即把單裝10吋炮換成雙聯裝10吋炮,同時預留足夠空間以便今後的升級(歷史上的加里波第並不是完全的炮塔結構,所以射速比較慢,只有40秒一發,後期英國的10吋炮能達到20秒一發)其餘火力保持不變。但增大備彈量。第三強化防護,為了更好的抵禦12吋級別艦炮,將新船主裝強化到8吋,上部6吋不變。炮塔正面強化到10吋。炮廊全部以8吋為標準(包括炮廊)。第四動力系統,原有加里波第級航速為20節,主機功率13000+馬力,為了能使新船達到22節以上速度,建議將主機換成17000馬力,同時配合飛剪首,戰艦將有達成設計航速。本來徐傑打算參照意大利的pisa級,上8吋炮來代替6吋,畢竟6吋炮無法擊穿後期裝巡的非重點防護部位,但是考慮到北洋的船塢的尺寸和維修能力。pisa級的140米長度和21米的寬度(加里波第是18米)以及萬噸的噸位,徐傑還是理智的放棄了這個不太切合實際的計畫(從技術上來講,這條船也是在12年以後才開工)於是乎,這條強化版加里波第的基本技術指標就在徐傑的策劃中完成。

    但是實現起來卻相當不容易。第一,水管鍋爐的供應,這東西意大利產不了。只能找法國(話說法國的動力系統相當之nb。從前無畏時期,英帝就買過法國的水管鍋爐用在自己的巡洋艦上。在1戰時期,法國就有8萬馬力的機組。而在2戰期間,1940年時法國的黎塞留號戰列艦就裝備了過載功率達17萬8千馬力的機組,實驗航速更是達到32.5節。而被德派推崇的俾斯麥號過載才有16萬馬力。差距明顯啊。)第二,裝甲問題,從歷史來看,哈維碳硬化裝甲在1890年就發明了。但是相對而言,徐傑更喜歡用克虜伯碳硬化裝甲,因為後者性能更好。但是時間上是1893年。如果自己不能幫助某家工廠在92年前生產出足夠量的克虜伯裝甲,徐傑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用哈維裝甲。第三10吋火炮及炮塔,這東西目前屬於超時代產物,歷史上在1894年前沒有。自己還要憑記憶去設計一下,然後選擇一個工廠生產。至於實際產能,歷史告訴徐傑,產能根本不是問題。在1880+年就可以製造萬噸級戰列艦的意大利。至少有4個船廠可以生產萬噸級戰列艦。而在他所知的歷史進程裡,在90年到93年間,意大利沒有生產新的戰列艦。也就是說,不出意外,這些工廠的船台完全可以滿足徐傑的需要。當然了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問題就是,錢的問題!!歷史上加里波第的船體造價是50萬英鎊,加上武器後是60萬英鎊左右。(本子買的74萬英鎊有被敲竹槓的嫌疑)而自己這條船如果想造好,70萬英鎊是跑不了的!!錢從哪來?!是個問題!!!
regn13 發表於 2018-8-31 23:19
第七章 日本海軍實力分析

    如果讓徐傑評價一下甲午海戰中中日雙方海軍陣容的話,只有一句:”北洋主力齊出對日本精銳艦隊。“相對於北洋把幾乎所用能出海遠航的戰艦都出動,日本僅僅是派出了其主力的2/3左右。除了大家所熟知的6條本隊戰艦,和4條快速巡洋艦外,日本還有2艘2等鐵甲艦和5條無防護巡洋艦的兵力,其中兩條2等鐵甲艦(噸位為2200+噸,火力不弱於北洋的一般巡洋艦)另外5條防護巡洋艦噸位再1300噸以上,雖說無防護,但是作戰性能上還是要比北洋的超勇揚威強多了(尤其是火力,例如天龍號,噸位1358噸,就有克虜伯炮一門炮6門)。至於炮艇和魚雷艇?日本海軍光魚雷艇就有條。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講,北洋海軍敗得一點也不冤。如果當年大東溝海戰日本海軍傾巢而出的話,估計北洋水師就不是僅僅損失5條戰艦的問題了,定鎮能否回去都夠嗆。

    而如果考慮日本的潛力,參考甲午海戰當天日本就直接訂購了2艘戰列艦以及在甲午海戰期間花高價從智利搶購和泉號這兩件事。可以大概推斷出日本在開戰期間至少有75萬英鎊左右的餘款可用於軍購。(兩條單價100萬英鎊左右的戰列艦按首付25%計算,而和泉按25萬英鎊計算)這樣看來,日本將有可能購買2到3條的穹甲巡洋艦的潛力。也就是說日本最後可以達到的一線主力艦數量是20艘(包括5艘無防護巡洋艦)其中快速巡洋艦7條。而且還要考慮應付俄羅斯海軍的趁火打劫。

    針對以上情況,徐傑對北洋海軍的改造計畫如下,第一給八大遠換裝速射炮。結合史實,定鎮計畫各安裝6門,其它各船如果以補充4門計算的話,需要購買36門4.7吋速射炮。再加上配備的彈藥以及維護戰艦的其它費用,大概要需要30萬英鎊左右。(史實上購買16門120速射炮及其配件就預計要花61萬兩白銀)

    第二,購買3條**級巡洋艦,如果以首尾各1座雙聯6吋炮來計算,3條戰艦加上別要的配件和彈藥大概要花90萬英鎊。同時按每條船400人來計算,至少要有1200名水兵。人員消耗另算

    第三,購買2到3條加里波第改進版裝巡,每條按70萬英鎊來計算。一共是210萬英鎊。每條戰艦按600人計算。3條戰艦一共要1800人。

    綜上所述,徐傑至少要花330萬英鎊採購武器和戰艦。至於人員至少要3000人,這幾乎等於重建一個北洋艦隊。要知道北洋艦隊一共才有4000餘名官兵。加上人員的花費,沒有350萬兩白銀,徐傑根本就沒有確實的把握打贏甲午海戰這場至關重要的戰爭。而且這一切的前提還是建立在歷史估算上。看著幾張寫滿數據的白紙,徐傑感到一種深深的無力。350萬英鎊。整整2200多萬兩啊。而從歷史上來看,清政府在甲午戰爭期間從外國銀行的借債也不過2400萬兩。

    發愁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徐傑現在能做到也只有先賺錢,先成名,然後想方設法為與清朝駐4國公使薛福成結交。進而想方設法進入北洋。同時還要和各國技術和政界保持一定的聯繫,為今後的造艦做準備。至於選擇在哪造艦?徐傑還是傾向於在法國和意大利。為什麼呢?第一,英國。英國為自己造戰艦的船台已經不算很充裕了。還能同時給北洋下水3艘8500噸級戰艦?顯然不可能。而且當時英國親日傾向已經很明顯了。徐傑可不敢保證英國人不會把信息都告訴日本人。第二,德國。這麼說吧,在德國生產俾斯麥號裝巡之前,德國的戰艦建造根本沒法和英法意相比。德國給清朝造定鎮的時候,意大利已經在造1萬3千噸級的戰列艦了(航速20.3節!!4門343主炮。但是水線裝甲很薄,只有4吋。是典型的薄皮快速戰列艦。)1895年德國開始建造的皇帝級戰列艦也不如意大利93年開始建造的級戰列艦,所以,徐傑直接無視了德國。
regn13 發表於 2018-8-31 23:19
第八章 拜會布林(一)

    “徐,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們今天將去拜會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當徐傑迎來1889年第一個星期日的第一縷陽光時。委託里奧不合時宜的走進來徐傑的臥室。“這個,你看我還穿著睡衣,現在談正事是不是有些不合適啊。”徐傑有些難堪的說道。“沒關係,我不介意。”委託里奧愣了一下然後說道。“嗯,那好吧。說說看今天去見那個重要任務?意大利國王還是西西里島黑社會老大?”徐傑半開玩笑的說道。“哪個人和國王殿下自然要差一些,但是比西西里島黑手黨的教父可要尊貴多了。”委託里奧故作認真的說道。“這個人是誰?”徐傑突然來了興趣,能讓委託里奧如此看重的人自然不會是等閒之輩。“布林設計師,意大利號戰列艦的設計者。而且據說可能當上海軍部部長。

    噗的一聲,正在漱口的徐傑把水直接噴到了對面的鏡子上。布林這個名字對於徐傑來說太震撼了也太熟悉了。要說起這位大能的艦船設計師。還要從19世紀80年代說起。意大利的2級萬噸級戰列艦就是他設計的。其中最大的標排1萬3千多噸。幾乎是定鎮的兩倍。火力上更是生猛,2座前後佈置的主炮威力可謂世界一流。而航速更是達到了17.8節!!當然防護面對於90年後服役的,裝有大量速射炮的戰艦有些落後,第一級沒有水線裝甲帶只有穹甲,所以後世有人起了一個穹甲戰列艦的外號。而第二級水線裝甲帶只有4吋。面對1895年左右的戰艦上大量的6吋速射炮會被打的滿身是洞,但是卻符合了八十年代的需求。雖說歷程相當坎坷,但是作為新興工業化國家,能在80年代就造出如此巨大的戰艦,本身就是水平的體現。也許因為基礎工業的因素不盡如人意,但是其設計和工業還是值得稱道的。而這位布林大師在90年代則更是如魚得水官運亨通。布林同志在90年代如願以償的當上了意大利海軍部部長,這什麼概念?意大利海軍的一把手,而且本身又是技術人員,行政技術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整個海軍的發展方略和裝備的採購基本都由他一個人說了算!!而且此人在意大利海軍和國內也相當有聲望。世界上只有2個設計師的名字被用做軍艦名稱,其中一個便是這位布林先生(另一個是一名法國人)。可以這麼說。只要他決定的事情。不但意大利海軍內部沒有人敢反對,即使意大利國王和首相也要賣給他個面子。(布林當海軍部長和以他的名字命名軍艦都是史實)

    “徐,你知道他?”委託里奧有些震驚的說道。“廢話,我連你都知道,更何況大名鼎鼎的布林。”徐傑心中暗罵一句。“那太好了,我們一起去,布林大師對你設計的**級戰艦非常滿意,聽他的隨從說,布林大師對其中的火力和航速非常讚賞,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他表示會推動意大利海軍部訂購我們的穹甲巡洋艦,而且據說還會停下在建巡洋艦項目來優先建造我們的戰艦。”委託里奧眉飛色舞的說道。“你在幹什麼?”說道興起之處的委託里奧看著穿著睡衣的徐傑在書桌上一陣亂抓。“我在整理我的材料,如果不出意外,他會對我們的新船感興趣的。”徐傑機動的說。沒想到這麼快就能見到傳說中的意大利海軍一把手,這實在是有些出人意料。如果有了布林的支持和幫助,從意大利訂購軍艦就有了6分勝算。“徐,你有了新型戰艦圖紙?你真是一個天才,讓我看看。”在短暫的震驚後,委託里奧也加入了收拾桌子的行列中。

    2個小時後,收拾停當的徐傑和委託里奧乘坐在私人馬車上。“徐,恕我直言,你的這條新裝巡可能不會得到布林先生的親睞。你的主炮台下,而且水線防護有些太厚,至少布林先生會這樣認為。你知道的,他設計的戰艦都是強調航速和火力,至於水線防護,則不是很看重。”委託里奧有些為難的說道。“真的嗎?”徐傑心裡冷笑道。委託里奧只是片面的知道布林的過去和現在,但是徐傑可是知道真正的布林啊。說實話,布林部長絕對不是想歷史上某些人相當那樣無視防護,相反,在當時條件下,他是真正的實現了防護和火力的統一,不要因為意大利號沒有水線裝甲就認為它不堪一擊,在當時的條件下,為了更好的保證火炮和機艙的防護,布林捨棄了水線裝甲帶,而把幾乎所有的防禦重量都加到動力艙和主炮部分。而且防護動力艙的穹甲與水平夾角非常小,別看只有4吋,但是在試驗中居然能防禦主17吋級別的主炮設計(懂戰列艦火炮的朋友肯定知道,火炮穿深是有垂直和水平之分的,距離越遠,水平穿深越大。垂直越小。所以在近距離炮戰中,面對幾乎水平佈置的穹甲,當時的黑火藥炮根本無力打穿!!)所以,在當時條件下,意大利級戰艦的火炮和動力部分是無法被擊穿的!!再配上阿姆斯特朗生產的口徑高達17吋,重量100噸的主炮。試問天下戰艦誰敢與其爭鋒?!說句不好聽的話,當時北洋從德國訂購的定鎮,和意大利號相比只能算小弟而已。如果說意大利是1等戰艦,定遠頂多算2等。至於說這種80年代捨棄水線裝甲帶的思路。除了布林以外,英國的巴納比也有過這種思路,只是巴納比的在英國的地位沒法和布林在意大利相比,所以才作罷。至於有人問巴納比是誰?知道懷特和瓦茨吧?那個為英國設計了君權的威廉懷特和為日本設計了吉野和初雲等一系列戰艦的瓦茨都是巴納比的徒弟!!在布林和巴納比出來混的時候,懷特和瓦茨還不知道在哪玩泥巴呢!!所以,徐傑一點也不擔心布林會因為防護問題而否決自己的提議,最多也就是在水線裝甲的佈置問題上和自己糾纏一下罷了。憑著自己多出100+年的經驗和知識。相信說服布林還是沒啥大問題的。
regn13 發表於 2018-8-31 23:19
第九章 拜會布林(二)

    徐傑和委託里奧在客廳等待長達一個小時後,這位布林大師才抽出時間來見二人。當他看見徐傑是個黃種人時,尤其是沒有辮子的黃種人時。其驚訝的神態不亞於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在盯著徐傑看來大概30秒鐘後,反應過來的布林才不好意思的說道:“真沒相當如此先進的戰艦是一個東方人設計的。而且還這麼年輕。歡迎你。謝謝您,能來到您的私宅與您探討戰艦的建造我十分榮幸。”徐傑毫不介意的笑了笑。隨後3人分賓主落座。

    “年輕人,你的穹甲巡洋艦設計的相當不錯。優秀的火力和不錯的航速。恩,正是我們意大利海軍需要的。我已經能看見一支由該型巡洋艦構成的快速艦隊在地中海上所向披靡。由法國人和英國人統治地中海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布林頗有些興奮的說道。

    “尊敬的布林先生,我想您的這種說法有些偏頗之處。”徐傑字斟句酌的說道。“一個國家的海軍應該是由各種均衡的戰艦組成的。不同種軍艦的地位和意義都是不一樣的。想單靠一種戰艦來稱霸海洋是不太現實的。”

    “但是朋友,你的思路很正確。興建穹甲巡洋艦這種高速,高火力的戰艦進行側舷接戰將是未來海戰的潮流。那些裝甲厚重,火炮射速奇慢無比的舊式戰列艦將變得一文不值。就像當年橫掃歐洲的蒙古騎兵一樣。在以輕騎馳射為主的蒙古騎兵面前,日耳曼人的條頓重騎兵一文不值。而今天你設計的這款戰艦將引領未來海戰的潮流。意大利海軍應該更加重視火力和航速,恩就像幾年前建造的意大利級一樣。”杜林對徐傑的不同意見一點也不生氣,而是繼續前面的話題。

    “不過,布林大師,我向您弄錯了一個概念。作為消耗品的穹甲巡洋艦和作為海戰中堅的戰列艦完全不是一個概念。穹甲巡洋艦屬於消耗品。但是裝甲巡洋艦和戰列艦則是海軍最珍貴的資源。對於像意大利這樣的國家,任何一條裝巡和戰列艦的損失都是對海軍嚴重的削弱。”徐傑嚴肅的說。歷史上當時的意大利海軍處於世界海軍前四,在清王朝和日本看來珍貴無比的穹甲巡洋艦在意大利海軍中基本是屬於大路貨。在冗長的主力艦列表中,隨便挑一個名字就至少是一條穹甲巡洋艦。所以說,意大利海軍把穹甲巡洋艦列為消耗品一點也不過分。但是戰列艦就不一樣了。除了財大氣粗的英國。其它任何一個國家損失一條戰列艦都是對戰力的嚴重削弱。

    “消耗品和支柱?恩,很有趣的見解,繼續。”布林對這種說法顯然很感興趣。

    “我們要對海戰有一個更深入的瞭解。您作為意大利頂尖的設計師,一定清楚意大利王國為了建造意大利級戰列艦平均要花費5年的時間。如果算上設計時間,從1875年算起,從設計到最後服役居然用了10年。這些昂貴的,製造週期冗長的戰艦可不是為了在海戰中像穹甲巡洋艦之間戰鬥那樣拚個兩敗俱傷。如何儘可能的保護自己,如何平衡戰艦活力,速度和防禦的關係才是戰列艦建造的不二法門。”徐傑以便看對方的臉上一邊說道。

    “但是意大利海軍配屬了第一流的火力。只要命中,對方的戰列艦難逃厄運。而且我們的戰艦擁有一流的航速,對方很難打中。最後我想說明一下,我們的戰艦的穹甲設計,完全可以抵抗對方的打擊”布林有些不滿的說道。

    “在海戰中,雙方的機會是均等的。你可以命中對手,同樣對手也可以命中你。僅僅比對手快2到3節可以保證在戰鬥不利時撤出戰場的概率,但是並不能保證在交戰中不被炮彈擊中。而且伴隨著時代的進步,大量中口徑速射炮的列裝,已經讓戰艦在海戰中被命中的概率大增。即使無法擊穿有保護的彈藥庫,提升機,炮塔這些重要部位,僅僅是水線被打成篩子就足夠讓戰艦發生嚴重的傾斜進而進水失控造成沉沒。”徐傑繼續堅持。

    “孩子,你說的確實又道理,但是你知道,一條戰艦的噸位是有限的,如何更有效的打擊敵人才是設計師必須要做到的。為了更好的打擊敵人,火力是必須的,為了更好的搶佔戰場的有利形勢,航速也是需要的。至於防護,如果一支海軍可以在陣型上處於優勢,依靠足夠強大的火力是完全有機會再較短的時間內消滅對手的。”布林耐下性子說道。

    “真是個老手。”徐傑心裡說道。熟知裝甲與火炮發展歷史的他清楚的知道在鋼面鐵甲發明以前,無論是鍛鐵裝甲還是鋼甲,在穿甲彈面前穿甲彈面前都是無力的。當時即使厚達14吋的鍛鐵裝甲,在大口徑火炮面前也會被穿甲彈擊穿。所以當時意大利人的思路是與其加上裝甲照樣被打穿,反而不如加強火力和航速,保證能打穿對手的同時少中炮彈。這個理論在1890年前還算有市場,但是一旦當哈維裝甲和克虜伯裝甲出現後,甲和彈的競爭立馬逆轉。在成熟的被帽穿甲彈發明之前,即使12吋重炮的穿甲彈也很難擊穿8吋哈維裝甲,(實戰中更是基本沒有)

    “但是裝甲技術在進步,您知道,我國的定遠號上就安裝了鋼面鐵甲,而且裝甲後面還有木板層緩衝,防護力已經不是單純的鍛鐵裝甲或者鋼甲可以媲美。同時伴隨著技術進步,中口徑速射炮的大量普及,適當的防護對於擋住彈如雨注的中口徑炮彈變得十分必要。如果依然是輕視防護或者無防護的話,不肖對手重炮動手。即使大量的巡洋艦的速射炮就足夠擊沉一條無水線防護的戰列艦了。”徐傑略微停頓了一下說道。“而過去所倚重的重炮,因為射速沒有本質性的提升,現在對輕防護戰艦的威脅反而不如大量的速射炮。這個海軍發展的方向,您一定也清楚吧。”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