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美聯社)
由於美股大漲,加上第二、三季財報皆破歷史紀錄,蘋果市值在日前成就了驚人的 1 兆美元。不過外媒《TechCrunch》卻評論,指儘管蘋果能夠達成這項紀錄,無疑是因 iPhone 帶來的成功,但蘋果的「錙銖必較」也反映在 5 個產品細節,顯示蘋果的 1 兆美元市值,仍包含了刻意在商業模式上「榨取」每一分營收。而在蘋果前所未有富裕的今天,仍看不出想改善這批「缺點」的痕跡。
《TechCrunch》並評論這套產品哲學為「貪婪之路」(The greedy ways)。 首先是容易破損的充電線。儘管蘋果曾表示其 Lightning 和 Mac 充電線為環保材質,焚燒回收時幾乎不會產生有害物質,但代價之一卻是線材較為脆弱,即使正常使用也容易破損,導致用戶需要另外購買。
而一條用於 iPhone、iPad 的原廠 Lightning 線,定價則是台幣 690 元。
第二則是相對隱匿的訂閱制管理機制,如 Apple Music。而蘋果除了將訂閱藏得極深、不容易尋找,續訂時也不會通知用戶,直接向用戶綁定的信用卡取款。
第三則是新 MacBook 上的蝶式鍵盤。這個新的鍵盤設計儘管後續在 2018 年款 MacBook Pro 上加入一道抗塵薄膜,但自 2015 年起推出這設計卻有著容易入塵、導致按鍵失去作用的瑕疵。這項設計亦與 Lightning 線一樣,曾遭用戶上法院控告,要求蘋果須免費修復。後續蘋果亦針對一些機型提供免費召修。
第四,則是蘋果取消了 iOS、macOS App Store 的網站分潤計畫。原先,蘋果會向這些部落格或網站得來的購買連結,回饋 7% 的收入,但隨著蘋果自己推出 App Store 廣告平台,官方已在今年 8 月,宣佈將從 10 月起取消分潤機制,嚴重影響一些 App 評論網站的生計。
最後,《TechCrunch》則點名 2016 年的 iPhone 7 取消 3.5mm 耳機孔,以及新款 MacBook 全面採用 USB Type-C 接孔,導致用戶得多花一筆錢入手轉接器。 目前 iPhone 的在台定價(圖/記者黃敬淳製表)
《TechCrunch》或許還漏掉了一條:透過產品容量和隔代差異,劃出更細緻的產品差別訂價。比如將 iPhone 7 設定成 32GB 起跳,但為了將 iPhone 8 定價拉高、並為 iPhone 7 保留價格帶,蘋果選擇將 iPhone 8 設定為 64GB 起跳,但定價也是比 iPhone 6s、iPhone 7 更高的 25,500 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