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法新社)
AppleInsider 報導指出,近日美國范德堡大學教授Douglas Schmidt發佈一份有關Google如何收集手機用戶隱私數據的研究報告,根據測試數據結果,研究人員發現,即使 Android手機處在休眠的情況之下,Chrome瀏覽器後台運行仍會持續進行數據收集,並在24小時的時間內,向Google發佈約340次的位置數據,平均每小時發佈14次,約佔 Google 總流量的35%。
該報告提到,以一天日常上網使用手機來說,Android手機向Google伺服器回傳數據流量達11.6MB,主要包含:用戶使用Google搜尋、Google Maps地圖的相關內容。
研究人員進一步指出,若為iPhone 手機用戶,使用蘋果 Safari瀏覽器時,在一般情況下並不會主動上傳用戶的位置數據;除非是在使用 Google Chrome 瀏覽器或相關應用產品時,手機位置與用戶相關活動數據才有可能被收集。 (圖/翻攝自AppleInsider)
該報導分析指出,之所以會有如此差異,主要在於Google的營收來自於廣告業務,透過旗下 Android 作業系統、Chrome瀏覽器、Google 網頁搜尋、Google地圖,收集用戶不同程度的數據信息分析,依此優化改善相關搜尋結果的準確性、同時,也能讓 Google 根據用戶使用手機習慣與興趣投放更精準的廣告。
美聯社上週爆料指出,用戶在關閉手機的GPS定位功能後,Google 依舊可持續追蹤用戶的位置記錄,遭外界抨擊 Google 對於收集用戶位置數據的作法,並未善盡充分說明告知,有誤導用戶疑慮。儘管在數日後,Google 已在官網修改有關位置紀錄功能的說明描述,指出「定位紀錄這項功能關閉設定,並不會影響使用者設備的其他位置服務。在Google 搜尋、Google 地圖應用服務中,部分位置紀錄資訊仍舊會被儲存。」
近日,已有美國用戶向 Google 提出集體訴訟,指控先前在網頁上對於追蹤手機用戶位置紀錄的說明不實,已違反用戶隱私並要求賠償。對於這起訴訟,目前Google官方尚未有進一步的相關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