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史上經典照片集

happy910909 發表於 2005-7-29 20:28:17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7 7457
一. 這是一幅令人毛骨驚然的照片。  
   1972年6月8日,越南戰爭已接近尾聲。久戰不勝的美國軍隊已經變得歇斯底里,對著平民村莊和赤手空拳的百姓狂轟濫炸。  

  照片拍攝的是一群孩子被從天而降的燃燒彈嚇壞了而四處奔跑的情景

  特別是中間那個小姑娘因為身上的衣服被燒著,不得不赤身露體地在路上奔跑。這個形象十分鮮明地展示了皮肉的痛苦與精神上的極度恐懼。這個形象撕扯著每一個富有正義感、同情心的讀者的心。  

  這幅照片很快就被刊登在美國《紐約時報》的頭版上,一下子成了轟動一時的話題。這幅照片逼真地揭露了戰爭的殘酷性,顯示了戰爭對人類靈與肉的深重傷害。美國人早已被這場遠離美國而無休止的戰爭弄得漠然麻木了,但這幅照片重又喚醒了他們的良知,於是一場反戰的浪潮重又興起。  
  不久,越戰宣告結束,人們說,是這幅照片促使越戰提前半年結束。  
   1973年,這幅照片榮獲美國普利策獎,同年,在荷蘭世界新聞攝影比賽中又被評為年度最佳照片。  

  照片中的小姑娘名叫潘金淑,當年9歲。照片成名之後,她成了新聞攝影跟蹤的人物。成年後,她移居美國,被聯合國任命為和平大使奔走世界各地,以自己的經歷講述和平的意義。1996年,她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但背部還留有當年燒傷的疤痕。  

   作者黃功吾是一名戰地攝影記者,當年只有22歲。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二.非洲大陸,充滿了天災與人禍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非洲少雨,連年乾旱,成千上萬的人民在饑餓中、在瘟疫中備受折磨而走向死亡。許多記者在那裏拍攝的鏡頭觸目驚心,令人不寒而慄。這幅作品很有代表性。記者前去採訪旱情十分嚴重的烏干達,深深地為那裏經受的苦難而感動。他沒有一般化地去拍攝面黃肌瘦的災民,也沒有去拍攝寸草不生的乾裂土地,而是拍攝了一個對比強烈的鏡頭--豐潤的大白手和枯瘦的小黑手,從而表達出自己對於乾旱惡果的強烈感受和向社會呼籲的熱望。作者大膽的畫面剪裁,捨棄了對比以外的一切東西,而使人們的視覺感覺強烈而集中,強化了照片的視覺衝擊力,使乾旱帶來的深重苦難在無言中得到充分展示。

  新聞報導攝影以瞬間紀實為使命為優勢,然而,在拍攝的一瞬間,又能以恰當的構圖、生動的形象衝擊人們的視覺,震撼人們的心靈,則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三. 薩姆.希爾 1937年
   1937年5月,德國“興登堡”號飛艇順利飛躍大西洋,正要在美國新澤西州萊克赫斯特基地著陸時,因撞擊建築物而爆炸起火。

  這一災難是人類的悲劇,更使德國國家尊嚴嚴重受損。因為在20世紀20年代,飛艇曾經是一種力量的象徵。它意味著將來人們可以毫不費力地駕馭天空。30年代,由於飛艇的成功,德國人曾經認為未來的天空將是他們的舞臺,就像英國人從前稱霸海洋那樣。“興登堡”號是飛艇中最好的一隻,然而卻如此慘敗。當時,這一事件被22架電影攝影機和許多攝影師拍攝下來。因為大家早就架好設備,對準天空,要拍攝它成功著陸的鏡頭,卻未曾料到拍下這一令人膽戰心驚的一幕。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但人們頭腦中牢記著這個畫面,這驚心動魄的瞬間。由此也可以看到攝影化瞬間為永恆的獨特魅力。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四. 作者是《波士頓先驅美國人報》記者
  聽到火警後,他連忙開車趕到現場。一邊朝火場跑,一邊把攜帶的兩台相機調好光圈和快門,同時觀察著著火房屋的情況。  

  緊張中,一名消防隊員正跨到太平梯上,想幫助已經站在太平梯上,等待救援的兩個女孩--19歲的戴安娜和3歲的蒂亞娜。  

  作者用鏡頭密切地注意每一個下落的東西,沒想到卻拍攝到了這樁慘劇的全過程。  

  第二天,這組照片見報後,波士頓居民大為震驚。人們被激怒了,強烈要求當局採取措施,檢修這些不太平的太平梯。波士頓政府在24小時之內對全城的樓房進行了檢修,以使人們的生命得到可靠的保障。  

  這幅觸目驚心的照片,令人目睹了慘劇的過程,顯示了攝影紀實警示社會的強大力量。  

  這組照片榮獲了美國普利策新聞照片獎。其中這一幅在世界新聞攝影比賽(wpp)年度賽中被評為最佳新聞照片。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五.美國 洛高.莫洛比托 1967年
  事情發生在美國佛羅里達州。7月17日早晨,電線工人蘭度.贊比安到傑克遜維爾市進行例行檢查時,碰到了一根活的高壓線,立刻被電擊得不省人事。在附近工作的工人馬上跑過來搶救。  

  畫面上是最先跑過來爬上電線杆的工人湯普遜。他發現贊比安已經窒息,馬上用口對口的方法進行人工呼吸搶救。隨後的工人上來一起把贊比安救落到地面,送往醫院,終於從死神手裏奪回了贊比安的生命。  

   這是拯救生命的一吻,這是偉大的一吻。  

  作者洛高.莫洛比托是一名有經驗的記者,當他走在路上時,聽到人們驚慌的叫喊,便馬上跟著跑了過去,觀察事態的發展,最終拍攝到這幅感人至深的照片。  

   讓世界充滿愛,這個鏡頭讓人們看到人間深深的愛。  

   第二年,這幅作品獲得了美國普利策大獎。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六.(美國)派翠克.德馬克林 1976年
  明亮的陽光,燦爛的陽光,是生命之源。有陽光,才有萬物的生長,才有茁壯的生命。

  在大山大川之間,萬物之靈的人,萬美之薈萃的人,聳立其間,這是多麼壯美與豪邁的形象。

  作者正是基於這樣的構思,塑造了一個現代的、浪漫的經典形象。背靠大自然,令我們想起了不朽的《蒙娜麗莎》,作為人文主義覺醒的象徵,她把自信的微笑灑滿全世界。而今天的新女性,卻以更加理性與冷峻的目光投向遠方,千年人類衣著文明隨風飄灑,與濃雲似的黑髮形成對應,而打破傳統,敞胸露懷地迎接陽光,溢發出現代人情懷的浪漫,時代前進了,我們不妨把這個形象與維納斯--蒙娜麗莎一脈相承地貫穿起來欣賞。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七. 美國(尤金.史密斯)
  二戰結束後日本經濟逐步從廢墟上復蘇,發展迅猛。然而隨之而來的工業污染也日益嚴重。

  由於一家名叫“奇索”的化學工廠不斷向海裏排放含有大量水銀毒素的污水,以致當地漁村許多人得了一種怪病:四肢萎縮,全身痙攣,導致死亡。  

  史密斯得知這一情況,決定用照片揭露這種污染環境的罪惡,為受害的人們討回公道。1971年在日本女友的幫助下,他開始到水俁村採訪。在三年半的時間裏,他和漁民住在一起,吃在一起,拍攝了許多真實的鏡頭。廠方為了阻止他採訪,雇用了打手多次襲擊他,以致被打傷住進了醫院。但他“九死不悔,永不妥協”,終於拍攝到了上千幅照片,完成了採訪。他選出175幅出版了一本名叫《水俁》的畫冊,發行量達到三萬冊。這個專題不僅轟動了日本,也轟動了全世界,引起了全世界人民對環境保護問題的高度重視。他的這些作品,有如喚起人們共同起來保護環境的警鐘。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八. (美國)菲力浦.哈爾斯曼
  一系列超現實主義作品創作的成功,使哈爾斯曼堅信攝影創作的能動性。如實的再現是一種,意念的具象又是完全不同的一種,於是他接連不斷地創作出表現人的哲思與意念的作品。  

  關於人生的苦與甜、哀與樂、生與死等等,人們思考得很多,爭論得很多,這是人人面臨的一個難題,一個困惑。  

  經過反復構思,作者請來了他的老朋友和九位人體模特,經過反復設計描述,終於用七個美女構成了一個逼真的骷髏,猛然看見,令人觸目驚心、恐怖萬分,仔細觀察,又會發現這是七位極為賞心悅目的女人體。醜陋與美豔,可怕與可愛,誘惑與抵禦,種種矛盾融為一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何去何從?每位讀者都禁不住會像男主人公一樣深深的思考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九.(美國)道格拉斯.馬丁1957年
   1955年,美國黑人為爭取種族平等的鬥爭從蒙哥馬利市開始。當時的黑人牧師馬丁.路德.金成為運動的領袖,他主張非暴力的鬥爭,在爭取種族平等運動中享有無可爭議的領袖地位。鬥爭逐步取得了很大的成果。1957年,美國政府廢除了許多不平等的種族歧視制度,這幅在荷蘭世界新聞攝影比賽榮獲年度大獎的照片,十分典型地記錄了當時生動的情景。  

   1957年,阿肯色州的小石城剛剛宣佈解除種族隔離,黑人女學生多羅茜.考茨和其他八名同學考入當地中學,但是遇到種種阻撓,結果,美國總統艾森豪派1000名空降兵到該地護送這九名黑人學生入學。但是,軍隊能壓服暴徒,卻壓服不了根深蒂固的腐朽觀念。這幅作品中,一群男生在黑人學生後面出洋相,校方的兩個護送人,神態也截然不同,一個是堅定神聖地履行職責,一個是很不情願地鄙視態度,似乎代表了美國人中對廢除舊制度的不同態度。令人起敬的是黑人學生臉上流露的莊重與自尊,她勇敢地走進充滿敵意的校園,只是為了捍衛黑人受教育的神聖的權利。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十. (美國)羅伯特.傑克遜1963年
  1963年11月22日,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在達拉斯被刺,24日,被指控為兇手的奧斯維德在押解途中又被一家夜總會的老闆傑克.魯比刺殺。一時間,形勢變得極為錯綜複雜,至今也沒徹底偵破此案。但珍貴的歷史鏡頭卻再現了刺客被刺的生動情景。  

  作者傑克遜在得知甘迺迪被刺後,預感到事情僅僅是開始而並沒有結束。因為有這種意識,他便十分關注事態的發展,因而在魯比突然刺殺奧斯維德時,他才能不失時機地撳動快門,在這偶然之中包含著必然發生的因素。

  被刺而痛苦萬分的奧斯維德正處於畫面中心。由於突然,押解人尚沒有反應過來,而我們的攝影師早已不失時機地撳動了快門。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十一.(法國)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1954年
  這是都市生活中一個極平凡的場景。星期天,學校的假日。一個孩子--顯然平時很頑皮--被派到街上去為爸爸買啤酒。可貴的是,作者捕捉了孩子十分自然真實的情緒:被委以重任而洋洋得意,特別是在虛化街景和女孩子們稱讚他的眼光的烘托下,使他的神情更加突出。  

  這種生活場景的瞬間,具有自然生動、令人玩味的情趣,顯示了抓拍的魅力。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十二.卡拉哈裏沙漠(非洲西南部一高原及沙漠地帶)的牛蛙過著極為神秘的生活

  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裏,它們都藏在地下,裹在一層薄膜中來保持所需的濕氣。它們可以數月甚至數年保持冬眠狀態。直到第一場雨將它們喚醒,露出地面。

  我在卡拉哈裏待了幾個月,正趕上沙漠的乾燥季節,強烈的陽光恨不得要將大地炙烤成一片灰燼。後來,下了一陣豪雨,一切都開始發生變化。小草迅速探出了頭,各種動物們開始出來活動,空氣中充滿了勃勃生機。我路過一片粘土地,這裏經過前夜的雨水,已經變成了一個水坑。水坑邊蹲著一隻牛蛙,這對我真是一個拍攝的好機會。

  雄性牛蛙的領土觀念非常強烈。當我悄悄地爬著接近這只牛蛙時,它沒有移動。為了保持皮膚的潮濕,這只牛蛙不時地沒入水中。我就趁著它入水的時候向它靠近,等它重新浮出水面時停止前進,紋絲不動。在距離它不到一個手臂遠的地方,我拿出了相機。

   它正對著正午的陽光,在這種情況下,最佳工具是l8mm 超廣角的鏡頭。這一鏡頭能夠誇大牛蛙相對于周圍環境的尺寸。f/22 光圈也增加了從牛蛙的鼻子到無限遠的景深。將相機置於水面高度,可以製造出頭部的幻影;用偏光鏡使水面變暗,從而增強空中的雲朵。我一直等待著,一片浮雲為四周景色投下了一些陰影卻又沒有遮擋住太陽射在牛蛙身上的光線,這時我按下了快門。牛蛙和攝影師之間、光和影之間的互動,帶來了這幅最終的畫面--畫面中所展示的季節更替在超現實之境中展露無遺。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十三.倫納特.尼爾森 瑞典 1975年 (獲1968年世界新聞攝影比賽大獎)
  這個看上去仿佛從遙遠星系中漂過來的3個月大的小胎兒,正悠然地靠在子宮裏面。1955年,“人類家族”的展覽中展出了描繪生長和童年時代的照片。尼爾森的這些照片拍攝於60年代。這張在群星中閃動著的小胎兒,喻示著人類應理性地思考自身在宇宙中的價值與命運。  

  尼爾森一直對生物學很感興趣,於是在60年代前後,他決定把人類胚胎發育的第一步過程都拍錄下來。這項計畫得到了《生活》雜誌的支持,在4年的努力之後,尼爾森完成了任務,作品發表在《生活》雜誌上,引起了世界性轟動。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十四.圖中是6名被害者之一
  他被24名暴徒追趕到一小巷的死角處,遭到眾人大砍刀、匕首、棍棒加石塊的攻擊。在被折磨致死後,暴徒首領當眾割斷了他的喉管。此事發生在印尼暴亂後期,警方對此採取的惟一行動,是在私刑結束後,移走了受害者的屍體。  

  印尼學生1998年5月中旬在雅加達議會大廈外集會,要求結束蘇哈托總統的統治。在5月初,因為參加示威遊行的學生被殺,引發了大規模的抗議活動,有著不同種族和不同宗教背景的數萬印尼年輕人聚集到一起,要求對腐敗政治進行清算。5月21日,執政長達32年之久的印尼總統蘇哈托辭職。在此之前,並沒有任何跡象表明他會屈服於抗議的壓力。  

  蘇哈托的辭職並沒有結束該國動盪騷亂的書面。當各個團體在為填補權力真空而明爭暗鬥之際,無法無天引發的混亂在全國蔓延開來。數千商人被搶、被殺。其中華人的產業及人身安全受到首當其衝的侵犯,許多華人婦女在騷亂中被有預謀地強暴,他們的家園被搶砸成了廢墟。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十五.羅伯特.杜瓦斯諾[法]巴黎 1953年
  前面求職的姑娘正接受“面試”。巨大的失業數字令歌舞廳老闆有了挑三揀四的權利。  

   1953年,著名的攝影家羅伯特.杜瓦斯諾受《攝影記者》雜誌之托,拍攝了一組關於巴黎馬約爾歌舞廳的專題報導。對於當時生活十分拮据的杜瓦斯諾來說,接受雜誌社這個合約意味著經濟困難的緩解。但一向以拍攝嚴肅題材著稱的攝影家,卻在心理上很難接受以風月場為主題的報導任務。然而,當他深入到馬約爾歌舞廳的生活中後,卻發現這裏也是整個社會的縮影,生活在其中的人們也可能代表社會文化的一部分。  

  當時的馬約爾歌舞廳規模很小,只有僅能容納400人的觀眾席,它還沒有雄心去爭取在歌舞演出界名播全球的地位。然而靠著為換一片麵包的姑娘們的大膽的裸露表演,馬約爾歌舞廳最終聲名遠揚了。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 Last edited by 湛藍星空 on 2005-7-31 at 08:20 PM ]

已有(7)人回文

切換到指定樓層
閻王 發表於 2005-8-8 11:39
蠻不錯的攝影經典照片,只不過圖有點小,看不太清楚。
gary50230 發表於 2005-8-31 20:53
同意 一張圖能勝過冗長的文子描述 容易使人了解
這篇算是精華 只是圖小 有點遺憾:sunglass:
johnnyxx5678 發表於 2008-1-13 07:01
說明很詳細 可惜相片太小 看不清楚:emo 026:
bk1029n 發表於 2008-3-26 10:50
謝謝大大你的分享,這些果真是懷舊的照片,上面也有很多的說明,感恩大大真是用心。
嘴砲停 發表於 2009-5-7 22:47
圖片如果能再大一點就完美了
這麼小實在辜負了大大詳盡說明的努力
rajah2008 發表於 2009-6-30 22:40
雖然圖小有點令人遺憾, 但是配合精彩的文字解說還是讓我覺得非常棒
豐富的明天 發表於 2009-7-25 16:56
說明的很詳細其中幾張讓人感動與感慨!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happy910909

LV:-2 禁止發言

追蹤
  • 2

    主題

  • 2

    回文

  • 0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