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歷史] 隋唐大猛士 作者:木子藍色 (連載中)

 
mk2258 2018-10-16 23:04:13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322 67639
爾國臨格 發表於 2019-9-19 14:25
第1399章 倭國銀山

天氣晴朗。

這一路過來,沒有經歷一場雨。沒雨的冬季行路,倒也是不錯的,雖然寒風呼呼,可沒有雨雪,又不急著趕路,這便讓隊伍行進的很輕松。

皇帝車駕沿濟水行進著,河兩岸的地里能看到青青的麥苗,龐大的隊伍,每到一地,都能消耗掉大量的物資,好在各地早有準備。不過這支龐大的東巡隊伍,還是硬生生的讓沿途地方的物價飛漲了好幾倍。

尤其是一些稀少的地方特產,更是被買賣一空。

每次車駕駐營,都會引來大群的商賈百姓,旁邊會興起一個臨時的市集,洛陽商人們帶來的各種京城貨物,當地商人們準備好的各種土產,以及附近聞訊趕來的商人們的各種商貨,還有不少本地百姓也趕著雞鴨豬羊前來售賣。

隊伍那龐大的消費能力,每次都把貨物橫掃一空,讓趕來的商人和百姓們都滿臉興奮嘴都合不攏。

“當年隋明帝路過我們這一次,那時啊咱們縣令讓我們都去弄那野雞毛,還得是那公野雞上最長最漂亮的那根毛,一只公野雞也僅一根毛呢,而我們每個都要交好幾根,你說一時間哪弄那么多野雞毛去,可為了交差,沒辦法啊。記得那時啊,一根野雞翎都炒到一百多錢呢,有的人啊,沒辦法,自己弄不到,買又買不起,可衙門催的緊,最后無奈只好把女兒賣了。”

一個老漢坐在一顆楊柳樹下,說起往事。

同樣是皇帝出巡路過,如今秦皇路過,他不但沒有被要求交半點什么土產方物,也沒要求額外承擔什么勞役,更不用交什么錢,而且之前受雇修路,還得了筆工錢。如今一家子人過來售賣家里的雞鴨大鵝豬羊,每樣的價格都比原先高了許多。

切切實實是大賺了一筆。

“早知今年圣駕東巡,我說什么也要多養點雞鴨大鵝,多養點雞鴨啊。”

另一個也道,“可不是,一只大鵝賣出了一只豬的錢了快。”

“我一籃子雞蛋,都賣了半只豬錢了。”

大家都是附近村民,這一天里已經不知道往返這營地集市多少趟了,開始是來賣點雞蛋鴨蛋啥的,誰知道這么好賣,一來東西就被搶手脫銷了,趕緊回家又去弄了些來,還是立馬買光。

這下一狠心,把家里下蛋的老母雞,打鳴的公雞也捉來賣了,都是翻了好幾倍,那些洛陽來的人真是有錢,買東西不問價,只管搶。

徐老漢最后把家里那頭準備過年殺的豬都給拖來了,現宰現賣,剛宰完,這肉就搶完了。

“我還以為洛陽的貴族們都不吃豬肉只吃羊肉呢。”

“貴人們是不吃豬肉,可是貴人們帶了那么多隨從呢,哪有那么多羊肉吃啊,總不能天天后面趕著羊群吧。”

從洛陽到魯郡,隨駕的人馬已經從開始的十來萬增到了現在的近三十萬,太多的人趕來跟隨了,都想去泰山見見大場面。

沿途內侍省雖然早調集了許多雞鴨豬羊等,可依然是預料不及。這些隨駕的人都是條件還不錯的,拖家帶口的隨著隊伍東來,手里不差錢兒。

內侍省準備的肉蔬等優先供應皇帝和百官們,自費來的當然只能自己跟當地百姓買,他們不可能自己還帶著豬羊雞鴨上路,人太多,于是地方供不應求,畢竟活物鮮菜更難運輸。

于是價格一漲再漲,到后面大家根本不問價格,看到東西先搶,反正再貴,他們也吃的起。

“這趟賺了得有好幾貫呢。”徐老漢呵呵笑道。

“可惜車駕也不在這多停留,明天就走了。”

旁邊一人道,“這圣駕不是還得回洛陽嘛,到時說不定還從這過呢,咱們可以再準備點啊。”

大集上。

一群裝束比較奇特的人在漫步著,他們對每個攤前的商貨都很感興趣的樣子,都要打量詢問一番,可最后卻又都不買。

就算買,他們也喜歡討價還價半天,絕沒有半點貴人們的豪爽大方樣。

徐老漢問,“那伙人是什么人呢?”

“聽說是倭國使團的,你看他們個頭極矮,而且這些倭人的腿還是羅圈腿呢。這些小矮子啊,最是小氣了。買點東西喜歡左問右問的,還喜歡殺價。”

“倭人還敢來見駕?他們不是聯合百濟叛亂嗎?”

“之前確實是這樣,這些倭人不知天高地厚呢,他們居然也敢自稱天皇呢?被皇帝派使者訓斥后,倭人不滿,于是就跟百濟叛逆一拍兩應,起兵叛亂了。結果啊,他們一個什么皇子帶了一萬人過來,結果剛到百濟就被渤海艦隊全部殲滅了,然后倭人的船就出不了海了,一離港就要被擊沉在海上,前前后后倒是在海上又損失了上萬,其中大多后來被撈起來送到咱們大秦發賣為奴了,不過聽說這些倭奴不太受歡迎,個頭太矮小,沒啥用。”

倭隊出不了海,那邊秦軍的艦隊帶著商船又四處襲擊倭國沿海,到處捕人為奴,倭國地方的豪強們自顧不暇,根本無法抵抗,于是只得請求女天皇把先前召集的地方軍隊送回去,各自防守。

等到百濟被滅后,倭國上下皆驚。

攝政的皇太子與執政的蘇我馬子也不再內斗了,最后達成一致,派使者到大秦來請罪,希望大秦能夠不要再派兵襲擾攻擊倭國。

“這些倭人這是真傻還是裝愣啊?他們先來惹事,結果如今卻又想要拍拍手就算了?”徐老漢都聽不下去了。

“可不,你說這怎么可能呢,倭國挑了事,現在想結束,圣人怎么可能同意?據說啊,圣人不肯接受倭使的陪罪,并且啊已經跟諸位宰輔們議定,要派艦隊帶商船繼續攻打倭國沿海呢,甚至都已經下詔,說凡我大秦義商義民,皆可渡海攻打倭國,若能攻占百里,則賞十里為封地,授其男爵呢。”

“啥意思?”徐老漢沒聽明白。

“意思就是圣人鼓勵大家去打倭人,誰能打下地盤來,朝廷就劃一塊地出來封賞給他做封地賞他爵位呢!”

徐老漢一拍大腿,“這詔令一下,倭國不得完了嗎?”

“可不,還有一個消息如今正飛速傳播呢,據說啊這倭國盛產白銀和銅,有一座大山啊下面全是銀子,足有幾千萬斤呢?另一座大銅山,就更不得了,下面的銅更多。”

“不可能,幾千萬斤銀子?”徐老漢根本不敢想像這座銀山有多大。“倭人要真有這么大的銀山銅山,還會這般弱?”

“守著金飯碗要飯的也有啊,倭人自己開采本事差,要是換咱們去,一年怎么也得采他上百萬兩銀子啊。”

一群村民在那里感嘆著,真要是有這樣的大銀山大銅山,那倭人這下真要完了。

爾國臨格 發表於 2019-9-19 14:26
第1400章 衍圣公

魯郡,曲阜。

曲阜原名魯縣,有八百多年的歷史,直到開皇十六年隋文帝楊堅改魯縣為曲阜,到如今。魯城中有阜,委曲長七、八里,故名曲阜。

曲阜,是儒家圣人孔子的故里。

皇帝率百官祭祀孔子。

皇帝頒詔,封謚孔子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師,這是一個很長的封謚。孔子在東周封謚尼父,孔子本字仲尼,尼父因此是一個敬稱。

到西漢時,由天災頻發,社會動亂,儒者梅福認為,這是由于未能妥善安排對于孔子的祭祀,因而上天發怒。當時朝廷接受了梅福的提議,封孔子為商湯的后代,接續先王的祭祀。

漢元帝曾封孔氏二支長孫孔霸為褒成君,日后便以褒成君食邑八百戶祭祀孔子,封謚褒成宣尼公。

到東漢時,朝廷正式把孔子做為國家公神,其地位與社稷同等,并封為褒尊侯。

北魏時,追封謚號文圣,稱為文圣尼父。

北周時,晉封為鄒國公。

到隋朝時,封謚為先師尼父。

大秦立國后,以周公為先圣,孔子為先師。

“孔圣當封王!”

東漢封孔子為褒尊侯,北周封鄒國公,而大秦天子決定給孔子封王。

“文宣王!”

同時給孔子的封謚也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師。

“從今起,全國每個縣都要建立文宣王廟祭祀孔子,每年春秋兩次大祭,每月初一和十五兩次小祭。各地的各級學校,都要樹立孔子像祭祀。”

皇帝這個時候提高孔子的地位,將他列為與昊天上帝、社稷之神同等級的大祀,這種殊榮萬古唯有孔子一人而已。

這旨意一出,連王珪等儒家門人都大為震驚。

封王就不說了,這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師,每一個詞都是萬古殊榮啊。

而且還將之列為如此大祀,王珪等儒家門人都受寵若驚。

文拜孔子,武拜關公。

皇帝有皇帝的想法。

羅成這般捧孔圣,目的當然還是要將新建的科舉制度穩固起來,儒家雖然在后世有不好的評價,但在古代,儒家其實也分很多學派,其中也有王霸派,后來備受詬病的理學派其實是要到宋朝開始,明清大興的。

“為孔圣設從祀。”

從祀,即配祀,孔廟里不僅祭祀孔子,還選儒家先賢們陪同祭祀。

皇帝欽定從祀者為四配,四配為顏回、曾參、子思和孟軻。

四配在孔廟受奉祀的人物中,僅次于孔子,皇帝對四配皆追封為公,因此又稱四公、四圣。他們的塑像分坐于孔子像的兩側。依次為:孔子像東為兗國公顏回(復圣)、沂國公孔伋(述圣),西為成國公曾參(宗圣)、鄒國公孟軻(亞圣)。

四圣之下,為十二哲。

十二哲為孔子優秀的弟子和同代賢人,供奉于孔廟大成殿中,閔損(子騫)、冉雍(仲弓)、端木賜(子貢)、仲由(子路)、卜商(子夏)、有若(有子若),西側北起為冉耕(伯牛)、宰予(子我)、冉求(子有)、言偃(子游)、顓孫師(子張)等。

十二哲之后,則為先賢,再為先儒,祭祀孔子弟子以后歷代優秀的儒者,先賢七十二人,先儒八十一。

“圣人,追封孔子為王,那其子孫?”

“孔子之后爵號褒顯,世世不絕,其來遠矣。自漢元帝封其褒成君以奉其祀,至平帝時封其為褒成侯,始追封孔子為褒成宣尼公,褒成,其國也,宣尼,其謚也,公侯,其爵也。此后,又封為鄒國公,子孫也皆有封爵。”

“朕崇尚儒學,尊崇先賢,故加至圣大成文宣王先師之號,務極尊顯之意。朕望后來者能繼奉吾志,尊儒重道,不敢失墜,故朕決定加封孔圣之嫡系子孫為衍圣公爵,以后代代相襲!”

王珪聽后大贊。

“衍,寓意圣裔持續衍展、世代繁衍無止境,代表吾皇與吾朝尊孔崇圣的孔高境界!”

相比起之前的褒成、褒尊、宗圣、奉圣、崇圣、恭圣、褒圣等封號相比,明顯更顯皇帝的水平。

“授孔子三十一世,國子監祭酒、集賢殿大學士孔潁達為第一代衍圣公爵。”

“圣人,孔潁達非當代直系嫡長!”王珪提醒皇帝。

羅成只是笑笑。

“孔先生八歲就學,師從大儒劉焯,能日誦千言,熟讀經傳,善于詞章。大業初,選為明經,授河內郡博士,補太學助教。后朕召為學士,再加官散騎常侍,最后主持國子監任祭酒,先前朕拜其為集賢殿大學士,入翰林院。”皇帝問,“孔潁達不正是當代孔氏賢者嗎?由他來承封衍圣公之爵,豈不正好?”

皇帝如此堅持,其它人當然也不好多說。本來嘛,這爵位繼承,當然是以立嫡不立長,立長不立賢的。可皇帝現在授封的是初代衍圣公,并不是承襲原來的鄒國公爵位,故此也可以選個賢的。

當朝翰林院大學士,孔家其它人也確實沒有比孔潁達更優秀的了。

原來隋朝時曾封孔子后裔紹圣侯爵位,所封的是第三十一世孫,也就是孔潁達的族兄孔嗣悊,他在文帝時應制登科,授涇州司兵參軍,后遷太子通事。楊廣大業四年,封他為紹圣侯,賜食邑一百戶。

能在大業朝考中進士,也算是個不錯的人才了。

不過比起孔潁達來,他如今已經老邁了,隋末后他便歸隱家鄉不出,所以這次皇帝干脆便另選了孔潁達為衍圣公。

“孔嗣悊就改封為曲阜縣男爵吧,他年紀大不愿意再出仕,朕也不強求,就賞他絹五百匹,錢三百貫,讓其安心在家休養吧。”

那位紹圣侯其實早在大秦立國不久后,在曲阜歸秦后他的爵位就沒了,當時皇帝并沒有承認楊廣封他的紹圣侯爵。因此當他知道皇帝要給族弟孔潁達封衍圣公爵后,也沒有什么不滿的。

更何況,現在皇帝還給了他一個曲阜男爵做補償,因此也就滿足了。

對于祖先孔子被尊封為文宣王,還追謚那么長的謚號,新的曲阜男很激動,全國所有縣都要建立文宣王廟,所有學校都要立孔子像,這對孔家來說意味著什么他很清楚,這意味著孔家以后真的可以與國休戚了。

為此,哪怕他這個嫡長把爵位讓給孔潁達,也絕對是愿意的。

皇帝笑呵呵的給孔嗣悊又加了點錢帛賞賜,皇帝尊孔目的是科舉,是要打造一個全新的士子階層,以改變如今的舊士族壟斷狀態。因此,尊崇孔圣同時,施惠一些給他的后人,也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一個空頭爵號而已。

羅成不僅封孔子為文宣王,他還早就封了關羽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圣帝君,并以關廟為武廟,并入祀典,文武百官、各省縣百姓按祭孔之太牢祭儀進行春秋兩祀。

現在,文圣孔子才剛與武圣關公并駕齊驅,還晚了一步成為國家祭祀主神。

孔王封文宣王,而關羽是直接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一步到位成為了關圣帝君。

全國各縣,一樣早就設立了關圣武廟,武廟里也一樣有歷代著名將帥配祀。

對于皇帝而言,文圣孔子武圣關羽,其實不過是皇帝和朝廷故意樹立的兩個榜樣而已,重點不在孔子和關羽,而是其背后代表的皇帝尊文崇武,文武并重的思想。

“在曲阜為孔圣修一座規模最高的大圣至成殿吧,要建成天下文人儒士的圣地,以后歷代名儒大賢,皆入殿陪祀,受天下讀書人之祭祀敬仰。”皇帝道,“所用花費,從朕的內庫中拔。”

爾國臨格 發表於 2019-9-19 14:26
第1401章 鎮北王

“小六,現如今海東情況如何?”

皇帝手按著刀柄,目光望著遠山,初冬的天,放晴之后便沒有那么寒冷。

小六渤海國王羅士信笑道,“五哥當的起的,你是大秦開元神武圣文天皇帝,你雖剛過而立之年,可你白手創業,不僅僅結束了中原混戰紛亂,還東征西討,北破突厥東滅高句麗百濟,西滅吐谷渾黨項和高昌、焉耆、西突厥,自兩漢以來,中原王朝從未有過之強盛也,就算是魏武晉武宋武周武等一干謚為武的皇帝,又有哪個比的上五兄的武功赫赫呢?”

開元神武圣文天皇帝,這個皇帝尊號比幾年前又加了兩個字,越來越長了。百官請奏,認為皇帝平定四海,威加宇內,當再加尊號。皇帝并沒有同意,可下面卻依然又把皇帝尊號加長了。

剛三十歲的年紀,不是太子皇儲,起于微末,卻能堪定暴亂,平定天下,更能在這么短時間內,將周邊諸國都征服,并能讓中原百姓過于好日子,這是當今天下人都對皇帝的真誠贊美。

秦皇一統天下,可天下苦秦。漢武擊敗匈奴,可人口減半,民不聊生。

隋統一中原,可對突厥、高句麗等征戰,也是屢屢用兵卻無法征服,百姓苦于役。

也有越來越多的漢人過去,收購貨物的商人,前去賣商的商人,也有去捕獵的皮毛獵人、采人參藥材的采藥人等等,當然,里面也少不了有販奴的商人。

羅士信這幾年搞皮毛藥材貿易賺了不少錢,因此雖然分封在蠻荒的北地,但憑借著領地靠海沿江依湖的優勢,他還是很快建立起了三座城堡,有海邊的海參崴城,有綏芬河邊的雙城子城,還有北琴海邊的北琴城。

其中海參崴因是一座不凍港,使的如今往北貿易的船許多都在那補給和過冬,因此發展極快,現在城中都常年有幾千人口了,士信還從靺鞨諸部招攬吸附了幾千靺鞨人到附近城傍。

雙城子和北琴城也各有千余人口,可以說是大秦在北地最大的幾個據點。

因為海參崴快速的發展,朝廷在此設立了東寧郡,還將此做為了東寧郡的郡治所在,北海艦隊成立后,也以海參崴港做為了母港。

朝廷已經開始向海參崴加大投入,羅成已經擬計劃向海參崴增派一個團兩千人的府兵進駐,以保衛這座軍港,守護開拓的大本營。

皇家內侍省也擬在此新修造船廠,船材加工廠等,等這些一到位,到時僅新增的兩千府兵,再加上他們的家眷,就能增加一萬多人,而造船廠和船材廠建立后,到時必然還會有伐木廠以及其它配套的船帆船纜船釘船錨廠等,工人們再加上其家眷,無疑海參崴會立即再躍升一大步。

羅成對東北的開拓策略很明顯,就是先海上,再沿海,然后是沿諸大河深入,以一個個的據點連成鎖鏈,最后完成對整個東北地區的控制。對于這里的土著,先是羈麼冊封,然后貿易,最后等漢移民數量增多,堡壘增多后,軍隊也能漸漸增派進駐,最終便能吞并整個地區,實現改土歸流。

如今海參崴的能力,供養兩千府兵確實勉強,但有海上的支援,卻也還是可以維持的。只要現在堅持住了,那么局面就能打開來了。

,方便閱讀

對于遼寧安東以北的那片廣袤的靺鞨諸部地區,朝廷雖然是積極開拓,但畢竟太遙遠,現在朝廷主要還是以穩固遼寧和安東為主,移民也是盡量向這兩地送。更北的地方,到如今也是以封建諸侯為主,然后是授封的當地靺鞨首領貴族,再就是商人貿易點以及一些罪犯流放點了。

沿著大江大河或沿海之地,陸續建立了不少諸侯封地城堡和商貿集市點,這些城堡、貿易點數量還不算多,但已經在慢慢的成形。

泰山下,汶水河邊,博城。

數天陰雨終于結束,碧空如洗,金光灑落。

豐神男子頭戴黑色軟腳幞頭,腰扣革帶,腰里還系著把橫刀,腳下烏皮靴子,高大俊朗。剛剛而立之年的他望著面前的高山,微微笑了笑。

他有最彪悍勇武的海參崴艦隊,麾下也有著著靺鞨諸部落的勇猛戰士。皇帝諸兄弟中,羅成對于這個最年幼的小兄弟格外的寵信。存孝、嗣業他們或在安西伊麗或在云南麗江,都是無詔不得離開封地,而羅士信卻得特旨,可以率領著他的艦隊、武士,自由的航行在北海之上,甚至幾度航行到東荒大陸(阿拉斯加)和北莽大陸(西伯利亞)。

士信是朝廷在北荒的先行開拓者,如今朝廷雖也新設了一個新的北海艦隊,專門負責在朝鮮半島以北沿海的航線,但在北部,依然還是以士信的力量為主導。

身旁錦衣年輕人蟒袍玉帶,不知兄弟笑什么。

“民間都說五哥你遠邁秦皇漢武,如今登臨泰山封禪,實至名歸。”

渤海王羅士信今年不過二十六歲,他長的高大威武,再看不出當年那個矮小瘦弱的樣子了。這幾年羅士信受封海東之后,便開始親自率領冒險商船隊,開始航行于海東,在海東沿岸建立了許多貿易點,也與許多當地土著建立了友好關系。

甚至沿著黑水河(黑龍江),烏子江(烏蘇里江),松花江(難河),粟末水(西流松花江),北琴海(興凱湖)等江河深入內地,建立了許多貿易點。

可以說雖然羅士信的封地在烏蘇里江的源頭興凱湖到海參崴那一片,但現在羅士信在海東的影響力卻是最大的。

自洛陽一路東巡到泰山下的皇帝只是微微搖頭,他收斂起笑意,剛剛過了三十歲生日的大秦皇帝羅成,卻并沒有膨脹。

他知道自己在位不滿十年,所以遠不能說是遠超秦皇漢武。

“小六,我只是覺得這次出來走走,看到了以往不少在京師看不到的民間景象,看到大家日子過的不錯,我很高興。”

甚至現在有些傳言,說羅士信這位渤海國王,實際上是白山以北的北方之王,是冰霜之王。白山黑水的靺鞨諸部落,以及更北的諸蠻國,都只知渤海王羅士信而不知中原大秦皇帝也。

不過對于這些傳言,皇帝雖然知道,可依然沒有改過對兄弟的信任。

“五哥,這幾年,東北關外,已經先后設立了遼西、遼東和遼北、粟末、白山、寧安、綏化、東寧、撫遠九郡,遼西、遼東、遼北三郡為朝廷正郡,轄于遼寧道。而其余六郡,也是這幾年陸續設立,我漢移民數量不多,主要是以羈麼為主,兼以分封朝廷諸侯建國。”
爾國臨格 發表於 2019-9-19 14:27
第1402章 野豬皮

“那些人還算老實吧?”

羅士信笑笑。

“越往北走,部落就越野蠻落后,穿野豬皮、穿魚皮,他們以漁獵為主,耕種十分簡單,也有些山里部落以養鹿養豬為生,他們十分分散,因此往往皆號為同一部落,但并不互為統屬。我們都是帶著貨物過去交易,鐵器、食鹽、茶酒以及各種布匹等過去,十分受這些人的歡迎,他們非常愿意把他們的鹿皮鹿葺鹿筋以及各種皮毛、草藥等拿來與我們交易。不但我們在大河邊建立的貿易點得到認可,就是那些深入各地的商人,也被他們奉為貴客呢。朝廷又給諸部首領們授封爵位官職,給他們賞賜,于是這些首領們也早就放下了話,禁止侵襲我們!”

許多人現在根本意識不到秦人的到來意味著什么,有一些野蠻一些的部落,秦人很聰明的避開他們,或者行賄送禮,又或者干脆出錢或拿貨物來租他們的地或買下他們的一塊地來做為貿易點。

而秦人往來這些據點,主要是利用船,秦船大而快,部落人的那些獨木舟根本威脅不到秦人。

據點守衛森嚴,固若金湯,人更攻不進去。

到現在這個階段,秦人與人的關系都還維持的不錯,雙方各得所需,互贏共利。

“早晚還是會起沖突的。”羅成告訴士信,“不要輕敵大意,要時刻提防,也許哪一天,一些人發現跟我們交易不如直接搶來的快捷方便后,他們就會起歪主意了。又或者,他們終究會認識到,我們秦商在他們地盤上擴張太快,影響到他們的地位時,他們也會搶劫殺人的。”

士信背著雙手,很自信的道,“我們現在樂于跟人做買賣,是因為這是雙贏的事情,可若是真有人不識相,其實我們也不怕,早防著一手。要不然,我們為何要把貿易點修成城堡要塞呢?”

羅成對于士信的話很高興,當初他讓士信去跟人做生意,還告訴他們要留一手,最好是沿江河而進,在險要處修建要塞城堡,如今士信做的很好。這個當初有些呆傻的兄弟,如今終于開竅成才了。

“東北多叢林,諸部或漁或獵,都是彪悍的戰士,他們箭術很好。你們也莫小瞧了這些人,野蠻落后沒錯,可蠻子們莽起來也很可怕,這些人也并不是不會聯合起來,所以你們在那邊還要多用一些策略,扶持一些親朝廷的部落,對一些抗拒朝廷的部落,則可以驅虎吞狼。”

東北的叢林里后來可是出過許多勇猛的家伙,比如唐朝時的渤海國,可是強盛一時。再比如后來的女真人,也是建立起了金朝。更別提在明朝時,建州女真人也是十分彪悍,最后更是打入關中,在中原建立了清朝。

“小六,我教你一個法子,可以把這些人控制的服服貼貼。”

“請五哥賜教。”

羅成的好法子其實也不是什么新鮮事,他畢竟是個穿越者,歷朝歷代對于東北的控制那是經過了各種各樣的策略實驗的,其中當然也有好的策略得到了驗證。

“辦法嘛,首先就是朝廷如今已經把海東設立了六個郡,六個郡每郡朝廷又設立了六個縣,因此總共是三十六個縣。海東人口稀少,朝廷為何設立這么多郡這么多縣呢?其實也是大有深意的。”

一郡六縣,每縣五鄉,故此一郡其實是有三十個鄉,六個郡,便是一百八十個鄉。

朝廷這樣設置不是有強迫癥,要整齊平均。

而是沖著諸部去的。

羅成在海東設立六郡三十六縣一百八十個鄉,對海東六個大部落,將他們的首領授封為郡公爵,同時授封他們太守之職。但實際上呢,太守們并沒有實權,郡實權由朝廷派去的郡丞、郡尉、主簿們掌握。

同時,六大部落,朝廷還將

他們分為六部,每部劃一縣,將其中的首領授為縣侯兼縣令。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把一個大的部落,拆分開來。大部落的酋長,并不能直接干涉下面的六部,六部各劃定好邊界,不許相互越界侵犯。

表面上這是為了避免各部糾紛,省的搶奪山林獵場等,實際上就是要把他們分而治之。大酋長明為諸部之首,但他實際上做為郡公,也只是直接管理著自己的那一部,與其它五部并沒什么區別。

而朝廷設立的鄉,還可以進一步把各部分割,一縣五鄉,一個縣的部落,再折分成五個鄉部,各據一鄉之地。

“朝廷對諸酋長們可以說這是推恩分封,就如朝廷對大秦諸侯們的分封推恩,是推恩其子孫,但實際上,一郡六縣三十鄉,等于是把一個大部落,拆分成了三十個小部落,各有界線,互不統屬。其中還間雜著朝廷的流官以及分封的諸侯勢力。”

如果兩個部落之間是父子關系,可能還比較親密,但如果到了兄弟輩,可能就會有各自的利益得失,如果再疏離一點,那么在利益之下,可能就會反目成仇。

歷史上,明朝開始對于女真人的管理就比較成功,將他們折分為建州三衛,甚至后來還挑拔他們互相攻擊。

“僅此就行嗎?”

“僅僅如此當然還不足以控制諸部。”

把海東六大部落,拆分成一百八十個鄉部,各劃定邊界,授封爵位官職,然后自然是要授給這一百八十個鄉部與朝廷的互市之權。

“我們掌握著貿易的主動權,現在與諸部的貿易,人更需要,所以這方面可以做文章。比如說,你可以設立一個關稅等級,關系好的就給他低的關稅,關系差的,就給高關稅。甚至這個關稅等級,是可調整的。”

今年跟大秦關系好,那你的關稅等級就高,關稅就低,你要是表現的不友好,那你的關稅等級就低,到貿易點交易,關稅就高。

甚至若是這些人反叛等,還可以將他們加入貿易黑名單,對他們暫時實行禁售等經濟制裁。

“現在這些人已經習慣了跟我們的貿易,習慣了我們的商貨物品,特別是一些酋長頭人們,他們更是喜歡享受我們中原的好東西,絲綢茶酒刀劍鎧甲等等,剛享受到滋味,如果一下子切斷他們的供給,他們會很難受,若是禁售,他們就要回到過去的苦日子,就更難受了。”

“我們評定這些部落的貿易等級,只以鄉部為單位評定,切記。”

羅士信會心的哈哈大笑,五哥一如繼往的總是能想到這些直擊人心的點子,本就散亂的諸部,這么一來,只怕以后真的就是以鄉部為自我,互不相通了。
爾國臨格 發表於 2019-9-19 14:28
第1403章 蠻子兇狠

有部落想要對大秦不滿,估計其它部落也得好好惦量下其中的利弊得失了。

“五哥你這么一說,我才想起來,這不是當初咱們對契丹和奚部的策略嗎?只不過契丹和奚向來與我們交好,十分忠誠,這些年倒也沒發生過什么不愉快的事情。”

羅成點頭,“奚契兩部,現在所設之兩郡雖還不是朝廷正郡,但兩郡下各設八縣,這些年奚王契丹王雖看似比過去更呼風喚雨了,但實際上下面諸部更聽從朝廷的命令。如今奚契兩境,已經出現了大量的城堡、要塞、村寨,許多部落首領如今當著領主貴族,手底下有著許多田莊牧場,而不少原部落民則也成了自耕農民或自由牧民了,當然,也有不少人直接淪為了首領們的奴仆。”

奚契兩部所設的饒樂郡和松漠郡,現在城堡遍地,到處都是商貿點,而且沿河沿路開辟了大片大片的農田。許多漢移民隨著漢流官進入,商人們更是絡繹不絕。

現在的奚契貴族們已經慢慢的都開始漢化了,當著大秦的官,拿著大秦的俸祿,穿著大秦的官袍,甚至開始蓄起大秦的發式,起了漢名,學說漢話。他們開始定居生活,不再是逐水草而居,不再游牧生活了。

雖然草原上依然還有不少牧場,但對于那些貴族們來說,這只是自己的產業而已了。

短短不到十年,羅成對奚契的同化策略實行的很好。

如今士信一聽,對付靺鞨人的策略,不就是當初對奚契策略的改進版嘛。

皇帝感嘆了一聲。

“其實啊,不論是北蠻子還是那南蠻子,不過都只是想要過份安穩的日子,若是這安穩的日子能再多有些油鹽,便更加滋味了。”

以往為何邊疆容易成為戰場,為何四邊蠻夷喜歡入寇

說到底,就是太窮,日子過的太苦,而中原漢家日子過的太好,在他們眼里,那是能羨慕的人流口水的。

一個邊疆蠻夷首領的日子,可能過的還不如一個中原自耕農。

可偏偏中原又經常不跟這些蠻子們互市,有好東西也不分享給他們,賣都不賣。若是平時,蠻子們也就忍了,畢竟打不過中原漢家。

但有時蠻子們也會遇上災荒之類的,蠻子們比漢人承受災荒的能力更低,尤其是北方草原上的部族,一旦遇上瘟疫或是大雪災,年羊一凍死,就要撐不下去了。于是乎,要么搶其它部落的,要么就只能去南邊搶。

大災之年,其它的部落也都是一樣的,于是只能往南搶了。

雖說往南搶,多數情況下,都是開始時能過他癮搶不少好東西,可隨之總會遭遇中原嚴厲的報復,除非是在中原內亂的情況下。

“說到底,只要蠻子們日子過的有保障,他們其實也一樣不是那種亡命之人。”

“有句話說的好,有恒產者方有恒心。光腳的,便不怕穿鞋的,真要是玉,誰愿意與瓦片相撞呢?”

“五哥說話總是道理一串一串的。”士信道。

“這不是五哥的道理,而是咱們中原自古先賢們總結出來的。咱們漢家也歷經劫難,為何還始終屹立不倒呢?皆因我們與蠻夷相比,我們有文字,有思想,我們漢家文明方能薪炎相傳,歷經劫難而不滅!”

羅成想到一件事情,在后世,柬埔寨發現了吳哥窟,一個消失了五百年的強大吳哥王朝才重見天日。

這個強大的吳哥王朝,版圖巔峰時,包括了后世整個柬埔寨、部份泰國、老撾、緬甸和越南,可謂一時無兩,是整個東南亞歷史上最強大的王朝。

但是吳哥王朝的后人,柬埔寨的高棉人發現吳哥王朝后,卻始終不知道也不相信這個強盛的王朝居然是他們祖上建立的,他們一直以為,這個吳哥王朝是由歷史上的吳哥人建立的,他們根本不相信他們高棉人祖上曾經這么闊過。

這就是最大的悲哀啊。

他們的歷史,最終還要從中國的歷史記載里尋找,連根都遺忘了。

“草原之上,多少強盛的部落崛起,甚至一度凌駕于中原漢家頭上,可結果呢,我漢家雖然王朝興替,可也只是換了坐皇座龍椅的人,但依然還是我們漢家人坐天下。可草原呢,匈奴、柔然、突厥,換了一個又一個,都是興也匆匆,亡也匆匆。”

羅士信微微失神。

“五哥說的確實是這個道理,那些靺鞨蠻子以前兇的很,可是自從跟我們交易過后,一個個看到我們就搖尾點頭的溫馴熱情的很。”

“那是因為你給他們帶去了他們想要的商貨,他們用手里原來不值錢的皮毛草藥等玩意兒,換了在他們看來極珍貴的好東西,他們覺得賺了,生活也更便利了,甚至換去的面粉大米鹽茶等,讓他們生活溫飽且有滋味,而你們帶去的醫生、藥物等,更是治療了醫術落后的部落人許多疾病,挽救了他們許多親人的生命,他們當然就歡迎你了。”

“記住一點,靺鞨人來交易時,收他們稅就好,就算你征稅,他們也是能接受的。但是不要去收什么人頭稅之類的,也不要強征他們做役等。”

交易抽稅,終歸只是抽一點錢而已,但人丁稅這種,卻是直接收錢。

“還有一點,禁止秦商向那些部落民放高利貸,嚴厲禁止!”

羅成可是記得,明清之時,當時許多中原商人跑到草原上經商,就喜歡套路牧民,什么先給貨后收錢,甚至讓牧民用小牛小羊來抵貨錢,然后還要牧民們養大,到秋天牛羊養大了才能收走等等。

各種套路層出不窮,牧民們哪搞的過這些奸商,結果就是無數牧民被套路的破產,最后對漢商無盡仇恨。

“商人唯利,賺也知道,但得建立在你情我愿的買賣上,不能搞欺瞞誘騙,公平的買賣才能長久,搞那種套路欺騙的生意是不長久的,你在海東,這方面要抓一抓。對這樣的奸商,千萬別客氣!”
爾國臨格 發表於 2019-9-19 14:28
第1404章 龍兄虎弟

回到城中,老三嗣業,老四存孝以及大哥繼祖二哥承宗,還有叔父羅藝、羅壽也一起到了。

站在城門前,羅成道,“朕看這個博城,可以改名為泰安。”

“泰山安則四海安,國泰民安,圣人賜的好名字。”

羅成拍了拍老三肩膀,“你跟老四先去了章丘老家,如何?”

羅成自稱帝之后,對于章丘老家自然也是十分重視,破格將家鄉設為承天府,為大秦六京之一,原齊郡之地改為承天府,并把原長白山下的章丘南山村建立了一座全新的承天城。

“變的我都認不出來了,完全是大變了樣,變好了,也變富了,青山綠水,市鎮興旺。”嗣業笑著回道,他從伊麗趕來泰山,來了后先去了趟章丘老家。到了那邊,真有種不認識了的感覺,完全就大變了樣。

“變樣了也很正常,想我大秦勛戚之中,多少是出自齊郡,出自章丘啊。這可是龍興之地,也是將軍城。”

當年章丘只算是齊郡十縣之一,很普通,甚至算是齊郡較落后的一個縣。可是短短十來年,因為這里出了一個皇帝,所以現在這里完全大變樣了。長白山下不僅出了個皇帝,還出了一大票的開國功臣們。

皇帝把老家設為承天府,六京之一,興建了承天城。而那些出自齊郡出自章丘的功臣勛戚們,也一樣在家鄉大修府邸別墅,建立莊園。至于說城池道路這些就更不用說了,如今別長白山里過去那藏賊納匪之地,現在都已經遍地是莊園別墅。

老四存孝也感嘆著道,“當初咱們章丘是山區,比較窮,但如今百姓日子好過多了,看不到一個乞丐,找不到一座破屋爛棚了。人人都有田地耕種,家家有屋住。”

羅成笑了笑。

齊郡改為承天府后,章丘縣做為承天府治,也提高為京縣,縣令直接就是五品。立國以來,章丘的幾任縣令,朝廷都是選的能臣干吏,還都是章丘功臣,因此對于章丘的發展是很上心的。

朝廷和皇帝內庫每年都要拔下大筆錢財到承天府和章丘縣,有錢發展自然也快。

嗣業走在羅成身邊,很直接的道,“我也發現了章丘那邊的一些問題,功臣勛戚在那邊置業的太多,大建別墅莊園,買田置地,雖說朝廷也有嚴格的限田令,以保證百姓們能夠有分到足夠的田地,但是功臣勛戚們官高爵顯,擁有的田額也高。”

羅成點了點頭。

“朕也理解那些同鄉們,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嘛。朕當了皇帝,也想著要把家鄉升為承天府,其它兄弟們,當然也想在家鄉建豪宅別墅,修建宗祠,重新祖墳,能理解。不過對于圈地占田之事,這個朝廷會重視的,章丘我朕與這些老兄弟們的家鄉,但不能到頭來,還要讓家鄉百姓背后唾罵。咱們章丘本就山區,山多地少,因此田地更顯珍貴,咱們這些闖出名堂來的人,更不能占用鄉人們那不多的田地。”

存孝便道,“圣人這么一說,我倒是不好再回家建莊園了,原本我還打算在長白山下建一座大莊園,建個園子,置點田莊,這樣有空時也能回家住住,尤其是清明祭祖時可以小住下。”

“你想在家里建個園子這沒什么問題啊,只要你不要占用耕田林地,你找個荒山整平一下,也一樣可以修個莊園嘛,至于說置田,你就象征的弄個一二百畝地建個田莊就好了,反正你在麗江可是有數百里的封地,還可以在其它邊疆上置辦更多的田產。手里有閑錢,你可以辦些作坊,弄些商鋪在章丘和歷城嘛。若是拿些錢財出來,修路鋪橋,建設學堂,救濟孤寡,這才是更有意義的。”

老四如今雖說也是一地藩王,不過性格倒沒多少變化。

嘿嘿笑了笑,“做好事我當然也是愿意的,反正手里確實也不差錢,不過以前不也是怕被言官彈劾說收買人心之類的嘛。”

羅成道,“你只要行的正站的直,就不用擔心別人說,身正不怕影子斜,有人監督是好事,我們也要接受監督嘛,但只要我們沒有做壞事,就不怕監督。”

“圣人你說的是,回頭我就按圣人說的辦。”老四呵呵笑道。

“老四啊,我聽說你在云南對六詔用兵,有些急和狠啊。”

存孝不以為意的道,“圣人你是沒有去過云南,那地方啊,完全就是蠻荒嘛,說是咱們大秦之地,可事實上那些什么烏蠻白蠻有幾個真的奉朝廷詔令呢,我開始啊,也跟他們客客氣氣有商有量,可一轉身,他們就把我的話當放屁。時不時的,還要攔截商路,阻斷驛道。我羅老四可不是那好欺負的,既然講理不行,那就憑拳頭說話吧。別說,多砍點人頭,比什么好話都管用。”

“圣人你也別老聽那些什么文臣御史的狗屁仁義之言,只要圣人相信我,再有個十年八年的,我保證把云南的那些蠻夷,收拾的服服貼貼,全部都轉為朝廷的正郡,讓他們通通改土歸流,全部入籍。”

“你的能力朕是相信的,但是還是當穩妥點,慢慢來,不要操之過急。”羅成還是提醒存孝。

“你應當多學學三哥,三哥在伊麗就很穩。”

嗣業道,“我在封地可是兩耳不聞窗外事的。”

“可有你這位大將軍王在,天山以北可是諸部懾服的。嗣業啊,朕打算把伊麗郡從安西道分出來。”

“分出來?”

“天山以南為安西道,天山以北為北庭道,而蔥嶺西南為吐火羅道。北庭道轄伊麗、碎葉、千泉、怛羅斯、大宛等。”

嗣業心里一動,他在西域也有些時間了,對于西域的情況倒是比較了解的,皇帝一說他心里就有了一張圖。皇帝要在西域新設北庭和吐火羅兩道,這絕不簡單,看來皇帝對于西域現狀還是不滿足,依然想要向西繼續開拓,增強控制的。

羅藝這個時候也上前一步,“圣人,關于林邑,是戰是和?林邑王被俘,可其子已經自立為王,一面向朝廷請降求和,一面卻也向真臘和扶南借兵,在做兩手準備。現在林邑新王,迫切希望能夠停戰,尤其是希望朝廷將獅子城交還林邑。”

羅成呵呵一笑。

“獅子城不是已經設了林邑郡嘛,這可是一個正郡,不可能新設不久又裁撤,更不可能再拱手送還給占人。林邑人要求和可以,但必須把獅子城還有林邑舊都(原象林邑)割讓給朝廷,并簽訂自由貿易和約。”

羅藝心里明白,看來皇帝是不打算跟占人休兵和好,這樣的條件林邑人不可能答應,那就意味著要打到底了。

“范梵志到了嗎?”

“已經到泰安了。”羅藝答道。

“嗯,安排個時間,朕抽空見一下他。”

羅成瞧了瞧山城一體的泰安城,“算了不說這些了,我們羅氏一家子也難得一聚,走,一起喝茶去。”

身穿五爪龍袍的皇帝,身后跟著一群四爪蟒袍的親王,一帝七王,騎馬入城,遠遠的隨駕之人看著宗室七位親王難得聚在一起,都是十分感嘆。

天下名將猛將,宗室里就還藏著起碼四位,日落王羅藝、伊麗王羅嗣業、麗江王羅存孝、渤海王羅士信,雖然這幾年已經不怎么統兵征戰了,但誰都知道,當打之年的這四位大將軍王,只要天下有事,皇帝隨便派出一位,都能獨鎮一方了。

再加上有戰神之名的天子,這羅氏江山還真是鐵打一般了。
爾國臨格 發表於 2019-9-19 14:29
第1405章 吳王黨

時隔數年,李世民終究還是回到了中原。

泰安城里,他也終于見到了許久不見的姐姐三娘,姐弟見面自是一番歡喜。李世民看姐姐變了許多,性格更溫和了,與他談話總是三句不離兒女。三娘隨羅成也有快十年了,如今膝下三男三女,算的上是圓滿幸福,后宮里又高居貴妃之位,這可是僅次于皇后。

“可惜玄霸沒能來泰安,要不我們姐三個又能再見面了。”

李世民道,“我聽說玄霸現在改換文職,在滎陽太守任上做的挺不錯。”

“是不錯。”

李世民記得當初他年少時,他父親可是就任過滎陽太守的,那個時候他身患眼疾,父親到處為他尋醫問藥,他常時間只能呆在府里聽書,后來好不容易在滎陽代海寺找到一位高僧治好了他的眼睛。

他伸手摸了摸自己的那只眼睛,卻只摸到了眼罩,不由的搖頭。

李秀寧其實自兄弟進門,就看到他如今的滄桑模樣,一只眼睛罩著黑色的眼罩,一只手換成了鐵鉤,她心痛的想哭,卻又強忍著,怕讓兄弟更難受。

“玄霸以前身子骨弱,病秧秧的,后來你嫁了圣人,玄霸也跟著圣人身邊,想不到一兩年時間就讓圣人的妙方調理好了身子,后來甚至成了一員雙錘猛將。如今,更是能成為牧守一方安民有術的地方州牧,真是讓人感嘆。”

“你也不錯啊,我在宮里也時常關注著你。從嶺南長流人,到南唐縣丞,再到如今的林邑郡丞,二郎,你這一路也不容易。其實,姐姐想勸說你一句,還是不要太執拗了,有些事情該放下就放下。只要你肯放下,陛下早就沒記著過去的事了。”

李世民苦笑。

“有些事情哪里那么容易忘記呢。”

秀寧告訴他,其它姐妹也還過的不錯,跟著嗣業的兩位妹妹也都生了孩子,“伊麗王已經不再酗酒也不再打她們了,現在兩人都生了孩子,嗣業待她們也很疼愛,日子已經過的不錯了。”

其它幾位姐妹嫁的夫婿,之前也或貶或流,但如今也漸都得到赦免,重新回到中原,有些授了地方官職,有些還直接回了朝中任職。

“可父親和大哥三弟他們卻再也不能活過來了,還有那些年幼的弟弟,他們還沒成年。”

“二郎,冤冤相報何時了呢?當初父親也殺了嗣業的妻兒。”

李世民從懷里掏出一疊飛錢。

“三姐,這是我積攢的一些錢,我把錢存在各大錢莊、銀行里,這些飛錢再加上我這枚印章,你可以隨時去取現。”

李秀寧接過翻看了一下,立即驚到。

“這么多?”

“也就一百萬貫而已。”李世民說的輕描淡寫,“你放心,我手里還有錢。”

“你哪來這么多錢?”

“我這幾年也沒閑著,就算當了南唐縣丞,可也只是掛名而已,其實我一直在南海帶著一只船隊,做香料貿易,挺賺錢的。”李世民并沒有告訴姐姐,自己在南海其實是亦盜亦商。數年縱橫海上,確實積攢了不少錢,但他賺的最大一筆,還是打下獅子城。

他給皇帝上繳了范氏祖廟里的十八金人十八金牌,價值十幾萬斤黃金,另外王宮、官府里的金銀錢帛也都交公了,但是抄沒獅子城中貴族百官和豪強大賈的錢可是一筆巨款,他與張鵬還有商會以及手下的海盜們分完后,自己可是留了不少。

現在李世民的身家,早已經超過千萬了。

這次拿出一百萬貫來給姐姐,也是希望姐姐和外甥們過的更好。

“這么多錢,你不怕招事嗎?”

李世民不以為意,“我相信這些錢皇帝肯定是知道的,他那么多耳目,但他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因為他很清楚,這些年我上繳的更多,僅是打下獅子城,我就給皇帝上繳了十幾萬斤黃金,另外給朝廷上繳了價值超過三千萬貫的錢帛,更不用說還有一座獅子城和一個林邑王。我跟我的那些手下們,私留了一下,他知道也不會過問的。”

“姐,這一百萬,你就留著,雖然你貴為貴妃,可這宮里妃嬪也多,平常日用發下來肯定不多,你現在有三兒三女,得待自己和他們好點,手里有點錢呢,也可以多打賞下宮人,對那些掌事的女官、宦官們也可以交好。”

“吳王快要選封了。”李秀寧告訴弟弟。

皇帝諸子中,自然是皇后嫡出的太子嘉文最貴,但若要說最聰慧的還當屬李氏所出的吳王哲威。

諸皇子年紀漸大,皇太子越發不及吳王聰慧了,如今朝中也開始有些人在議論說吳王更像圣人,這種話其實已經有些大膽了。

“姐,我聽說太子不太聰明的樣子?”李世民道。

“二郎,莫要胡說,太子挺好的,孝順、忠厚也仁慈。”

李世民笑笑,“孝順忠厚仁慈,這些詞從姐你嘴里說出,越發讓我相信外面的傳聞了,看來我們的這個太子確實不太聰明。”

“圣人很喜歡太子,圣人常說,當皇帝不一定要聰慧過人,當皇帝最重要的是品德,要孝順要仁厚要謙卑。如今太子在圣人那,可是十分得寵,圣人走到哪都帶太子到哪,經常親自教導太子學習政務,選用的太子師也都是朝中宰輔名將們。”

太子儲位很牢固。

李世民卻是搖頭。

“當今圣人雖然我與他不對付,可不得不說,確實是雄才大略之主,這樣的帝王才三十歲,就已經做到許多帝王窮極一生都達不到的高度。他現在才三十歲啊,現在太子才十來歲,他自然還是能夠容忍太子的不聰明,可如果再過些年呢,到時圣人還能不能接受太子一般的現實?”

“這偌大的江山,難道最后真的要交給一個如此普通之人?”

“姐,吳王這么慧聰優秀,若假以時日,必能成大器,到時映襯之下,越顯得太子無能了。誰能保證,皇帝不會有其它心思呢?”

“二郎,你這樣的想法很危險。”李秀寧豈聽不出兄弟話中之音。這種事情她想都不會去想,太危險了,一旦開始奪儲之爭,就沒有退路了。

“姐,你是哲威的母親,我是他的親舅舅,我們不幫他誰來幫他?現在,我們可以先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李世民悄聲說道。

也不是說要造反,但拿錢多賞賜下身邊人,再結交點宮里有權的宦官女官們,這也并無大礙。

“這錢你就收下。”

“圣人會知道的。”

“知道又如何,我給點錢我姐姐花用,天經地義!”
爾國臨格 發表於 2019-9-19 14:30
第1406章 長孫賢妃

泰安,行宮。

皇帝抱著皇九子嘉誠,輕撫著他的腦袋,“你也太不小心了,看摔的這狼狽樣子。”

八歲的晉王嘉誠坐在父親的腿上,倒是一點也不難過的樣子,“父皇,兒臣沒事,不過是馬上摔了一跤而已。馬術課上,兒臣也經常摔跤,無大礙的。想當初父皇東征西討南征北戰之時,沖鋒陷陣負傷流血,那不也是哼都沒哼一聲的嘛。兒臣要學父皇,將來也當一個大將軍。”

觀音婢連忙在一邊道,“九郎趕緊下來,這么大孩子了還坐父親腿上,成何體統。”

“無妨,朕就喜歡小九這猴兒樣。”羅成笑呵呵的摟著兒子道。

“陛下就是太龐溺他了,讓他越發沒有個樣子了。”

因為閻德妃經常忤逆皇帝,最終被皇帝一怒之下廢去德妃之號,貶為才人,而閻妃所生皇長子更是被皇帝送到長安灞上交給老鐵槍父子帶到民間去管教。

在廢掉閻氏德妃封號后,崔賢妃便順位進一步,改封德妃。空出來的賢妃之位,皇帝便將原九嬪第一位的長孫昭儀抬了上來。

長孫本來就得皇帝寵,跟著皇帝也有十來年了,更何況長孫還經常幫著皇帝讀奏章等,深得信任,這次她順位進一步,卻也是沒人能夠反對。

長孫這幾年也生了三子二女,這長子嘉誠排行第九,很是聰明靈動,十分得羅成喜歡,這孩子尤愛舞刀弄棒,小小年紀就已經能騎得駿馬開的軟弓了。

長孫氏被冊封為賢妃之后,羅成也正式冊封皇九子嘉誠為晉王。這個封號可是很貴的,大國封號。雖說等皇子十八歲后,就要授封藩國封建,到時王號以封地命名,但起碼現在,晉王這個封號還是表明了皇帝對皇九子的喜愛。

有個賢妃母親,朝中還有個御史中丞的舅父,皇九子嘉誠雖然才八歲,但也是讓朝野都側目的一個皇子了。

坊間猜測,說皇帝寵愛吳王哲威和晉王嘉誠,這是表露著對太子的不滿,說皇帝有意想要換儲。

但實際上,羅成從沒有生過換儲之心。

對皇帝來說,太子并不需要是最聰明最賢良的那一個,只要太子大德不虧,那么才干這塊可以差一些,這并不影響。尤其是在皇帝看來,他還年輕,大秦在他的治理下,能夠走入正軌,進入盛世。

等將來太子接位,他需要的就是做一個守成之君,新皇帝得是一個不那么有野心的皇帝,更加需要的是一個名正言順的皇帝,這樣帝國才不會有內亂。

如果廢掉嫡長,另立他子,不論立誰,這都要開個壞頭,甚至有得位不正之嫌。

當年楊堅廢掉沒大錯的太子楊勇,另立次子楊廣,雖然楊廣不論文才還是武功確實更勝楊勇,但是聰明的楊廣反而帶著大隋走向了滅亡,如果是楊勇繼位,說不定大隋能平順的繼續前行。

皇帝對太子儲君之位從未有過動搖之心,他喜歡吳王和晉王,也只是這兩個孩子確實更討人喜歡而已。

雖然都是自己的骨肉,可兒女漸多的皇帝肯定也會有一些偏愛的,哪個孩子更可愛,哪個更會說話,那皇帝肯定也更喜歡他多些,再加上李貴妃和長孫賢妃得寵,他們的孩子自然也就更得寵。

“觀音婢,御史大夫張儀臣要入翰林院了,朕想讓無忌出任御史大夫之職,你覺得如何?”

長孫無忌現任御史中丞,這是御史臺二號,御史大夫則是長官。

“圣人,無忌還很年輕,自長安府尹調任御史中丞之職也不久,如今提拔過快,終究還是不妥。甚至,臣妾覺得無忌就是任御史中丞也終究還是不太妥當,他人年輕,資歷淺。原先張臺長在時,他幫著協助,如今張臺長入翰林院,圣人不如讓無忌到地方去再外任幾年歷練一番。”

羅成笑笑。

“但凡王朝強盛之時,猛將必起于軍伍,宰相必經歷郡縣。如今我大秦也慢慢的走上了正軌,人事吏治也更講究資歷,無忌是有才干的,朕也很欣賞他,若他不是外戚,此時就算入翰林院也是理所應當的,可就因他是外戚,就算現在做個御史中丞也總有非議。”

想了想,羅成道,“你說的也有道理,讓無忌再去郡縣歷練一番,干點實績出來,就能堵住悠悠眾口了。”

“觀音婢,你在朕身側,卻能夠不為兄弟謀官,這讓朕很意外也很欣喜啊,確實為朕之賢妃。”

“其實臣妾已經逾越許多了,后宮不得干政的,國家軍政大事,臣妾是一句話也不當說的。”

“你不僅是朕的賢妃,也還是朕的助手顧問嘛。”

“既然是要讓無忌歷練一番,就得挑一個能出政績,又得顯本事的地方才行,若是讓他在中原任職,只怕做出成績別人也不服。不若讓他去百濟,任左布政使。”

“再加宣撫使銜。”

布政使只負責一道之民政,而宣撫使不同,這是一個臨時性的派遣使職,相當于臨時巡視督查一地之軍政。

不僅是管民政,還能管軍事,這就意味著百濟道三使司都受他管轄監督。畢竟如今百濟剛征服新設道,與中原諸道形勢完全不一樣。

三使司各分職權,但在如今的百濟就容易出現扯皮等情況。

“百濟新征服之地,陛下肯讓無忌去,這是對無忌的信任,臣妾先替無忌謝過陛下。”

羅成笑笑,并不會告訴觀音婢,這百濟宣撫使并不會好當,畢竟現在百濟有幾百萬人口,可漢人卻只有征服百濟的幾萬軍隊而已。

要想真正穩固百濟,要做的工作可是會很多,要從中原移民過去,可現在中原百姓生活都還不錯,想要移民去海外,哪那么容易。

再者,百濟新征服,反叛肯定會有。尤其是朝廷早有決策,要清洗掉百濟上中層,這必然會導致全面反叛,能不能鎮壓住百濟叛亂,以及能不能順利的從中原招募到移民過去,這都是相當困難的。

更別說,移民過去后,還要面臨著均田授地,編駐府兵等等事情,可以說,去百濟任職,就是開荒。

徐世績軍事上已經征服了百濟,但是接下來要穩定百濟并統治百濟,這遠比軍事上的征服更加困難。

長孫無忌自跟隨他以來,一直都十分順利,仕途一帆風順,年紀輕輕已經進入了宣政殿會議。

他在洛陽和長安任事成績都不錯,可百濟能不能鎮的住并做出成績來,羅成其實也沒多少把握,這一切就要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爾國臨格 發表於 2019-9-19 14:30
第1407章 李世民

李世民特意換上了緋袍金銙帶,騎著一匹大宛汗血寶馬,連那只眼罩他都摘下來了,眼窩里換上了一顆由波斯珠寶商人特意為他打造的寶石假眼,這顆寶石價值萬貫。

他的那只斷手,也摘去了那黑黝黝的鐵鉤,而是換成了一只鎦金鐵爪。

他就是想要告訴泰安城的那些隨駕的文武們,他李世民雖然當初狼狽的被長流嶺南,如今也終于又回來了,而且混的還不錯。

他沒有向命運低頭,也沒有自暴自棄。

就算去了嶺南,可幾年后他依然還是一條好漢。

林邑郡丞、象林縣男,雖然官不夠高爵不更顯,但這些不是皇帝賞賜給他的,而是他自己憑本事賺來的打來的。

他拿一位林邑國王和十幾萬斤黃金加上三千萬貫錢帛,并一座獅子城,向皇帝換來了這個林邑郡丞、象林縣男。

他沒占皇帝的便宜,是皇帝占他的便宜了。

他知道許多當年長流的貴族官員豪強們,比他更早就回來了,但許多人是向皇帝搖尾乞憐才回來的,他李世民不是。

那些看著清高萬分的大儒,其實暗里不知道向皇帝寫了多少封拍馬吹捧求憐的信。就連那些武功赫赫的名鈄,也一樣向皇帝乞求。

唯有他李世民,雖然也曾打落牙齒和血往肚里吞,也曾憋屈的吐血,但他卻從沒接受過皇帝的憐憫和賞賜,他保持著自己的傲氣和骨氣,就算是蠻荒的嶺南又如何,他一樣能憑自己的本事,打出一番功業來。

他揚起自己的黃金左手,那金手是那么的耀眼。

那個搶了自己姐姐當了自己姐夫的男人,其實也曾經吃過憋,只是那個家伙運氣太好太順了,從一個挖河役夫,然后成了捕役再成了鄉勇,再一步一步的直登廟堂,最后讓他坐了天下。

以前李世民對羅成總是不服氣,他認為自己本事絕不比鐵匠出身的羅成差,始終認為羅成不過是運氣比自己好罷了。

不過現在,李世民的想法有些改變了。

看羅成這一路走來,如今這天下之強盛,確實從古未有。他不僅是亂世之梟雄,也是治世之明君,在外漂泊的久了,對羅成也越發的佩服了。

也許自己終究還是低頭了吧。

李世民想道,若非如此,他就應當做一個日不落海賊團的團長,帶著一干兇悍的海賊縱橫海上,哪又會接受什么南唐縣丞、林邑郡丞的封賞呢?他當年不就拒絕羅成的封賞,那時羅成還要他當太守要給他封縣侯呢。

一路這般想著,李世民騎馬來到了行宮前。

年輕銳氣的羽林騎攔住了他,李世民下馬,掏出了自己的銀符,交出了自己的長劍。

“這只手!”

一名羽林郎打量著李世民那只顯眼的金手,黃金做成的手,栩栩如生,但在羽林郎眼里,這只鎦金手也是一件武器。

起碼當成一把鈍器用,還是很有殺傷力的,更別說,那幾根指頭似乎還有小機關可以開合,也是能成爪的。

“怎么,要卸下嗎?”李世民冷笑著問道。

羽林軍統領王鐵漢過來,對著李世民點了下頭。

“這位是李貴妃之弟吳王之舅,現任林邑郡丞象林縣男爵李公,不得為難。”

對于王鐵漢這位熟人的相幫,李世民也只是點了下頭而已。

行宮中。

羅成再見到李世民,倒沒有擺什么架子,更沒有什么奚落之語。

行宮不算特別的大,也不算如何的金碧輝煌,處處體現著皇帝的旨意,要簡單而不失大方。

羅成從御案后走出,來到案前。

“幾年不見,滄桑了也成熟了。”

“常在海上跑,風吹日曬的結果。”李世民道。

見君不拜,這是重罪,但皇帝明顯沒有在乎,反正這殿里也沒有其它人。

“坐吧。”

“站著就好。”

“這么久了,還是這個臭脾氣啊?”羅成笑笑,“你這幾年在南海上挺逍遙啊,這次在獅子城更是了得,朕都為之驚艷啊。”

“其實也沒什么,林邑看似強大,可國土狹窄,其軍事、城防等更不能與中原相比,再說我也是趁虛而入,又有內應,因此打下獅子城真不算什么。”

“也許打下獅子城不算什么,可知道這個時候去打,還知道有內應可聯合,這就是本事。”羅成對李世民倒是不吝惜贊賞。

“世民啊,我知道你以前就不太喜歡我,最初或許是因為我跟三娘的婚事,再后來可能又有國仇家恨什么的。但是這些都過去了,人呢,都得朝前看,如果始終放不下過去,那么這個人也注定難以有太大的成就。”

“有些事情想忘也忘不掉。”

“忘不掉也得忘!”

“世民,你現在既然接受了朝廷的封賞,這就意味著重回到朝廷了。就算是民間的佃戶雇工都懂一個道理,就是端別人的碗受別人的管。你現在是林邑郡丞了,還是象林縣男,爵位不高,官職不顯,但只要你肯努力,朕也不會虧待你的。”

“上次你打下林邑城,上繳朝廷十余萬斤黃金,還有價值三千多萬貫的錢帛,朕很高興,有司奏報說你私留了一千多萬的錢財與手下私分,你自己一人就留了幾百萬。朕知道了也沒在意,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這也不可能。但是下一次,如何分如何賞,這事情還是應當由朕和朝廷來做,最好不要私留私分。”

李世民不吭聲。

“你給你三姐的那一百萬貫,三娘交給我了。”

李世民瞪向羅成,很是不滿。

羅成呵呵一笑,“放心,這錢是你給三娘和你外甥們的,朕也不會貪,所以還是讓她留著了。”

“先前李靖和羅藝等都向朕上過折,說到對林邑國的決策,還有林邑城的處置問題。朕告訴他們,這林邑城是你李世民打下來的,如今你李世民也是林邑郡丞,因此朕得問問你李世民的態度,你說,與林邑國是戰是和,這林邑城是還是留?”

“江山都是打下來的,疆土也都是打下來的,以前林邑是中原所有,后被占人奪去自立,如今我中原有能力再打下來,當然不可能還要送回去。若是朝廷不要林邑,那我李世民自己留。”

“哈哈哈,這話倒說的挺霸氣,不過你都能留,朝廷自然更敢留。這樣吧,等封禪完,你就隨朕回趟洛陽,剛好過年。等年后你再回林邑,你回去做林邑太守,再兼林邑道經略使,負責林邑用兵之事。”

李世民愣住,沒想到他自進來起就那般失禮,可皇帝卻還要如此重用他。

“林邑設道?我任經略使兼林邑太守?”

“沒錯,朕向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林邑道現在暫時只有一郡,這一郡也只暫時只有一城,但朕相信你的能力,朕相信你能把這一城變成十城百城,相信你能夠為中原時隔五百年后,重新收回天南。”

李世民愣愣的站在那里,那一刻,他心中有股向羅成拜倒的沖動。他想不到羅成的胸襟如此之廣,換成自己,也許根本不可能做到這般灑脫大度。

他緊咬著牙床,才終于克制住了自己向那人拜倒的沖動。

“怎么,不愿意?還是覺得沒有能力擔此重任?”

“我可以!”李世民倔強道。

“很好,朕也覺得你可以,但究竟可不可以,最終還是憑事實說話。此刻起,林邑太守黃忠會調走,但他手下的那一千南海艦隊的衛隊,會留下交于你指揮,另外朝廷還會從海上再給你增援一個團兩千精銳南衙府兵,這樣一來,你手底下就能有一萬人了。再加上南海艦隊隨時能夠從海上增援你,以及你自己的那支船隊,朕相信你是可以守住林邑城,并對外擴張的。”

羅成走到一張桌案前,扯掉上面蓋的布,頓時露出了一副沙盤。

“朕建議你先向北用兵,距獅子城北七十里,有一座大港,此港北連林邑舊都,南接獅子城,此港為深水港,在汗江口東岸,北臨峴港灣,背靠五行山,東北有山茶半島做屏障,占據此港,既可護翼獅子城,也可做為南海艦隊的軍港,停泊補給。然后再向北攻打象林,拿下象林,則二城一港連成一線,憑借海上優勢,就能將林邑從中一刀兩斷,截斷南北。”

李世民看著皇帝的沙盤計劃,不得不佩服皇帝雖沒有去過林邑,可這戰略布置確實了得。林邑國本就如一字長蛇,這攔腰一斬,林邑國便首尾不能相顧。

峴港的位置確實重要,往南七十里是獅子城,往北二百里是象林城,一個舊都一個新都,都是沿海港城,也是林邑國最重要的兩座城池,一旦讓大秦拿下了,占人只能退到山里去反抗了。

“朕就給獅子城賜名會安,給舊都賜名順化,峴港賜名海陰,以三城為中心,各置一郡!”

峴港此時不過是一個小漁村,相比起獅子城和舊都來,都是不值一提。但皇帝卻能一眼相中此地的戰略要沖位置,還要在這小漁村設立南海艦隊的軍港,并計劃將來在此設立商港,就非同一般了。

李世民點頭,大秦現在林邑最強的優勢就是海上,若把峴港打造成南海艦隊的軍港,則一左一右護翼會安和順化都是十分快捷。

離開行宮,在羽林騎處拿回了佩劍,李世民還有些發愣,自己剛才與皇帝會面,全程都被他牽著走。

王鐵漢親自為李世民掛好佩帶,恭喜道,“恭喜二郎,高升林邑道經略使兼林邑郡太守,封疆一道,鎮守一方!”
爾國臨格 發表於 2019-9-19 14:31
第1408章 承包到戶

“百濟朕已經交給長孫無忌,林邑則交給了李世民。”

泰安行宮中,皇帝對隨駕的宰輔們道。這兩位都是皇帝的小舅子,能力是勿庸置疑的,不過李世民的忠誠度卻讓宰輔們有些懷疑。

“百濟和林邑雖距京師遙遠,可因為沿海,有海路相通,故此其實比起安西、云南等地,其實交通更加便捷。兼之這兩地的氣候好,土壤肥沃,平原眾多,適合耕種,是優良的產糧區,故此對于大秦來說,這兩地不可放棄。”

傳統的中原地區,耕地面積其實也就八億畝左右,故此能養活的人口數量其實是有限度的,大秦現在的人口數量已經有些爆炸了。必須得向外開拓產糧地,近年來朝廷也確實開拓了不少優秀的產糧地,比如河套地區,比如關外遼寧,再比如琉球,還有嶺南三廣,再加上新上馬的荊湖改造。

可大秦依然有許多地方是耕地不足之地,比如說朔方道,比如巴漢比如黔中,比如廣西比如安西北庭,再比如青海、西山等,這些地方自給都未必足夠,所以只能發展其它的經濟,糧食這塊就得更多的依靠朝廷的其它產糧區。

一塊優秀的平原糧產區,對于大秦來說是極關重要的。

“安西河西適合種棉,隴右朔方適合種豆種油菜,河套定襄適合畜牧。而江南呢?既要種糧也還要種茶種桑織絲,故此新的產糧地很重用。”

皇帝的話,大家都很贊同。

魏征道,“我大秦當年創業,就主要是依靠是關外平原,若無關外的屯田糧草,就無法供軍也無法養兵,而又有奚契之地的牛羊戰馬之助,我大秦鐵軍方能揮師入關,屢點屢勝。朝鮮半島和林邑半島,氣候適宜耕種,平原糧田也多,確實很重要。”在這方面,是長城以北的塞北和西邊的西域以及青海西山等地所完全無法比擬的。

漠南還有些地方勉強能夠耕種,但是漠北是完全無法屯田耕種產糧的,只能發展畜牧養殖業,河套地區算是個不錯的塞上江南,但南面的朔方道諸郡,卻又是土地貧瘠之地。還有隴右、青海、西山,都是地方偏僻又土地貧瘠之處。

塞北的戰馬、牛羊、皮毛,隴右安西的棉花等產業,雖然對于朝廷來說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部份,但糧食涉及到國家安全,無疑這是最需要保障的。

“李世民值得相信嗎?我覺得他有些桀驁不馴啊。”魏征直言不諱。

“這小子確實有些拗,不過本事不錯,如今林邑需要開拓,正需要這等能沖能打之人。”

秘書監王珪提出一個問題。

“朝廷年年開拓邊疆,武功赫赫,歷年來也不斷往外遷民實邊。如今林邑和安東新設兩道,再加上北庭和吐火羅這西域兩道也肯定要移民,這只怕沒那么多人可移了。”

“想辦法,各地都要想辦法。原則上,還是對于地狹人多之地,遷移人口出去。朕近來常思這均田之法,覺得一丁授田百畝這一條,其實從魏到如今,基本上都沒有真正的實現過。故此呢,朕打算改革均田法,改人丁均田百畝為按戶授田。”

“授戶授田?”

“可每戶口有多有少?”

幾名宰輔一起提出疑惑。

“按朝廷先前制定的戶籍政策,大功以下皆令析戶分家,故此一般來說一戶最多三代同堂,甚至兒子成年后也會分家,一家往往也就是五六口人,少者三四口人多者八九口。”

羅成跟大家分析道,按這種戶籍法,其實以往那種大家族一起生活的情況已經較少了,朝廷要求分家分戶,為的是更好管理控制戶籍人口。

故此如今的家庭戶口口,差不多跟后世一樣,都是小家庭模式。

一個這樣的小家庭,往往都是一夫一妻,帶幾個兒女,有的若是幼子則會帶著年邁父母一起生活。

“一戶均田最多百畝,最低則是每口不少于十畝地。”

以家庭為單位授田,八九口的最多能分一百畝,如果三四口人也能分一百畝。

“當然,具體情況下,又要按各村的田畝數來定。如果村中人多地少,最終便按實際數量按戶均分,如果村中田多,足授情況下,有多余之田,則留為官田,給人佃種收租。”

在這個新的均田制下,每戶保留二十畝的永業田,就是這二十畝地是可以傳給子孫的,也可以買賣給本村之人,而其余的田地為口分田,這個田不是私有。

“三十年重新均一次田地,四年可以微調一次。”

比如有人去世,有人出生,四年后可以根據最新的戶籍情況適當調整一下。

“朕打算讓各地再普查一下,比如一村達不到人均十畝地的村子,那么就要將一部份窮困者遷出,遷往百濟林邑等地去,到了邊地,可以足授他們一戶百畝,甚至可以給新移民每人十畝的永業田。”

一個村子如果有三千畝地,卻有一百戶人家,七百口人,那么這個村子實際上是無法做到每戶分田一百畝的,更做不到一丁百畝。

故此按皇帝的新均田令,按戶均田,可實際上一百戶人家也總共才有三千畝地可分,一戶最多就能分三十畝地。

這個田畝數便是嚴重不足,故此,對這樣地少人多的村子,就得動員百姓移民。

如果遷走七十戶,只剩下三十戶,那么剩下的三十戶每戶都可以分到一百畝地,就能達到授田的上限,不管一戶有八九口人還是三四口人,無疑以后日子會更好過。

遷移出去的百姓肯定不容易,故此朝廷要對他們給予一定補償,比如遷走的首選窮困之家,這樣遷走損失小些,再者優先遷兄弟多的家族,這樣遷走一兩個,村里也還有個兄弟留著守祖墳。

朝廷還要負責遷移的路上費用,甚至給他們準備好到新居住地的田宅地等,要為他們提供種子農具耕牛等出租,讓他們渡過最開始的難關。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mk2258

LV:9 元老

追蹤
  • 1120

    主題

  • 100531

    回文

  • 46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