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翻攝 pixabay)
2018 年,臉書真的不好過,幾乎與隱私和個資抗戰到底。《紐約時報》調查,發現臉書近年提供企業的資料遠超乎想像,有些公司甚至能窺探用戶的私人訊息,且無需經過用戶同意。《紐約時報》指控,臉書幾乎是史上搜集最多個資的科技公司。
臉書執行長 Mark Zuckerberg 在四月於美國國會作證時,澄清臉書不會販售任何個人數據,並承諾會妥善保管資料。紐時調查發現,這句話是真的,臉書沒有靠數據販售獲得利益,也不曾做出如此舉動。然而,與臉書自行承認的資料外洩相比,提供給合作夥伴的數據更令人毛骨悚然。
臉書開放數據分享,讓第三方服務取用資料,並在進駐平台提供多元化的功能,例如以往最常見的心理測驗、小遊戲,藉此吸引使用者、增加用戶黏著度。根據紐時調閱內部文件,臉書至少分享數據給超過 150 間公司,包含科技業、汽車業、媒體組織,甚至包含紐時自己。
許多數據分享是沒有問題的,僅作為好友連結,某些卻超出合理的級別。例如,臉書尚未關閉資料共享時,微軟搜尋引擎 Bing 得以偷看用戶朋友名稱,Netflix、Spotify 甚至能窺探用戶訊息。不過幾間公司都聲明,沒有發現自己擁有這樣的權限,並且已經停用相關服務。
即便用戶開始關閉分享數據與相關功能,仍舊有公司能獲取這些資料。可怕的是,即便你查看後台的授權清單,有些公司在上頭根本找不到。臉書與合作夥伴簽署的協議中,明文禁止合作夥伴將資料用於其他用途,但第三方夥伴不必經過用戶同意,就可以自行取用資料,因為臉書認為,這些外部企業都是社群媒體的延伸。
長期以來,臉書對於資料流通缺乏高度警覺。除了數據保護不謹慎外,許多被美國本土列為黑名單的企業,都曾是臉書的合作夥伴,例如中國華為以及俄羅斯 Yandex。
針對紐時的指控,臉書也於新聞發佈室發出聲明。為何開放資料分享?臉書澄清主要有兩個目的,首先讓使用者能以臉書帳號登入其他平台,再來則是解鎖其他 App 的臉書功能,例如當你在觀看 Netflix 或是收聽 Spotify,能即時與朋友分享,甚至展開對話。臉書強調,這些合作夥伴的功能,都沒有違反任何規定,且都沒有獲得用戶授權。
談到 Spotify 是否能閱讀私訊?臉書則大方承認,的確有這個可能,因為 Spotify 與臉書之間的連結,是讓用戶在不離開的 App 的情況下,發送、接收訊息,因此 API 提供 Spotify 這樣的權利。臉書表示,現在許多服務都已經關閉,就算某些公司留有取用資料的通道,他們也會進行審查與監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