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衝刺氫燃料電池的華麗冒險

yobe 發表於 2019-1-19 17:36:53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8 2006

2009 年,受金融海嘯衝擊,有數百年石材工藝歷史的廣東雲浮縣決定轉型;當時,雲浮除了消費用品外,現代工業項目寥寥無幾。地方官員決定剷平一整座山頭,建立一個面積 13.4 百平方公里的工業園區,集中扶植燃料電池科技。政府大力採取補貼政策,相關供應鏈企業紛紛前來設廠,生產數千輛氫燃料電池的客車與小卡車。受開發成功的鼓舞,當地正計畫再剷平鄰近的兩座山頭,成立汽車製造廠和化工廠。

廣東國鴻氫能董事長馬東生說:「我們搬來時,這裡還是荒山,第一印象是這裡怎麼是這類生產的地方,但在中國這是特殊產業。」雲浮園區是中國工業政策的縮影──設計之初透過政府的高額補貼,開發與掌控新興產業;這些關鍵性的產業是「2025 年中國製造」轉向高階製造的樞紐。


國家補貼扶植產業  打造全球電動車霸主地位

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指出,過去 10 年,中國約耗費 588 億美元(約台幣 1.8 兆元)補貼汽車產業,打造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與電池霸主地位,超越日本與南韓。中國的太陽能市場也因補貼而擠入全球最大生產者行列,擊敗歐美對手。


現在北京當局也希望燃料電池重演戲碼──透過燃料電池和電動車減碳,降低中國對進口石油的過度依賴。燃料電池汽車要與小型電動車競爭可能不易,因為後者成本不斷下降,且在卡車與大巴等大型車上可扮演要角,也能在船隻與火車上有所發揮。


全球最大電池廠商之一的巴拉德動力系統公司執行長麥克尤恩(Randy MacEwen)說:「中國在太陽能、風力與電動車領域打開了補貼的水龍頭,資金、企業進入這些新市場,結果中國在這三方面一馬當先;我們預期在燃料電池汽車產業也會一樣。」


然而,中國衝刺燃料電池事業,也可能是一場豪賭。在一般電動車電池日益價廉,更易充電與蓄電之際,燃料電池汽車還缺乏競爭力。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就曾對燃料電池和氫能嗤之以鼻,形容它「蠢到無以復加」。


中國補貼機器的力量在深圳一覽無遺。深圳是中國部分科技龍頭的基地,這裡的計程車幾乎都是獲股神巴菲特青睞的比亞迪生產的國產車,公共汽車也全是電動車。


車廠限購國產電池  寧德時代躍登電池龍頭廠

2019 年全球近半數電動車和油電混合車會在中國售出,由於中國政府規定國產車廠商不得向國外廠商購買電池,中國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公司(CATL)已取代樂金化學和國際(Panasonic),躍登全球電池生產商之首。寧德時代也與德國車商 BMW 和戴姆勒簽約,提供後者電池,也計劃在德國設廠。


一如 5 年前的中國電動車產業,中國的燃料電池產業原本也落在日、韓、歐、美之後。豐田 2014 年底推出第一款燃料電池車 Mirai,售價約 6 萬 5,000 英鎊(約台幣 259 萬元),而南韓現代車廠 2019 年也將以類似價格推出 Nexo 燃料電池車。

▲ 豐田 2014 年底推出首款燃料電池車 Mirai,中國已經開始急起直追。


為急起直追,中國廠商 2018 年開始取得並整合外國科技,5 月比亞迪宣布與美國混合動力公司合作,生產氫能燃料電池客車在檀香山機場使用;11 月,中國最大的柴油機製造商濰柴動力出資 1 億 8,400 萬美元購買巴拉 20% 股權;本月濰柴也付給電池商 Ceres 動力 4,800 萬英鎊,同樣買下 20% 股權。


「中國市場規模之大,Ceres 無法忽視。」Ceres 執行長寇德威(Phil Caldwell)表示,「這些科技我們在歐洲談論很多,中國政府卻實際推動。他們能夠創造市場、創造需求,而且把這些科技的成本價格曲線往下推。」Ceres 計畫對濰柴科技移轉,聯合在山東投資設施。


巴拉德與濰柴的聯合投資目標是在 21 年前,每年至少生產 2,000 枚燃料電池供商業用電動車輛使用──這也是燃料電池問世迄今最大的手筆。巴拉德預期,2020 年時,消費者購買與操作燃料電池巴士的全部費用與一般電動車相同。


催生燃料電池汽車 2018  年斥資近台幣 4,000 億元

英美資源集團鉑金市場開發部門負責人歐顏(Benny Oeyen)參觀雲浮飛馳巴士廠時,站在一輛氫燃料電池客車旁,看著水從車子的排氣管流出,他說:「這是人類解決能源科技挑戰的答案,這項科技如今不再是簡報中的空中樓閣。」


中央連同地方補助,中國 2018 年在氫燃料電池汽車共斥資 850 億人民幣(約台幣 3,800 億元),有「中國電動車之父」稱號的中國科技部前部長萬鋼 2018 年表示,「下一個時代屬於燃料電池科技」時,中國將對電動車的支持推到新高。


業界指出,中國的電動車補助 2020 年前會逐步退場,但燃料電池補助至少會持續到 2025 年。補貼使中國提前 2 年達標──年生產 5,000 輛燃料電池電動車;業者說,中國可以在 2030 年達到 200 萬輛燃料電池汽車的生產目標,屆時可占全球電動車總數的 5%。


在目前的計畫下,燃料電池汽車廠商受到獲利保證,每輛車中央政府補助金達 3 萬美元,前提是至少要跑 2 萬公里、具備起碼的供電標準。車廠也有地方政府補助,數目因地而異。英美資源集團亞太營銷部門負責人孫國江說:「在現有補助之下,燃料電池電動巴士車製造廠從第一天開始就賺錢。」英美資源看好燃料電池起飛會帶動鉑金的需求。


補貼也吸引眾多中國企業插足燃料電池汽車,包括上海汽車集團和旗下客車製造車廠宇通;上汽集團燃料電池研究部門表示,當公司達到一萬輛燃料電池汽車目標時,價格會大幅下降;國營企業已經開始興建加氫站,中國能建集團即在江蘇如皋建立了全國最大的加氫設施。氫價在中國也高度補貼,售價比柴油便宜。


發展燃料電池對中國來說有幾項好處,其一是減低對進口能源及原物料的依賴。鋰電池需要鈷、鋰與鎳等金屬,而大多數燃料電池只需要鉑金,而鉑金供應無虞,當觸媒用每千瓦也只需 0.5~0.6 公克。伯恩斯坦(Bernstein)顧問公司分析師蓋特(Paul Gait)說:「南非布許維(Bushveld)北緣所產鉑金,足供整個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電力所需。」


中國的氫能或許也可自給自足。氫多半從甲烷等石化燃料中產生,也可用電分解水生產;電解雖非能源有效利用之道,但電若免費,何樂不為?北京過去 10 年對再生能源的投資浪費了很多電力,原因是間歇性的風力與太陽能無法妥善地整合到電網。

江蘇南通安思卓科技集團總經理倪海寧說,中國可以不花太大的代價,將部分浪費的能源用來製造氫能。


去除補貼考驗生存  政府負責出錢卻未創造需求

因為無法整合到電力網,估計中國每年浪費的再生能源產能約在 150 兆瓦左右,國際氫能燃料電池協會副祕書長王菊說,它可發動 1,800 萬輛燃料電池客車,「中國不必擔心氫能供應問題」。


儘管如此樂觀,若考慮到投入電動車的資金,燃料電池汽車面對的競爭勢必強烈。根據伯恩斯坦公司估計,21 世紀中期全球電動車市場預料增長 10 倍,達到 5,000 億美元規模,而 2023 年時售價將與汽油引擎汽車相同;這是沒有政府補助的情況。


IDTechEx 顧問公司董事哈羅普(Peter Harrop)說:「這對燃料電池車來說益發困難;這不是迎頭趕上的問題,而是要追上一直跑在你前面的東西。中國為防萬一,對每匹賽馬都押注。」


批評者也提出警告:中國急衝燃料電池汽車,可能重蹈電動車的覆轍──政府出錢造成巨量生產,但卻未在需求上著力。目前,中國國內電動車車商已超過 100 家。


沒有補貼能否生存?廣東國鴻氫能董事長馬東生遲疑地說:「依賴補貼去除不易。」他也承認如果整個實驗失敗,「最好的燃料電池汽車只是廢鐵」。但他堅持一旦公司的年產量突破 10 萬輛,燃料電池大客車就能與電動車競爭。他說:「我們的策略從第一天開始就是走出政府補貼、繼續生存;我們的目標:抑低價格、全面商業化生產。」

已有(8)人回文

切換到指定樓層
ken844 發表於 2019-1-19 19:27
充電再快也要花時間,不太可能一個一個像排隊加油一樣
期待氫燃料車快點上市普及
086_.gif
klk369klk369 發表於 2019-1-19 20:15
充電電池本身就是一大污染源
到最後一堆報廢的電池和生產電池時所產生的污染很快就會讓人受不了
HsuHuifang 發表於 2019-1-19 20:47
政府未創造需求的話,
補助也不明顯,當然不太可能做起來,
加上充電技術不佳,還有待考量。
小小藍天 發表於 2019-1-19 23:23
很佩服這些研發人與投資人的勇氣
對於未知的事物
還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就努力嘗試
gn01227173 發表於 2019-1-20 00:56
這真的需要政府的挹注阿
不然一般企業哪有辦法全力研究電動車
不過也要看民眾買不買單了
fbb 發表於 2019-1-20 09:20
氫燃料電池是比較環保,但儲存的安全性是一大考驗
江瑋倫 發表於 2019-1-20 11:15
中國的人力、物力跟財力都是不容忽視的,只要政府有心扶植,一定能夠成為世界強權企業的!
tonysutonysu 發表於 2019-1-20 18:29
反正就是『政府補貼』與『政策壟斷式扶持』
這樣子做的下場會變成只能在自己國家賣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yobe

LV:-2 禁止發言

追蹤
  • 28741

    主題

  • 48008

    回文

  • 14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