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古代水泥~!
長孫皇后終是走了,不過是帶著一絲迷之微笑走的,她輕輕地走了,卻給閻少寧留下了一個隨時都有可能爆炸的炸彈。
“爹~,您怎麼就答應了呢~?孩兒今年也才不過十八歲,著什麼急?”
見長孫走遠了,閻少寧這才壯著膽子,委屈巴巴地說道。
“混賬~!皇后娘娘洪恩,你小子難道還想拒絕不成~?況且皇后說的也正是老夫所想的!你看小軒比你還小了三歲,現在都已經成家立業了,你小子呢~?”
閻立德聞言瞪著大眼睛惱火道。
閻少寧縮了縮脖子,擦了擦臉上的吐沫星子,一臉苦逼地看了一眼李澤軒,那眼神兒分明是說:特娘的,都怪你!
有時候有一個過於優秀的朋友,也是一種苦惱啊~!
李澤軒無奈地翻了個白眼,那意思就是說:兄弟啊,我就是這麼優秀,沒辦法啊!
閻少寧差點吐血,要不是場合不對,他此刻真想找李澤軒拚命。
“咳咳~!閻叔,那炎黃書院的建設,就拜託您了!”
跟閻少寧進行了一番眼神兒交流後,李澤軒感覺整個人都有點不好了,因為他覺得這樣的交流有點gay gay的,於是看向閻立德,正色道。
“嗯~!沒問題~!剛剛陛下都親自交代了,工部這邊會全力配合你~!所幸最近上面沒給工部派發什麼緊急建造任務,所以據老夫初步估計,工部應該可以給你調撥二百二十名精於園林建造的工匠。
其中有好幾個隨老夫參與過翠微、玉華兩宮建設,對於樓宇房舍的建造很有經驗。至於普通民夫,肯定得你自己招,朝廷那邊是不可能免費給你徵調民夫的~!”
閻立德抬頭想了想,捋鬚道。
“二百二十名~?應該夠了~!至於民夫,小子肯定是自己出錢僱傭,這個閻叔不必過慮,小子想問的是,這種高樓,以工部工匠的建造技術,能否造的出來~?”
李澤軒點了點頭,問道。
他心裡明白,現在整個朝廷,除了李二以及跟他走得比較近的幾個武將支持炎黃書院外,其餘大臣都是或觀望、或在心裡反對,畢竟這涉及到了學派之爭,在這種情況下,閻立德肯給他調撥這麼多工匠已經很給力了,至於普通民夫,他從來沒奢望過朝廷利用徭役幫他免費徵調,他既然打定主意要建炎黃書院,就從來沒想過要省錢。
現在問題的關鍵就是,以大唐目前的建造工藝,它設計的這種十層高的大樓,能否建造出來。
閻立德又仔細看了一眼沙盤,然後指著那棟炎黃書院未來的教學樓——光華樓,自信笑道:
“小軒你是擔心這座樓宇太高,怕工匠建造不出吧~?呵呵~!其實你完全不必擔憂,這棟樓也就十層,總高度估計不過十二丈,建造起來完全不成問題。
晉昌坊的大雁塔小軒你見過吧?那塔可是足足有二十層,相比於大雁塔,你這高樓雖然佔地面積更廣,但只要在樓層之間的支撐柱上多下一番工夫,蓋到十層完全沒有問題~!”
大雁塔位於長安城南晉昌坊,又稱“慈恩寺浮屠”,經過數次修繕,高達六十四點七米(約合十九丈),相當於現在的二十層樓高,在千年前的唐代著實可謂“摩天”。
不過尷尬的是,李澤軒很少去城南逛,更沒有去過大雁塔,這逼無愧於他的死宅之名。
“額,咳咳,那就好,那就好~!”
李澤軒略微尷尬的同時,也是大鬆一口氣,不過他還是有些好奇,這麼高的樓層肯定不會僅僅是用木料建造的,因為木料承受不起那麼大的重量,但若是用磚石的話,問題就來了,唐代可是沒有水泥的,那該怎麼砌牆呢~?
“閻叔打算用何種材料來造這些大樓~?”
這麼“二”的問題,讓閻立德很是無語,他道:“當然是磚石,如此高的建築,可不能只用木料~!”
被人當成傻逼,李澤軒老臉上也不太好看,他直接問出主題,道:“那這磚石之間,該用何種東西粘連~?”
閻立德的面色頓時更加古怪,他頓了半晌才說道:“當然是用糯米灰漿了~!小軒你...你不會連這個都不知道吧~?那你還為何要設計這麼高的大樓~?”
“額,還真不知道~!小子想著先設計出來看看能不能造,不能造的話,小子再想別的辦法,咳咳,閻叔,這糯米灰漿砌的牆牢不牢靠啊~?”
閻立德無語,虧他先前還在讚歎李澤軒精通建築設計呢,現在看來,這貨有些方面完全是個小白,他搖了搖頭,道:
“當然牢靠~!長安城的城牆就是用糯米灰漿砌的,你說牢不牢靠~?”
事實上,古代的建造工藝,遠遠沒有李澤軒想像中的那麼low,這時候雖然沒有水泥,但是有很多替代品。
西方最初採用黏土作膠凝材料,古埃及人採用尼羅河的泥漿砌築未經鍛燒的土磚。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到2000年間,古埃及人開始採用鍛燒石膏作建築膠凝材料。
公元前146年,羅馬帝國吞併希臘,同時繼承了希臘人生產和使用石灰的傳統。羅馬人使用石灰的方法是先將石灰力口水消解,與砂子混和成砂漿,然後用此砂漿砌築建築物。採用石灰砂漿的古羅馬建築,其中有些非常堅固,甚至保留到現在。
後來古羅馬人對石灰使用工藝進行過改進,在石灰中不僅摻砂子,還摻磨細的火山灰,在沒有火山灰的地區,則摻入與火山灰具有同樣效果的磨細碎磚。有人將“石灰—火山灰—砂子”三組分砂漿稱之為“羅馬砂漿”。
在歐洲建築史上,“羅馬砂漿”的應用延續了很長時間,它的性能,基本上已經接近了現代的水泥。不過,在公元第九、十和十一世紀,該砂漿技術幾乎失傳。
在中國古代,雖然沒有羅馬砂漿,沒有水泥,但勤勞聰慧的古代勞動人民還是發明了其他替代品,應用最為廣泛,流傳時間最長的,當屬糯米灰漿了。
據記載,至少不晚於南北朝時期(公元386~589年),糯米灰漿就已成為比較成熟的技術。
將糯米熬漿摻入陳化的石灰膏中可以增加灰漿的黏結強度、表面硬度、韌性和防滲性,明顯提高磚石砌築物的牢固程度和耐久性。
時至今日,許多使用糯米灰漿的古代建築,例如南京、西安、荊州、開封等地的古城牆,以及錢塘江明清魚鱗石塘等,雖經百千年的風雨沖刷,仍然非常堅固。
事實證明,糯米灰漿是性能傑出的建築膠凝材料,用糯米灰漿建造的古建築,其工程質量絲毫不弱於現代的一些鋼筋混凝土建築。
所以,古人的智慧,不容小瞧,古人的工藝技術,也並非是一無是處,仍然有許許多多的閃光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