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社》報導,雖然中國電動車銷量很高,但仍不足以維持這麼多廠商。
近 2 年在中國註冊的電動車翻了 3 倍多,製造商已有近 486 家。許多非傳統汽車業在中國政府的大力補助下,很明顯的非常踴躍於投入此項產業,甚至目前電動車銷量已達破紀錄的 160 萬輛。但如今,在補貼逐漸出場下,這些廠商將可能面臨非常嚴峻的競爭,預計能活到最後的不會太多。
Roland Berger 諮詢戰略合夥人也是汽車業專家方寅亮指出,中國電動車市場即將掀起海嘯,這將會是業者生死存亡的一刻。近幾年來無數新創業者投入電動車市場,並且至少從中國投資人手上募集了上百億美金,並承諾每年將生產近 390 萬輛電動車,而這還不包括外來廠商。雖然中國市場的確很大,但也並沒有大到這種程度。
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又只能削價競爭,將會是非常大的考驗。尤其目前受到中美貿易戰影響,中國經濟趨緩,包括傳統汽車在內的銷量都開始萎縮,嚴重影響消費者信心。不過中國乘用車協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目前中國汽車的普及率還算低,新能源車其實還是有成長空間,儘管競爭激烈,但所謂市場原本就是留給有力的競爭者。
目前從供需來看,未來中國電動車業者將從數百家銳減到數十家,業界將會迎來大洗牌。技術不夠的廠商將會優先被淘汰,尤其還要面對特斯拉等外來廠商的競爭,對於核心技術的掌握程度將會是生存的關鍵。而目前來看,這些新創公司當務之急就是盡快進行新一輪融資,否則根本也沒機會活到最後,而融資環境只會越加困難。
若沒有更有力的資金支援,這些中小車企可能從一開始就註定是敗局。不過這些企業也並非真的一籌莫展,許多業者在補貼時期就拼命的累積了特殊信用額度,這是基於中國政府的能源政策。有了這些額度才能符合中國對於汽車生產的規定,且目前電動車銷量占整體車市仍只有 4%,這些額度會是許多外商所需要的,以此將可能做為募集資金的籌碼。
不過無論如何,市場態勢註定多數的公司都將消失,不少投資人會血本無歸,且新創企業將很難再進入這個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