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山神印璽
這裡不對!
楊啟峰聞聲後,雙眸四處的打量,仔細的觀看了一下四周的佈置。
蒼翠的群山重重疊疊,宛如海上起伏的波濤,洶湧澎湃,雄偉壯麗.遠山如籠罩著一層輕紗,影影綽綽,在飄渺的雲煙中忽遠忽近,若即若離.就像是幾筆淡墨,抹在藍色的天邊.
要是有不對之處,在楊啟峰的眼中,只能夠說山川太美了。
“我知道了,這裡曾經乃是一座山神廟,”乾藍妖神的話語,隨即的在楊啟峰的耳旁響起。
“山神廟?這裡一點痕跡也沒有?”楊啟峰看了一下,這裡一點人跡都沒有,根本沒有雕琢的痕跡在,綠綠蔥蔥,岩石陡峭,怎麼看都不像是曾經有山神廟的樣子。
“被人打落神位,上萬年的福海桑田,痕跡都已經被流逝的時間所斬去,要不是這裡使用望氣神通,依稀的能夠看見殘餘的香火之氣,我也認不出,”乾藍妖神歎息說道,這一位山神的遭遇,倒是多少的讓乾藍妖神有一些共鳴。
“山神乃天庭冊封之神,竟然有人敢把他打落神位殺死。不怕天庭討伐?”楊啟峰和乾藍妖神接觸時間長了,見識自然不凡。
可不會認為他們像是西遊記那樣,誰都可以虐一下,呼之即來揮之即去,一點地位都沒有。
在退後一步來說,猴子能夠如此做,也是猴子有著金仙實力,乃是上仙。
不論是山神還是土地,都屬於天庭正神,誰敢殺,一般的妖怪,最多也就是欺負一下,當作僕從,但牢牢的不敢越過那根線,挑釁天庭的底線。
“山神廟雖然已經不存在,可這一位山神沒有死,這香火之氣就是明證,”乾藍妖神糾正了楊啟峰的話說道。
這裡還有著淡薄的香火之氣,表示著山神還有香火供奉,他沒有隕落,不然上萬年,香火之氣早就消散了。
那一位觸動了天庭的那根弦,可卻是輕輕彈了一下,沒有越過,這樣的事情可大可小,天庭可管,可不管。
管就討伐,不管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畢竟那山神沒有死。
那一位也是明白人,真會鑽空子,楊啟峰內心中有著明悟,很圓滑的手段,給自己留下了迴旋的餘地,這是自己要學習的地方。
“真有意思,這山神廟地址下方,竟然有著一層封印?你猜封印中是什麼?”乾藍妖神神識肆虐的探出,附近的地勢全部都被搜索一番,迅的現了下方的封印。
“難道是那被打落神位的山神?”楊啟峰想了一下,對乾藍妖神的詢問,只有那一位才好解釋。
“就是那一位倒楣的山神,咦,山神印璽也在,這到很有意思,”乾藍妖神詫異的說了一句。
陰謀!這又是一場陰謀,不知道誰埋伏下的伏筆,楊啟峰大腦開始飛的運轉起來,一般來講,山神之位代表的不是山神本人,而是那一枚山神印璽,持有山神印璽者為山神,這是鐵律。
所有的山神印璽都是天地生成,只要煉化就能夠獲得山神,遠古年間可以自由煉化沒有人去管,可自從上古天庭建立後,沒有天庭冊封,擅自煉化山神印璽者,都會上了天庭的黑名單被討伐。
可在當今年代,天庭不復上古威勢,對於這神位的管轄,倒是鬆懈了很多。
只要山神不是被你殺死,那麼當你獲得了山神印璽後,就可以從容的煉化,天庭也就順其自然的給你下詔書冊封。
這樣的事情,最近一萬多年當中,生了多次。
楊啟峰本來認為,這一位山神被打落神位,是有人看上了他的山神之位,但山神印璽也在這裡,就證明著這個猜想乃是錯誤的,有人要利用這山神印璽,圖謀著什麼?
對方的圖謀,不光是純粹的山神之位了。
根據著腦海中的資訊,在腦海中已經勾畫出了大致的情況。
明顯最後的目標人選,楊啟峰已經知道是誰了?
大澤妖帥和大澤土地。
背後陰謀之主,圖謀的一定是這兩位,這一座山乃是大澤山,能夠以山名而取名,其野心根本絲毫的不掩蓋。
大澤妖帥的名頭最響,這一位乃是雷劫境界的狼妖,剛剛出世化形之時,為禍太多,甚至造成了一場狼禍,無邊殺戮,成就了赫赫威名,如今到淒慘了,雷劫九重渡過了八重,最後一重雷劫,一直的壓制而不敢渡,想要更進一步成為妖王,就要走他路,比如說這神道。
大澤山乃是三品神山,大澤山神貴為三品,全盛之時,正好對應仙人實力。
而那一位大澤土地,更加不用說了,土地要比山神低上一品,同為大澤,但他只是四品土地,想要進步只有謀奪大澤山神神位。
兩個人選,出現在楊啟峰的腦海中,這是對大澤山神之位,最具備圖謀的人。
不過有一個疑點,沒有能夠解釋清楚,大澤山神乃是仙人實力,能夠被打落神位,對方又有什麼好圖謀的,以絕對的實力,直接的碾壓過來,一切問題都不是問題。
複雜,如今這一座山脈局勢真的很複雜。
不,這一位可能圖謀的不是大澤妖帥,和大澤土地,畢竟這都過去了上萬年,還沒有動,他圖謀的物件,可能是未來某一日,在這大澤山中的人,要利用大澤山神之位,引一場霍亂,或者是推動某個計畫。
把一切考慮的明明白白,楊啟峰展翅直接的離開了,本來要是只有那山神,楊啟峰還有著把對方救出的想法,在這陌生的地界,有著一位內**,對楊啟峰幫助不小,可加上那山神印璽,這明顯的是有人佈置的局,貿然的動了,這就是結仇,本來應該設計給他人的局,楊啟峰不會傻的自己攪合進去,給人擋災。
對,你沒有看錯,就是擋災,能夠把仙人實力的山神打落神位,那麼對方最少也是一名仙道中人。
審時度勢,量力而為,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