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位生活逐步進入人們的生活,衍生的數位身分相關資料,成為數位廣告商追逐的事務,而且不慎洩漏出去,如遭到不肖份子利用,可能被騷擾甚至數位帳號被盜用。不過 Norton 的 NCSIR (2018 Norton LifeLock Cyber Safety Insights Report) 網路安全調查報告報告指出,人們漸漸意識到這些數位身分資料需要保護,但並未用實際行動落實隱私資料保護。
NCSIR 報告指出,在台灣有 93% 的人意識到需保護自身隱私資訊,高於全球的 76%。但是如何具體做的方法,仍然不清礎。矛盾的是,僅管有 92% 的台灣消費者對隱私有疑慮,他們還是願意出售或提供自己的資料數據。包含網路歷史紀錄(10% 免費提供,42% 願意出售)或位置訊息(8% 免費提供,39% 願意出售),有些人甚至願意提供自己的身分資訊如駕照或者護照(4% 免費提供,30% 願意出售)。
▲ 儘管最私密的證件資訊不會輕易分享,但是不少比例的人會慷慨分享位置資訊和瀏覽紀錄。
如果是網路服務部分,像是針對社群網站信任度的數據,有 94% 的消費者不相信社群媒體會保障消費者的個人隱私。事實上,超過三分之一(35%)的消費者在過去一年裡,曾因為隱私的疑慮而刪除社群媒體帳號。
▲ 從各國的調查結果指出,許多人察覺使用社群網站的風險,甚至願意刪除帳號。
賽門鐵克大中華區消費者事業資深銷售工程師王世煜表示:「網路安全講求的是信任。多數消費者已經意識到在網路上的一切行為,包含網站歷史紀錄、社群網站的分享或是 App 的下載使用都會被網站蒐集紀錄,且相信這些資料會受到良好的保護。但這些消費者卻通常不清楚究竟是什麼公司在利用這些資料以及企業為何要取得他們的資料。」
▲ 全球來說,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義大利和墨西哥是最願意分享自己資料的國家。但台灣有 48% 的人只要給錢,就願意交出自己的隱私資料。
王世煜說,建議為網路帳號建立二階段認證,增加不肖人士盜取帳號的困難度。網路服務也要儘可能詳閱使用條款,相關的隱私和安全設定也儘可能設嚴格點。另外不要輕易的打開不明來源的郵件附近,以及使用公有 Wi-Fi 時,用 VPN 避免被假冒的路由器騙了,用中間人手法發動攻擊。
▲ 許多人有意識保護自身資料,卻往往不知道如何進行。
儘管像是常用 VPN 避免不明連線的建議,實務上絕大部分人不知道 VPN 的全稱,還有如何設定 VPN,顯示資安和隱私保護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人們在數位平台越來越揭露自身隱私資料,還有數位生活下新增的數位身分,需要好好想想如何管理,並且衡量是否要為一點小利,而輕易出賣自身的資料。用戶因而能輕易的被廣告商再針對,變成數位行銷的明確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