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新一代 Mac Pro(圖/記者黃敬淳攝)
藉由 Swift UI、iPad App 可快速推送至 Mac 平台上架,以及「Sign in with Apple」功能,蘋果今年的 WWDC 廣受開發者好評,許多過往沒有的功能,也在今年的 iOS 13 悉數補上,比如讓 iOS 支援 USB 外接碟和滑鼠,或是解除 App 行動上網下 200MB 的下載限制。但相比軟體圈的一片好評,蘋果的新款 Mac Pro 和 Apple Pro Display XDR,就收到了較不一樣的反饋。
而主因,除了揮別前代的「洞洞」外型,新款 Mac Pro 5,999 美元起、高達 18.8 萬台幣的高價,以及 Apple Pro Display XDR 4,999 美元、同樣是超過台幣 15 萬的高階螢幕,可能是不少人有異議的原因。上述的價錢還不包含支架:如果要將 Pro Display XDR 這塊螢幕加裝在蘋果精心設計的支架上(主要功能是能將 Pro Display XDR 旋轉為垂直向),用戶還得再另外花上 999 美元,超過台幣 3 萬。
而事實上在美國市場,999 美元也正好是 64GB 版 iPhone XS 的定價,足見這款產品的昂貴。這也讓一些網友不免錯愕。有網友更嘲諷,稱「這支架是裝在心臟的吧」。
Mac Pro 對專業用戶來說是工具 不過作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蘋果推出一套加總要價台幣 30 萬元起的電腦,仍有合理處可循。除了新 Mac Pro 的設計路線「重回老 Mac」,外觀類似 2003 年上市、仍採用 IBM PowerPC 處理器的「Power Mac G5」,推出這樣昂貴的產品,也暗示了未來部份蘋果新品的方向,將是重回高價的專業市場。而事實上,這種「專業工作者精品工具」的形象,也是早年的 iMac 給人的印象。
換言之,雖然 Mac Pro 和 Pro Display XDR 對一般消費者來說是天價,但在專業用戶的眼裡,這樣的定價和規格不僅正常,在一些規格或設計細節上相比競品,還顯得頗有 CP 值。蘋果在發表 Apple Pro Display XDR 螢幕時,就選擇拿 Sony 導演用監視器螢幕來對比:在都擁有強大的色準、HDR 效果、色域和對比度的情況下,Sony 的螢幕卻要價超過台幣百萬(43,000 美元)。這麼一看,Pro Display XDR 也顯得不那麼貴了。 左為 Pro Display XDR(圖/記者黃敬淳攝)
由此而言,蘋果似乎選擇了一條有些特別的道路:打造對一般用戶來說定價超高,但對專業用戶來說(如已宣佈會和 Mac Pro 合作的皮克斯),價格仍屬中價位甚至偏低的產品。再藉由綑綁 Final Cut Pro、Logic 這類 Mac 生態系才能用的工具,以及蘋果產品擅長的設計細節,Mac Pro 仍可向專業用戶和一般用戶,傳達精品形象。
若又再考慮對這類習慣用 Mac 的專業用戶來說,電腦是賺錢用的資本及工具,而非一般 3C 消費者眼中的「高階玩具」,10 多萬的投資也就不足為奇了。
至於一些用戶所抨擊、Mac Pro 的定價相比前代又再度攀升,則可能是因已有定價 15 萬元的 iMac Pro 存在,才再往更高階的專業用戶發展,從而帶來更高的定價。
AirPods Mac 版? 關於這樣的策略,蘋果其實也在 AirPods 上有過嘗試,都是選擇打造毛利和單價夠高、但在市場上仍有一定 CP 值的產品。以 AirPods 來說,儘管在消費性耳機市場上,5、6 千元的定價不算便宜,但單就純無線藍牙耳機來說,AirPods 和前述的 Mac Pro 類似,都是定價界於「尚可」和「偏低」間的產品。
有趣的是,今年的 WWDC 上,蘋果亦間接傳達了類似的作法,在 iOS 13 上為 iPhone 帶來了更豐富的修圖工具,同時讓這套工具同步支援影片編輯。回憶去年 iPhone XS 推出時,蘋果打出了延伸動態範圍錄影 4K 30 fps,以及立體聲錄音兩項新規格,或許蘋果也悄悄為高階 iPhone 賦予了一項定位:明星、網紅、vlog 拍攝或 YouTuber 這類「技術需求含量較低的專業攝影工作者」的精品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