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AMD的行銷宣傳,Intel同樣以AMD Ryzen 3000系列處理器作為比較,藉由SYSmark、遊戲內建效能評測軟體,同時在比較硬體平台中盡可能地讓記憶體、儲存裝置,以及獨立顯示卡等項目維持相同,數據顯示Intel處理器效能更佔上風。
除了在台介紹代號Comet Lake的新款第10代Core i系列處理器特性,並且具體說明與同屬第10代Core i系列、代號Ice Lake的處理器定位差異,Intel平台效能與分析事業部行銷總監Hiral Gheewala在後續說明中,更進一步說明Intel在處理器產品應用優勢,而Intel方面也針對現行產品策略作更具體分享。
在今年的Computex 2019期間,Intel在介紹代號Ice Lake的新款第10代Core i系列處理器之餘,同時也強調希望在處理器效能評比採用更貼近真實體驗的數據,讓實際量測結果能反應真正效能表現。
而在此次介紹代號Comet Lake的處理器產品時,Intel同樣以AMD Ryzen 3000系列處理器作為比較,標榜在透過一般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會使用的軟體進行量測,旗下處理器產品幾乎都能在帳面數據佔上風,同時也認為AMD僅以對自己產品更為有利,但對於一般消費者而言,這些測試數據其實不具實際意義。
因此在Intel的想法中,真正可以反應量測數據真實意義的作法,便是藉由貼近,或是直接採用消費者平常也會使用軟體進行測試,並且透過真實操作形式進行測試,如此才能表現不同硬體平台效能上的表現差異。
以目前Intel的作法,會藉由SYSmark、遊戲內建效能評測軟體,同時在比較硬體平台中盡可能地讓記憶體、儲存裝置,以及獨立顯示卡等項目維持相同,藉此讓測試量測數據可以更真實地反應處理器效能差異。
針對目前處理器設計,Intel強調會以架構為重,配合製程技術等設計,讓處理器產品發揮更大效能,與AMD目前採用更小製程、更多核心設計的想法不同。
Hiral Gheewala以AMD採Zen 2架構、8核心設計的Ryzen 7-3000系列處理器為例,說明此款處理器是以2組4核心CPU DIE共用一組I/O埠控制器,因此在多核運算情況下會因為溝通模式造成延遲,而Intel在同為8核心設計的Core i7處理器,則是能以單一DIE設計讓溝通更直覺運作,藉此呈現更快反應速度。
同時,Hiral Gheewala也說明作為比較的Intel處理器僅為14nm製程設計,但明顯在多工運作模式可以勝過AMD以7nm製程打造產品,意味相比製程設計,更重要的還是架構能否配合製程技術發揮更大效能。
甚至在採用Ice Lake處理器的設計中,更能藉由DL Boost技術對應人工智慧應用,或是藉由全新Gen 11 Iris Plus對應更高顯示效能,甚至在遊玩1080P解析度的遊戲仍可維持60fps穩定表現,而AMD處理器則僅能維持15-30fps。
相比Comet Lake處理器強調多核、更低耗電,並且鎖定主流市場應用產品,Ice Lake處理器則更強調更高階的技術應用,例如能藉由DL Boost技術加快影像識別、聲音辨識,讓內容創作、遊戲應用有更好效能表現,甚至在整合式內顯也比過往有更好效能,使得輕薄筆電也能流暢遊玩1080P、60fps遊戲作品。
不過,對於Ice Lake處理器或Comet Lake處理器同屬Intel第10代處理器家族,但明顯鎖定不同市場用戶族群,即便Intel認為兩款處理器在定位上不同,同時也能藉由型號標示或產品上方標示貼紙等方式辨認,一般消費者實際上還是不太容易判斷筆電中採用處理器規格,甚至可能會在廠商行銷包裝之下,購買與原本預期不同規格的處理器應用產品。
以Intel目前看法則認為,採用Ice Lake處理器的應用產品,多半會定調在高階產品定位,加上製程技術較小,因此相對銷售價格普遍會較高,而Comet Lake處理器擇定調用於主流消費等級產品,因此實際價位會相對親民,同時也僅有Ice Lake處理器會額外提供整合Iris Plus的識別貼紙,在判斷上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
但如同Intel目前在處理器產品加入更多選擇,導致OEM廠商自行衍生不同規格組合的產品銷售模式,未來在Project Athena設計項目中,是否也可能會面臨過往Ultrabook設計項目變得氾濫情況。就Intel方面看法,則強調目前Project Athena設計項目必須通過Intel實驗室測試、驗證,如此才能在產品標示符合Project Athena認證,因此預期不會有此類問題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