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 3D 列印技術,NASA 想在太空直接生產太陽能電池板

yobe 發表於 2019-9-4 19:30:44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8 1724

人類想往太空發射衛星或載人太空船,都要先在地面建造好,然後再靠運載火箭突破大氣層進入地球軌道,而運載火箭的推力也決定了發射物的規模。


那麼,我們能否將建造的任務直接搬到太空?


這種想法並不瘋狂,一家名為「太空製造」(Made In Space)的公司已在這領域研究多年。2014 年,太空製造就為國際太空站研發了第一台可在太空使用的 3D 列印設備,專門生產高強度、高精準度分子的小型航空零件。


最近,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 NASA 又投資太空製造 7,370 萬美元,兩者計劃在 2022 年發射名為 Archinaut One 的小型衛星,繼續驗證外太空生產製造的可能性。


與傳統衛星不同的是,這顆衛星將攜帶一部分材料,然後在太空利用 3D 列印技術自行生產兩條近 10 公尺的太陽能電池板。一旦電池板完全展開,可提供比普通太陽能電板多 5 倍的電力。


實現太空領域製造,出發點自然是為了節省成本。就算近幾年已有 SpaceX 和 Blue Origin 這類尋求低成本製造和火箭回收的私人公司出現,大大降低成本,但火箭發射費用依舊可觀,而太空製造想將這筆費用完全刪去。


此外,由於組裝工作在太空進行,意味衛星不需考慮火箭發射時的抗壓能力,設計時就能使用更輕便的結構,有效降低體積和重量。


不過材料仍然是個問題,僅靠地球供應顯然不足以支撐大規模製造。未來太空製造考慮收集近地軌道的廢棄衛星,它們大多是已報廢的設備,還有部分火箭零件,由於無法脫離地球軌道,所以很多都繞著地球飄流。


另外,小行星的土壤同樣可轉化為 3D 列印所需的聚合物材料,進一步削減製造成本。


太空製造 CEO Andrew Rush 之前也表示,他相信太空製造技術將為人類重登月球,乃至未來的火星登陸帶來顯著幫助。比如說人類可勘探小行星資源,建立資源前哨站,方便執行更深入的太空探索任務。


此外,這個領域還將重構一些傳統產品,比如光纖,因為微重力環境可有效剔除不必要的雜質,生產出反應時間和數據吞吐量都更好的新型光纖產品。


「屬於太空的商業經濟時代馬上就會到來,因為我們正在製造一些無法在地球生產的東西」,Rush 說。

已有(8)人回文

切換到指定樓層
QQP1233123 發表於 2019-9-4 20:52
這個感覺比登陸火星靠譜多了(^ム^)

但是土壤轉化什麼的好高科技的感覺啊_(_^_)_(¯―¯٥)
awdr0000 發表於 2019-9-4 21:00
我是覺得不要再丟一堆太空垃圾上去了,地球破壞不夠外太空也要
sam423 發表於 2019-9-4 21:48
雖然目前距離實現還有一段路需要摸索,不過隨著技術持續進步,保持這個想法探索各種可能性,以後有機會在太空直接生產
hate170 發表於 2019-9-5 05:44
現在3D列印技術真的是未來的趨勢
用在各方面都很好
fbb 發表於 2019-9-5 06:42
大家都很看好3D列印,只是有這麼簡單嗎
Huaifang 發表於 2019-9-5 09:03
3D列印也說了很久

可是一直無法大眾化

真的可行嗎
yi-jing 發表於 2019-9-5 10:52
3D列印技術越來越進步了
相信未來普及可以期待一下
ckblue 發表於 2019-9-5 18:14
很不錯的想法,真的成功能獲得更多電力而且能進一步實行更多不同的科技~~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yobe

LV:-2 禁止發言

追蹤
  • 28741

    主題

  • 48008

    回文

  • 14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