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鈞商戰專欄】
來到桃園八德區,今年這裡有一段馬路是「氧化碴瀝青鋪面試辦道路」,就位於六線道的豐德路上。氧化碴是電弧爐煉鋼過程中產生的爐碴,過去被當作事業廢棄物,今天已成為再生粒料,讓馬路更硬、更耐磨與耐壓。可別以為這是一大創舉,事實上,台灣不少馬路過去早已用此來鋪設。比如,有些馬路用久了會有鐵鏽般的泛黃色,就是混入爐碴所致。不用懷疑,這都是過去業者遊走於法令灰色地帶下的產物。由於政府長期漠視事業廢棄物的去化和再利用,導致民間使用再生粒料必須偷偷來,最終也導致品質良莠不齊。
混入30%細顆粒爐碴的瀝青馬路,其實是「循環經濟」的最佳體現。隨著技術再進化,今天有效處理過後的爐碴,早已不會讓馬路生鏽。有效納入政府規範,反可讓優質業者的技術可以得到獎勵。
今年以來,伴隨小英政府積極推動「循環經濟」政策,「再生粒料運用於公共工程跨部會推動小組」終於推出一整套有效規範與管理制度,可全面協助垃圾焚化爐的飛灰、底渣;一貫作業煉鋼廠的高爐爐石、轉爐石;電弧爐煉鋼廠的氧化碴,都可納入公共工程而得以再利用。
對各地方政府來說,過去頭痛的垃圾底渣轉成再生粒料後,可確實掌握焚化再生粒料使用量及最終使用流向,不但可省下龐大掩埋費用,還因創造了市場價值,讓政府將來可像賣廢紙一樣有錢可收
對民間業者來說,從違法到合法,等於是以政策獎勵其技術再精進,可以研發更多再生粒料的有效利用方式,從而將人人畏之的廢棄物,升級為循環經濟產業,甚至技術有輸出海外的能力。
這是小英政府的一大創新政績,值得大書特書,予以肯定。但如果與鄰近國家相比,新加坡10多年以前就已大量在公共工程中使用再生粒料,2006年甚至推出第1版綠色建築總藍圖,善用綠建築理念來推動再生粒料產業。
2014年,李顯龍總理還高舉「新加坡循環經濟發展藍圖」,希望以國家總動員的方式力推循環經濟。反觀台灣,遲至小英總統上任才將「循環經濟」納入5+2產業中,但還只是產業升級政策,而非國家升級動員令。
看看別人,想想自己,台灣最有技術本錢來推動循環經濟,但政策的高度與速度,卻似乎瞠乎鄰國之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