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鈞商戰專欄】
創新,這個詞彙一開始是由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得所提出來。這位經濟學家特別重視「創新」對「景氣循環」的正負面影響:景氣谷底時,企業家除了退出市場,就是要靠創新求生;成功的創新會帶來新的市場需求,從而提高景氣榮景;但是當創新產業有利可圖時,又會吸引競爭者投入,造成過度競爭、利潤遞減;當有人開始退出市場時,景氣又開始下滑了......。目前,全球經濟似乎來到這一波智能(AI)與物聯網(IoT)創新的新瓶頸:經濟成長動能趨緩,但又似乎不是景氣急速下滑的硬著陸。
值此景氣上不去、下不來的膠著狀態,要期待企業界大膽投資擴張,似乎風險頗高;但要降低生產、毫無作為,好像也等於坐待商機淪喪。
或許,企業主可以採取「微創新」策略:一方面積極引入成熟、普及的創新技術,以提高生產管理效能,二方面善用創新服務平台,以提高對外服務顧客的品質。
之所以稱為「微創新」,是因為這不是要求企業當創新的領頭羊,而只是善用已經成熟、逐漸普及化的智能工具,比如AI、AIoT、大數據、雲端......,適度導入內、外部營運管理,而非大幅改變既有商業模式。
換言之,既有商業模式沒有太大的創新變革,所承擔的市場不確定風險自然也就不高。但創新營運所帶來的效益,卻是可以期待與被管理的,且能帶來提高生產效益、降低成本或鞏固市場的好處,故堪稱為度過景氣微寒的一劑大補帖。
***************
【中美貿易戰時CEO應如何佈局】
※時 間: 108年1月18 日(14:00-17:00)
※費 用: 每人1,000元
※地 點: 台北市長安西路45之1號(2樓之3)
https://strategymap3026.wixsite.com/2019-01-18?fbclid=IwAR3nka3zBPq5wW5s10PqKTo1ImlUsQ5LD53_YwHqEYlY6l1P3tGXz_-y2cs
**********
因為每間企業的商業模式不同,生產製造商可以側重提高生產效率來改變經營體質。對貿易商或終端商品服務商來說,則可善加利用數位創新平台來提升顧客滿意度。
如果廠商能夠雙管齊下,當然是最加分。但不管使用何種策略,企業都會適度增加創新投資,這將有助於在內需市場萎縮時,透過企業投資來擴張景氣榮景。
如果政府部門能在新年度也加碼補助民間的「微創新」投資,甚至帶頭進行內部管理與對外溝通的「微創新」,相信更能帶動相關產業創新與民間活力。
「微創新」不但能有效帶動公、私部門投資,還能變革公、私營機構的經營體質,相信遠比撒鈔票、退稅分紅給民眾去做盲目消費,來得更有經濟擴張的乘數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