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麗娟-複合媒材創作展【童話搖籃】

saaasa 發表於 2019-10-12 18:20:12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0 14733
展覽資訊
曾麗娟-複合媒材創作展【童話搖籃】
展期:2019/11/02–12/15
茶會:2019/11/02 下午14:00
時間:週二至週日11點至18點
地點:金車文藝中心 南京館 (臺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2段1號3樓)
主辦單位:金車文藝中心 南京館
服務電話:(02)2562-8629
官方網站:http://kingcarart.org.tw

童話搖籃

  出生於桃園大溪,物質匱乏卻造就經歷豐厚的年代。

小學時期,看著同學擁有精裝版的漢聲中國童話、能夠換衣服的芭比娃娃,這總讓曾麗娟羨慕不已。於是,她請媽媽教她縫紉,開始嘗試自己手縫許多娃娃的配件與玩具,樸拙卻滿足了內心小小的渴望,那只親手縫製的娃娃至今仍保存得相當完好。沒有精裝故事書,但有一位很會說故事的阿伯,夜晚,街坊鄰居的孩子們都會帶著板凳圍坐騎樓聽故事,一句句文字、一段段情節,故事的魅力與影響從此進駐她的心中。

竹林中尋覓的筍龜、田埂間捏塑的泥土、媽媽教導下縫製的玩具,以及生活中用雙手創造平凡事物的記憶,堆疊累積成了曾麗娟身上的一部分。

  未經藝術訓練的鄉下孩子,收到學校老師關於美術班的資訊,靠著天分與傻勁進入高中美術班就讀。從來不知道有炭筆、透明水彩這些材料,也不曾使用畫架畫水彩,帶著文具店購買的飛龍顏料就去上課,水彩畫面總是灰濁,這使她感到自卑。

    幾次的水彩課,授課的賴老師請她與其他優秀的同學一起示範,沒有意外的,色彩混濁,還外加令人不知所措的滴流痕跡。帶著挫折感參與課間討論,這才恍然,原來賴老師看見的是一個個頭小小的女孩卻擁有駕馭色彩的勇氣與野心,即便畫面的彩度低,對色感的敏銳與創作的能量並沒有受限於材料及技巧的貧乏。老師當時的一段話,成了曾麗娟往後藝術創作上重要的精神支持。

  進入大學,接觸更多的創作形式與媒材,不斷遇到如何突破環境與資源短缺的問題,叛逆性格如她,阻力越大,帶來突破的動力也越強,資源少反而開創無盡的創作潛能。隨著每一種創作形態的嘗試,她越來越能感受到高中時賴老師所說的「色感」天賦。

關於創作、工作與生活
  婚後,結束小學的教職,曾麗娟開了一間藝術工作室。人算不如天算,高敏感的女兒一出生,襁褓階段的焦頭爛額使她不得不結束教學工作,成了全職媽媽,專心照顧家庭與孩子。

    生活,被孩子、家務、責任瓜分了之後,自己,還剩下多少?日復一日的忙亂,曾麗娟意識到自己需要一個屬於自己的時空,安靜地聆聽內在的聲音,做點什麼事來重回平衡。

    一路上匱乏的考驗,並沒有終止曾麗娟對藝術的熱情,老天爺應該安排了些什麼吧!她想著:此刻我能創作!我得動手!

    全職媽媽的時間不斷被切割成零碎,空間被玩具雜物佔據後所剩無幾,想延續過去的繪畫創作或裝置作品著實困難。

    曾麗娟的孩子不喜歡塑膠材質的玩具,童年的手縫記憶帶領著她重拾針線,開始用不織布為孩子縫玩具。往後幾年,兩個孩子跟在身邊,玩著布料與線材,伴著媽媽的祝福成長。

自我的小空間
    看著成堆製作玩具剩下的邊角布料,曾麗娟想到了一種能與當時條件達成平衡的創作方式——縫紉!

    趁著孩子午睡的片刻,就算半小時也好,抓緊時間捧出針線籃,沙發的一小角成為她此刻稱霸的領土!有時餐桌上一擺,創作便可開始,常常需要停下工作,安撫身邊玩耍的孩子,換個尿布、泡個奶,隨時回來,針線工作就能繼續。晚餐時,材料一收,擺上四菜一湯,工作桌馬上從餵養心靈變回飽足口腹的餐桌。

    一種無關乎家庭孩子,純然屬於自己的圖像悄悄展開。
    受到創作空間的限制,最初,她利用碎布拼縫的都是小型的平面作品。內在的澎湃,讓作品很不甘心受限於平面,似乎也具象了曾麗娟的心境,慢慢發展出奪框而出的立體作品。隨著作品形態的改變,對於空間的需求更高,家裡其中一間房間重新被規劃成她的工作室,一個僅僅三坪,但只有媽媽能進入的秘密基地。

    這幾年,陪伴自學的女兒到處遊學上課,創作的時間與空間再一次受到挑戰。曾麗娟重新思考作品的微轉型,融入更多小部件的組合形式。一個小籃子就能成為一個行動工作室,裝進小布塊、線材、棉花與工具,旅行中的空檔或是等待孩子上課的時間,她隨時能拿出來工作,等回到工作室再進行後續組裝。

作品會說話
    沒有設計圖,感受當下拿到的布塊,每一塊的形狀、大小都不同,曾麗娟所做的就是好好的將它們安置在適合的位置。不是事先計算好的材料,也就無法預期作品最後會長出什麼樣貌。這樣的創作形式讓她意識到,計畫,能讓人有效的直達目的,但也容易缺少過程中所創造出來的改變與可能性;計畫中有明確的參數,過程的變因都將造成失落與挫敗感。正如計畫之外的結束工作成為了全職媽媽,是她從未想過生命旅途中會出現的一個變因!

     如果,我們學會使用與享受這些無法預期的變因,結果會是如何?這樣的想法被滿滿地貫注進了曾麗娟的創作中,於是乎,作品就這樣沒有計畫、沒有邊境的長出了有機的生命力。

    許多當下的靈感被縫成一個個獨立的單元組件,它們會在某一次陪孩子說的故事中告訴曾麗娟:「我們來說這個故事的感動吧!」一針一線手縫的規律工作,是對生活每一吋煩亂最好的梳理,故事也是與自己的童年與內在的小孩達成一種新的和解。藝術對她來說是一種活的行動,著重在一連串不斷感受與改變的過程。

  有許多雋永的故事曾被流傳,那是在文字之外最能鑽進人心的感染力,不受國籍文化限制的啟發。例如:攪拌乳海,此作品靈感於印度神話中《攪拌乳海》。善惡兩方為了求長生不老的靈藥,拉扯著綁住須彌山的大蛇,彷彿沒有誰該直接獲勝。傳統的教育是如何教導我們關於善惡的觀念?故事繼續,乳海因此激起美麗的浪花,朵朵浪花誕生了生命女神,萬物就此被創造,宇宙正因同時存在勢均力敵的善惡兩種力量,生命才為之精彩可期。

    縫紉,韻律著母親外務與心魂的平衡。故事,串連著跨越時空的情感和意念。童話搖籃,透過曾麗娟的作品聽布料用色彩、造形說不完亙古的故事。
本帖最後由 saaasa 於 2019-10-23 14:58 編輯

暫無任何回文,期待你打破沉寂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saaasa

LV:3 士兵

追蹤
  • 36

    主題

  • 36

    回文

  • 3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