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春秋》中有一則小故事,非常有意思。說孔子有一次走累了在路邊休息,馬沒有拴好,跑出去吃了別人的莊稼,結果被生氣的農民給扣下了。隨行的弟子中,子貢是以能言善辯著稱的,所以孔子就讓子貢去跟人家解釋,把馬要回來。結果子貢去了半天,農民根本不聽他說什麼,無功而返。這時候,一個剛開始跟著孔子學習、在大家看來還比較粗俗的人站出來說:“要不,這事兒讓我去試試?”大家想反正也沒辦法,那就試試吧。於是這人去找到那個農民說:“這事兒確實是我們不對,但我們真不是故意的。您看您不是在東海邊種地,我也不是在西海邊種地,我的馬不小心吃了您的莊稼,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對不對?”農民聽了就很滿意,說:“早這麼說就沒事了!說話就得這樣幹脆利落,千萬別像剛才那個人一樣,說半天誰知道他說啥!”然後農民就痛快地把馬還了。
子貢能言善辯,但是遇到田頭地間的農夫,引經據典無異於拳頭打在棉花上,無處著力。反倒是“粗俗者”簡單直白的話對了農夫胃口,效果更明顯。
生活中,我們每天都要與人交流,類似故事中發生小矛盾或者意見不統一的情況不少,達成協調意見的關鍵也往往不在於講多少深刻的道理,而在於彼此是否能站在對方立場,用對方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語言,把自己的想法說明白。能夠換位思考,相互包容,相互理解,才是高效的相處之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