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宸鏵 繪畫創作展【光景的顏色】
展覽日期:2019-12-21(六)~2020/3/1(日)
開幕時間:2019/12/21下午14:00
展出地點:金車文藝中心 南京館
(台北市南京東路二段1號3樓)
開放時間:週二至周日11:00-18:00
官網連結:http://www.kingcarart.org.tw/?opt=exhibit&hall=1
-----------------------------------------------
展覽活動????????????【美好時光 水彩似顏繪】????????????#抽獎 #似顏繪
活動說明:藝術家以水彩顏料幫民眾繪製似顏繪作品。
參加方法:即日起至2/15日止
於https://reurl.cc/pDALvd影片按讚加分享,即可參與活動。
活動獎品:2/16將抽出3位幸運得主,獲得客製似顏繪作品(含框)送到你
????【金車專訪】
大家對於「光景」的第一印象會聯想到什麼呢?
創作者楊宸鏵好奇的提問:「會是窗外的風景,室內的採光、夜晚的燈光、水中的倒影,或是其它等等的可能…」。其實光景一詞有許多的解釋,可以是光輝明亮的感受,或風光景色,甚至唐朝李白的〈相逢行〉「願因三青鳥,更報長相思。光景不待人,須臾髮成絲。」所提到的光景則是比喻時光、歲月。然而對於創作者楊宸鏵來說,他的光景關注的並非場域的本身「我所關注的是這個場景(照片)有多少色彩改變及調整的可能性,我想試圖將這些光景賦予更多想像般的色彩,讓寫實的生活場景中帶著不真實的色彩氛圍。」他娓娓道出心中對光景的想法。
創作者楊宸鏵,生於台北,現居桃園,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畢業,2019獲選「第37屆桃源美展」油畫類第三名、2018年獲選「第11屆金車油畫獎」第三名、2017年「年全國美術展」油畫類入選、2013「全國美術展」油畫類銀牌獎、2012「全國美術展」油畫類銅牌獎…… 等。曾在帕帕拉夏藝文中心、郭木生藝文中心展出創作個展。
色彩的微妙差異
善長使用油畫顏料媒材來創作的楊宸鏵,他對色彩的感受敏銳,在油畫技法的表現上經常使用薄塗法的上色方式,一層乾透後再薄塗另一層油畫顏料,由於每層色層稀薄,色彩會隱約透露底層,形成微妙細膩的色調。創作過程他經常會反覆微調畫面中「光」的顏色,像是光的鮮豔度、光的明亮度或是光暈的強度,將其調合呈現出來,雖然消耗的時間較長,但唯有如此才能達到他腦海裡最理想的色彩狀態。
還記得2018年,在第11屆金車油畫獎頒獎典禮暨得獎作品展中,欣賞第三名的作品《九份2017》時,創作者楊宸鏵就以獨特的取景方式,展現出截然不同的九份印象,目光游移至遠方海岸線,顏色透明舒服,還能看到淡淡的基隆嶼,彷彿此時此刻就身處九份,欣賞這般令人心曠神怡的絕美風景。
他之前時常被觀眾詢問:「你的作品是水彩畫嗎?」。的確,由於楊宸鏵的作品風格輕薄透明,刻意保留筆觸與刷痕,營造出一種朦朧的暈染的效果,乍看之下卻實有水彩畫的錯覺,他也因此開始研究兩種媒材間顏色的差異性。這次個展,有部分也將展出以水彩繪製的作品,讓觀者能夠細細欣賞兩者間的微妙不同。
大腦裡的調色盤
「一開始我認為油彩幾乎能將所有顏色調合出來,但我發現,還是不一樣,水彩的顏色有一種油畫調合不出來的感覺,所以,也開始喜歡上水彩的顏色,也思考自己如何將水彩的感覺帶進油畫創作裡面。」他指向作品並分享:「像《太平山舊木軌》這張前景的大樹是以平塗法來描繪,鐵道則是以寫實技法繪製,遠方背景則是刻意呈現水彩的氛圍。希望能夠在一件作品中把油畫、水彩兩種優點結合在一起。」他說自己以前他也曾嘗試一半使用印象派畫法,另一半使用寫實畫法的作品,也很高興那件作品後來受到郭木生文教基金會典藏。可以發現,楊宸鏵在自己的平面繪畫世界中做了新的嘗試,試圖探討不同質感的呈現方式,也增加自己在其他風格表現之可能性。
每個創作者都會有遇到瓶頸的時候,楊宸鏵坦言,印象最深刻的挫折是發生在2012至2014年,他連續獲得全國美展獎項後產生,「那時候得獎作品是畫家裡的房間,顏色盡量調合精準,描繪也比較細膩,可能是構圖和題材都算新鮮所以才獲獎。但連續得獎之後,我發現自己竟然找不到其他的創作題材,心裡相當著急外,也害怕,如果將作品寫實的部分抽離了,那我的作品還剩下什麼?」他反覆提出對自我的懷疑,直到調適好心態。
他開始明白,創作除了寫實描繪外,還希望尋覓出自己潛在的可能,「記得小時候家裡有一個燈,我總會被那盞燈吸引,調整它的明亮度,不由自主的會觀察生活周遭的光線,也會在創作中加入許多明亮的燈光。」後來他跨出瓶頸完成了作品《冷色光風景》,特別的是,這件作品和《舞台劇風景》的構圖如出一轍,他在自己的腦海中用想像,將陽光改為寒色調後直接繪製上去,也增加椅背的色彩。這個過程可以看出楊宸鏵對色彩的拿捏駕輕就熟,再他刻意改變色調和光源下,意圖跳出照片的束縛,讓觀者可以看到差異、看到熟悉,也同時看到陌生感,並藉此重新帶領觀者進行觀看的另一種方式。這次展覽他希望觀眾可以注意到色彩的轉變,一同重構美好的日常光景。
文/鄧乃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