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是一個出身貧寒的苦孩子,愛好畫畫,曾考上電影學院美術系,但限於家庭經濟條件,不得不放棄。他拚命考上軍區文工團,得以繼續畫畫。離開文工團後,經過一番周折,他進了北京電視藝術中心做美工。工作之餘,他老愛追著編劇問怎麼創作劇本,怎麼塑造人物。後來,馮小剛認識了王朔,終於有機會做編劇。他和王朔合寫了《編輯部的故事》。寫這部劇本時,他找最便宜的賓館,每天冥思苦想,曾經一個月沒有下樓,就吃掛面拌醬油。
後來。馮小剛聯合王朔開了家“好夢公司”,但創業並無好夢。20世紀90年代中期,馮小剛接連遭遇挫折,投資打了水漂。講起當年的經歷,他不無感慨地說:“投資人都躲得遠遠的,於是我待業了。”他知道,那種既傷害投資人,又無法讓自己的藝術才華展現給觀眾的傻事,再也不能干了。馮小剛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覺得民意是唯一能讓自己繼續當導演的因素,而其顯示屏就是票房。時代的焰火與灰燼一併散去,逐年遞增的票房,成了馮小剛導演生涯的真正刻度。
多維解讀重視積累。鑄就馮小剛電影口碑的不僅僅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幾部作品,其實更離不開他的求索與積累,而這些往往容易被人忽視。
挫折是福。從來就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不管你是名人還是尋常百姓,只有經歷過挫折和失敗,你才能找到自己要走的道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