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
一位居士遇到了生活的難題,便來到寺廟裡求拜觀音。當他走進廟門後,發現觀音像前也有一個人在拜。那人和觀音長得一模一樣。
他有些納悶,便問道:“莫非你是觀音?”
“正是。”
“那你為什麼還拜自己?”
“因為我也遇到了難題。”觀音笑道:“可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觀音之所以成為觀音,就在於他遇事求己而不求人。不要說這是只寓言,寓言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有一個美國青年,大學畢業後一心想當編輯,多方求職都被拒之門外。於是,他想自己先拿出有特色的想法或作品,作為求職的資本和“介紹信”。他一邊查資料一邊思考,看到有些文章很長,缺乏可讀性,便想:如果把它們壓縮成短小精悍的文章,讀者會不會更喜歡?為什麼不辦一份雜誌專登精選壓縮的文章,讓人們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最需要的。
經過一番調查與思考,他的設想日漸成熟,並且準備好了一期自己編輯的雜誌樣本。他拿著自己的“作品”和設想,向好幾家出版商求職,條件非常低:只要雇他當個編輯就行。然而,沒有一家出版商願意接收他,這讓他傷心至極。
就在這時,他的未婚妻站出來鼓勵他:“別人不給機會,我們自己幹。”於是,他們在婚禮前,寄出去幾千份征訂單。當他們高高興興度完蜜月回來時發現,征訂單已有回音。妻子非常高興,她信心十足地告訴丈夫,這些肯定的回覆信息已說明這個刊物能獲得成功。就這樣,這位青年親手編輯的第一期雜誌於1922年問世,因其文章簡明扼要,內容豐富,可讀性強,而深受讀者歡迎。第一年,該雜誌發行量即達21萬份,到了1934年,發行量已超過100萬份……
這個青年,就是後來成為美國發行業首富的華萊士,這份雜誌就是當今暢銷全球的《讀者文摘》。
華萊士就是靠自己才有了這樣的成功。
生活就是這樣,要想走向成功,最可靠的人只有自己。正如《國際歌》所唱的:“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
可惜有些人總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寄託在各種“關係”上。無論幹什麼事情總是求他人幫忙,向別人“敬香”。這種人熱衷於跑關係,找靠山,挖空心思與權勢人物套近乎,仰人鼻息,看人臉色,摧眉折腰事權貴,溜鬚拍馬拜門檻,指望“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殊不知,這是根本靠不住的,成功之路上真正靠得住的只有自己。一個人如果不用自己的腳走好人生路,而是依賴他人,精神上患有“軟骨病”,怎麼能站穩腳根自立於世呢?
無數事實證明,完全依賴外人的幫助只會使受助者走向衰弱,自強自立才能使人發展,只有依靠自己才能找到前進的路,喝到救命的水。有句話說得好:“靠神神跑,靠廟廟倒,靠自己最好。”一個人想成才立業,就必須把基點放在自己的主觀努力上,做自己的主人,憑自己的腦袋想事,用自己的嘴巴講話,靠自己的腳走路,以自己的本領謀事。如果遇到什麼事情都去求助他人,去給別人燒香磕頭,把他人當作靠山,到頭來丟失了自我,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什麼雄心壯志錦繡前程,統統化為泡影。
世界上唯一靠得住的不是神靈,不是他人,而是自己。求人不如求己,依靠自己才能走得端,行得正,站得穩。靠己立身,才有做人的獨立性和堅定性,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去征服困難和挫折,才能真正活得瀟灑,活出尊嚴。法國作家雨果曾說:“我寧願靠自己的力量打開我的前途,而不願求有力者的垂青。青雲得意的路是很多的,如果用阿諛逢迎的辦法換取有力者的提拔,我早就該得志了,但是,這不是我的道路。”
成功與失敗,有時只有一步之遙。人與人之間,弱者與強者之間,最大的差異就在於是求人還是求己。眼力不濟才戴眼鏡,腿力不濟才拄拐棍,自家真有能耐,何必低三下四去求別人?一個有道德有修養的人,寧願挾風霜以自勵,而不會腆著臉屈服於他人。自立是任何人事業成功的先決條件。有道是,自助者,天助之。一個人有了自立的精神,遇事求己不求人,就多了一份堅強,多了一份自信,自然也就多了一份成功的把握,還怕不能創造成功的輝煌嗎?
成功最可依靠的人是自己,成功最終要靠自己。因而,我們必須完善自我,形成良好健康的自我意識,才能創造成功的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