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有一個窮困潦倒的法國青年,想到巴黎找工作。臨行前,父親告訴他,如果萬不得已,可以去找自己昔日的一位朋友。
到巴黎之後,青年四處碰壁,眼看盤纏要花光了,無奈只得去找父親的朋友。父親的朋友問他有什麼特長,數學、歷史、地理怎麼樣,懂不懂法律,能不能當會計。青年不好意思地連連搖頭,難為情地告訴對方,自己一無所長。
父親的朋友很耐心,對青年說:“那你先把現在的住址寫下來吧。你是我老朋友的孩子,我儘量幫你找一份事做。”青年寫下住址,就想離開,卻被父親的朋友一把攔住了。他說:“年輕人,你的字寫得很漂亮嘛,這就是你的優點啊,你怎麼沒有提呢?我現在就可以幫你找一份抄寫的工作,說不定以後你還會成為作家呢。”
上中學的時候,老師就誇青年字寫得漂亮,還說他的作文寫得好,這些正是自己的優點,怎麼就沒有發現呢?從那以後,青年堅定信心,邊工作邊創作,很快就發表了一系列的戲劇和小說,其中的《三個火槍手》和《基督山伯爵》流傳至今,已是世界名著。
這個青年,就是家喻戶曉的法國著名作家大仲馬。
大仲馬的故事,告訴我們4個道理。其一,每個人都有缺點和優點;其二,優點就在自己身上,卻經常被忽視;其三,自信就像放大鏡,可以放大優點;其四,只有放大自己的優點,才能最大限度地創造人生的價值。
我有三個小學同學,學習成績都很不好,連初中都沒考上。在老師的眼裡,他們不是好學生;在鄉親們的眼裡,他們也不會有大出息。但過了若干年之後,人們發現,其中一個瓦工活幹得精準利落,很快就當了包工頭。另一個做生意樣樣精通,鈔票賺得腰圓。還一個先當廚師後開飯店,自己做了老闆。
清代詩人顧嗣協的哲理小詩《雜興》中,有這樣一段:“駿馬能歷險,犁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舍長以就短,智高難為謀。生才貴適用,慎勿多苛求。”寸有所長,尺有所短。只有因材施用、揚長避短,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一般人在兩種情況下容易忽視自己的優點。一種是像大仲馬一樣,在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有人說自己不行,自己也覺得自己不行。一時之間,覺得眼前一片黑暗,什麼優點都沒有,什麼出路都找不到。再一種是一帆風順的時候,沒費什麼勁,就得到了很多人得不到的東西。所以輕輕鬆鬆干工作,舒舒服服過日子,優點和特長,都沒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發揮。
人的一生,可以創造的時間非常有限。所以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優點。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按照這個思路,如果你找三個人去請教,很快,他們就會幫你找到你的優點,並為你指出人生的出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