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魚兒離不開水,瓜兒離不開秧”,可世上還真有能離開水的魚。
非洲有一種魚,名叫肺魚,雨季生活在水裡。與其他魚類沒什麼兩樣。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旱季來臨之後,河裡的水乾涸了,其他的魚都干死了,獨有肺魚還活著。
原來,每當旱季來臨。水源乾枯之際,肺魚就把自己埋進淤泥裡。好像住進了“泥屋”裡,老老實實的,一動不動。它們在自己建造的“泥屋”上留有一個小孔,供它們喘氣用。否則,不能呼吸,它們也會斃命。
數月後,雨季來臨,河裡又有水了。肺魚鑽出“泥屋”,重新暢遊在河水裡。
印度、緬甸等南亞國家也有一種能離開水的魚,叫攀鱸,它們生活在沼澤、湖泊裡。由於它們能離開水,在陸地上行走,所以非常有名,當地人都叫它們“會走的魚”。這種魚對水質挺挑剔,每當水質變差時,它們就會跳上岸,離開此地,去尋找新的水源。
因為離開水後它們行動緩慢,有的被人捉去成了盤中餐,也有的被其他動物吃掉,還有的因為長時間找不到水源而被曬死在途中。但大都能找到新水源。開始新的生活。
面對生存環境的變化,肺魚是去適應,而攀鱸是去改變。即便都存在風險,它們也義無反顧,在所不辭。
當今世界,除了“變”不變之外,一切都在變,而且是瞬息萬變。這就要求我們提高應變能力,或者去適應,或者去改變,別無他途。 |
|